扁桃腺發炎:症狀、原因、診斷、治療

扁桃腺發炎:症狀、原因、診斷、治療

什麼是扁桃腺發炎

扁桃腺是由淋巴組織組成,位於口咽的兩側;扁桃腺發炎(Tonsillitis)通常是因為扁桃腺受到感染,導致淋巴組織的腫脹或發炎。分為急性與慢性扁桃腺炎,如果反覆感染即可能成為慢性扁桃腺炎。有趣的是,一般民眾常說的扁「條」線,其實是錯誤讀音,由於扁桃腺形狀像扁「桃」,故得稱。 扁桃腺發炎有多常見?

扁桃腺發炎的情形很普遍,每年影響數百萬人。儘管會造成身體的不適,但對一般人而言,扁桃腺炎並不是特別嚴重的健康問題 。任何年齡都可能發生扁桃腺炎,但最常見於學齡前的幼兒,一直到青少年中期的階段。如果想獲得進一步資訊,請諮詢醫師。

扁桃腺發炎症狀

扁桃腺發炎常見的症狀有: 嚴重的喉嚨痛 吞嚥困難或吞嚥時會痛 發出沙沙聲 咳嗽 口臭 發燒 缺乏食慾 頭痛 脖子僵硬 因為淋巴結浮腫,導致下顎和脖子變得柔軟 扁桃腺出現白色或黃色的點 張開嘴巴有困難 疲勞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如果您有下列症狀時,請儘快找醫師: 發燒超過39.5°C 肌肉無力 脖子僵硬 嚴重疼痛和吞嚥困難 無法張開嘴巴 呼吸困難

扁桃腺炎一般又分做急性與慢性,詳細內容可點擊以下連結閱讀更多資訊: 急性扁桃腺炎 慢性扁桃腺炎

另外,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盡相同,有上述症狀或其他問題,建議實際諮詢醫師。(同場加映:喉嚨痛好不了?常吃這類食物小心慢性咽喉炎!6大症狀別輕忽) 扁桃腺發炎的原因

扁桃腺炎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鏈球菌感染:美國家庭醫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Family Physicians, AAFP)指出,估計約有 15%~30% 的扁桃腺炎案例,是由細菌造成的。 病毒感染。如: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Epstein-Barr Virus, EBV)、疱疹(Herpes)、流行性感冒(Influenza)、腸病毒(Enterovirus),病毒感染是造成扁桃腺炎最普遍的原因。

扁桃腺發炎的風險因素

造成扁桃腺炎的風險因子,可能包括下列幾點:  年紀較輕:由細菌造成的扁桃腺炎,最常發生於 5~15 歲的孩子身上。  暴露在細菌環境裡:學齡期的孩子因為與同儕有密切接觸,經常暴露在有多種病毒和細菌的環境裡。 扁桃腺炎的診斷與治療 如何診斷患有扁桃腺炎?

為了要確定是什麼原因造成扁桃腺發炎,醫師可能會快速地進行鏈球菌屬檢測,或是在您的喉嚨底部,用棉花棒輕刮取得檢體後,進行細菌培養。抽血檢驗的結果,也可以作為感染的證據。 如何治療扁桃腺炎?

較輕微的扁桃腺炎,並不需要醫療的介入。但如果情況嚴重,就需要下列的治療: 抗生素:如果您的扁桃腺炎是因為細菌感染造成的,處方藥是抗生素。在服用抗生素幾天後,症狀會獲得改善。很重要的一點是,您必須服用完所有的抗生素藥物,以完成整個療程,以免扁桃腺炎復發,同時避免身體對抗生素產生抗藥性。 手術:如果您的扁桃腺炎是慢性、重複發生,對其他治療方法沒反應且造成併發症,就要進行扁桃體切除術,切除扁桃腺。

改善扁桃腺炎的生活調整

下列生活方式的改變,可能有助改善扁桃腺發炎的狀況: 喝大量的水 充分休息 每天多次用微溫的鹹水漱口 服用喉嚨口含錠 使用增濕器讓家裡的空氣更濕潤 避免抽菸

頭暈、天旋地轉是耳石脫落!靠1方法,9成耳石症患者能改善

頭暈、天旋地轉是耳石脫落!靠1方法,9成耳石症患者能改善

一早醒來剛起身就感覺頭暈目眩,其實有可能是耳石症找上你!

耳石症通常會發生在頭部姿勢突然轉換之時,讓人瞬間有天旋地轉的感受,還經常伴隨噁心、嘔吐的不適症狀。

究竟造成耳石症的原因為何?會出現哪些典型症狀?有辦法自癒抑或必須接受治療?快跟著《Hello健康》一起了解耳石症吧! 耳石症是什麽?

耳石症(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 BPPV)又稱為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屬於暈眩症中最常見的類型之一。

耳石位於內耳的橢圓囊內,當它受到撞擊、感染或老化等原因影響,就會從原來的位置脫落,掉進半規管內。

半規管內的淋巴液平時會隨著頭部轉動而流動,所以當耳石落入半規管後,會於內淋巴裡漂浮,並增強液體流動時平衡神經的衝動,使2側內耳出現左右落差,讓人出現短暫頭暈目眩的症狀。

耳石症8大原因

耳石症好發於老年人,以下幾種常見原因都可能造成耳石脫落:

頭部外傷 年紀大 頭部長時間保持在同一位置(例如躺在牙醫椅、美容院或長期臥床休息) 噪音傷害(推薦閱讀:噪音吵死人!戴耳塞這些一定要知道) 患有慢性中耳炎 曾接受耳科手術 前庭動脈阻塞 耳毒性藥物:服用部分抗生素、抗癌藥、利尿劑、水楊酸類解熱鎮痛藥(如:阿斯匹靈)等耳毒性藥物,除了可能導致聽神經中毒,還會引發耳石症。 耳石症會出現什麼症狀?

