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吃肉還是先吃菜?吃飯順序把握這原則,輕鬆減肥無負擔

先吃肉還是先吃菜?吃飯順序把握這原則,輕鬆減肥無負擔

在減肥減脂的族群之中,「吃飯順序」一直都是討論度相當高的話題,有人主張「先吃肉再吃菜」,有人則反其道而行「先吃肉再吃菜」或者「先喝湯再吃菜或吃肉」。如此多樣的吃飯順序,是否有優劣之分?就讓《Hello健康》帶您一一分析,找出最適合且健康的吃飯順序。

吃飯順序因人而異,先了解怎麼吃最適合你

其實吃飯順序並沒有一個絕對且正確的答案。依據每個人身體狀況的不同,每個人適合的飲食方法就不一樣。例如水腫情形非常嚴重的人,若總遵循「先喝湯再吃菜」,很可能因多數湯品的高含鈉量,加劇身體水腫情形,長期下來可能因體內的鈉過高,引起高血壓或腎臟病。

另外,每個人飲食習慣不同,遵循單一吃飯順序實在有些強人所難,但當我們將推薦的吃飯順序整理後,可發現主要有以下3類:

菜 ➔ 湯 ➔ 肉 ➔ 飯 湯 ➔ 菜 ➔ 肉 ➔ 飯 肉 ➔ 菜 、 湯 ➔ 飯

聰明的你肯定已經發現,飯總是排在最後才吃,因此只要由後往前看,把握最後吃飯(澱粉)的簡單原則,就可以輕鬆建立起適合自己的吃飯順序與習慣。

然而,為什麼要把飯放最後吃呢? 飯最後一個吃就對了

諸多研究皆指出先吃碳水化合物(飯、麵、麵包或其他精緻澱粉),再吃其他類的食物,會使體內血糖快速升高,胰島素濃度上升。過多的血糖容易轉變為脂肪,不僅造成肥胖,也會同步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風險。對糖尿病患者來說,血糖波動幅度過大,則會提高發生糖尿病併發症的機率,因此有些醫生會直接建議糖尿病患者在用餐時先吃菜或蛋白質,將澱粉留到最後吃,以控制血糖波動。

先吃肉還是先吃菜?吃飯順序把握這原則,輕鬆減肥無負擔

其實此種用餐順序不只適用於糖尿病患者,也適合一般人。人們常吃的精緻澱粉不僅熱量高、營養價值也比較低,儘管澱粉飽足感高,但也會讓血糖急速上升後驟降,在短時間內再度讓人產生飢餓感,鼓勵進食。

先吃菜、先吃肉,哪一個才對?

有研究證明先吃蔬菜,攝取膳食纖維可增加飽足感,但也有研究指出先吃肉,肉類之中的蛋白質會刺激下視丘的飽足感中樞,進而使大腦感到飽足感,發出停止進食的訊號。到底哪一個才是對的呢?

由於蔬菜體積大、含水量高,因此可於進食後獲得飽足感,其富含膳食纖維幫助腸道蠕動、蔬菜類胃排空的速度也相較快肉類、主食快,但是也不能一味只吃菜,蛋白質攝取不足反而會讓飢餓感更頻繁出現,使人必須忍耐或進食,因此建議讀者從菜類、肉類開始吃都可以,只要記得大量蔬菜,搭配足量的蛋白質與適量澱粉食物,既確保營養均衡,也有助控制身材。

先吃肉還是先吃菜?吃飯順序把握這原則,輕鬆減肥無負擔 先吃菜、肉,澱粉放最後,用餐順序6步驟

建議用餐順序可以這麼做:蔬菜 + (湯) ➔ 肉 ➔ 澱粉 ➔ 水果 ➔ 甜點 蔬菜:先吃蔬菜可增加飽足感,補充膳食纖維、礦物質及維生素,同時也能延緩血糖上升的速度,減少脂肪囤積。 湯:喝湯可額外增加飽足感,但喝湯的順序並無硬性規定;蔬菜和湯兩者可以同時食用,也可以先湯後菜;另外,由於不是每個人都有喝湯的習慣,因此湯不是一個必要項目。若是在外用餐,建議避免食用濃湯、重口味的湯品。 肉:建議可食用脂肪較少的「低脂蛋白質」,例如:去皮雞肉、白肉、海鮮、大豆類等,延長食物消化時間。飽和脂肪較高的紅肉則可減量食用。 澱粉:建議選擇未精製全穀類取代精緻澱粉類(如白米飯),除比較容易有飽足感外,血糖也不易升高。另外需特別注意勾芡過的濃湯、裹麵衣的炸物、披薩等食物,因烹調過程有加許多澱粉,屬於碳水化合物,應置於蔬菜及肉類之後食用或減少攝取。 水果:水果因含有糖分,容易引起血糖波動,建議於餐後食用。(延伸閱讀:膽固醇過高不能吃水果?近9成人水果吃太少,這樣吃才能降膽固醇!) 甜點:甜點的糖分比多數食物都高,建議淺嚐即止並於最後食用,避免血糖瞬間升高,脂肪快速囤積。

月餅餅皮熱量差異大!低熱量月餅怎麼挑?吃柚子不能吃什麼藥?

月餅餅皮熱量差異大!低熱量月餅怎麼挑?吃柚子不能吃什麼藥?

中秋節少不了吃月餅和柚子,常見月餅有綠豆椪、芋頭酥、蛋黃酥,現在也有流沙月餅、冰淇淋月餅,甚至專為減肥人士設計的低卡月餅,究竟月餅要怎麼吃才不會變胖呢?《Hello健康》教你4招挑選月餅的方法,並告訴你哪些人須避吃柚子,以免產生健康問題。

月餅熱量驚人,最高破千卡!

