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冰水還是溫水好?好處壞處一次帶你看懂

喝冰水還是溫水好?好處壞處一次帶你看懂

當你口渴的時候,你會選擇透過冰水還是溫水來補充水分呢?許多人認為喝冰水有害,但有些人卻對溫水敬謝不敏,尤其是大熱天或是運動完滿身大汗的時候,不來罐冰水好像沒有消暑的感覺。無論你是屬於冰水派還是溫水派,本文將為你解析喝冰水的壞處與好處,讓你了解水溫對你的健康有什麼影響。

喝冰水壞處:加劇感冒鼻塞症狀

根據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的研究指出,在感冒的情況下,喝冰水可能會使得鼻涕變得更加濃稠,使鼻塞的情況更嚴重,因此最好喝溫水或熱水來幫助緩解感冒的症狀,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感冒的情形包含喉嚨痛,最好以常溫水代替熱水,因為喉嚨痛多因發炎而導致,熱水可能會刺激發炎的區域更加腫脹不適。

另外也有研究顯示,喝冷水或冰水可能會加劇偏頭痛(Migraine)的症狀。另外一個有研究佐證的喝冰水壞處,出自於神經胃腸病學及胃腸蠕動期刊(Journal of Neurogastroenterology and Motility),這份研究表示,喝冰水對於消化緩慢或消化問題,如食道賁門弛緩不能症(Achalasia)有不良的影響。

所謂的食道賁門弛緩不能症,指的是賁門不正常緊閉,導致吞入的食物或液體無法順利進入胃部進行消化,因為冰水的溫度較低,在飲用時會刺激到整個消化系統收縮,使得賁門緊閉的情況更加嚴重。

喝冰水好處:運動喝降溫又止渴

根據發布在國際運動營養學會期刊(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Sports Nutrition)的研究顯示,運動過程中或運動後喝冰水,除了可以有效降低身體核心溫度外,部份運動表現也會有些微提升。除了運動以外,在炎熱的天氣之下,人體也會增加排汗量來降低體溫,因此補充足夠的水分,來維持排汗功能的運作是相當重要的。

國際臨床與實驗醫學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Medicine)的研究則以5°C、16°C、26°C、58°C這4種水溫,觀察飲用者出汗反應與水分吸收的變化。結果發現,喝58°C熱水的人,飲用後出汗量增加最多;喝5°C冰水的人出汗量則明顯減少。然而適當的出汗是人體降溫的重要機制,綜合考量下,該研究認為冰水雖然同樣具降低體溫與解渴功用,但「微冰」的16°C冷水在保持適當出汗量的同時,人體吸收水分的效率也較佳。 喝冰水減肥效果甚微

另有一種說法認為喝冰水對於減重有幫助,因為身體需要消耗更多的能量來將冰水溫度提升至體溫,其實水溫高低對於減肥的影響微乎其微,主要應該著重於水「量」的攝取,以及飲食的控制,才能有效減重。 喝冰水還是溫水好?好處壞處一次帶你看懂直接喝常溫水也是不錯的選擇。

怕水溫太燙太冷?喝溫水百搭

溫水並無明確定義,只要喝下去並無特別的冷、熱刺激感,皆可稱為溫水。比起冰水或熱水,溫水通常雖無明顯特點,但這就是它的好處,既不會因水溫過冷而刺激上呼吸道或引發腸胃不適,也不如熱水般,飲用時須小心翼翼,以免燙口。

若你沒有明顯的水溫偏好,喝常溫水或溫水是你滿足一天飲水量的最佳夥伴。

每日補充足夠水分比水溫重要

不管喝冰水或溫水,只要它不會引起你的不適,都是值得一喝的好水。衛福部也建議,每人每天至少要攝取1,500c.c.的水分,當然若是有在運動或是從事外勤工作的人,水分的需求量也會增加。

因此培養多喝水的習慣才能維持身體健康,但如果硬要一個習慣喝冰水的人改喝溫水,可能會降低他喝水的頻率與意願,最好依自己的活動習慣和氣候決定水溫,例如:在天氣熱的時候,冰水會比較好入口,對於剛運動完的人來說,補充冰水可以幫助降低體溫;天氣冷的時候,喝點溫水或熱水可以讓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讓身體暖起來。(延伸閱讀:水喝太多恐有水中毒!喝太多水的6大症狀

秋季就要吃螃蟹!2大健康好處報您知

秋季就要吃螃蟹!2大健康好處報您知

用夾蟹鉗壓碎螃蟹殼,一口將白色的蟹肉放進嘴裡,幸福感充滿了整個嘴巴;所有的海洋生物裡,螃蟹(Crab)可說是海鮮料理的高級美食之一。而且,它的肉不僅甜美好吃,其營養價值也很高,並不輸其他魚貝類,以下列出吃蟹肉的2大好處和料理方法,趕快把握秋季螃蟹旺季,趁週末去市場抓一堆回來煮吧!

