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媽媽的錯?3個破壞母女關係原因

都是媽媽的錯?3個破壞母女關係原因

如果說婆媳糾紛是婚後難題的話,母女關係則是原生家庭需跨越的婚前考驗。有的人覺得母女不合只是荷爾蒙作崇,因人格特質不同導致雙方難以相處;更多人則將矛頭指向媽媽,認為她沒做到教育孩子的責任。但事實上,女兒和媽媽本來就不一樣,身處的成長環境與文化價值觀都不同,以下剖析破壞母女關係的3個原因,以及一些改善方法,做為她的孩子,我們或許可以試著去體會媽媽的感受,因為不管我們長多大,仍舊還是她的寶貝孩子,會擔心也是理所當然的!

每個女孩小時候都會有很憧憬媽媽的一段回憶,像是欣賞她穿的華麗晚服、穿戴她收集的金銀飾品等等,畢竟媽媽算是多數孩子建立人與人連結的第一個人,想要模仿她並渴望得到寵愛也合乎常理。但隨著孩子長大,以及受家庭、社會、文化的影響,這種對母親的崇拜會轉變為其他情緒,有的學習了信任和友誼,有的卻因錯誤的教養方針,造成母女關係逐漸走向破裂。

都是媽媽的錯?3個破壞母女關係原因

1. 不捨女兒獨立致過度介入

當女兒漸漸獨立了,不再需要依賴父母百般的照顧,爸媽有時候反倒會感覺一陣失落,尤其對懷胎9個月的媽媽來說更是不捨。而為了要保有原本的母女關係,有的媽媽就會努力挽回先前的關係,像是不停追問女兒的近況,或強迫給予教導和建議,但孩子往往會將其解讀成父母嘮叨及干涉,導致母女關係陷入緊張局面。

倘若母女的關係界線沒有拿捏好,雙方的角色最終會糾纏在一起,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糾結的關係」(Enmeshment)。簡單的說,這類媽媽的生活都仰賴於女兒身上,包括其身分、娛樂、人際關係,並且想透過介入女兒的生活,來證明她的存在價值,嚴重甚至會深陷愛與嫉妒,引致情緒虐待(Emotional Abuse)。

在糾結關係中,媽媽或許會得到好處,但女兒卻只有被傷害的份,當父母過度介入孩子生活,最終會吞噬掉他們探索身分和建立關係的機會,結果就是仇恨深根、情感不成熟,以及自我身分的懷疑,有的甚至會努力成為父母理想中的那個她,拼命掙扎。

不過,這樣取悅父母並無濟於事,我們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行為和態度,相信不久的將來,父母會被感動而也做改變;至於媽媽們,不妨多對女兒所做的決定表達信心,以及為之前犯的錯請求他們的原諒,這往往是恢復母女關係的一大步。 2. 嫉妒女兒年輕比自己優秀

嫉妒(Jealousy)是人之常情,媽媽或許不會因女兒的朋友而生嫉妒,但可能會為自己不比女兒得到婆婆恩寵,心懷不滿。有的媽媽會覺得孩子的出生攔阻了她「美好生活」的計畫,甚至想利用女兒來滿足自己未完成的願望,她們也許會故作可愛和幼稚、將自己裝扮得更有魅力、吸引男生注意力、在女兒的朋友圈中招蜂引蝶,以及嫌棄現在的生活。

有的媽媽思想之極端,視自己的女兒為麻煩,為滿足私慾,她們會毫不猶豫捨棄女兒的需要,更惡劣的還會在大庭廣眾前羞辱孩子,好讓自己顯得較優越。要知道媽媽對女兒有無嫉妒之心,其實並不難,倘若您發現父母在跟您談話中間常常心不在焉,或是在聽您分享夢想及開心的事也絲毫不感興趣,對方也許正嫉妒您的驚人成長。

要除去嫉妒之心,它絕非憑一天之舉就能解決,首先我們得先承認它的存在,然後再用理性思考去分析所面臨的狀況,這會幫助我們一步一步地迎向關係的和解。另外,女兒不要一味把媽媽看作媽媽,乃是把她看作一個女人,暫且放下母女之間的職責與期待,試著以兩個女人的相處方式對話。這麼一來,孩子就不會為讓媽媽開心而忍氣吞聲;同樣的,當媽媽沒有達到女兒的期待時,也再沒有理由生氣或失望了,因為媽媽也是女人而已,她也有軟弱的時候。 3. 女人說多錯多且易解讀錯誤