想減肥或維持身材的人,享受月餅的同時,也得注意攝取量唷!一個正常大小的傳統月餅,通常卡路里約300~700大卡,有些廣式月餅甚至超過1000大卡。

新加坡的營養學家 Cyndy Au 表示,因為月餅含有大量糖和脂肪,所以卡路里很高。以包有2個鹹蛋黃的蓮蓉月餅約900大卡來說,總脂肪含量約55克,相當於11茶匙的油,整體熱量則等於45茶匙的糖,如果要消耗這些熱量,以60公斤的人為例,需要騎腳踏車約225分鐘以上才能消耗掉。(延伸閱讀:植物油還是動物油好?認識各種油脂

月餅依餅皮類型,大致可分3種:

傳統的烤皮月餅 冰皮月餅 酥皮月餅

其中,傳統烤皮和冰皮月餅是比較健康和低熱量的選擇,因為有些酥皮月餅(如潮式月餅),使用含大量油的麵團和麵粉製作,有些做法甚至有油炸的程序,所以會有較多油脂。 低熱量月餅怎麼挑?怎麼吃才不易胖?

注意標示選低卡:要減少卡路里的攝取,最好選擇標示碳水化合物、脂肪量較少的月餅。尤其是糖尿病(Diabetes)患者、高膽固醇和肥胖者,除了要注意熱量外,要小心避免攝取過多醣量、油脂還有鈉含量。 選擇小份量的月餅:選擇包裝小顆、小盒的月餅,避免攝取過量。 和家人一起分享:吃月餅時,切塊和家人朋友一起分著吃,才不怕一次吃太多,每塊月餅4分之1~8分之1的分量,相當於100~200大卡左右。 學會代換:記得和其他餐次的主食、油脂代換,避免攝取過多的熱量。

柚子不能吃什麼藥?

柚子雖然熱量不高、富含維生素C和纖維,但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吃。

在柚子和葡萄柚中,含有柚皮苷(Naringin)及呋喃香豆素(furanocoumarins)的成分,會干擾人體的「CYP3A4」的酵素作用。使得某些藥物的代謝受到影響,,如某些降血壓藥、斯他汀(statin)類降血脂藥、抗心律不整藥、免疫抑制劑等,若服用了這些藥物又吃柚子,容易導致藥物累積在體內,在血中濃度升高,產生中毒現象。所以有服用上述類別藥物的民眾,應盡量避免食用柚子和葡萄柚等水果,而有長期服藥習慣的民眾,也須注意藥袋上是否有註明不可食用葡萄柚或柚子的注意事項。

烤肉致癌吃不吃?2大撇步安心吃烤肉

烤肉致癌吃不吃?2大撇步安心吃烤肉

中秋月圓人團圓之際,除了有月餅和柚子可以吃,相信很多家庭都會烤肉,將一串串食物擺在炭火上燒烤,接著大口滿足地吃下肚,不管大人小孩都很喜愛。燒烤雖然好吃,但若不小心,可能會在燒烤的過程中產生致癌物質,危害全家人的健康。

根據美國明尼蘇達大學(University of Minnesota)公共衛生學院的研究,常以燒、烤、煎全熟肉為主食的人,他們得到胰臟癌(Pancreatic cancer)的機率大幅提升,同時也提高胃癌( Stomach cancer)、肺癌(Lung cancer)、乳癌(Breast cancer)的罹患風險。以下介紹燒烤致癌的2大原因與避免的方法,請烤肉控注意了,別把不該吃的都吞進肚子裡。 烤肉致癌?高溫烹調易生多環胺、多環芳香烴

烤肉時,不少人常擔心肉烤不熟,所以寧願讓肉烤久一點、焦一些,不過,愛吃烤肉或喜愛焦香肉味的民眾要注意了!根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簡稱NCI)的資料,高溫烹調方式如:油炸、煎、炒、烤等,都容易產生多環胺類(Heterocyclic Amines,簡稱HCAs)和多環芳香烴(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簡稱PAHs)的致癌物質,造成細胞DNA突變,提高致癌風險。

長時間高溫燒烤會使肉裡的肌酸(Creatine)就會發生化學反應,轉變成多環胺類;而在燒烤過程中,肉汁或肉類油脂滴在木炭等高溫表面會產生帶有多環芳香烴的煙霧,其他包括煙燻食品、菸蒂以及汽車排出的煙也都含有多環芳香烴。 烤肉致癌煙霧 皮膚吸收最多

值得注意的是,致癌物質不僅會被吃下肚,烤肉產生的煙霧也是一大兇手。根據一份研究指出,雖然吃進燒烤食物所攝取的PAHs最多,但燒烤產生的煙,也含有PAHs,且人體透過皮膚接觸所吸收的量,竟比從空氣中攝入的還要多,因此與親朋好友烤肉時,地點最好選在通風良好的戶外,盡量避免坐在煙霧飄向的位置,減少致癌物的危害。 烤肉2原則 安心吃不致癌

目前為止,以上提及的兩種致癌物仍處於動物實驗階段,因此民眾仍可安心食用,如果擔心的民眾,減少吃燒烤等高溫烹調肉類的次數,或者避免烤得太焦、注意通風,以下提供2點撇步,讓你安心吃烤肉不怕癌上身。

1.烤肉+蔬菜再用鋁箔紙包

將肉與菜串在一起烤,或在燒烤前,先將肉類醃一醃,搭配紅椒、大蒜迷迭香等蔬菜和香料放在肉上,含有抗氧化物質,可能有助於降低致癌物的產生。

避免PAHs的產生,最重要的是減少煙霧的產生,而我們只要鋪上鋁箔紙或將食材包上鋁箔紙就沒問題了,這樣不僅防止肉汁和油脂滴在炭火產生煙霧,還能鎖住食物的味道,一舉兩得! 2.烤肉不吃加工肉遠離大腸癌

加工食物和加工肉品,在加工過程中會加入硝酸鹽或亞硝酸鹽,恐導致產生致癌物質,,如果再搭配燒烤的方式,等於同時涉入多種致癌物質,因此建議烤肉時,避免吃太多加工肉類,適量就好。

熱狗、香腸、火腿、臘肉等都屬於加工肉品。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加工過的肉類和抽菸一樣,都被列為第一類致癌物,表示對人體有明確致癌性的物質或混合物,是四類致癌物等級裡最危險的。(推薦閱讀:塑膠塑膠餐盒微波有毒?必知3種有毒物質)

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加工肉和紅肉都可能會提高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的風險,因此國際癌症研究署(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簡稱IARC)建議,適量地攝取,能降低罹患大腸癌,以及高血壓(Hypertension)和心臟疾病的風險。

別再怪新陳代謝害你變胖 名醫幫您找出中年發福罪魁禍首

別再怪新陳代謝害你變胖 名醫幫您找出中年發福罪魁禍首

【Hello 醫Book】× 《天下雜誌》

過去,我們吃得愈來愈少,體重卻一年一年往上加,要和大學時代的牛仔褲說拜拜。多數人認為年過中年,新陳代謝變慢才導致體重增加,很遺憾的20 歲和 60 歲的新陳代謝沒什麼變化。2021 年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的研究裡,發現新陳代謝在中年時依舊保持旺盛,成年期 20 歲~ 60 歲之間幾乎沒有改變,直到 60 歲以後才不可逆轉地下降。

Hello健康》駐站名醫—游能俊醫師專區,看更多內容請點此 如果新陳代謝下降不是罪魁禍首,是什麼讓我們發胖?