耳石症發作往往讓人猝不及防,可能會在你低頭、仰頭、床上側躺或翻身時突然出現,以下為耳石症6種典型的症狀:

突然有頭暈目眩的感覺(眩暈時間通常不會超過30秒) 頭重腳輕 容易失去平衡 眼振(指眼球會不自主運動) 噁心想吐 冒冷汗

頭暈、天旋地轉是耳石脫落!靠1方法,9成耳石症患者能改善

耳石脫落會自己好嗎?何時該就醫?

當你反覆出現上述不適症狀時,建議盡快至耳鼻喉科檢查是否為耳石症。

耳石症若未及時治療,耳石就有可能會於數月後被人體自行吸收,但在耳石尚未被吸收完畢的過程中,患者可能時不時會感到暈眩、噁心等不適症狀。

耳石症如何診斷?

醫師多半會先詢問病患有無眩暈症的相關病史,並搭配簡單的頭部擺位測試或前庭功能檢查,以診斷患者是否患有耳石症或是其他暈眩症種類。

耳石症治療毋須吃藥 耳石復位術痊癒率高

經診斷為耳石症後,通常不需要接受藥物治療,除非患者有嚴重噁心或嘔吐的症狀,醫師才會開立口服止吐藥,替病患緩解症狀。

多數情況下,醫師會對病患施行耳石復位術,藉由轉動病患頭部,將耳石導回橢圓囊,約10分鐘即可完成治療,而治療過程中患者可能會出現3~4次眩暈症狀。

治療結束後,病患需要進行5~10分鐘的側臥休息才能離開,之後應盡量將讓頭部保持直立姿勢,且於睡覺時將頭部墊高或半仰臥睡。此外,術後1週內應避免往耳石脫落的那一側睡覺,建議平時頭部也不應突然過度往下或往上轉動,也盡量避免彎腰,才可避免耳石症復發。

一般而言,超過9成的耳石症病患經治療2~3週左右,症狀就能有所改善,而完成治療後2年內復發率則約為25%。

急性扁桃腺炎

急性扁桃腺炎

急性扁桃腺炎的定義

急性扁桃腺炎,是由幾種類型的細菌或病毒中造成扁桃線感染。急性扁桃腺炎的症狀可能發生的很突然,也可能是伴隨發燒,並且逐漸開始喉嚨痛。 急性扁桃腺炎有多常見?

急性扁桃腺炎十分普遍,其中以5~10歲的孩童、15~25歲的青少年最常見,不過只要避開危險因子,就能有效降低發作的風險。 急性扁桃腺炎的症狀

急性扁桃腺炎常見的症狀有: 喉嚨痛 發燒 唾液吞嚥困難 流口水 吞嚥時耳朵會痛 口臭 扁桃腺的表面呈現亮紅色,或是有一層灰色的滲出物 脖子的淋巴結會腫脹

鏈球菌咽喉炎是一種特定類型的感染,主要是受到鏈球菌屬細菌影響,會對心瓣膜(風濕熱) 與腎臟(腎絲球腎炎)造成間接的傷害。它也會導致皮膚起疹子(如猩紅熱)、鼻竇炎、肺炎以及耳朵感染。

上面並沒有提到所有可能的症狀,如果你對任一種症狀有疑慮,請諮詢您的醫師。 什麼時候應該去看醫師?

如果有下列任何症狀,請立刻諮詢您的醫師: 喉嚨大面積的腫脹 發燒超過39.5˚C 脖子僵硬 肌肉無力 喉嚨痛持續兩天以上 急性扁桃腺炎的原因

扁桃腺炎會由病毒造成,如感冒病毒,或是經由細菌感染,如鏈球菌咽喉炎

美國家庭醫師學會(AAFP)指出,大約有15%~30%的扁桃腺炎案例,是由細菌造成的,最普遍的便是鏈球菌。病毒也是導致扁桃腺炎最常見的原因,二氏病毒(Epstein-Barr) 會造成扁桃腺發炎,也會造成單核白血球增多症。

孩童在學校與同儕玩耍時因為近距離接觸,讓他們暴露在許多病毒與細菌的環境,這也使得他們更容易受到造成扁桃腺炎的病菌侵擾。 急性扁桃腺炎的風險因素

罹患急性扁桃腺炎的風險因素有很多,如:

缺乏免疫力 有扁桃腺炎,或特異體質過敏症的家族病史 急性扁桃腺炎的診斷與治療

以下資訊並非醫療診斷,想要有進一步的資訊,請隨時諮詢您的醫師。 如何診斷患急性扁桃腺炎?

您的醫師會在您喉嚨底部,用棉花棒輕刮取得檢體進行細菌培養,培養的結果,會送到檢驗室確認造成您喉嚨感染的原因。 如何治療急性扁桃腺炎?

