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5人就有1人過敏!認識過敏的種類、症狀、原因、治療及預防

每5人就有1人過敏!認識過敏的種類、症狀、原因、治療及預防

過敏的定義

過敏不止是一種疾病,更是一種身體保護機制,指的是身體的免疫系統對有潛在性威脅的外來物質,也就是所謂的「過敏原」產生過度反應,造成發炎等過敏症狀,如濕疹(Eczema)、腸胃不適、過敏性鼻炎、過敏性氣喘、過敏性結膜炎及異位性皮膚炎,情形嚴重甚至也可能造成死亡。

過敏的種類與症狀

過敏反應通常視過敏原而異,從接觸過敏原的該身體部位開始,最常見的為呼吸道、黏膜和皮膚。多數的過敏狀況雖會引發身體不適,但並不會對生命造成威脅;不過它也有可能會惡化成為「全身性過敏」也稱之為「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是一種發作時間持續 5~15 分鐘的致命過敏症狀,應立即就醫,以下列出8種不同過敏可能造成的身體症狀: 1.濕疹 皮膚乾 皮膚癢 皮膚起疹子 2.過敏性鼻炎 鼻塞 流鼻水(延伸閱讀:一分鐘看懂過敏和感冒差異) 打噴嚏 流眼淚 眼睛、鼻子、喉嚨、嘴巴、嘴唇癢 眼瞼、嘴巴、呼吸道腫脹

【延伸閱讀:過敏性鼻炎介紹】 3.過敏性結膜炎 眼睛紅腫 眼睛乾癢 流眼淚 燒灼感 異物感 眼睛分泌物變多(推薦閱讀:眼屎多到睜眼困難!這樣清潔避免感染) 結膜充血

【延伸閱讀:認識過敏性結膜炎】 4.腸胃道問題 腹瀉 胃痛 噁心、嘔吐 體重減輕

5.蕁麻疹(Urticaria,又稱風疹) 皮膚起疹、長紅班 皮膚出現腫塊 異常發癢

【延伸閱讀:蕁麻疹是什麼?】 6.口腔過敏症候群 喉嚨癢 嘴巴癢 嘴唇癢 7.氣喘 咳嗽 呼吸急促 呼吸有喘鳴聲

【延伸閱讀:如何判斷氣喘?】 8. 全身性過敏反應 癢,尤其是腳底、手掌或頭皮 蕁麻疹 眼睛、嘴巴及喉嚨腫脹 低血壓 腹痛 噁心、嘔吐 氣喘症狀,如喘鳴、胸悶、呼吸困難及咳嗽 症狀嚴重時,可能會暈眩、昏厥、失去意識

何時該求助醫師?

若發現有過敏症狀,且市售非處方過敏藥物不足以提供緩解效果,便需向醫師諮詢,尋求專業且完善的診斷與醫治。若在使用新的過敏藥物時出現過敏症狀,請向開立處方的醫師尋求幫助。(延伸閱讀:過敏亂用鼻噴劑,小心愈噴愈塞!鼻噴劑3大種類、功效與使用方法

每5人就有1人過敏!認識過敏的種類、症狀、原因、治療及預防

若發生過敏性休克,請撥打 119 或當地急救電話尋求緊急醫療幫助,若攜帶腎上腺素自動注射器(Epinephrine),也可先行注射後立即就醫。

過去曾發生嚴重過敏或過敏性休克症狀的人,請向過敏與免疫學專業的醫師做評估,因為其診斷過程複雜,需要專科醫師長期觀察及管理。

過敏的成因

過敏會受家族遺傳和環境因素所影響。在醫學上,過敏的另外一個名稱為「異位性」反應(Atopy),如異位性皮膚炎即是過敏症狀所引起的疾病之一。

過敏反應(Hypersensitivity)的產生,是由過敏原、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以下簡稱IgE)以及肥大細胞(Mast cell)3個因素交互作用而產生的。(延伸閱讀:為什麼會過敏?認識過敏原因,向過敏說Bye Bye!

當過敏者第一次接觸過敏原時,免疫系統會將這些「外來者」看作對身體有害的,同時製造大量的IgE。這些免疫抗體會附著在皮下、鼻腔、上呼吸道黏膜,以及消化道等器官的肥大細胞表面上,此過程稱為致敏化(Sensitization)。

而人體第2次接觸同樣的過敏原時,這些已被抗體標籤的肥大細胞就會分泌化學物質,包含組織胺與血小板激活因子等,引發過敏反應。 生活中常見的過敏原

一般常見的過敏原可分為5類:

每5人就有1人過敏!認識過敏的種類、症狀、原因、治療及預防 吸入性過敏原:塵蟎、蟑螂、黴菌、花粉、動物毛屑、灰塵、空汙 食物性過敏原:牛奶、雞蛋、花生、小麥、海鮮、堅果類、藥物 接觸物:毛髮、染料、化妝品、常青藤、錢幣中的鎳、手套中的乳膠 注入物:昆蟲的毒液及藥物 藥物過敏:青黴素或含此成分的抗生素

(同場加映:貓奴的夢魘!貓過敏的治療與改善方式

過敏的風險與併發症

具有過敏體質的人皆是過敏疾病的高危險群。過敏體質的由來與先天遺傳、後天飲食及生活環境等多重因素相關。

一般來說,過敏現象皆自孩童時期就開始,然而仍有部分過敏者在年紀較大時才出現,如異位性皮膚炎患者。

每5人就有1人過敏!認識過敏的種類、症狀、原因、治療及預防

依據衛福部的資料,2019年全台因過敏性疾病而就醫的人數達355萬,其中0~15歲佔21.8%、15~44歲佔38.6%、45~64歲佔24.8%、65歲以上則佔14.8%,由此可知15~44歲為過敏的好發年齡,且過敏症狀普遍多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以下為過敏體質的高風險族群: 具有氣喘、過敏性鼻炎、花粉熱、蕁麻疹或濕疹等疾病的家族病史者 有哮喘或其他過敏病況者 兒童

此外,過敏也可能引發過敏性休克、氣喘、鼻竇炎、鼻或肺感染等呼吸道併發症。

過敏的診斷與治療

過敏診斷

診斷過敏時,醫師首先會了解過敏者的生活習慣、病史,再做出可能觸發此過敏症狀的專業判斷。經診斷後,醫師可能會要求你做每日過敏症狀記錄,包含你所觀察到的可能過敏因子,像是對食物過敏的人,便需要做到以下2個準則: 每天記錄自己所吃喝的食物 在評量過敏階段時,不碰可能引起的過敏食物