簡單來講,世界是催人肥的,我們正處於致胖環境(Obesogenic Environment)中。人類遺傳基因經過狩獵、採集到現代,並沒有太大改變,都是為了適應食物有限、不時發生飢荒的環境,如今卻活在自己創造的富裕社會,隨時都可以享受高熱量又美味的食物,但我們卻整天坐在電腦前或在沙發上滑手機。吸收多、動得少,才是讓我們愈來愈胖的主因。

醣胖公害,正在台灣蔓延

台灣也深受「致胖環境」的影響,甚至是亞洲最胖的國家。《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 2017-2020 年》發現,台灣19 歲以上過重及肥胖比率達 50.7%,超過兩個人就一人過重、肥胖。

然而,肥胖的成因很多,最主要的生成原因還是來自飲食,過去大眾普遍認為,只要少吃「糖」——飲料、蛋糕、零食等,就能好好控制體態,但實際上,比起甜蜜的糖,潛藏在我們三餐的主食——米飯、麵包、麵、水餃等的「醣類」,更容易讓我們不知不覺就吃太多。

醣類本身沒什麼不好,是身體主要的能量來源,提供燃料給大腦、中樞神經和肌肉。問題出在過剩。當醣類的攝取量超過身體所需,其餘的就會打包變成肝糖和體脂肪儲存。這些囤積下來的脂肪尤其是腹部脂肪,除了讓身材變形外,更令我們陷入「醣胖」危機,也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風的共同危險因子。

(延伸閱讀:糖尿病怎麼吃澱粉類?低醣減醣有配套) 如何改善?別急著戒醣!從一份醣開始,建立活力慢老新日常

由此可知,無論是為了維持健康還是體態,我們都需要重新建立一套吃「醣」的好習慣。游能俊醫師自己也是低醣飲食的實踐者,開始吃低醣的起心動念,是他行醫30年,照顧過無數糖尿病患者,沒想到自己也陷入糖尿病前期的危機,這讓他決定「以身試醣」,各種食物下肚後親身扎針實測血糖,證明醣類份量是關鍵,並建立運動習慣,成功逆轉糖尿病前期,還瘦下24公斤,6年來體脂率維持在20%以下。

他根據自己的經驗與臨床的統計,建議18歲之後,人人都應該採取低醣飲食,由於過了青春期,荷爾蒙穩定後,我們的活動力隨著生活型態改變逐漸下滑,吃了過多的醣反而是負擔。實際做法是:每餐一份醣,再由一餐 3 份蔬菜,以及一天兩次的半碗水果,補足醣類總攝取量,吃到 6 份醣,接近 90 公克。

此外,肌少也要從年輕時擋下。不管你喜歡或討厭你的 25 歲,肌肉質量在 25 歲達到高峰,之後緩步下滑,60 歲加速流失。因此從青春期後一直到老,都應該攝取足量蛋白質,建議成人以每公斤 1.2 克~1.5 克為一日目標,如果已經面臨肌少,則要吃到每公斤 1.5 克。

(延伸閱讀:減肥避免肌少症:運動後補充醣類蛋白質

為此,游能俊長期推廣133低醣飲食,幫助超過三萬人次成功減脂、增肌,並維持血糖穩定。但133低醣飲食是營養學上份量的概念,實際煮熟放在餐盤上,約等於321,3是蔬菜(占餐盤一半)一份是25克,約等於三碗八分滿的蔬菜,建議選不同顏色的菜搭配。2是蛋白質(占餐盤六分之二)一份是7克,約等於一杯豆漿+2顆蛋。1是醣類(占餐盤六分之一)。一份是40克,約一湯匙的飯或麵、三顆水餃。這套方法乍聽很餓,但實際操作後,實踐者不僅沒有挨餓,還能找回健康。

最後,游醫師建議,飲食法不要分階段改來改去,因為建立習慣困難,好不容易建立了,就一路到老。

本文摘自:

《醣胖:最被忽略的老化風險,新生活型態養出活力慢老,減脂、增肌、平小腹、控血糖》

作者: 《慢老》作者黃惠如及新陳代謝科權威名醫游能俊(游能俊診所院長)

出版社:

天下雜誌

別再怪新陳代謝害你變胖 名醫幫您找出中年發福罪魁禍首

「醣胖」別怕!美食照吃 名醫游能俊減重26公斤「到老都能做」

「醣胖」別怕!美食照吃 名醫游能俊減重26公斤「到老都能做」

「游醫師,我想喝拿鐵,又想兼顧一份醣的需求,該怎麼辦?」糖尿病名醫游能俊在2023台北國際書展新書發表會現場,讀者問起最切身的執行問題。「很簡單,從你原本要攝取的醣類中減掉,例如一片吐司,就減為半片吐司,這樣同時可以兼顧美味,也可以顧及健康」。

在宜蘭羅東開業的新陳代謝名醫游能俊,與《慢老》一書作者黃惠如合作出版新書《醣胖》,4日在台北國際書展與讀者分享何謂「醣胖」,並示範「133餐盤飲食法」在日常生活中的實踐,吸引滿座讀者到場聆聽。游能俊認為,任何飲食習慣調整,都要能長久執行才行,所以,他也希望推廣「低醣享食」觀念,「正念」才能建立一輩子的健康飲食觀念。

Hello健康》駐站名醫—游能俊醫師專區,看更多內容請點此 什麼是「醣胖」?

