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只上床不交往嗎?FWB這樣做就對了

可以只上床不交往嗎?FWB這樣做就對了

FWB(Friends with benefits),英文直接翻譯的意思是有利益關係的朋友,「互惠互利」,好萊塢有部電影就是這個片名,台灣譯為《好友萬萬睡》,簡單來說,就是指單純只有性關係的朋友,也就是床伴。在網路世代以及性觀念開放的今天,愈來愈多人透過交友軟體,來認識朋友,不過更多的人只是單純想要性關係、不願意進入一對一的男女朋友感情關係,或做出承諾。以下提供在FWB關係下該注意的8件事,並告訴您如何維持這段特別的友情。

1. FWB並不是真的朋友

雖然名義上是互有利益關係的「朋友」,但老實說,如果有急事時,最可能聯絡的對象並不是您的床伴;心情不好時,對方也不會是訴苦的最佳對象。床伴應該單純在外表或性方面吸引您,沒有參雜其他情感,若您考慮和對方做朋友,那這段關係可就沒這麼單純了。

2. 確定雙方有共識

這部分需要的就是溝通,和對方講好,彼此就只有肉體上的關係,事後也並不帶任何情感,包括老實說出自己並沒有要定下來,或想要有任何進一步關係,如果能老實地說出自己的想法,那麼關係的維持會相對容易許多。

3. 盡力不要越線

傳個「生日快樂」或相約喝酒,並不會毀了這段關係,但如果隨時都在聯絡,或時常結伴出去玩,很容易模糊了那條界線。舉例來說,如果您約對方看電影,而對方不答應邀約,這時候您可能就會有情緒,不論是您或對方開始有情感之後,這段純粹的床伴關係可能就將走進墳墓。 4.大方說出自己的喜好

在這段相對沒牽掛的關係中,可以大方地告訴對方喜歡怎麼樣的性愛,您也可以把這段關係當成一場探索自己的實驗,深入了解自己的喜好,給自己更好的性愛體驗,畢竟愛愛對身心的好處是無庸置疑的。

5. 不必過度在意他人眼光

一旦您確定想要發展純床伴的關係,大多數的親友可能都會以異樣眼光看待,甚至認為這樣關係很亂,但只要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不需要過度在意他人的眼光。因為享受性愛並不是錯,勇敢做自己也不用怕。

6. 快刀斬斷對方情感

只要是人都有情感,尤其是在擁抱和性愛的過程中,更容易擦槍走火,愛上對方。因此當一方意外發展出感情之後,您們之間就不再是單純的床伴關係了,若您不想談感情,應該直接和對方結束這段關係,並瞭解這不是自己的錯,畢竟一開始都有講清楚,雙方都應該做好準備。 7. 誠實並且原諒自己

同樣地,動了真情有時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這時候,最好的方式是誠實的告訴對方,並做好結束關係的心理準備,雖然對方可能也有意思,但更可能認為您破壞了當初的承諾,所以萬一這段關係結束了,別太難過,也別強求什麼,最重要的就是誠實而已。 8. 盡情享受當下

床伴可能有助於您更認識自己,也是可以一起歡樂的夥伴,沒有人規定一定得遵守單一伴侶的守則,在雙方能接受的情況下,如果單純的床伴關係,帶給您的是快樂且讓您更有自信,那就放手去享受吧!

料理是種治療:科學證實助紓壓有自信

料理是種治療:科學證實助紓壓有自信

經歷一整天辛苦的工作之後,也許您不想再花力氣煮晚餐,但根據科學研究結果發現,透過做料理,可以療癒我們的心靈,幫助紓解壓力喔!

美國的料理藝術治療師茱莉歐哈娜(Julie Ohana),將料理當作一種治療工具,專門用做菜來治療別人的心理健康。她表示,在家做飯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放鬆和紓壓方式,若我們養成下班後做料理的習慣,大腦會開始把它視為切換到居家模式的開關,藉此達到心理分離(Psychological detachment,或稱心理抽離)。心理分離是指當下班後,生理或心理層面都感覺完全離開了工作,除了能提高生活滿意度,也可改善家庭關係、減少心理壓力,並在隔天更積極地工作。以下介紹烹飪為心理健康帶來的四點好處:

1. 讓大腦休息

根據研究指出,從事繁重工作、經常做出複雜決策和工作時間長的人,通常在回家後較不願意動腦思考。這時不妨拿出過去蒐集或已經找好的食譜,按照步驟做菜,透過從事有形的事務,可避免心思繼續沉浸在當天的壓力中。 2. 培養正念

專注做菜時,無形中其實也在練習正念(Mindfulness),正念是幫助對抗工作或生活壓力的一種實用的方法,透過將意識集中在當下的感受,斷絕與當下無關的煩惱。例如用心觀察蔬菜的外觀、麵團的觸感,或烤麵包的香氣等,若心中出現任何不相關的雜念,就會清楚地察覺到,這時馬上捨棄這些不必要的煩惱,才能真正的「活」在當下,不受負面情緒牽引。(建議閱讀:什麼是正念?深呼吸放鬆,一起認識正念十大好處)