1. 螃蟹含Omega-3脂肪酸且助抗氧化

與其他的魚類一樣,螃蟹含有Omega-3脂肪酸,能避免血管中的血小板黏在一塊,確保血流順暢,其來源來自於攝取水中浮游植物和藻類所得。此外,它也有鉻(Chromium)的礦物質,可以幫助提升身體的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簡稱HDL),加上固醇(Sterol)能限制其他膽固醇(Cholesterol)的吸收,進而降低了心臟疾病(Heart disease)和中風(Stroke)的風險。

幾乎所有的甲殼類都有硒(Selenium)的成分,但螃蟹算是較頂級的食物來源,可以加強身體的抗氧化保護系統,保障甲狀腺功能和身體免疫系統,還能中和自由基(Free radicals),幫助對抗癌症。 2. 螃蟹肉強壯骨骼牙齒

對小孩和年長者而言,螃蟹其實是不錯的蛋白質來源,因為它的肉並沒有結締組織,所以與其他肉類相比更容易消化,適合各個年齡層食用。另外,它對於腦部認知和神經系統也非常重要,包括維生素B2、維生素B12、銅;其中銅能助於鐵的吸收、紅血球的製造,進而加速傷口的治癒時間。

很多人不知道,吃螃蟹能強壯骨骼和牙齒,它含有磷(Phosphorus)和質,有骨質疏鬆風險的老人建議多多攝取,以保障健康的高齡生活。但是,也不要大量地吃蟹肉,因為它仍有很高的鈉(Sodium)和膽固醇,吃多了反而會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高膽固醇病人也要儘量避免,並且在做任何飲食的調整前,請先跟專業醫師或營養師商量。

螃蟹要活著出手料理

料理海鮮一定要活著出手,螃蟹也不例外,若發現買回來的螃蟹死了,或蟹殼破了,請將屍體丟掉,因為死了的海鮮會釋放組織胺(Histamine),會導致過敏症狀。而由於螃蟹身上可能會有細菌和寄生蟲,要注意別把熟食放在一起,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根據美國紐約州衛生部(New York State Department of Health)的資料,螃蟹殼上的褐綠色物質要移除,因為它含有多氯聯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簡稱PCBs)、戴奧辛(Dioxin)及其他重金屬成分,用沸水煮熟螃蟹後,也請把水倒掉,以免誤食,80%的PCBs會從螃蟹體內滲出。

在處理活螃蟹時,請使用手套和鉗子,抓的時候從螃蟹的後部著手,且抓穩2邊的後腳,然後沖冷水數分鐘。接著,將整隻螃蟹下沸水煮約10分鐘,或煮至蟹殼轉粉紅色,才拿起放入冰水中冷卻,若是體型較大的大蟹,則可以煮至20分鐘,等到摸了不會燙手,就可以開動吃美味的螃蟹大餐啦!

海膽低卡、低脂超營養!還可強化免疫提升性生活品質

海膽低卡、低脂超營養!還可強化免疫提升性生活品質

外表布滿有毒尖刺的球狀小生物,它就是被譽為「大海精華」的海膽(Sea urchin,又稱海刺蝟),別看它小小一顆,裡面橘黃色的肉不僅好吃,其營養價值也非常高,最常見於日式料理的壽司,以及西式料理中的海鮮燉湯,以下介紹5個吃海膽的好處!

海膽的5大好處你一定要知道

1. 低卡路里+低脂肪

海膽是一種低卡路里海鮮,根據美國卡路里計算器的資料顯示,100克的新鮮日本海膽有120卡路里,碳水化合物約3克,脂肪量約5克,而其脂肪近乎都是由不飽和脂肪所組成,這對想要控制體重或減肥的人有很大的幫助。與其他海鮮一樣,海膽也含有Omega-3脂肪酸,可以降低高血壓(Hypertension)、保持正常心率。

2. 高蛋白質食材

吃膩了雞胸肉和魚?不妨換個口感,來吃吃海膽,同樣以100克的新鮮日本海膽來算,它可以補足女生一天蛋白質量約35%,男生則約29%,藉此提供身體所需的胺基酸(Amino acid),打造肌肉,並確保身體的健康運作。 3. 加強免疫系統

吃海膽能加強免疫系統,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富含維生素A和維生素C,前者有β-胡蘿蔔素(β-carotene)能保護視力及保養皮膚,後者能抗壞血病(Scurvy),並且幫助抗發炎和傷口復原。此外,海膽也有鋅,這能進一步保護視覺、嗅覺、味覺的健康。

4. 促進血液循環和性生活

對於日本人而言,海膽更是一種輔助性生活的天然食物,它能促進血液循環,進而提升性愛過程中的高潮,恢復夫妻之間美好的性生活。 5. 補充纖維的好食物

海膽含有很好的纖維,若定期攝取能保證身體有足夠的纖維量,可避免便祕和痔瘡的發生,其他含纖維的替代食物,還包括燕麥、全穀物以及麩質。

海膽要怎麼吃

常常可以在電視上看到日本節目介紹海膽的料理,其實海膽有很多種吃法,除了放在壽司上之外或是做成海鮮湯,也能放在白飯上以及配上其他生魚片變成一道高蛋白又低脂的海膽丼飯。