治療急性扁桃腺炎要大量補充水分和攝取足夠的卡路里,並且控制好疼痛和發燒。如果無法保持足夠的卡路里和水分,就需要進行靜脈注射並施打抗生素。居家的靜脈注射治療,必須由具有居家照護員資格的人進行,如果氣道阻塞,則可能要用安裝鼻咽氣道裝置、靜脈注射皮質類固醇。

儘管給予足夠的醫治療程,病患的鏈球菌咽喉炎仍然一年內發作超過6次,或連續2年內發作超過5次,或是連續3年內,每年扁桃腺以及/或腺樣增殖感染超過3次以上,還有因為無法對貝他內醯胺酶產生反應的慢性或復發的扁桃腺炎鏈球菌帶原者,這些病患都必須進行扁桃體切除術。

一般來說,抗生素會治療好大部分因為細菌造成的扁桃腺炎,手術則能治療嚴重感染和罹患併發症的病患 急性扁桃腺炎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下列生活調整及居家療法可能有助於改善急性扁桃腺炎: 多讓身體休息,來降低感染發生。 喝大量的水能預防喉嚨亁澀和不舒服。 喝溫的飲料,最好是無咖啡因的飲料,能舒緩不適的情況。 用鹽水漱口可以幫助緩解不舒服。 含潤喉糖來緩解不舒服。 使用空氣加濕機,或坐在充滿蒸氣的浴室裡,可以緩和乾空氣造成的刺激。 避免刺激物,如香菸和多煙霧的地方。 服用藥物,如:布洛芬(Ibuprofen)、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能舒緩疼痛和發燒。

如果您還有其他問題,請諮詢您的醫師,以找到最適合您的解決方法。

鼻塞:原因、症狀、治療、舒緩方式

鼻塞:原因、症狀、治療、舒緩方式

什麼是鼻塞

當鼻腔、鄰近組織和血管充滿過多的液體,造成腫脹,使鼻子感覺像水管被堵住的情形,稱為鼻塞(Nasal Congestion 或者 Stuffy Nose),它可能會伴隨鼻涕或流鼻水,但不是絕對。

對年紀大些的兒童及成人而言,鼻塞通常只是有點惱人而已,但對於睡眠受到鼻塞影響的幼兒,或因此難以餵食的嬰兒,鼻塞是個嚴重的問題。 鼻塞有多常見?

鼻塞相當常見,且會影響所有年齡層的人,想了解更多資訊,可諮詢您的醫師。 鼻塞的症狀 鼻塞有哪些症狀?

如果您對自己的症狀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如果您有下列任何一種症狀,請您聯繫醫師。

1. 症狀持續超過10天

2. 高燒

3. 鼻涕呈黃色或綠色,並伴隨疼痛或發燒,這可能是細菌感染的徵兆

4. 鼻涕帶血絲,或頭部創傷後持續流鼻水

若符合下列情形,請盡快諮詢兒科醫師。

1. 寶寶還不到2個月大,且伴隨發燒

2. 寶寶流鼻水,造成照顧及呼吸上的困難 鼻塞的原因

任何刺激或感染發炎,都可能引起鼻塞,例如感冒、流感或鼻竇炎(Sinusitis)。過敏或其他刺激性物質如菸草、煙霧,也可能造成流鼻涕。

有些人長期流鼻涕,卻沒有明顯的主因,這種症狀稱為非過敏性鼻炎(NARES,nonallergic rhinitis)或血管運動性鼻炎(VMR,vasomotor rhinitis)。

鼻塞也可能由鼻息肉或腫瘤引起,雖然這樣的狀況較不常見。

鼻塞的可能原因包含: 急性鼻竇炎(Acute sinusitis) 過敏 慢性鼻竇炎(Chronic sinusitis) 過敏性肉芽腫(CSS,Churg-strauss syndrome) 感冒 鼻噴劑過度使用 鼻中隔彎曲 藥物成癮 空氣乾燥 扁桃腺腫大 異物卡在鼻腔 荷爾蒙變化 流感 藥物,如高血壓藥 鼻息肉 非過敏性鼻炎 氣喘 懷孕 呼吸道融合病毒 (RSV) 壓力 甲狀腺疾病 香菸 肉芽腫併多發性血管炎、韋格納肉芽腫(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Wegener’s granulomatosis)

鼻塞的風險因素

請諮詢您的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 鼻塞的診斷與治療

下列資訊無法取代正規醫療,請諮詢您的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 如何診斷鼻塞?

根據症狀,醫師先確認造成鼻塞的原因,再制定治療計劃。若鼻腔或鼻竇內有腫瘤或鼻息肉,造成黏液不斷流出,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手術切除。 如何治療鼻塞?

