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抹片檢查前必看!6大注意事項、報告怎麼看?異常原因一次看

子宮頸抹片檢查前必看!6大注意事項、報告怎麼看?異常原因一次看

作者:大象醫師

每年做一次抹片,一輩子可能就多活3個月!大家一定在想,是什麼好康的事情要這樣誇大?大象醫師不是在危言聳聽,根據婦產科醫師人人必讀的教科書Williams內文(編按:Williams Obstetrics)提到,若18~65歲的女性定期做抹片預防子宮頸癌,平均壽命可以增加2~3個月。 資料來源:大象醫師 子宮頸癌:子宮頸的變化

在講述歷史之前,大象醫師先說抹片在幹嘛?其實女性在感染人類乳突病毒之後,大部分會被我們自己的「免疫系統」所壓制,但當壓制不住的時候,我們的子宮頸細胞會一步步從良性走到惡性,這個歷程約要走至少10年! 資料來源:大象醫師

所謂CIN的意思,是指子宮頸上皮內贅瘤(CIN,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輕度的癌前病變是CIN1,代表侵犯的程度輕微,大部分都可以自行痊癒;而中、重度的癌前病變,如CIN2、CIN3 ==>,在10到20年後演變到癌症的機率,分別至少是5%跟12%,建議要做較積極的治療。 子宮頸抹片的由來

來自希臘的Papanicolaou在西元1883年出生。大學時原本鑽研的是音樂與人文科學,後來受到身為醫師的父親所啟發,轉攻讀醫學;Papanicolaou在1904年以最高榮譽獎畢業於雅典大學(University of Athens);在短暫地從事軍醫後,在慕尼黑大學取得博士學位。 1913年,Pap與太太Mary作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他們帶著僅僅250塊錢,毅然決然前往美國「大蘋果」– 紐約,開啟一連串的闖蕩;在抵達紐約上東區之後,Pap在康乃爾醫學院(Cornell University Medical)找了研究的工作。 1916年,Pap在研究細胞染色體時,發現用顯微鏡觀察女性陰道分泌物的細胞,可以用細胞型態來分辨出有無癌變的可能。 1928年,Pap被晉升為助理教授,並結識了婦科病理學家Doctor Herbert Traut,在他們經過了多年努力不懈的研究後: #子宮頸抹片(Pap smear)終於在1941年被證實是有效的檢查。

Pap與Traut兩位大師也共同在1941年出版了這本關於抹片的經典大作。他們一輩子的貢獻真正造福了世上萬千的女性朋友!

今天這篇文章主要介紹:

子宮頸抹片真的能預防子宮頸癌? 子宮頸抹片多久一次? 到底什麼是癌前病變? 子宮頸癌預防6大方法 子宮抹片檢查前6大注意事項

期望大家能更理解抹片這件事情之後,讓這個檢查成為你我每年都放在心上的一件最重要的小事! 子宮頸抹片真的能預防子宮頸癌?

如果可以,為何有些人不想做? 資料來源:大象醫師

從現代醫學開始以來,我們人類就想盡辦法與癌症對抗,早期總以為侵入性的手術是最大的治療主力;以子宮頸癌來講,我們主要的手術是以根除性子宮切除術為主,需要切除整個子宮體及兩側組織、子宮頸、骨盆腔的雙側淋巴結及部分陰道(示意圖如上),過去在大型的醫學中心,這類手術是屢見不鮮的。

兵法家孫武說的好,「不戰而屈人之兵」,從預防的概念來講,如果我們能更早期的發現癌前病變,並予以治療,比起實行上述的大型手術,以及考量開刀完還有後續的ㄧ系列放射治療或化學治療或另一個能否治癒的議題相比,實在是利遠大於弊。

前面提過的Papanicolaou及Traut博士自1943年開創了子宮頸抹片這個篩檢方式之後,時間已經倏忽過了50年;在歐美國家,因為子宮頸抹片檢查的廣泛應用,使得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在30年之間降低了70%。今天歐美各國的子宮頸癌發生率, 平均只有十萬分之三至七而已,以結論來講,子宮頸抹片大大降低了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幫助我們預防子宮頸癌;因此,檢查對人類的貢獻,確實不可言喻。

反觀台灣,衛生福利部於1995年開始提供免費篩檢子宮頸抹片,確實達成一部分的效果。25年來,子宮頸癌每年發生人數從 1995 年的 2136 人,降至 2017 年 1418 人。在女性十大癌發生率中,子宮頸癌自每 10 萬婦女 27 人下降至 7.9 人,但跟歐美比起來,台灣既已躋身已開發國家,我們的抹片檢查實施狀況又是如何呢?讓我們用數據來說話。

國民健康署分析 2016 年子宮頸癌篩檢登記報告指出,36 歲到 69 歲、未曾罹患子宮頸癌的524萬餘名婦女的抹片篩檢情形,3年內至少檢查一次者約占 56%、3至6年內至少檢查一次者約有 13%、超過6年以上至少檢查一次者約有 12.2%,而從未做過抹片篩檢者約 18.8%,約98.5萬人。

綜觀來說,台灣65歲以上族群的篩檢率較低,除了行動較為不便、衛教相關知識較為不足外,加上看病需要人陪同等多重因素,都影響了篩檢意願。

以台灣來說,雖然因為掛號、候診加上個人隱私的觀念不同等,導致抹片在台灣的涵蓋率只有52%,但子宮頸癌的發生率卻已顯著下降82%。大象醫師相信,未來若能優化以上步驟,增加大家願意做子宮頸抹片的意願,子宮頸癌的發生率絕對還能進一步下降! 子宮頸抹片多久一次?30歲以上再檢查就好了?

子宮頸癌是只有年紀較大的女性會得嗎?該如何防範?

雖然說子宮頸癌好發年齡主要在50~60歲左右的女性,但其實年輕女性在20~30歲也可能得到。

我們目前知道,大部分的子宮頸癌都是來自於人類乳突病毒HPV的感染所導致,在感染後的5~10年間,有可能會被自身的免疫系統控制住,像是年輕如21~24歲的族群,較容易在感染後自己復原;相反的,25歲以上的族群則可能慢慢地演變成癌前病變,並被子宮頸抹片給提前抓到。 ASCCP最新治療準則,台灣其實還落後一大步,此為示意圖。資料來源:大象醫師 資料來源:大象醫師 建議21歲以上開始,陰性則每3年一次

(ASCCP最新治療準則,台灣其實還落後一大步,上圖為示意圖)

雖然台灣補助30歲以上女性每年做一次子宮頸抹片的確是德政,但也造成大家以為30歲以上再做檢查就好的誤解,根據美國陰道鏡及子宮頸病理學會共識準則(American Society for Colposcopy and Cervical Pathology[ASCCP] Consensus Guidelines)在2019年的最新規範中(上圖),其實應該21歲以上就開始進行子宮頸抹片篩檢,若為陰性則每3年再做一次抹片即可。

但如果有以下高風險指標,則可考慮更早開始做檢查: 子宮頸癌高危險群 多重性伴侶 抽菸 免疫功能差(愛滋病、自體免疫疾病) 過早開始性行為(低於平均開始性行為年齡者)–若以此點來說,建議可以在性行為後三年開始檢查。