3. 激發創造力

名廚齊波拉埃娜芙(Zipora Einav)認為烹飪應被視為一種藝術,我們可以用各種食材,探索和變換出不同料理,帶給家人前所未有的驚喜。而那些對工作或生活感到沉悶又無聊的人,不妨透過修改既有的食譜,或創作新菜色,可以從中獲得成就感,並且更肯定自己的能力。 4. 提升自信心

名廚齊波拉表示,當我們完成了某樣讓自我感到滿意的東西時,會有強烈的成就感,同理言之,當我們為他人準備一頓美味的餐點時,會刺激自信心,而且這也會影響到生活的其他方面,激勵我們嘗試新事物。(推薦閱讀:你認識自己嗎?了解自我意象建立自信

問世間情為何物?4種愛情心理症狀

問世間情為何物?4種愛情心理症狀

在一段感情中,有時後總是會遇到讓人摸不著頭緒的行為,有人說這是「為愛瘋狂」但也有可能只是心理疾病的徵狀。本文將為您介紹和愛情相關的四個精神疾病、症狀和治療方式。

1. 愛情強迫症(Obsessive love disorder,簡稱OLD)

許多熱戀期的情侶,都喜歡時不時在社群網站上放閃,常常膩在一起,然而,如果有一天對方突然出現整天查勤、疑神疑鬼,並無時無刻都想看到對方,甚至會因為戀愛,無法維持和家人朋友的關係,而造成另一半莫大的壓力;這樣子的保護慾、控制慾或占有慾太強,很可能是因為得了愛情強迫症,而超越了界限。愛情強迫症其實並不常見,不過會伴隨其他心理疾病,例如B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一同出現。愛情強迫症的症狀包含: 對另一半有強烈的迷戀。 想要完全佔有另一半,且付諸行動。 過度保護另一半。 容易忌妒另一半與其他人交際來往。 自尊心非常低。 不喜歡被拒絕,所以如果在一段關係破裂之後,可能還會持續傳訊息、打電話給原本的伴侶。

治療愛情強迫症需要配合藥物和心理治療,藥物例如抗憂鬱劑、抗焦慮劑、抗精神病藥劑及情緒穩定劑等。另外,因為極有可能是童年的創傷,或是依附障礙(Attachment disorder)導致愛情強迫症,所以心理治療大多會建議家人陪同。治療的方式包含:

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遊戲治療法(Play therapy) 談話治療(Talk therapy) 2. 依附障礙(Attachment disorder)

雖然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還未承認發生在成人身上的依附障礙,但依然有許多心理醫師認為,孩子在18個月大時所呈現的依附型態(Attachment Styles),除了可能影響到往後的人際關係,也會影響到談戀愛的方式。造成兒童依附障礙的原因有下列這幾種: 情感忽視(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 CEN) 家暴、虐待 6個月大至3歲期間和照顧者分離 照顧者不固定

倘若在嬰兒時期,小嬰兒沒有和照顧者建立起良好的關係,可能會因為依附型態發展不齊全,而變成依戀障礙。而依戀障礙的患者可能有以下2種戀愛模式:

避免過度親密的關係:自我倚賴(Compulsive self-reliance)、缺乏信任感、易怒、害怕親密接觸。 極易焦慮並四處討好人:固執、缺乏安全感、容易忌妒、佔有慾強。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依附類型還是有健全發展的機會,所以如果有依戀型障礙的人,可以透過諮商,或是和擁有健全依附型態的人交往,獲得改善。 3. 關係強迫症(Relationship OCD,簡稱ROCD)

關係強迫症分成兩種形式:

關係型(relationship-centered):即使跟對方相處很愉快,但依然反覆懷疑自己是不是跟「對的人」在一起,懷疑自己感情的真實性,並且會極力想找出證據,證明自己做出對的決定。 伴侶型(partner-focused):過度在意伴侶的外表、行為、個性,且不斷地跟別人比較。

關係強迫症的症狀,有時會和個人問題(例如:焦慮、情緒)又或是情侶之間的問題,例如:性功能障礙有關。關係強迫症的症狀也可能和其他類型強迫症的症狀同時發作,因此大多會採取認知行為治療。 4. 情愛妄想(Erotomania)

除了情侶之間的感情之外,也許我們平常會聽到有些粉絲自稱是「某某老婆」,如果只是粉絲開開玩笑,倒還無傷大雅,但根據DSM-5的定義,如果某個人過度妄想和另一個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或是和名人談戀愛,那有可能就是得了情愛妄想,也就是大家俗稱的的被愛妄想症,屬於妄想症(Delusional disorder)的其中一種。