治療計劃通常包含開立非處方藥或處方藥,來解決或緩解症狀。

用於治療鼻塞的藥物包含:

1. 治療過敏的口服抗組胺藥,如:氯雷他定(Loratadine),商品名:克敏能(Claritin)和西替利嗪(Cetirizine),商品名:驅特異(Zyrtec)。

2. 含有抗組胺的鼻腔噴霧劑,如:氮卓斯汀(Azelastine),商品名:噴立停(Astelin、Astepro)

3. 鼻用類固醇,如:莫米松(Mometasone),商品名:莫米松(Asmanex Twisthaler)、或氟替卡松(Fluticasone),商品名:使肺泰(Flovent Diskus、Flovent HFA)

4. 抗生素

5. 處方或非處方的充血劑,如: 偽麻黃素(Pseudoephedrine),商品名: 假麻黃(Sudafed)

舒緩鼻塞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看醫師前,可嘗試以下簡單的步驟來緩解症狀: 吸氣、吞嚥或輕輕地擤鼻涕 避免已知的過敏誘發因子

如果持續流鼻涕,伴隨水水的分泌物,特別是還有打噴嚏和眼睛發癢或流淚的症狀,那麼可能與過敏有關,非處方抗組織胺藥物可能有幫助。請務必遵循標示上的說明使用。

對嬰兒和小小孩,請使用軟的橡膠球注射器,輕柔地去除分泌物。

如果鼻涕倒流聚積在喉嚨後面,可試試以下幾種方法緩和: 避免常見的刺激物,例如香菸的煙霧和濕度變化 多喝水,因為液體有助於稀釋鼻腔分泌物 以生理食鹽水沖洗或噴灑於鼻腔

若您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最妥善的照護。

鼻息肉手術該做嗎?8大鼻息肉常見症狀別輕忽,嚴重恐釀鼻竇炎還得動手術

鼻息肉手術該做嗎?8大鼻息肉常見症狀別輕忽,嚴重恐釀鼻竇炎還得動手術

鼻息肉(或稱鼻瘜肉)是鼻塞、打呼、嗅覺異常等症狀的常見原因之一,但多數人通常都不知道自己有鼻息肉,往往等到症狀無法忍受而就醫檢查時才會發現。

究竟什麼原因會讓人長出鼻息肉?鼻息肉生成後會出現何種症狀?又可藉由哪些方法治療鼻息肉?《Hello健康》帶大家一同了解鼻息肉的原因、症狀及治療方法吧! 鼻息肉是什麼?

當鼻黏膜反覆受刺激,引發黏膜發炎及腫脹,就可能逐漸長出鼻息肉(Nasal Polyp)。鼻息肉是鼻腔內柔軟的贅生物,常見於鼻腔雙側,外觀多呈現蒼白色,好發於30至40多歲成年人;當鼻息肉發炎或受外傷,會因充血由原本的白色轉為紅色。 造成鼻息肉的5大原因

鼻腔內部容易長出鼻息肉,主要是由於以下5種原因,反覆刺激鼻腔黏膜發炎與水腫所致: 氣喘 過敏性鼻炎(如對塵蟎、阿斯匹靈或花粉過敏) 慢性鼻竇炎 囊狀纖維化 鼻竇或鼻腔其他部位反覆遭致病菌感染

與感冒症狀相似!鼻息肉的8大常見症狀

當鼻息肉較小時,通常不會有任何感覺,但在鼻腔黏膜反覆感染之下,息肉就會慢慢增長。以下8種是鼻息肉常見症狀: 流鼻水(延伸閱讀:擤鼻涕太用力恐導致中耳炎、鼻竇炎!正確擤鼻涕3步驟!) 鼻涕倒流 鼻塞 竇性頭痛 打呼 嗅覺異常或喪失 味覺喪失 經常流鼻血

鼻息肉引發的症狀與感冒或慢性鼻竇炎相似,若上述症狀持續超過10天,就應及早至耳鼻喉科就醫檢查,確認鼻內是否長出鼻息肉,還是其他疾病所造成。

2方法診斷鼻息肉

醫師除了會先詢問您有無過敏或鼻炎的相關病史外,會再藉由下列2種方式診斷有無鼻息肉: 纖維鼻咽喉鏡檢查:透過1支直徑2.9毫米、長度30公分的鼻腔內視鏡,幫助醫師觀察患者鼻腔內是否長了鼻息肉。 電腦斷層掃描:利用X光射線穿透鼻腔,取得其內部的影像,以詳細確認鼻息肉的大小與位置,並對於腫脹及發炎的嚴重程度做出評估。

鼻息肉手術該做嗎?治療選項一次看

醫師會視患者鼻腔內的息肉大小,建議接受不同的治療方式。若鼻息肉較小,沒有造成嚴重的症狀,可先使用類固醇鼻噴劑或其他治療鼻炎的藥物,來縮小或消除鼻腔內的息肉。

不過,當鼻息肉變大,造成鼻腔嚴重阻塞,甚至有鼻蓄膿、鼻竇炎等問題時,醫師通常會進一步安排鼻竇內視鏡手術,替患者切除鼻息肉。手術後,病患還需配合使用類固醇鼻噴劑及鼻內食鹽水沖洗鼻腔,維持鼻腔清潔,以降低復發機率;然而,許多鼻息肉病患,在手術後,鼻息肉仍可能復發,因此又反覆接受多次藥物及手術治療。

隨著醫學進步,除了傳統藥物及手術外,新的治療方式如生物製劑,也提供醫師與不想開刀的患者新的選擇;手術可以快速改善鼻腔結構,取出增生息肉,但無法改善造成鼻息肉生長的發炎因素,而生物製劑的作用是針對全身性第2型發炎反應進行精準治療,降低鼻息肉的復發風險。 生物製劑有助術後縮小鼻息肉 逾6成病患有感嗅覺改善