吃茼蒿5大營養好處!認識火鍋必吃打某菜

吃茼蒿5大營養好處!認識火鍋必吃打某菜

茼蒿(又稱艾菜、皇帝菜、皇冠菜、打某菜)是到火鍋店必吃的青菜之一,營養價值也相當豐富,不過,茼蒿其實有許多不為人知的小知識,舉例來說,茼蒿的英文俗稱為Crown Daisy(皇冠雛菊),因為它的花瓣有如皇冠一般,而且在中國古代也屬於宮廷佳餚,所以又稱為皇帝菜。另外,一般人可能不曉得,茼蒿其實是菊屬的植物,上述雛菊家族的成員之一,因此,開花後的外觀就如同雛菊一般。

吃茼蒿5大營養好處!認識火鍋必吃打某菜 打某菜的由來

茼蒿的台語俗稱打某菜,也就是打老婆的菜,據傳是因為農夫採了一大把的茼蒿菜回家,結果老婆煮好後,卻只剩一點點,於是農夫以為老婆偷吃菜,便將她打罵了一頓。事實上,在煮茼蒿菜時,大家都會發現,買了一大把,煮起來卻剩下一小撮菜,這是因為茼蒿含水量高,經高溫烹煮過,體積會極度縮小,才會有此現象。

吃茼蒿5大健康好處

茼蒿雖然熱量低,但營養價值不容小覷,1杯25克的茼蒿,含有維生素K87.5微克、葉酸44微克、胡蘿蔔素、鐵、鎂等。以下將介紹吃茼蒿的5個健康益處。 1. 含綠原酸助減重

茼蒿含有綠原酸(Chlorogenic acid),是常見於咖啡中的成分,綠原酸能夠幫助減緩飯後血糖的上升,也因此對減重有幫助。除此之外,茼蒿和一般蔬菜一樣,擁有極低的熱量,又富含纖維,更是減重的好選擇。 2. 快煮保留抗氧化力

除了綠原酸,茼蒿也富含各式的抗氧化物,包括各種維生素、類黃酮(Flavonoids)、類胡蘿蔔素(Carotenoids),能幫助人體清除自由基、降低許多病症的危險因子,包括心臟病、皮膚老化起皺紋和癌症。不過,如果想保留茼蒿的抗氧化好處,最好是簡單快速地烹調,避免長時間水煮,才能盡量避免營養流失過多。 (同場加映:蔬菜煮了沒營養?生吃熟吃視種類而定) 3. 高鉀防病及避免抽筋

100克的茼蒿含有270毫克的鉀,比起香蕉足足多了30%,是肌肉收縮和神經傳導的必需營養素,足夠的鉀能避免抽筋,而含高鉀的食物,有預防橘皮組織產生、中風、高血壓、預防骨質流失、腹脹、腎結石,不過,容易有高血鉀的腎病患者,則需要注意鉀的攝取量。(推薦閱讀:預防抽筋不是只有香蕉!10種超級食物降低抽筋機率) 4. 維生素K顧骨質及護記憶

茼蒿含有相當高的維生素K含量,而許多研究都顯示,缺乏維生素K和骨質疏鬆(Osteoporosis)有相當關聯;維生素K在血液中的濃度,也被發現能增強年長者的記憶能力。 5. β-胡蘿蔔素預防肺癌

高雄三軍總醫院在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發表的研究發現,提高維生素A、α-胡蘿蔔素或β-胡蘿蔔素的攝取量,罹患肺癌的風險則會下降,也意味著維生素A或胡蘿蔔素高的蔬菜,如茼蒿和地瓜葉對預防肺癌可能有所幫助。

根據衛福部發布之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第8版(Dietary Reference Intakes,DRIs),一般健康成人,維生素A的建議攝取量為500~600微克,而由於β-胡蘿蔔素能夠於體內轉換成維生素A,因此換算後β胡蘿蔔素的建議攝取量約為3~3.6毫克。

儘管茼蒿等蔬菜中的β-胡蘿蔔素,有預防肺癌的潛在效果,不過重度吸菸者應特別注意,因為有研究指出,重度吸菸者,若攝取過高的β-胡蘿蔔素,會提高罹患肺癌的機率,所以建議吸菸者每日攝取量應控制在15毫克以下較安全,也不建議額外攝取β-胡蘿蔔素營養補充品。

吃茼蒿5大營養好處!認識火鍋必吃打某菜 吃茼蒿前注意這3點

茼蒿有可能會造成輕微的腸胃不適。 對蒲公英、菊花、菊屬植物、向日葵等過敏的人,應避免食用茼蒿。 茼蒿雖然營養價值高,但對於懷孕及哺乳中的媽媽仍無相關研究,因此,建議勿過量食用。

端午吃粽子熱量高!學這 4 招消脹氣不怕胖

端午吃粽子熱量高!學這 4 招消脹氣不怕胖

端午節的習俗少不了吃粽子(英文:Rice Dumpling),粽子是將炒過的糯米加入各種配料,以粽葉包成三角錐狀再去蒸熟的傳統美食,不過,粽子熱量可不低喔!依據不同的食材餡料,每顆粽子熱量為 500~700 大卡不等,若再加上醬料,熱量肯定更高,另外,糯米又比一般白米難消化,配上高油量的內餡,吃完粽子後消化不良、腸胃脹氣不適的人可不少。以下介紹 4 種方法,讓大家開心吃粽子,助消化又不易胖!