其中,女生患上情愛妄想症的比例比男生高,但不代表男性不會有情愛妄想症。1981年行刺美國雷根總統的小約翰欣克利(John Hinckley, Jr.)就是知名的案例,當時欣克利瘋狂迷戀好萊塢女星茱蒂佛斯特(Jodie Foster),聲稱刺殺雷根總統是為了引起茱蒂佛斯特對他的注意。要治好情愛妄想症並不是不可能,除了服用藥物,還需要加強社交能力訓練、幫助他們認清現實,但如果嚴重到影響人身安全,就需要接受住院治療,讓患者遠離任何「可能愛上」的人事物。

一夕之間變天才!學者症候群怎麼回事

一夕之間變天才!學者症候群怎麼回事

有看過《雨人》這部電影嗎?劇中的主角擁有超乎常人的數學計算能力,但是卻有自閉的症狀,不過別誤會了,這種稱為學者症候群(Savant Syndrome)的症狀,並不是只有自閉傾向的人才會獲得。本文將介紹造成學者症候群的原因、症狀以及治療方式。

造成學者症候群的原因

學者症候群是一種相當少見的障礙,患者通常還會同時有其他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也就是其他跟自閉症相關,但是症狀種類和輕重不同的其他泛自閉症障礙。學者症候群可能來自於先天,也可能是後天所造成,患者通常會有自閉症狀、智力障礙。可能曾經在新聞報導中看過,有人在車禍或是其他意外中,造成大腦受損,患者在康復後卻突然發現自己有了異乎尋常的特別技能,像是突然變得精通各國語言或者能流利演奏從未學習過的樂器,這種情況便是學者綜合症所帶來的效果。

統計指出,男性罹患學者症候群的機率高出女性 4~6 倍,除了是因為自閉症患者也都以男性居多外,有說法提出男性胎兒若體內循環的睪固酮(Testosterone)過高,可能會產生毒性,對大腦發展產生負面影響。在新生兒的大腦發展過程中,左腦的發育需要更長的時間,而我們都知道左腦主要司掌語言,因此不難發現為什麼自閉症患者多不善於溝通。

學者症候群有哪些症狀

患者可能會獲得快速記憶能力、音樂能力或數理能力等等,像是可以只把只聽過一遍的曲子,一個音符不差的重新演奏一遍,或是把年曆上的日期倒背如流,只要跟他說一個日期,他馬上就能告訴那天是星期幾。值得一提的是,前面所提到的語言能力突飛猛進的狀況,其實對於學者症候群患者來說是相當罕見的,因為自閉傾向的關係,患者在不善於溝通的情況下,卻能獲得超凡的語言能力,仍讓人感到匪夷所思,其中最有名的例子,要屬克里斯多福泰勒(Christopher Taylor),他在出生後六週大腦受損,隨後無論是在語言發展和學習走路上都變得緩慢,但他從 6~7 歲便開始展現出對於語言的狂熱,以及流利和成熟的閱讀與翻譯能力。(推薦閱讀:小孩自閉症學說話!父母怎麼幫助溝通)

一般來說,學者症候群患者只能享有其中一種特別能力。根據統計,在自閉症的患者中,約有十分之一有學者症候群的症狀,而高達 75% 學者症候群患者,都有自閉相關症狀,這項統計雖然顯示出學者症候群與自閉症的高度相關,但我們仍不能將它們畫上等號。 學者症候群智能障礙不明顯

可能有不少人認為,得到學者症候群一定要在智商上有所殘缺,但事實卻是不一定,學者症候群與低智商的連結,要從約翰朗頓唐醫師(Dr. John Langdon Down)說起,你可能沒聽過他的名字,但一定聽過唐氏症(Down’s Syndrome)這項由他所命名的疾病,他曾用白癡學者(Idiot Savant)來稱呼學者症候群的患者,在當時的智力分級上,白癡代表智商低於 25,但絕大部分的患者,智商幾乎都高於 40,因此這個命名其實並不正確。

再來談為什麼學者症候群的患者,很可能在智力測驗中獲得較低的分數,由於測驗會透過許多不同層面的認知能力來判斷,患者很可能在計算能力、記憶能力或是空間概念上獲得傑出的分數,但是卻在其他領域的測驗中錯一蹋糊塗,而且智力測驗中所包含的口語能力,對於多有自閉症狀的學者症候群患者們,也是一大挑戰,導致最後平均下來的智商偏低。雖然的確大多數的患者智商可能低於 70,但不排除有少數案例有正常或者更高智商的機率。(同場加映:媽咪看過來!妊娠糖尿病與自閉症有關) 學者症候群的治療