針對全身第2型發炎的患者,過去透過傳統手術方式,只能短暫改善症狀,約35%的患者在手術後半年內,鼻息肉還是會復發,並出現鼻塞及嗅覺喪失等症狀。

透過生物製劑治療第2型發炎的優點之一,就是可透過人體免疫系統,幫助調節發炎反應,減輕鼻竇內的組織腫脹和發炎。

根據研究,患者使用生物製劑後,除了鼻息肉體積明顯縮小或消失外,患者鼻塞改善程度也達到50%;更特別的是,原本已經喪失嗅覺的病患,部分甚至最快在治療後第3天後就開始改善嗅覺,再次聞到味道;在持治療第24週時有近62%患者嗅覺獲得改善,在52週治療期間,不僅可降低76%全身性類固醇與手術的使用,生活品質也大幅提升。 鼻息肉手術該做嗎?8大鼻息肉常見症狀別輕忽,嚴重恐釀鼻竇炎還得動手術鼻息肉治療選項比較表,目前有最新的生物製劑可選擇

預防鼻息肉,先治療鼻部疾病

預防鼻息肉最根本的方式,就是徹底治療慢性鼻竇炎、過敏性鼻炎及各種鼻部疾病,才可避免鼻腔黏膜反覆發炎長出鼻息肉。

平時也應維持家中整潔,避免讓鼻腔吸入外來刺激物,導致鼻竇發炎或腫脹;使用室內加濕器也能有助於維持呼吸道濕潤,促進鼻竇黏液流動,進而防止鼻息肉生長。

鼻塞鼻炎打噴嚏!原來是這裡出問題

鼻塞鼻炎打噴嚏!原來是這裡出問題

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不但溫差大,且夏天梅雨季高溫濕熱,鼻過敏問題很普遍。但同樣是鼻塞、流鼻涕等症狀,卻非每位都是過敏性鼻炎患者。以下介紹3種常見的鼻炎類型。

1. 職業性鼻炎

職業性鼻炎與過敏性鼻炎相似,原因多半是患者在工作環境中,遇到某物質刺激鼻腔,症狀可能包括鼻塞,眼睛發癢和咳嗽,例如化學實驗、木柴場或從事收割稻穗工作者,都可能增加患職業性鼻炎的風險。 2. 懷孕鼻炎

懷孕會影響身體的許多部位,包含鼻子。由於孕期會增加黃體酮和雌激素等激素,其和血流量的增加,皆會導致鼻內黏膜腫脹,易出現包括鼻塞和打噴嚏等症狀。此外,妊娠期鼻炎在懷孕期間可能隨時發生,症狀通常在分娩後不久會消失。 3. 萎縮性鼻炎

這較常發生在多次鼻部手術者身上。當鼻子內的黏膜變薄或硬化時,會發生萎縮性鼻炎,變薄的組織使細菌更容易生長並導致感染,鼻子裡面也可能形成結痂。

很多人認為鼻塞是鼻腔黏液過多的結果,但其實多半是因鼻竇腫脹,通常由感冒、流感、過敏或鼻竇感染所導致。若長期有鼻腔問題,須尋求醫師協助。若鼻子出現不適需要立即舒緩,以下幾種方式可協助您改善:

使用室內加濕器:在房間裡放一個加濕器,可緩解引起充血的炎症,呼吸濕熱的空氣,可以減少鼻竇疼痛和緩解鼻塞,透過水蒸氣來增加室內的濕度,可以舒緩受刺激的組織、鼻子和鼻竇中的血管腫脹。加濕器還可以減輕鼻竇內的沾黏,這有助於清空鼻子裡的液體,使呼吸恢復正常。 洗熱水澡:藉由洗澡時的蒸氣,可幫助鼻子排出黏液來改善呼吸順暢度。雖然效果只有一段時間而無法長久維持,但可以有效地暫時緩解。您也可以在水槽中放熱水,讓臉在水槽上方深呼吸,透過其熱蒸氣來獲得同樣的效果,但請小心別被熱水燙傷。 多喝溫水:鼻塞時也要記得補充水分。無論是開水、運動飲料,甚至是果汁,保持身體水分有助於減少鼻腔中的黏液,將液體從鼻子中推出並減輕鼻竇中的壓力。若同時有喉嚨痛症狀,溫熱的茶和湯,也有助於緩解喉嚨的不適。 使用溫熱敷:熱敷可幫助打開鼻腔通道來疏通鼻塞。將折疊好的熱毛巾放在鼻子和額頭上,有助於緩解鼻炎,建議可重複進行此動作。 使用鹽水噴霧:在藥局購買鹽水噴霧劑,可幫助增加鼻孔中的水分,減少鼻腔分泌黏液並減緩發炎。鼻腔濕潤也可幫助排出液體。有些鹽水噴霧劑還包含減充血劑,此藥可幫助減輕腫脹、緩解鼻腔刺激。雖然有些減充血劑可在沒有醫師處方的情況下使用,仍建議先諮詢醫師,若使用不當反而會使症狀惡化。 服用抗組胺藥或過敏藥:如果您的鼻塞是過敏性反應,通常會需服用抗組胺藥或過敏藥。兩種類型的藥物都可以減少鼻腔的腫脹、助於疏通鼻塞。此類藥物需要遵循醫師的指示使用。若服藥3天以上,但鼻塞仍沒有改善或有發燒症狀,請盡快就醫。

