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再妖魔化脂肪!破除脂肪攝取6迷思安心吃油

別再妖魔化脂肪!破除脂肪攝取6迷思安心吃油

聽到脂肪2個字,應該不少人都會感到害怕,通常是因為害怕吃油會補油,造成身上的脂肪囤積,肥肉越來越多,也因此不少人都會避開脂肪的攝取,不過其實脂肪有不少被妖魔化的地方,以下將簡單介紹飲食中的4大類脂肪,並破除6種對脂肪常見的迷思。

脂肪4大分類

許多人都認為要少吃含脂肪的食物,認為脂肪對身體有害,但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最新版「每日飲食指南」的飲食營養比例建議,碳水化合物為50~60%、蛋白質為10~20%、脂肪為20~30%,可見飲食中的脂肪是很重要的熱量來源。

脂肪有分成下列4種,哪些可以適量攝取,哪些要少吃就接著往下看:

飽和脂肪(Saturated fat):在室溫下會呈固態,最常見於紅肉,例如:豬油或牛油,乳製品和椰子油也是屬於飽和脂肪。不過飽和脂肪會堆積在血管內,讓心血管疾病機率大大增加,因此飽和脂肪的攝取量不宜過多。 單元不飽合脂肪(Monounsaturated fat):這類脂肪多存在於酪梨、橄欖油和堅果等食物。 多元不飽和脂肪(Polyunsaturated fat):多存在於葵花油、玉米、芥花籽油、亞麻籽或大豆油等植物油,我們常聽到的Omega-3和Omega-6,也屬於多元不飽和脂肪。 反式脂肪(Trans fat):反式脂肪是加工過的食物油,許多加工食品都含有反式脂肪,民眾應盡量避免攝取。

值得一提的是,不論攝取哪種油品,通常都是這幾種脂肪的組合,例如橄欖油雖然是很好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來源,但是其實其中也含有14%的飽和脂肪、11%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約有73%才是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因此仍然建議適量攝取即可。 脂肪的6大迷思 1. 脂肪攝取越少越好

人體內有許多器官都擁有脂肪,因此適量攝取脂肪對人體健康是有幫助的,例如:大腦約有60%的組成是脂肪,是組成人體很重要的元素。

此外,脂肪能提供身體無法製造的脂肪酸,對於荷爾蒙的調節、體溫調適、免疫功能、生殖功能和營養吸收都占了很重要的角色,另外,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更需依類油脂,才能被充分吸收。 2. 低脂甚至無脂飲食減重最好

很多人都會利用低脂飲食來減重,不過脂肪其實是身體重要的熱量來源,也是細胞成長必需的營養,所以不論是在減重或減脂,都還是要攝取脂肪。根據美國疾病預防和健康促進辦公室(ODPHP)公布的飲食指南,建議多攝取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來取代飽和脂肪和反式脂肪。 3. 脂肪會讓血糖升高

攝取油脂並不會直接影響血糖值,但是可以藉由攝取單元不飽和脂肪,或多元不飽和脂肪,來取代碳水化合物或飽和脂肪,藉此改善胰島素阻抗和糖化血色素,均衡攝取營養也會有助於血糖的控制。 4. 脂肪只會讓膽固醇升高

膽固醇也有分好壞,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又稱好膽固醇)的濃度應是愈高愈好,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又稱壞膽固醇)則應該愈低愈好,而單元及多元不飽和脂肪,並不會增加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濃度;相反地,他們能幫助增加好膽固醇,並同時降低壞膽固醇;反式脂肪則會讓壞膽固醇上升,應避免攝取。

至於飽和脂肪酸,則仍有爭議,根據英國廣播電視台(BBC)的營養專欄也提到,飽和脂肪和膽固醇的關係相當複雜,有許多因素都會交互影響,不過,各國政府仍然建議民眾,應限制飽和脂肪的攝取,避免整體膽固醇的上升。 5. 脂肪會讓人發胖

油脂轉換的熱量確實比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高,但並不會直接變成體脂肪囤積,因為不論是3大營養素的哪一種,只要是多餘的熱量就有機會轉換成身體的脂肪,而油脂的攝取不僅能讓消化速度變慢,也會增加飽足感。

因此有研究顯示,吃高脂飲食或是適量油脂攝取的人,瘦身成果比起只吃低脂飲食的人還好。 6. 減脂體重一定會下降

減肥的人看到體重計數字沒有變,可能會覺得很絕望,甚至就此放棄。不過,有時候減脂成功不代表體重會跟著下降,減去腹部的脂肪比起減重意義更大,因為也意謂這些有害的內臟脂肪,已經減去一部份。 攝取好脂肪要吃這些食物