學者症候群本身並不算是一種疾病,而是一種因為大腦受損,而產生的表現狀態,因此就如同自閉症(Autism)和亞斯伯格症(Asperger Syndrome)一樣,需要針對在如何克服學者症候群所帶來的障礙,而非將該症狀「治癒」。對於學者症候群的治療方式,曾有兩派說法,一派學者認為不應該加強患者所擁有的傑出技能,才能讓患者回歸正常,另一派學者則建議,患者本身所擁有的傑出能力,可以作為其與他人溝通的橋樑,透過專業的治療,在訓練和發揮患者的「特長」時,也增進了他們與其他人之間的互動,並同時學習如何獨立過日常生活。(推薦閱讀:與亞斯伯格症相處:戀愛關係如何維持)

這裡有個例子是,一位學者症候群患者在接受加強語言的訓練以及正常上學之後,丟失了原有的藝術技能,雖然這只是一項個案,但是我們仍可以發現透過如果想強化其他領域,並且試圖讓他進入一般人的教學環境,可能導致一種「權衡現象」,為了加強其他弱勢領域,使得原本的擅長領域也跟著變弱,從這點看來,加強學者症候群患者的擅長技能,並且接受特殊教育,可能會是較為有效的幫助。

占卜分析好準?那是巴納姆效應起作用

占卜分析好準?那是巴納姆效應起作用

經常覺得心理測驗的結果分析很準,或是喜歡看星座分析嗎?在心理學上,有個名詞稱做巴納姆效應(Barnum effect,又稱巴南效應),這個理論可以解釋,為什麼我們會覺得這些測驗分析總是能神準地道出我們的個性和內心。以下將為您介紹巴納姆效應,以及它在生活中實際應用的效果和例子。

巴納姆效應是什麼

世界上的人百百種,但為什麼心理測驗或星座分析,只需要用短短幾個選項或描述,卻能套用在這麼多人的身上,並讓人信服呢?其實,在陳述時若能運用比較含糊、普遍的描述,就能廣泛地使人們認為,這和自身的情況十分貼切,就像是在說自己一樣,接著就對號入座了,這就是所謂的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也被稱為佛瑞效應(Forer effect),它是由心理學家伯特蘭佛瑞(Bertram Forer)先發現並提出的理論。佛瑞對他的學生們做性格測驗,詢問他們對結果分析感到符合的程度,結果幾乎所有人都認為這些描述是準確或貼近的,但其實這些內容,是佛瑞從星座與人格關係的普遍描述中,所抓取出來的,例如「您需要別人的喜歡或欣賞」、「您發現太坦率地向別人講自己的事情,是一件不理智的行為。」等。而之所以被命名為巴納姆效應,是來自知名馬戲團表演家巴納姆(Phineas T. Barnum)曾說過:「每一分鐘都有一個傻子誕生(There’s a Sucker Born Every Minute.)」後來,心理學家保羅米爾(Paul Meehl)為了向他致敬,便將此理論以他的名字來命名。 巴納姆效應的效果

其實每個人身上多多少少都有些共通性,若想要構成巴納姆效應,就是得抓住這些共通性,以「模稜兩可」及廣泛的方式來陳述,例如「您渴望讓人們接受您並喜歡您。」、「有時您會為無法解決的事情,投入太多精力。」、「有時候您會表現大方、外向,但有時會比較安靜、內向。」此外,正面的肯定句是最適合產生巴納姆效應的陳述方式,一些研究指出,比起有科學佐證的準確描述,人們比較傾向於相信關於自己的正面描述,不太願意相信負面的描述,例如「您經常想要傷害那些做出您不太喜歡的事的人。」等。

運用於生活中的巴納姆效應

巴納姆效應在生活中最常被運用的例子,就是報紙上的星座運勢或是心理小測驗,如果連續幾天觀察那些內容,也許會發現自己的星座運勢,曾經和其他星座出現幾分雷同的描述,甚至如果試著給朋友一個別的星座的分析結果,那位朋友可能認為它是準的。

本文並不是否認或質疑星座或心理測驗的真實性,而是以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這是一套可以廣泛地和大眾,或還不熟識的人拉近距離的方式。妥善運用巴納姆效應,對許多領域的工作者來說,也具有極大的幫助,如從事行銷、廣告的工作者,或是占卜師等。

恐怖谷理論:機器人好可怕?認識深藏腦內的恐怖谷

恐怖谷理論:機器人好可怕?認識深藏腦內的恐怖谷

在動畫電影《瓦力》(WALL-E)中,雖然是機器人,但長相非常討喜的瓦力,擄獲了許多人的芳心,但是您可能也看過新聞報導,新研發出的機器人,主打著跟人類更加相似,但是它的樣貌卻讓您有種怪異、不寒而慄的感覺,這種現象稱作恐怖谷(Uncanny Valley)。本文將為您介紹恐怖谷理論,了解為什麼人害怕與自己相似,卻非人的物體。

什麼是恐怖谷?