游能俊說,大家常認為,肥胖是因為攝取熱量過高或少動造成,卻忽略攝取過多的「醣」造成的肥胖,所以希望向大眾宣導「醣胖」的重要性與其帶來的風險。

游能俊說,國內糖尿病患者與糖尿病前期人數,合計有700多萬,有些人看起來不胖,但透過身體質量組成檢測,才發現體內塞滿脂肪,肌肉量非常少;他建議,如果能改變包括飲食在內的生活型態,加上養成運動習慣,就不必擔心發展到糖尿病的階段。

許多人常介意自己身材變成「大腹翁」或「小腹婆」,游能俊說,從儀器檢測來看,腹部脂肪就是脂肪肝和脂肪胰;因胰臟分泌胰島素,若被包滿脂肪,胰島素分泌效果就不好;新的治療法是透過藥物、飲食調整與運動,只要減下一定比例的體重,可以逆轉身體佈滿脂肪的情況,同時也可避免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等三高的危害。 為何肥胖與醣有關?

為何肥胖與醣有關?游能俊解釋,人體每天所需的醣不多,只需約130克,若攝取過量,即使未造成血糖升高,也會轉化成身體脂肪,形成惡性循環;從醫學上來看,這就是胰島素阻抗。也就是胰島素分泌變得不靈敏,造成身體脂肪愈積愈多。

醣在日常飲食中,無所不在,游能俊解說,生活中哪些常見食物屬於醣類食物?例如:玉米、山藥屬於澱粉,玉米筍、紅、白蘿蔔則是蔬菜;不過,所有蔬菜都會產生醣,所以,紅、白蘿蔔也不見得不會升血糖,例如跟秋葵相比,升血糖效果也較明顯。

但減少醣的攝取,不代表只能吃少少的食物,其實不盡然,因為只要攝取的食物愈多元,選擇就愈豐富,減下飯等澱粉類的低醣飲食,可追蹤臉書「糖管理學苑」,就可以知道,每天可以吃得很豐富,這就是所謂的「低醣享食」。

黃惠如補充,只吃一份醣,聽起來感覺很餓,好像很可憐,其實換個角度想,你可以吃到更多種食物,例如游能俊愛吃小籠包、拉麵,連五星級飯店好吃的可頌,都不必「戒」,反而可以盡情享受「卡滋卡滋」的感覺,前提是做好每天攝取的醣攝取量就可以。

(延伸閱讀:老是胃口差?老化「隱形螺旋」正來襲!名醫教您「控醣」遠離風險「醣胖」別怕!美食照吃 名醫游能俊減重26公斤「到老都能做」糖尿病名醫游能俊與《慢老》一書作者黃惠如出版新書《醣胖》,4日在台北國際書展示範簡單伸展運動,現場讀者不約而同跟著齊一動作。 低醣享食、美食照吃 減重近26公斤

游能俊說,若缺乏正向觀念做長期飲食調整,體重反而起起落落,效果更不好;黃惠如也建議,有人常見到新的飲食法,就跟著流行改變,其實,飲食的習慣建立不容易,所以要找到可以做一輩子的方法。

游能俊說,自己身體力行的結果,從78公斤瘦到52.5公斤,整整瘦了近26公斤;黃惠如也說,自己從之前每天早餐兩片吐司,減為一片吐司,並攝取大量蔬菜,寫完這本書的結果,體重也自然減了下來,是一種無痛、生活不用太多改變、可做一輩子的飲食調整法。 什麼是1份醣飲食?133飲食又是什麼?

所謂1份醣,要先釐清的是哪些食物被歸為「含醣食物」,游能俊說,所有澱粉類食物如米飯、麵食、奶類和水果都算「含醣食物」,「一杯牛奶250c.c.也是一份醣量,所以早餐配豆漿,就可以攝取純蛋白質,而非醣」。

所以,如果早餐一定要喝一杯拿鐵,就可以奶量少一點,或改喝豆漿拿鐵,就不會「QQ(哭哭)」;現在流行的燕麥奶,其實就是醣類,一杯大約等於兩份醣。若不能減少奶量,那就減少其他醣類的攝取量。

如何簡單測量1份醣?游能俊說,大約是一湯匙裝兩次的米飯或麵,大約四分之一碗;或者三顆水餃;其他可多點青菜或切滷味代替,麵量太多也可要求店家打包。

游能俊也用「初戀」妙喻如何調整吃少量飯或麵的心情,當無法擁有太多,就會懂得珍惜,所以,雖然只吃兩湯匙的飯或麵,反而可以細細咀嚼其中美味。「兩湯匙的飯,粒粒分明,我可以咀嚼六十口」。

為何要改變進食順序?「吃飯配菜」改為「吃菜配飯」

最重要的,要改變「吃飯配菜」的觀念,改成「吃菜配飯」,細細品味每一道好吃的食物,也就是從正向思考,「家中餐桌食物就是美食,掌握祕訣就在於自己」。

黃惠如補充,在採訪游醫師過程中也得知,有位糖尿病患運用調整後的一份醣飲食法,到八十幾歲都還適用,也就是先裝四分一碗飯,然後夾菜吃完,第二次再夾肉,之後再配飯,改變飲食順序,也可以幫助實踐「聽起來很可憐的一份醣飲食調整法」。 133飲食的蔬菜與蛋白質要如何搭配?

游能俊推廣的133餐盤,除了1份醣之外,另外的兩個3,代表蔬菜及蛋白質,若以一個圓形餐盤劃分,切一半就是蔬菜,大約300克,煮熟約一碗半的量,建議用多種類蔬菜,不見得都是粗纖維的種類,多種配色,「一天下來,我可以吃到三十種食材」。

另一半則是蛋白質,比主食多一倍;因水果都是醣類,若要吃一整份的水果,就取代主食,或者只吃半碗以下的水果。 「醣胖」別怕!美食照吃 名醫游能俊減重26公斤「到老都能做」糖尿病名醫游能俊與《慢老》一書作者黃惠如合作出版新書《醣胖》,4日在台北國際書展示範「133餐盤飲食法」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落實執行,讀者擠著拍攝作為日常飲食範本。

游能俊也爆「彩蛋」分享自己的早餐,早餐固定兩顆蛋、5百c.c.豆漿,所以有4份蛋白質;他喜歡吃水果,但透過切片方式,盛裝半碗的量,「一次可以吃4到5種水果」,再喝一杯水,吃一口水果、喝一口水,清掉嘴中的味道,繼續享受下一口美食。

飢餓感是身體層面,但從心理層面,應該學習如何享受食物的「正念飲食」,跟著「醣胖」中的飲食建議,就可以享受生活中的色、香、味等食物體驗,除了獲得健康以外,也可打造屬於自己的飲食享受與品味。

黃惠如也說,她會用一個日式小盤子,就像在五星級飯店一樣,盛裝多種類水果,好好享受,用寵愛自己的方式,享用美食。

肥胖年輕化?未成年怎麼調整飲食?