與男人不同,女人之間的關係通常都是建立在說話溝通的基礎上,也正因為這樣,說錯話的機率也比男人來得更頻繁,造成錯誤訊息傳達和不必要的誤會,尤其當媽媽被賦予家庭及家族中間轉達訊息的窗口時,這責任更是不容輕看。

話雖如此,但也不能全讓媽媽一人扛,每個家庭成員都應主動聯繫彼此,以備媽媽哪一天有事不在,或不幸離開了,家庭關係仍可以緊緊相連。因此,做為媽媽,請多多鼓勵家人固定跟彼此保持聯繫,不方便講電話則可透過發簡訊、網路社群、電郵、寫信等方法。此外,邀請家人一起參與活動或玩遊戲也是培養感情的好撇步,不過最有效率的還是兩個人深入的談話,過程中請以謹慎、尊重的心對待彼此,或許就能化解彼此的心結了。

若您正處於母女分隔兩地的情況,請注意在打電話或傳簡訊過程中,對方可能會錯誤解讀您所要表達的,因為女人較擅長面對面溝通,以察覺對方的語氣、肢體語言,以及其他可觀察表徵。但隨著科技進步,現在只要手機視訊就可以讓彼此輕鬆面對面說話,瞬間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敞開心、誠實面對彼此,並堅定相信這段母女關係就是真愛。

挑戰一個人旅行!訓練獨立應變解決能力

挑戰一個人旅行!訓練獨立應變解決能力

有人說,人的一生中,一定要嘗試一次一個人的旅行,多數人想必會擔心其安全性,或是覺得旅遊要人多才好玩。的確,單獨旅行可能會有安全上的風險,但它卻擁有團體旅行所無法給予的心靈滿足感。趁年輕開始專屬自己的單身旅行,你會發現,它其實並沒有我們所想的「不可行」,而且可能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探索和收穫,以下舉出3個單獨旅行的好處,這週末就整理行李出發吧!

1. 磨練獨立和解決能力

對每天的例行公事感到厭煩?你或許需要生活上的微變化,而利用週末一個人去旅行,亦是不錯的方法,它不須花太多時間和金錢,半天或一日遊即可,目的只是從忙碌的工作環境與壓力中抽離片刻,享受心靈上的清靜,可行的話,建議選擇可以親近大自然的地方,像是山林或海邊,紓壓之餘還能呼吸新鮮空氣。

一個人旅行的優點,是能夠自在地規劃所有行程,想去哪就去哪,想待多久就待多久,一切你說了算,畢竟參與者只有自己,即使計畫變更,也不必擔心會影響其他人的情緒。

此外,因為沒人可以倚靠,所以單獨旅行往往能建立起獨立及跨出舒適圈的能力,在面對各種狀況時,也懂得從容應對與解決,藉此磨練人本能的直覺,並創造畢生難忘的回憶。

(同場加映:放輕鬆、深呼吸!工作壓力會加倍心臟病風險

挑戰一個人旅行!訓練獨立應變解決能力 2. 克服狀況並結識朋友

一個人的旅行能鍛鍊勇敢的心志,原因在於旅程中有太多的不確定性與未知需要去克服,包括像國家或地區法律、文化風情、環境不熟悉等等,這些都是透過親身體驗換來的經驗。舉例來說,你可能會遇到原本訂好的機票或飯店,臨時出狀況,所以,旅行前的準備非常重要,包含駐國大使館和緊急聯絡電話等,並於旅途中保持開放的心態,來應對所有可能會發生的事情。

倘若發生任何麻煩和困難,旅行者唯一能做的就是向當地人或有關當局求助,而在語言不通的國家,你可能需要比手畫腳,好讓對方明白你要表達的。但往好的方面想,單獨旅行有很多機會吸引人找你搭話,例如買東西、找景點、問方向、在飯店的大廳等候時,幸運的話還能成為朋友,這樣的結識方式不僅讓人感覺很新鮮,還能增強社交及語言會話能力。

(同場加映:社交恐懼症有解!認識並勇敢擊退) 挑戰一個人旅行!訓練獨立應變解決能力 3. 學習獨處認識自己

一個人的旅行之所以珍貴,因為它讓我們有和自己獨處的時間,在單獨旅行中,沒有他人的干涉,你會面對最真實的自己,更清楚知道自己內心的心情和想法,不管是好是壞,它都是自己的一部分。而當我們更了解自己喜歡及討厭什麼,也就懂得如何做出改變,使生命活得更燦爛美麗。