(同場加映:學會正念飲食!享受美食不罪惡) 1. 粽子熱量高 當正餐配菜吃

因為糯米比白米更具黏性,且粽子裡的糯米壓得緊實,所以與相同體積的白米相比,熱量高出許多,一顆中等大小的粽子(約 253 克)熱量約 455 大卡,熱量雖高,但以正餐來說是可以接受的。此外,建議配青菜(至少 160 克)吃,尤其是胃口好或食量大的人,不妨多吃些青菜,既能補充膳食纖維和營養素,又能增加飽足感。

(同場加映:膳食纖維分很多種~適量補充好處多)

2. 避開肥肉 助消化減熱量

許多人都會用三層肉當肉粽餡料,但其油脂含量高得驚人,每顆中等大小的粽子就含有 17 克脂肪(約 3~4 茶匙的油),佔了成人每日脂肪建議攝取量的 30%,所以建議吃粽子時,避免吃三層肉和醃製肉,或是選擇包瘦肉的粽子。

(同場加映:別再妖魔化脂肪~破除 6 迷思安心吃油) 3. 避開高鈉加工食品

有些人也喜歡粽子裡有醃製的肉或鹹蛋,例如臘肉、火腿或鹹鴨蛋黃等,這些都是鈉含量高的加工食品,最好少吃,以減少罹患高血壓(Hypertension)的機率,若本身已有高血壓,挑粽子時,更該避免這些食材。

4. 纖維酵素助消化 消脹氣

吃完粽子後,建議補充一些高纖和含酵素的食材,幫助消化和消除脹氣:

木瓜:木瓜內含木瓜酵素(Papain),是一種消化酶(Digestive Enzyme),可幫助分解蛋白質,也可緩解大腸激躁症(簡稱IBS) 的症狀,如便祕和脹氣等。 奇異果:奇異果含有奇異果酵素(Actinidin),可促進蛋白質的消化能力,且奇異果富含纖維,可促進排便。 鳳梨鳳梨中所含有的鳳梨酵素(Bromelain)能幫助消化蛋白質,和更有效的吸收營養,並且改善整體的消化問題。 生:生可改善消化並加速胃排空,減少胃灼熱(Heartburn)、噁心和胃部的不適等。

(同場加映:頸後墊枕頭睡覺!7 招緩解消化不良)

強化免疫力!吃7種暖色食材就對了

強化免疫力!吃7種暖色食材就對了

免疫系統是身體防禦疾病的機制,免疫力高的人,比較不容易感冒,或生病症狀也比較輕微等。如果想要有良好的抵抗力,除了要有良好的睡眠品質和規律的運動之外,均衡飲食更是不能少(相關好文推薦:強化免疫力~超市常見6食材抗感冒)。許多醫師與專家都建議,每天應吃多種顏色的蔬果,補充豐富的營養素,才能有足夠的免疫力,來抵抗病菌的威脅。以下介紹在生活中,可提升免疫力的橘紅色蔬果。

1. 柑橘類

如橘子、柳丁、檸檬葡萄柚、金桔等柑橘類水果,都富含維生素C,被認為可以增生體內的白細胞(舊稱白血球),抵抗病菌的侵襲和感染,而因為人體並無法自行製造維生素C,只能透過飲食才能攝取。 2. 木瓜

木瓜也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此外它還含有木瓜酵素(papain),具有抗炎作用也可幫助消化。此外,木瓜還含有適量的鉀、維生素B群和葉酸(Folate),有益於我們整體的健康。 3. 西瓜

西瓜熟成後,通常分布在接近外皮的紅色果肉中,含有大量的抗氧化劑(Antioxidants),稱為穀胱甘肽(Glutathione),可以增強免疫系統,預防感染。 4. 地瓜

像胡蘿蔔一樣含有大量β-胡蘿蔔素,吃下之後會在體內轉變成維生素A,幫助清除自由基(Free radical),可維持皮膚健康,減少紫外線(UV)對肌膚的傷害,也可幫助增強免疫系統,延緩衰老。

5. 紅甜椒

不僅柑橘類水果富含維生素C,紅甜椒的所含的維生素C,更是柑橘類的2倍之多,除了能幫助維持健康的皮膚,另外所富含的β-胡蘿蔔素,也有助於維護眼睛和皮膚健康。 6. 薑黃

