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沒事就是有事?高功能憂鬱症是什麼?6大潛在特徵要注意

裝沒事就是有事?高功能憂鬱症是什麼?6大潛在特徵要注意

現代人生活及工作壓力大,有時縱然心有千千結,外表卻總是假裝正常;在憂鬱症(Depression)患者中,高功能憂鬱症(High-functioning depression)是最難被察覺或發現,因為患者通常在生活上表現正常,成就也不錯,連患者自己都不易察覺;《Hello健康》帶您了解什麼是高功能憂鬱症?有哪6大特徵要特別注意。

深夜裡總是覺得惆悵,偶爾失眠或睡太多嗎?生活上,也許看起來一切順利,能正常地與人互動,但卻偶爾出現悶悶不樂的情緒,即使看起來沒有異狀的人,也可能是憂鬱症(Depression)的患者。事實上,有種憂鬱症稱為高功能憂鬱症(High-functioning depression),比重度憂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MDD)更難被察覺或發現,因為通常患有高功能憂鬱症的人,在生活上的表現正常,成就甚至也不錯,所以旁人不太容易發現,連患者自己可能也不會察覺。以下帶你一起認識什麼是高功能憂鬱症。 什麼是高功能憂鬱症

高功能憂鬱症一詞,出現在美國精神醫學學會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TR)中所定義的持續性憂鬱症(Persistent depressive disorder, PDD),刪除輕度憂鬱症(Dysthymia,又稱低落性情感疾患) 的別名。

目前高功能憂鬱症還沒有被公認為臨床術語,也沒有在研究中使用。然而,高功能憂鬱症在廣泛定義的憂鬱症中,究竟算哪一種類型(偏正面還是負面)?罹患高功能憂鬱症的人,是否應採用憂鬱症的評斷標準?心理健康專家對此仍沒有一致的意見。 高功能憂鬱症的6種潛在特徵

1. 經常拒絕社交邀約

美國肯塔基州綜合護理中心(Mountain Comprehensive Care Center)的精神科醫師傑森斯坦伯(Jason Stamper)表示,罹患高功能憂鬱症的人仍然可以正常上班、與人互動,但是在下班後,他們可能會拒絕和朋友一起逛街。某種程度上,他們偏向孤立,並且會與人的關係保持一點距離。 2. 伴隨健康問題

正所謂心理會影響生理,生理影響心理,兩者是相關的,所以身體潛藏生理疾病也可能會引起憂鬱症。美國密西根大學(University of Michigan)綜合憂鬱症中心的臨床醫師蜜雪兒里巴(Michelle Riba)表示,有些併發(Co-Occurring)的醫療狀況 ,例如糖尿病(Diabetes)或癌症(Cancer)等疾病,可能會造成壓力並進而導致憂鬱症,而另一方面,憂鬱又會降低免疫力(Immunity),使人更容易生病。 3. 睡眠習慣改變

無論你是難以入睡、經常整夜失眠或有嗜睡問題,都可能是憂鬱症的一種警訊,而且睡不好的話,還會讓憂鬱症狀更劇烈。美國布朗大學(Brown University)的精神病學教授卡羅爾蘭道(Carol Landau)表示,良好的睡眠品質是心理健康的關鍵。 4. 擔心或焦慮

說到憂鬱,我們通常會和悲傷做連結,以至於忽略另一種也很有關係的情感:焦慮。大多數人認為焦慮的表現可能是恐懼,但斯坦伯醫師表示,其實焦慮會以多種方式表現出來,可能會精神上感到不安、混淆(Confusion),或甚至會有肚子不舒服的感覺。 5. 重視工作的A型人格者

經濟狀況良好且受過教育的人,也會罹患高功能憂鬱症。斯坦伯醫師表示,高功能憂鬱症的人往往受過教育,且有不錯的工作,但雖然有高學歷或是富裕的背景,這些人在工作上往往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而且,其實花太多時間在工作上,是一種增加憂鬱症風險的生活習慣。 6. 對某物依賴或上癮

蘭道教授表示,如果感到悲傷、孤獨,或出現其他心理不舒服的感受時,可能會更常喝更多酒來麻痺這些負面感受。但飲酒過量對身體非常不好,因為這類的物質濫用(Substance abuse),會需要治療更多層面。而開始對某物上癮,其中又以毒品(Drugs)和酒精(Alcohol)更容易加重憂鬱、焦慮和睡眠問題等症狀,進而更加削弱我們對抗這些心理疾病的能力。

如何確認自己是否有高功能憂鬱症

美國西奈山伊坎醫學院(Icahn School of Medicine)的心理學家邁克爾西爾弗曼(Michael E. Silverman)表示,如何判斷是否罹患高功能憂鬱症,取決於個人如何定義它,它並不一定要臨床介入,或如同重度憂鬱症那樣被正式的診斷。

相較之下,重度憂鬱症是一種正式的精神疾患(Psychiatric disorder),專家會依照其規定來開藥治療或是採取適合的治療方式,但是並不代表心理治療對高功能憂鬱症無效,如果你符合上述多數特徵,或是時常覺得沮喪、悲傷,可以尋求心理諮商師的協助。

如何增進夫妻關係?教你4招帶你重燃愛火

如何增進夫妻關係?教你4招帶你重燃愛火

剛陷入熱戀時,情侶的親密關係一定是熱情如火,但當感情發展穩定,進入結婚、生小孩後,相對於其他生活中的各種需求,性生活可能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然而,即使為了孩子或其他的人生目標而犧牲奉獻,但並不代表你必須放棄性生活,《Hello健康》提供你4大撇步增進夫妻關係,讓你的婚姻生活能夠更加幸福!