同場加映:懷疑得 HIV?愛滋篩檢在家醫院都能匿名做

此外,雖然台灣目前還沒有大力推廣,不過以美國陰道鏡及子宮頸病理學會共識準則來說,人類乳突病毒的結果,其實也會大大影響我們如何替病人規劃追蹤及檢查的計畫。因為抹片結果若是落在高度惡性跟良性之間的灰色地帶,若HPV結果為陰性或是低風險的病毒型,我們的追蹤時間可以拉長;但若是同時驗出有高風險的HPV病毒型態(16、18跟台灣人較常見的52、58型),則可以考慮更密集追蹤或是直接陰道鏡做檢查。 

不過大象醫師要在這邊補充一點,那就是並非「所有」的子宮頸癌都是HPV病毒感染所導致,有少部分的「非人類乳突病毒相關的子宮頸癌」的表現是非常惡性的,所以近年來有人在說為何不單驗HPV就好?其實是非常危險的一種說法。

這裡做個小結,大象醫師在此呼籲,21~29歲的女性可以考慮自費做抹片,若正常就每3年一次追蹤;同時,任何年齡層的女性,若抹片結果有異常,皆可以考慮做HPV的自費病毒篩檢,幫助臨床醫師做更好的判斷。 癌前病變是什麼? 資料來源:大象醫師

這張是我們子宮的示意圖,我們抹片主要就是用圖中的白色刷子做檢查,會在子宮頸附近以旋轉方式拿取細胞,所以這裡的第一大重點就是,我們抹片結果是看「細胞型態的異常」,而不是像一般手術切下來比較大塊的標本看的是「病理標本」。 資料來源:大象醫師

而且,並不是所有的抹片結果都能使用喔!如圖上所示意,若是血液太多、發炎細胞太多又或者是前日有性行為,都有可能影響抹片結果,稱為「難以判讀的結果(Unsatisfactory)」,會建議在2~4個月之後重做喔!

而我們在子宮頸那邊會蒐集到什麼樣的細胞呢? 子宮內膜跟子宮內頸掉落的細胞,主要是分泌腺體的細胞。 子宮外頸掉落的鱗狀上皮細胞,同時也是HPV病毒最常侵犯的細胞族群。(附註:鱗狀上皮細胞也是陰道表面的細胞,非常耐承受摩擦,但也是HPV病毒喜歡藏匿的所在。)

下面這張圖是我們抹片後,醫師會勾選的報告結果。 資料來源:大象醫師 抹片報告怎麼看?子宮頸抹片異常原因

結果分成18種,直接列在下面供大家參考: 資料來源:大象醫師 如果結果是1號,正常,建議每年追蹤即可。(附註:美國目前是建議若同時HPV跟抹片結果都無異常,可以5年再追蹤,但台灣目前是否要按照此準則施行,可能還需要國內醫師的共識。) 若結果是2、3號,代表發炎或是停經後的陰道萎縮,臨床醫師會判斷是否需給予賀爾蒙藥物或是抗生素等治療,可3到6個月後追蹤即可。 若是4~18號之後的異常,則建議到有陰道鏡或是可做錐狀切除的醫療機構進行追蹤,臨床醫師可能會輔以自費的HPV病毒結果決定追蹤或是治療方式;若是年輕女性21~24歲伴有7號CIN1等輕度分化不良的,建議都追蹤即可;但像4號這種難以判斷的結果,若伴有高致癌的HPV結果或是持續追蹤仍然難以判斷,也建議陰道鏡檢查輔以切片。(延伸閱讀: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陽性!異常不等於罹癌

附註:下圖為子宮頸之良性到惡性的變化過程

資料來源:大象醫師

子宮頸癌預防6大方法

除了積極做抹片之外,若能做到以下項目,也能幫助我們遠離子宮頸癌喔! 避免過早性行為 建議單一性伴侶(延伸閱讀:禍從口入!口交也會感染HPV這樣預防) 使用保險套 避免與有多位性伴侶之人發生性行為 避免與曾得過尖性濕疣(俗稱菜花)等人發生性行為 戒菸

延伸閱讀:子宮頸癌早期無症狀!復發與末期症狀有這些 子宮抹片檢查前6大注意事項

抹片前,婦女需事先做好衛教,下列幾項事項應避免: 在做抹片前應避免使用陰道藥物塞劑。 勿盆浴、或沖洗陰道。 避免在月經期時做抹片。 抹片前一天應避免性行為。 子宮頸急性發炎期時,應先請醫師以藥物治療後再做抹片。 在剛做過子宮頸手術治療時,諸如:冷凍治療、電燒、切片、圓錐切除、雷射治療或切片、高頻電刀切割等,應避免做抹片。

最後,大象醫師親身看過很多因為子宮頸癌而離世的婦女,包含剛生完孩子不久的年輕媽媽,深知子宮頸癌有多恐怖,也衷心感謝Papanicolaou醫師當年的貢獻。 來自希臘的Papanicolaou研究的子宮頸抹片 – Pap smear,在1941年被證實是有效的檢查。資料來源:大象醫師

預防乳癌不能吃哪些水果?化療、術後有差別!癌症飲食3禁忌

乳癌是台灣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每年有萬名婦女罹患乳癌,逾2000位女性死於乳癌。

攝取適量的蔬菜和水果有助於降低乳癌風險,但在不同治療階段中,乳癌患者需忌口的水果種類卻有不同。

Hello健康》為您介紹罹患乳癌後吃水果的3大禁忌,預防乳癌建議吃與不吃的水果,並分別針對預防、化療和手術等階段,列舉應避免的3大地雷水果。 乳癌飲食:多吃蔬果是預防、降低死亡率的關鍵!

多吃蔬果有助於預防乳癌

研究發現,相較於較少食用蔬果的女性,飲食較多蔬果的女性患乳癌的風險降低32~50%。(延伸閱讀:得了乳癌怎麼辦?分期檢測法、乳癌治療簡介) 多吃蔬果可降低乳癌患者死亡率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流行病學研究員瑪麗亞姆.法維德(Maryam Farvid)發表一篇前瞻性研究指出,透過食物頻率問卷調查,追蹤近9千位乳癌患者長達30年的分析發現,攝取較多蔬菜和水果,與死亡率呈負相關;特別是每週攝取2份藍莓,乳癌死亡率減少25%,全死因死亡率也降低17%。

該項研究也指出,攝取較多的綠葉蔬菜及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維生素C含量較高的蔬果及β胡蘿蔔素較高的蔬菜,同樣也與降低乳癌患者死亡率有相關。

以下介紹罹患乳癌後,挑選水果應遵守的3個原則: 乳癌飲食忌口多!吃水果應避免3大禁忌 乳癌禁忌1. 非當季、帶皮吃的水果(易發霉、農藥殘留)

正在乳癌手術、化療或放療的患者,應該選擇當季水果,以免感染黴菌,並盡量選擇可去皮的水果,避免吃到殘餘農藥。

可去皮的水果:柑橘類、荔枝、梨、蘋果,應先清洗再削皮。 連皮吃的水果:小蕃茄、草莓,應先以軟毛刷刷洗乾淨。 乳癌禁忌2. 白血球數過低生食水果(免疫力低)