薑黃是常見的黃色辛香料,廣泛用於咖哩等料理中,它含有一種稱為黃素(Curcumin)的化合物,可改善免疫反應,幫助抗氧化和抗發炎。黃也常被用來治療關節炎,另有研究顯示,薑黃也可減少運動造成的肌肉損傷。 7. 石榴汁

石榴汁就是石榴(Pomegranate)的果肉榨汁製成的,根據研究發現,石榴汁所含的抗氧化劑遠高過其他果汁,更是紅葡萄酒和綠茶的3倍。石榴汁中含高量抗氧化劑,可以幫助清除自由基,保護細胞避免受損,並減少發炎,相傳古埃及人也會用石榴汁來治感冒。

蘋果醋10大好處!有助減肥,降低糖尿病患血糖

蘋果醋10大好處!有助減肥,降低糖尿病患血糖

蘋果醋(Apple cider vinegar, ACV) 是有益健康的飲料之一,不僅可以當開胃、幫助消化,甚至不少明星還利用蘋果醋來減肥。事實上,蘋果醋對於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也有所幫助。以下為你介紹喝蘋果醋的10大好處。

1. 蘋果醋緩解肚子痛

早在幾世紀以前,蘋果醋就被用來治療肚子痛的症狀了,例如吃下不乾淨的東西,而肚子痛、腹瀉(Diarrhea)時,可以喝些蘋果醋,因為其所含的成分——醋酸(Acetic acid,又稱乙酸),有助消滅細菌,抑制腸道內如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細菌生長,有助減緩或預防細菌導致的腸胃不適。此外,許多民俗療法的專家認為,蘋果醋含有果膠,可以幫助緩解腸痙攣(Intestinal spasm)。 2. 蘋果醋幫助減肥

功能性食品雜誌(Journal of Functional Foods)於2018年的研究指出,在限制卡路里的飲食中,搭配蘋果醋可以幫助減少內臟脂肪,並幫助改善其他的健康問題。美國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 )的專家,也指出醋有幫助減肥的潛在功效;此外,因為蘋果醋含有醋酸,據研究顯示,醋酸可以減少澱粉的吸收,並減慢消化速度,進而讓飽足感維持更久。然而,要完全確定減肥與蘋果醋之間的關聯性,仍待更多的研究證實。 3. 蘋果醋有助降低膽固醇

雖然目前還需要更多研究來證實這項功效,但根據英國營養學雜誌(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的研究顯示,醋酸會降低老鼠的總膽固醇,而另一項動物研究也指出,蘋果醋可能有助降低血壓。在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和生物化學期刊(Bioscience, Biotechnology, and Biochemistry)中,一項老鼠實驗,將患有高血壓的老鼠分為2組,1組老鼠有服用醋或乙酸,而對照組則無,結果發現有服用醋或乙酸的老鼠,血壓降低了一些。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高血壓或心臟衰竭患者,可能須服用毛地黃(Digoxin)或利尿劑(Diuretics)等藥物,若合併飲用蘋果醋可能造成血鉀過低的症狀,因此建議避免飲用。(點此了解喝蘋果醋有哪些副作用) 4. 蘋果醋有助控制血糖

根據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Arizona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將第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的患者分為2組,1組在睡前吃少許起司配1杯開水,另1組則是吃起司,並配上1杯加入2湯匙蘋果醋的稀釋醋。

第二天早上發現,睡前喝稀釋蘋果醋的第2型糖尿病患者,其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值較低 ,但是專家認為,對空腹血糖值較高的人,這種控制血糖的效果才較為顯著。然而蘋果醋並不能替代正規醫療方式,建議糖尿病患者應與醫師討論,確認不影響身體與治療情況後再進行。 5. 蘋果醋有助減緩疲勞

壓力或是運動可能都會促進乳酸(Lactic acid)的產生,進而讓人感到疲勞,這時候不妨來點蘋果醋,因為其中所含的胺基酸,可以消去身體內的乳酸,幫助減緩疲勞。另外,蘋果醋含有鉀和酵素,可以緩解疲倦的感覺。

蘋果醋10大好處!有助減肥,降低糖尿病患血糖

6. 蘋果醋可舒緩喉嚨痛

感覺到喉嚨痛的時候,也許可以試試看用蘋果醋來對抗細菌感染,將1/4杯蘋果醋和1/4杯溫水混合,大約每小時用來漱口1次即可。其實早在很久以前,醋就開始被用來殺菌了,而醫景綜合醫學期刊(Medscape General Medicine)表示,根據最近的研究,發現醋在用於籌備食材的時候,所發揮的殺菌效果最好。但是,雖然醋已經被運用在食品和居家療法中,仍並不建議用於傷口消毒。 7. 蘋果醋有助除粉刺

蘋果醋也可以用來治療痤瘡,因為它的抗菌特性,可以幫助對抗痘痘,而蘋果醋中的蘋果酸(Malic acid),可能有助幫助軟化皮膚和去角質,減少紅斑並平衡皮膚的pH值。但建議在將蘋果醋塗在整個臉上之前,先對局部的皮膚做測試,避免過度刺激或產生過敏反應。 8. 蘋果醋可能有助緩和打嗝