1. 多溝通並用心傾聽

根據美國心理學會(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出版的《個性與社會心理學期刊》(Th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ical phychology) 發表的研究顯示,夫妻之間仍可找回當初的熱情、喚醒對彼此的慾望,重點如下:

雙方都必須發自內心,願意將時間投資在這段關係上 真誠地把自己的需求展示給對方 練習傾聽、感激與支持對方

你本身對伴侶所做的種種反應與行為舉止,都會透露出你是否做到上述的重點。

如何增進夫妻關係?教你4招帶你重燃愛火

你可以透過與伴侶多聊天、溝通,來挽救性生活。由於沉默是所有夫妻關係的毒藥,坦承並用心傾聽自己與伴侶的感受是非常重要的,若你的伴侶正在生氣,且不想當下跟你討論,那麼請給他們一些自己的空間,即使這會讓兩人的關係變得疏遠,也請不要催促對方,當你的伴侶有了所需的時間去好好思考時,2人可以隨時再回到這個話題上。

2. 記得多說「我愛你」

經歷長期生活,感情容易變淡,或變得把對方的付出視為理所當然,因此,容易讓人忘了對彼此說出:「我愛你」,這就是你必須調整的部分,向伴侶表達你愛他不只是個浪漫的舉動而已,這也會讓你的伴侶明白你仍愛著他,且享受跟他在一起的時光;即使你不再像以前那樣需要性愛,但這並不會改變你對他的愛。

相信很多人都了解也認同,愛並不是只有性而已。兩人相處時的氛圍比性高潮要重要得多,多花一些時間探索開發彼此的身體,一起洗澡、悉心照顧他的頭髮和肌膚,這些舉動都會讓伴侶們重燃愛火。(推薦閱讀:無性婚姻有關係!夫妻想愛4招增激情

如何增進夫妻關係?教你4招帶你重燃愛火 3. 擁抱和親吻很重要

有時你需要的性愛頻率,可能與你的伴侶不同,但請別讓它成為2人之間的問題,建議找個你的伴侶心情好的適當時機,然後告訴他你的想法,透過努力溝通,一定可以找到最適合雙方的解決方案。擁抱和親吻對親密關係也很關鍵,就算你不想要性愛,還是可以像以前熱戀時一樣地擁抱並親吻你的伴侶吧!(推薦閱讀:超實用性愛技巧!專家教你破解愛愛 9 大地雷)

即使性是個難以啟齒的話題,但其實性生活對伴侶關係來說,比很多其他的事情重要,因此請別忽視它,要讓一件事情開花結果,需要平常生活時就得細心呵護,讓伴侶彼此保持熱情的最好方法,就是在乎它並好好經營!

4. 一起嘗試新事物

平時夫妻之間可能會因為工作忙碌,下班回家後筋疲力盡,沒有精力與對方聊天,自顧自地做自己的事,而忽略了與對方溝通交流的重要性;每週不斷重複一樣的生活模式,彼此的感情終究會歸於平淡。

建議各位可與伴侶討論,每週至少共同嘗試一件新事物或培養相同的嗜好。無論是規劃一日遊、參加舞蹈課、健身,還是固定幾天出去餐廳用餐,享受2人的甜蜜時光,都有助於增進彼此的感情,並減輕在日常生活中所累積的壓力。

厭食症嚴重併發症恐致死?名中醫師教你補腎氣、吃熱粥改善之道

厭食症嚴重併發症恐致死?名中醫師教你補腎氣、吃熱粥改善之道

「名模身材」、「瘦即是美」的審美觀在亞洲已深入不少女性的潛意識,在極度自我要求身材的壓力下,許多人更不惜嘗試減肥藥、催吐、無油餐或服用瀉劑等各種減肥法,在長期自我強迫的壓力之下,不少人的精神狀況也因此受到影響,甚至罹患厭食症;就連日本皇室公主愛子,也曾因一年暴瘦18公斤、驚傳罹患重度厭食症,引發日本舉國譁然。

厭食症對患者與其親友的生心理影響之巨,讓厭食症議題更受到廣大的關注。究竟應如何改善厭食症?當西醫束手無策時,是否能透過中醫療法幫助厭食症患者?《Hello健康》邀來鍼還中醫診所有「白袍男高音」之稱的蕭家駒中醫師,由中醫觀點解讀厭食症,並建議如何透過中醫改善厭食症!

什麼是厭食症

厭食症(Anorexia)是種飲食障礙的疾病。根據新北市聯合醫院研究指出,厭食症好發於青少年時期,在台灣之平均發病年齡為17歲,患者多為敏感固執、完美主義性格的青少女。厭食症病患通常抗拒維持「正常」的體重,同時極度害怕體重上升。此外,家庭因素、心理發展障礙、憂鬱症亦容易引發厭食症發生。

然而,並非害怕變胖或不正常進食就會被診斷為厭食症,依台大醫學院精神醫學部發布的「飲食與精神健康」研究顯示,被判定為厭食症患者之狀態: 拒絕維持最低體重或是體重低於理想體重的85%以下 體重低於正常標準(BMI≤17.5 kg/m2) 自我身材知覺障礙:即使體重過輕仍害怕變胖 拒絕公開進食、進食緩慢,並出現以過度運動、輔助催吐或藥物達到減輕體重之行為 至少連續3次沒有月經來潮