其實,不論在台灣或是多數中高收入國家,通常攝取的脂肪量都過多,尤其是一般認為較不健康的飽和脂肪或是經高溫油炸的油脂。因此,專家建議脂肪的攝取最好由堅果種子類、魚類、酪梨、雞蛋或橄欖油等富含好油的天然食物中取得。 別再妖魔化脂肪!破除脂肪攝取6迷思安心吃油從酪梨、堅果類食物中攝取好油才不會對身體帶來太多負擔。

站著吃飯可以嗎?好壞來看研究怎麼說

站著吃飯可以嗎?好壞來看研究怎麼說

隨著運動風潮席捲全球,許多人開始重視自身的健康,對於上班族來說,1天可能有8小時(甚至更多)必須得待在座位上,有些公司甚至採用了站立式的辦公桌,來提升員工的健康,也減少了久坐造成的精神萎靡,使得辦公效率降低。但您有想過,既然我們都可以站著辦公了,那站著吃飯是不是也是一種對健康有益的進食方式呢?就像西門町某知名麵線一樣,因為沒有座位的關係,所謂的內用就變成站在店門口食用完。以下將為您介紹站立進食這種看似不太舒服的用餐方式,究竟這對身體有何好處以及壞處呢?

1. 研究說站著消化快

我們都知道地球上的所有事物都受到地心引力影響,而吃飯這件事也不例外。根據發布在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的1篇研究顯示,在用餐後立刻坐下,其消化速度會比躺下來得快。雖然沒有針對站著吃飯和坐著吃飯的消化速度比較,不過根據用餐後的姿勢跟消化速度之間的關係,我們可以推測出當您用站姿進食時,吃下去的食物在胃袋的消化速度可能會比坐著吃來的快。 2. 消化快卻容易吃更多

人體處於站立狀態時,每小時所消耗的能量,大約比坐著要多出50大卡(kcal)。若從這個方向推論,站著吃飯應該會比較容易瘦啊?其實正好相反,除了跟朋友聚餐外,大部分人在平常上班日,吃飯的速度都滿快的,最慢大約半小時內就能解決一餐,若是採用立食的方式,頂多也只消耗25大卡左右,但是較快的吃飯速度,可能會使我們吃進更多的食物;相反地,在坐著吃飯的情況下,吃飯的速度通常會較慢,較慢的進食速度也可降低我們的食慾,提高飽足感,在無形之中減少了我們攝取的熱量。當然,從上面的說明可以發現,吃飯速度是影響吃多吃少的主因,若您喜歡站著吃飯,卻又不想因此攝取過多熱量而發胖,用細嚼慢嚥代替狼吞虎嚥,除了避免體重增加外,也能減少胃部的負擔,因為吃飯的速度愈快,代表食物通常沒有經過充分的咀嚼,而這項工作便需要依賴胃部完成,提高了消化不良的發生機率。 3. 飢餓感來得更快

我們已經知道了坐著跟站著吃飯在消化速度的差別,但是若您不僅站著吃,甚至還邊走邊吃,或是一下站一下坐,如此頻繁的活動可能會提高30%的消化速度,消化速度變快會讓胃袋提早淨空,傳送飢餓的訊號給大腦,導致您很快又想在吃點東西來止餓。這個現象雖然可能會讓想要減重或維持苗條身材的人感到苦惱,但是對於有在進行重量訓練並想要提升體重的人來說,也不失為一種增加每日總攝取熱量的方式。 4. 降低胃食道逆流風險

胃食道逆流(GERD)指的是胃酸從胃部回流到食道,可能有疼痛、灼燒感,頻繁的胃食道逆會讓食道產生潰瘍,甚至提高罹患食道癌的風險。飯後馬上躺下或是吃太飽都可能造成賁門(Cardia)閉鎖不全,這個部位就是胃袋和食道間的閘門,當閘門沒有好好關緊時,胃酸就有可能帶著尚未消化完全的食物回流到食道。為了避免胃食道逆流,除了在飯後不要馬上躺在沙發上看電視之外,嘗試站著吃飯,並在飯後散散步,有助於胃部加快消化食物。

5. 吃下空氣脹氣頻傳

前面提過,我們在站立進食時,通常會吃得比較快,為了讓進食速度加快,每一口塞進去的食物就會變多,同樣地,吃進去的空氣也會變多,因此,便有可能導致脹氣發生。此外,加快的消化速度,也會使得人體吸收食物中的營養素時間被壓縮,當食物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Carbohydrate)沒有被好好的吸收完全,便可能發酵產生氣體,使得我們有腹脹的感覺。 說這麼多 到底該站著還是坐著吃呢?