針對肥胖年輕化的問題,若是14、15歲就已是大人體態,建議多食用蔬菜、試著降低醣類到只有1份,「小時候發福真的不是福,可能對未來健康的影響,種下很難擺脫的慢性病命運」;而且,年輕時的肥胖,也會種下老化的因,栽培孩子不只是培養專長,也要培養「健康」,包括從家庭飲食型態的調整及運動習慣的建立等,社會也會跟著改變。

游能俊分享切身經驗,當體重在78公斤時,已是糖尿病前期,當時他患有高血壓,必須吃藥,否則頭痛到無法工作;可是透過低醣飲食法調控及運動,三個月後,就不用再吃血壓藥,但他仍持續維持飲食及運動習慣,才會持續減重,但保留肌肉比例。

不過,游能俊覺得遺憾的一點就是起步太慢,50幾歲才開始,種下血管不夠健康的因,目前血管有一點硬化,所以他鼓勵大家早點去做血脂肪的檢測,「不要跟自己的體檢資料賭,膽固醇過高是心血管疾病惡化的兇手之一,而且是最嚴重的因子,千萬別跟自己健康開玩笑」。 飲食調整、運動習慣要能維持一輩子

書中也蒐集過去五年來的許多例子,都看到一致性的結果;游能俊舉例,有病友胖到120公斤以上,但透過飲食調整後,體重慢慢減少,自己也恢復信心,開始到健身房運動,現在體重一直維持在一百公斤以下;而且,運動也有最佳時機點,例如午餐後2個小時內運動,是減少血糖上升的最好時機。

游能俊也期許自己,希望70歲時,能回頭看看自己現在留下的腹肌照,勉勵自己,希望到時、甚至到80歲時,肌肉都還在,「任何新藥都可能有效果,但只要一停藥,效果就會消失;只有生活習慣的調整,可以長久實踐,讓每個人、整個社會更健康。

吃香蕉助消化穩血糖!你該知道的9大香蕉營養功效

吃香蕉助消化穩血糖!你該知道的9大香蕉營養功效

香蕉營養豐富

根據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資料顯示每根香蕉約120克,其營養包含:

熱量:約100大卡 蛋白質:1.8克 碳水化合物:24克

香蕉在全世界都看得到,而且是大部分人都能接受的水果,除了東南亞,台灣也是香蕉盛產國家之一,不過雖然香蕉價格便宜又好取得,但它的營養價值可不廉價。

香蕉含有大量的纖維以及抗氧化物,一根大小適中的香蕉(約120克)含有許多營養素,包括:鉀、鎂、銅、錳、維生素A、E、B1、B2、B3(菸鹼素)、B6、B9(葉酸)、維生素C、碳水化合物(澱粉)24克、膳食纖維3.1克、蛋白質1.3克、脂肪0.4克。

以下將介紹香蕉對健康的9大功效。 香蕉驚人9大功效:減肥必吃寶藏水果 香蕉好處1. 中低GI 穩定血糖濃度

香蕉富含果膠,而未成熟的香蕉含有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這兩種成分都能幫助控制血糖濃度,且抑制胃口。除此之外,儘管香蕉屬於中低升糖指數(Glycemic index,GI值)的食物,一般仍建議第二型糖尿病(Diabetes)患者,避免食用過多的香蕉。 香蕉好處2. 高纖有助消化

每根香蕉約含有3克的膳食纖維,能夠幫助消化。香蕉內的纖維主要有兩種,果膠(Pectin)和抗性澱粉,其中,果膠含量會隨香蕉成熟而下降,未成熟的香蕉則含有抗性澱粉,它能通過小腸不被消化,還能作為大腸益生菌的食物。 香蕉好處3. 幫助減重抑制胃口

一根香蕉熱量約為100大卡,多為碳水化合物和水分,較少蛋白質和脂質,值得注意的是,較綠未成熟的香蕉,營養組成大多為碳水化合物,其中的纖維和抗性澱粉,能幫助減重和抑制胃口。不過,香蕉成熟後,其抗性澱粉會轉變為以單醣或雙醣組成的簡單醣類,導致甜度與GI值上升。 香蕉好處4. 降低兒童發生氣喘機率

根據英國倫敦帝國學院(Imperial College London)的研究發現,每天吃一根香蕉的孩童,罹患氣喘的機率降低了34%。

香蕉好處5. 香蕉高鉀 有益心臟健康

一根香蕉的鉀含量,相當於每日建議攝取量的9%,鉀的攝取對心臟健康很有幫助,特別在控制血壓的方面,不過一般人飲食中,鉀的攝取都不足,研究顯示,攝取豐富的鉀,最多能降低27%的心臟病(Heart disease)風險。不過,也因為香蕉是高鉀水果,腎臟功能有問題的病人要注意攝取量。(延伸閱讀:洗腎病患飲食怎麼吃:低磷、低鈉、低鉀飲食是關鍵) 香蕉好處6. 富含抗氧化物

蔬果都含有許多抗氧化物,香蕉也不例外,包括多巴胺(Dopamine)和兒茶素(Catechins),能降低罹患心臟病和退化性疾病的風險,因此想要健康地保持青春,多吃香蕉吧! 香蕉好處7. 幫助記憶維持好心情

香蕉含有豐富色胺酸(Tryptophan),研究顯示,香蕉有緩解憂鬱的效果,因為內含的色胺酸對於記憶力和維持好心情都有幫助。除此之外,因為多巴胺又稱為快樂荷爾蒙,所以常有一個迷思,以為香蕉中的多巴胺能直接影響大腦,產生快樂的感覺,不過,其實兩者是沒關係的。 香蕉好處8. 運動前後吃都方便又營養