厭食症嚴重併發症恐致死?名中醫師教你補腎氣、吃熱粥改善之道

厭食症引發身心併發症:嚴重可導致死亡

隨著厭食症患情況加劇,身體可能會出現下列併發症,嚴重者甚至會導致死亡,死亡率約為 5%。台大醫學院精神醫學部之研究指出,長時間的厭食行為易導致營養不良,對人體將造成的危害之巨,將反映在以下6大生理系統異常來表現: 6大生理系統異常: 心臟系統異常:心律不整、心搏過慢、低血壓、二尖瓣膜脫垂等心臟功能異常甚至導致猝死,亦是好發於厭食症患者的死因之一。 生殖系統異常:月經閉鎖、無月經,沒有第二性徵、不孕。 消化系統異常:胃漲、便秘、腸胃蠕動緩慢。 血液系統異常:白血球減少、血液不易凝結、貧血。 皮膚系統異常:掉髮、皮膚乾黃、搔癢、下肢水腫、傷口癒合不易。 骨骼異常:因長期營養不良而影響骨骼減少體重負荷,引發骨質疏鬆症而易產生骨折。

除此之外,不少厭食症患者由於常透過催吐、不當使用藥物如利尿劑、瀉劑來減輕體重,容易引發電解質不平衡,同時造成腎功能障礙、肌肉運動異常、癲癇發作等併發症,甚至有意識混亂與異常的狀況,台大醫學院精神醫學部之研究中亦建議,當厭食症患者體重比發病前下降超過30%~40%時,應安排患者直接入院接受治療。

厭食症嚴重併發症恐致死?名中醫師教你補腎氣、吃熱粥改善之道 4大心理疾病:

厭食症除了引發患者多重生理併發症之外,厭食症也會伴隨著下列心理疾病:

憂鬱症 強迫症 社交焦慮症 輕慮症(你也想知道:青少年常見的心理疾病~壓力大是根源) 中醫治療厭食症:先「排」再補更有效!

當厭食患者身邊的親友已束手無策而求助中醫,對此鍼還中醫診所之內科駐診醫師蕭家駒則先點出多數求診者的迷思:「不少人找上中醫時,常期望能透過中醫『進補』,讓厭食患者虛弱拒食的情況能加以改善,但若只是一味亂補,恐怕讓患者更加抗拒且情況加劇。」

蕭醫師進一步指出,厭食症在中醫觀點中,與肝、脾、腎關係最為密切;由於脾為後天之本,脾氣健順對消化助益,肝則具有「疏泄作用」,若對於此時脾胃已十分虛弱的患者大補特補,反而容易導致上火,更是幫倒忙。蕭醫師舉例,曾有個女高中生來求助治療厭食症,這名病患臉頰凹陷、氣色差,舌頭也呈現暗紫色;因此他採取通腑化瘀的方式先促進腸胃蠕動與體內循環,待循環恢復至一定程度,才能再做進一步的治療。

有鑒於厭食患者多屬於心理障礙而抗拒進食,蕭家駒醫師則改以讓身體產生生理需要的治療方式;「視患者病況程度,我會透過中藥先讓患者漸次腹瀉,1天約腹瀉5~7次後,身體即會產生危機感並自動啟動患者的生理機制,此時病患自然會想要喝水和進食的欲望。」 厭食症嚴重併發症恐致死?名中醫師教你補腎氣、吃熱粥改善之道鍼還中醫診所之內科駐診醫師蕭家駒為中西醫雙主修學士,精通中西醫病理學並透過中醫投注其診療之熱忱。(蕭家駒中醫師提供)

厭食症飲食怎麼吃?

蕭家駒醫師表示,當厭食症患者開始願意重新進食,也不宜立即恢復正常飲食,此時因脾胃仍虛、消化無力,因此首重健脾補腎以排濕補氣,最直接的飲食良方就建議先自吃熱粥開始。「因人體在極度虛弱的情況下無法吸收太多食物,因此將白米熬煮成粥,病患較易吸收,也不會讓因厭食而疏於蠕動的腸胃一下子帶來極大負擔。」

名中醫建議:厭食症吃「粥」、祛濕健胃最夠力

另外,由於稻米為水耕作物,讓米飯天生具排濕作用,當白米熬煮成熱粥,同樣能幫助人體祛除濕氣,以中醫觀點而言,即能達到排濕健胃的效果。當身體濕氣漸消,體內循環也將隨之暢通,此時病患情況漸入佳境時,即可循序漸進恢復至常人的飲食習慣與食量。

厭食症嚴重併發症恐致死?名中醫師教你補腎氣、吃熱粥改善之道

蕭醫師並提醒,熬煮熱粥時一定要用白米而非小麥;「小麥的生長環境多位於乾燥地區,因此食用後容易讓人體累積過多濕氣,更不利於體內循環。」另外,蕭醫師也建議熱粥內不妨加入生與豆豉;「生、豆豉都屬溫性食材,可幫助開脾胃,達到溫和滋養腸胃的作用。」(延伸閱讀: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和相處?)

據新北市聯合醫院研究顯示,厭食症患者拒食或嘔吐等生理表現,其實背後也代表了許多難以消化的憤怒與悲傷所致。因此臨床多採營養復健、認知行為治療、心理治療等方式進行。蕭醫師亦建議,除了仰賴中醫治療之外,最重要的仍應協助厭食病患解開心理上的創傷與壓力、面對心結,才是治療厭食症的根本。

「生理女」太帥遭霸凌?3大性別認同問題有解

「生理女」太帥遭霸凌?3大性別認同問題有解

近年來,性別認同的議題逐漸受到大家重視,也有許多好萊塢明星勇敢站出來,表達自己的性向,例如2020年宣布自己為跨性別者的加拿大影星艾略特佩吉(Elliot Page),以及曾出演《玩命關頭6》的路克伊凡斯、《暮光之城》克莉絲汀史都華皆承認出櫃。

台灣雖為亞洲率先通過同性婚姻合法化的國家,但許多人在談論到性別認同時,仍感到疑惑,不了解生理性別和性別認同差在哪裡?不明白什麼是「生理女」及「跨性別」,進而造成跨性別女性在現實生活中遭遇許多困難。究竟生理性別與性別認同的差異在哪裡?生理女面臨的困難又是什麼?就讓《Hello健康》帶你一同了解! 什麼是性別認同?與生理性別差在哪裡?