當白血球數目低於3000時,不宜生食水果、飲用現榨果汁,可選擇包裝的濃縮還原果汁來獲得水果的營養;當白血球數目在3400以上的患者,可選用當季新鮮的削皮水果,食用時,應洗淨後削皮食用,也可用熱水汆燙消毒。 乳癌禁忌3. 少喝高糖分的的果汁

上文提到的哈佛大學學者研究也指出,罹患乳癌後,大量攝入果汁與乳癌死亡風險增加有關,特別是蘋果汁,以及柳橙汁以外的其他果汁。

瑪麗亞姆法維德(Maryam Farvid)認為,與柳橙汁相較,蘋果汁中所含的高糖分,與癌症預後不良有關,可能是導致死亡風險增加的原因,因為癌細胞靠大量攝取葡萄糖以求快速生長。

癌症飲食:罹患癌症不建議吃的3類水果

多吃蔬果雖然有助於預防乳癌,但在特定的癌症治療階段,食用某些水果卻可能影響預後。以下介紹罹患乳癌後,應遵守的3種水果飲食禁忌: 1.化療時:不能吃「酸性、較硬」的水果

化療的副作用包含口腔黏膜潰瘍,容易造成口腔疼痛、口乾與進食不適,因此建議少吃柑橘類、奇異果等酸性水果,以免造成刺激。

此外,較脆硬的水果如蘋果,容易刺激傷口與黏膜,造成潰瘍,使口乾加劇,也應避免食用。 柑橘類:橘子、柑、柚子、甜橙、酸橙、葡萄柚檸檬 奇異果 芭樂 蘋果

2.標靶治療:不能吃「有藥物交互作用」的水果 柑橘類水果

柑橘類水果不僅會影響化療藥物的吸收,還會增加標靶藥物、免疫抑制劑等藥物的副作用。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指出,小腸所產生的CYP3A4的酵素,能幫助代謝部分藥物,但葡萄柚等水果卻能阻斷CYP3A4的作用,使藥物代謝受阻,在體內停留時間變長,造成藥物濃度過高,提高副作用發生率。 葡萄柚、葡萄柚汁、酸橙及楊桃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癌症研究中心指出,透過藥物Ribociclib進行標靶治療時,應避免食用或飲用葡萄柚、葡萄柚汁、酸橙或楊桃,以免提高藥物副作用的風險。 3.手術後:不能吃「熱性水果」水果

以中醫的觀點來說,熱性水果易導致發炎,手術後身上有傷口,應避免食用熱性水果: 龍眼 荔枝 芒果 榴槤 櫻桃 金桔

抗癌飲食:預防乳癌的3種蔬菜水果 番茄、葡萄及青椒

韓國臨床研究顯示,女性停經前大量攝取番茄,以及停經後攝取葡萄和青椒,都有助於降低罹患乳癌的風險。(延伸閱讀:對抗乳癌可以吃什麼?乳癌患者必知飲食攻略一次看) 小心會增加乳癌風險的2種水果 乳癌忌口水果1. 酪梨

研究發現,女性食用酪梨與乳癌風險增加有關,不過另一項針對更年輕的女性研究發現,吃酪梨與罹患乳癌並無相關;因此,建議乳癌的高危險族群,例如有家族病史、單側乳房曾得過乳癌或曾罹患卵巢癌、子宮內膜癌的人,應避免經常食用酪梨。 乳癌忌口水果2. 葡萄柚

研究指出,葡萄柚可能增加停經後婦女罹患乳癌的風險,每天食用1/4顆以上的葡萄柚,會增加30%罹患乳癌的機率。

洋蔥功效、好處?發芽可以吃嗎?洋蔥種類、營養成分一次看

洋蔥被視為天然養生法寶,可作為料理食材,對身體有相當多益處,素有「蔬菜界的皇后」之稱;其中富含的豐富營養成分,能抗氧化及發炎,還能有效預防多種疾病。究竟洋蔥內含有哪些營養成分?適量食用能對身體產生何種功效?多吃甚至能預防阿茲海默症?就讓《Hello健康》為你一一解惑!

洋蔥分3種,營養成分有這些

市面上常見的洋蔥品種主要可以分成3種,包括黃洋蔥、紫洋蔥及白洋蔥,而又以黃洋蔥最常被大家使用,相較於其他2種洋蔥味道微辣、偏甜,並不會太過辛辣,因此經常會被加入料理當中燉煮或拌炒。

根據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指出,黃洋蔥的熱量有42大卡,白洋蔥與紫洋蔥較少,只有32大卡;不過,在其他成分部分,三種洋蔥都含有膳食纖維、糖質、鈉、鉀、、鎂、鐵、鋅、磷、維生素E、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C、葉酸及多種胺基酸等,對人體健康相當有幫助。

洋蔥的4大好處與功效

洋蔥除了能抗氧化及抗發炎外,還具有對抗多種疾病的功能。以下列出吃洋蔥的4種好處: 洋蔥功效1. 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洋蔥富含槲皮素,為一種類黃酮化合物,有助於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對抗發炎、降低壞膽固醇濃度,使血管暢通、保持彈性,有效預防動脈硬化、血栓,降低罹患心臟病風險。 洋蔥功效2. 預防阿茲海默症

洋蔥內含豐富的類黃酮,根據《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一項研究顯示,若長期攝取類黃酮,能有效預防阿茲海默症,因此,洋蔥也被列為多吃可預防阿茲海默症的食物之一。(延伸閱讀:失智症如何改善?跟著4方法調整日常飲食、運動習慣,延緩病情惡化

洋蔥功效3. 抗癌

洋蔥除了具有抗發炎及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功效之外,富含的槲皮素,也能有效降低罹患多種癌症的風險,包括結腸癌、卵巢癌、胃癌、肺癌及膀胱癌等。

除槲皮素外,洋蔥還含有有機硫化合物,包括二硫化物、三硫化物、頭孢烯和乙烯基二硫苷等,具有多種功效;據國家農業圖書館研究發現,平時食用大量洋蔥及大蒜,能有效預防乳腺癌。 洋蔥功效4. 控制血糖

吃洋蔥可能有助控制血糖,因為它含有特定化合物如槲皮素和硫化合物,具有抗糖尿病的作用。此外,在一項研究中發現,第二型糖尿病患者每天食用約100克的生洋蔥,可有效降低血糖水平。

洋蔥發芽可以吃嗎?洋蔥挑選與保存重點

挑選洋蔥時,注意要以球體完整堅實、表皮完整光滑、乾燥、無萌芽、無鬚根及無腐爛為佳。平時應將其放置陰涼乾燥且通風處,勿置於冰箱內,否則冰箱的冷藏環境容易使其吸收水分,變得濕軟。另外,當洋蔥已經發芽或變軟,極有可能是洋蔥內部已經發霉或腐爛,建議盡快丟掉,以免食用後造成身體不適。

小時候打過B肝疫苗就OK?這些人補打更保險!B型肝炎疫苗成分、副作用、常見問題大解惑

台灣為B型肝炎(Hepatitis B)高感染地區,近171萬B型肝炎帶原者中,有4成患者需接受治療,而治療的患者中,卻有高達27萬人不知自己為B肝帶原者。

為預防B型肝炎的感染,台灣自1986年新生兒全面接種B型肝炎疫苗,更有不少成人因抗體消失而補打B肝疫苗,但也有人因副作用而猶豫是否要接種疫苗。

Hello健康》將由B型肝炎的傳染途徑開始介紹,帶您了解B型肝炎疫苗的成分、廠牌與副作用,並釐清B肝抗體消失的秘密。

國內B型肝炎疫苗有2種

B型肝炎疫苗是一種不活化疫苗,純化過的B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接種後能誘發體內免疫系統主動產生具保護作用的B型肝炎表面抗體(anti-HBs),預防B型肝炎病毒感染。(延伸閱讀:不只能打新冠疫苗!10大公費疫苗種類、施打對象一次告訴你!)

