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睪丸發炎「蛋蛋」痛?預防副睪丸炎,安全性行為很重要!

副睪丸發炎「蛋蛋」痛?預防副睪丸炎,安全性行為很重要!

說到私密處清潔,男性普遍不如女性重視,但儘管男性泌尿道感染風險較低,未保持陰部乾淨或進行不安全性行為,仍可能因細菌感染而引發「副睪丸炎」(Epididymitis)。

患者不僅會出現陰囊紅腫、疼痛,病症還復發且難以根治,是相當棘手的泌尿系統疾病。

別擔心,《Hello健康》將會一步步帶你了解副睪丸炎的症狀,以及該如何預防睪丸感染發炎,保護好睪丸健康,不再「蛋疼」。

副睪丸炎是由細菌感染所致

在男性的睪丸與血液之間有一道血睪丸屏障(Blood-Testis Barrier),能夠阻絕外來細菌對於睪丸的侵害,但當泌尿道屢次感染、患者免疫力下降或尿道內壓增加時,就容易使得細菌侵入副睪以及睪丸,形成急性副睪丸炎,以下是常見的副睪丸炎成因: 頻繁的不安全性行為:頻繁的不安全性行為,易使得尿道感染淋病雙球菌、披衣菌,引發尿道炎,便容易使得副睪丸、睪丸發炎。(延伸閱讀:無套口交沒關係嗎?4種病菌可不饒人) 小便尿不乾淨:小便尿不乾淨易在尿道殘留餘尿,進而引發慢性膀胱炎,會使得細菌沿著尿液逆流感染副睪以及睪丸,形成副睪丸炎,好發於有攝護腺肥大的老年人身上。(延伸閱讀:攝護腺肥大怎麼辦?攝護腺症狀自我評估就靠 IPSS) 先天畸形:若是後尿道瓣膜或神經性膀胱發育不完全,也容易遭細菌感染,常見於孩童。

副睪丸的功用:催熟精子

副睪丸位於睪丸後側,連結輸精管以及睪丸,具有儲存、培育及傳遞精子的功能。副睪丸會接收睪丸所製造的精子,使精子成熟並具備活動力,將精子運送至儲精囊。當男性射精時,精子便會連同儲精囊的果糖,一同排出體外。

副睪丸發炎「蛋蛋」痛?預防副睪丸炎,安全性行為很重要!

副睪丸發炎可能併發睪丸發炎

副睪丸炎大多合併睪丸發炎,但睪丸發炎可獨立發生,又可分為細菌性以及病毒性: 細菌性睪丸炎:副睪丸炎沒有及時治療並改善,細菌便有可能侵入睪丸,引發睪丸炎。 病毒性睪丸炎:流行性腮腺炎可能引發病毒性睪丸炎。感染腮腺炎的男性,有約30%的機率會引發睪丸炎,嚴重恐導致不孕。目前並沒有治療腮腺炎的特效藥,唯有在孩童時期接種疫苗,才能有效杜絕病症。 副睪丸炎症狀:陰囊腫大、疼痛、發燒

感染急性副睪丸炎後,患者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病症初期副睪丸(睪丸旁側)會有壓痛感 陰囊逐漸腫痛、脹大,大多屬單側發作 發燒、畏寒 頻尿、小便時疼痛、尿道會有膿狀分泌物 提高陰囊時,疼痛會減輕 出現良性腫塊

若副睪丸炎患者未立刻接受治療,在感染超過6週後,可能會轉變為慢性副睪丸炎,雖外觀上看不出陰囊腫大,疼痛感也下降,對日常生活的影響變小,但慢性發炎仍會破壞副睪組織,使得精子品質下降,導致不孕。(延伸閱讀:男性不孕症?了解原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而醫師在診斷副睪丸炎時,除透過臨床症狀,也會透過尿液檢查、核醫掃描、超音波等儀器輔助判斷,若出現尿液中白血球含量增加、副睪丸血流增加等現象,便有可能為副睪丸炎。

副睪丸發炎「蛋蛋」痛?預防副睪丸炎,安全性行為很重要! 治療副睪丸炎:抗生素藥物

副睪丸炎的治療以抗生素藥物為主,醫師會對應病因,研判患者所感染病菌,並依照尿液細菌培養結果,開立不同抗生素藥物,透過靜脈注射或口服藥物供患者使用,以下列出2種常見副睪丸炎致病菌的療程範例: 淋病雙球菌:選擇盤尼西林或第2、3代頭孢菌素治療3週 大腸桿菌等腸內菌種或綠膿桿菌:使用磺氨類藥物治療4週

然而,若副睪丸炎是由性行為感染引發,則應懷疑患者的性伴侶陰部可能也已遭細菌感染,建議同步服藥治療,以免副睪丸炎症狀因反覆感染而復發。

服用消炎止痛藥後,副睪丸炎的疼痛感會明顯消退,但陰囊腫大的情形則持續服藥2~6週才會有明顯改善。

請患者務必按照時程服藥,切勿於發病後,自行前往藥局購買消炎藥服用,以免延誤治療時機,惡化病情。(延伸閱讀:止痛藥等5種藥物別亂吃!吃多小心傷腎不自知) 副睪丸發炎別緊張!6招助你加速痊癒