恐怖谷一詞最早是由精神科專家恩斯特∙詹奇(Ernst Jentsch)於1900年提出,但是一直到1970年,日本的機器人專家森政弘(Masahiro Mori)在其論文發表了恐怖谷於機器人身上的應用,以及喜好曲線的變化後,才被廣為使用形容「與人類過於相似的機器人」,隨著這項理論愈來愈廣為人知,也被擴展至形容那些精緻,但是卻引起人不適感的動畫或是人偶、擬真娃娃等。 恐怖谷理論:機器人的好感度變化

如果我們將人對於機器人的好感度畫成一張表格,您會發現表格一開始會由低點等比例上升,低點部分的機器人我們可以將之歸納為,沒有太多人類特徵的機器人,例如:工業用機器人,在這個區間內,機器人與機器其實非常模糊,有些人會將機械手臂稱為機器人,或是許多人家中都會有的清掃機器人,它們的外表看起來完全不像人類,因此我們通常也不會對其有特別的喜愛,只會將其看作是一種機器。

但是,在加入一些擬人的要素之後,人們對機器人的好感度便會大幅提升,像是前面提到的《瓦力》,雖然它沒有跟人類相似的身形,但是製作團隊幫它加上了兩顆大大的眼睛,突然間,我們便覺得它變得好可愛而且充滿人味,理論上來說,人類對機器人的好感度應該會隨著似人特徵的增加一併成長,但事實卻不是如此。

當機器人的製造者,將機器人披上人類的皮膚、加上頭髮,試圖讓它們模擬人類的說話方式,人們卻不再認為它們可愛或感覺親近了,因為它們嘗試「變成人類」,但是身為人類的我們,對於如何辨識人類以及如何與人溝通,再清楚不過,只要這些機器人有一點不像人的感覺,無論是動作太僵硬、皮膚不夠真實、眨眼的速度不對等等,我們都能輕易察覺到有哪裡不對勁,並對這些嘗試模擬人類的機器人產生反感,這時,我們對機器人的好感度便會急遽的下降,產生所謂恐怖谷的現象。

不過,每個人的忍受程度不同,因此恐怖谷的區域也可大可小,比較明顯的差別在於,忍受程度較高人的可能會察覺到機器人的不自然,但是還不至於感到害怕。

恐怖谷存在與否的爭議

其實恐怖谷並非一個正式的「症狀」,然而,無論是支持或是反對者,都無法提出確切的證據指出產生恐怖谷的原因。而究竟為什麼人會對過度與人相似的非人物體感到懼怕,充滿了各種說法,像是因為人對死亡或是屍體有恐懼感,而仿真人機器人的行為,可能會讓人跟那些負面感受產生連結,使得我們感到恐懼。

另一方面,也有說法認為,人類會透過觀察他人的行為,來了解其他人是不是有「異狀」,包括:生病、生理或心理問題。這也是為什麼有些陌生人,明明我們沒有與他接觸,卻可以透過觀察發現,他的行為有點奇怪或反常,也因此想要跟他保持距離;若將同樣的情況應用在仿真人機器人身上,我們覺得不對勁的時候,便會想要遠離他或者產生厭惡感。 恐怖谷的成因:可能跟基底核相關

根據科學報告(Science Report)的一篇研究,研究人員使用功能性核磁共振(fMRI),觀察腦部在觀看過於擬人的機器人時,會產生什麼樣的變化。結果發現,當機器人表現出怪怪的非人行為時,腦內的基底核(Basal ganglion)活動程度會增加,而基底核跟人體的動作控制與認知有所關聯,當機器人的不尋常動作被基底核發現時,恐怖谷也就產生了。

從這項研究來看,若想要避免恐怖谷出現,也許應該針對「不引起基底核過度反應」的方向來設計機器人,因為就算外觀再怎麼與人類相似,只要機器人的動作無法達到人類那般流暢且自然,恐怖谷的狀況可能還是會不停出現。

認識亞斯伯格症:亞斯伯格是種特質不是病

認識亞斯伯格症:亞斯伯格是種特質不是病

相信很多讀者應該都有聽過亞斯伯格症(Asperger syndrome),像是台北市長柯文哲,就曾經多次提到自己擁有許多亞斯伯格症的特質。不過您可能不知道的是,在2012年時,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將對亞斯伯格的症狀診斷歸入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或稱自閉症光譜障礙。緊接著,美國精神醫學會於2013年更新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內,也將單獨對亞斯伯格症的症狀診斷,從手冊內移除,因為其症狀已被包含在自閉症類群障礙的眾多症狀當中。

本文將為您介紹常被混為一談的亞斯伯格症,和高功能自閉症(High-Functioning Autism)之間的差別、自閉症光譜所代表的含意,以及可能的治療方向。 亞斯伯格症的緣起和定義