目前可供民眾施打的B型肝炎疫苗共有2種廠牌,幼童可於出生24小時內儘速接種第1劑B型肝炎疫苗,並於出生滿1個月後施打第2劑,等到出生滿6個月後再接種第3劑。若為高風險族群,則可自費追加接種1劑B型肝炎疫苗。以下為國內可選之B型肝炎疫苗廠牌:

葛蘭素:Engerix-B 安在時B型肝炎疫苗 默沙東:H-B-VAX II “默克”基因重組B型肝炎疫苗 B肝疫苗副作用有哪些?

建議接種者於接種疫苗後,稍坐休息並觀察30分鐘,確認無不適症狀再返家。

一般而言,接種B型肝炎疫苗後,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是注射部位疼痛,其次是全身不舒服、頭痛、疲倦,不到1%的人會發燒,以上症狀通常於3天內消失。嚴重全身性反應或嚴重過敏性反應則極為罕見,發生機率不到萬分之一,需立即就醫治療。 施打完B型肝炎疫苗可能會出現疲倦、發燒等症狀

B型肝炎抗體會隨年齡消失?

許多民眾都會好奇「為何明明小時候有打B肝疫苗,怎麼到了20歲就驗不到抗體了?」臺大醫院小兒部主任黃立民表示,除了少數人因體質關係,即使打疫苗也無法產生抗體外,如果已經年滿20歲,測不到B肝抗體也很正常。

因新生兒是在0、1和6個月完成3劑B肝疫苗接種。但產生的B肝抗體其實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消失,台大醫院針對台北市學童進行研究發現,接種過B肝疫苗的孩童在5歲時抗體幾乎都還在,滿10歲時,約20%者已無法測得抗體、15歲的青少年有40%沒有B肝抗體,等到20歲就讀大學時,近70%已測不到B肝抗體。

然而,測無B肝抗體就代表疫苗失效了嗎?

B肝抗體會隨著年齡增加而消失 無抗體需補打B肝疫苗?高風險族群可施打追加劑

B肝疫苗是否需要補打,曾經引起一番討論。高雄長庚醫院腸胃肝膽科主治醫師盧勝男說明,曾接種B肝疫苗者,若檢查呈抗體陰性,可追加一劑來確認有無免疫記憶,也就是打1劑疫苗檢查有無產生抗體,若有抗體則稱為免疫記憶,接種者就不必再追加疫苗;但若施打1劑後沒有產生抗體,則應將完成3劑的施打,以確保B肝疫苗的保護力。

然而,對於常有機會暴露於血液或體液的高危險族群,如血液透析病人、免疫不全者、多重性伴侶、可能接觸之醫療工作者,則仍建議追加施打1劑,確認並維持疫苗效力。

C型肝炎是什麼?C肝傳染途徑、症狀?C肝原因、治療解說

C型肝炎是國內病毒性肝炎第2號敵人,根據衛生福利部111年最新之統計研究顯示,國內感染約40萬人,僅次於B型肝炎;究竟什麼是C型肝炎?罹患C型肝炎的原因、症狀是什麼?《Hello健康》帶您深入了解C型肝炎。

C型肝炎是什麼?

C型肝炎(Hepatitis C)是由C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疾病,當肝臟遭受C型肝炎病毒攻擊時,可能導致肝臟發炎及其他副作用。C型肝炎病毒是許多常見肝炎病毒之一,也普遍被認為是最危險的病毒。很多人是在進行健康檢查時才發現自己有C型肝炎。

當患者受C型肝炎病毒感染,約有近一半以上的患者會轉為慢性肝炎,其中又有近1/4的慢性C肝病患因此導致肝硬化,一旦有肝硬化者,每年就有3-5%機率會癌變形成肝癌。

C型肝炎初期無症狀,各年齡皆可能感染

C型肝炎分佈於各年齡層,任何年齡亦可能被感染。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研究指出,全球感染C型肝炎者就高達約5千八百萬人,同時也是東南亞最盛行的傳染病之一。

由於C型肝炎通常沒有症狀,直到數10年後肝臟受損才會出現徵兆,因此C型肝炎病患應每年定期安排健康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C型肝炎會傳染嗎?認識C肝傳染途徑

感染C型肝炎最常見的途徑與原因,即是透過血液中的C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 HCV)感染。當接觸到C肝帶原者即使是很少量的血液,或接觸含有病毒的乾燥血液長達數週,就有可能發生感染的風險。

雖然C型肝炎帶原者的體液也含有C肝病毒,但血液接觸仍是C型肝炎最普遍的傳染途徑,因為血液含有的C型肝炎病毒量最高。 C型肝炎2大傳染途徑

另外,最常見的2大C型肝炎傳染途徑又可分為以下2種: 垂直感染:當C型肝炎帶原者母親在生產前後,即會將B、C型肝炎病毒傳染給新生兒,台灣過有將近40~50%之帶原者經由此途徑傳染。 水平感染:

其他散播C型肝炎的途徑還有共用藥物和針頭、無保護措施的性行為,特別是當您患有性病(STD)或有多重性伴侶。當您與帶原者共用針頭或您本身患有愛滋病(HIV,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 身體免疫力降低,則更容易被傳染C型肝炎。患有C型肝炎的孕婦也會垂直傳染C型肝炎給寶寶,C型肝炎並不會經由食物、水或一般接觸傳染。(你也想知道:肝病4階段:發炎、纖維化、肝硬化、肝衰竭) C型肝炎的症狀

當您患有輕度C型肝炎時,身體並無症狀,直到肝炎已發展到嚴重程度時才會出現症狀,常見的C型肝炎早期徵兆、症狀有: 疲倦 噁心或食慾差(Nausea or poor appetite) 胃痛 茶色尿(Dark-colored urine) 皮膚和眼睛顏色變黃(黃疸 jaundice) 發燒 肌肉和關節疼痛

當C型肝炎變嚴重時的症狀包含: 容易出血或瘀青 皮膚癢 腹水(ascites) 腿部腫脹 體重減輕 意識不清、昏睡、發音困難 (Confusion, drowsiness and slurred speech) 皮膚上出現蜘蛛狀血管,稱為蜘蛛狀血管瘤(蜘蛛痣)(spider angioma)。

一分鐘快速認識C型肝炎

C型肝炎患者中有一半會轉為慢性肝炎,其中約25%病患轉為肝硬化,進而提高肝癌風險。 C型肝炎通常經由血液傳染,感染時幾乎沒有症狀,待數10年肝臟受損後已病況不輕。 C型肝炎早期症狀:疲倦、茶色尿、噁心、食慾差、皮膚與眼睛轉黃疸現象。 自民國100年8月起,台灣民眾可享有新制之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包含最新納入的篩檢項目B、C型肝炎檢查。並以45歲為篩檢起點,提供民國55年或以後出生且滿45歲之台灣民眾,可透過此服務終身接受1次免費檢查。