除了服用藥物外,患者也可透過以下方式減緩疼痛,加速復原: 臥床休息:若發炎疼痛感強烈,可臥床休息舒緩痛楚,或者使用毛巾墊於陰囊底部,將其托高,也能有效緩解疼痛,建議患者平時也可改著緊身三角褲支撐陰囊。(延伸閱讀:小弟弟在發燒!內褲太緊會影響精子數量) 冰敷:疼痛難忍時,可透過冰塊局部冰敷患部,冰敷15分鐘需休息30分鐘,以免導致睪丸凍傷。 熱敷:後期疼痛減輕時,可透過熱敷或泡澡加速消炎。 飲水充足:每日需飲水超過3000毫升,促進排尿,減少細菌滋生。 保持排便順暢:排便過度用力,易拉扯陰囊造成疼痛。故須多喝水、食用高纖食物,以利排便通順。 暫停性行為:副睪丸炎急性期應停止性行為,待疼痛消失方能進行,以不引起疼痛為主。性行為前應戴好保險套,避免與性伴侶交互感染。

副睪丸發炎痊癒後,建議患者日後應盡量避免危險性行為,如未戴保險套、多重性伴侶,以降低再次感染風險。另外,若副睪丸炎患者經診療後,發現有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炎等問題,也應一併著手治療。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小弟弟出事了!龜頭又紅又癢怎麼辦?龜頭炎6大症狀別輕忽

小弟弟出事了!龜頭又紅又癢怎麼辦?龜頭炎6大症狀別輕忽

不少男性礙於面子問題,即便「GG」出現異常症狀也不願就醫檢查,直到症狀加劇才驚覺自己的小弟弟出事了!當龜頭紅腫、搔癢、排尿疼痛,就應特別注意自己是否得到龜頭炎。

到底什麼原因會造成龜頭炎?該如何判斷自己有無龜頭炎?《Hello健康》邀請到義大醫療吳振宇泌尿專科醫師,帶你一探究竟!

什麼是龜頭炎?

龜頭炎(Balanitis)又稱作陰莖頭炎,指龜頭皮膚因致病菌出現發炎反應,好發於未割包皮之男性,曾有龜頭炎經驗的男性約有10%,而依據其表現症狀,龜頭炎可分為以下3類: 漿細胞性龜頭炎(Zoon’s balanitis):主要發生在未割包皮的中老年男性,也是龜頭炎最常見的類型,發病多因死皮細胞、尿液、肥皂微粒及致病菌(如念珠菌)刺激龜頭,進而引發漿細胞性龜頭炎。 環狀龜頭炎(Circinate balanitis):反應性關節炎病人是環狀龜頭炎的好發人群,患者因遭到沙門氏菌、披衣菌等微生物感染,造成黏膜部位如口腔、龜頭發炎、潰瘍。而環狀龜頭炎患者的典型症狀包含龜頭出現易破水泡,以及表淺、疼痛感低的的潰瘍。 假上皮瘤性角化和雲母龜頭炎(Pseudoepitheliomatous keratotic and micaceous balanitis):此種龜頭炎相當罕見、成因不明,患者多為60歲以上的男性。一旦龜頭遭到感染後,就會出現鱗狀及疣狀的皮膚病變。

小弟弟出事了!龜頭又紅又癢怎麼辦?龜頭炎6大症狀別輕忽 哪些原因容易造成龜頭炎?

衛生習慣不佳:未天天洗澡、洗澡時未將包皮翻開清洗,將提高龜頭感染的風險。 糖尿病:肥胖、飲食不當及缺乏運動皆為糖尿病的高風險因子,當糖尿病患者未改善平時的生活習慣,容易造成血糖控制不佳、抵抗力下降,使傷口癒合能力變差,造成龜頭反覆發炎。 性病:性病的致病菌可能導致龜頭發炎,因此為性病的病徵之一。(延伸閱讀:不是性病啦!易被誤認菜花的福代斯斑點) 疥瘡:龜頭長出疥瘡性肉芽腫,可能會使龜頭受到刺激,產生嚴重的發炎反應。 受到化學物品刺激:過度使用肥皂或沐浴乳清洗龜頭,或未將衣服洗淨造成洗衣劑殘留於內褲,皆可能刺激龜頭表皮引發炎症反應。

6種龜頭炎常見症狀

罹患龜頭炎可能會出現以下6種症狀: 龜頭紅腫、疼痛 陰莖出現紅色斑塊或紅腫 排尿疼痛(延伸閱讀:尿尿好痛!為何會有尿道炎?如何預防?) 包皮下會出現散發異味的白色分泌物 龜頭容易搔癢 陰莖會出現白色或具光澤的表皮(同場加映:隨著年齡老化~陰莖會有哪些改變?

小弟弟出事了!龜頭又紅又癢怎麼辦?龜頭炎6大症狀別輕忽

如何治療龜頭炎?

治療龜頭炎的方法因人而異,醫師會針對病患龜頭發炎的原因而對症下藥,以下為常見的治療方式: 抗真菌藥膏(Antifungal creams):若因酵母菌(如念珠菌)而使龜頭遭到感染,可以經由塗抹醫師所給的抗真菌藥膏,如克催瑪汝乳膏(Clotrimazole cream)來治療真菌感染。 抗生素(Antibiotics):可透過口服或外用的抗生素,來治療因性病帶來的致病菌所感染的龜頭炎。 改善衛生習慣:平時在洗澡時注意包皮下方應清潔乾淨及擦乾,才可避免龜頭炎再度復發。 包皮環切術(Circumcision):對於因包莖或包皮過長,導致陰莖清潔不易者,龜頭容易出現搔癢、紅腫、疼痛或分泌物,經醫師診斷後可考慮進行包皮環切術,即所謂的「割包皮」。透過局部麻醉後,由泌尿科醫師進行包皮環切術,將多餘的包皮割除。另外還有一種稱為「包皮槍」的新式割包皮方式,可進一步減少患者術後疼痛與恢復時間。(推薦閱讀:割包皮要不要用包皮槍? 專家幫你分析手術優缺點

預防龜頭炎從這3步驟做起!

