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濕性心臟病

風濕性心臟病

比起常聽到的冠狀動脈心臟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或稱冠心病)和高血壓心臟病(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不少人可能對風濕性心臟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較不熟悉,看到名稱甚至會聯想到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其實「風濕」泛指所有因自體免疫或發炎所造成的疾病,而風濕性心臟病主要是由細菌感染所造成的炎症所致。

Hello健康》將帶你了解風濕性心臟病的原因、症狀、治療與預防方法。(推薦閱讀:認識心臟病) 什麼是風濕性心臟病?

風濕性心臟病

認識風濕性心臟病前,先了解相關的疾病「風濕熱」(Rheumatic fever)。風濕熱是因感染 β 溶血性 A 型鏈球菌(Group A 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所引起的一種發炎性疾病。鏈球菌感染可造成鏈球菌咽喉炎(Streptococcal pharyngitis)或猩紅熱(Scarlet fever),這種細菌帶有某種蛋白質,與人體部分組織中的蛋白質相似,使得免疫系統在攻擊這些細菌的同時,也同時對人體組織造成傷害,若患者未受到妥善的治療,鏈球菌感染便可能會發展成風濕熱,對心臟、關節、皮膚與大腦造成傷害,最終成為風濕性心臟病。

一般來說,發生於咽喉以外的鏈球菌感染,引起風濕熱的機率很低。風濕熱好發於 5~15 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不過並非每個罹患風濕熱的人都會引發心臟問題。事實上,鏈球菌咽喉炎算常見的疾病,只要及時接受治療,並不容易對心臟造成傷害,但在醫療資源較匱乏的開發中國家則較危險。 風濕性心臟病的症狀

風濕熱通常會於感染鏈球菌咽喉炎後,一到六週內發作,由於風濕熱可能引發心臟病,因此下面會將風濕熱與風濕性心臟病症狀分別列出: 關節疼痛 發燒 關節紅腫 皮膚底下有無痛的小腫塊 心絞痛 心雜音 邊緣性紅斑(Erythema marginatum) 無法控制的身體運動,如舞蹈症(Sydenham chorea) 皮下結節(Subcutaneous nodule)

心臟疾病症狀:

心律不整(Arrhythmia) 呼吸困難、急促 疲累 頭暈 腹部、腿、腳踝腫脹 風濕性心臟病的診斷方法

醫師通常會先使用聽診器確定有無心雜音。若患者的心臟瓣膜因風濕熱而受損,血液流經瓣膜時便可能因摩擦而產生心雜音。此外,醫師也可能會使用下列方式檢查患者是否有風濕性心臟病:(推薦閱讀:心電圖或心導管?侵入與非侵入性心臟檢查一覽) 血液檢查:血液檢查可以檢驗出鏈球菌的抗原或抗體,或者醫師也可透過血液中的 C 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和紅血球沉降速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這兩個炎症反應指標,了解身體的發炎情況。 心臟超音波(Echocardiography):利用超音波檢查心臟腔室與瓣膜,觀測瓣膜是否有受損、脫垂或逆流或者心臟肥大問題。 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phy,簡稱 ECG 或 EKG):藉由在胸部、腿部和手臂等位置貼上電極貼片,利用心電圖儀器檢測心臟的電位變化,例如活動強度和活動時間,以觀測是否有心律不整的情形。 胸部 X 光:透過 X 光儀器照射,可以看到心臟和肺部狀況。 心臟核磁共振檢查(Cardiac MRI):利用磁場和無線電波建立詳細的心臟圖像,以便更精確地觀察心臟瓣膜與心肌的狀況。

風濕性心臟病

風濕性心臟病的風險

風濕熱在已開發國家並不盛行,但若處於醫療資源較匱乏的生活環境,可能就需要特別注意,尤其是孩童與青少年。(同場加映:心臟病高風險群~自我檢測與改善) 家族史:有部分遺傳基因可能提高風濕性心臟病的罹患機率。 衛生環境不佳:鏈球菌容易在人多擁擠、衛生條件差的環境傳播,而在這些環境往往也缺乏良好的醫療資源,導致風濕熱的風險增高。 年輕族群:5~15 歲是風濕熱的好發年齡層,若你發現孩子有持續喉嚨痛的症狀,請盡快就醫檢查。 反覆感染:反覆感染鏈球菌將提高風濕性心臟病風險。 風濕性心臟病的併發症 心臟衰竭:心臟瓣膜因風濕熱受損可能造成瓣膜狹窄或脫垂,導致心臟泵血需要更費力,提高心臟肥大,甚至心臟衰竭風險。 感染性心內膜炎(Infective endocarditis):也稱細菌性心內膜炎(Bacterial endocarditis),若細菌進入血液,順著血流抵達心臟,可能會造成心臟瓣膜破洞或結痂,或者附著在心臟內膜引發感染。 心臟瓣膜破裂:屬於緊急情況,應盡快進行瓣膜修補或置換手術,以維持心臟功能正常運作。 瓣膜性心臟病:風濕熱引起的炎症反應最常傷害心臟瓣膜,使瓣膜受發炎反應影響而結疤,引發瓣膜性心臟病。(同場加映:主動脈瓣狹窄無徵兆?了解症狀和治療)

風濕性心臟病的治療方法

針對風濕熱症狀,醫師可能會使用抗生素搭配其他藥物治療。若心臟瓣膜已經受損,則可能需要透過手術修補或置換瓣膜,以下為風濕性心臟病的治療方式: 抗生素:抗生素可以治療鏈球菌的感染,避免或防止風濕熱症狀進一步擴大,例如青黴素(Penicillin)是相當常見的風濕熱治療藥物。因風濕熱而造成心臟損傷的兒童或青少年可能需要每天服用抗生素,直到 25~30 歲,避免再度感染風濕熱,降低細菌對心內膜和瓣膜的傷害。 抗發炎藥物:醫師可能使用阿斯匹靈(Aspirin)、萘普生(Naproxen)和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等藥物,減輕炎症反應,減少心臟受到的傷害。 治療心臟衰竭的藥物:若因風濕性心臟病引發心臟衰竭,醫師可能會使用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簡稱 ACEI)、乙型阻斷劑(β-Blocker)、地高辛(Digoxin,又稱毛地黃)等藥物,降低血壓、舒張血管,減輕心臟負擔。 抗癲癇藥物:若因風濕心臟病而引發過多非自主身體運動,醫師可能會使用抗癲癇藥物,減輕痙攣症狀。例如丙戊酸鈉(Valproic acid)或卡馬西平(Carbamazepine) 風濕性心臟病手術

心臟瓣膜受損是大多風濕性心臟病需要開刀的原因,根據瓣膜受損的程度不同,選擇利用傳統或微創手術進行修補,或是置換成人工瓣膜。人工瓣膜則有生物瓣膜和機械瓣膜兩種,醫師會評估患者的需求和身體狀況提出建議。關於瓣膜手術更多的介紹可參考瓣膜性心臟病。 風濕性心臟病的預防方法

避免鏈球菌感染是預防風濕性心臟病的主要方法。維持良好衛生習慣,如勤洗手、咳嗽或打噴嚏遮擋口鼻、遠離有感冒症狀的人、定時更換牙刷並避免與人共用,以及配戴口罩,可以降低感染機會。一旦發現感染徵兆,便要盡快就診並遵照醫師指示進行療程。切勿自行停藥,以免增加風濕熱風險,或甚至讓細菌產生抗藥性。(同場加映:百萬細菌住這裡!牙刷要換別共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