當打嗝停不下來的時候,可能會感到尷尬又煩躁,這時不妨用1茶匙的蘋果醋加水稀釋並喝下,也許可以幫助停止打嗝喔!根據緩和醫學期刊(Journal of Palliative Medicine)的病例個案,患者在接受化療後出現持續打嗝的症狀,但喝了醋後,症狀明顯好轉。該研究表示,喝了醋之後,就減緩了打嗝的強度和頻率,而雖然只是一個病例,但仍值得作為參考。 9. 蘋果醋可改善半夜抽筋

經常抽筋的人可能有缺鉀的問題,而蘋果醋含有豐富的鉀, 如果想要蘋果醋來減緩半夜腿抽筋的情況,可以以1杯溫水,加入2湯匙蘋果醋和1茶匙蜂蜜,但是,可不是喝愈多就補愈多鉀,如果喝太多的蘋果醋,反而可能會降低身體鉀含量,所以適量就好。

10. 蘋果醋有助去除頭皮屑

蘋果醋可以幫助改善頭皮屑的情況,因為它的酸度可能會改變頭皮的pH值,讓頭皮屑更不容易形成。可在噴霧瓶中倒入1/4杯蘋果醋和1/4杯水,噴在頭皮上後用毛巾包住頭,靜置15分鐘~1個小時,接著以平常的方式洗頭,如果每週做2次,效果會更不錯。 蘋果醋怎麼喝不傷牙

由於蘋果醋的酸度很高,並不建議大家直接喝,這樣會損壞牙齒的琺瑯質和食道。琺瑯質有助於防止牙齒變成蛀牙,和維護牙齒的敏感度,美國牙醫學會(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 ADA)表示,如果牙齒和醋長時間接觸,會傷害琺瑯質,所以最好先稀釋之後再喝。

美國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營養師多莉.哈克普爾(Dori Khakpour)建議,可用大約235毫升(ml)的開水,搭配1~2湯匙的蘋果醋,稀釋蘋果醋的濃度。若作為治療用途,通常建議1天不要攝取超過1~2湯匙的蘋果醋。

過年吃太多有解~這些食材整腸助消化

過年吃太多有解~這些食材整腸助消化

過年期間餐桌上少不了大魚大肉,正餐可能有各種肉類或海鮮,外加一盤炸年糕,飯後可能和親友邊聊天邊嗑瓜子和堅果,吃下這麼多高油脂和鹹香的食物,除了會造成消化系統的負擔,小心肚子還可能因此多了一圈喔!

消化系統在身體裡的功能至關重要,從消化食物、吸收營養到排出廢物等都需要它,若我們吃太多太雜的食物,很容易造成腸胃不適,還會衍生一連串如便祕、腹瀉等問題。以下就讓Hello健康跟您分享有哪些可改善消化的食物,讓您在過完年後,給腸胃一個舒適的工作環境吧! 1. 優格

優格是由乳酸菌(Lactic acid bacteria)發酵而成,含有大量的益生菌(Probiotics),能幫助消化及保持腸道健康,緩解腹脹、腹瀉和便祕等問題。研究證實,對天生不太能消化乳糖(例如患有乳糖不耐症,Lactose Intolerance)的人而言,優格會比一般乳品更好消化。 2. 蘋果

蘋果富含果膠,是一種可溶性纖維(Soluble fiber),不僅可以在腸道吸附水分使膨脹,增加糞便體積來幫助排便,還可吸附血液中的膽固醇,幫助人體將膽固醇排出體外。 3. 木瓜

木瓜中含有一種叫木瓜蛋白酶(papain,又稱木瓜酵素)的消化酶(digestive enzyme),它能在消化過程中幫助分解蛋白質,還可以緩解大腸激躁症(IBS,又簡稱腸躁症)的症狀。 4. 奇亞籽(Chia seed)

奇亞籽除了富含纖維外,還會吸收水分膨脹增加糞便體積,並幫助排便,也能幫助腸道中的好菌生長,促進消化道機能。不過因為奇亞籽高纖、吸水力強,不適合腸胃發炎的人吃,一般人在吃的時候,也要記得多補充水分。 5. 味噌

味噌是由大豆經過發酵而製成,含有益生菌,使腸道好菌增加並改善消化,還可以幫助減少如腹瀉等的消化問題和緩解症狀。

6. 生

被證實除了能改善消化機能,還能加速食物消化的速度。此外,吃薑能防止噁心和嘔吐,所以許多孕婦也藉由吃薑來治療孕吐症狀。 7. 薄荷

薄荷葉中的薄荷油含有一種名為薄荷醇(Menthol)的化合物,可以使消化道肌肉放鬆,緩解腸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的症狀如腹脹、腹痛和排便的問題等。此外,薄荷油也可以幫助加快消化的速度,減緩消化不良的症狀。 8. 康普茶(Kombucha,或稱紅茶菌、冬菇茶)

它是一種發酵茶,是將特定的細菌、糖和酵母菌添加到紅茶綠茶中,共同發酵約1週以上而製成的。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益生菌,能幫助消化系統的健康。 9. 全穀物

全榖物是指未精製過的穀粒,完整保留麩皮、胚芽和胚乳。常見的全穀物如糙米、燕麥、藜麥(Quinoa)等,它們都含有豐富纖維,所以可以幫助腸道菌群生長和促進排便。

除了利用上述的食材,也別忘了多運動和補充水分,對腸胃蠕動幫助很大喔!