每天洗澡時可透過以下3個簡單的清洗步驟清洗陰莖,不僅可減少異味殘留,也有助預防龜頭炎: 步驟1:將包皮向後翻起。(推薦閱讀:貼心質男必知!清潔小弟弟好重要) 步驟2:可透過清水或中性清潔劑仔細清洗包皮及龜頭,切記不要使用過多皂類清潔,以免刺激到龜頭,造成龜頭紅腫及疼痛。 步驟3:洗完包皮後,請用毛巾將包皮內層水分擦乾,保持乾爽,並把包皮翻回去,以免包皮紅腫或有翻不回去的情況發生。

嬰兒也要刷牙!6步驟清潔新生兒牙齒,預防奶瓶性齲齒

嬰兒也要刷牙!6步驟清潔新生兒牙齒,預防奶瓶性齲齒

當嬰兒長牙後,若未定期清潔牙齒,便會造成細菌以醣類作為營養來源,產生酸性代謝物,使口腔環境酸化,進而導致嬰兒蛀牙。

嬰兒蛀牙又稱為奶瓶性蛀牙、奶瓶性齲齒,是父母不可不慎的口腔疾病。若症狀嚴重,恐導致嬰兒牙齒流血、牙齦腫脹,並出現發燒、口臭等症狀。

Hello健康》教您如何清潔嬰兒牙齒,分享戒奶瓶及預防奶瓶性齲齒的方法。 簡單6步驟幫嬰兒刷牙,預防奶瓶性齲齒 未長牙前,在哺餵結束後,用乾淨的紗布墊或紗布巾擦拭嬰兒牙齦,清除牙菌斑。 在嬰兒長牙後,不用牙膏刷直接輕刷嬰兒牙齒。 刷牙時,清潔並按摩未冒牙的牙齦處。 在嬰兒乳牙全長出來後(通常約2.5歲),使用牙線清潔牙齒。 請確保嬰兒牙齒有塗覆足夠的氟,以增加預防蛀牙的效果。 在嬰兒1歲後,定期赴牙醫診所接受檢查。部分牙醫師會使用特殊的溝隙填封劑(Sealant)塗在嬰兒牙齒上,預防奶瓶性齲齒。

嬰兒也要刷牙!6步驟清潔新生兒牙齒,預防奶瓶性齲齒

嬰兒奶瓶戒不掉?7招改變嬰兒習慣

由於奶瓶會導致糖分殘留於牙齒過久,因此循序漸進地讓寶寶戒奶瓶,便可預防奶瓶性齲齒,以下提供7個戒奶瓶的方法。 避免在嬰兒奶瓶內裝入含糖量高的液體,如果汁、果凍飲或汽水。 寶寶睡覺時,只提供裝水的奶瓶,裡面不要加果汁、乳汁或其他飲料。 對6~12個月大的寶寶,只提供裝有配方奶的奶瓶。 在孩子睡著後,拿開奶瓶或停止親餵。 不要讓寶寶將裝有果汁或乳汁的奶瓶當作奶嘴,走來走去,並減少奶嘴的使用時間、避免用奶嘴沾蜂蜜、糖。 在寶寶6個月大時,教他使用杯子喝東西,試著在12~14個月大時戒掉奶瓶。 限制每日的果汁分量,並僅於用餐時提供果汁。

若您的小孩習慣用奶瓶喝含糖飲料,或是含著奶瓶入睡,建議可用以下2方法漸進式戒奶瓶。

決定戒奶瓶後,在2~3週內逐漸用水稀釋奶瓶裡的內容物。 經過2~3週後,只在奶瓶內裝水,減少奶瓶的吸引力。

嬰兒也要刷牙!6步驟清潔新生兒牙齒,預防奶瓶性齲齒

嬰兒牙齒健康6訣竅

每次餵食後皆須清潔牙齒和牙齦,清除牙菌斑。 嬰兒長牙後就需刷牙,父母可與孩子一起刷牙,至少在睡前要一起刷。 嬰兒可使用無氟牙膏塗抹於布巾上。若小孩刷完後,可確實吐出嘴內牙膏,則可將牙膏換成含氟配方。 可獨自刷牙的小孩可使用有軟尼龍刷毛的牙刷,配上少量牙膏(不超過一顆豌豆的大小)。 寶寶滿6個月大後,可飲用含氟的水加強清潔效果。

性交才會高潮?男人的性愛5盲點

性交才會高潮?男人的性愛5盲點

那些似乎無關緊要的的細節,實際上可能會是影響性關係的大問題。您可能會很想知道女伴是否也同樣享受到兩人性愛帶來的愉快,或是女伴是否只為了滿足您而忍耐,甚至希望快快結束呢?以下是男性從事床上運動時常有的5個錯誤盲點,請一起來看看女人到底在想什麼,該如何做可以讓性愛生活更為和諧吧!(推薦閱讀:愛愛按摩5步驟!紓壓增情趣就按這些穴道)

盲點 1. 性愛只是抽插  X

在進行性交前,女性需要時間醞釀或喚起性慾,很多男性不知道女性喜歡在進行床事之前先來個擁抱、親吻或牽手。這些肢體動作能讓女性產生安全感,也讓她們在做愛時更有自信心。科學研究證實,擁抱30秒鐘可以促進催產素(Oxytocin)的分泌,能讓雙方感受到信任和連結。因此,在進房間從事兩人活動前,無論在哪裡都先來點預備動作吧!(同場加映:性愛技巧篇-慢慢來還是狂抽猛送?速度與激情大哉問

