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亞斯伯格症:亞斯伯格是種特質不是病

認識亞斯伯格症:亞斯伯格是種特質不是病

相信很多讀者應該都有聽過亞斯伯格症(Asperger syndrome),像是台北市長柯文哲,就曾經多次提到自己擁有許多亞斯伯格症的特質。不過您可能不知道的是,在2012年時,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將對亞斯伯格的症狀診斷歸入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或稱自閉症光譜障礙。緊接著,美國精神醫學會於2013年更新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內,也將單獨對亞斯伯格症的症狀診斷,從手冊內移除,因為其症狀已被包含在自閉症類群障礙的眾多症狀當中。

本文將為您介紹常被混為一談的亞斯伯格症,和高功能自閉症(High-Functioning Autism)之間的差別、自閉症光譜所代表的含意,以及可能的治療方向。 亞斯伯格症的緣起和定義

亞斯伯格症這個名稱,是1944年,由一位奧地利醫師漢斯‧亞斯伯格(Hans Asperger)所提出的。有亞斯伯格症特質的人,可能會有缺乏同理心、動作笨拙、社交障礙、重複性言詞等可以歸納在自閉症(Autism)的症狀。而亞斯伯格症跟自閉症最大的差別在於,有亞斯伯格症特質的人,在早期語言發展時期,並沒有明顯的遲緩現象,且大部分還是渴望與他人互動,只是在社交技巧上較為笨拙和呆板。

亞斯伯格症雖然以目前的醫學技術無法完全治癒,但是有藥物或是行為治療,可以協助降低亞斯伯格症的特質。有一派學者更是認為,被劃分在自閉症光譜上的障礙症不用治療,因為那不是精神疾病,而是一種思考和行為模式跟大多數人不一樣的「人格特質」,有些人擁有的特質多,有些則較少。自亞斯伯格症從精神疾病的名單上去除,轉被歸類於自閉症類群障礙的一種後,現在亞斯伯格這個詞,已多用於形容一個人的人格特質。

用光譜解讀自閉症類群障礙

設立自閉症類群障礙的意義,在於不狹義地將跟自閉症有部分症狀相似的障礙,通通一概而論。透過光譜的劃分,我們可以了解自閉相關特質有不同的種類,以及輕重之分。根據DSM-5的內容所提出的定義,可以被劃入自閉症類群障礙要包含以下2個要件: 在人際交流和溝通上有困難:包括避免眼神接觸;在對話往返的過程中遭遇困難;談到自己有興趣的話題時,會忽略別人是否意願聆聽;難以理解別人的情緒,像是話中的言外之意;不會配合情境;或有僵硬的肢體動作和表情。患者在學校或職場等需要與人溝通互動的場合,會因為障礙的症狀,導致表現不佳。 對特定事物有超乎常人的興趣:有亞斯伯格症特質的人,會對數字、細節和事實特別感興趣;對東西的排列、擺放過度在意,或者會進行重複的堆疊與擺放行為,並無法忍受固定的排程被打亂;對光線、噪音、溫度等環境因素的敏感度,也可能比常人更高或更低。

亞斯伯格症與高功能自閉症的差別

由於有亞斯伯格症特質的人,智商表現通常與常人無異,甚至更高,而且其自閉傾向也較低,因此經常會有人將亞斯伯格症,與同樣自閉傾向較低的高功能自閉症混為一談。

不過它們之間的最大差別,在於高功能自閉症有早期語言發展遲緩的狀況,而亞斯伯格症則沒有。也就是說,高功能自閉症在自閉症類群障礙上,會更加偏向自閉症那端,在言語的表達上和人際關係的維持,也會比亞斯伯格症更加困難。不過這並不代表高功能自閉症患者有智力障礙,一般只要智商高於70、自閉症狀較為輕微的人,都會被劃入高功能自閉症的類別。 亞斯伯格症不需要治療

鑒於亞斯伯格症無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有時候不一定能在小孩幼年期檢測得知。在極端的情況下,有些人甚至要到成年之後,才會發現自己有亞斯伯格症的特質。

當然,即使是罹患亞斯柏症,每個人表現的情況也不同,像是柯文哲的妻子陳珮琪,便曾在訪問中提到,自己的小孩直到3歲都還無法講出太多的單字,但是在4歲之後,語言能力卻開始急速發展。這其實是因為亞斯伯格症小孩,可能早期因缺乏與他人互動的興趣,而導致學習較慢,但並非真的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而這種情況,往往會讓家長擔心。

而對成人來說,亞斯伯格症通常已經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不太需要特別的治療。但若家長發現小孩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疑似自閉症相符的症狀,建議就診以獲得進一步檢測,愈早期發現小孩是否有自閉傾向,便能更早調整教育方針,並跟隨醫師的指示改善狀況。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