根據台灣同志諮詢熱線《認識同志手冊》指出,性別認同(gender identity)是指不以生理性別斷定,而是以當事人主觀認定自己是何種性別,如男性、女性、雙性或介於中間等;生理性別則是透過男性與女性在生理上的性徵差異來做區分。

另外,亞東醫院精神科蔡佳妏心理師表示,兒童約2歲時就有性別認同的概念,會依據別人的外在特徵來判定男性或女性;6~7歲時則會進入性別恆定階段,開始接納自己的生理性別,扮演社會性別角色,到心理與生理性別一致;到了青春期階段,少部分的人會因為受到社會價值或環境期待的影響,摸索的時間比較長,需要等到成年之後才會漸漸確定自己的性別認同。(延伸閱讀:跨性別過渡期~父母陪伴孩子一起走過

「生理女」太帥遭霸凌?3大性別認同問題有解 霸凌、言語歧視,「生理女」常面臨的3大問題

現今社會仍有不少人對於女性存在刻板印象,認為她們外表一定要美麗動人,言行舉止更必須表現出溫柔婉約的一面,甚至將「異性戀」視為性傾向萬年不變的定律,造成生理特徵為女性與性別認同為男性的「生理女心理男」(又稱跨性別男性)於現實社會中面臨不少問題,包括職場或校園霸凌、上廁所不知道該去上男廁還是女廁,還有日常生活中他人無意間的言語歧視。

依據台灣伴侶權益推動聯盟,有超過一半以上的跨性別者在日常生活中有過不敢去上廁所的經驗;有高達24%的跨性別者即使生病,也經常因性別認同,而選擇延遲或不願就醫。另外,還有近20%曾有過在公共空間被騷擾或攻擊的經驗。 如何解決「生理女」所面臨的問題?

不管是在職場、校園或是公共場合當中,都經常出現對「生理女」的跨性別者不公平的待遇,以下針對上述所提到的3大問題,各自提出幾種因應方式: 1. 遭遇職場或校園霸凌

前幾年,一名國中女生因打扮中性,在學校經常遭到學長姐羞辱,說她是「變態、怪胎」,放學途中更遭到學長姐逼進暗巷,對其辱罵及潑飲料,而性霸凌的事件被揭發後,學長姐竟表示:「只是開玩笑而已!」

不只這位國中女生,還有許多打扮中性的「生理女」從小就常因自己顯露的性別氣質及性傾向,而遭到性霸凌。所謂性霸凌,意指透過語言、肢體或其他暴力,對於他人之性特徵、性別氣質或性傾向進行貶抑、攻擊或威脅之行為。(推薦閱讀:正視童年霸凌!精神疾病加害者也難逃

為防止性霸凌事件再度發生,學校除了應加強推動性別平等教育課程,政府也制定了《校園性侵害性騷擾防治準則》,對於校園安全做更詳盡的規劃,包括定期檢討校園空間與設施之規劃、紀錄校園內曾發生校園性霸凌事件的空間,並加強性霸凌受害者或檢舉人的申訴管道,以保障受害者的權益。

另外,性霸凌也可能存在於工作場所當中,當霸凌者對被霸凌者施以肢體上之傷害,造成被霸凌者受傷,或以言語、網路留言的方式辱罵被霸凌者,使其名譽毀損,可依民法第184條、第195條等規定向霸凌者請求損害賠償,並要求對方依刑法第277條傷害罪及第309條公然侮辱罪擔負刑責。

「生理女」太帥遭霸凌?3大性別認同問題有解 2. 上廁所該去女廁還是男廁?

跨性別的生理女經常為了避免遭到別人的異樣眼光,決定依照自己的生理性別,選擇至女廁上廁所。

不過,因應多元性別者的需求,國內在東吳大學、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世新大學、永和4號公園、青年公園、西門紅樓、大稻埕碼頭廣場、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台北北門國稅局等公共場所,均已設置性別友善廁所。

目前性別友善廁所雖尚未普及,但隨著性別平等教育的推廣,以及政府對於性別友善的努力,將性別友善廁所擴及北、中、南地區,未來勢必能提供給更多需要的跨性別者使用。 3.「你比男生還man耶!」是稱讚還是言語霸凌?

許多人在稱讚女跨男的跨性別者時,會無意間使用可能帶有歧視意味的表達方式,造成對方尷尬,甚至內心受傷害。

舉例來說,今天跨性別男性打扮的特別帥氣,有人卻對他說:「哇!你跨得好成功喔!比男生還man,都看不出本來是女的!」然而,這句看似真心的稱讚,不但無法讓對方充滿自信,反而會讓他認為這個人對自己充滿歧視。

倘若你平時看見跨性別男性,想要稱讚他們時,不妨可以簡單的說一句:「你今天很帥!」或「你的品味很好耶!」等不會強調跨性別身份的語句,不僅能使對方心花怒放,還能避免遭到對方誤會。

疫情期間會不會失去社交能力?8個原則讓你人氣滿滿

疫情期間會不會失去社交能力?8個原則讓你人氣滿滿

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期間,除了被染病的恐懼把持住之外。另一個困難可能是與好友、家人分隔不得見面,所以倍感失落。人類是社會性動物,也是群居動物,不可能單獨一人。經歷漫長的演化之下,社交、人際關係的經營對我們很重要,若是因為「宅在家救台灣」而壞了自己的心情,那我們一定要做出些應對來改變。讓《Hello健康》和你一起探討疫情間如何交流。

新冠疫情讓你忘了如何與人交流?