研究告訴我們,站著吃飯雖然可以降低胃食道逆流的風險,但也會讓人容易吃得太飽而導致脹氣,但是造成這些狀況的成因,幾乎都跟進食速度脫離不了關係。不管您選擇哪種吃飯方式,吃飯時適當地控制進食速度,在對於腸胃消化的幫助上,可能會比選擇站著或坐著吃飯來的重要。

不是全部塞冰箱~蔬果正確保存這樣做

不是全部塞冰箱~蔬果正確保存這樣做

新鮮食材買回家沒過幾天就壞了?即使放進冰箱了,蔬菜水果還是難逃爛掉或過熟的命運,這是因為有的水果會分泌大量的乙烯(Ethylene,一種催熟劑),進而破壞放置在一旁的蔬菜或其他水果,以下是正確的新鮮蔬果保存方法,以及該注意的安全守則。

蔬菜和水果的處理方式

蔬菜:買回來後,請先移除橡皮筋,剪掉鬚根,並且讓蔬菜呈現鬆散的狀態,因為被束緊的蔬菜很快就會爛掉,另外,袋子外面要有小孔,以確保空氣能流通。另外,綠色蔬菜可以先浸泡水,再瀝乾保存;香草和菇類則於料理前水洗即可。 水果:非櫻桃果實類的水果,無須放進冰箱,只要放在室內環境即可,包括番茄、蘋果、芒果、梨、甜瓜,以及酪梨。相反的,有的水果必須放入冰箱保存,不然很快就會腐壞,像是葡萄、柑橘類、漿果類。值得一提的還有香蕉,它需要個別地區分開來,因為它很快熟,並且會影響到附近其他的蔬果,若不想讓香蕉那麼快熟,可用塑膠或保鮮膜包住其莖部,這能停止香蕉的乙烯分泌出來。

常見蔬果3種保存分類法

本文按照蔬果所分泌的乙烯程度,挑選了較常看到的蔬菜和水果,大致分成以下3類:需個別區分開、可以放在一起(但要避開高乙烯量的水果),以及置放在一般室內環境即可。

需個別區分開:高麗菜、萵苣、菇類、洋蔥、茄子、番茄、蘋果、芒果、酪梨、梨子、甜瓜、南瓜、熟香蕉、梅子、桃子、油桃。 可放在一起:馬鈴薯、番薯、花椰菜、蘿蔔、蘆筍、秋葵、抱子甘藍、葡萄、筍瓜、西瓜。 放在室內環境即可:小黃瓜、甜椒、芥藍、柑橘類(檸檬、青檸等)、漿果類(草莓藍莓、黑莓、覆盆子等)、鳳梨(仍會分泌些微乙烯)。

(想知道更詳細的保存方式,請看:這樣放才對!10種蔬果的正確保存方法

減重又降血壓!得舒飲食5大好處全公開!

減重又降血壓!得舒飲食5大好處全公開!

近幾年台灣的高血壓(Hypertension)人口快速攀升,根據衛福部2018年的「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發現,20歲以上的成人有高達25.6%有高血壓,是10年前的3倍!為了控制血壓,大多數的高血壓病人都要長期服藥,除了靠吃藥穩定血壓,也可以靠「得舒飲食」(DASH diet: Dietary Approaches to Stop Hypertension)方式來降血壓,什麼是得舒飲食?以下帶你一起來認識這種飲食方式的驚人好處吧!

什麼是得舒飲食?

得舒飲食和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在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公布的2018年最佳飲食中,並列第一。台灣人對得舒飲食可能不熟悉,但它在西方已是用來控制血壓的一種知名且全方位的飲食方式,不只能降血壓,對健康也有許多幫助,甚至可降低罹患憂鬱症(Depression)的機率。

得舒飲食由美國國家心肺暨血液研究所(NHLBI)研發,特色為高鉀、高鎂、高、高膳食纖維,少飽和脂肪、少反式脂肪和膽固醇。內容主要為多吃蔬菜、水果、低脂乳製品、全穀類、家禽(如雞鴨鵝等白肉)、魚肉、豆類和堅果等,少吃紅肉、肥肉以及含糖食品。其中,控制鈉含量的攝取非常重要,因為鈉攝取過多會使血壓升高。每日建議的鈉攝取量,一般人為1天少於1茶匙的鹽(約6公克,相當於2300毫克的鈉),而高血壓患者則因人而異,建議1天最多3/4茶匙的鹽(約4.5公克,相當於約1500毫克的鈉)。(延伸閱讀:別踩心臟病飲食地雷!少碰高糖、高脂、高鈉食物)

減重又降血壓!得舒飲食5大好處全公開!

