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擱打囝仔!揭露體罰的6種不良影響

麥擱打囝仔!揭露體罰的6種不良影響

身為亞洲人的我們,對於打罵教育是再熟悉不過了,尤其是父母親那一輩,小孩不打不成器的觀念深植於幾乎每位家長或師長的心中,但是社會在走、改變要有,如今社會提倡愛的教育,認為體罰不適合做為教育小孩的方式,本文將為您介紹體罰的6種不良影響。

1. 治標不治本

相信大部分的家長再打小孩時,都是希望他能理解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並且知道下次不能再犯,但是,體罰無法讓小孩了解自己的行為有什麼不對,他們只會知道做這件事時,會有棍子來招呼,因此,體罰雖然可以在當下制止小孩的錯誤行為,對於導正錯誤行為以及形塑正確是非觀念卻幫不上忙。 2. 使用暴力最方便?

小孩在受到體罰教育時,他們所接受到的訊息是,如果想要讓事情如自己所願,或是想要別人聽自己的命令,使用暴力是最有效的方式,當家長習慣使用體罰來教訓小孩時,聽到小孩在學校用暴力霸凌其他同學時也不用感到太意外。 3. 損害親子關係

長期使用體罰來教育小孩,小孩可能表面上會服從,但是對於家長的信賴以及親暱感會降低,如果他們有什麼心事或者遇到困難,比起告訴父母,他們會更傾向跟朋友傾訴,因為他們對父母感到恐懼,小孩可能擔心跟父母說了什麼事,可能又要挨棍子。此外,隨著小孩年紀的增長,他們可能會試著逃離家長的控制,甚至也用暴力行為反抗父母。 4. 制約效應不管用

制約效應主要的概念在於,受制約目標做出某種行為後,利用獎勵或懲罰的方式來控制其做出行為的意願。不過獎勵或懲罰都得在行為進行當下施行,才能有效建立制約,制約效應常被作為訓練動物的方法,讓動物知道聽到命令,便要執行什麼樣的行為。然而,當您因小孩做出某項行為而體罰他後,您不可能無時無時刻在孩子身邊看著他,因此也就無法達成制約效應的條件,所以小孩會知道,只要進行這項行為時不被父母看到,他就不會被處罰,制約效應也就無法成立,同時,小孩也無法理解他的行為是錯誤的。

5. 影響大腦發育

根據科學導向(Science Direct)的研究顯示,長期受到體罰的孩子,大腦的前額葉(Prefrontal cortex)的皮質量會降低,也影響了智商的成長。 6. 對體罰產生依賴

由於體罰能夠迅速制止小孩當下的錯誤行為,不必再多費唇舌對小孩講道理,可說是相當「省事」的管教方法,對於平時工作繁忙的父母來說,累積整天的壓力和情緒,很容易在處理小孩調皮搗蛋的行為中爆炸,轉而使用體罰來便宜行事,久而久之,便可能會對體罰產生依賴,因為使用體罰不僅快速制止小孩不當行為,也抒發了體內積累的不滿,即便父母在不知不覺中,把不是小孩所應該承受的情緒,發洩在他們身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