在單獨旅行時,請不要覺得孤單感不好,允許自己有安靜省思的時間是好的,知道你在什麼情況下會有什麼樣的情緒反應,這相對是健康的。你可以悠哉地吃完早餐後,花幾分鐘觀察身邊其他人,或觀看戶外景色,再緩緩離開餐廳。一個人的旅行重視的是心情調適,而非趕行程,花時間體驗生活的慢步調,相信你會更珍惜這趟美好的旅程。

(同場加映:怎麼學會愛自己?關鍵是接納不是自責

旅遊說走就走!放輕鬆零計畫3大好處

旅遊說走就走!放輕鬆零計畫3大好處

出發旅遊前,多數人都會做好行程路線規劃,為確保每個景點的交通、住宿、吃飯皆是順利的,尤其對於第一次去的地方,我們更想做足完善的準備,深怕人生地不熟,打亂了旅程的時間表。但有些人剛好相反,喜歡沒計畫的旅行,行程可按照當時的心情隨時調整,這麼做也能讓旅行多了不確定和刺激的元素。以下舉出零計畫旅遊的3大好處,您還在等什麼,週末就來個說走就走的旅行吧!

1. 自在不趕可深度旅遊

行程規劃式的旅遊沒有不好,但過於緊湊的計畫有時候會帶來反效果,除了要考量每個景點之間的距離和時間,也要注意不要累壞身體,畢竟旅行目的是放鬆,而不是當作闖關式任務來進行,這麼做不但沒辦法好好休息,還會破壞旅遊美好的心情。

在旅程規劃上,建議挑一個主要路線即可,然後訂好附近住宿的地方,到了之後再決定接下來的其他行程,這不僅能讓您有充足的時間走訪各個景點,同時也不會感覺一直被催著走、沒有放鬆旅行的心情。從某種層面來看,這就是所謂的深度旅遊了,如果您是一個人旅行,那更是自由自在,因為主導權都在自己手中,不會產生不合的意見,想去哪就去哪,想多待幾天就待幾天。

旅遊說走就走!放輕鬆零計畫3大好處 2. 意外經驗反成最大樂趣

正因為是一趟無規劃的旅遊,所以任何狀況都可能發生,像是迷路或吃錯食物,您甚至會感覺身體的腎上腺素飆升(Adrenaline rush),這種既恐懼又害怕的感覺,正是打或逃反應(Fight-or-flight response,又稱戰鬥或逃跑反應)的症狀,讓旅行者有更非凡的經歷,這也解釋了為何人對於特別的經驗會畢生難忘。

就算走錯路、搭錯公車,甚至不幸食物中毒了,都會成為我們很好的教訓,同時也是旅遊的另一種樂趣,警戒我們下次不要再犯同樣的錯。此外,當下次發生類似的事件時,我們就知道如何幫助他人自我保護,舉例來說,爬過高山的人就懂得該穿戴什麼裝備、走哪條路比較安全等寶貴經驗。

倘若太講究遵守行程規劃,可能就會變成一場打卡旅行,不但使旅程失焦,也會削減參與者的興致,沒辦法享受其中。另外,旅遊最難得的地方,不就在於親身經歷嗎?拍照和伴手禮固然好,但遠遠比不上真實體驗在地文化來得精彩。可以的話,主動跟當地人互動,說一句問候的話也好,不要只做一個觀光客,您會驚訝,有故事的旅遊,才是人心深處所追求的真旅遊啊! 3. 有接受挑戰的勇氣

沒計畫的旅行,值得試一試,誰說旅遊一定要做好準備才去,它所需的僅僅只是願不願意去嘗試、敢不敢接受挑戰的勇氣,就是這麼簡單。直白地說,我們不用等到存夠錢才去旅行,喜歡旅行的人絕不會把錢不夠當藉口,沒辦法花太多錢就選擇國內旅遊,等存夠錢了,再到想去的國家就行了。

如果您未曾嘗試過說走就走的旅行,或許現在就是時候了,遠離都市忙碌的制式生活,花時間好好與自己獨處,去體驗不同地方的生活步調,相信視野會大大開擴。雖然零計畫旅遊有它的好處,但也不意味有計畫旅遊就不好,兩者各有優缺點,旅行者得依據自己的性格、旅遊的目的與心情做選擇。溫馨提醒,旅遊並不分遠近,也不論消費高低,只要能讓自己感到輕鬆愉快,就是一趟好旅行!