噪音吵死人!戴耳塞這些一定要知道

噪音吵死人!戴耳塞這些一定要知道

選舉期間的造勢晚會與車隊聲,以及路上汽車喇叭、鄰居裝修的電鑽聲、廣告宣傳車等,生活中充斥的各種噪音,易使我們心浮氣躁,嚴重甚至會影響身心健康。有些人會選擇戴耳塞來隔絕噪音,但錯誤的使用可能會影響耳朵健康,此篇將帶大家了解常見的耳塞選擇,與正確的使用方式。

市面有許多不同類型的耳塞可選,取決於個人的需求(降噪或是睡覺用等)以及偏好(蠟製或是泡棉等)。耳塞強性由降噪等級NRR (Noise Reduce Rate,數值越大代表保護聽力能力越強)表示,一般常見耳塞NRR值為15~35分貝(指可降低15~35分貝噪音)。

3種耳塞材質與特性

泡棉耳塞:具舒適感,是最便宜的選擇,但通常使用1~2次即需拋棄,由於清洗後回彈效果會減弱,而無法重複使用,且表層的小孔易藏細菌。不過目前市面上也有一些泡綿耳塞,可反覆用達半年並可擦洗。

蠟製耳塞:蠟製耳塞也是常見的選擇,戴時可自行調整成適合耳道的形狀。由於易塑造且防水,所以也適用於游泳。但缺點是蠟製耳塞不夠衛生,蠟有可能殘留在耳道內,不易清洗,而且戴久了耳朵會有脹痛的感覺。

矽膠耳塞:優點為可重複使用,但不適合戴著睡覺。因柔軟度低,長期戴易造成耳道不適與脹痛感,且隔音效果不如其他類型。 依情況選擇適用的耳塞

凡大於85分貝的聲音,都可能損傷聽力,故施工者、於機場工作或從事大型活動者等,均建議使用耳塞。有些人為了在吵雜的環境裡集中精神或是入睡,也需要戴耳塞。

一般而言,用於睡眠的多為泡棉或是蠟製耳塞,因為較柔軟舒適。通常只要選擇NRR值約20分貝的耳塞,就能達到舒眠效果。而工作環境降噪用的耳塞,則可依據個人偏好選擇材質。日常可選擇NRR值20~30分貝之耳塞,環境吵雜者可選擇NRR值更高的。

長期戴耳塞有無副作用?

耳塞通常是安全的,但經常使用確實有潛在的副作用,主要有以下兩點。

耳垢堆積:耳塞可能使耳垢被推回耳中,嚴重可能導致暫時性聽力損失和耳鳴,需要使用滴軟化藥劑或請專業醫師取出。

耳部感染:泡棉耳塞的多孔材料,使它們成為細菌的良好生長環境,因此您需要定期清潔,經常更換它們。

耳垢堆積或是耳塞上生長的細菌,皆可能導致感染。 通常會感覺疼痛並可能連帶有併發症,若不及早治療甚至可能導致失聰。為了避免以上問題,衛生清潔非常重要。若您使用拋棄式耳塞,如泡棉耳塞,請務必定期更換。為了延長壽命,可每天用溫水與中性肥皂清洗耳塞。戴之前,請確認它們已完全乾燥。

秋冬致命威脅:扁桃腺發炎,脖子側邊痛?恐是「深頸部感染」

秋冬致命威脅:扁桃腺發炎,脖子側邊痛?恐是「深頸部感染」

作者:查克醫師

深頸部感染是什麼?

深頸部感染,即細菌感染深入頸部結構的疾病,可迅速危及生命。頸部深處包含多個筋膜層,將肌肉和血管隔離,通常細菌感染僅限於特定腔隙。然而,深頸部感染可能穿越這些隔膜,進一步感染,甚至威脅到胸腔,引發縱膈腔炎,死亡風險急劇增加,有時甚至高達50%。

秋冬是深頸部感染好發時間。最近,查克醫師遇到了連續兩位病情嚴重的深頸部感染病人,引起了我們的關注;這些病人有一些共同特徵,包括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以及病情發展速度驚人,從最初的喉嚨痛到無法呼吸,僅需半天的時間。 深頸部感染的潛在感染源

深頸部感染源自頸部深層結構的細菌感染,最常來自下頜牙齒、扁桃腺、腮腺、頜下腺、深頸部淋巴腺、中耳、唾腺結石,或鼻竇的膿性感染。

深頸部感染原因

常見原因包括扁桃腺膿瘍、牙根牙周膿瘍在免疫低下病人造成快速進展的深頸部化膿或廣泛蜂窩性組織炎,需要緊急插管或氣切以利呼吸,有些嚴重的病例死亡率高達五成。 深頸部感染症狀

深頸部感染的常見症狀包括:

頸部疼痛,伴隨明顯的紅腫皮膚 吞嚥困難 喉嚨痛 發燒 局部腫塊壓迫氣管,引起呼吸困難 深頸部感染的治療

治療深頸部感染需要迅速干預,治療方式包括:

抗生素治療,患者須按醫囑完成療程,以避免細菌產生抗藥性 可能需要外科手術來引流化膿,恢復正常結構 對於呼吸困難的患者,可能需要氣管切開手術,並注意傷口清潔以防感染