盲點 2. 認為自己對床事無所不知  X

調查顯示,很多女性為了另一半著想,會假裝高潮,因此男性可能無法知道另一半到底享不享受性愛。如果您非常的喜歡另一半,並且一心想要讓她感到開心,不妨直接問問對方想要什麼,讓她來告訴您她喜歡什麼,什麼是她不喜歡的吧。畢竟就算是性愛專家,也不敢說自己對床事無所不知呢! 盲點 3. 沒有改變的必要  X

即使某些動作成功了幾次過,並不代表下次也會讓另一半感到舒服愉悅。女性的高潮點通常會隨著當下的心情而有所改變,上次她對這裡很敏感,這次可能就不一樣了,因此在撫摸時要注意哪些是對方這次比較敏感的地方。如果找到了另一半的敏感地帶,可以持續一陣子,但請不要把它當作是例行公事,要適時來點變化。(同場加映:超實用性愛技巧!專家教你破解愛愛 9 大地雷)

盲點 4. 前戲只需要碰觸身體  X

男性不知道的是,女性可以被精神刺激,與身體碰觸相比,精神刺激甚至還更有感覺。大多數的女性喜歡在做愛的過程中幻想能提升性慾的事情,男人何不幫女人一把呢?男人和女人一起幻想不僅可以達到性滿足,還可以加強彼此的關係。(同場加映:自私心態out!口手並用前戲助興超重要)

盲點 5. 只有性交才會高潮  X

女性的高潮並不一定都是在性交的時候發生,這聽起來可能有點難以置信,但由於大部分的性愛姿勢都不太會刺激陰蒂 (達到高潮最重要的必要條件),甚至有些女性對其他的動作更有感覺。專家發現最容易使女性高潮的方式是口交,按摩棒也有助於女性達到高潮。男性應該開始學習使用情趣用品,而非討厭它,既然可以使另一半開心,何不試著接受它呢?

神經性膀胱恐引尿失禁!有這3類疾病勿輕忽!快靠3治療恢復正常排尿

神經性膀胱恐引尿失禁!有這3類疾病勿輕忽!快靠3治療恢復正常排尿

膀胱為人體不可或缺的器官之一,正常的膀胱就如同氣球般,具有彈性,能暫時儲存由腎臟、輸尿管代謝而來的尿液,並於適當時機排出體外,但若罹患腦血管病變、失智症等疾病,便可能會引發神經性膀胱,出現排尿困難、頻尿或急尿,甚至是尿失禁的症狀。

究竟何謂神經性膀胱?患者可能出現哪些症狀?又該透過什麼方法治療神經性膀胱,讓膀胱恢復正常排尿功能?本文將一一為你解答。

什麼是神經性膀胱?

由於膀胱需倚靠體內神經系統的控制與協調,才能正常儲存及排出尿液,而當中樞神經至周邊神經受到傷害時,便會引發神經性膀胱(Neurogenic Bladder),影響膀胱正常功能,出現排尿困難、頻尿、急尿、尿失禁等症狀。 神經性膀胱成因:顱內病變、脊髓損傷、周邊神經病變

以下為導致神經性膀胱的3種常見原因: 顱內病變:包括腦血管病變、帕金森氏症、失智症及大腦退化等。 (延伸閱讀:失智症可治癒嗎?搞懂失智症2大治療方法,及時治療防惡化) 脊髓損傷及脊髓病變:如外傷性脊髓損傷、多發性硬化症及脊髓束緊症等。 周邊神經病變:包括馬尾症候群、糖尿病以及骨盆手術造成骨盆神經骨叢受傷,皆為周邊神經病變常引發的病症。

神經性膀胱分可2大類型!常見症狀、併發症一次了解

依據病患神經損傷的部位不同,可將神經性膀胱分為痙攣性與鬆弛性2大類型,以下為大家分別介紹其症狀與可能產生的併發症: 痙攣神經性膀胱:若患者腰椎以上的中樞神經遭到損壞,可能會使膀胱處於痙攣性收縮且壓力較大的狀態,導致難以儲存尿液,因而出現頻尿、急尿或急迫性尿失禁等症狀。 鬆弛性神經性膀胱:當病患薦椎以下的中樞神經或周邊神經受到損傷時,便無法將膀胱尿液已滿的訊息傳入大腦,造成膀胱肌肉失去收縮力,導致膀胱過度脹尿,最後尿液便會不受控制地從尿道溢流出來,還可能合併頻尿、急尿、夜尿、尿道炎、尿失禁等症狀。

此外,神經性膀胱患者由於膀胱功能的改變,可能使膀胱、腎臟反覆遭到感染與產生結石,甚至出現尿液逆流,降低腎功能或引發腎水腫,嚴重尿路感染亦可能引發敗血症。

神經性膀胱診斷:尿液檢查、尿路動力學檢查

醫師除了會詢問患者的病史及進行觸診外,還會依病情需要,替患者安排神經學檢查,如肛門外括約肌張力試驗,確認病患括約肌收縮反應,並透過尿液檢查,分析患者尿液中的尿蛋白、尿糖、尿膽紅素等數值是否符合標準,或出現潛血反應。

另外,醫師還可能會透過尿路動力學檢查(如膀胱功能檢查、括約肌肌電圖、尿流速檢查等)、腎臟超音波等,確認膀胱、腎臟等泌尿系統功能有無異狀,再做進一步診斷。

神經性膀胱恐引尿失禁!有這3類疾病勿輕忽!快靠3治療恢復正常排尿 神經性膀胱3大常見治療方法

醫師會於尿路動力學檢查後,辨別神經性膀胱患者是屬於膀胱過度收縮,還是膀胱收縮功能不良,以安排不同的治療方式。以下為大家分別介紹藥物與手術治療的種類:

藥物治療:醫師可能會使用α-腎上腺素受體阻斷劑(α-adrenergic blocker)等藥物,減少逼尿肌不自主收縮,使尿道外括約肌能夠放鬆,或以Oxybutynin等藥物,增加逼尿肌張力,協助鬆弛性神經性膀胱患者排出尿液。 手術治療:若神經性膀胱症狀較為嚴重者,醫師可能會考慮替患者進行腸道膀胱擴大整形術、膀胱自行擴大術、經尿道膀胱頸切開術、尿道外括約肌切開術以及尿道支架等手術,以增加患者的膀胱容量或降低尿道阻力。 間歇性導尿:泌尿科醫師會指導病患進行間歇性導尿,日間每4小時自行導尿1次,或者於上完廁所後自行導尿,以完全將尿液排空,減少感染及出現其它併發症的風險。(同場加映:何時需放置導尿管?了解導尿管使用4時機,遵循清潔7步驟,減少後遺症

泌尿科看什麼?男生才需要看泌尿科?泌尿科常見疑問及迷思一次答

泌尿科看什麼?男生才需要看泌尿科?泌尿科常見疑問及迷思一次答

泌尿科在許多人的印象中,總與男性綑綁在一塊,似乎只有男人才會赴泌尿科就診,以往甚至有人戲稱泌尿科為「花柳科」、「尿尿科」等,認為泌尿科專看性病與尿道相關疾病。

事實上,泌尿科的看診範圍廣泛,絕非只有男性才需至泌尿科。讓《Hello健康》來告訴你泌尿科看什麼,解答民眾對泌尿科常抱有的迷思。

泌尿科不是只看男性泌尿疾病!

泌尿科的專業領域包括: 兩性泌尿系統:腎臟、輸尿管、膀胱、尿道 男性生殖系統:睪丸、輸精管、精索、攝護腺、陰莖、陰囊

儘管女性生殖系統屬於婦產科領域,但兩性的泌尿系統皆歸泌尿科管轄,那女性泌尿相關問題當然也交由泌尿科負責。 為何女性傾向選擇婦產科就診?

過去女性較少赴泌尿科看診,一方面是因為女性若出現下體病痛,難以分辨是泌尿系統抑或生殖系統出問題,另一方面則是泌尿科醫師多為男性,女性不好意思給男醫師看診,因此當有泌尿問題時,往往傾向赴婦產科看診。

泌尿科看什麼?男生才需要看泌尿科?泌尿科常見疑問及迷思一次答

不過,術業有專攻,女性若出現泌尿問題時,仍建議赴泌尿科看診,因部分婦科醫師可能較缺乏治療泌尿疾病的相關經驗。

現今台灣已有多家醫院設有婦女泌尿科,專看婦女因生產、停經所引起的尿失禁、骨盆鬆弛(如子宮脫垂)等問題,其看診範圍也包括一般婦產科、婦女下泌尿道症狀﹙頻尿、夜尿、尿急﹚,以及所有婦科相關手術,因此女性若有泌尿問題,可赴此類專科看診。 泌尿科看什麼?

前段文章說明泌尿科所含括的領域,以下為讀者說明泌尿科的常見次專科及相關看診疾病: 不分性別,男女皆看 尿路結石:包括腎臟、輸尿管、膀胱等器官結石。 泌尿問題:包括血尿、頻尿、夜尿、解尿困難及尿失禁等。 泌尿腫瘤:負責男女腎上腺、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尿道腫瘤。 排尿障礙:負責排尿神經肌肉系統的疾病,如脊髓外傷、糖尿病神經病變、帕金森氏症、先天性脊裂等。 腎臟移植:包括腎臟移植前評估與術後照料、抗排斥藥物的服用與評估。 各類性病:梅毒、疱疹、淋病、菜花、披衣菌、陰蝨及愛滋病等。

泌尿科看什麼?男生才需要看泌尿科?泌尿科常見疑問及迷思一次答 男性專區

生殖器官:包皮龜頭炎、包皮過長及包莖,以及精索靜脈曲張、疝氣、陰囊積水與睪丸扭轉等。 不孕症:包括各種生育問題,如無精症、精子活動力不佳、精子數量過少及人工受精等。 性功能障礙:男性不舉、早洩、勃起疼痛及陰莖彎曲等問題。 生殖系統腫瘤:男性攝護腺、睪丸及陰莖之腫瘤。(延伸閱讀:這個月,你「自摸」了嗎?談睪丸癌自我檢測) 攝護腺疾病:攝護腺肥大、攝護腺癌、攝護腺炎 兒童專區 小兒泌尿:負責小孩的泌尿生殖問題,如尿道下裂、隱睪症、包皮過長及腎臟腫瘤等。

泌尿科常見問題及迷思一次答

Q1:病名有「尿」就是看泌尿科?

A1:病名有尿未必為泌尿科負責範圍,如尿酸過高所引起的痛風及糖尿病問題,應赴內科的內分泌次專科求診。

Q2:下半身如腸胃出問題也可看泌尿科?

A2:如上所述,泌尿科僅負責男女泌尿系統及男性生殖系統,因此若你有腸道相關問題,如便祕或痔瘡等,應赴腸胃科或直腸外科求診。

Q3:泌尿科醫生一定都是男生?