為什麼會得C肝?C型肝炎的感染原因

罹患C型肝炎的風險因素很多,例如: 頻繁與患者接觸,例如醫護人員或病人主要照顧者。 使用非法藥物或患有愛滋病(HIV)。 與其他人共用未消毒乾淨的針頭或器械刺青。 長期接受血液透析治療(Hemodialysis treatments)。 在1992年前接受過輸血(blood transfusion)或器官移植(organ transplant),或於1987年前接受過抗凝血劑等血液產品者。 出生於1945至1965年間C型肝炎大幅流行時的族群。 C型肝炎的診斷與治療

若您的醫師高度懷疑您可能有接觸肝炎病毒的高度風險,醫師將會安排C型肝炎病毒檢查,這可以協助您的醫師進行後續的治療或延緩肝臟受損的程度,事實上,在感染C型肝炎病毒很長的時間以後才會出現肝功能受損的症狀,因此先採檢是最好的方法。

血液檢查是診斷C型肝炎的必需項目,經由檢驗血液中C型肝炎病毒的量可以協助了解病毒複製的情形,以評估最適合的治療方式。肝臟活體組織切片檢查可幫助醫師評估您肝臟受損的程度,組織切片採檢送驗可確認病情嚴重程度並幫助確認最好的治療決策。

如何治療C型肝炎?

C型肝炎干擾素(Interferon)合併抗病毒藥物雷巴威林(Ribavirin),包含Simeprevir、索非布韋(Sofosbuvir)和達卡他韋(Daclatasvir)的合併藥物治療可以防止肝炎病毒在您體內持續複製,有效治療C型肝炎,但藥物需要數週後才能開始作用,報告顯示高達90%的患者可治癒,而您日後仍需遵照預防指示降低再次感染的風險。

據台灣行政院統計研究顯示,民國106年以國內人口推估,目前約仍有40萬名慢性C肝病人,其中有近8萬人已接受使用干擾素治療並成功清除C肝病毒,衛福部並訂定預計於2025年前,以C肝口服新藥治療25萬名C肝病人,預估可減少國內約8成已罹患C型肝炎之病患。

根據行政院頒布之「C型肝炎全口服新藥健保給付執行計畫」,自民國108年1月起已放寬給付條件,不再設限須肝纖維化才能提供口服藥物之健保給付;只要確認感染慢性C肝,皆已可納入給付對象。另外,自民國100年8月起,台灣民眾亦可享有新制之成人預防保健服務,包含最新納入的篩檢項目B、C型肝炎檢查。

B、C型肝炎檢查以45歲為篩檢起點,提供民國55年或以後出生且滿45歲之台灣民眾,可透過此服務終身接受1次免費檢查。

然而,若肝臟已經嚴重受損,肝臟移植仍將是必要採取的治療選項。在肝臟移植手術中,雖然受損的肝臟將切除,並置換上健康的肝臟,但這不表示肝臟就已完全康復;通常在肝臟移植手術後,病患仍必須服用抗病毒藥物,因為C型肝炎病毒仍可能繼續影響健康的新肝臟。

另外,施打疫苗並不能治療C型肝炎,但能預防A型及B型肝炎,這2種肝炎病毒都會使肝臟受損且使C型肝炎的治療變得更複雜。 C型肝炎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以下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可幫助您克服C型肝炎或避免傳染給別人: 戒酒 避免使用易傷肝的藥物 避免別人幫你按壓傷口、接觸到您的血液,不與別人共用刮鬍刀或牙刷。 請勿捐血、器官捐贈或捐精,就醫時告知醫護人員您有C型肝炎。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每 3 人 1 人有脂肪肝!盡早減肥避肝纖維化、肝硬化

肥胖是健康的殺手,對肝更是不留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簡稱WHO)的標準,身體質量指數(BMI)大於或等於 30 的肥胖人口,幾乎人人都有脂肪肝;但是瘦子也別掉以輕心,若是生活不健康,腹部脂肪過多,也可能是高危險群。在現代人飲食失調、缺乏運動的生活下,過去幾乎只有酗酒才會得到的脂肪肝,如今卻成了 21 世紀的流行病,每個人都必須小心。

在台灣,脂肪肝的盛行更令人難以置信,根據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 2018年在新北市的調查發現,高達 55% 的民眾有脂肪肝,若以全國來看,國人的脂肪肝盛行率也達 30%,也就是每 3~4 個人,就有一人有脂肪肝,比例之高不可輕忽。您也有脂肪肝嗎?以下帶你認識脂肪肝的原因、預防及治療。 什麼是脂肪肝?

脂肪肝是指肝臟的脂肪含量,超過肝重量的 5% 以上,也就是過多的脂肪儲存在肝臟裡,主要分兩種:酒精性脂肪肝、非酒精性脂肪肝。長期喝酒會引起酒精性脂肪肝,嚴重可導致酒精性之脂肪肝炎,甚至是酒精性肝硬化;而非酒精性脂肪肝,就是喝酒量沒達到會引起肝傷害的人,但肝臟卻含有過多脂肪,出現以巨室微脂粒大多孔室脂質體(Macrovesicle)為主的脂肪沉積,多數人的脂肪肝便是此類。

(同場加映:肝病4階段:發炎 纖維化 肝硬化 肝衰竭) 為什麼會有脂肪肝?

當血流帶了過多的脂肪酸到肝臟,超過了肝細胞可以處理的情況,便會囤積於肝臟,形成脂肪肝。除了疾病(如糖尿病)及飲酒引起,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與飲食、環境以及個人體質有關,其中,肥胖跟代謝症候群更是脂肪肝的頭號兇手,非酒精性脂肪肝也可說是代謝症候群在肝臟的表現,也因此,過去又稱為代謝性脂肪肝炎。簡單來說,現代人吃太好又缺乏運動,都是造成脂肪肝的主因。 脂肪肝可能引發的疾病

任何因肥胖產生的症狀及疾病,都有可能出現在脂肪肝患者身上,請注意,脂肪肝跟心臟病與中風的風險因子相當接近,因此,要特別注意發作的機率。脂肪肝雖不是病,但一定要好好控制,否則除了發展成各種疾病外,更可能引起肝發炎,甚至肝硬化。

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指脂肪肝情況嚴重,造成肝發炎或肝功能損害,雖有機率發展成肝硬化,但通常這類患者的狀況還算穩定。相對於酒精性脂肪肝,高達 50% 可能發展為肝硬化,非酒精性脂肪肝則介於 4%~26%,所以患有脂肪肝的人,切記不能飲酒。 肝纖維化(Fibross)及肝硬化(Cirrhosis):肝臟發炎後會引起纖維化,甚至最後會變成肝硬化,少部分直接發展為肝癌。而肝纖維化一旦開始,便會持續發展,必須早期且積極治療,一旦進入肝硬化後,會更難回復健康狀態。 脂肪肝無症狀、難檢驗

罹患脂肪肝的人可能有肝臟腫大、感到特別疲累、右上腹疼痛等情形,但多數患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人沒有任何症狀,即使已發展成肝炎,也未必有明顯症狀,雖然超音波檢查能診斷是否有脂肪肝,但不論是超音波還是斷層掃描、甚至核磁共振掃描(MRI),都無法檢查出是否已發展成肝炎,因此,目前肝炎的確診,只能透過肝切片來確診。 減肥預防及治療脂肪肝

預防及治療脂肪肝其實是同樣的,減肥及運動是目前最有效的方法,不少案例都顯示,正確的減重能直接改善脂肪肝的狀況,但切記不要過快地減重,除了損害健康外,還可能適得其反,讓脂肪肝變得更嚴重,最重要的是,減重一定要持之以恆。另外,若脂肪肝已經引起疾病,請就醫諮詢並進行治療!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是什麼?