亞斯伯格症這個名稱,是1944年,由一位奧地利醫師漢斯‧亞斯伯格(Hans Asperger)所提出的。有亞斯伯格症特質的人,可能會有缺乏同理心、動作笨拙、社交障礙、重複性言詞等可以歸納在自閉症(Autism)的症狀。而亞斯伯格症跟自閉症最大的差別在於,有亞斯伯格症特質的人,在早期語言發展時期,並沒有明顯的遲緩現象,且大部分還是渴望與他人互動,只是在社交技巧上較為笨拙和呆板。

亞斯伯格症雖然以目前的醫學技術無法完全治癒,但是有藥物或是行為治療,可以協助降低亞斯伯格症的特質。有一派學者更是認為,被劃分在自閉症光譜上的障礙症不用治療,因為那不是精神疾病,而是一種思考和行為模式跟大多數人不一樣的「人格特質」,有些人擁有的特質多,有些則較少。自亞斯伯格症從精神疾病的名單上去除,轉被歸類於自閉症類群障礙的一種後,現在亞斯伯格這個詞,已多用於形容一個人的人格特質。

用光譜解讀自閉症類群障礙

設立自閉症類群障礙的意義,在於不狹義地將跟自閉症有部分症狀相似的障礙,通通一概而論。透過光譜的劃分,我們可以了解自閉相關特質有不同的種類,以及輕重之分。根據DSM-5的內容所提出的定義,可以被劃入自閉症類群障礙要包含以下2個要件: 在人際交流和溝通上有困難:包括避免眼神接觸;在對話往返的過程中遭遇困難;談到自己有興趣的話題時,會忽略別人是否意願聆聽;難以理解別人的情緒,像是話中的言外之意;不會配合情境;或有僵硬的肢體動作和表情。患者在學校或職場等需要與人溝通互動的場合,會因為障礙的症狀,導致表現不佳。 對特定事物有超乎常人的興趣:有亞斯伯格症特質的人,會對數字、細節和事實特別感興趣;對東西的排列、擺放過度在意,或者會進行重複的堆疊與擺放行為,並無法忍受固定的排程被打亂;對光線、噪音、溫度等環境因素的敏感度,也可能比常人更高或更低。

亞斯伯格症與高功能自閉症的差別

由於有亞斯伯格症特質的人,智商表現通常與常人無異,甚至更高,而且其自閉傾向也較低,因此經常會有人將亞斯伯格症,與同樣自閉傾向較低的高功能自閉症混為一談。

不過它們之間的最大差別,在於高功能自閉症有早期語言發展遲緩的狀況,而亞斯伯格症則沒有。也就是說,高功能自閉症在自閉症類群障礙上,會更加偏向自閉症那端,在言語的表達上和人際關係的維持,也會比亞斯伯格症更加困難。不過這並不代表高功能自閉症患者有智力障礙,一般只要智商高於70、自閉症狀較為輕微的人,都會被劃入高功能自閉症的類別。 亞斯伯格症不需要治療

鑒於亞斯伯格症無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有時候不一定能在小孩幼年期檢測得知。在極端的情況下,有些人甚至要到成年之後,才會發現自己有亞斯伯格症的特質。

當然,即使是罹患亞斯柏症,每個人表現的情況也不同,像是柯文哲的妻子陳珮琪,便曾在訪問中提到,自己的小孩直到3歲都還無法講出太多的單字,但是在4歲之後,語言能力卻開始急速發展。這其實是因為亞斯伯格症小孩,可能早期因缺乏與他人互動的興趣,而導致學習較慢,但並非真的有語言發展遲緩的問題。而這種情況,往往會讓家長擔心。

而對成人來說,亞斯伯格症通常已經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不太需要特別的治療。但若家長發現小孩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疑似自閉症相符的症狀,建議就診以獲得進一步檢測,愈早期發現小孩是否有自閉傾向,便能更早調整教育方針,並跟隨醫師的指示改善狀況。

怎麼學會愛自己?關鍵是接納不是自責

怎麼學會愛自己?關鍵是接納不是自責

生活中總是會有不如意的時刻,不管是工作不順、感情問題,或是常常感到孤單,都是我們需要面對並跨越的生命歷程。而不管有沒有人在身邊陪伴,自己總是自己最好的安慰和鼓勵者。現在市面上不乏教大家愛自己的網路文章和書籍,但難的是要察覺自己值得被愛,這點也往往是阻礙人走出傷痛的原因。以下介紹一些關於愛自己的思維,提醒您別對自己太嚴苛。

無條件接納自己和失敗

要愛自己,首先要能對自己展現同理心、關懷與愛,特別在面對失敗時。懂得愛自己的人就算面對壓力,仍能耐心地調整自己的心態;這不代表要壓抑生氣和傷心等負面情緒,只是不要嚴厲責備自己的不足,並無條件地接納自己的失誤及軟弱。傳統華人文化注重謙虛的美德,但這個特質有時候會不小心變成自我批評的習慣,所以要提醒自己不管做得好不好,都不要貶低自己存在的價值。(失敗只是登頂前的小小低谷,保有自信愛自己才是王道!失敗又怎樣!這樣建立自信愛自己