A3:多數泌尿科醫師確實皆為男性,但現今已有整合婦科及泌尿科的婦女泌尿科,因此若女性有泌尿問題,建議可赴這類專科看診。

Q4:泌尿科和腎臟科的差異?

A4:泌尿科指的是泌尿「外科」,屬於外科系統,負責各種尿路的檢查和手術,並輔以藥物治療;腎臟科則屬內科,擅長各種尿毒症和電解質失調治療。

小腿出現紅斑要小心!認識結節性紅斑原因、症狀與治療

小腿出現紅斑要小心!認識結節性紅斑原因、症狀與治療

雙小腿前側出現紅斑,而且還出現皮膚搔癢及硬塊,其實不一定是過敏造成的,很有可能是結節性紅斑找上你!

根據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資料,每10萬人中就有1~5人會出現結節性紅斑,大部分發生在每年的1~6月,除了懷孕之外,還有許多原因會導致結節性紅斑,《Hello健康》將帶你了解結節性紅斑原因、症狀及治療方式。

什麼是結節性紅斑

結節性紅斑(Erythema Nodosum)是對許多不同抗原(Antigens)過敏的反應,導致免疫複合體沉積在皮下脂肪,吸引中性球聚集而造成患部發炎,但亦有學者認為結節性紅斑與延遲性過敏反應(Delayed type hypersensitivity)相關。

然而,得到結節性紅斑的人,有37%~60%找不到原因,另外也發現許多與結節性紅斑相關的疾病包括病菌感染、自體免疫疾病與惡性疾病等,隨後將詳細介紹。(延伸閱讀:皮膚長痣、長斑是皮膚癌前兆?皮膚癌初期症狀、檢測全解析) 7原因引發結節性紅斑

結節性紅斑是臨床上常見的脂肪炎,好發於20~30歲女性,根據馬偕小兒過敏免疫科曾詩涵醫師與徐世達主任的研究,以下列舉數種可能產生結節性紅斑的原因:

細菌感染:包括鏈球菌、黴漿菌、結核菌、幽門螺旋氏菌、貓抓病、披衣菌、細螺旋體病、沙門氏菌、梅毒等。 病毒感染:如巨細胞病毒、愛滋病毒(HIV)、B型及C型肝炎等。 黴菌及寄生蟲感染:芽生菌病 、球癬、髮癬菌屬 、毒漿原蟲、阿米巴病、 蛔蟲及條蟲。 自體免疫疾病:風濕熱、貝西氏症、IgA腎病、紅斑性狼瘡、 結節病。 惡性疾病:何杰金氏病、血癌、淋巴瘤及各式各樣的癌症。 藥物:抗生素、口服避孕藥、B型肝炎疫苗等。 懷孕

小腿出現紅斑要小心!認識結節性紅斑原因、症狀與治療 小腿會出現紅斑!結節性紅斑的9種症狀

結節性紅斑典型症狀會出現雙腿對稱、觸摸會疼痛的圓形結節狀紅腫突起,大小約1~10公分,最常出現於小腿前側,有時紅斑會逐漸擴大,最終融合成一個大斑塊。(延伸閱讀:勤洗手皮膚太乾燥?7招治療皮膚乾裂)

剛形成的結節性紅斑為亮紅色,之後會轉變為與瘀青相似的淺紫色,但病灶不會因此而發生潰瘍或破裂。

除了觸摸或按壓紅斑會引發疼痛外,部分結節性紅斑患者還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疲倦 發燒 頭痛 關節痛 肚子痛 嘔吐

少見的合併症狀如下: 淋巴結腫大 肝脾腫大 皮膚搔癢

小腿出現紅斑要小心!認識結節性紅斑原因、症狀與治療 結節性紅斑2種治療方式

結節性紅斑一般不需治療,大概經3~6週便會逐漸消退,因此建議病患臥床休息即能自行痊癒,若疼痛難耐,可服用非類固醇止痛消炎藥(NSAID)減輕痛楚,但這類藥物不可用在發炎性腸道疾病等相關感染疾病的病人身上。

另外,若結節性紅斑持久未消,醫師可能會採以下方式進行治療: 口服碘化鉀(Potassium iodide):常用在結節性紅斑持續很久,嘗試過其他治療方式都沒效的病患身上。碘化鉀會透過刺激巨大細胞所釋出的肝素(Heparin),來抑制發炎細胞聚集,進而對罹患結節性紅斑的病人產生療效。 秋水仙素(Colchicines):可以用來治療與貝西氏症等相關的皮膚結節性紅斑。

親餵寶寶好累、奶量又不足?攝取好營養,聰明學哺乳

親餵寶寶好累、奶量又不足?攝取好營養,聰明學哺乳

媽咪們在辛苦地生產完之後,要面臨的挑戰也一一迎面而來,像是產後憂鬱、月子期的身體照護方法等等。其中,哺乳的健康照護也是許多媽咪特別關注的重點。

「家裡長輩覺得全母奶寶寶吃不飽,不過老公卻認為母乳有益健康,我真的是左右為難……」小青苦惱地說。

在「餵不餵母乳」的問題上,不少媽媽可能跟小青一樣,因家人不支持、體質、工作環境等因素,而無法哺餵母乳,甚至自責。承受了這麼多壓力,媽媽們想堅持親餵寶寶也變得困難,但如果我們建立正確餵養觀念、掌握哺餵技巧,其實哺乳也能讓媽咪變得自信和快樂,一起來看看哺乳健康照護的秘訣吧!(推薦閱讀:哺乳好處多!8優點媽媽寶寶齊受惠

正確的哺乳觀念

如果媽媽的哺乳觀念不正確,又碰到長輩的質疑,就容易因為壓力大而產生放棄餵寶寶母奶的念頭。因此,以下介紹一些關於哺餵母乳的正確觀念:

1. 寶寶含著乳頭就睡,不知道寶寶到底有沒有喝飽?