新冠疫情期間,窩在家裡快要發霉之餘,如何與人相處、交流的方式都快忘光?來試試看牽起人與人情感的幾個撇步: 空出時間

在家工作通常讓人加班而渾然不知,或是忙著照顧無法去上學的子女,反而沒有了自己的時間跟空間,所以一定要有意識地把時間空出來,才能與親友聯繫。(延伸閱讀:新冠肺炎在家工作!蕃茄鐘法唐鳳大推) 全神貫注

與親友聯繫時,建議放下手邊的工作;也不要一心多用,像「邊打手遊邊聊天」只會讓我們的注意力不停被分散。全神貫注並活在當下,才能真正地關心電話、手機、電腦另一端的家人或好友。(延伸閱讀:網路成癮了?4方法「社群排毒」一下疫情期間會不會失去社交能力?8個原則讓你人氣滿滿 打開耳朵傾聽

我們其實很容易在別人說話時下意識地插嘴。其實不是我們失禮,而是我們過於熱情分享,但唯有透過傾聽,才能明白對方的意思,以及對方的需求是什麼。 讓自己也被傾聽

與親友聯繫並不是「單行道」,對方也想知道我們在疫情之下過得好不好,所以誠實地分享自己的感受也很重要。我們也要「允許」親友給予我們傾聽與支持,這才會促成真心的交流與互動。

新冠疫情期間遠距互動守則

在疫情之下與在乎的人聯絡感情,還是有眉角要注意喔!

常常保持聯繫

用電話、電腦、手機、貼文等跟朋友維持聯繫可以讓心情愉悅,因為聽到熟悉的聲音、看到熟悉面孔、閱讀關心我們的親友所捎來的訊息,這都會讓我們不再感到孤立寂寞;就算無法與家人、好友碰面,但是情感上的連結會因為常常聯繫而更加地被強化,這對於獨居的人來說更為重要。 交流不是分勝負

與人交流時難免意見不同,要常常提醒自己傳達我們的關心和平安,切忌為了證明自己或是說服對方而傷了感情哦! 可加入網路社團

英文有句諺語:「老朋友是金,新朋友是銀(Make new friends, but keep the old. Those are silver; these are gold.)」,這個概念與我們文化裡的「廣結善緣」頗為相似。在疫情之下要如何拓展人際關係呢?可以試著從線上社群著手,在不同的虛擬社團結交新朋友。

疫情期間會不會失去社交能力?8個原則讓你人氣滿滿 幫助不懂使用 3C 產品的族群

現在有各式各樣的通訊軟體,讓人眼花撩亂!尤其是上了年紀的銀髮族來說,其實是一大挑戰。所以年輕的朋友,一定要幫助長輩操作,或是教他們如何使用電子產品,讓他們以網路跟世界連結。當然,如果自己親愛的家人、朋友還是無法上手,就還是以傳統打電話的方式來問候吧!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PTSD的定義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以下簡稱PTSD)指的是一種精神疾病。您會因過去的經歷而引發恐慌發作。對許多人來說經歷創傷之後,心裡會受到毀滅性的傷害,但是有些人在歷經事故或戰爭之類的痛苦,或令人震驚的事件後,會發展為PTSD。患者會發現自己一直在思考創傷事件,它會影響您的生活,且很難適應這一段時間的變化,但是有一些方法可以使您逐漸康復。 PTSD有多常見?

PTSD很常見,通常它對女性的影響多於男性。這是因為大多數女人比男人對變化更敏感,因此她們會感受到更強烈的情緒。這個疾病會影響任何年齡的患者,甚至是兒童。不過,可以通過減少風險因素來避免和管理。 請與您的醫師討論以獲取更多資訊。

PTSD的症狀

PTSD的常見症狀有: 無法停止思考致病的事件:當您患有PTSD時,您會不斷反芻思考、產生幻覺,以及做惡夢,反覆地重現受過的創傷。 迴避社交生活:由於擔心自己會恐慌發作,患者會不希望與其他人見面,或者避免會使您想起創傷的人、事、時、地、物。而這樣迴避的結果,是與家人和朋友分離和孤立的感覺愈來愈強,以及對以前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 情緒比以前更強烈:這意味著您可能會更煩躁或更沮喪,或者經常情緒低落。 與人相處有困難:包括感覺或表現出愛意,或者感到非常緊張不安或容易被嚇到。 睡眠障礙:您可能難以入睡,難以專心。 生理上的症狀:在身體上,您可能會遇到血壓和心率升高,呼吸加快,肌肉緊張,噁心和腹瀉等症狀。

可能有些症狀或症狀未在上面列出。如果您對症狀有任何疑問,請諮詢您的醫生。 PTSD的原因

PTSD的病因目前仍然未知,但是可以確定的是,您若經歷過實際的創傷,或曾經受到死亡威脅、嚴重傷害或性侵事件,這些都會導致您罹患PTSD。另一方面,下列也是罹患PTSD的原因: 焦慮和憂鬱症(Depression)等心理問題。 從兒童時期就經歷過嚴重創傷。 受性格所影響 您的大腦在控制身體,及在壓力下所釋放的化學物質和激素所導致。

什麼時候應該去看醫師?