得舒飲食除了可幫助高血壓患者控制病情,還有其他已被研究證實的好處如下: 減輕體重:因為減少了大量高脂、含糖的食物,攝取的熱量也跟著自動減少,幫助減重。(延伸閱讀:旅行大解放也吃不胖!掌握 5 關鍵享受美食不怕胖) 降低罹癌風險:研究指出,能降低罹患如大腸癌(Colon cancer)、乳癌(Breast cancer)等癌症的風險。 降低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風險:不少研究指出,得舒飲食可減少81%罹患代謝症候群的風險。 降低糖尿病(Diabetes)風險:得舒飲食可幫助降低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風險,也有些研究指出,它可改善胰島素抗性(Insulin resistance)。(延伸閱讀:零食點心不能碰?糖尿病友吃零食有撇步、3低零食不NG) 降低心臟病(Heart disease)風險:根據一群女性受試者的研究發現,可幫助減少20%的心臟病風險,和29%的中風(Stroke)風險。(延伸閱讀:長期抽菸、過度飲酒要小心!心血管疾病10大危險因子一次看

減重又降血壓!得舒飲食5大好處全公開!

得舒飲食之所以有這麼多好處,是因為多吃天然蔬果有助於降低罹病風險,再加上少鹽、少糖和少膽固醇的飲食方式,更有助身體健康。

除了能有效控制血壓、血脂和血糖之外,研究還發現,它能幫助減少憂鬱症。根據美國神經內科醫學學會(AAN)的研究指出,飲食與憂鬱症的關聯很大。由於老年人特別容易憂鬱,因此美國若許大學醫學中心(Rush University Medical Center)曾針對9百多名81歲老年人做研究,探討飲食是否能降低憂鬱症的機率。

研究將受試者分組後搭配不同的飲食型態,如得舒飲食、地中海飲食(較多橄欖油、魚和穀物)、傳統西方飲食(較多紅肉、奶油和精緻澱粉)等等。追蹤6年多的結果發現,遵循得舒飲食的人最不易罹患憂鬱症,而遵循傳統西方飲食的人,患憂鬱症的風險最高。(延伸閱讀:憂鬱症簡介:不是不知足!超過三億人受它所擾)

至於得舒飲食如何影響情緒,該研究員謝里安(Cherian)表示,能促進心血管健康的飲食型態,同樣也可提升大腦健康,並減少整體疾病的發生。

植物油還是動物油好?認識各種油脂

植物油還是動物油好?認識各種油脂

油脂是人體必需的6大營養素之一,每天都要攝取適量油脂,身體才可以維持正常的運作。若缺乏油脂,可能會影響大腦功能和荷爾蒙失調。但是油脂種類那麼多,雖然聽過飽和脂肪與不飽和脂肪,但是它們究竟是什麼?哪些食物含有這些脂肪?

首先來釐清令人困惑的名詞:油與脂肪。基本的區別為,在室溫下呈現液體的是油,在室溫下呈現固體或半固體的就是脂肪,簡單從部首來看就更清楚了,油字有水,脂肪有肉/月。

油脂是由脂肪酸與甘油構成的,因結構的不同,脂肪酸又分為飽和脂肪酸(Saturated fatty acid)與不飽和脂肪酸(Unsaturated fatty acid),而不飽和脂肪酸因雙碳鍵數量的不同,再分成單元不飽和脂肪酸(Monounsaturated fatty acid)與多元不飽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以下就針對這3種油脂一一說明。

1. 飽和脂肪(酸)

在室溫下為固體,如奶油或一般常見的動物脂肪等。其中屬於白肉的家禽類(如雞鴨鵝)和魚類的飽和脂肪,含量都比紅肉低(如牛羊豬)。除了動物之外,飽和脂肪也存在於植物中,如一些熱帶果實椰子、棕櫚和可可,但是動物油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較高,如果長期攝取則容易罹患高血壓(High blood pressure)、動脈粥狀硬化(Arteriosclerosis)、高血脂症(Hyperlipidemia)等。 2.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

在室溫下為液體,如橄欖油、苦茶油、酪梨油和堅果油,都含有大量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屬於非必需脂肪酸(Nonessential fatty acid),人體可以自行合成。適量攝取單元不飽和脂肪可幫助降低體內壞膽固醇(LDL),並保持好膽固醇(HDL)水平。但是若不減少飽和脂肪的攝取量,只是補充單元不飽和脂肪,可能不會降低膽固醇。

研究顯示,多吃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可以降低患心臟病(Heart disease)的風險。這種脂肪酸可幫助控制胰島素和血糖,也適合第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患者食用。 3.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室溫下是液體,如葵花油、芝麻油、大豆油、紅花油和玉米油等,都含大量多元不飽和脂肪。若以多元不飽和脂肪代替飽和脂肪,可以降低體內壞膽固醇。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含有Omega-3和Omega-6兩種,為必需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 身體無法自行製造而需從食物中攝取。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有鮭魚、鮪魚、鯖魚、秋刀魚、鰻魚、蛋黃、核桃及亞麻仁油等;Omega-6脂肪酸則存在於大豆油、玉米油和芝麻油中。