肝臟分泌的膽汁具有消化食物中脂肪、協助代謝體內用過的紅血球、膽固醇、藥物及毒素的重要作用。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rimary biliary cirrhosis,PBC),主要是肝臟中的膽道(Biliary tract)受到自體免疫系統攻擊逐漸被破壞的疾病。

當膽道受損,有害物質會因無法代謝而累積在肝臟中,有時會導致肝臟組織結瘢纖維化,逐漸形成肝硬化(Cirrhosis)。請注意,肝臟組織一旦受傷是無法痊癒的。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有多常見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患者分布於各種年齡層,可以減少危險因子來降低罹患的風險。對此疾病有疑慮的人,請與您的醫師討論以獲取進一步的訊息。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症狀

儘管有一些已被診斷出來的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患者,多年來也沒有出現任何症狀,有些人則顯現了多種症狀。

常見的早期症狀包括: 疲勞 皮膚發癢 眼乾及口乾

晚期症狀包括: 右上腹部疼痛 骨頭、肌肉或關節疼痛 黃疸 色素沉澱:不是由於日曬所引起的膚色暗沈。 浮腫:腿及腳踝水腫。 腹水:肝衰竭引發腹水。 眼睛、眼瞼或手掌,腳掌出現脂肪瘤,或是脂肪堆積在手肘或膝蓋的皺折中。 骨質疏鬆:可能導致骨折 。 膽固醇升高 脂肪瀉、腹瀉:排泄物呈現油膩狀。 甲狀腺功能減退:甲狀腺功能低下。

上面列出的症狀並未能涵蓋所有可能出現的症狀。如果您對症狀有任何疑問,請向醫師諮詢。 什麼時候應該去看醫師

如果您出現上述任何症狀或對您的健康有任何懷疑,請向您的醫師諮詢。身體狀況因人而異,症狀及治療方式有個别差異。最好與您的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案。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原因

引起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原因至今不明,多數專家認為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這是因為人體內免疫反應異常,導致自身正常細胞受到攻擊的現象。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風險因素

引發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危險因子很多,包括: 性別:好發於女性。 年齡:好發年齡層介於30~60歲。 遺傳因子:家族病史會增加您罹患機率。

研究結果顯示,遺傳因子再加上環境因素,更容易引發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這些環境因素包括:

可能是由細菌、真菌或寄生蟲感染誘發的發炎(Bacterial, Fungal or Parasitic infection)。 吸菸。 環境毒素:研究結果顯示,環境中的有毒化學物質也可能誘發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診斷及治療

以下資訊並不能替代醫療診斷,請務必諮詢醫師以了解更多細節。 如何診斷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醫師會先詢問您的健康情况及家族病史,對您進行身體檢查。並配合下述檢驗程序來作診斷:

實驗室檢查: 抽血檢查肝功能指數:肝功能檢查(Liver function tests)主要檢驗項目是血液中的肝脢指數,當肝臓或膽管的細胞受到破壞時,這些指數就會上升。依據脢指數的上升程度就可以判斷細胞受到破壞的狀況。 抽血檢查罹患自體免疫疾病的跡象:主要檢驗項目是血液中的抗線粒體抗體(Anti-mitochondrial antibody ,AMA,血清學檢測抗粒線體抗體)。這類抗體只可能出現在患有自體免疫疾病的人身上。因此,AMA測試陽性是罹患自體免疫疾病極可靠的指標。不過,仍有一小部分原發性膽道性肝硬化患者的AMA呈現陰性反應。

影像檢查: 超音波(Ultrasound):利用高頻聲波產製人體內部器官構造的影像。 電腦斷層掃描(Computerized tomography,又稱CT掃描):CT掃描利用特殊的X光線技術,可以提供比X光檢查更詳盡的訊息。 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又稱磁振造影):MRI掃描儀使用磁場和無線電波來提供體內器官及組織的詳細影像。MRI檢查沒有牽涉到放射線照射,這點與CT不同。 彈性磁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MRE):這是一項較新穎的技術,利用MRI造影結合聲波,構成體內器官的視覺影像(Elastogram,又稱彈性圖),可用於檢查不同程度的肝硬化(肝纖維化),效果類似醫師以觸診(Palpate)檢查身體。 膽管攝影:藉由X光幫助,屬於侵入性的一種檢查方式,可能導致併發症。隨著MRI技術的進步,醫師越來越少利用膽管攝影進行診斷。

如果對診斷結果仍有疑問,醫師會進行肝臟穿刺切片檢查(A liver biopsy),取出一小片活體組織,作為樣本送到實驗室進行檢查,以確認診斷或疾病的程度。由於此病症不可逆,現今醫學技術還無法治癒,治療重點在於減緩疾病的進展,緩解症狀及預防併發症。這些治療方案包括: 熊去氧膽酸(Ursodeoxycholic acid,UDCA):UDCA又稱熊二醇(Actigall,Urso),是一種膽汁酸,可幫助膽汁通過肝臟。 UDCA被當作是第一線的治療方式,並不能治癒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但如果在疾病早期就開始使用,可能可以延長患者的生命。UDCA並非對所有患者都有效,對早期患者的治療效果較好,對末期患者的幫助則有限。 肝臟移植:當患者面臨肝臟衰竭,肝臟移植便成為治療的優先選項。肝臟移植是一種將捐贈者的健康肝臟植入患者體內,取代已衰竭肝臟的手術。大部分的捐贈來自於已過世的人,少數情況則使用取自於活人的一小部分活體肝臟。原發性膽道性肝硬化也有可能會在移植數年後復發。

醫師建議的治療方法會著重在使您生活更舒適的症狀控制,通常會以控制最常見的症狀為主。 如何治療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肝門靜脈高壓症(Portal hypertension):自您初診及隨後的幾年,醫師會監測肝門靜脈高壓和靜脈擴張的情況。如果出現門靜脈高壓症或出血的現象,治療方案可能會加入乙型受體阻斷劑或硝酸鹽(Beta blocker or nitrate)之類的藥物,或是需要進行手術。 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醫師會建議您添加維生素D補充劑,也會建議您多運動以提高骨骼密度。 體內維生素缺乏:醫師可能會建議您補充維生素A、D、E及K。在服用草藥或營養補衝品之前請先諮詢醫師。 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以下生活方式和家庭療法可能會幫助您改善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食用低鈉食品:選擇低鈉或不含鈉的天然食品,鈉會導致身體組織積水及腫脹、腹腔積水。 多運動:以增強骨頭,減少骨質流失。 避免飲酒:酒精由肝臟代謝,所引起的壓力可能會導致肝臟受損。患者應該戒酒。

在服用草藥或營養補充品之前,請先向醫師諮詢。肝臟生病後可能會對處方藥、非處方藥或膳食營養補充劑更為敏感,產生不同於已往的反應。如有任何疑問,請諮詢您的醫師以獲得最佳治療方案。

肝臟移植是什麼?換肝條件有哪些?捐肝方法、流程一次看

肝臟移植是什麼?

