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明原因頭暈頭痛?前庭性偏頭痛9大原因、5招預防暈眩症

不明原因頭暈頭痛?前庭性偏頭痛9大原因、5招預防暈眩症

35歲的黃小姐原本就會偏頭痛,特別是生理期前後和早上起床的時候,但近兩個月來,除了頭痛,她還經常頭暈、想吐,看東西都有旋轉晃動的感覺,走路重心不穩、搖搖晃晃的。

就醫檢查後,醫師診斷她為「前庭型偏頭痛」,除了吃藥,更重要的是飲食控制及作息調整;究竟前庭性偏頭痛是什麼?和一般偏頭痛有什麼差異?如何預防前庭性偏頭痛?《Hello健康》為您深入解析。

不明原因頭暈頭痛要注意,恐是前庭性偏頭痛

偏頭痛是一種體質,具有遺傳性,尤其以女性最常發生。正常情況下,大腦的神經系統就像一臺電流穩定的電子儀器,能夠控制感官、認知、肌肉、運動,以及身體各器官的運作。

若腦內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大腦就會過度放電,使腦部動脈發炎擴張,造成一般的偏頭痛;若放電波及內耳的前庭系統,就會引發「前庭性偏頭痛」。

一般偏頭痛的症狀除了搏動性的頭痛之外,還會畏光、怕吵、噁心及嘔吐;前庭系統由於負責維持人體的平衡感、方向感,還會產生以下症狀:

眩暈症:持續感到自身或環境天旋地轉,特別是起身或躺下的時候 失去平衡感:發作時,無法正常站立或行走 視線模糊,無法對焦 耳鳴、耳悶 聽力變差

前庭性偏頭痛的發作時間從數分鐘至數小時皆有可能,每個人症狀的表現方式不同,有些人會「偏頭痛」合併「前庭性偏頭痛」,意即頭又暈又痛,也有人以前庭性偏頭痛為主,但症狀非常嚴重,頻繁暈眩。

前庭性偏頭痛的9大原因

前庭性偏頭痛常發生於有偏頭痛體質、病史者,因為這類人的體質特別敏感,只要接觸到特定食物,或作息突然產生變化,大腦就會受刺激、產生頭痛或暈眩。

前庭性偏頭痛的常見原因包括: 壓力大 熬夜、作息不規律 睡眠不足(延伸閱讀:睡眠不足頭痛怎麼辦?冰敷、按摩可緩解,4招改善睡眠品質才能治本) 天氣太熱、太冷或劇烈變化 環境過於吵雜、刺眼 月經、更年期 飲用過量咖啡或酒精 食用容易誘發頭痛的食物,例如起司、紅酒、醃漬品及巧克力 焦慮、憂鬱

頭暈頭痛想吐怎麼辦?5招改善前庭性偏頭痛

前庭性偏頭痛的治療首重預防,抗暈眩藥物、止吐藥雖能改善症狀,但卻無法防止症狀發作,因此患者需盡量維持作息健康、減少接觸上述誘發因子。

以下提供5個改善前庭性偏頭痛的方法:

作息規律:避免熬夜,無論假日或平日都盡量在相同時間就寢及起床。 睡眠充足:每日睡足7~8小時,傍晚後不飲用含咖啡因的飲料,避免影響睡眠品質。 定期運動:運動有助於提升睡眠品質、維持健康及紓解壓力,建議每週從事至少3次有氧運動、每次30分鐘以上。 減少食物刺激:少喝酒、咖啡及茶,並避免食用起司、紅酒、蕃茄、柳橙、代糖、味精、巧克力及醃漬品等易刺激神經傳導的食物。 保持心情平靜、放鬆:適時出遊、散步,或和親友聚會聊天,排解壓力和煩惱。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健康》聯繫:[email protected](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前庭神經炎多久會好?暈眩原因、治療及飲食重點一次看

前庭神經炎多久會好?暈眩原因、治療及飲食重點一次看

28歲的小萱最近經歷一場重感冒,感冒雖然好了,身體卻還是很不舒服,經常暈眩、想吐,整個人搖搖晃晃、無法站穩。

小萱擔心發燒燒壞了腦袋,趕緊赴醫院檢查,醫生檢查了小萱的耳朵、聽力及身體狀況,判斷是感冒引起「前庭神經炎」。

究竟前庭神經炎是什麼?與感冒有什麼關聯?為什麼會造成眩暈、噁心?《Hello健康》為您一次說明白! 暈眩原因是前庭系統出問題!