除了預防抽筋的功效為人熟知之外,許多運動員都當香蕉為運動聖品的原因,也包括了它的方便性,而且不論在運動的前中後期,都能提供很好的營養,同時也是容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來源。 香蕉好處9. 黑斑香蕉助消化、解便祕

雖然未成熟的香蕉因抗性澱粉的緣故,不利於腸道消化,不過有便祕困擾者,可選擇已熟透、表皮出現黑斑的香蕉,因為這類香蕉的含較多水溶性纖維,可幫助軟化大便,而內含果寡糖和山梨醇,皆有助腸胃蠕動、排出宿便,不過也別忘了補充足夠的水分,否則單吃香蕉的效果不彰。

葉酸4功效:不僅孕婦備孕!這4種食物必吃!攝取量、副作用

葉酸4功效:不僅孕婦備孕!這4種食物必吃!攝取量、副作用

葉酸是人維生必備的營養素之一,不僅有助抗癌、預防心血管疾病,也是為了胎兒健康發展,孕婦應著重攝取的營養素。究竟葉酸有哪些營養功效,可由哪些食物中攝取?就讓《Hello健康》娓娓道來葉酸的諸多健康好處、食用建議與注意事項。

葉酸(Folic Acid)是什麼?

葉酸又稱為維生素B9,是維生素B群家族的成員之一,能幫助人體有效利用蛋白質及胺基酸,並合成人賴以為生的核酸,幫助構建紅血球與各種健康細胞。 葉酸建議攝取量:成人、備孕、孕婦及哺乳

根據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成人一天建議攝取葉酸400微克。若有懷孕打算,則應於孕前1個月開始提高每日葉酸攝取量至600微克,以滿足胎兒與母親的需求,而在孕期結束後,哺乳期的媽媽們則建議保持每日500微克葉酸攝取量。 葉酸功效有哪些?葉酸4大功能解說

葉酸功效1:幫助胎兒發育

葉酸是孕婦必須吸收的重要營養素之一,因為葉酸能夠幫助胎兒活化並發育神經系統,若是孕婦攝取葉酸不足,可能會導致胎兒腦及脊髓等先天性神經管缺陷,流產、體重過輕等問題,而母親也可能會時常感到貧血、疲倦等症狀。 葉酸功效2:保護心血管

葉酸也有保護心血管的功能,在血液當中有一種名為同半胱胺酸(Homocysteine)的胺基酸,當其濃度過高時會傷害血管內壁,而透過葉酸、維生素B6、維生素B12,則能將胱胺酸分解對人體無害的甲硫胺酸(Methionine),進而保護血管壁。

葉酸功效3:有益腸道營養吸收

葉酸能夠幫助人體有效地吸收並利用蛋白質、胺基酸,相反地,若是攝取葉酸不足的話,則會罹患葉酸缺乏症,降低小腸的營養吸收效率,也就是所謂的吸收不良。 葉酸功效4:預防憂鬱症

許多研究發現,低葉酸攝取量與憂鬱症存在密切關聯,儘管其機轉仍在研究當中,攝取足夠的葉酸也許有助維持心情穩定,預防憂鬱症發生。

葉酸4功效:不僅孕婦備孕!這4種食物必吃!攝取量、副作用 高葉酸4種食物 蘆筍:每100公克綠蘆筍含31微克葉酸,。另外,蘆筍還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B群、維生素C、胺基酸以及多種礦物質,不僅能夠抗癌、還能夠增強免疫力、保護神經系統及促進消化。 菠菜菠菜含豐富葉酸,每100公克菠菜就有72.9微克。此外,菠菜也含膳食纖維、維生素A、豐富的鐵質與鉀,可幫助消化、保護視力以及預防高血壓。 黑豆:煮熟的黑豆不僅飽含葉酸(100公克約含600~700微克),更含優異蛋白質、花青素,以及維生素E、維生素B、鉀離子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素與微量元素。 花椰菜:每食用100公克花椰菜約可獲得61.5微克葉酸。除此之外,花椰菜也含大量維生素C、維生素A及膳食纖維,其所含的蘿蔔硫素更對穩定血糖與預防癌症有所幫助。(推薦閱讀:吃花椰菜有學問!多做這步驟加倍抗癌

補充葉酸注意這3點

儘管許多天然食物都富含葉酸,例如深綠葉菜類、堅果及動物肝臟等,但根據統計,國人的平均葉酸的攝取量約為250~300微克,與建議攝取量400微克仍有一段距離,其原因可能來自於外食、營養不均所致。補充葉酸的保健食品時,請注意以下3點: 葉酸攝取上限

在葉酸不足的情況下,可藉由葉酸補充劑或含葉酸的複方保健食品補充,一般建議葉酸每日攝取以1000微克為限。 葉酸副作用

過量攝取葉酸可能造成疲倦、食慾不振、嘔吐、易怒、睡眠功能障礙等副作用;有部分人會對葉酸補充劑過敏,一旦出現皮膚紅腫、發癢、疹子,甚至有呼吸困難的情形,則應立即停止使用並於就診時告知醫師。 葉酸不能和什麼一起吃?