肝臟移植是一種先將生病或受損肝臟切除後,再用健康的肝臟替換的手術,一般都會建議發生原發性肝癌患者進行此術,以下是原發性肝癌患者接受肝臟移植的相關訊息。 換肝條件

少數患有原發生肝癌的人,是可以接受肝臟植移的。如果您有下列情形,您就適合接受肝臟移植:

單一腫瘤,長度不超過5公分。 單一腫瘤,長度在5~7公分之間,腫瘤生長時間不超過6個月。 5個小腫瘤,每個腫瘤長度都不超過3公分。

如果癌症已經擴散到肝臟以外地方,就不能進行肝臟移植,因為手術完成後,癌細胞還是會散佈在體內各處;如果嚴重肝硬化(Liver cirrhosis)也無法接受肝臟移植。 捐肝方法有3種

醫師會在診斷後評估患者是否可以進行手術,以及手術後可能需要的復原時間。如果評估後發現風險過高,存活率很低,就不會為患者進行肝臟移植手術。肝臟捐贈的方法主要有3種:

往生者器官捐贈:醫師會從剛往生的遺體摘取器官,以供移植。大多肝臟移植手術,都是採用這個方法。 自活體摘取肝臟:醫師會從捐贈者身上切除部分活體肝臟,再植入受贈者體內。由於肝臟會自行再生,受贈者的肝臟,以及捐贈者切除後的部分肝臟,都會再長回來,並長成與原有肝臟大約相同的體積。 分割肝臟移植:把剛往生者的肝臟分割為二,分別移植給兩位不同患者,之後移植的肝臟會再長回原來的大小。

肝臟移植流程及換肝等候時間

捐贈者和接受者的體重、血型都必需相同,而大部分用來移植的肝臟,都是捐贈者同意在他們往生時,捐出來給別人的,詳細資訊可以諮詢醫師。

如果肝臟移植對是可行的治療方法,患者的名字就會列入受贈者等候名單,排隊等候。根據身體健康狀況而定,在您等待肝臟移植的期間,患者可能會住院,或待在家裡等候,沒有人可以明確知道何時有適合的肝臟。

每年排隊的人都很多,有些人可能只需要等幾天,有些人則需要等上數月。對患者和家人而言,等候消息的時間可能會漫長難熬,令人胡思亂想,擔心永遠等不到適合的肝臟。而且在還沒等到適合的肝臟前,患者可能會經常感到不舒服,並開始懷疑自己是否應該接受肝臟移植手術。如果有這種情況,請尋求專業醫療的諮詢和協助。

在等候適合的肝臟期間,患者仍要到醫院做例行檢查。如果等候肝臟移植的時間太長,等候期間患者可能會接受肝動脈栓塞化學療法(Trans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或腫瘤射頻燒灼術(Radiofrequency ablation),以控制癌症病情。

當有合適的肝臟時,患者會馬上被告知,因此請隨時準備好住院的各項物品,以便立即展開手術。抵達醫院準備要進行手術時,醫師會再做最後確認,若發現肝臟配對不符,那患者可能得回家繼續等。如果有這種情況,醫師和護理師會盡全力提供協助。 換肝後的日常生活

在肝臟移植手術完成後,大多數的人都會再住院約2星期。此後,健康狀況應該會慢慢改善,且愈來愈好。不過要完全康復需要一段時間,大多數的人要休息幾個月後,才會漸漸恢復過去的正常生活。

接受肝臟移植手術後,患者也要定期到醫院進行例行性檢查,讓醫師了解您的健康狀況。醫師可能會開立免疫抑制劑(Immunosuppressants)的藥物給您服用,通常須終身服用,讓身體不會排斥新的肝臟。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是什麼?拿藥會變貴?看懂新、舊制差異和費用調整

中央健康保險署部分負擔新制於7月1日上路(2023年),調整門診藥品、急診部分負擔費用,有部分民眾反應反應不清楚新制內容,直到領藥時,才發現藥費變貴了;究竟健保部分負擔新制是什麼?藥費是全面調漲嗎?為什麼要推出新制?新制和現行健保制度差異為何?《Hello健康》將健保部分負擔調整內容化為條列式重點,帶您快速了解新、舊制的差異。

為什麼要推行健保部分負擔新制?

台灣健保制度已實施多年,費用雖然親民,但長年以來也面臨龐大的財務壓力;本次健保署推行健保部分負擔新制,目的就在於落實分級醫療,擴大弱勢族群的就醫補助,善用有限的健保資源。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推行重點

1.分級醫療 緩解大型醫院急診人滿為患的現況,鼓勵民眾至基層診所、地區醫院就醫,將大醫院急診資源留給急重症病人。 鼓勵病情穩定的慢性病人至基層診所就診,基層診所維持免收慢性病連續處方箋部分負擔。 2.擴大保障弱勢族群的就醫權利

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的經濟負擔,不論就醫院所層級,藥品部分負擔均按照基層診所收費方式收取。 健保部分負擔新制調整有2部分 1.藥品部分負擔調整

現行藥品費用可分成「一般門診藥品處方箋」及「慢性病連續處方箋」,新制費用調整內容包括: 一般藥品

醫學中心、區域醫院 藥費100元以下增收10元。 藥費超過101元以上,收費上限從200元調整至300元。 慢性病連續處方箋 地區醫院、醫學中心及區域醫院:第1次調劑比照一般藥品收費。 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 不論就醫院所層級,藥品部分負擔均按照基層診所收費方式收取。 圖片來源:健保署

什麼叫慢性病連續處方箋?

依據健保署規定,目前可以領取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的疾病有100種,常見疾病包括糖尿病、高血壓、痛風、慢性阻塞性肺疾、高血脂病、精神病、癲癇、心臟病、腦血管疾病、哮喘、慢性腎炎、關節炎、結核病及攝護腺肥大等。

依全民健康保險醫療辦法第35及38條及健保局案件分類,「慢箋」與「慢連箋」依處方天數差異如下:

「慢性病處方箋」(簡稱慢箋):處方最多天數為30天。 「慢性病連續處方箋」(簡稱慢連箋):處方天數大於28天,且可連續調劑2、3次,最高可調92天者。

急診部分負擔調整

過去醫學中心的急診部分負擔會依照檢傷分類收費,現今則改為:

不區分檢傷分類,按就醫醫院層級別定額收取。 區域醫院的急診費用增收100元,從300元調整至400元。 醫學中心的急診費用從450~550元,調整至750元。 中低收入戶、身心障礙者

急診費用不變,唯醫學中心檢傷1~2級增收100元。 圖片來源:健保署 健保部分負擔新、舊制對照 圖片來源:健保署 法定補助免除對象有哪些? 法定免部分負擔 重大傷病 分娩 山地離島地區就醫

其他單位補助 低收入戶 無職榮民、榮民遺眷之家戶代表 3歲以下兒童 警察、消防、海巡、空勤、軍人 油症患者 替代役役男 列管結核病患至特約醫院就醫 持有「全國醫療服務卡」愛滋感染者因愛滋病就醫