夏天只想呷涼!破解消暑飲料 3 迷思

夏天只想呷涼!破解消暑飲料 3 迷思

夏日炎炎,不喝點冷飲似乎難消暑,在台灣每三步一間便利超商,五步一間手搖飲料店,看到冰涼的飲料,不買的話甚至覺得有點對不起自己。不過體驗暢快清涼的同時,到底這些冷飲是在降溫,還是提高我們的風險呢?本文將探討夏天飲品該如何選擇,減低身體的負擔,也介紹酒精飲料的迷思。(延伸閱讀:突然體溫偏高怎麼辦?調節體溫過高善用這4種天然食材

1. 喝咖啡和茶算攝取水分嗎?

咖啡與茶都屬於利尿劑,會使我們更頻繁想上廁所,排出體內多餘的鈉和水分。然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醫學院的家庭醫學副臨床教授丹尼爾.維吉爾(Daniel Vigil)表示,我們經常排尿而流失大量水分,並不代表會脫水,因為透過排尿所流失的水分,並不會比我們從咖啡因飲料所吸收的水分還多。我們的身體會夠吸收所需的水分,排出剩下不需要的水分。

所以適度地攝取咖啡因,並不會引發脫水,但是要記得多補充開水或無咖啡因飲料,才能更有效率的補充水分,也要注意少喝調味或加糖的茶飲和咖啡,如果攝取過多糖分或是人工添加物會讓我們體重飆升,更不健康。

(同場加映:膽固醇指數這樣顧~不要再過度攝取糖分) 2. 椰子水補充水分的效果最好?

根據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的報導,椰子水「超級補水」、「營養滿滿」、「電解質爆表」等廣告語,其實都是廠商炒作出來的,曾有椰子水業者因為誇大不實的宣傳被告上法院,花了一千萬美元和解。雖然椰子水能為我們補充水分,不過效果當然是白開水最佳。

3. 酒精濃度低就比較健康?

夏天的時候,市面上一些「微醺」、「果味」的啤酒或沙瓦(一種酒精含量低的酸味酒),因為清爽酒精量少,非常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這些飲品只含 3〜8% 的酒精,其中又添加了果汁或蜂蜜,讓人誤以為比酒精成分較高的飲料更健康。酒味被甜味或酸味沖淡了,並不代表降低了酒精對人體的影響。1c.c. 的酒精原本就帶有 5.5 大卡的熱量,再添加糖分不低的果汁,很容易就增胖了。而且無論飲料的酒精含量多少,過量飲酒就會傷肝。千萬別以為調味過後的低酒精飲品喝起來和果汁有點像,就狂喝不止,這對健康毫無益處。

(同場加映:愛喝酒還是真酒鬼?9 點判斷是否酒精上癮

不喝冷飲度過夏日談何容易,但是為了保有更好的體能與抵抗力對抗各種病菌,維持健康的飲食一定是利大於弊。Hello健康團隊與你共勉之!

代糖是什麼?有壞處會致癌?認識人工甜味劑的利與弊

代糖是什麼?有壞處會致癌?認識人工甜味劑的利與弊

拜工業革命之賜,各項食物或食品原料的生產量大幅提升,讓現代人不再像從前,逢年過節或是家境富裕才有機會吃大餐,但是在飲食無憂的情況下,肥胖問題所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Diabetes)人口也屢創新高,尤其台灣的手搖杯文化,也是造成糖分攝取過量的原因之一。

基於健康的因素,人工甜味劑(Artificial sweetener,又稱代糖)愈來愈常被用來代替傳統的蔗糖(Sucrose)作為低糖或無糖的選擇,像是零卡可樂(Coke Zero)便是因為添加代糖,讓產品不含糖分但喝起來有甜味,然而這種作法是否真的能夠避免「糖糖危機」呢?本文將為你介紹所謂的代糖是什麼、有哪些種類,以及代糖對人體可能產生的壞處。 代糖是什麼?種類有哪些?