葉酸會與藥物中的成分起反應,並抑制藥物效果,若患者正在服用以下藥物,應避免使用葉酸補充劑。例如巴比妥類(Barbiturates)中樞神經抑制藥、含Methotrexate抗癌藥物、含Pyrimethamine的抗瘧疾藥物等。

龍鬚菜好處有哪些?佛手瓜3大功效營養、挑選重點公開

龍鬚菜好處有哪些?佛手瓜3大功效營養、挑選重點公開

說到佛手瓜、梨瓜,一般人可能較陌生,不知道它到底是蔬菜還是水果?但說到龍鬚菜,大家應該就有印象。龍鬚菜有別於一般葉菜,沒有軟嫩易裂的葉片,反而是由根和絲兩部分組成,葉的部分比較少。原來,龍鬚菜會如此特別,是因為它是佛手瓜的嫩芽。

龍鬚菜 = 佛手瓜

佛手瓜學名為隼人瓜,俗稱梨瓜,原產於中南美洲,果實顏色和形狀皆酷似芭樂,在 1935 年引進台灣,龍鬚菜則是佛手瓜的嫩芽。由於龍鬚菜食用口感較好、營養價值也比果實高,因此民眾普遍多食用嫩芽;不過,佛手瓜生命力強,不易出現蟲害,種植時不需噴灑農藥和化學肥料,種植成本低,漸漸地越來越普及,也成為台灣人常吃蔬菜。

目前龍鬚菜主要產地在花蓮,其他栽種面積較多的,包括苗栗、南投及高雄等地,產季落在4至11月。

龍鬚菜學名為隼人瓜苗,又俗稱隼人瓜鬚、佛手瓜苗、梨瓜苗等,是一種熱量很低,纖維豐富,而且富含維生素及礦物質的蔬菜。

龍鬚菜好處有哪些?佛手瓜3大功效營養、挑選重點公開 龍鬚菜(佛手瓜)5大功效營養 1.富含維生素A及β-胡蘿蔔素

維生素A的主要功能為維持正常視力、調節皮膚上皮組織生長,使皮膚光滑細緻、幫助牙齒及骨骼生長與發育,並具備抗氧化作用,能中和有害的自由基,增強身體抵抗力,而β-胡蘿蔔素則會在人體轉換為維生素A。缺乏維生素A易有夜盲症、乾眼症、皮膚乾燥及掉髮等症狀。

維生素A除了由植物性食物(如綠色、橙色蔬菜)而攝取,也可從動物性食物(如魚、肉或是內臟類食物)中取得。成人每日的建議攝取量,男性為600微克、女性為500微克,而每100克的龍鬚菜即含有41微克的維生素A及976微克的β-胡蘿蔔素。 2.高鐵、高鋅

鐵、鋅皆是人體中重要的礦物質。鐵質為人體製造紅血球的主要成分之一,當身體缺乏鐵質時,就容易出現貧血。

鐵質的食物來源分為動物性(如豬肝、蛋黃)及植物性(如深綠色蔬菜)。雖然動物性食物的鐵質吸收率較好,但含鐵蔬菜只要和維生素C一起食用,即可提升鐵質的吸收率,因此建議以些許檸檬汁調理龍鬚菜,或是在飯後食用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

鋅具有促進生長與器官發育、強化免疫力、維持味覺與促進食慾等功效。男性補充鋅可促進睪固酮分泌,維持性功能及生育能力,減少男性更年期所帶來症狀如性功能障礙、易累、情緒不穩等。

提到含鋅蔬菜,大多會想到菠菜、豆類,其實龍鬚菜的鋅含量也很高,每100克即有0.7毫克,與菠菜相當。 3.含有豐富纖維

龍鬚菜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每100克即有2.3公克。膳食纖維含有無法被人體消化吸收的多醣類(如纖維質、半纖維質、果膠質)和木質素,在消化道中能夠增加糞便的體積、重量,並吸收水分,進而促進腸道蠕動、排便,預防便秘。同時膳食纖維也可減少糞便停留在腸道的時間,進一步減少致癌物質的產生,降低大腸癌的發生率。

龍鬚菜好處有哪些?佛手瓜3大功效營養、挑選重點公開 龍鬚菜怎麼選?

龍鬚菜依不同的採收時間,外觀呈現不同色澤與口感,清晨採收光合作用時間較短,葉色黃綠,但飽含露水,口感軟嫩;若下午採收,整體翠綠,口感清脆,因此顏色並非挑選新鮮龍鬚菜的主要依據。建議可觀察細絲,也就是龍鬚的部分,龍鬚越直越嫩,越捲則通常越老。

檸檬水6大好處功效!每天喝可以嗎?2禁忌壞處曝

檸檬水6大好處功效!每天喝可以嗎?2禁忌壞處曝

檸檬水極易製作、經濟又方便的特性,讓不少影視明星也靠檸檬水作為養顏美容、消水腫的日常保養妙方之一;對部分抗拒喝白開水的人而言,當飲水中加入檸檬片、帶來微妙的酸味變化,也常助於提高飲用的意願。究竟喝檸檬水有哪些好處?又有哪些副作用要小心?就讓《Hello健康》告訴你如何喝對檸檬水、一起變美麗!

喝檸檬水6大好處功效

檸檬水吹起一陣流行的旋風,不論是減肥、去餐廳吃飯都能看見檸檬水的身影,小小一顆的檸檬富含維生素C、維生素A、鉀、檸檬酸、類黃酮等,而喝檸檬水有哪些好處?一起來看看: 增加尿液排放量:檸檬含有檸檬酸,檸檬酸可以讓尿液排放量增加,降低體內的飽和度,有利於減輕尿結石的問題。 具有抗菌、消除口臭效果:檸檬有多種植化素,如檸檬多酚、類黃酮,這些具有殺菌效果,也能清除因口腔細菌所引起的口臭,許多人也會拿檸檬加入重口味料理來中和氣味,不過檸檬酸會侵蝕琺瑯質,因此也別喝多。(延伸閱讀:嘴巴發出陣陣口臭?可能是牙周病在搞怪) 預防心血管疾病、中風:檸檬水富含維生素C以及鉀離子,而維生素C具有抗氧化效果,能夠預防心血管疾病、中風、低血壓的疾病找上門;鉀則是能夠穩定大腦、神經系統。 養顏美容:檸檬水富含維生素C,因此對於淡化疤痕、保持皮膚光滑有絕佳的作用,對於不愛喝水的人來說作為日常保養可說是省錢不費力的絕佳方式。 減輕腎結石症狀:檸檬水有檸檬酸鹽,檸檬酸鹽可以降低尿液中的酸性,分解小顆的腎結石,不過檸檬水也有維生素C,過量的維生素C則是會增加體內腎結石的機會,因此一天中攝取100毫克的維生素C即可。 消水腫:檸檬水富含鉀離子,鉀離子不但能穩定大腦、神經系統,也能加速體內過多的鈉離子排出體外,達到消水腫的效果。

檸檬水6大好處功效!每天喝可以嗎?2禁忌壞處曝

每天喝檸檬水可以嗎?禁忌與壞處一次看

雖然檸檬水有益身體健康,不過喝多了也有副作用:

破懷牙齒琺瑯質:檸檬水含有檸檬酸,喝多了會侵蝕牙齒的琺瑯質,讓牙齒變得脆弱,容易被細菌感染。(延伸閱讀:喝蔬果汁排毒~注意3點否則傷害牙齒) 胃酸逆流:檸檬酸雖然有助於腸胃功能,但是濃度過高的檸檬水很有可能刺激腸胃,造成胃酸逆流,建議喝檸檬水時要注意檸檬汁的量,空腹時也避免喝檸檬水。

喝檸檬水可以改善酸性體質?