反式脂肪

至於反式脂肪(Trans fat),也稱反式脂肪酸(Trans fatty acid),屬於不飽和脂肪酸,但大多數的天然不飽和脂肪酸是順式脂肪酸,而反式脂肪酸是將含有天然順式脂肪酸的植物油(如橄欖油、花生油、葵花油),經過氫化(Hydrogenate)程序後,使順式變成反式,成為含反式脂肪酸的氫化植物油,大多被用在加工食品上如人造奶油(Margarine)及酥油(Shortening),攝取過多會增加血中的壞膽固醇並降低好膽固醇,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另外,雖然反式脂肪也存在於天然的反芻動物(如牛羊)的肉類或乳製品中,但它含有共軛亞麻油酸(CLA),具有抗癌、降低肥胖及預防動脈粥狀硬化的功效,對人體較無害。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我們另一篇專文反式脂肪:隱藏在美食中的健康殺手。 該選哪種油品好?

答案為:視烹調方式而定。要了解選油的依據,首先要認識冒煙點。冒煙點是油品在烹調時,油溫達到使鍋內不斷冒煙的溫度。每種油的冒煙點都不同,若油溫超過冒煙點,油就會開始變質並產生致癌物。動物油雖因含有大量飽和脂肪,會提高體內膽固醇與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它的冒煙點比大多數植物油還高,所以若需要以高溫烹調時,就不要用冒煙點低的植物油。但還是要提醒大家,無論用哪種油做料理,還是得注意避免油溫過高,才比較健康。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如何健康瘦小腹?10大飲食撇步報你知

如何健康瘦小腹?10大飲食撇步報你知

其實要消滅凸小腹,不是光靠練腹部運動就可以,腹部訓練只能讓腹部肌肉更緊實,必須要透過有氧運動和飲食調整才可以召喚出平坦腹部。飲食和運動有所謂的80/20法則,意思是飲食對健身或減重的影響佔80%、運動僅佔20%,所以飲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

究竟該如何吃才能打造出平坦小腹?《Hello健康》以下將為你介紹10個瘦小腹必知的飲食小撇步! 1. 減少熱量攝取,但不可以減太多

成人可嘗試每天減少500大卡,但不可減少超過1,000大卡,這樣預計每週約可少0.5~1公斤。若吃的熱量過少反而會有反效果,因為會使新陳代謝率大幅下降,人體自動消耗的熱量會更少,日後更容易復胖。

2. 吃蛋白質

飲食中若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不但可提高新陳代謝率,也可抑制食慾。研究發現,攝取較多蛋白質的人,腰圍小於蛋白質攝取量少的人。且身體消化蛋白質時會消耗更多的熱量,甚至1天可消耗多達80到100卡的熱量,還可幫助保持肌肉量,但這不代表可以無止盡地吃蛋白質,否則會加重腎臟負擔,而導致腎臟病。建議每天攝取約35%熱量的精益蛋白質(Lean protein),來源如蛋、魚、雞肉、堅果、豆類等,紅白肉都要選擇瘦肉。(延伸閱讀:植物性蛋白質來源有哪些?9種優質蛋白食物任你選) 3. 限制糖分和精製的碳水化合物

研究表示,低碳水化合物飲食可防止身體累積過多脂肪而加粗腰圍。此外,用未加工的全食物代替精製的碳水化合物,也會明顯改善代謝並瘦腰,像是以糙米或地瓜取代白飯白麵等。也要避免含糖飲料,因為果糖會導致腹部脂肪的堆積。另有研究表明,兒童若每天喝含糖飲料,肥胖風險會增加60%。(推薦閱讀:澱粉、碳水化合物這樣吃!控血糖5招遠離肥胖和糖尿病) 4. 不要吃含反式脂肪的食物

反式脂肪(Trans fats)可使食物更耐高溫,延長食品的保存期限。但是過多的反式脂肪,會使血液中壞的膽固醇 (LDL)升高,好的膽固醇(HDL)降低,並導致血管的窄化及硬化,增加罹患心臟血管疾病的機率。 5. 多吃水溶性纖維的食物

水溶性纖維可吸收大量水分,減慢通過消化道的速度,並減緩血糖上升,延長飽足感,還可降低血液中膽固醇的水平,預防心臟病,它也會吸取腸道中的有害物質,可瘦腰並降低某些疾病的風險。常見的含水溶性纖維食物如燕麥、糙米、蘋果、酪梨、柑橘、花椰菜、胡蘿蔔、豆類、蒟蒻等。研究表示,每天多攝取10克水溶性纖維,可使身體的中段(軀幹)與腰腹的脂肪量,在5年內減少3.7%。(推薦閱讀:膳食纖維是什麼?認識水溶、非水溶纖維,吃對才有益腸胃