(同場加映:去過敏原飲食~幫您找出問題食物

若仍無法找到原因,醫師可能會考慮做血液檢測和皮膚測試,不過也可能出現虛假反應影響測試結果,因此仍依專業醫師的評估為準。

血液檢測 皮膚測試

(同場加映:為什麼會過敏?認識過敏原因,向過敏說Bye Bye!) 過敏治療

最好的治療方式為避免接觸過敏原,但過敏的觸發因素極為複雜,有時仍需透過藥物進行控制: 過敏藥物治療(延伸閱讀:過敏藥有哪些?盤點5大常用過敏藥效,這種類固醇副作用大) 免疫治療(同場加映:打針吃藥免疫治療~躲不了過敏原免哭) 腎上腺素劑(緊急救援)

過敏的照顧與預防

過敏症狀可能發生於接觸過敏原、季節變化、環境變化或常年出現。在治療過敏上,首要重點為避免過敏原,接著便針對症狀進行治療。只要及早給予正確的治療,即使是急性過敏,也能在數小時得到改善,若症狀比較嚴重,則可能需要幾天才能痊癒。

若要成功治療過敏,除了瞭解過敏原、搭配專科醫師治療外,更需要長期監控,了解體內過敏原特異性 IgE 的變化及身體的過敏情形。預防過敏會因過敏類型而異,常見預防方法如以下: 避免可能的過敏因子,如呼吸性過敏原或食物性過敏原 寫過敏日記,紀錄過敏反應的狀況 配戴醫療識別手環

另外,改善居家環境也可減輕部分過敏症狀,包括: 使用生理食鹽水沖洗鼻腔(延伸閱讀:洗鼻子能治好過敏?洗完鼻水反而更多?教你洗鼻器正確用法!) 勤打掃、換床被單、開空氣清淨機 開啟除濕機降低家中溼度

鼻子過敏怎麼辦?過敏性鼻炎症狀、原因、舒緩改善方法公開

鼻子過敏怎麼辦?過敏性鼻炎症狀、原因、舒緩改善方法公開

過敏性鼻炎是什麼?認識鼻子過敏

鼻炎(Rhinitis)指鼻內黏膜發炎,而過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則是鼻炎的一種,由吸入過敏原所致,是身體對於過敏原的過度反應。過敏性鼻炎又分為兩種:季節性及全年性。 過敏性鼻炎有多常見?

依據衛福部的資料,2019年全台因過敏性疾病而就醫的人數達355萬,其中0~15歲佔21.8%、15~44歲佔38.6%、45~64歲佔24.8%、65歲以上則佔14.8%,由此可知15~44歲為過敏的好發年齡,且過敏症狀普遍多隨著年齡增長而減少。 過敏性鼻炎(鼻子過敏)症狀

過敏性鼻炎常見症狀有: 打噴嚏 流鼻水 咳嗽 鼻塞(延伸閱讀:睡覺鼻塞6大原因解說) 喉嚨痛、喉嚨癢 流眼淚 黑眼圈 頻繁頭痛 蕁麻疹(Hives) 疲倦 鼻子、眼睛、喉嚨、皮膚或身體其他部位發癢。 典型濕疹(Eczema)症狀,例如皮膚過乾、皮膚癢與起水泡。

鼻子過敏、感冒及鼻竇炎的症狀差異

過敏性鼻炎和感冒最大差異在於「癢」;過敏性鼻炎多伴隨著鼻子、眼睛、耳道深處、喉嚨等部位出現搔癢情形,而典型鼻竇炎的症狀包括兩頰或前額脹痛、咳嗽、黃鼻涕倒流、黃綠色膿鼻涕等,不同於過敏性鼻炎的透明水狀鼻涕。

鼻子過敏原因

吸入過敏原時,免疫系統會釋出組織胺,以抵抗外來危險物保護身體。而組織胺,就是導致過敏反應的原因,常見的過敏原有花粉、植物、灰塵、黴菌、動物皮屑、香菸、香水。

【延伸閱讀:為什麼會過敏?認識過敏原因,向過敏說Bye Bye!】 鼻子過敏怎麼辦?過敏性鼻炎的診斷與治療 過敏性鼻炎如何診斷?

一般而言,「吸入性過敏原」是引起鼻子過敏的主因。不同於國外較多是因為吸入花粉而引發過敏;台灣氣候潮溼溫暖,主要的過敏原多來自於室內,多數人都是吸入塵蟎、黴菌、寵物皮屑、壁癌等物質而導致過敏性鼻炎;因此,醫師通常會透過症狀、病史及家族史來判斷。

【延伸閱讀:過敏原檢測有用嗎?測越多越好?檢測過敏原前先看這篇

鼻子過敏怎麼舒緩、治療? 過敏性鼻炎的藥物治療

醫師可能開立以下藥物來降低過敏症狀,但若有在使用其他藥物治療鼻炎,請於使用以下藥物前告知醫師: 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s) 類固醇(Corticosteroids) 去充血劑(Decongestants)(延伸閱讀:鼻噴劑3大種類、功效與使用方法) 肥大細胞穩定劑(Mast cell stabilizers) 白三烯素受體拮抗劑(Leukotriene antagonists)(延伸:氣喘藥「欣流」副作用會使人躁動、憂鬱,過敏兒還能繼續吃?

過敏性鼻炎的減敏治療

若過敏很嚴重,可以考慮打減敏針,將含有過敏原的注射液注入體內,直至病情受控。患者也可考慮舌下免疫療法(Sublingual immunotherapy,SLIT),與減敏針類似,只是藥物是投在舌下,可能的副作用是口腔搔癢或耳朵、喉嚨不適。 鼻子過敏吃益生菌有用嗎?

過去針對益生菌治療過敏的研究多著重在異位性皮膚炎上,但研究結果相當分歧,有部分認為能改善過敏,部分則認為可能增加過敏性鼻炎及氣喘的風險,整體而言仍需更多研究證明。

【延伸閱讀:鼻子過敏吃益生菌有用?益生菌迷思破解、過敏兒家長必看!】 7招改善過敏性鼻炎

預防過敏性鼻炎復發,應避免接觸過敏原,以下提供7個改善方法: 使用抗過敏寢具 每週清洗並烘乾寢具 使用除濕機將濕度維持50%以下 定期使用吸塵器,並避免使用容易揚塵的掃具 減少或定期清洗家中的填充玩具 避免使用地毯或布織家飾品 使用可過濾塵蟎與過敏原的高效空氣清淨機