坊間總是流傳多喝檸檬水能變成鹼性體質,可以達到預防癌症、慢性病的效果,但其實這項研究目前卻沒有實際根據。

檸檬水雖然是鹼性食物,但是檸檬酸能在體內代謝、生成二氧化碳以及水,二氧化碳則會透過人體呼吸排出體外,再加上人體的酸鹼值是恆定的,不會因為多吃某種食物而有所改變,想要遠離疾病還是得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才能讓身體保持健康。

抗性澱粉是什麼?有哪些食物?抗性澱粉好處、6種食物一次看

抗性澱粉是什麼?有哪些食物?抗性澱粉好處、6種食物一次看

不少正在減肥的人,聽到澱粉就避之唯恐不及,不過你知道嗎?有一種抗性澱粉(Resistant starch),不僅不會造成血糖飆升、幫助減重,甚至還能預防大腸癌。學界也考慮將抗性澱粉列為膳食纖維的一種,今天《Hello健康》將為大家介紹抗性澱粉是什麼,以及富含抗性澱粉的6種食物來源。

抗性澱粉是什麼?

一般的澱粉進入小腸後會被分解為葡萄糖,而被人體吸收後就會提高血糖值,但抗性澱粉的特點在於,它難以被小腸吸收,因此不會提高血糖,有控制血糖的作用;而且和膳食纖維一樣,會在進入大腸之後才被分解,成為腸道內益菌的食物,有助於腸道健康。

除此之外,抗性澱粉會增加飽足感,能幫助減重,還能降低膽固醇,有益心臟健康,並降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而抗性澱粉比起一般膳食纖維還有1項優點,它在發酵的過程較緩慢,因此產生的氣體較少,造成腸胃不適的狀況也會相對地輕微。

抗性澱粉食物有哪些?

抗性澱粉好處多,不過生活中有哪些食物屬於抗性澱粉?以下將介紹常見的抗性澱粉食物,下次不妨選擇看看,讓身體不再有負擔: 1.白飯放涼會增加抗性澱粉

白飯是增加抗性澱粉攝取的好方法,不僅便宜而且也很方便;可以將白飯先煮好一大鍋,冷卻之後也會產生更多的抗性澱粉,而糙米會比白米飯來的更好,因為糙米擁有更多的營養素。

抗性澱粉是什麼?有哪些食物?抗性澱粉好處、6種食物一次看 2.燕麥含豐富抗性澱粉

燕麥是很好入手的抗性澱粉來源,約100克的燕麥,能提供3.6克的抗性澱粉,而且燕麥還富含抗氧化物。如果把煮好的燕麥,放隔夜或是放進冰箱冷卻,可以讓抗性澱粉的比例更上一層樓,其他的全穀類,例如大麥等,也有一樣的抗性澱粉價值。

抗性澱粉是什麼?有哪些食物?抗性澱粉好處、6種食物一次看 3. 豆類也有抗性澱粉

豆類和豆莢類,如豌豆,能提供大量的纖維和抗性澱粉;根據種類的不同,煮過的豆類,每100克約能提供1~4克不等的抗性澱粉,但是建議豆類都應該先浸泡,且完全加熱過後再食用,這樣才能去除凝集素(Lectins)和其他抗營養因子。

抗性澱粉是什麼?有哪些食物?抗性澱粉好處、6種食物一次看 4.未成熟的香蕉抗性澱粉較多

其實不論是熟了的黃香蕉,或是還沒成熟的青香蕉,都含有抗性澱粉,不過在成熟的過程中,這些抗性澱粉會轉換成簡單醣類(Simple Sugars),包括果糖、葡萄糖和蔗糖,也是甜味的來源,因此,如果想攝取較多的抗性澱粉,建議在購買香蕉時,可以挑選較綠的香蕉。(推薦閱讀:預防抽筋不是只有香蕉!10種超級食物降低抽筋機率) 5.馬鈴薯煮熟再冷卻

馬鈴薯煮熟之後,放置數小時使其冷卻,其抗性澱粉成分會大幅增加,這時請勿再加熱,應該搭配沙拉等食物,才能攝取到較多的抗性澱粉,此外,馬鈴薯也富含維生素C和鉀,如果不以薯條等油炸方式食用,是相當健康的食物。而除了白飯和馬鈴薯,義大利麵的澱粉,經冷卻後一樣會產生抗性澱粉。

抗性澱粉是什麼?有哪些食物?抗性澱粉好處、6種食物一次看 6.生馬鈴薯7成是抗性澱粉

生馬鈴薯擁有的抗性澱粉相當高,約有72%都是抗性澱粉,不過我們很少會直接生吃馬鈴薯,所以主要的來源會是馬鈴薯粉,屬於太白粉的一種,用來勾芡用居多。不過生馬鈴薯的抗性澱粉成分很高,一天只要攝取1~2茶匙就足夠,而且,馬鈴薯粉應該在食物冷卻之後再加入,避免抗性澱粉被破壞殆盡。

加熱會破壞抗性澱粉

抗性澱粉的量會隨著溫度改變,像是燕麥和未成熟的青香蕉都會因為烹煮而流失,隔夜飯雖然擁有較多抗性澱粉,但是重新加熱後也會流失。不過特別的是,如果再加熱又重新再冷卻一次,抗性澱粉的含量會再提升。但反覆加熱會造成維生素、礦物質流失,因此重新加熱前需要先評估食物的其他營養素再決定。

和纖維的攝取一樣,如果平時並未吃這麼多纖維或是抗性澱粉,避免一次增加太多的量,否則也容易出現消化不良,或是血糖急遽變化等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