耳朵的結構可分為外耳、中耳及內耳,前庭系統位於內耳耳蝸的上方,由3個環形的半規管和橢圓囊所組成;半規管中存有淋巴液和感受器,負責維持人體的平衡感,橢圓囊中則有耳石和毛細胞,能感受重力變化和直線加速度。

簡而言之,若前庭系統無法正常運作,人就會失去平衡感、方向感,開始感到眩暈、搖晃,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延伸閱讀:頭暈、天旋地轉是耳石脫落!靠1方法,9成耳石症患者能改善

前庭神經炎多久會好?暈眩原因、治療及飲食重點一次看

感冒後容易眩暈?小心是前庭神經炎

前庭神經炎顧名思義就是前庭系統發炎,經常發生於感冒或呼吸道感染之後,因為病毒擴散所引發,也常發生於晚秋、初春等氣候轉換劇烈的時節。

前庭神經炎的症狀和其他前庭疾病相似,包括: 眩暈,覺得自己或四周景物天旋地轉 失去平衡感 噁心、嘔吐 無法正常站立或走路

但症狀的表現方式不太一樣。首先,前庭神經炎所引發的眩暈症,持續時間比較長,從數小時至數天都有可能,而且症狀發作時,即使平躺也可能不會好轉;其他的前庭疾病,通常只持續十幾分鐘,且平躺休息後就能改善。

另外,患者痊癒後,可能會有數週至數月的暈眩後遺症,因為前庭的神經系統受到損壞;後遺症的症狀較輕微,包括輕度眩暈、失去平衡感及走路困難。

前庭神經炎多久會好?治療方式、飲食重點一次看

前庭神經炎通常會持續3天至1週以上,視發炎程度而定,治療重點在於緩解暈眩、嘔吐等症狀,待病患的免疫功能逐漸恢復,讓炎症自行消退。

若病情輕微,醫師可能會透過靜脈或肌肉注射,給予抗暈眩的藥物,並輔以止吐劑;若症狀嚴重,病患完全無法站立、行走或正常進食,頻繁嘔吐且脫水,則需住院打點滴或注射營養針,補充體力。

針對急性且嚴重的前庭神經炎,目前醫界也嘗試使用類固醇或抗病毒藥物治療,實際的治療方式為何,仍需由臨床醫師判斷決定。

飲食方面,病患建議多攝取富含維生素B3及B12的食物,加快康復速度: 維生素B3(菸鹼酸):豆類、花生、啤酒酵母、全麥製品、瘦肉、肝臟 維生素B12:文蛤、牡蠣、蛋黃、鮭魚、鮪魚、乳酪、牛奶、牛肉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健康》聯繫:[email protected](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突然暈眩一下,是頭暈還是眩暈症?眩暈症6大原因、症狀及治療

突然暈眩一下,是頭暈還是眩暈症?眩暈症6大原因、症狀及治療

許多人分不清楚眩暈和頭暈之間的差異,即使了解眩暈是什麼,也不知如何判斷自己是眩暈還是頭暈;究竟眩暈症是什麼?和頭暈、暈眩之間的差異?眩暈的原因為何?《Hello健康》帶您一次了解。

暈眩是什麼?認識眩暈症

暈眩(Vertigo)指一人突然出現天旋地轉、身體無法平衡的感覺,有時會伴隨著噁心、想吐及冷汗等症狀;在醫學上常用「眩暈」一詞,正式名稱則為「眩暈症」。

眩暈症是很常見的症狀,依據研究調查,約20~30%的人曾出現暈眩,盛行率約5~10%;換言之,每20人中,就有1~2人患有眩暈症。

眩暈症的發病率會隨著年紀上升而增加,40歲以上的盛行率為40%;若曾出現眩暈症,1年內的復發率為37.7%。 是頭暈還眩暈症?兩者症狀差異一次看

由於頭暈、眩暈的症狀相似,字義也十分相近,因此經常混淆;頭暈和眩暈最大的差異在於天旋地轉的感覺,覺得周遭環境或身體在旋轉、前後搖晃,嚴重時可能無法站穩、走路失衡,甚至出現眼震(Nystagmus,眼睛產生規則性的跳動)。

頭暈的原因很多,例如身體虛弱、低血壓、貧血、慢性阻塞性肺病、心理疾病、心血管或神經方面的問題等等,而這些疾病所產生的頭暈,通常讓人感覺:

頭昏昏浮浮的、輕飄飄的 頭重腳輕 頭昏眼花 無法站立或走路

雖然頭暈也可能無法正常站立或行走,但不會有旋轉的感覺。眩暈一般都是掌管平衡能力的組織或器官出了問題,所以才會感覺搖晃、旋轉。

突然暈眩一下,是頭暈還是眩暈症?眩暈症6大原因、症狀及治療 突然暈眩想吐?認識眩暈症6大原因 良性陣發性姿勢性眩暈:

又稱耳石症,指內耳耳石異常脫落,並且因為身體變換姿勢、頭部活動,而掉入半規管中的淋巴液,影響平衡神經 前庭神經炎

內耳的前庭神經系統受病毒感染而發炎,常合併噁心、嘔吐及盜汗等症狀;若病情嚴重,還會影響血壓、心跳,需立即就醫治療。 梅尼爾氏症

病患以女性居多,常因內耳的淋巴分泌過多、內耳內淋巴囊的吸收功能異常,或內淋巴循環受阻等原因,使淋巴液壓力增高,影響前庭系統作用。(延伸閱讀:了解梅尼爾氏症3大症狀、治療方法) 前庭型偏頭痛