深頸部感染的潛在併發症

如果深頸部感染擴散至頸動脈或頸靜脈,可能引發感染性血栓或腦膿瘍。細菌進入血管可能導致全身性感染,引發敗血症。最嚴重的情況是感染擴散至縱膈腔,死亡風險極高。 防範深頸部感染

及早就醫對於深頸部感染的防範至關重要。對於患者來說,也應該注意自身慢性疾病的管理,例如嚴格控制糖尿病。

如果您家中有年長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當他們出現喉嚨痛、吞嚥困難以及脖子腫脹的症狀時,請不要掉以輕心。這可能是深頸部感染的跡象。由於這種病症發展迅速,需要早期手術來引流感染部位。

會厭炎: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會厭炎: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會厭炎的定義

會厭炎(Epiglottitis)是由於會厭發炎、腫脹造成的,這是一種有可能危及生命安全疾病。

會厭位於舌頭後方深處,與舌頭的根部相連,是覆蓋一層黏膜組織的軟骨。會厭像是一個活門瓣膜,功能是在吃東西、喝飲料時,防止食物和液體進入氣管。會厭的組織有時候會受到感染、腫脹,進而阻塞呼吸道,需要立即由醫師協助和治療。 會厭炎有多常見?

會厭炎常發生於兒童,但現在成人的病例也愈來愈常見。任何人得到會厭炎都需要立即的診斷與治療,特別是兒童,因為他們很容易發生與呼吸有關的併發症。做好自我照護可降低會厭炎的風險因素,請進一步與醫師討論相關資訊。 會厭炎的症狀

兒童與成人的症狀是不一樣的,通常小孩幾小時內便會出現,但成人可能要幾天才會。

兒童常見的會厭炎症狀有: 發高燒 身體向前傾或坐挺時症狀會稍微減緩 喉嚨痛 聲音沙啞 流口水 吞嚥困難 吞嚥時感到疼痛 焦躁不安 用嘴巴呼吸

成人常見的症狀包括:

發燒 呼吸困難 吞嚥困難 聲音粗糙低沉 呼吸時有粗澀吵雜的聲音 嚴重的喉嚨痛 呼吸時上氣不接下氣

有些會厭炎的症狀並沒有列舉出來,如果對任何症狀感到疑慮,請諮詢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會厭炎如果不加以治療,呼吸道會完全被阻塞,在缺氧情況下,皮膚會變藍,也就是一個需要立即進行醫療協助的緊急狀況。如果覺得自己患有會厭炎,請立即看醫師。 會厭炎的原因

造成會厭炎最常見的原因是細菌感染;細菌會在呼吸時進入體內,並導致會厭感染。而造成會厭炎最普遍的細菌菌株,是b型嗜血桿菌(Haemophilus influenza type b,又稱為Hib)。當受到感染的人咳嗽、打噴嚏或擤鼻涕時,也有可能將細菌傳染給附近在呼吸的人體內。

其他造成會厭炎的細菌菌株包括:A群鏈球菌(Streptococcus A)、B群鏈球菌(Streptococcus B)、C群鏈球菌(Streptococcus C),以及肺炎鏈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A群鏈球菌也是造成咽喉炎(Strep throat)的同一型細菌;肺炎鏈球菌則是造成細菌性肺炎(Bacterial pneumonia)的常見原因。

此外,造成帶狀疱疹(Shingles)、水痘(Chickenpox),以及呼吸感染的病毒,和造成尿布疹(Diaper rash)或酵母菌感染(Yeast infection)的真菌,同樣也會導致會厭炎。

其他導致會厭炎的情況,包括: 吸食快克古柯鹼(Crack cocaine)。 吸入化學物質,或化學物質吸入性灼傷。 吞食異物。 蒸汽或其他熱源導致的喉嚨灼傷。 喉嚨因為外傷造成的傷害,如:刀的戳刺傷,或槍傷。

會厭炎的風險因素

有很多因素會導致會厭炎,如下:

年齡未滿12個月的嬰兒,屬於會厭炎的高風險患者,因為這個階段的嬰兒,還沒有完成b型嗜血桿菌疫苗注射。會厭炎也常發生在2~6歲之間的兒童;對成人而言,超過85歲的老人,也是高風險群患者。 居住在沒有提供,或是要找到b型嗜血桿菌疫苗極為困難國家的兒童,患病風險更是提高許多。家長不讓孩子接種b型嗜血桿菌疫苗的兒童,患有會厭炎的風險也會提高。 男性較女性更容易患有會厭炎,但造成的原因到目前為止仍然未知。 如果居住的地方、工作場所有很多人,或常待在學校和托兒所等空間,那被傳染的機會就會大幅提升。 免疫系統較差,會比較不容易抵抗感染,例如患有糖尿病(Diabetes)的人,便屬於會厭炎的高風險群患者。 會厭炎的診斷與治療

上面所提供的資訊並不能替代專業醫師囑咐,進一步資訊請諮詢醫師。 如何診斷患有會厭炎?

由於會厭炎屬於較緊急的醫療狀況,患者可能在急診室時,就會接受醫師做的身體檢查,並了解患病經過。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如果醫師認為患有會厭炎,患者可能就會直接辦理住院。完成住院手續後,醫師則會進行下列檢查,以確認診斷結果: 照喉嚨和胸部的X光,以檢查這些部位發炎、感染的嚴重程度。 對喉嚨、血液的菌種進行培養,以確認感染原因是由細菌還是病毒造成的。 用光纖喉鏡檢查喉嚨。 會厭炎如何治療?