愛自己不是放縱或自憐

有的人會把愛自己和放縱、自憐混為一談,但就跟對待小孩一樣,大家都知道愛他們是要幫助他們健康成長,而不是過度溺愛或保護他們。所以生活受挫時,愛自己的人不會用放縱的方式發洩、逃避,或是胡思亂想沉浸在自己的問題中,而是能換位思考,用對自己和他人無害的方式得到紓壓。

真實做自己但不要求完美

要愛自己就要勇於做真實的自己,但不要為了過於追求完美而打壞人際關係,不然可能會讓自己變得孤僻和易怒,並無法容忍或原諒任何犯錯。 承認問題反覆自我對話

愛自己就要勇於承認問題存在,如果拒絕承認,就會產生心理障礙。如果心裡有許多無法釋懷的感覺,承認它存在後,不要讓自己沉浸其中或過度自責,而是要進行自我對話,過程可能很不容易,但只要反覆練習,養成習慣,內在情緒就會愈來愈穩定,自己也會更懂得愛自己。如果找不到問題的答案也沒關係,不用執著解釋所有的不幸,或試圖將絕望合理化,因為不是每個問題都有解決的方法,更何況是複雜的情緒和感覺,所以想辦法散散心就好,不然在自責中陷愈深會愈難脫身。(自我對話也可以幫助你更了解自己喔!你認識自己嗎?了解自我意象建立自信

害怕分手難開口?你是FOBU一族嗎

害怕分手難開口?你是FOBU一族嗎

在感情中,當痛苦的感覺漸漸多過於幸福時,可能會讓人萌生想分手的念頭。但是,要結束一段感情,可能對有些人來說,是件簡單的事,但是對某些人來說,卻是非常非常難的,寧可繼續無感的關係,並不是為了某些目的而不甘願分手,而是因為害怕。而在英文中,有個名稱專門用來形容這樣的人,稱作 FOBU(Fear of Breaking Up 的縮寫),中文即為害怕分手的意思。以下將介紹 FOBU 的成因、心理狀態及改善方法。

年輕人容易受 FOBU 所苦

FOBU 是一種行為模式,任何年齡或工作的人可能都會有 FOBU 的傾向,但平均來說,約在西元 1980~2000 年出生的年輕族群,也就是大家俗稱的 Y 世代(Generation Y),最容易受到 FOBU 所影響。現在的人,尤其是年輕人,幾乎都用文字或影音訊息交流,取代以往和對方直接面對面的互動,而像這樣遠距離的相處模式,如果在相處上遇到挫折時,也許比起人和人相處時所造成的打擊稍微小一點,但是久而久之,它卻也會讓年輕人的內心更加脆弱,使他們比起父母或祖父母等年紀大一點的人,還需要更多時間來撫平某些創傷。(時間會沖淡一切,在分手後好好享受久違的單身生活吧!失戀無罪!痛哭之後享受單身樂

害怕分手如何克服

改變現況總是需要勇氣的,對於大多數人來說,當感情維持很長一段時間之後,若要談分手也要勇氣,因為這會改變原本已習慣的生活模式,並且重新適應很多事情。對 FOBU 症狀的人來說,更是他們最不願面對的事情,而他們之所以害怕分手,主要是來自低自尊心、害怕孤單與重新開始的感覺。以下將進一步介紹 FOBU 的原因,和如何調整心態來幫助改善:

低自尊心作祟:低自尊心和缺乏自信,會讓人維持不健康的人際關係。心理學家表示,一個不知道自己的優點的人,下意識地其實已經準備好受到惡劣的對待,且這些人真的相信自己不應該得到愛。若你感到痛苦,卻選擇忽視感情問題,建議你透過下列方式,來建立信心。透過練習來建立信心後,再重新檢視自己的感情生活,真正有自信的人,可以看到自己是否真的需要維持這段感情。(多關心自己,先認識自己才能建立自信!你認識自己嗎?了解自我意象建立自信) 原諒自己:不要因為過去的錯誤而不斷責備自己,而要放眼未來。(推薦閱讀:反芻性思考有毒!6方法斷絕重複亂想) 投資自己:可先感興趣的事情開始,學習新的事物,先看重自己。 鼓勵自己:永遠不要對自己說「反正我就是個失敗的人」或「我是個笨蛋」等負面的話,人都是獨一無二的,我們都值得最好的。