好發於年輕女性或有偏頭痛病史者,常在生理期前後發作,或因天氣變化、壓力及特殊飲食等因素而誘發。

腦幹及小腦問題

例如脊椎基底動脈循環不良,影響腦幹及小腦的供血量,或是腦幹、小腦因為血管阻塞,而出現的中風前兆。 其他原因

例如壓力、糖尿病造成神經系統退化,或是服用特定抗生素、抗癌藥物,影響前庭神經和聽神經。

怎麼舒緩暈眩症?治療眩暈要先找出病因

由上可知,眩暈症通常都有一個明確病因,不像頭暈可能是疾病所致,也可能是單純身體狀況不佳所造成,只要多休息、補充營養就能改善。

醫師通常會依據眩暈發作的型態、頻率、持續時間及原因,搭配下列檢查找出病因,對症下藥:

電氣眼振圖 腦幹聽覺反應檢查 耳蝸電圖檢查 耳聲傳射檢查 前庭肌電位圖 血液生化檢查

針對急性的眩暈症,醫師會依據嚴重程度,決定注射抗組織胺、Phenothiazine藥劑,或開立相同成分的口服藥物。

在眩暈急性發作時,建議立即在一個硬實的平面躺下,身體不要動,眼睛張開看著固定一點,或直接閉上休息,待眩暈消退後再慢慢起來;休息時避免喝水,以免嘔吐。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健康》聯繫:[email protected](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耳朵突然聽不到?耳中風多久會好?耳中風症狀、治療及後遺症

耳朵突然聽不到?耳中風多久會好?耳中風症狀、治療及後遺症

40歲的楊先生某日起床接電話時,突然聽不到對方聲音,將手機拿到另一側的耳朵,聲音又突然出現了。楊先生驚覺耳朵有異,趕緊赴診所就醫,經診斷後發現是「突發性耳聾」,也就是俗稱的「耳中風」。

究竟耳中風是什麼?為什麼耳朵會突然聽不到?耳中風該如何治療?《Hello健康》帶您深入了解。

耳朵突然聽不到?認識耳中風

耳中風的正式名稱為突發性耳聾,指在短時間內(醫學定義為72小時),耳朵突然聽不見,通常發生於單耳,雙耳同時發生的情形相當罕見。

耳中風經常發生於秋冬等氣溫多變的季節,病患年齡以40~60歲最常見,男、女發生機率相當。耳中風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多數都能恢復聽力,但若拖延4~6週後才治療,聽力通常難以挽回。 為什麼會耳中風?突發性耳聾原因

突發性耳聾的病因通常難以確認,高達85~90%的病患找無病因,10~15%的病患能在發病過程中,經檢查找出原因。

耳中風的可能原因包括:

病毒感染:例如曾在發病前感冒、出現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擴散至內耳,造成內耳神經受損。 血管阻塞:這就是「耳中風」一名的由來,內耳的耗氧量大,只要血液循環出現問題,就會影響內耳機能,舉凡高血壓、糖尿病或高血脂等三高患者,皆可能因血管阻塞而出現耳中風。 氣溫變化:氣溫驟變容易導致血液循環變差,影響內耳功能。 作息不正常、壓力過大:長期熬夜和壓力也可能影響血液循環、神經系統,導致聽力受損。 自體免疫疾病:較為罕見,通常會造成雙耳突發性耳聾。

耳中風症狀:耳朵突然耳鳴、耳聾

在特定時間或期間內,例如某一、兩天或某日起床後,單側耳朵突然出現以下症狀:

聽力減弱:單耳突然聽不清楚,有時可能聽力減弱狀況輕微,導致患者完全不自覺已有耳中風。 耳聾:單耳完全聽不見。 耳鳴、耳悶或耳脹 暈眩:四周景物看起來不停旋轉,閉上眼睛後症狀就稍微好轉。

耳中風症狀有時會自行好轉,但仍建議就醫檢查與治療,以免影響未來聽力。(延伸閱讀:小孩為什麼眩暈?認識內耳平衡系統

耳朵突然聽不到?耳中風多久會好?耳中風症狀、治療及後遺症 耳中風多久會好?治癒率高嗎?耳中風治療及後遺症

耳中風的治療時間點對於預後影響極大,若在發病後1週內治療,聽力通常能完全恢復;2週內治療,聽力最少能恢復至原先聽力閾值的一半;超過2週才治療,聽力可能終身受損,或有持續性耳鳴、間斷性暈眩等後遺症。

耳中風治療以類固醇為主,並分為口服、靜脈注射及耳內注射等3種方式;醫師通常會建議患者住院5~7天,安排詳細的生化檢查,並同時接受口服與靜脈注射的類固醇療法;住院治療也有助於放鬆精神壓力、讓身體充分休息,對於預後幫助良多。

在治療期間,部分醫師可能會給予下列藥物,加強治療效果:

血漿擴張劑(靜脈注射):促進內耳血液循環 口服神經活化劑、血液循環改善劑:加速聽覺神經細胞的復原和活化

若口服及靜脈注射仍無法改善聽力,醫師可能會採取耳內注射療法,將類固醇注射至中耳腔,讓藥物浸潤至內耳,直接作用於患部。

經歷上述療程後,多數病患的聽力會於2~4週內逐漸改善,若超過6週仍不見好轉,病患聽力可能自此不會恢復。

若您有任何健康相關問題,或有相關內容合作、採訪活動及投稿邀約,歡迎隨時與《Hello健康》聯繫:[email protected]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很像又不太像!急性咽喉炎不一定是感冒所致!詳解12大症狀、少吃這類食物幫你速速遠離它

很像又不太像!急性咽喉炎不一定是感冒所致!詳解12大症狀、少吃這類食物幫你速速遠離它

急性咽喉炎好發於秋冬及春夏交替之際,不論男女老少,皆可能因感染致病菌後,出現喉嚨痛及發燒等症狀;然而,並非只有感冒會引發急性咽喉炎,如腺病毒或近年來大為流行的新冠病毒,也是導致咽喉發炎的主因。

究竟造成急性咽喉炎的原因有哪些?會引發何種症狀?本文將帶你一起了解,並告訴您預防急性咽喉炎的小撇步!

急性咽喉炎會傳染嗎?罹患急性咽喉炎的原因是什麼

急性咽喉炎主要是因病毒(如流感病毒、新冠病毒或腺病毒等)、細菌(如鏈球菌)感染咽部黏膜、淋巴、肌肉等周圍軟組織後,出現發炎反應。患者通常會咳嗽或打噴嚏,將帶有致病菌的飛沫傳染給其他人,尤其在密閉空間,更容易造成傳播。

由於病毒或細菌可短暫存活於物體表面,一般人也可能經由接觸致病菌而遭感染,例如手觸碰到沾有細菌或病毒的鼻涕,又去揉眼睛或摸口鼻,病毒或病菌便會隨之入侵人體。

此外,少部分患者可能會因大吼大叫或過度使用聲帶,引發急性咽喉炎,出現聲音沙啞或喉嚨痛的症狀。(推薦閱讀:聲音沙啞、喉嚨痛好崩潰?靠4招避免聲帶長繭,維持天籟美聲

很像又不太像!急性咽喉炎不一定是感冒所致!詳解12大症狀、少吃這類食物幫你速速遠離它 急性咽喉炎的12種臨床常見症狀

遭病毒或病菌感染的急性咽喉炎,可能出現以下12種典型症狀:

咽部疼痛 吞嚥疼痛 吞嚥困難 發燒 頭痛 全身倦怠 肌肉痠痛 聲音沙啞 鼻塞 流鼻水 咳嗽 頸部淋巴腫脹疼痛

如何診斷急性咽喉炎?

罹患急性咽炎後,若併發呼吸急促、呼吸困難、發紺(嘴唇發紫或變藍)、血痰、胸痛、意識改變、低血壓、發高燒持續72小時或頸部腫脹疼痛等病徵,應儘速至耳鼻喉科就醫檢查。(延伸閱讀:病毒性咽喉炎: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耳鼻喉科醫師問診後,通常會再用內視鏡檢查患者咽喉淋巴組織;若醫師懷疑遭病毒或病菌感染,就會進行特殊微生物培養,以確認是何種病毒或病菌所引發的急性咽喉炎。

急性咽喉炎多久會好?治療與緩解方法報你知

急性咽喉炎發病後,一般約1週可痊癒,耳鼻喉科醫師大多僅會針對症狀開立緩解症狀藥物,如抗發炎藥、化痰藥或退燒藥等,替患者舒緩不適症狀。病患在這段時間,應多補充水分、讓身體與喉嚨適當休息,才可有效改善病況。

如果是因細菌感染所引發的急性咽喉炎,醫生可能會以服用抗生素治療患者,療程約3~7天。

另外,急性咽喉炎患者除服用藥物及透過多喝水等方式保養喉嚨外,若想緩解喉嚨不適,也應避免食用刺激或辛辣的食物及少抽菸,以防尼古丁加重或延長喉嚨痛症狀。 預防急性咽喉炎:維持良好衛生習慣,

平時外出前,應配戴口罩,以防感染病毒或病菌,勤洗手,減少觸摸公共場域物品如桌子、椅子等機會,才能降低罹患急性咽喉炎的風險。

喉嚨癢、乾咳不停?恐是降血壓藥副作用!解析5大乾咳原因

喉嚨癢、乾咳不停?恐是降血壓藥副作用!解析5大乾咳原因

張老師患有高血壓,自從每天服用降血壓藥後,前陣子發現,明明起床時喉嚨沒有痰液,卻久咳不停,而且總覺得喉嚨癢。張老師原以為是感冒,服用止咳化痰藥及多喝水一周後,乾咳症狀。卻未改善,趕緊就醫檢查。經醫師診斷後發現,原來是服用降血壓藥的副作用,才會不停乾咳。

久咳不停是不少人常見困擾,其中乾咳更是不少人常見症狀,因不易找出真正病因,讓人困擾不已。導致乾咳的原因是什麼?《Hello健康》透過為你解惑! 為什麼會咳嗽?