藉由吮吸,寶寶可以獲得安全感,這也是為什麼,即使吃飽了,寶寶依然會含著乳頭,享受躺在媽媽懷裡的味道。而且新生兒的胃容量小,每次喝的量不多,所以次數會比較頻繁,並非寶寶吃不飽而需要一直喝。

2. 寶寶就算睡熟了,放到床上往往一下就醒,是不是因為肚子餓了?

新生兒因為剛離開溫暖、黑暗的子宮,所以外界一些聲音、光線變化,都會使寶寶受到刺激,因而睡得不安穩,而且寶寶胃腸功能尚未完全發育,有時也會因為脹氣,容易醒來。

3. 母乳寶寶常常一喝就拉,便便看起來偏稀偏水,是不是腹瀉?

母奶寶寶排便的次數不一,如下:

出生一到兩天:每天至少會大一到兩次黑色或墨綠色的便便 出生三到四天:每天至少會大三次偏墨綠色或黃色的便便 出生五天到三週:每天至少會大三次偏黃色的便便。

寶寶拉肚子的顏色與味道會跟平常的排便不太一樣,而且次數會比較多,這時一定要請小兒科醫師檢查。 寶寶的營養來自媽媽

母乳可說是寶寶最好的營養來源,而優質母乳主要來自媽媽攝取充足的營養。不過,現代的婦女往往家庭工作兩頭忙,忽略了自身的飲食習慣,如果媽咪想以母乳哺餵寶寶,便得從日常食物中攝取足夠的營養素,或者適當補充一些含有維生素、鐵或質的哺乳媽媽專用營養補充品,才能維持高品質的母乳。以下提供給媽咪哺乳的簡單飲食原則: 攝取高營養價值、低熱量食物,例如:蔬菜、瘦肉及魚類等等。 哺乳期間每日母乳的分泌量平均約 850 毫升,而乳汁含有 1.1% 的蛋白質,所以哺乳婦每日應增加 15 公克的蛋白質攝取量,最好來自高生理價值蛋白質。例如:蛋、奶類製品、肉、魚、豆漿、豆腐、豆干等黃豆製品。 每天都要吃到六大類食物。(衛福部六大類食物與營養價值介紹)

孕媽咪應避免攝取下列食物: 菸、酒、咖啡與濃茶。 含脂肪多的食物,例如:肥肉、油炸食物等。 少吃過鹹或醃漬的食品,例如:醃肉、鹹魚、鹹蛋等。 高熱量飲品,例如:可樂、汽水等。 易誘發過敏的食物,例如帶殼的海鮮、堅果類、小麥類食物等。(推薦閱讀:關於食物過敏必知~原因 症狀與風險

孕哺期每日飲食建議

親餵寶寶好累、奶量又不足?攝取好營養,聰明學哺乳 孕哺期礦物質及維生素每日建議

親餵寶寶好累、奶量又不足?攝取好營養,聰明學哺乳 奶量不足怎麼辦?

許多哺乳媽媽都曾擔心奶水不足而想辦法「追奶」(增加奶水),但是辛苦的追奶過程也讓新手媽媽累壞了,包括每隔幾小時就要擠奶導致睡眠不足、擠奶時姿勢不正而腰痠背痛等等。(推薦閱讀:餵奶煩惱奶水量不足?增加母乳分泌有方法

其實有很多原因會使乳汁分泌減少,像是媽媽太焦慮、勞累,特別容易發生在產後重返職場而的時候。建議大家哺乳的第一要件就是要放鬆心情,而且愈常親餵,奶量會愈多,平常可以多看嬰兒或寶寶照片,以刺激乳腺分泌。或者,媽媽們也可以考慮在平時先將一部分的奶水擠出、保存起來,在無法親餵母乳時,便能派上用場。

一般來說,醫界普遍會建議哺乳媽咪每天至少喝 2,500 毫升的水,如此才能促進乳腺分泌奶水,或者也可以考慮補充卵磷脂、蛋白質、讓寶寶多吸媽媽的乳頭,這些方式都有益乳腺分泌。另外,哺乳媽媽也可多喝些湯品或是黑麥汁,促進奶量。 母乳哺餵方式

餵母乳不僅能讓寶寶可以獲得抗體,還能藉由吸吮的動作促進媽媽子宮收縮,加速子宮機能恢復。不過,許多新手媽媽常常因為寶寶吸吮方式錯誤,又無法掌握擠母乳技巧,導致乳腺炎,下面我們就來說明基本的哺乳動作:

親餵寶寶好累、奶量又不足?攝取好營養,聰明學哺乳

親餵寶寶好累、奶量又不足?攝取好營養,聰明學哺乳

※小提醒:有的媽媽習慣讓寶寶吃某一側的乳房幾分鐘,就換到另一側乳房。但是,奶水剛開始大多是水分,後奶才具有營養成分。 所以正確的作法是要先吃空一側乳房,再吃另一側乳房,才能讓寶寶真正吃飽,不容易飢餓。

最後也建議家人充分溝通討論。哺餵母乳要花費不少心力,如果有家人的支持,並適時給予安慰與協助,相信一定會讓媽媽可以勇敢地堅持下去。

阿公阿嬤帶小孩~隔代教養的3大好處

阿公阿嬤帶小孩~隔代教養的3大好處

人家說「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在萬物皆漲,薪水不漲的年代,雙薪家庭十分普遍,而因為工作的關係,有的父母幫小孩報名了托兒所,有些則選擇將孩子托給阿公阿嬤照顧,成為隔代教養家庭。如果您是由阿嬤帶大的,想必一定有過一段幸福快樂的童年,其實讓阿公阿嬤帶小孩,無論是對長輩或小孩都有正向幫助,以下列舉3項老人家帶小孩的好處,有一種愛真的就叫阿公阿嬤的愛啊!