別再氣噗噗!8種抒發憤怒情緒的方式

別再氣噗噗!8種抒發憤怒情緒的方式

生氣、發怒在許多人生活中出現的次數,可能比快樂、開心的時候還要多。個體心理學的創始者,阿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認為,生氣是為了讓別人聽進自己的意見、照自己的意思去做所產生的情緒。而且您可能會發現,生氣的原因總是來自與他人相處。雖然每個人對憤怒的用意解讀可能各有不同,但是只要我們生活在這個社會上,就無法避免跟他人接觸。因此本文將介紹8種抒發憤怒的方式,幫助您在怒意高漲時能選擇適合自己的「降溫」撇步。

1. 用腹式呼吸深呼吸

生氣時,我們的呼吸會變得短暫且急促,以讓身體進入備戰狀態,如果這時能有意識地控制呼吸速度,並搭配腹式呼吸,保持緩慢的吸氣與吐氣速度,情緒就會逐漸緩和下來。從鼻腔吸入空氣時,仔細感受氣體流進入身體還有肚子微微隆起的感覺,然後再緩緩從嘴巴吐氣。剛開始這樣練習腹式呼吸時,可能會不太習慣,但可以每天進行3次,每次數分鐘,很快就能掌握訣竅。

2. 離開或轉換環境

如果跟別人起了爭執,當對話逐漸偏向有攻擊性且情緒化的狀況時,也許您該考慮離開現場,以免理性在過程中被消磨殆盡,指會說出傷害彼此的語言。另外,如果心中已經有不滿的情緒存在,最好不要待在會讓您感到壓力的環境,不妨去附近的公園走走、開車或騎車兜風,或是在氛圍不錯的咖啡廳找個位子,讓怒意與不愉快慢慢褪去。

3. 找懂自己的人傾訴

人是很矛盾的生物,我們的不愉快來自他人,但是卻又能從別人那裡得到幫助與支持。對許多人來說,把心中的負面情緒跟一個懂自己、跟自己站在同一陣線的人分享,是放鬆心情、降低壓力的絕佳方式。 4. 練習換位思考和溝通

爭吵時,有時候並不是任何一方的錯,而可能是因為雙方都堅持自己的想法,嘗試說服對方,但是卻都沒有成功,導致怒氣產生。而且在吵架的當下,我們往往口不擇言,想到什麼就說什麼,而忽略了對方的感受。

要能站在對方的立場想需要時間練習,我們可以先從每次的爭執中檢討自己的問題在哪,並且思考對方的溝通和解決方式,習慣這種模式後,便可以運用在爭執發生的當下。在脫口說出傷人的話之前,也不妨先聽完對方表達完自己的想法,同時給自己思考的時間,這樣才能用更好的方式把自己的想法傳達給對方,減少很多不愉快。

5. 討厭人群就能避則避

假如您很討厭人多的地方,可以的話就盡量避開,例如您如果很受不了跟同事聊天,覺得會影響到自己的工作效率,那就自備耳機。每當您感覺自己的憤怒指數在上升時,就留意一下是什麼原因讓自己生氣,試著迴避或是用其他方式改善,可以減少負面情緒的累積速度。

6. 不斷告訴自己要冷靜

當您感覺自己快要控制不住,一股怒氣即將爆發時,重複地對自己說「冷靜點」或是「放輕鬆」等帶有冷靜意涵的短句,可以幫助您重拾理性,從沸點逐漸冷卻下來。在面對不知所措、腦袋一片混亂的情況時,也能使用此方式,協助您重整思緒,加快處理問題的速度。 7. 靠運動分泌腦內啡舒壓

對於抱有CP值至上的人而言,運動肯定是最划算的紓壓方式,無論您選擇跑步、打球、重訓或是游泳,在進行運動的同時,人體都會分泌腦內啡(Endorphins),讓您感覺身心舒暢、心情愉快。除此之外,運動也能讓您保持身體健康,減輕年紀增長、體力下滑所造成的負擔。

8. 別把自己困在負面情緒裡

有時候惹自己發怒的事情已經得到解決,或是您已經離開了該環境,除了人離開之外,也請將自己的思緒移開,別卡在「我很生氣,因為……」的想法中,您可以透過前述所提到的運動或深呼吸等方式,讓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其他活動上,避免自己一直沉浸在負面的情緒中鑽牛角尖。

別當句點王!4個聊天技巧變身高手

別當句點王!4個聊天技巧變身高手

沒有人是天生的談話高手,就算是國際級的講者也都是日復一日地練習,才能在台上穩健地侃侃而談,講者跟觀眾之間的距離,其實就是練與不練而已。我們不一定都要成為演說家,但卻一定要學習如何與人有效溝通的技巧,這也有助於人格特質和情緒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簡稱情商,也稱情緒智慧)的發展。以下列出4個聊天好技巧,從此告別句點王的尷尬和誤會,迎接更親密和美好的人際關係!