確診後,初次治療方法大多是用脈搏血氧飽和度監測器,監控血氧濃度,並確保呼吸道暢通。如果血氧濃度過低,呼吸時就能需要戴上輔助的氧氣吸入裝備或面罩。醫師還可能會為患者進行下列全部或其中一項治療:

在患者可以再度吞嚥之前,醫師會為患者打點滴,以提供身體需要的養分和水分。 服用抗生素,以治療已知或可能的細菌感染。 服用抗發炎藥物,如:皮質類固醇,以舒緩您喉嚨腫脹。 如果會厭炎很嚴重,可能會需要進行氣管切開術。醫師會在患者的氣管切開直徑約3 cm的小洞,再插入氣切管,並接上呼吸器讓,讓患者能順利呼吸,以預防呼吸衰竭。

如果立即接受醫療照護,在大多數的情況下,患者都可以完全恢復健康。 會厭炎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下列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能夠有效幫助減少患有會厭炎的機會: 經常洗手,並請用含有酒精的洗手液,以預防細菌傳播。 避免與他人共用同食具或共享食物。 為了保持身體免疫系統健康,請保持飲食的均衡,避免抽菸,充分休息,並做好自我慢性病的健康管理。

如果還有其他問題,請諮詢醫師,以找到最適合的解決方法。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聲帶疾病

聲帶疾病

聲帶疾病的定義

聲帶是喉頭中的兩片軟肌肉組織,位於氣管上方。當肺把空氣推出來,經過聲帶,就會造成聲帶振動,並發出聲音;然後聲音會再傳到喉嚨、鼻腔和口腔,並發出共鳴。每個人發出的聲音取決於聲帶、喉嚨、鼻腔和嘴部的大小與形狀。由於聲帶疾病會影響聲帶,最常見的聲帶疾病有:喉炎(Laryngitis)、聲帶結節(Vocal nodules)、聲帶息肉(Vocal polyps)和聲帶麻痺(Vocal cord paralysis)。 聲帶疾病有多常見?

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

聲帶疾病的症狀

聲帶疾病的症狀依病因而所不同。

聲帶結節: 嘶啞 聲音低沉 氣音 歌手可能發現音域變小

聲帶息肉: 嘶啞 聲音低沉 氣音

聲帶接觸性潰瘍(Contact ulcers): 說話時喉嚨痛 嘶啞 發聲緊繃

喉炎: 說話聲音改變、嘶啞、沙啞甚至失聲。 如果喉炎是感染所導致,還會發燒、喉嚨痛、身體不適、一直想清喉嚨。

聲帶腫瘤(Vocal cord tumors): 嘶啞。 若腫瘤很大,可能造成呼吸或吞嚥困難。

聲帶麻痺: 說話聲音改變,如嘶啞、氣音、音調改變、無法放大音量。 嘗試動已麻痺的聲帶時感到不適。 可能出現呼吸困難。

以上僅列出部分症狀,請諮詢醫師做更精確的診斷。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任何聲音嘶啞或音調改變的症狀持續超過2週時,就應考慮就醫。若有前述症狀或相關疑慮,請諮詢醫師。每個人的身體反應不同,請就醫以求得最適合的診斷及治療。

聲帶疾病的原因

聲帶疾病通常是因為聲帶過度使用或使用不當;聲帶過度使用包含唱歌、說話、咳嗽、大聲喊叫的時間過長或太頻繁,抽菸及吸入刺激物也會使聲帶過度使用。 聲帶疾病的風險因素

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 聲帶疾病的診斷與治療

此篇文章並不代表任何醫療建議,請務必諮詢醫師以獲得進一步的資訊。 如何診斷聲帶疾病?

醫師會詢問患者過去的病史、聆聽患者的音質,並用檢查您的聲帶。為了看得清楚,醫師有時可能會用內視鏡來檢查。醫師可能會要求患者發出特定的聲音,以檢視聲帶運作的情形,並把過程錄下來,以便分析。

某些狀況下,醫師可能會建議患者進行聲學分析,檢查患者發聲的品質、音域及強度,通常進行這項檢查是為了評估患者的聲帶是否有必須手術移除的異物。利用聲學分析的結果,醫師及聲音治療師可以評估治療後的改善程度。

喉頭癌(Laryngeal cancer)很容易與良性腫瘤或聲帶褶接觸性潰瘍混淆,如果在聲帶上發現異常,醫師可能會取樣切片送實驗室進行化驗;疑似聲帶麻痺或聲帶癌化則可能安排電腦斷層檢查。 如何治療聲帶疾病?

因為聲帶過度使用或使用不當所導致的聲帶疾病很容易預防,而且大部分的聲帶不適都是可逆的,醫療院所會依據以下情形來提供最適合您的治療。 年齡。 健康狀況及病史。 症狀程度。 目前正在服用的藥物或進行的治療。 症狀已持續的時間。 患者的偏好和意願。

治療方式包含: 讓聲帶休息。 停止造成聲帶疾病的行為。 專長於發聲、說話、語言或吞嚥障礙的言語治療師協助。 藥物治療。 手術移除異物。 聲帶疾病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若有其他疑慮,請諮詢醫師以了解更詳細的資訊,和最適合的治療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