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於其它癌症,淋巴癌只要妥善接受治療,通常存活率和預後都不會太差。當然診斷時間的早晚影響仍非常大。
繼《淋巴癌初期症狀、先兆有哪些?淋巴癌6大症狀、原因詳解》後,《Hello健康》帶您繼續了解淋巴癌的診斷、分期及治療方式。
淋巴癌的診斷與檢查
如上篇文章所述,淋巴結腫大是淋巴癌的主要徵兆,在醫師檢查時,通常會先針對頸部、腋下或腹股溝等淋巴結數量較多的部位進行觸診,再透過以下方式做進一步的診斷: 抽血檢查:
相較於一般人,淋巴癌患者的白血球和鹼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與乳酸去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數值會升高,血小板和紅血球數量則會減少。 影像學檢查:
例如X光、電腦斷層掃描(CT scan)、正子斷層掃描(PET scan)及超音波檢查等。 骨髓穿刺:
利用細針穿入骨頭,抽取部分骨髓樣本,檢查淋巴癌是否入侵骨髓。 活體組織切片檢查:
採取部分淋巴腫瘤的組織,經由顯微鏡觀測後,判定患者是否罹患淋巴癌與淋巴癌的分期。
淋巴癌該看哪一科?
我們通常會依身體的不適部位,決定要去哪一個專科就診,如感覺腋下淋巴結腫大,就去血液腫瘤科或一般外科,或發現頸部有莫名腫塊,去耳鼻喉科就診。
以下科別皆可協助淋巴癌診斷,若不確定,可先掛家醫科,由醫師診察後再決定是做進一步的治療或轉介。 家醫科 血液腫瘤科 耳鼻喉科 一般外科 內科 腫瘤醫學科
淋巴癌分期:第一、二、三、四期
淋巴瘤的分期通常以橫膈膜為界線,分為以下四期:
第一期:淋巴瘤僅出現於1個淋巴區,或淋巴瘤僅出現在淋巴系統以外的1個器官。 第二期:橫隔膜同側有2處以上的淋巴區遭到腫瘤侵犯,或是淋巴瘤出現在淋巴系統外的1個器官和同側之其他淋巴區。 第三期:橫膈膜上下兩側或脾臟都有淋巴區遭侵犯。 第四期:腫瘤侵犯淋巴系統外器官,如:骨髓、肝、肺及骨頭等。
另外,若臨床症狀發燒超過38度、夜間盜汗和6個月內體重減輕超過10%者,醫師會在期別後加上一個「B」,如無上述症狀則加上一個「A」,輔助判斷病情。(延伸閱讀:癌症分期、種類怎麼看?如何照顧癌症病人?癌症權威名醫來解答)
如何治療淋巴癌?
淋巴癌的治療會因腫瘤種類的不同而有差異,如何杰金氏淋巴瘤(Hodgkin’s lymphoma)因為對放射線治療的效果良好,因此會優先放療;但若期數已進展至第三或第四期,可能會搭配化療一併進行。由於何杰金氏淋巴瘤對放療效果較好,也不容易轉移到其他器官,患者的預後和存活率通常良好。
不過,台灣的淋巴癌病患通常是非何杰金氏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依其病情發展速度,可分為低惡性度與中、高惡性度: 低惡性度:
腫瘤發展較慢,早期難發現,主要治療方式包含放療和化療;但是低惡性度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面對化療的效果不佳,因此常有復發情形;可考慮使用抗 CD20單株抗體進行治療。單株抗體可和癌細胞的結構結合,讓免疫細胞辨識並將其殺死。 中、高惡性度:
非何杰金氏淋巴瘤發展迅速,但結構較不穩;對於化學治療的反應良好,通常採用CHOP(Cyclophosphamide、Doxorubicin、Vincristine、 Prednisolone)等4種化療藥物合併治療,不過能用化療根治的患者僅達30~40%。
針對復發病患,可考慮採用局部放療搭配化療,或是提高化療劑量,再搭配骨髓或幹細胞移植,或者透過抗CD20單株抗體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