1. 挑對話題聊 用遊戲增加趣味

聊天中,問對問題很重要,我們都不希望自己開了口,對方卻只給予很簡短或敷衍的回答,所以,選擇聊天的主題是關鍵,且要盡可能避免聊政治或感情這類敏感的話題。最簡單又安全的聊法,就是分享彼此的興趣,或是以前做過很難忘的事,您會發現大多數的人都會打開話匣子分享經驗。

另外,把談話變成小遊戲也是不錯的方法,好比說說關於自己的3件事,然後讓對方猜,或是各自描述自己一天的心情,這不僅能製造聊天的趣味性,同時能打破彼此之間的陌生感,變成像打球般愉快,有來有往,而不是如工作面試般讓人感到壓力。

2. 一來一往才健康 說話速度請放慢

一個好的談話,絕對不會是同一個人從頭講到尾,就連座談會都會有提問時間,更何況是人與人之間的相處,更需要一來一往的溝通!只有雙方都積極參與的聊天,才是開心且健康的,喜歡講話的人,也要懂得讓別人有時間說話,適時地停下來傾聽別人講,並詢問對方的看法,這樣就夠了,請切記聊天的過程中,千萬別任意插嘴打斷別人的談話。

如果您平常習慣說話很快,請記得觀察聽您說話的人是否跟得上,畢竟聊天不是獨秀,確認對方真的在聽您講更重要,而且這樣也能幫助自己釐清頭腦邏輯,把想要表達的東西完整地表達出來。

別當句點王!4個聊天技巧變身高手

3. 注意肢體語言並積極聆聽

人在面對面的聊天中,肢體動作可能會有意識或無意識地表現出來,也許是手的姿勢,也許是眼神的飄移,更或是聲音的變化起伏,這都是影響聊天是否順暢的因素,以及對其個人的印象分數。還有,在聊天過程中偷瞄手機,或滑手機,皆是不禮貌的舉動,會讓對方覺得不受尊重,若是有任何緊急狀況需要使用手機,請務必先清楚地告知對方。

有的人在聆聽對方說話時,因為腦子裡在想接下來要問的問題,所以會心不在焉地「聽」,看起來像在聆聽,實際上卻在想別的事。這麼做是有風險的,一旦對方覺察自己沒有被傾聽,基本上就沒辦法再聊下去了,只有積極聆聽(Active listening,也稱主動傾聽),才會是有意義的談話。 4. 肯定對方與同理傾聽

在聊天中肯定對方其實沒那麼難,只要呼應對方所說的即可,最簡單的做法,就是把他說的某一句話再重複一次,這會讓對方覺得您很專心傾聽。此外,同情牌在傾聽上能發揮非常好的效果,因為人都想得到別人的注意,也都渴望別人的同理心,有時一句「辛苦了」,就能醫治對方疲憊的心靈。

最後,當話題進行到尾聲,就是差不多該做個完美的句點,誠懇地道出感謝之意,向對方說明您需要先離開,這就足夠了。

社交聊天不冷場!5個地雷話題別踩

社交聊天不冷場!5個地雷話題別踩

我們可能都曾遇過這種情況,在大家聊得很熱絡時,卻因為某人的一句話,讓場面降到了冰點,每個人就像被潑了冷水,面有難色。這時候往往需要高手來轉移話題,才能讓聊天得以繼續。一個人若不能察言觀色,挑選合宜、對方感興趣的話題聊,那只會破壞彼此的關係,以下舉出5個地雷話題,在不熟悉彼此情況下,請先聊別的話題吧!

1. 聊政治八卦如履薄冰

不用多說,拿政治來做話題的切入,只有以下兩個很直接的結果:

對方和你是一樣的政治傾向,很快地,彼此愈聊愈起勁。 對方和你是背對的政治立場,或是對政治完全無感,談話就此結束。

同樣的,八卦和說閒話也務必要避免,這也包含明星和公眾人物,尤其對才認識沒多久的朋友而言更是「自殺式行為」,因為我們不會知道對方願不願意迎合其觀點,舉例來說,你很討厭的一個人,可能對他而言,是他很憧憬的人,甚或是他認識的好朋友。此外,也要小心碰觸具有爭議性的議題,像是同婚、種族等議題,更不要藉此亂開玩笑,或許自以為的幽默,反而了冒犯對方。 2. 年齡長相千萬別評論