【延伸閱讀:什麼是塵蟎過敏?原因、症狀、治療、改善方式

小米粥怎麼煮?小米5大功效:便秘、糖尿病必吃!煮法、營養曝光

小米粥怎麼煮?小米5大功效:便秘、糖尿病必吃!煮法、營養曝光

燕麥和大麥等全穀主食雖然營養,但因含有麩質,未必適合所有族群;小米同樣身為全榖家族,卻不含麩質,沒有過敏問題,多數人都能放心食用;此外,經過證實,小米還是優秀的保健食品,含有蛋白質與膳食纖維,並具有穩定血糖、抗老化等功效。《Hello健康》為您介紹小米對人體的好處,食用須知,以及如何簡單地煮出一碗美味又營養的小米粥。

小米粥營養價值高

小米又稱粟谷或狗尾粟,是人類已知最古老的食物之一,由於容易種植且營養豐富,又被稱作神奇穀物。小米除作為主食或休閒食品之外,還可作為釀酒原料,是台東原住民同胞豐年祭必備的祭品之一。

小米相較於國人常食用的稻米,小米所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豐富,與大麥和燕麥等全榖穀物不相上下。,另外,小米含多種氨基酸、粗脂肪、礦物質和植物化合物,,可作為取代稻米的主食,能補充充足營養並增強抵抗力。

小米粥怎麼煮?小米5大功效:便秘、糖尿病必吃!煮法、營養曝光 小米5大功效

抗氧化功效:小米富含酚類化合物,如:阿魏酸及兒茶素,能對抗人體自由基,減緩衰老和發炎,降低由自由基造成的疾病風險,如:癌症、阿茲海默症等。另外,兒茶素能和血液中的重金屬結合,預防金屬中毒。 改善糖尿病:小米屬低GI食品,所含抗性澱粉及膳食纖維,可延緩澱粉被腸道快速吸收,食用後能使餐後血糖緩慢上升,有助於糖尿病病人控制血糖。另外,小米所富含的蛋白質也能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根據實驗,食用小米超過3個月能降低病人空腹血糖,故小米被認為適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澱粉主食。 保護心血管:與白米和小麥相比,小米所含的不飽和脂肪酸分別高出2.5倍及7.8倍,能降低血液中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提升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濃度,預防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根據實驗,食用小米超過3個月,能有效降低血液中膽固醇及三酸甘油脂。 幫助消化順暢:豐富的膳食纖維,能夠改善消化和促進排便。 維持骨骼健康:小米富含質,能夠使骨骼更加強韌並減少骨質疏鬆。 小米禁忌:長期吃多,恐營養素吸收不良

儘管小米含有對人體有益營養素,但小米所含的「抗營養因子」,如:植酸鹽(Phytic acid)、草酸(oxalic acid)和單寧(Tannins)等恐會影響吸收人體礦物質。另外,酚類化合物雖對人體有益,然而小米含量過高,故長期以小米作為主食,可能引發甲狀腺腫大

經過實驗,在食用前對小米進行加工處理,如:浸泡、清洗、發芽、發酵和去皮等,便能有效降低小米所含的抗營養因子。建議民眾食用小米之前,可以依循上述步驟先浸泡後並去皮清洗,並混合白米一同烹煮,不僅有效減少抗營養因子,也能增添風味。

小米粥怎麼煮?小米粥煮法

品名:小米八寶粥(三人份)

材料:白米180克、樹豆、小米、山藥、蓮子、綠豆、枸杞、紅豆皆18克,砂糖少許。 洗淨樹豆、蓮子和紅豆後,浸泡半天。 倒入鍋中加水煮滾,接著以中火煮15分鐘,熄火悶軟。 白米、小米和綠豆洗淨浸泡30分鐘,倒入湯鍋加水至7分滿並煮成粥。 粥快熟時,將其餘材料以及砂糖倒入鍋中,等待煮熟即完成。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大腸鏡檢查前必看「低渣飲食攻略」三天低渣飲食菜單

大腸鏡檢查前必看「低渣飲食攻略」三天低渣飲食菜單

在接受大腸鏡檢查前,醫師會要求病人於檢查前數天開始採取低渣飲食(Low residue diet)的方式,以便當天檢查能夠順利進行。不過到底什麼是低渣飲食,而符合低渣飲食的食物選項又有哪些?以下就讓《Hello健康》詳細為你說明,讓你不會做白工!

低渣飲食是什麼?

採行低渣飲食的主要目的為:降低粗纖維的攝取量(每日低於4公克),避免食物經消化後在腸胃道留下殘渣,減少腸胃道蠕動、排便頻率與糞便體積,讓腸胃獲得充分休息。

低渣飲食通常會由醫師建議大腸鏡檢查或腸道手術前後的患者執行,同時搭配醫師所開立的瀉藥以幫助醫師進行檢查及診斷,並可有效幫助腸胃道傷口盡快癒合。 低渣飲食:這7大族群適合吃

下列為適用低渣飲食的7大常見對象: 將接受大腸鏡檢查前後 將進行腸道手術者,如結腸或直腸肛門手術 急性腹瀉者(延伸閱讀:拉肚子消化不良怎麼辦?腸胃不適這些飲食千萬別碰) 潰瘍性結腸炎者 克隆氏症病患 憩室炎急性期者 部分腸阻塞者

低渣飲食怎麼吃?

在實行低渣飲食時,須以均衡飲食為原則,並多攝取容易消化的食物,避免以滷、烤、油炸、油煎的方式烹調食物。以下將低渣飲食分成5種類別來介紹: 低渣飲食1. 主食類

請以精緻穀類製品為主,例如:白飯、清粥、白麵條、去邊白吐司、白饅頭等;避免攝取高纖維的全穀雜糧及根莖類食物,像是全麥、糙米、燕麥、地瓜、芋頭、玉米等。 低渣飲食2. 蛋豆魚肉類

若想要在主食當中,搭配一些適合的配菜,不妨可選擇蒸蛋、嫩炒蛋、蛋花湯、嫩豆腐、去渣豆漿、豆包、豆干、麵腸,以及去皮、去筋的絞肉、瘦肉及魚肉。

另外,在進行低渣飲食的過程中,也應避免攝取未經去皮、筋或軟骨之肉類與內臟,如雞胗、鴨胗、牛筋;高溫處理過的蛋,包括油炸蛋、煎蛋及滷製過久的硬蛋,或是經由滷製與油炸的豆製品,如臭豆腐、油豆包及油豆腐等。(延伸閱讀:吃豬肝補血還是補高膽固醇?豬肝營養成分佳、高蛋白低熱量助減肥!) 低渣飲食3. 乳製品

多數乳製品如牛奶、奶粉、起司、優格、優酪乳等,因含豐富酪蛋白,因此較難被腸道消化,而乳糖則可能與腸道細菌作用,增加糞便體積,並不利於大腸鏡檢查。而若想適當補充乳製品,可以選擇市售無乳糖、不添加纖維或選擇清流質配方的營養品。