患有精神疾病的人通常會對尋求治療感到羞愧,並希望延遲去看醫師。但是,PTSD是可以治癒的。您愈早尋求治療,便會越早康復。如果您有以下任何情況,請聯繫醫師: 如果您對創傷事件的想法和感覺困擾超過1個月。 如果您的消極想法和感受很嚴重。 如果您無法控制自己的生活。 如果您認為自己可能會受傷或自殺。 PTSD的風險因素

造成PTSD的風險因素有很多,尤其是經歷過人生中的難關時。但是,某些因素可能使您在發生創傷後發展為PTSD,例如: 遭受強烈或持久性的創傷。 年輕時曾經歷過其他創傷,包括童年時期的虐待或受到忽視。 從事容易增加創傷風險的工作,例如軍人和醫護急救人員等。 還有其他心理健康問題,例如焦慮或憂鬱。 缺乏家人和朋友的支持。 家族中有人患有精神健康問題,包括創傷後壓力症或憂鬱症。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面臨著壓力,但是有些人更容易患上PTSD。導致PTSD發展的最常見事件包括: 歷程戰爭 童年受到忽視和身體虐待。 受過性侵。 曾遭受身體上的攻擊。 曾受武器威脅。

其他許多創傷也可能導致PTSD,例如發生火災、自然災害、搶劫、車禍、飛機失事、酷刑、綁架、罹患絕症、恐怖攻擊,以及其他威脅到生命的事件。 PTSD的診斷與治療

以下資訊並非醫療診斷,想要有進一步的資訊,請隨時諮詢您的醫師。 如何診斷PTSD?

受到創傷事件後以來至少一個月,醫師才能確診是否罹患PTSD。如果事件發生後一個月內您遇到上述症狀,則應去看醫師。出現PTSD症狀,醫師會檢視您的完整病史和身體檢查來進行評估。儘管沒有專門用於診斷PTSD的方法,醫師仍可使用各種測試來排除身體疾病作為症狀的原因。

如果未發現身體有其他疾病,您可能會被轉介給精神科醫師、心理學家或其他心理健康專業人員。精神科醫師和心理學家會使用專門設計的訪談和工具來評估一個人的焦慮症狀。醫師會根據報告診斷您是否罹患PTSD,包括由症狀引起的任何功能問題。然後,醫師確定症狀和功能障礙後,若PTSD症狀持續超過一個月,則會確診為PTSD。

如何治療PTSD?

治療PTSD意味著您需要控制自己的生活。最一開始的治療方法是心理治療,通常會與藥物結合使用。當您結合使用這些治療方法後,您的症狀即可得到改善。此外,您需要學習技巧以解決症狀,並幫助自己感覺更好。如果再次出現任何症狀,您的醫師會教您如何應對。這些療法將有助於治療與創傷經歷有關的問題,例如:憂鬱、焦慮、吸毒,或濫用酒精。

有許多心理學方法,能幫助您發現問題並正確解決,例如認知療法,暴露療法和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治療(Eye Movement Desensitization and Reprocessing,EMDR)。

認知療法:可以幫助您了解自己為什麼陷入創傷記憶的原因。 暴露療法:可以幫助您安全地面對令人恐懼的事物,以便您可以學會有效地應對它。 眼動減敏與歷程更新治療:通過一系列引導的眼球運動使眼球運動減敏和重新處理,有助於您處理創傷記憶,並改變您對創傷記憶的反應。

您可能需要一些藥物,來治療PTSD症狀。如抗憂鬱藥,能幫助緩解憂鬱和焦慮症狀。抗焦慮藥物可改善焦慮和壓力感;當您的症狀涉及失眠或反復發作的噩夢時,使用哌唑嗪(Prazosin)。 PTSD的生活調整與居家治療

以下這些方法可以幫助改善PTSD: 遵守您的治療計劃並保持耐心。 了解有關PTSD的資訊,這樣做可以幫助您了解自己的感受,以及訂定有效的治療策略。 充分休息、飲食健康、運動、放鬆。 避免咖啡因和尼古丁,這會使焦慮更加嚴重。 請勿濫用酒精或藥物來麻木您的感覺,否則可能會引起更多問題,並阻礙真正的康復。

如有任何疑問,請諮詢您的醫師以了解最佳解決方案。

4症狀檢測!您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嗎?

4症狀檢測!您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嗎?

很多無法預測的天災或人禍,時有所聞,不分中外,甚至不是從新聞上看到而已,而是可能發生在你我或家人朋友身上,不管是生還者或受害者親友,甚至參與救災的人員,都可能因此受到程度不等的心理衝擊,嚴重者甚至會出現生理或心理的異常,引發所謂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以下簡稱PTSD)。因此,大家都需要進一步認識這個疾病,不但可自我檢測,也可觀察家人或朋友是否出現類似症狀,既自助也能助人。

什麼是PTSD?

這是一種焦慮症,通常發生在自己親身經歷過創傷如性侵、暴力,或目睹了可怕的事件如親友意外死亡、車禍、天災等,大多數人在事發當下會有強烈的無助、震驚、憤怒、緊張、恐懼甚至內疚等情緒,但多半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消失,如果這些感覺不但沒遞減,反而持續甚至更強烈,且時間超過1個月以上,無法回到事發之前的正常生活,請務必立刻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因為您很可能有PTSD了。

PTSD的4大症狀

1. 重現:不斷重溫事發當時的情景,包括回憶倒帶、產生幻覺或做惡夢。一旦觸及與該事件相關的事物,就可能感到極度痛苦。

2. 逃避:遠離任何可能聯想起該事件的人、地點、話題或事件。不但對過去喜愛的活動失去興趣,還會疏遠親友。

3. 警覺性增加:常哭泣、易暴怒、易受驚、神經質、難入眠、思緒混亂、注意力難集中,生理反應則包括頭痛、胃痛、腹瀉、噁心、疲倦、血壓升高、心跳加速冒汗等。

4. 負面認知和情緒:對於該事件相關的想法和情緒都很負面,且迴避去談論它。

這些症狀通常在事件發生後3個月內開始,有時則長達數年才會出現。此外,其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各異,有些人在6個月內康復,有的則經歷長時間的痛苦,但它是可以被醫治的。

