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什麼是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

這種名為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或困難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 C. diff)的細菌,輕則造成腹瀉,重則導致腸胃發炎疾病(如結腸腫脹),危及生命。感染通常在使用抗生素後發生,是人們在醫院常受感染的細菌之一。

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有多常見?

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常見於65歲以上民眾,或長期待在醫院和長期照護機構的人身上,但即使是健康的人們也可能在長期的抗生素治療後染病。 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的症狀 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有哪些症狀?

相關症狀包括:

水狀腹瀉一天10至15次。 嚴重腹部絞痛。 其他症狀包括發燒、血便或膿便、噁心想吐、脫水、食慾不振和體重減輕。

嚴重的症狀可能代表大腸發炎(Colitis, 結腸炎)或部分結腸組織可能流血或化膿(Pseudomembranous Colitis, 偽膜性結腸炎)。

有些受感染者不會發病,卻仍能夠散播感染:這些人被稱為「帶原者」。

有些症狀上面沒有列出,若您有任何疑慮,請諮詢您的醫師。 何時需要看醫生? 若您每日水狀腹瀉達三次以上並持續超過三天,您應盡速聯絡您的醫師。 若您有上述任何徵狀,尤其是發燒和嚴重胃痛,請直接諮詢您的醫師。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和您的醫師討論您的狀況永遠是最好的應對方式。 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的原因

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的原因可能與使用抗生素相關,例如氯林絲菌素(Clindamycin)、青黴素(Penicilin)、氟奎諾酮類抗生素藥物(Fluoroquinolones)和頭孢菌素(Cephalosporins)。細菌和休眠孢子的傳播途徑包括觸碰糞便、受汙染的表面或食物,包括便盆、家具、床單和馬桶等。 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的風險因素

有許多風險因素可能導致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例如:

接受抗生素治療人士 患有其他疾病人士 年齡較長人士

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的診斷與治療

本文所提供的資訊不能代替任何專業醫療建議。若需要更多的資訊,請務必洽詢您的醫師。 如何診斷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

初步診斷包括是否有使用抗生素的經驗,以及典型症狀的發生。經由血液和糞便測試能夠確診,有時則透過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flexible sigmoidoscopy)和電腦斷層攝影(Computed Tomography, CT)來檢視結腸,加以診斷。 如何治療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

首先,必須停止使用引發感染的抗生素,有些人可能需要使用新的抗生素,如甲硝唑(Metronidazole)或萬古黴素(Vancomycin)來進行療程, 這些抗生素可以阻止困難梭狀芽孢桿菌的生長,同時恢復腸道好菌。

發燒通常會在2~3天內消失,腹瀉則約3~4天。期間應多補充水分,以防脫水,並注意營養均衡。

其他治療方式包括益生菌療法,若情況嚴重,可進行手術移除結腸受感染部分。益生菌是種有益的細菌,含有酵母菌,能夠幫助恢復腸道內部微生物的健康平衡。

此疾病復發率較高,若是復發將需要更進一步的治療。

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以下能有助於控制困難梭狀芽孢桿菌感染: 勤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遵照醫師指示,按時使用抗困難梭狀芽孢桿菌的抗生素,直至療程結束。 多喝含水、鹽和糖的液體,如稀釋果汁、軟性飲料和高湯。 若您有水狀腹瀉問題,可多吃澱粉食物,如馬鈴薯、麵條、米飯、小麥奶油、燕麥片和鹹餅乾。

若您有任何疑問,請直接諮詢您的醫師,以獲得最好的診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