台灣國病你中了嗎?肝炎知多少、ABC型肝炎的原因、症狀與治療

台灣人普遍因工作與生活型態緊湊,多數經常熬夜或加班,讓身體過勞之外,慢性肝炎也成為國人常見的疾病之一。肝炎是因病毒導致肝臟發炎。目前肝炎共可區分為A型、B型、C型、D型和E型共5種病毒型肝炎,其中又以A型、B型與C型肝炎為目前台灣最常見的3大病毒型肝炎。究竟肝炎生成原因是什麼?A型、B型與C型肝炎又會對健康帶來何種危害?《Hello健康》一次為您詳解。

肝炎是什麼?認識肝臟發炎

根據衛福部桃園醫院表示,當因飲食不當、經常性熬夜或過度工作等原因而引起的肝臟發炎,進而造成肝細胞的破壞,都稱之為「肝炎」。

人體的免疫系統會在外來物質或病毒侵入時,自主發動如淋巴球等炎性細胞至組織內,並釋放出免疫物質來對抗侵入病毒物,而造成所謂的「炎性反應」或「發炎」。當發生在肝臟時,即會造成所謂的「肝炎」。 肝臟發炎原因

引起肝臟發炎的原因之多,諸如病毒感染、濫用藥物、飲酒過度,甚至部分先天性的異常都有可能致病。根據衛福部死因統計,每年約1萬3千人死於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為全國主要死因的第9位,肝癌則為全國主要癌症死因的第2位。 而在國人慢性肝病、肝硬化及肝癌的生成原因中,又以B型肝炎及C型肝炎為主。

另外,衛福部健康署調查亦指出,死於肝癌的病患中,約有7成之病患為B型肝炎帶原者,而有2成為慢性C型肝炎感染者。B型肝炎帶原者如持續有肝炎的發作,有15-20%會發生肝硬化,大大增加肝癌的發生率;而C型肝炎病毒感染至少會有一半以上變成慢性肝炎,其中約20%會導致肝硬化,而肝硬化者每年有3-5%會變成肝癌。

常見肝炎3大類:A型肝炎、B型肝炎、C型肝炎

A型肝炎

A型肝炎的病毒透過食物和飲料進入身體。A型肝炎不會長期造成身體負擔。由於身體可以在一定時間內治癒,大部分的A型肝炎不需要特別治療,但是還是要做抽血來確保肝臟痊癒。處於高危險環境下的人,可以透過良好的衛生習慣和注射疫苗來避免染病。(你也想知道:A肝疫苗有3種,這6類人快去打!盤點A型肝炎傳染途徑與疫苗副作用) B型肝炎

B型肝炎傳染的途徑為血液、無防護措施的性交和生育。抽血檢驗可以診斷出B型肝炎,可以做肝臟活體組織切片來檢查肝臟有沒有損傷。B型肝炎會衍生出肝衰竭、肝癌和肝硬化(肝臟永久傷疤)。儘管大多數成年人可以從B型肝炎痊癒,小孩往往會感染慢性B型肝炎。B型肝炎是可以預防的但還未找到解藥,因此B型肝炎病患要做好防護措施,不要把病毒傳染給別人。(同場加映:B型肝炎帶原者會傳染嗎?2大傳染途徑,這樣做預防B肝上身) C型肝炎

C型肝炎和B型肝炎一樣會透過血液或體液傳染,然而C型肝炎可能是最危險的病毒。C型肝炎會演變成肝癌或肝硬化,不像其他兩種病毒讓身體有自我治癒的機會。C型肝炎以往的治療方式為不舒服的週期性注射藥物和藥物治療。幸好近期的醫療發展進步到可以透過每天口服藥物六個月治療C型肝炎。科學家仍未製作出C型肝炎的疫苗,因此建議性交的時候要做好防護措施,輸血的時候也要更加小心。(你應該要知道:您的肝臟有毒嗎? 自我檢測與4點排毒

當你被診斷出肝炎的時候,意味著要適度調整生活方式。少喝酒、詢問醫師來避免做可能對肝造成傷害的治療。最重要的是,要把傷口包紮好避免碰觸別人。把狀況告訴健康護理師,在下一次性關係之前告訴伴侶你的狀況。 肝臟發炎症狀:有5大症狀恐末期,快就醫!

當發生A型、B型或C型3種肝炎任一時,多數會有相同症狀;包含噁心、黃疸、排灰便或黑尿等,依個人病況不一或許有合併發生的現象。然而,其實有近7成的肝炎並無症狀。當人體器官或局部發炎時,多有紅、腫、熱、痛等等症狀產生,提供人體作為反應機制。

但因肝臟本身並沒有神經,因此也幾乎不會有疼痛的症狀或感覺;加上肝臟可再生,以及儲備能力都極強,一旦有肝細胞遭到感染或攻擊,肝臟即有再生的新細胞可遞補,人體甚至僅需20%的肝臟,就足以維持日常運作功能。因此除非急性肝炎,否則約有7成肝炎患者毫無症狀也毫無警覺,當肝臟嚴重損壞時才發現為時已晚。

當肝炎已進階至較嚴重的程度時,容易產生下列5大症狀:

肝炎症狀1:疲倦

多數肝炎病患的情況而言,只有較嚴重或急性發作的患者才亦感到疲倦。但若因過勞、睡眠不足、甚至生理、心理與精神而導致的問題、長期壓力等狀況,也易造成經常疲倦,應自生活型態與習慣先釐清再判斷是否就醫。 肝炎症狀2:食慾不振

由於食物消化與養分轉化都透過肝臟處理,當肝功能變差時,養份無法完整代謝,就易產生所謂的「消化不良」。但應注意的是,若病患本身已有消化道或腎臟疾病時,也易引發此症狀。 肝炎症狀3:噁心、嘔吐

當急性肝炎發作時,可能發生上腹不適或腹痛的症狀。但若已患有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膽結石、胰臟炎等病症者,也會造成上腹不適,同樣應先釐清。 肝炎症狀4:黃疸

肝臟一旦受損,膽紅素就無法順利處理排入膽汁,並會積存於血液中產生黃疸症狀,讓皮膚或眼白處呈現濁黃感。不過若有膽道、胰臟、部分血液或先天性的慢性疾病,也可能造成黃疸或尿液顏色變深。不過,如果連續大量食用紅蘿蔔、木瓜等含有胡蘿蔔色素的食物,也會暫時造成色素沉澱的現象,使得膚色轉黃(但眼白不會變黃)。 肝炎症狀5:茶色尿液

積存在血液中的膽紅素會混入尿液,使尿液呈現如濃茶或可樂的深茶色。

肝炎的治療方式:口服藥物可給付

口服抗B型肝炎病毒用藥之給付範圍雖已包括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者之預防使用及發作時使用,考量免疫抑制劑屬風濕免疫科專科之常規用藥,有其必要性,此次藥物共擬會議討論,同意新增「風濕免疫科專科醫師」為該類藥物開立處方專科之資格,惟處方前應先照會消化系專科醫師,以適時提前投藥降低病人B型肝炎復發機率,並在長期服藥時,減少跨科就診之不便,提升遵醫囑率。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