我們都曉得女生不喜歡被問及年齡,但其實不只是女生,對有些中老年人來說,年紀老邁是他們在意的癥結,若加上他們正處於低潮期,或事業感情不順,只會加倍讓他們更難過。因此,不用刻意問對方年齡,真誠交朋友即可。

另外,沒有人喜歡長相被評論,若真心覺得對方很帥、很美麗,表達的讚美也請誠懇。關於女生懷孕與體重問題,也建議別主動詢問,除非你們是很要好的朋友,不然只會讓對方感到奇怪和不舒服。 3. 談金錢聊家庭也小心

談錢傷感情,這句話也許說得沒錯,所有關於錢的問題,都不太適合用於聊天中,某種層面來說,它象徵了社會地位和價值觀,尤其是薪水和家庭收入,就算知道了彼此的經濟狀況,對於彼此的認識也不會因此而加深,反而會徒增比較和競爭感。

每個人對金錢的觀念各不相同,有的人重視榮華富貴,有的人卻視錢如糞土,覺得只要生活夠用就好,當聊起工作時,可以深入了解彼此在不同領域的學習,並儘量不要聊薪水的部分。

當涉及家庭的層面,它往往會有兩個面向,有的人從小有很美好的家庭,但有的人可能卻是經歷著辛苦的童年長大,包括像是家裡有人重病在身、親人意外離世等等,因此,這並不是每個人都能欣然接受的話題。而且,家庭這個題目屬很隱私的分享題目,通常是情侶交往才會談及的話題,畢竟是要步入婚姻、組織家庭才需要了解,若僅止於泛泛之交還是小心別談。 4.  別大聊情史不自覺

講到感情,有些人一見面就不自覺開了這個話題,不但聊自己的,還頻頻問及他人隱私。事實上,關於情感的歷史,像是前男友或前女友的故事,建議向好友閨密訴說就好,對不熟朋友的感情,大多數人還是沒興趣知道,更別說是性愛,這不僅會破壞其美好印象,也會引起對方的害怕及反感。 5. 宗教生死觀常觸禁忌

宗教和信仰並非熱門的話題,對大部分的年輕人更是如此,對信仰不同的人來說,聊起來也不容易順遂,這部分話題很因人的價值觀而有所不同。此外,關乎「死」的話題絕對是禁止的,尤其在華人的傳統思想中,它代表了不吉利、沉重、負面的意思,也可能會喚起對方面對親人離世的傷痛記憶,別因為一時不小心說溜嘴,而破壞了彼此的友誼,相信這都不是我們想要的結果。

吃還不吃?青少年是厭食症的好發族群

吃還不吃?青少年是厭食症的好發族群

對於易胖體質的人來說,每次進食前,都可能會擔心會不會又吃得太多,導致體重計上的數字不小心又增加了。雖然大家都知道肥胖(Obesity)是引發眾多疾病的因素之一,但是極端苗條也是一種病態,有些人可能受到普世價值觀的影響,過度控制飲食,引發厭食症(Anorexia)。本文將帶您了解厭食症的產生原因、症狀以及可能的治療方式。

什麼是厭食症

厭食症全名為神經性厭食症(Anorexia nervosa),屬於一種心理和生理互相影響而引發的疾病,造成其產生原因眾多,主要有以下3種: 基因:雖然沒有確切的研究指出,基因對厭食症有直接影響,但是遺傳的「人格特質」,可能會成為引發厭食症的原因之一。另外,如果家族中有人罹患厭食症,其他家族成員獲得厭食症的機會也將提高。 心理因素:焦慮(Anxiety)、缺乏自信以及容易受到他人意見左右的性格,是厭食症患者的好發族群。另外,部分心理疾病如,如強迫症(OCD),會使患者因為外在環境所給予的壓力或是觀感,獲得厭食症的機會比一般人高。 環境因素:環境因素往往跟心理因素脫不了關係,五花八門的減肥廣告、世人對肥胖負面觀感,或受到他人霸凌,都可能成為厭食症的推手,而由於青少年對社群媒體相當敏感,又容易受到同儕壓力影響,使得厭食症更容易在青少年上出現。

吃還不吃?青少年是厭食症的好發族群 厭食症的9症狀

聽過哈哈鏡嗎?由於鏡面曲面的變化,站在鏡子前所映照出的自己,可能出現高矮胖瘦等不同樣貌,而在厭食症患者的眼裡,不管看任何鏡子,可能都會產生「天啊!我也太胖」的想法,他們可能對自己的身材強烈不滿,對「瘦」產生了扭曲的執念與意象,並且對吃這件事充滿罪惡感。以下為9種厭食症可能產生的症狀:

體重過瘦卻不自覺,甚至遠低於BMI值18.5的過瘦標準。 刻意斷食,但並非基於有嚴謹研究的間歇性斷食;即便有進食,吃的量也相當少,並且會強烈避免自己攝取高糖分或高脂肪的加工食物。 為了讓自己的體重更有效的下降,厭食症患者可能會購買減肥藥,除了體重降低外,也可能因為藥物的副作用,而引發其他併發症。 可能經常感覺到頭暈、皮膚乾燥,或是出現掉髮的情況。 女性厭食症患者可能會出現停經症狀。 由於運動是常人認知對於減肥有效的方式,但厭食症患者可能會做超出人體負荷的運動量,以求體重減低。 厭食症患者可能會使用利尿劑和瀉藥,加快排出身體中的尿液和糞便,以求最大化的減低自身重量。 出現便祕(Constipation)或是腹痛的症狀。 精神渙散且有失眠情況。

吃還不吃?青少年是厭食症的好發族群 厭食症對身體造成的影響

進食是身體獲得營養的重要途徑,吃的不夠,除了供給人體各器官和組織的營養減低,也會減緩能量的產生,讓厭食症患者變得虛弱、缺乏活動力,在嚴重缺乏營養的情況下,會對大腦或腎臟等器官所造成的損害。即便在之後控制住病情,其損傷也不一定能完全恢復,在精神疾病當中,厭食症的致死率為位列前茅。以下為厭食症的相關併發症:

貧血 骨質疏鬆 肌肉流失 停經 睪固酮減少 電解質異常 腎臟問題

厭食症的3種治療方式

一般來說,厭食症幾乎沒有有效的預防方式,但是如果您發現朋友或家人有不吃東西或體重過輕等厭食症的情況,早期發現並予以治療,可以減低厭食症對身體的危害。

關於厭食症的治療方式,需要同時從心理和生理方面著手,而且並不像感冒一樣,可以數天內就馬上改善。一旦痊癒後,如何維持穩定的進食習慣,是相當重要的課題,否則仍然可能因為壓力,造成情緒波動,導致厭食症復發。以下為相關治療方式: 補充營養:如果患者處於嚴重營養缺乏的情況,住院後會先讓患者吊點滴以及補充所需的營養素,雖然無法根除厭食症的「因」,但是可以降低厭食症所造成的「果」,為了避免患者拒絕進食,在病情嚴重的情況下,可能會使用鼻胃管餵食。 心理治療:心理治療最困難的一環,往往是讓患者認知到自己有病在身,需要別人的幫助。厭食症的治療除了有針對患者個人的治療方式外,家人的陪伴與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一般來說,認知行為治療(CBT)是治療大多數心理疾病常用的方式,目的是改善患者的低自信心與其他負面心理,從而建立進食的正面印象,重燃吃的慾望;而對於未成年的厭食症患者來說,家庭治療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式,透過監護者觀察並管控患者的飲食,達到維持營養和恢復體重的效果。另外,也有種稱為小組治療的方式,透過厭食症患者的彼此互動,而加強治療的效果,但是這種方式也有可能引起患者的比較行為,彼此搶著當最瘦的,因此詳細的做法,仍有賴於醫師的專業判斷。 藥物治療:目前沒有任何藥物可以直接治療厭食症,但是視情況使用抗憂鬱藥物,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況,對於病情可能有所幫助。

父或母身故!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有哪些

父或母身故!對孩子造成的影響有哪些

成長中的孩子,可能遭遇的最大壓力、重大事件,莫過於父或母身亡。而且,根據孩子年齡的不同,他們處理情緒的方法也會不一樣。一般而言,在孩童時期經歷父母身故的情況,會在孩子的精神、心理上,以及人際關係方面,留下一些創傷,並對他們的心理健康產生影響。

精神與心理的悲痛

父母身故對孩子最大的影響是,造成精神、心理上重大悲傷。精神、心理上的悲痛有不同類型,如:感到悲傷、不幸、焦慮(Anxiety),和增加壓力。此外,研究結果顯示,父母其中之一存活下來的人,對身故另一半的態度,也會對孩子心理壓力有深遠影響,因此需要正向面對,以免造成對孩子的影響。

小學階段孩童會有的悲傷表現

若在小學階段時失去父親或母親,孩子們感到很哀傷,是正常的心理反應,因為他們跟大人一樣,也會有傷心的感覺。美國學校心理師協會(The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hool Psychologists, NASP)專家指出,這階段的孩子,已經會表達他們面臨的情緒衝擊,與親人間分離後的感受,行為會退化、並出現暴躁行為,或是不斷重複相同的問題。 青少年會有的悲傷表現