如何健康瘦小腹?10大飲食撇步報你知

6. 吃益生菌

益生菌在減肥和維持體重方面有重要作用,因為肥胖者的腸道細菌成分,與正常體重的人不同,多吃益生菌可以改善腸道菌叢。目前益生菌已被證明可以減少腹部脂肪累積,食材像是優格、泡菜和天貝(一種印尼傳統的大豆發酵食品)。 7. 吃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單元不飽和脂肪(Monounsaturated fat)在室溫下是液態,研究表明,有較高的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含量的飲食,可以防止脂肪的堆積。例如地中海飲食就是一個經典的例子,它可降低中樞型肥胖的風險,常見的食材如橄欖油、酪梨、堅果和種子。(同場加映:植物油還是動物油好?認識各種油脂) 8. 喝蘋果醋

蘋果醋富含醋酸,研究表示,醋酸可以減少體內脂肪的堆積。一項研究顯示,肥胖男性每天喝1湯匙蘋果醋,持續12週後,腰圍平均減少1.3公分。

9. 喝無糖咖啡或綠茶

科學已經證實,喝咖啡會增加3~11%的熱量燃燒,茶也會增加17%的脂肪燃燒與4%的熱量消耗,包括綠茶紅茶和烏龍茶。研究證實,喝咖啡和茶可以減少累積腹部脂肪的風險,幫助瘦腰。 10. 不喝酒

酒精每克含有7卡的熱量,啤酒含有與含糖飲料差不多的熱量,紅酒甚至含有2倍。雖然適度飲酒不太可能影響體重,但大量飲酒則會增加體重,尤其是腹部,所以若想擁有平坦的腹部,最好減少或避開酒精飲料。

甩開體脂減肥!6招吃喝睡事半功倍

甩開體脂減肥!6招吃喝睡事半功倍

拚命運動但體脂肪卻還是降不下來?只靠運動減脂可能還不夠,同時要配合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來幫助減脂(歡迎閱讀另一篇Hello健康的好文:甩開體脂減肥!4招運動事半功倍)。以下是經過科學證實有助減脂的妙招,學起來更有利於甩開脂肪!

1. 多攝取蛋白質

攝取更多蛋白質可有效減少食慾和燃燒更多脂肪,另有多項研究發現,它還可減少腹部脂肪的生成。高蛋白飲食有助於在減肥期間,保持肌肉量和維持新陳代謝,富含蛋白質的食材如肉類、海鮮、雞蛋、豆類和乳製品等。

一般無腎臟病的成人,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的公式為「每公斤體重 × 1公克蛋白質」,也就是說,體重70公斤的人,每日蛋白質建議攝取量為70公克,但也因個人運動量多寡而不同,運動量大的人,則是每公斤體重乘以1.2~1.5克蛋白質不等。

2. 睡眠充足

睡眠充足可以促進脂肪燃燒,和防止體重增加。一項針對6萬多名女性的研究表示,每晚睡眠時間少於5小時的人,比那些每晚睡眠時間超過7小時的人,更容易發胖。另一項為期半年的研究發現,每晚睡滿7小時的人,減肥成功機率可增加33%。儘管睡眠時數因人而異,但大多研究認為,睡滿7小時能有助於減重。 3. 減少精緻澱粉

精緻穀物因為已被剝去麩皮和胚芽,因此纖維和營養成分已降低。吃下精製澱粉後,血糖會快速上升和下降,反而更易感覺飢餓。研究發現,吃較多精緻澱粉者的腹部脂肪,比吃全穀類者的腹部脂肪來得多。建議用全麥、藜麥、蕎麥、大麥和燕麥等全穀物,來代替白米、白麵條、糕點、加工食品等精緻澱粉。

4. 多吃健康的油

因油脂需要較長的時間來消化,減緩胃排空的速度,而達到減少食慾維持飽足感的效果。健康的油脂像是橄欖油、椰子油、酪梨、堅果和種子等,而不健康的油脂如反式脂肪,會增加體脂、腰圍和腹部脂肪,需要避免。一項研究指出,每天服用2湯匙(30毫升)的椰子油,比起喝大豆油的人,能減去更多的腹部脂肪。但請記得,健康的油脂仍然是高熱量食物,並非「額外補充」的健康油脂,而是將原本飲食中的不健康油脂,「換成」健康的油而已。 5. 不喝含糖飲料&酒

研究發現,喝含糖飲料和酒,都會促使腹部脂肪生成。建議多喝開水,很多時候,大腦的飢餓感和口渴的信號很相似,以為餓了但其實是身體缺水。若還是想喝有味道的飲品,可以選擇無糖的綠茶或是花草茶等等。綠茶含有咖啡因並富含抗氧化劑,或是來杯黑咖啡也很有幫助,其內含的咖啡因,可以增加脂肪燃燒和促進新陳代謝。