大腸鏡檢查前必看「低渣飲食攻略」三天低渣飲食菜單 低渣飲食4. 蔬果類

蔬菜請盡量選用去皮去籽、纖維含量少的胡瓜、白蘿蔔、絲瓜等瓜類蔬菜,或者飲用過濾蔬菜汁,盡量少食粗纖維多的蔬菜,如竹筍、芹菜、蔬菜的梗、莖及老葉與生菜。(延伸閱讀:吃蔬果對抗肝癌!紅白蘿蔔等9種最優

另外,為維持均衡飲食,也別忘了可於飯後食用水果,選用纖維含量少且去皮的水果,或飲用濾除纖維果汁,遠離黑棗、芭樂等高纖維水果及含果粒的果醬、蜜餞。 低渣飲食5. 點心類

點心則推薦食用海綿蛋糕、餅乾,但有添加水果、乾果的蛋糕和派則應避免,也須避免過油、過甜的點心,如沙其瑪、綠豆糕、八寶飯等,並少攝取花生、核桃等堅果類食物。

大腸鏡檢查前必看「低渣飲食攻略」三天低渣飲食菜單 低渣飲食三日菜單!大腸鏡檢查前必看

如果您看完以上分類,還是擔心自己不小心吃錯食物,誤觸低渣飲食地雷,不妨可參考以下3種範例: 低渣飲食菜單1 早餐:白饅頭、清豆漿 午餐:雞湯麵線(雞肉須去皮) 晚餐:蛋花瘦肉粥、濾渣果汁,並可搭配原味蘇打餅乾、蜂蜜水作為點心食用

大腸鏡檢查前必看「低渣飲食攻略」三天低渣飲食菜單 低渣飲食菜單2 早餐:鯛魚粥1碗 午餐:涼拌豆腐80公克、肉絲炒黃瓜半碗(肉絲20公克)、白飯1碗、蘿蔔清湯半碗、純果汁1罐120cc 晚餐:棒棒腿1隻、枸杞蒸蛋、炒冬瓜半碗、白飯1碗、絲瓜蛤蠣湯、小玉西瓜1碗 低渣飲食菜單3 早餐:里肌肉三明治(吐司2片、里肌肉1片)、馬鈴薯蛋沙拉、過濾柳橙汁120cc 午餐:米苔目(絞肉、香菇末)1碗、絲雞、涼拌豆腐 晚餐:清蒸鱈魚、豆乾炒肉絲、滷冬瓜、白飯1碗、過濾果汁120cc

低渣飲食4大原則

看完上述低渣飲食的分類及菜單範例後,《Hello健康》再為你總結以下4種低渣飲食原則:

以均衡飲食為準則,避免食用會在腸道留下多量殘渣之食物。 食物應選擇嫩肉、精緻的五穀根莖類、蔬菜汁、或煮熟的低纖維蔬菜及水果;避免刺激性及會產氣的食物,如:牛奶及奶製品。 盡量採用可以使食物質地變軟的烹調方式(如:肉類先裹上蛋汁或太白粉後再烹調),並避免油炸及油煎的烹調方式。 須增加水分攝取,以防止因纖維攝取不足而便祕。

更年期乾燥有解!陰道雌激素療法

更年期乾燥有解!陰道雌激素療法

女性在進入更年期後,身體的雌激素(Estrogen)分泌會慢慢減少然後停止,這時您可能會面臨到很多令人不適的身體變化,例如月經週期變得不規律之後停經,出現潮紅、情緒不穩、聲音低沈或臉部毛髮變多的現象,其中陰道乾燥是更年期常見的症狀之一,約有1/3的女性有這個問題。

事實上,任何年齡層的女性都可能遇到陰道乾燥的狀況,雖然看起來似乎只是一個小小的問題,但陰道缺乏潤滑可是會嚴重影響您的性生活,所幸解決的方法有很多,陰道雌激素療法便是其中一種,一起來看看吧!

陰道乾燥的原因

陰道表面通常覆蓋著一層透明的潤滑液,雌激素荷爾蒙能讓陰道內部一直保持濕潤,也使陰道壁維持健康、厚實且富有彈性,以下是陰道乾燥的3個原因: 1. 更年期

1. 更年期會讓雌激素荷爾蒙逐漸減少,影響陰道潤滑物的分泌,也會使陰道變薄、缺乏彈性,此症狀又被稱為陰道萎縮症(Vaginal atrophy)。

2. 婦科疾病或手術

除了更年期,造成雌激素分泌減少(也就是導致陰道乾燥的原因)的主要可能因素有:

生育或哺乳 癌症的放射線或化學治療 卵巢的手術或切除 治療子宮肌瘤(Uterine fibroids)或子宮內膜異位症(Endometriosis)的抗雌激素藥物 3. 其他原因 休格倫氏症(Sjögren’s syndrome, 俗稱乾燥症候群。是一種慢性、進行緩慢發炎性自體免疫之外分泌腺體病變) 某些抗過敏藥、感冒藥以及抗憂鬱藥物 過度清潔 性交的前戲不足

無論是什麼原因導致陰道乾燥,都會讓人感到非常不舒服,症狀可能為出現陰部搔癢、灼熱感或性交疼痛。

如何診斷陰道乾燥?

若您有任何陰道灼熱、搔癢或不適的症狀,請就醫或找婦產科醫師協助,醫師會依據您的症狀及病史找出造成陰道乾燥的原因,並可能安排內診來確認病灶。 陰道乾燥的治療方法

最常見的治療方法是局部雌激素療法(Topical estrogen therapy),主要針對雌激素過低所導致的陰道乾燥。局部雌激素也能換成其他身體缺乏分泌的荷爾蒙,這可以幫助緩解陰道不適的症狀,只是它的雌激素濃度並不如口服雌激素荷爾蒙療法(Hormone therapy, 簡稱HT)來得高。常見的陰道雌激素藥物有:普力馬林(Premarin®)、Estring®(雌激素陰道環)、Vagifem®和 Estrace®。

任何雌激素產品都有副作用,例如陰道出血或乳房脹痛,局部用雌激素則不建議以下患者使用: 罹患乳癌且正在使用芳香酶抑制劑(Aromatase inhibitor) 曾罹患子宮內膜癌(Endometrial cancer) 原因不明的陰道出血 懷孕或正在哺乳中的女性

除了前述的治療,您也可以考慮使用陰道保濕凝膠(Vaginal moisturizer),這類產品在一般藥局就可買到,或是水性潤滑劑(Water-based lubricant),也能讓您更享受性愛過程。另外,請避免過度清潔陰道、泡泡浴,或在陰部周圍皮膚使用含香精的肥皂及乳液。