咳嗽是身體正常的反射機制,一旦外來異物或不正常分泌物入侵呼吸道,便會刺激咳嗽感覺神經或神經末梢的接受體,傳到位於腦幹的咳嗽中心,再藉由運動神經刺激呼吸道的肌肉收縮,產生激烈的氣體流動。

喉嚨癢、乾咳不停?恐是降血壓藥副作用!解析5大乾咳原因 常見5原因造成乾咳  喉嚨癢、咳嗽是徵兆

依據咳嗽持續的時間,一般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咳嗽;當咳嗽少於3週,為急性咳嗽,若長達3週以上,則為慢性咳嗽。咳嗽常見的表現型態有兩種,分別為有痰的咳嗽與乾咳。

咳嗽帶有痰液,大多是因感冒、慢性阻塞性肺病、鼻涕倒流等成因所致;乾咳則較為不同,通常是以下5種原因所造成的: 成因1:過敏性鼻炎(Anaphylactic rhinitis)

過敏性鼻炎患者[因接觸過敏原,刺激鼻子出現發炎反應,典型症狀包括乾咳、鼻子癢、打噴嚏或流鼻涕等。

由於過敏性鼻炎症狀與感冒相似,容易使患者混淆,且兩者可能同時存在患者身上,因此需就醫診斷後,才可確認真正病因、對症下藥。若是過敏性鼻炎則無法根治,需要遠離過敏原才能解決不適感。

成因2:氣喘(Asthma)

氣喘是受遺傳或過敏原(如塵蟎、花粉、空汙)刺激所致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一旦發作會使患者呼吸道出現過敏反應,大多會引發乾咳、呼吸困難、胸悶等症狀,並伴隨明顯的喘鳴聲,尤其是在吐氣時,因支氣管發炎腫脹,使得氣流經過狹窄氣流內徑,發出「咻咻咻」的雜音。

成因3:急性支氣管炎

急性支氣管炎常因病毒感染所致,例如常見疾病流感病毒、冠狀病毒及鼻病毒等,但也可能經由細菌感染、抽煙、化學氣味或灰塵等引起。其中,長期抽煙或身處粉塵或其他有害氣體的的工作環境中,較易得到急性支氣管炎,且因支氣管黏膜長期下來已遭破壞,罹病後也較不容易恢復。

一旦患有急性支氣管炎,在初期除了會乾咳,還可能有輕微發燒、疲倦、胸悶、胸口不適及呼吸有雜音等症狀。,要特別注意的是,倘若出現呼吸困難或氣喘時,應盡快就醫檢查,以免併發肺炎。(延伸閱讀:咳嗽咳不停還生痰?慢性支氣管炎6症狀愛注意!保養支氣管就靠4撇步) 成因4:服用降血壓藥物

長期服用降血壓藥物如Ramipril或Enalapril等血管張力素轉化酵素抑制劑後,,雖能使高血壓患者血管鬆弛,達到降血壓功效,仍可能頻繁出現乾咳症狀,即便服用止咳藥也無法停止乾咳,通常須等停藥數日至1個月後,才會逐漸停止乾咳。(推薦閱讀:高血壓讓人陽痿?高血壓、降血壓藥可能造成勃起障礙) 成因5:長時間使用喉嚨

許多人可能會因未喝水喉嚨乾燥或長時間說話,出現喉嚨乾癢或疼痛症狀,因此透過咳嗽來清喉嚨;有些人容易緊張,也可能無意識地出現「乾咳」習慣,。其實,喉嚨產生的不適感是因清喉嚨時,空氣高速衝過聲帶,產生太多機械性刺激所致,才會讓乾咳成為擺脫不掉的病症。(同場加映:聲音沙啞、喉嚨痛好崩潰?靠4招避免聲帶長繭,維持天籟美聲

黃色、綠色鼻涕的差異?6大鼻涕、鼻水顏色原因解說

黃色、綠色鼻涕的差異?6大鼻涕、鼻水顏色原因解說

每逢季節交替,感冒人數就明顯上升,除了可能出現打噴嚏、鼻塞及喉嚨痛等症狀,鼻涕也容易流不停,讓人不堪其擾。

隨著病程變化或病原菌的不同,鼻涕顏色也會有所改變,而鼻腔過於乾燥、罹患過敏性鼻炎亦可能引發不同顏色的鼻涕大量生成。

究竟鼻涕顏色各自代表什麼含意?讓《Hello健康》告訴你如何根據鼻涕顏色,判斷身體的健康狀況。 什麽是鼻涕?流鼻水的作用說明

鼻涕(Snot,又可稱作鼻水)就是指鼻腔內的黏液,來自於鼻腔腺體保護黏膜所產生的分泌物。(推薦閱讀:什麼是鼻涕倒流?症狀、原因、治療與改善)

一般而言,鼻腔每日約產生1公升分泌物,會於吞嚥時連同唾液或食物,緩緩流進喉嚨及胃裡,所以沒有明顯感受,但當致病菌入侵鼻黏膜時,便會促使鼻腔提升鼻涕分泌量,以便將致病菌沖刷出體外。

流鼻涕的7種常見原因

以下為7種容易流鼻涕的原因:

感冒 過敏性鼻炎 非過敏性鼻炎(如藥物性鼻炎、味覺性鼻炎、職業性鼻炎、萎縮性鼻炎等) 流感 新冠肺炎(COVID-19) 空氣乾燥 抽菸

黃色、綠色鼻涕的差異?6大鼻涕、鼻水顏色原因解說 流鼻涕就是生病?從6種鼻涕顏色看健康

每個人擤鼻涕所呈現的顏色不盡相同,顏色差異可反映個人健康狀態;因此擤鼻涕後,不妨觀察一下自己流出的鼻涕顏色為哪一種: 鼻涕顏色1:透明鼻涕:

在正常情況下,流出少量、如同清水般的透明鼻涕,代表鼻腔未經致病菌感染入侵,身體沒有任何大礙,但若透明鼻涕大量增加時,有可能是過敏性鼻炎所致。 鼻涕顏色2:白色鼻涕

白色鼻涕是感冒前兆之一,患者鼻腔組織會因發炎、充血,導致發炎增厚,組織液的分泌下降,而鼻水中的黏蛋白則會增加,造成流出的鼻涕外觀呈現白色、混濁不清的模樣。 鼻涕顏色3:黃(綠)色鼻涕

鼻水顏色由透明清澈狀轉為黃色時,表示鼻腔已感染致病菌而發炎、化膿並參雜病菌與白血球的屍體,亦為感冒常見症狀。若鼻涕呈現黃綠色時,就有可能是感染程度加劇,需特別注意。(延伸閱讀:鼻塞、流鼻水?是感冒還是鼻子過敏?一分鐘看懂過敏和感冒差異

鼻涕顏色4:金黃色鼻涕

如果流出黏稠的金黃色鼻涕,代表鼻黏膜可能受真菌感染,導致患者罹患黴菌性鼻竇炎(Fungal sinusitis)。 鼻涕顏色5:(粉)紅色鼻涕

若鼻涕帶有些微血絲,可能是微血管破裂所導致,應注意是否因鼻腔過於乾燥、隨意挖鼻孔或用力擤鼻涕等外力傷害所致。(延伸閱讀:突然流鼻血怎麼辦?頭後仰能止血?4步驟正確處理流鼻血問題) 鼻涕顏色6:黑色鼻涕

當吸入受汙染的氣體時,就有可能會流出黑色鼻涕,且現代空汙問題日益嚴重,因此也增加民眾吸入大量污染氣體的機率,建議當日空氣品質不佳時,外出時便應配戴口罩,以防鼻腔或呼吸道遭受感染;此外,抽菸也會傷害鼻腔黏膜,引發流鼻涕、咳痰等症狀,甚至讓鼻涕變黑。

耳朵有洞還發臭?小心耳前廔管發炎!了解耳前廔管發炎原因、治療方法

耳朵有洞還發臭?小心耳前廔管發炎!了解耳前廔管發炎原因、治療方法

明明沒有穿耳洞,耳朵上竟出現1個神秘小洞,有時還會紅腫熱痛,留出乳白色濃液,讓人不堪其擾,不知道是耳朵哪裡出問題。

事實上,耳朵洞可能與遺傳有關,且經常會被忽略,其名為「耳前廔管」。多數人都會等到耳前廔管發炎、出現不適症狀,就醫後才會驚覺自己的耳朵有個小洞。

究竟耳前廔管是什麽?大多會出現在耳朵的哪個位置?當耳前廔管發炎時,應該如何治療?就讓《Hello健康》來為你解答。

耳前廔管是什麼?在耳朵哪個位置?

耳前廔管(Preauricular fistula)在台灣發生率約為2.5%,屬於一種自體顯性遺傳,通常位於耳朵前方,其次則是在耳廓上。

由於耳廓在胚胎發育時,是由第1對及第2對的腮弓互相融合而成,而當胚胎在發育的第6週,出現腮弓癒合不完全的情形,就會形成耳前廔管。

耳前廔管外觀看起來就像1個小洞,大部分會出現在耳朵單側,只有少部分的人會於耳朵雙側出現。(推薦閱讀:耳鳴又有異物感?可能是耳咽管出問題

耳朵有洞還發臭?小心耳前廔管發炎!了解耳前廔管發炎原因、治療方法 耳前廔管發炎會引發哪些症狀?何時應就醫檢查?

一般而言,耳前廔管不會出現任何症狀,但由於其管壁組織與皮膚類似,因此也會產生皮脂分泌物,或因此產生異味,而流出乳白色及帶有些微臭味的分泌物,但若能順利排出,對健康並無大礙。(延伸閱讀:耳朵有蟲免驚!4招安全清除耳內異物,這NG行為千萬別做

不過,當耳前廔管的分泌物堆積,引發細菌感染而發炎,出現紅腫熱痛或化膿潰爛等症狀時,就應立即至耳鼻喉科檢查。

醫師會藉由理學檢查,觀察耳朵外觀,並詢問患者有哪些不適,以進行相對應的治療。 耳前廔管發炎可用抗生素 未發炎則無需治療

擁有耳前廔管者其實不必過度驚慌,若一生中都沒有出現發炎反應,就不需進行任何治療或進行手術切除。

針對耳前廔管急性發炎的病患,醫師可能會使用抗生素,但如果有膿瘍形成時,醫師則會先將膿瘍切開進行引流,等待發炎狀況緩解後,可能會建議患者進行耳前廔管切除手術。 如何進行耳前切除廔管手術?