約會應該怎麼坐?開會坐門邊最安全?3種桌子座位攻略一次看

約會應該怎麼坐?開會坐門邊最安全?3種桌子座位攻略一次看

走進教室或會議室,多數人都會習慣固定坐在平常坐的座位,其實這是有心理學的根據。加拿大維多利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ctoria)心理學教授羅伯特齊福德(Robert Gifford)對此表示,通常人都會受領域性(Territoriality)影響,習慣坐固定的位子,就像以前會打戰奪取領土、狗撒尿標記地盤一樣。

不論是面試、開會或約會,選擇坐哪往往會讓人覺得很困擾,讓《Hello健康》為你介紹方桌、長桌及圓桌等3種桌子的座位心理學,告訴你約會應該坐哪,會議時又應該坐何處才可以得到上級青睞。

3種桌子的座位攻略一次看:方桌、長桌、圓桌 1. 方桌:初次約會坐對面,熟了之後改並坐

在1對1的約會中,以方桌為例,請盡可能坐在對方的旁邊而不是對面,這能避免視覺上的競爭氛圍,幫助彼此能更放鬆地聊天,同時增進雙方信任關係。在肢體語言的世界,這樣並排坐的方式也象徵親密,表達「我在你身旁」、「我是你的得力助手」等訊息。不過,若是初次見面或面試,或許還是保持面對面聊天,避免造成誤解和尷尬。(同場加映:眼神接觸表露誠懇!積極傾聽的3原則

約會應該怎麼坐?開會坐門邊最安全?3種桌子座位攻略一次看

如果座位靠近門邊,邀請的一方應坐在靠近門的一側,讓被邀請者坐離門遠一點的位置,套用在男女約會情境的話,男生坐靠近門邊,女生坐內側,這樣才會讓女生有安全感。另外,在工作職場中,可以進門先觀察對方的握筆習慣,並坐在他沒有握筆的那一邊,這能相較減低你的壓迫感,使談話更自然。(同場加映:別當句點王!4個聊天技巧變身高手) 2. 長桌:離門愈遠,權力愈大

會議室的桌子通常都是長桌,一般而言,離入口或門最遠的座位通常是權力最大的一方,在公司就是老闆或主管,在家可能就是輩分最高的長輩。至於靠近門邊的座位,通常為會議或聚餐主導權較低者,可以自由從門口進出。

約會應該怎麼坐?開會坐門邊最安全?3種桌子座位攻略一次看

所以,如果你只是一般員工,選擇會議桌中間的座位較合適,早到者請盡量挑此位子,不僅能確保和座位上每個人有眼神交流,還能成為仲介者,幫助大家集中注意力、提升士氣與自信,同樣的情況也適用在教室,積極發言的人都會偏向中間的座位。(同場加映:背稿讀稿哪種好?3招幫助演講更成功) 3. 圓桌:都可以坐,但想加分就坐長輩旁邊

那麼,圓桌會議怎麼辦?由於圓桌沒有所謂的權力座位,因為不管坐哪都可以看見彼此,這常見於家庭聚餐和華人餐廳,其象徵人人平等及團圓的氛圍。但如果有長輩一起聚餐,座位也有學問,以團圓飯為例,坐得離長輩愈靠近,就更可以為長輩夾菜,說不定長輩會因此更疼惜你。

事實上,不論是公司開會或家庭聚餐,在任何場合的約會或面談,事先準備總是好的,這不僅僅關乎位子的挑選,更能幫助自己更清楚此活動的目的和動機。不管你是什麼角色,都請儘量早到。

約會應該怎麼坐?開會坐門邊最安全?3種桌子座位攻略一次看

破窗效應是什麼意思?以破窗理論解釋3種日常現象,別再盲目跟風成為加害者

破窗效應是什麼意思?以破窗理論解釋3種日常現象,別再盲目跟風成為加害者

當您走在街道上,看見角落堆了一包又一包的垃圾,但奇怪的是那邊根本沒有垃圾桶,也不是特別規劃出來的垃圾堆放處,而且路人經過時,順手也把剛喝完的手搖杯丟在垃圾旁。這種積非成是的亂丟垃圾行為,就是受到破窗效應影響。本文將帶您了解這個心理因素,以及如何應用破窗效應檢視自己的日常生活,避免跟風成為加害者。

破窗效應是什麼

破窗效應(Broken windows theory,又稱破窗理論)是由美國犯罪學家詹姆斯威爾森(James Quinn Wilson)和美國社會科學家喬治凱林(George Lee Kelling)兩人所提出的理論。