低蛋白飲食還不夠!慢性腎臟病飲食要注意磷鉀鈉、菜單食譜公開

低蛋白飲食還不夠!慢性腎臟病飲食要注意磷鉀鈉、菜單食譜公開

腎臟病是可以奪走飲食樂趣的麻煩疾病,許多烘焙食品或調味方式,可能都會打破腎臟病飲食的「低磷、低鉀、低鈉」原則,即便是最基本的蛋白質,也必須限制攝取量並且選擇比較優質的來源。

究竟腎臟病患該怎麼吃?哪些食物不能吃,哪些可以?《Hello健康》將為你介紹適合慢性腎臟病患者的低蛋白飲食與3道簡單的食譜。 慢性腎臟病5階段

在了解腎臟病患該怎麼吃之前,我們得先了解慢性腎臟病的不同階段,因為不同期腎臟病患的蛋白質攝取量也會有所差異,以下為慢性腎臟病的分期: 第1期:腎損傷或腎功能正常 第2期:腎功能輕度下降 第3期前期:輕度至中度腎功能喪失 第3期後期:中度至重度腎功能喪失 第4期:重度腎功能喪失 第5期:腎衰竭

低蛋白飲食還不夠!慢性腎臟病飲食要注意磷鉀鈉、菜單食譜公開 慢性腎臟病各階段的注意事項

透過圖片可以看到,期數愈高,慢性腎臟病患的腎絲球過濾率也愈低,代表腎功能的逐漸下降,體內的含氮廢物也就愈無法排出,造成過多的含氮廢物堆積在血液,就有可能會引起尿毒症。

尿毒症嚴重時尿量會減少,導致過多的鈉、鉀離子無法靠腎臟排出體外,因此,醫師和營養師會適度的限制腎臟病患飲食中的蛋白質及鈉、磷、鉀離子攝取,希望可以延緩腎功能衰竭。 (推薦閱讀:加工食品和飲料磷含量高!腎臟病患者應少吃)

不過尿毒症一般比較容易在第5期才出現,由於每個階段的病況不同,所以需要注意的飲食限制與生活習慣也會有些差異: 第1、第2階段的患者,如果併有蛋白尿、血尿者,需要控制血糖和血壓。建議每週運動3次,每次至少30分鐘,不抽菸、不酗酒、不熬夜,維持規律的作息,並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 第3、第4階段者易有泡沫尿、水腫、高血壓、貧血和倦怠等症狀,控制體重、減少鹽分的攝取避免浮腫、減少攝取高磷食物,並補充質。(推薦閱讀:洗腎病患易貧血!飲食多鐵仍需補充蛋白質

到了第5階段無法正常代謝及維持體液平衡,會出現尿毒症的症狀,例如食慾不振、嘔吐、營養不良、心臟衰竭、肺水腫、走路呼吸急促、意識障礙等等。患者必須透過飲食和藥物來預防高血鉀,避免心律不整,同時也要做好洗腎的選擇與準備。 慢性腎臟病的飲食6原則 1. 充足熱量

幫助維持體重,另外,若是腎衰竭的病患熱量攝取不足,身體組織的蛋白質會分解作為熱量來源,會增加含氮廢物產生,加重腎臟負擔,因此可以多吃「高熱量、低蛋白」的食物,例如:太白粉、玉米粉、藕粉、涼粉、粉皮、冬粉、西穀米、粉圓、砂糖、果糖、冰糖、蜂蜜、糖果、橄欖油、沙拉油等植物性油脂。 2. 降低蛋白質的攝取

降低蛋白質攝取可以減少含氮廢物和無機離子堆積,但是蛋白質仍是腎臟病患不可或缺的營養之一。大部分的醫師和營養師會根據病患的腎功能和腎絲球過濾率(通常愈早期受到的影響愈小),決定病患是要開始進行低蛋白飲食,還是維持正常即可。

你可以從下圖簡單了解攝取原則,若有疑問請諮詢醫師與營養師:

低蛋白飲食還不夠!慢性腎臟病飲食要注意磷鉀鈉、菜單食譜公開

腎臟病患者在攝取蛋白質時,應至少有1/2以上來自「高生理價蛋白質」,即含較豐富的胺基酸以及吸收率較高的蛋白質,如雞蛋、牛奶、各種新鮮肉類及黃豆製品,其餘的蛋白質則來自米飯、麵條等主食類,以及蔬菜、水果類;避免紅豆、綠豆、麵筋、花生、瓜子、腰果、核桃等食物。(延伸閱讀:素食腎病患者怎麼吃?蛋白質攝取需注意) 3. 低磷飲食

腎功能衰退的病患,腎臟無法適當移除過多的磷,而、磷無法平衡時,容易造成副甲狀腺機能亢進、骨骼病變、皮膚搔癢等症狀。所以,最好避免高磷食物,例如全麥麵包、糙米、五榖米、麥片、燕麥、各式的乳製品、內臟類、各種肉乾、魷魚絲、金針菇、香菇與加工食品。 4. 低鉀飲食

鉀是維持細胞與肌肉組織功能的重要電解質,血鉀濃度過高會影響全身肌肉組織,嚴重則會造成心跳不正常;但若是鉀離子正常、尿量大於1000c.c.的腎臟病患則無須限鉀。(小心這些地雷!洗腎病患NG食物:高磷高鈉高鉀低生物蛋白

病患不可以吃生的食物、不吃脫水乾燥的食物、不吃含大量海草類的食物、不吃低鈉或低鹽產品、不要吃中藥及罐頭內的糖漿、濃縮飲料,並以新鮮水果代替果汁。 5. 低鈉飲食

限制鈉的攝取有利血壓與體液的調節控制。鈉的建議量可依患者狀況調整,不過每日可使用的鹽量約為2~7克。

一般在料理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食物時,可以多用檸檬、蕃茄、洋蔥、蔥、、蒜、酒、白糖、白醋、肉桂、五香、胡椒等調味,減少鈉的攝取。而市面上的各類加工食品、調味醬料、罐頭及運動飲料,都屬於高鈉食物,患者一定要避免。(延伸閱讀:黑糖白糖哪個好?對身體來說都差不多) 6. 限制水份攝取

病患應儘量少吃醃製及加工製品以避免口乾,或是含冰塊止渴,也建議可以把1天所需的水量用容器裝好,喝水時請小口小口喝,且含在口中數分鐘再吞下,比較能止渴也不至於喝過多的水分。

嚴格來說,並非單靠1種腎臟飲食可以通用於所有腎臟病患,因為腎臟病患者可能還有其他的慢性疾病,例如糖尿病和高血壓,加上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所以最佳的飲食法則還是遵守與醫師、營養師討論的飲食清單,才是完好之道。 慢性腎臟病患的低蛋白食譜、菜單

多數研究顯示低蛋白飲食能有效減少慢性腎臟病患者出現蛋白尿,並有助控制尿毒症狀、延緩腎功能下降等病症。以下根據郭綜合醫院的營養部資訊,提供3個低蛋白食譜給各位腎臟病患參考: 1. 炒冬粉

材料:冬粉1把、紅蘿蔔、豆芽菜、芹菜、香菇絲、紅蔥頭、油2湯匙

製作方式:

(1)冬粉先用水泡軟。

(2)起油鍋加入紅蔥頭、香菇絲炒香後,再將紅蘿蔔、豆芽菜、芹菜加入炒熟。

(3)將冬粉加入炒好的配料中煮熟,調味後即可起鍋。 2. 香煎蔬菜餅

低蛋白飲食還不夠!慢性腎臟病飲食要注意磷鉀鈉、菜單食譜公開 3. 果汁西米露

材料:西穀米30克、糖貽15克、糖15克、甜果汁20c.c.、水200c.c.