代糖又稱人工甜味劑,顧名思義其用途就是做為糖的替代品,不同於傳統添加於食品中糖類包含蔗糖、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代糖因其熱量較低卻具有極高甜度的特性,經常添加於各類飲料、食品當中。

根據不同的萃取來源,代糖主要可分為營養甜味劑(Nutritive sweetener)以及非營養甜味劑(Non-nutritive,或稱代糖、人工甜味劑)兩類: 營養(天然)甜味劑:例如甜菊糖苷、羅漢果苷等糖苷(Glycoside)類;以及麥芽糖醇、赤藻糖醇、木糖醇等糖醇(Sugar alcohol)類。以最常被添加在「無糖」口香糖的木糖醇(Xylitol)為例,它可以從白樺樹、橡樹或是玉米等植物中提煉出來,本身不含糖分,但仍有熱量存在,而其他天然甜味劑也大多如此。(同場加映:芬芳好口氣?3爭議性口香糖添加物) 人工甜味劑(代糖):通常含有極低甚至不含任何熱量,但卻含有比蔗糖高出幾百倍的甜度,因此也被用來添加在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當中。19世紀末期,誕生了最早的人工甜味劑,糖精(Saccharin),隨後又陸續出現阿斯巴甜(Aspartame)、醋磺內酯鉀(Acesulfame-K)等。

比起熱量高的蔗糖,代糖不僅熱量低,而且只要少許分量就含極高甜度。例如阿斯巴甜與醋磺內酯鉀的甜度比蔗糖高出200倍,糖精則高出300倍。既然代糖可以更少的熱量換取更高的甜度,理應有減肥需求或嗜甜者的救星吧?然而,過度攝取代糖仍可能對人體造成影響。

代糖是什麼?有壞處會致癌?認識人工甜味劑的利與弊 代糖壞處是真是假?

自從代糖問世之後,各種相關的實驗與研究也紛紛出爐,但一直到現在都還有相當大的討論空間,原因可能是眾多不可控制因素,例如無法限制參與實驗者的飲食,只攝取含有添加代糖之食品,使得研究無法斷言代糖到底對人體是好是壞,以下為4項代糖對人體有壞處的相關文獻討論: 1. 代糖減肥效果仍不明確

理論上來說,利用人工甜味劑代替高甜度、高熱量的食物應該可以有效避免體重增加,根據發表在年度評論(Annual Reviews)的一篇研究顯示,人工甜味劑可以幫助體重降低,歐洲營養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則指出,飲料添加代糖以取代含糖飲料,可以減少熱量的攝取,BMI(身體質量指數)也因此降低。

然而,有研究指出,添加人工甜味劑的飲料有可能提高肥胖機率,而且另一篇來自於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的研究,則指出人工甜味劑與體重增加有正向關聯,但對於其是否會增加或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Diabetes)、代謝疾病等疾病的機率,尚無明確的研究能夠證明。

基於各項研究之間的矛盾性,我們無法斷言人工甜味劑是否能夠幫助減重。有說法提出,由於人工甜味劑的甜度相當高,習慣攝取這種高甜度卻低熱量的食物或飲料,可能會麻痺人體對於甜度的感受,進而排斥吃一些甜度較低的水果或蔬菜;也就是說,雖然甜味劑所含的熱量極低甚至無熱量,但是卻因為甜度的關係,使得部分人寧願吃代糖食品代替天然食物。

此外,還有一派說法認為,當我們的舌頭感受到人工甘味劑所創造出來的甜味時,身體本能反應便覺得要得到該有的熱量,但是由於人工甜味劑不含糖分或者含量極低,使得人體會渴望攝取更多高糖份的食物來得到應有的能量,才導致人工甘味劑引起肥胖。

最後,有些人有「因為我喝零卡可樂,所以還有扣打可以吃個蛋糕」這種想法,也是無法成功瘦身的重要因素之一。

代糖是什麼?有壞處會致癌?認識人工甜味劑的利與弊 2. 糖尿病患吃代糖應適量

罹患糖尿病也是正反兩方說法皆有,支持的說法表示,人工甜味劑一方面可以滿足糖尿病患嗜甜的渴望,另一方面又不會提供過多熱量使血糖飆升;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顯示,無論是含糖或是人工甜味劑飲料,都會增加罹患第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的風險。關於代糖與糖尿病之間的關聯,仍需更多研究佐證,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只要限制攝取量,代糖仍然是一種不錯的折衷方式,但基於其爭議性,仍不建議沒有節制地使用、或是養成喝含糖或代糖飲料的習慣。 3. 過量攝取糖醇易引起腸胃不適

研究指出飲用含代糖的飲料,會改變腸道內的環境,影響腸道內微生物的生存,而食用過多糖醇類甜味劑,可能因為無法完全被人體消化,而產生脹氣等腸胃不適。 4. 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美國心臟病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研究指出,每天攝取兩份以上代糖飲料者,比起完全不喝或每週飲用不超過一份者,罹患中風以及冠狀動脈心臟病(CHD,簡稱冠心病)的風險較高,不過仍需更多的研究才能證明心血管疾病與代糖飲料間的關聯。 5. 代糖並不會引發癌症

有關代糖引發癌症的研究,可追溯回1970年美國所做的糖精可能提高老鼠罹患膀胱癌的風險,然而至今仍無法證明糖精或其它代糖與致癌的直接關聯,因此只要是衛福部准許的合法人工甜味劑,應無致癌的疑慮。(點此觀看合法甜味劑一覽)

(圖片授權:達致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