6. 來點醋吧

醋除了可維護心臟健康和控制血糖之外,還有助於促進脂肪燃燒、增強飽足感且能降低食慾。一項研究發現,每天吃1~2湯匙(15~30毫升)的醋,12週可減少腹部脂肪。可以試著用蘋果醋加水稀釋來喝,如果怕太酸不敢直接喝,也可以用醋作為調味料、沾醬或醃醬。

植牙手術前需補骨?齒槽骨萎縮需有骨骼支撐度

植牙手術前需補骨?齒槽骨萎縮需有骨骼支撐度

近年來多數患者對於植牙接受度越來越高,但對於補骨這件事情,還是會存在著為什麼我要花這筆錢接受治療?

我們可以把植牙手術比喻成蓋房子,補骨手術等同於打地基,如果在沙地和坡地上蓋房子,容易造成土壤流失和地基露出,相信大家都能夠認同,地基應該要建立在穩固且堅硬的地上。 為什麼已經有骨頭還要再補骨呢?

這也是很多病人的疑問,最主要是多數患者在失去牙齒後,並未立即處理治療,顎骨隨著時間會逐漸萎縮,其寬度和高度都會逐漸縮水,當時間拉長,其缺牙處的顎骨呈現尖凸樣,是相當不利於植牙的狀態。

當患者出現牙周病導致齒槽骨萎縮、長期缺牙導致齒槽骨萎縮、先天骨頭條件不佳、長期使用接受牙橋與活動假牙者,其齒槽骨萎縮,以上四種狀況條件者都需要接受補骨,補骨手術的目的提高骨骼量和支撐度,使植牙能夠獲得適當的位置和角度放入,並且增加未來植牙存活率及使用期限。

植牙手術前需補骨?齒槽骨萎縮需有骨骼支撐度

治療前▲

植牙手術前需補骨?齒槽骨萎縮需有骨骼支撐度

治療後▲

最後,晶悅美學牙醫診所林書正醫師提醒,植體周圍最少需要有 1.75mm 的厚度,才可以維持理想的健康,因此接受植牙前,補骨步驟更顯得重要,骨頭量不足時,患者接受骨粉及再生膜誘導骨頭量增厚,需要四到六個月的時間新生骨頭,但補骨階段若患者有抽菸、口腔衛生不良的情況,都是會影響到補骨成功率,因此,手術前後都需要控制好口腔衛生。

植牙手術前需補骨?齒槽骨萎縮需有骨骼支撐度 植牙手術除了評估骨頭量還可能需要補肉?

對於補骨比較有概念之後,另外,在植牙手術前需要評估骨頭量之外,補皮肉也是植牙成敗的關鍵。

提到補肉手術,大家應該要先認識『角化牙齦』這個東西是存在牙齒周圍,質地緊密且堅固,其功能為避免食物殘渣滲入牙齦溝,保護牙齒深層組織 、牙周組織與牙根。在牙齒健康存在時,角化牙齦不太會出現狀況,一旦牙齒掉落後,隨著時間拉長,角化牙齦也會隨之消失萎縮。

補骨手術我們把它比喻為打地基,那補肉手術則是做好水土保持,打地基同時做好水土保持,便能夠保護土壤不因雨水沖刷而出現坍方或樹根裸露的狀況。 補肉手術過程分享

現代醫師大多以角化牙齦移植術解決患者角化牙齦不足問題,先透過自體組織移植術,於患者上顎第一小臼齒至第一大臼齒之間的顎側結締組織最為合適,術前會先替患者客製保護板,於術後放置上顎,降低患者因為碰觸的疼痛感。

晶悅美學牙醫診所林書正醫師提醒,現代人的習慣和不正確的觀念,經常講求快快快,但若是患者缺牙位置地基條件不好,硬是直接放入植體,造成植牙失敗的機率相對提高。因此,建議患者接受詳細計畫與完整評估,若有萎縮狀況應該要按部就班接受補骨手術、補肉手術甚至鼻竇增高手術等,把地基重整好,方能有足夠的空間放入植體,提高全口健康度以及植體使用壽命。

確實刷牙洗牙卻仍牙周病?當心是假牙沒做好清潔

確實刷牙洗牙卻仍牙周病?當心是假牙沒做好清潔

郭阿姨:「我都有洗牙,每次醫生都說我牙齒很健康沒有問題啦!但為什麼自從我做完假牙後,刷牙都會有流血,然後牙齦浮浮腫腫?」(同場加映:植牙為什麼會失敗?6原因全面評估預防