年齡壓力太大:儘管現代人的結婚年齡已經愈來愈晚,但是對於 30、40 多歲的人來說,年紀大仍舊是會造成感情焦慮,或害怕分手的一大原因。他們往往認為已經到了適婚年齡,就沒有資格對伴侶太挑剔,於是選擇將就和眼前的這個人走入婚姻。或者是婚後因為擔心老了就沒人相伴,而不敢離婚。對於這種情況,社會學家表示,其實人們還是可以在任何年齡階段找到真正的幸福,根據國外調查,在45歲以上離婚後的女性,表示自己在離婚後反而更幸福。英國心理治療師夏洛特弗里德曼(Charlotte Friedman)表示,年紀大的時候離婚,也有它的優勢,因為孩子可能已經長大了,父母也可以比較自由地去做想做的事、安排自己的時間。 太在意別人的想法:有些人因為在意旁人的輿論壓力,例如家中長輩的壓力、朋友的議論或同事的眼光,而選擇維持痛苦的關係。但是,分手和離婚應該是當事人之間的事情,當兩人經過理性的討論、決定之後,其實旁人都會給予尊重和支持,即使不然,也不需要過度在意別人的想法。 「至少還有人陪」的心態:「至少還有人陪」是大多數 FOBU 症狀的人都有的心態,研究指出,如果想離婚的女性,有多位潛在伴侶的話,就比較可能會提出離婚。如果要克服這種至少有人陪的心態,首先還是要建立自尊心,積極的生活,選擇相處起來真正感到快樂的人,而不是消極繼續忍受另一伴。 認為世上沒有幸福的婚姻:有些受困在感情中不分手的人,一開始就誤以為世界上根本沒有幸福的感情或婚姻,所以視這樣的痛苦為理所當然。心理學家認為,這種觀念可能是來自童年時期,感覺不到父母之間的愛,或是過去的戀情都是悲劇收場。受這樣問題所苦的人,建議在結婚前,可以先和心理諮商師聊聊。

每個人都值得幸福快樂的生活,請勇敢地替自己的幸福作決定。有些造成 FOBU 的原因,是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獨處,或是如何過單身生活。沒關係的,即使單身,也可以多多和家人朋友聊天、談心。如果心裡還是感到非常痛苦,不妨找心理諮商師談談,會有所幫助。

(同場加映:問世間情為何物?4種愛情心理症狀

精神萎靡恐自殘!行屍症候群3個真相

精神萎靡恐自殘!行屍症候群3個真相

行屍走肉是真的?有一種極罕見的疾病,叫做行屍症候群(Cotard’s Syndrome,或稱虛無妄想症後群),如名稱所述,病人雖然看似很健康,但他們卻相信自己已經死了,也有病例認為他們得著永生了。此病一般伴隨著重度憂鬱和精神性異常等症狀,且病患的狀況可能各不相同,以下是行屍症候群的3個真相。

(同場加映:深夜悲傷失眠~高功能憂鬱症纏著你嗎) 1. 症狀愈發嚴重 最後認不清自己

一開始,行屍症候群的症狀只是憂慮及疑病症(Hypochondriasis)的程度,並且人會容易陷入失眠(Insomnia)、常常感到疲倦、產生幻覺,同時對生活日常和周遭的事物失去興趣。當症狀愈來愈嚴重時,病人將開始表現出虛無主義(Nihilism)的思想,不論是對於世界,或是自己,他們都認定為不存在的東西。

有的病患會衍生出選擇性的虛無思想,像是覺得身體中的某個部位或器官消失,這會嚴重影響他們的生活,且可能因此而不再顧及身體衛生、不認得自己和別人的長相,以及有自殘或自殺的行為。

(同場加映:自殺徵兆不明顯?決意尋死只需10分鐘)

2. 精神病是關鍵 病因卻仍是謎

直到今天,行屍症候群的原因仍是個謎,但按照年齡的分層及精神狀態,它存在一些可能因素,包括精神性憂鬱(Mental depression)、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或稱雙極性情感疾患)、產後憂鬱症(Postpartum Depression)、解離症(Dissociative disorder,又稱多種人格障礙)、僵直症(Catatonia)等等。

此外,有的精神性狀態也會提高行屍症候群的風險,列舉如下: 偏頭痛(Migraines) 創傷性腦損傷(Traumatic Brain Injury,簡稱TBI) 腦瘤 失智症(Dementia) 癲癇(Epilepsy)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中風(Stroke)。

3. 腦部就像植物人 電擊治療最有效

以一位病患的腦部掃描分析為例,比利時烈日大學(University of Liège)神經學教授史蒂芬勞里(Steven Laurey)指出,其腦部運作異常的低,接近植物人狀態(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因此,多數行屍症候群病例會以重度憂鬱的方式給予治療,其中電痙攣治療(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是最有效的方法,但其帶有副作用,包括肌肉痠痛、噁心,甚至失憶。

根據病人的狀況,醫師會給予不同的治療方式,但考量到病患的安全,一般會建議採用心理治療、 行為治療、情緒穩定劑、抗抑鬱劑,或其他抗精神性藥物。要有效地根治行屍症候群,請先找專業醫師確認病人的症狀,然後再商量最低風險的治療策略。

(同場加映:認知行為治療!改變慣性思維快又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