耳前廔管切除手術會在全身或局部麻醉下,從耳前廔管開口處或膿瘍處皮膚切開,並將病灶組織切除,隨後再進行清創後縫合,必要時醫師會視情況置放引流管,將膿液引出。

手術時間一般可在30分鐘內完成,患者在術後2週內需避免傷口泡水及保持傷口清潔,以免再次感染。

預防耳前廔管發炎 勿用牙籤或棉棒掏挖

由於耳前廔管會產生分泌物,因此有些人會使用牙籤或棉花棒掏挖或擠壓廔管,但此舉反而容易造成小傷口,提高細菌入侵風險,因此建議僅使用衛生紙將分泌物輕輕拭去即可,避免過度刺激耳前廔管。

多發性硬化症: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多發性硬化症: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什麼是多發性硬化症?

神經元是神經系統裡面讓我們能夠思考、看得見、聽得見、說話、感覺及做動作的構造。每個神經元都是由細胞和神經軸突(Axon,從細胞本體伸出,帶有訊息)所構成。多數在中樞神經系統的軸突,都包覆在髓鞘(Myelin)中;髓鞘則是由脂質和蛋白質構成,作用像是電纜絕緣體,可以幫助訊號隨著神經移動。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是會漸進發展的終身疾病,會影響腦部和脊椎神經細胞。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是因為髓鞘受損或感染,使神經訊號中斷,導致下方神經纖維損壞,或會引發其他症狀。

患者可能只有一項輕微的症狀,也可能會有幾種不同的症狀,或因損壞區域(病灶或傷痕組織)沿著神經延續 ,而發生多項伴隨嚴重行動障礙症狀的情形。這種情況可以透過核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來偵測,以觀察患者的神經傳導有無被中斷的狀況。 多發性硬化症有多常見?

多發性硬化症在亞洲較為少見,其中女性比男性發病率高,全台約有一千名的患者,好發於成年人。 多發性硬化症的症狀

多發性硬化症的症狀可能會在緩解過程中先改善,接著再惡化。症狀會依據腦部或脊椎是否受到影響,以及涵蓋範圍有關。與腦部有關的症狀包括: 視力模糊或複視 思考障礙 動作笨拙或缺乏統合能力 失去平衡 麻木 刺痛感 其中一隻手或腳感到虛弱 膀胱失去控制或感到麻木

仍有許多症狀未在此列出,若有任何問題可進一步諮詢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若有任何上述徵兆或症狀或問題,都請諮詢醫師。每個人的身體反應各有不同,最佳的方式是和醫師討論最適合您的解決方案。 多發性硬化症的原因

造成多發性硬化症的原因目前依然未知,不過一般認為這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會在免疫系統異常,攻擊自己身體裡的腦部、脊椎和髓鞘組織時發作。

如前面所述,髓鞘就好比包覆在電線外的絕緣體。當保護神經纖維的髓鞘脂質構造受損,使神經纖維暴露在外,原本該沿著神經傳導的訊息就會變慢或中斷,神經本身可能也會逐漸受損。

目前仍不知道為什麼只有一部分的人會發生多發性硬化症,可能是基因和環境影響有關,但近年罹病機率有上升的趨勢。 多發性硬化症的風險因素

多發性硬化症有很多風險因素,例如基因。先前有研究也顯示,住在高緯地區的人,特別是北歐國家,有較高機率會發生多發性硬化症。

多發性硬化症的診斷與治療

本文提供的資訊無法替代任何醫療建議,進一步資訊請諮詢醫師。 如何診斷多發性硬化症?

沒有特定的檢驗可以確診多發性硬化症,但仍建議請神經科醫師看診。醫師可能會使用核磁共振、脊椎穿刺以及視覺誘發反應來檢驗。核磁共振會顯示髓鞘發炎或毀損的部位,而腰椎穿刺則能讓醫師從脊椎中取出部分液體來檢驗。 如何治療多發性硬化症?

多發性硬化症無法根治,但是有很多治療方式能控制症狀,並減緩疾病發展。這些方式能同時治療多發性硬化症,以及它的併發症,例如痙攣、疲勞、疼痛、思考障礙、膀胱和腸道問題等。

治療方式主要是利用皮質類固醇藥物(Corticosteroid drugs)來控制症狀,例如貝他干擾素(Interferon beta-la)及格拉替雷(Glatiramer),都能減緩多發性硬化症的進程,並減少復發次數。