牙周建築師林書正醫師接到很多案例,大多是做完假牙後才發生牙周病問題的患者,假牙可分為固定式及活動式兩大類,固定式假牙又可分成單顆牙套與多顆牙橋,需要做多顆牙橋通常是患者有缺牙狀況,只能倚靠前後鄰牙支撐製作。

需要特別注意,許多業者在名稱上會讓患者誤導,以為固定式假牙是永久型假牙,認為做完固定式假牙後就一勞永逸,但其實固定式假牙會因每位患者的飲食習慣、口腔衛生、咬合關係,以及磨牙與否等因素,影響固定式假牙的使用年限。

除此之外,林書正醫師提醒,固定式假牙因黏著在牙齒上,多少會有縫隙,長時間使用上,可能因為黏著劑部分溶解,加上未保有良好口腔維生,在食物殘渣和細菌的殘留下,依然會有蛀牙以及牙周病的問題。(延伸閱讀:植牙手術介紹:風險、術前準備、術後恢復) 牙周病患案例分享

確實刷牙洗牙卻仍牙周病?當心是假牙沒做好清潔此位患者的左下位置共有三顆單顆假牙,假牙位置不時流血且偶爾腫痛所以求診,經林醫師檢查下確定此患者為牙周病,主因為三顆單顆假牙使用多年,且患者未有使用牙線清潔習慣,導致食物經常卡在假牙中間靠近牙齦位置縫處,導致牙肉反覆發炎,最終演變成牙周病的情況。

確實刷牙洗牙卻仍牙周病?當心是假牙沒做好清潔

林醫師先將假牙移除後,接受水雷射手術,深入牙齦清除牙菌斑,並且重新製作假牙,由於患者即早就診接受治療,因此骨頭尚未嚴重破壞,經過醫師深度清潔後,在未補骨的狀態下,骨頭依舊恢復穩定。

確實刷牙洗牙卻仍牙周病?當心是假牙沒做好清潔

最後,牙周建築師林書正醫師提醒,此次分享的案例患部為前牙,因此及早發現且接受治療,但不少患者因為患部為後牙,經常在初期流血時,並未立即就診治療,最終導致整顆牙齒需完全移植,無法保留,正確的口腔清潔以及定期半年洗牙做全口檢查相當重要。(推薦閱讀:除了刷牙用牙線~口腔保健再添5招

嘴巴發出陣陣口臭?可能是牙周病在搞怪

嘴巴發出陣陣口臭?可能是牙周病在搞怪

牙周病好發於中老年人,由於每位患者會出現的病徵不同,因此以下列出可能發生的牙周病症狀或徵兆,若出現疑似症狀應當前往讓牙醫師做深入檢查,以確保把握黃金治療期。

牙齦紅、腫、凸、壓下去會痛。 刷牙或使用牙線會出血。 牙齦萎縮,視覺上牙齒變長。 牙齦與牙齒分開或牙齦脫離牙齒。 咀嚼時的咬合方式改變。 持續性口臭或嘴巴味道重。

日前,年約 40 歲的洪姓上班族一直被口中異味困擾,前往晶悅美學牙醫診所尋求林書正醫師做檢查,林醫師一看到牙齦顏色偏暗紅,且有浮腫及膿包,便立即判定大概是牙周病所造成。

嘴巴發出陣陣口臭?可能是牙周病在搞怪

林書正醫師指出,此患者並不會感到疼痛,牙周病的情況看似輕微,但透過翻瓣手術將牙齦打開後,發現牙菌斑已經布滿整個牙根,而且骨頭已遭侵蝕破壞嚴重。

嘴巴發出陣陣口臭?可能是牙周病在搞怪

林書正醫師為了降低患者不適,將全口分成四次區域性治療,透過傳統翻瓣手術搭配無痛水雷射治療,達到雙倍清除牙菌斑和殺菌的效果,不僅讓牙菌斑的清潔狀況更上一層樓,也降低牙周病反覆發生的機率。術後患者傷口恢復狀況良好,且沒有口腔異味、刷牙流血和牙齦紅腫等問題。

嘴巴發出陣陣口臭?可能是牙周病在搞怪

事實上,相當多牙周病患者在接受牙周病手術後,牙縫看起來變得更大,美觀上大受影響,即認為是醫師技術不佳造成。林書正醫師表示,由於牙周病手術過程會去除不健康的肉芽組職,而在術後恢復過程中,牙齦會自然往上萎縮,導致術後視覺上牙縫變大的狀況,但此時的牙齒狀態是健康的。

想要避免牙周病術後過大的萎縮狀況,建議在口腔出現不適時,便及早接受檢查和治療,方能降低治療過程受到大範圍的刮除治療,導致牙肉萎縮,最終造成牙縫不美觀的問題,但提醒患者,保有健康的口腔狀態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