1. 孩子對家族產生認同和驕傲

人需要知道自己是誰、從哪裡來、為了什麼而活著,這些關於自己與世界的連結能使我們更確信自身存在的價值,建立家族代代之間的身分認同(Intergenerational identity)。有些大人會隱藏家族的歷史,深怕孩子們得知真相後會難過。其實,誠實地跟孩子解釋說明,反而能讓孩子意識到自己是家族的一員,對於家庭歷史和人際關係更感興趣,他們也比較不會心胸狹窄,或抱有偏見及種族歧視,反之會以自己的家庭為傲。

父母不要只告訴孩子家族的榮耀,而避談家醜,他們需要了解到生活有好有壞,且我們可以有力量跨越過去的傷痛,繼續向未來前進。 2. 孩子較不會有行為偏差及老年歧視

根據英國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社會政策與干預系所的研究,一個有阿公阿嬤陪伴的孩子,他們比較有能力應對創傷性生活事件(Traumatic life event),而且也不太會出現情緒或行為上的偏差。值得一提的是,在教養方面,阿公偏主導活動和教導,阿嬤則擅長孕育和照顧,他們就如同父母的角色。您會發現,小孩之所以很黏阿公阿嬤,是因為他們能給予孩子需要的安全感,像是讀書有人陪、哭的時候有人安撫等,這對其情緒支持是莫大的幫助。

由於孩子有阿公阿嬤的陪伴,所以他們比較不會只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裡,建立偏自戀或孤僻的人格。相反地,他們會建立起信心,且懂得用正確的態度面對挫折和負面情緒,同時有能力適應所遭遇的任何挑戰。此外,讓小孩與阿公阿嬤相處,可以避免老年歧視(Ageism)的問題,並堅固彼此之間的關係,如此健康互動也有助於降低焦慮和憂鬱,人愈活愈快樂!

阿公阿嬤帶小孩~隔代教養的3大好處 3. 孩子獲生活啟發 長輩激發不同想法

孩子跟阿公阿嬤一起生活,相互都有益處。孩子能從經歷了大半年歲的老人家獲得生活經驗,幫助其面對未來的挑戰;而老人家在天真幼小的孩童接觸時,也能激發不同的想法、提升語言流暢性,以及腦部認知能力,但請注意身體的狀況,時間不宜過長,恐怕會影響工作記憶(Working memory)及思考能力。

阿公阿嬤願意帶孩子真的不容易,在照顧小孩的同時,也要考量到自身的身體能力,若加上家庭正面臨各種生活壓力,更是辛苦。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建議,在與孩子的相處的各種方式當中,戶外活動通常是最好的方法,像是在公園散步、栽種花草、照顧寵物、參與義工等等。此外,飲食均衡也很重要,從小就教導孩子要攝取多樣化營養,對其成長有明顯幫助。若有能力去市場買食材下廚,減少外食次數那就更棒了!

離婚後的小孩教養!前夫再爛也不能罵

離婚後的小孩教養!前夫再爛也不能罵

經歷離婚,不管對夫妻還是小孩,都可能會使人生產生非常巨大的變化。要怎麼讓小孩在這個家庭解散重組的過程中安然無恙,很重要的一點就是父母要能和平協調小孩離異後的教養。以下提供幾點教育技巧,供離婚的夫妻們參考。

鼓勵小孩跟對方互動

分手後,雖然您可能會私心再也不想讓對方看到小孩,但請記得,在離婚後讓小孩保持和雙方父母的聯繫,對保持他們生活的完整是很重要的。禁止小孩跟分手的另一半見面,其實等於被迫小孩放棄他人生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分手是您跟前夫前妻兩人的事,不應該讓小孩受苦。

不在小孩面前討論離婚或吵架

即將要離婚或已經離婚的人,肯定都是因為受不了對方了才想分手,想當然爾會很容易陷入激烈的爭執。不過這些行為若被小孩看到,一定不免會對他們的心理造成負面影響。爸媽們等到小孩不在的時候再吵,應該沒那麼難吧?都已經要分開了,在僅剩的難得時光中相處時,請盡量保持氣氛的和平吧。

提早制訂計畫和規則

要離婚的人多少都會有些理念不合的地方,所以不要期待離婚後,對方能完美地配合您想出來的計畫。離婚的夫妻在分手後溝通,多少都需要互相妥協,來制定出一套在未來能減少摩擦的互動計畫。此外,兩人都應保持適度的彈性和開放的溝通態度,以因應各種突發狀況。例如您的前夫或前妻想帶小孩去看一場錯過就會遺憾終身的表演,但這週明明就輪到您看小孩,您就通融一下吧,不然小孩可能會反過來恨您。

不要跟小孩講對方的壞話

不是每個人都能和平分手,但就算您心中充滿失望、怨懟、委屈和憤怒,讓您很想在小孩面前抱怨罵對方,讓小孩站在您這邊,也請您不要這麼做。因為根據兒童專家,在小孩背後對他的父母說三道四,會使小孩在潛意識中缺乏安全感,並產生恐懼和焦慮。更糟的是,小孩長大後,其實會更討厭在背後罵他爸媽的您,因為他小時候常常會因為您說人壞話的行為,而感到痛苦萬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