用來治療併發症的藥物包含阿曼他丁(Amantadine)、貝克芬錠(Baclofen,一種肌肉鬆弛劑)、加巴噴丁 (Gabapentin)、奧昔布寧(Oxybutynin,一種膀胱鬆弛劑)、溴丙胺太林(Propantheline Bromide,消化性潰瘍藥物) 、軟便劑(Stool softeners)、洋車前子(Psyllium)、(fiber)、非固醇類抗發炎藥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簡稱NSAIDs),以及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維持健康的生活習慣、充分休息及運動,還有維持正常體重也很重要。 多發性硬化症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下列生活習慣及居家療法,或許有助於應付多發性硬化症: 充分休息。 運動:若您有輕度或中度的多發性硬化症,規律運動有助於改善您的力氣、肌肉張力、平衡和協調性。若怕熱,游泳或其他水上運動是很好的選擇。其他輕度或中度運動包含散步、伸展、低強度有氧、踩飛輪、瑜伽和太極拳。 不要讓體溫過高:體溫升高時,常會讓多發性硬化症的症狀惡化。要避免暴露在高溫中,可以使用冷卻巾等裝備。 飲食均衡:少部分研究顯示,飽和脂肪低,但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例如:橄欖油和魚油可能會有幫助。研究也顯示,維生素D可能對多發性硬化症患者有幫助。 釋放壓力:壓力會引發或使多發性硬化症的症狀惡化,因此推薦瑜伽、太極拳、按摩、冥想或深呼吸,以幫助釋放壓力。

若有任何問題請諮詢醫師,以了解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案。

口角炎快速好吃什麼?吃維他命b2就夠了?嘴角破藥膏、飲食公開

口角炎快速好吃什麼?吃維他命b2就夠了?嘴角破藥膏、飲食公開

口角炎俗稱臭嘴角,一般人常說是火氣大所致,但實際上通常是缺乏營養素或免疫力失調所造成。

究竟口角炎吃什麼才能快速好?吃維他命b2就夠了嗎?口角炎和唇皰疹一樣嗎?《Hello健康》一次為您解答!

你是口角炎還是唇皰疹?

口角炎和唇皰疹為不同病症,所以處置方式也不一樣;了解您所患的病症為何,才能對症下藥、快速治癒。

口角炎顧名思義就是口角出現急性或慢性發炎,通常是缺乏營養素、免疫力下降或細菌感染所致;而唇皰疹則是皰疹病毒所引起,因為免疫力下降,長期存於體內的病毒突破防線。前者需使用抗生素或抗黴菌藥膏,後者則是抗病毒藥膏。

兩者的初期病灶十分相似,難以區別,但唇皰疹通常僅出現於單側,會出現水泡,而且1週後就可能結痂、掉落;口角炎的病程則可能拖至1週以上,而且兩側嘴角都有機會發生。

口角炎怎麼快速好?嘴破吃維他命b2就會好嗎?

治療口角炎,首先需釐清病因,常見原因包括:

免疫力低下:因為壓力大、作息不正常,或患有糖尿病、愛滋病等影響免疫功能之疾病,導致免疫力下降,讓口腔或嘴角周圍的細菌趁虛而入,例如念珠菌感染。 嘴角摩擦、滯留口水:老年人可能會因為皮膚鬆弛、下垂或牙齒缺損,造成嘴角附近皮膚頻繁摩擦,加上口水滯留、嘴角潮濕,便容易引起發炎。 營養失調:缺乏維生素B2、葉酸、鐵質、鋅等。 有濕疹體質:患有脂漏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者,較容易併發口角炎。

依據全民健康基金會的資料,多數口角炎患者都是嘴角刺激、摩擦,或念珠菌感染所致,因此建議可先嘗試以下治療方法: 保養嘴角、減少刺激:常保嘴角滋潤乾淨,避免一直舔嘴唇;在飯後需擦拭嘴角,並且定時塗抹凡士林或護唇膏,保護嘴角。 使用抗生素或抗黴菌藥膏:經醫師診斷為細菌或黴菌感染後,依照醫師指示使用抗生素或抗黴菌藥膏。

口角炎快速好就吃這些維生素、礦物質!

無論是營養失調、感染發炎或免疫力低下者,皆可多食用下列食物,補充缺乏的營養素,加速消炎: 重要營養素:維生素B2

維生素B2具有維持皮膚健康,促進皮膚、頭髮及指甲生長的功用,若缺乏則容易導致口角炎、嘴唇乾裂、舌炎及脂漏性皮膚炎;對於改善及預防口角炎,具有關鍵作用。 富含維生素B2的食物:牛奶、乳製品、動物內臟、魚肉、瘦肉、菠菜、綠花椰菜、杏仁或其他堅果。 其他營養素

葉酸:蘆筍、菠菜、黑豆、綠花椰菜、空心菜、動物內臟、蛋及堅果。(延伸閱讀:每日400微克才夠!葉酸不只孕婦要補,4大葉酸功效就吃這些食物) 鐵質:動物性來源包括豬血、鴨血、牛肉、鵝肉、海鮮類;植物性來源則有芝麻、菠菜、木耳及紅莧菜。 鋅:甲殼類海鮮含量最高,例如牡蠣(生蠔、蚵仔)、蛤蜊、蝦蟹;其他來源則有南瓜子、腰果、杏仁、雞蛋及乳製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