製作方法:

(1)將西穀米煮熟後撈起備用

(2)將所有材料混合後加入西穀米即可

腎臟病患可以喝豆漿嗎?3大方法安心補充蛋白質

腎臟病患可以喝豆漿嗎?3大方法安心補充蛋白質

腎臟功能主要是將體內代謝時產生的含氮廢物排出體外,但當腎臟出了問題時,廢物就無法有效清除,累積在體內引起中毒現象。腎臟病患除了要採取低蛋白飲食,也要限制磷、鈉與鉀的攝取量,在飲食上勢必有諸多限制。

其實,只要透過定期篩檢,就能及早發現初期慢性腎臟病;配合血壓、血脂及血糖控制,加上限制蛋白質飲食,就可以有效延緩腎臟惡化;《Hello健康》教您以下3大安心補充蛋白質的方法與建議 。 1.從5大類食物攝取優質蛋白質

營養師表示,腎臟病患還是需要補充必須胺基酸,但是因為腎臟代謝能力變差,所以單位的蛋白質攝取不能過高,一定要特別注意攝取量。優質蛋白質是腎臟病患的最佳選擇,所謂的優良蛋白質包括以下高生理蛋白質食物:

肉類:如雞、豬、牛、羊、鴨等紅肉類 魚類:泛指海鮮類如小卷、花枝、海參等 豆類:黃豆做的製品,如豆腐、豆乾、豆漿;吃素食的人,黃豆製品提供豐富的來源。(推薦閱讀:素食腎病患者怎麼吃?蛋白質攝取需注意) 蛋類:含磷較高,還須考量是否是否有高膽固醇,建議攝取量因人而異 牛奶:與蛋一樣,含磷較高,必須注意攝取量,每天最多一杯牛奶(約 240c.c),或選擇特殊低磷奶粉或特殊營養品。

腎臟病患可以喝豆漿嗎?3大方法安心補充蛋白質

2.腎臟病患可以喝豆漿補充蛋白質嗎?

在蛋白質攝取上,腎臟病患者經常需面臨的問題是,豆漿含鉀,是否可以喝豆漿補充蛋白質呢?

事實上,腎臟病患代謝能力差,因此不能喝豆漿的想法並不正確,豆漿的確含有鉀,但含量並不高,不必擔心因此不能喝;而且,豆漿富含植物性蛋白質,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胺基酸,也是許多腎臟病患所需,因此,只要精算每天攝取的量,腎臟病患還是可以喝豆漿。

腎臟病患可以喝豆漿嗎?3大方法安心補充蛋白質 3.各階段的慢性腎臟病該如何補充蛋白質?

不同階段的腎臟病有不同的飲食方式,高雄市立大同醫院營養室衛教資訊有以下建議

初期慢性腎臟病患:要降低飲食中的蛋白質減輕腎臟負擔,每天約 50~60 公克的蛋白質可以維持健康。或是攝取四到六份蛋白質食物,這樣大約等於魚肉或瘦肉一兩,又等於雞蛋一顆,或豆腐三格,或豆漿或鮮奶  240 毫升。在牛奶和豆漿的選擇上,雖然牛奶的質也很豐富,但亞洲人大多有乳糖不耐症的問題,喝牛奶會一直拉肚子,這時就建議以豆漿為主。(同場加映:慢性腎臟病飲食關鍵:低磷鉀鈉低蛋白) 重度腎臟病但尚未接受透析治療的病患:一樣要遵守低蛋白飲食,每公斤體重限制攝取 0.6 公克的蛋白質,一天只能攝取 30~40 公克的蛋白質,或是攝取三到四份的蛋白質類食物。 已經開始接受血液透析治療的病患:在治療的過程中,病患會流失一些胺基酸,因此反而要在飲食上補充多一點蛋白質,洗腎患者所需的蛋白質大約每公斤體重 1.2 ~1.4 公克。(同場加映:洗腎病患易貧血!飲食多鐵少鉀磷)

洗腎病患NG食物:高磷高鈉高鉀低生物蛋白

洗腎病患NG食物:高磷高鈉高鉀低生物蛋白

洗腎病患因為腎功能較差,在飲食上有諸多限制,但同時也要攝取足夠的熱量,除了要避免吃到含有高鈉、高磷、高鉀的食物減緩腎功能衰竭,也要避免攝取低生物價值的蛋白質;然而,究竟有哪食物需要特別注意減少或避免?讓《Hello健康》帶你一起了解。

高磷、高鈉、高鉀、低生物蛋白質食物表

洗腎病患NG食物:高磷高鈉高鉀低生物蛋白

低生物蛋白質食物

每次洗腎之後,病人身體內的蛋白質會流失約6~8公克的胺基酸,蛋白質限制太嚴格可能會造成營養不良,但是低生物價值的蛋白質還是要少攝取,例如:紅豆、綠豆、毛豆、碗豆仁、麵筋、瓜子、花生、腰果、杏仁果、糙米、全麥製品、燕麥、薏仁、小麥等等。(延伸閱讀:低蛋白飲食還不夠!腎臟病飲食還得注意磷鉀鈉) 高鈉食物

過多的鈉離子無法排出,易造成高血壓、水腫、肺積水,同時增加心臟負擔。一般來說,調味料的鈉含量普偏不低;但基於調味需求,可適量添加胡椒粉、薏仁醋、香醋、純米醋、糯米醋等鈉含量低的調味品,盡量避免食用高鈉含量的調味料或食品,例如醬油、辣椒醬、鹽、味精、味噌、雞湯塊、豆瓣醬、泡菜、榨菜、酸菜、火腿等。 高磷食物