其概念為如果有一棟建築的其中一扇窗戶被打破,但是沒有人修復,那要不了多久,附近的其他窗戶也會接連的被破壞,亂丟垃圾、闖空門甚至縱火等犯罪行為也可能隨之發生。

破窗效應也常用來表示,當環境中的某種不良現象發生後,如果沒有馬上進行改善或修復,這種不良現象便可能會逐漸被接受,且逐漸擴大變嚴重。

破窗效應是什麼意思?以破窗理論解釋3種日常現象,別再盲目跟風成為加害者 3種常見於生活中的破窗效應

雖然破窗效應比較常被應用在社會現象上,但其實也能透過破窗效應,來檢視個人的日常生活。例如以下為3種常見的例子: 愈來愈多的髒碗盤:髒汙的餐盤不洗,直接放在水槽裡面,其他人也可能把自己沒洗的餐盤也堆在那邊,最後愈來愈多,看誰先受不了當負責清理這一切的倒楣鬼。 愈來愈亂的衣櫥:原本井然有序的衣櫥,因為某天趕上班,衣服收進來就隨便塞進衣櫥裡面,下次再收衣服的時候,可能看到衣櫥凌亂,便覺得沒關係就隨便塞吧,使得衣櫥越來越不堪入眼。 愈來愈髒的廁所:骯髒的廁所環境,會讓使用者更加的不注意廁所清潔,沒丟進垃圾桶的衛生紙,不會被撿起來,反而可能讓其他人跟著隨便亂丟;地上的尿漬不會減少,只會愈來愈多。相較之下,整潔的廁所,使用者的衛生意識也會比較高。

破窗效應是什麼意思?以破窗理論解釋3種日常現象,別再盲目跟風成為加害者

理性思考別跟風,拒當破窗效應幫凶

以前在學校的時候,班上可能都會有一個被大家排擠的同學,而一個人被排擠的理由,可能是他的個性特別讓人反感,或是他的行為很詭異。事實上,可能只有少數人是真的接觸到他,與他產生互動後才覺得討厭他,多數人反而是因為他被少數人所排擠,而人云亦云地與他保持距離,甚至參與排擠行為。

這種跟風的現象也常可以在社群媒體上看到,例如:某人爆料說誰誰誰做了某件壞事,網友們就會一窩蜂的跟著肉搜或謾罵被爆料者,其中真正有對這個爆料作出查證的人寥寥可數,結果最後發現被爆料者是無辜的。 阻止破窗效應的方法

破窗效應其實跟從眾心理頗為相似,都是人們因為看見別人所做的行為,想跟著效法的現象。因此為了避免破窗效應的蔓延,解決的根本之道其實在我們自己本身。

若我們能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獨立思考能力,對於環境中的不良行為能予以指正或協助改善,便不會輕易隨著他人的負面行為或是偏激的輿論起舞。

趕快找本書來看!閱讀可防失智、減壓,還能改善憂鬱症!

趕快找本書來看!閱讀可防失智、減壓,還能改善憂鬱症!

閱讀除了可以讓人暫時逃離生活壓力,也可以改善健康、為生活帶來幸福及充實感。其實書籍是很棒的休閒娛樂,每本書都有獨特的故事,也不必擔心如3C產品般受電量限制。

此外,閱讀亦具有平靜心情的效果,能清除心理的負面想法,有助於改善憂鬱症(Depression)及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甚至降低失智症的發作風險,以下《Hello健康》為你整理5個閱讀所帶來的好處。 1. 減輕壓力

壓力對身體健康的影響力高達60%,當壓力過大時,中風風險會提高50%、心臟病風險會提高40%。當然生活中不可能完全沒有壓力,但我們可以藉由一些方式來減輕壓力,避免讓它成為嚴重的健康問題,閱讀就是其中一項好選擇。(同場加映:壓力大怎麼辦?認識壓力和焦慮、教你7招實用減壓)

根據英國蘇塞克斯大學(University of Sussex)的研究發現,閱讀可以降低68%的壓力值,甚至比聽音樂或散步的效果更好。神經心理學家大衛劉易斯博士(Dr.David Lewis)發現,只需6分鐘閱讀時間,無論是報紙或書籍,都可使心率減慢和緩解肌肉緊張。

2. 讓人變聰明

閱讀可以增加腦中的詞彙量,促進智力發展。研究發現,年紀愈小的小孩,若閱讀能力愈強,則可能愈聰明。

一項2014年發表於兒童發展雜誌(Child Development)上的研究發現,7歲時閱讀能力較強的兒童,在智商測驗中的得分高於閱讀力較弱的兒童。

趕快找本書來看!閱讀可防失智、減壓,還能改善憂鬱症! 3. 減少焦慮

閱讀可減少負面思想,讓人不易感到焦慮及憂鬱,並對大腦有撫慰作用。當人透過書中角色在故事穿梭時,便會不自主地遠離負面及焦慮想法。

此外,閱讀還可減少與他人的疏離感和孤獨感,幫助治療如焦慮和憂鬱等心理健康問題。(推薦閱讀:焦慮症是什麼?6大類型你可能都聽過)

4. 更有同理心與社交技巧

2013年發表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發現,常閱讀小說的人,更能理解人們的信仰、慾望和想法與自己的不同,也就是更有同理心。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應用心理學和人類發展系(Department of Applied Psychology and Human Development )的研究作者基思.奧特利(Keith Oatley)認為,小說會使讀者與書中角色連結起來,讓讀者容易對現實中的人產生更多共鳴,進而發展人際關係。

趕快找本書來看!閱讀可防失智、減壓,還能改善憂鬱症! 5. 減緩認知能力的衰退

隨著年齡增長,腦部功能會逐漸退化,但部分研究指出,閱讀除了可幫助減緩並預防認知能力衰退,還有助於避免更嚴重的認知障礙,如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美國若許大學醫學中心(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的研究人員,於2013年在神經病學雜誌(Journal of Neurology)發表研究指出閱讀和其他刺激心智的活動,可能會減緩失智症(Dementia,俗稱老年癡呆症)的發生,該研究針對294名平均年齡89歲的年長者,在他們死亡前約6年開始調查研究,並分析他們的大腦,發現在早年與晚年有閱讀及寫作習慣,或其他心智刺激活動者,他們的大腦較少出現失智症患者常有的病變與斑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