在早期腎臟病中,適當限制飲食中磷含量至最低需要量,可減緩腎功能的衰退,而病人需要依照醫師囑咐服用磷結合劑,記得要隨餐(尤其是含磷量高的食物)一起服用。高磷食物包含雞蛋豆腐、黃豆、紅豆、花豆、黑豆、豆皮、綠豆、腰果、杏仁、開心果、核桃、花生、糙米等等。(同場加映:加工食品和飲料磷含量高!腎臟病患者應少吃)

高鉀食物

腎臟病患特別要注意的是,鉀離子攝取量與血壓相關,所以飲食不要隨意限鉀,請配合營養師或醫師指示調整。高鉀食物包含:菠菜、空心菜、茼蒿、葡萄乾、紅棗、黑棗、榴槤、芭蕉、地瓜、山藥、馬鈴薯、青蒜、辣椒、咖啡、茶等等。

另外,台灣人習慣喝「雞湯」補身體,但是雞肉本身含有鉀離子,烹煮過後大多數鉀離子會溶於水中,因此雞湯就變成高鉀食物,再加上洗腎患者需要控制水分攝取,湯湯水水的東西不宜多攝取,建議還是捨棄雞湯以雞肉為主。也要避免食用中草藥、中藥粉、錠劑、膠囊、藥膳湯等,因為中藥製品的含鉀量都很高。

高鉀的水果中雖然有柳丁和橘子,但他們所含的維生素C很豐富,洗腎時水溶性的維生素會被透析出來,所以需要適量補充維生素,洗腎患者1天攝取2份水果時,高鉀的水果最多只能佔1份,而且記得不要喝果汁。

此外,「楊桃」是腎臟疾病患者一定要避免吃的水果,楊桃的鉀離子和草酸與神經毒素有關,曾有腎臟病患吃下過量的楊桃後出現3種中毒現象: 腎臟功能不佳者食用後,出現打嗝、肢體麻木、狂躁不安、意識障礙等精神症狀,嚴重時會造成死亡。(延伸閱讀:台灣洗腎人口多!認識腎臟功能與洗腎原因) 空腹或脫水時,短時間飲用大量的楊桃汁,而產生急性腎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現象。 食用後出現血尿,但此種情形較為少見。

欲知更多洗腎病患的飲食建議,請參閱慈濟綜合醫院營養科的腎臟病飲食手冊。

洗腎可以吃什麼補品?洗腎營養品與營養針挑選建議

洗腎可以吃什麼補品?洗腎營養品與營養針挑選建議

對於洗腎病患來說,平常飲食要忌口,又要固定洗腎、洗肚子,加上本身的疾病,病患可能因此沒有胃口;若食慾不振還要強迫進食,絕對是件痛苦的事情,因此,有些醫師或營養師會建議,改吃營養品或打營養針;《Hello健康》為您介紹洗腎病患的營養品及營養針挑選建議。(同場加映:台灣洗腎人口多!認識腎臟與洗腎原因)

洗腎容易造成病患營養流失

洗腎(Kidney dialysis)病患與一般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同,慢性腎臟病患者的體重愈重,死亡率反而下降,加上腎臟疾病患者的併發症包括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簡稱 CVD)、貧血(Anemia)、磷不平衡、腎性骨病變(Renal Osteodystrophy)、神經病變(Neuropathy)等,患者就更常出現瘦弱體型、營養不良的樣子。(同場加映:洗腎病患NG食物:高磷高鈉高鉀低生物蛋白

根據研究,約有40∼70%慢性腎臟病患者有營養不良,約37~48%的慢性腎臟疾病患者有蛋白質熱量營養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簡稱 PEM);若患者長期蛋白質、熱量攝取不足,容易造成脂肪與肌肉組織耗損,這也是為何慢性腎臟病患者死亡率及住院比例增加的原因。(同場加映:腎臟病安心喝豆漿:注意量並攝取優良蛋白質)

洗腎可以吃什麼補品?洗腎營養品與營養針挑選建議

洗腎可以吃什麼補品?營養品、營養針怎麼選?

以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簡稱 CKD)患者來說,60歲以下每天卡路里攝取量為每公斤 35大卡,60歲以上則是每公斤30到 35大卡;營養師會參考病患體位指標、飲食攝取型態、生化檢驗數值、活動量與生活型態等資料,評估營養不良的狀況,並給予適當的飲食修正與建議。

末期腎臟疾病與透析治療的患者如果出現食慾不佳或體重流失,就會建議補充腎臟病醫療營養品,但假使病患無法經口攝取營養素,就會考慮採用腸道營養(管灌飲食),或是靜脈營養補充。(延伸閱讀:洗腎病患飲食怎麼吃:低磷、低鈉、低鉀飲食是關鍵

病患如果食慾不佳,可以選用市面上販售的口服洗腎專用營養品,這些產品具有蛋白質、脂肪及醣類等3大營養素,所以一般主食吃不下,或是食量不足的患者可以適度補充;完全不願意進食的病患,則建議採用同樣含有3大營養素的針劑營養品,效果和口服營養品一樣的效果;只要護理人員將其中的薄膜壓開,搖晃混合後就可以在透析過程中施打;但要注意的是,因針劑營養品滲透壓很大,只能在洗腎的透析廔管,或雙槍導管中經由較大口徑的靜脈滴注。

透析中的靜脈營養注射,一次約能提供800到1,200大卡的熱量,因此只能當作營養補充。好處是不需要腸道餵食管或是靜脈營養血管通路,而且透析中可以減少水分過多的風險,也不需要額外的時間或處置;壞處是提供的能量和蛋白質無法滿足長期需求、也不能幫助改善病患的飲食問題,還可能有代謝和電解質異常的副作用,而且營養注射的健保給付複雜又費時。

由於洗腎患者的體質特殊,建議還是以加強總熱量的攝取進食為第一優先,真的吃不下飯,只能靠點滴注射補充營養品時,當以含有3種主要營養素為優先,靜脈營養補給品則可以當作輔助口服營養品使用。

洗腎可以吃什麼補品?洗腎營養品與營養針挑選建議 洗腎病患營養追蹤

一般臨床上常用的營養評估工具如下: 體位指標(體重、BMI、體重流失) 皮脂厚度、上臂圍(Mid-arm Circumference,簡稱MAC) 上臂肌肉圍(Mid-arm muscle Circumference,簡稱MAMC) 生化指標(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運鐵蛋白及白血球等) 飲食評估及主觀整體評估營養(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簡稱SGA)

(同場加映:尿素氮高需要洗腎?認識各項腎功能測量數值)

對於慢性腎臟病人,建議每1到3個月定期評估實際及理想體重、測量及評估血清白蛋白,每3到4個月定期接受飲食評估,若有熱量、蛋白質或營養素攝取不足,應增加評估監測頻率,而 SGA 評分建議可作為評估營養狀態指標方法之一,但不是診斷蛋白質能量耗損症候群唯一方法。(同場加映:洗腎怎麼洗?了解透析治療的準備及流程

洗腎患者的肌肉群可能會因為透析治療、蛋白質異化上升和同化下降、慢性發炎、厭食導致營養攝取減少,或是體液容積過多等原因流失。為了早點診斷出蛋白質熱量耗損(Protein-energy wasting,以下簡稱PEW),醫學會列出四組營養參考的面向如下: 抽血血液檢測 身體質量變化 身體肌肉組織下降 飲食紀錄顯示食量減低

若同時有三組,每組至少各有一項符合,那就是營養不良。病人想要改善 PEW,可以嘗試矯正酸中毒、提供足夠的透析、耐力性運動訓練、提供足夠的營養攝取,以及補充合成代謝激素來治療。

素食腎臟病患者怎麼吃?蛋白質攝取量需注意

素食腎臟病患者怎麼吃?蛋白質攝取量需注意

一般來說,腎臟疾病的病患飲食上要注意攝取足夠熱量、適度攝取蛋白質、以低鈉、低磷、低鉀作為飲食原則,並做好水分控制;但如果是長期吃素的腎臟病人,甚至是需要洗腎的素食病人,飲食注意事項可能會有些不同,因為素食者會比一般人再少攝取一些營養素。

吃素的腎臟病人究竟該怎麼吃、吃什麼,才能補齊必備的營養素?本文帶你一起來了解。

素食腎臟病患該如何攝取營養?

素食者容易缺乏特定的營養素,但還是有替代食品可以彌補不足。不過要注意的是,素食的鉀、磷含量較高,因此若是葷食者的話,有些食物其實有更好的替代選擇,而素食者則須特別小心食用量,以及磷結合劑的使用,建議諮詢醫師與營養師以確保營養素的攝取足夠。以下列舉5項素食者容易缺乏的營養素:

維生素B12:深色蔬菜如菠菜、芥菜、橄欖菜、胡蘿蔔雖然都是維生素的來源,但並沒有富含維生素B12,因此建議吃素的腎臟病患可以搭配黃豆,或是淋上素蠔油,都含有維生素B12。 鐵:缺乏鐵會造成缺鐵性貧血,使人食慾減退、疲乏無力,嚴重者還會影響到智力和認知能力等,而素食腎臟病患者可以從豆製品、綠色蔬菜、五穀雜糧等食物攝取鐵質,但是含鐵的食物必須有維生素C協助,才能轉變成造血所需要的鐵,因此建議可以適量飲用蔬果汁,或是用餐時吃水果。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茶和咖啡會阻礙鐵質的吸收,建議避免飲用或最好在飯後1小時再飲用。 脂肪:缺乏脂肪會對健康造成影響,素食者的脂肪來源可用植物性脂肪代替動物性脂肪,比如亞麻籽油、豆油,或是胡桃、豆製品等食物,也都含有豐富的植物性脂肪,而且不含膽固醇和飽和脂肪,可以有效地防止心血管疾病、高血脂症、脂肪肝和腫瘤等疾病的發生。 維生素D:除了依照醫師指示補充維生素D片外,吃素的腎臟病患可以適量食用乳製品和深綠色根菜類補充鈣。不過有些深綠色蔬菜內的鈣不易被人體吸收,例如菠菜;可以選擇吃豆漿、黃豆、花椰菜、鈣強化果汁、穀物、紅蘿蔔、芝麻、豆類、海藻、髮菜、紫菜、海苔、海帶芽等食物補充鈣質,並記得少吃過甜的食物,以免過多的糖分影響鈣質吸收;平常多曬太陽增加維生素適度運D與適度運動也能增加骨質量。 硒:對素食的腎臟病患而言,最好的硒來源是堅果類,建議病患食用無鹽且多種類混合的堅果;但堅果類食品的磷、鉀含量較高,腎臟病患須搭配磷結合劑,而有尿毒症的病患則必須依照醫師的指示調整食用量。(同場加映:洗腎病患易貧血!飲食多鐵少鉀磷)

素食腎臟病患者怎麼吃?蛋白質攝取量需注意 素食腎臟病患熱量攝取

除正餐外,不足的熱量可以補充蛋白質含量極低的食物,例如: 精緻醣:如白糖、冰糖、蜂蜜、果糖、糖,也可以選擇紅糖,紅糖富含鐵質,可以用來代替白糖。 葡萄糖聚合物:如粉飴、糖飴。 植物性油脂:如黃豆油、花生油。 低氮澱粉:如澄粉、藕粉、冬粉、西谷米、涼粉、粉皮、粉圓、玉米粉、太白粉等。 特殊營養品:如低蛋白配方奶、低磷鉀配方奶。

素食腎臟病病患也需補充蛋白質

蛋白質攝取不足會使體力下降,減弱對病毒的抵抗力,還容易造成精神緊張;不過蛋白質的攝取量會因為洗腎前後而有所不同。洗腎前病患需控制蛋白質的攝取量,以減少含氮廢物的產生;開始洗腎後,容易流失胺基酸及蛋白質,需要攝取更多的蛋白質,以幫助修補身體組織,特別是優質蛋白質,比例須佔蛋白質總量的1/2到2/3。

素食腎臟病患的蛋白質來源多是豆製品,豆製品含有豐富的植物蛋白,而且不含飽和脂肪。比如豆腐、豆漿、豆包、豆乾等大豆製品,或是雞蛋也是蛋白質很好的來源。每天的飯食應含有5~6種的高生物價蛋白食物,有效補充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同場加映:素食者補蛋白質!4種必吃的肉替代品)

素食腎臟病患者怎麼吃?蛋白質攝取量需注意 注意低鈉、低磷、低鉀飲食

鈉、磷、鉀離子都需要由腎臟排出,過多的鈉會增加水分滯留,導致水腫,也增加腎臟負擔;過多的磷會導致皮膚搔癢和骨骼病變;過多的鉀則會造成心律不整。

低鈉:忌食任何醃製及加工、罐頭製品。 低磷:乳製品磷普遍偏高,但各家配方差異性高,建議查看食品營養標示,或請教營養師適當的攝取量。 低鉀:鉀離子普遍存於各種食物中,建議蔬菜經熱水燙過後,將湯汁去除再油拌或油炒,可以減少鉀的攝入量。

素食食物大部分含有高磷、高鉀,所以素食腎臟病患攝取時,最好配合服用磷結合劑,避免體內的磷離子和鉀離子過高。食物選擇方面,葡萄乾及紅棗雖鐵質含量豐富;但因含鉀量高,較不適合尿毒病患食用。(同場加映:慢性腎臟病飲食關鍵:低磷鉀鈉低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