這個階段的孩子已經了解,父親或母親身亡,表示將永遠與他們天人永隔。他們可能會出現退縮的徵兆,變得更依賴朋友,或是很不願意與存活下來的爸爸或媽媽分開。值得注意的是,有些青少年處理情緒的方法,與年紀較小的孩子大相逕庭;當他們面對情緒上的高度難題、悲傷時,可能會求助毒品或酒精慰藉,以逃避面對現實。

對孩子未來人生的影響

儘管孩子可以慢慢克服悲傷的心情,回到正常生活,但對於父親或母親身故對孩子的心理影響,很可能會一直持續;有時候,甚至對孩子的一生都有影響,讓他們的自尊,或在與別人建立關係上出現問題。除此之外,性別也是一個重要因素,男孩將來大多會表現得更自主,女孩則可能會出現憂鬱(Depression)的傾向。 幫助孩子克服父或母身故帶來的悲傷

面對父親或母親身故,每個孩子的感受、復原能力、情緒反應都不同。孩子若能與存活的家長更貼近彼此、關係變得更緊密,將更能幫助孩子克服父或母身故,帶來的悲傷。存活的爸爸或媽媽,對孩子投入更多愛心、照顧,讓他們儘早遠離悲痛、哀傷。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不只小孩會過動!成人ADHD過動4症狀

不只小孩會過動!成人ADHD過動4症狀

曾經發生過工作時很難維持專注力、情緒波動大、衝動行事、焦慮的狀況嗎?這些狀況雖然多多少少在每個人生活中都可能會發生,但是當它組合在一起並且已經持續好一段時間,對您的生活和工作還是會造成困擾,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不止好發在小孩身上,也有機會影響成人。本文將為您介紹成人ADHD的成因、症狀以及治療方式。

成人ADHD的原因與相關疾病

關於產生ADHD的原因目前仍沒有定論,主要還是環繞在基因遺傳與環境的交互影響。雖然ADHD通常會在年紀還小時就被檢測出來,但也有少部分的情況是,患者直到成年之後,才發現自己有ADHD的症狀。ADHD發生在成人比起發生在兒童身上來得難以檢測的原因,因為成人身上較少出現「肢體過動」的症狀,取而代之的是容易衝動、不耐煩、難以集中注意力、容易生氣、不安等等的非外顯心理症狀。

此外,成人ADHD患者經常同時患有其他心理疾病,例如: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憂鬱症(Depressive disorder)或焦慮症(Anxiety disorder),雖然ADHD並非引發這些心理疾病的原因,但是ADHD對生活和工作上所造成的負面影響,可能會連帶的加劇其他心理疾病症狀,也因此成人的ADHD檢測較為困難,因為一個症狀可能同時包含多個心理疾病,需要更多的觀察與了解才能正確診斷病情。 成人ADHD的4症狀

ADHD也可能影響到患者的學習情況與人際交往,注意力不足的狀況下,學習新的事物需要花比一般人更多的時間和心力才能上手;而情緒波動及衝動的個性對維持友誼也有不良的影響。以下為其他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可能造成的症狀,如果在您的生活中,這些症狀經常發生,最好找醫師了解一下自己是不是已經成為ADHD的受害者: 組織管理能力不佳:對於工作的優先程度及重要性認知不足,無法妥善的安排或運用時間來完成事務。 沒耐心:對待成人ADHD患者可能是個不小的折磨,這個症狀尤其以在駕駛座的時候更加嚴重,複雜紊亂的交通狀況,容易使患者動怒、破口大罵,傾向違反交通規則駕駛。 衝動與情緒化:與人交往難免有摩擦爭執,通常不到最後關頭,一般人都會盡量避免衝突發生;但是成人ADHD的患者比較衝動,容易把「小事化大」,對於社交活動有不利的影響;情緒波動較大的心理狀態,也不利於維持友誼,喜怒不定的情緒使得身邊的人不知道該怎麼跟患者相處,害怕不小心就引爆它的憤怒。 注意力無法集中:工作的時候常常分心做其他不重要的事、念書的時候才翻幾頁就想要滑手機、環境中吵雜的噪音如電話聲、同事交談聲和車聲等,都可能讓成人ADHD患者難以專注於手上的工作。也因為注意力不佳的的緣故,多工處理對於成人ADHD患者簡直是個折磨,往往落得兩頭空的情況。

成人ADHD的治療3方法

心理治療:藉由心理諮商、認知治療(Behavioral therapy)、行為治療(Cognitive therapy)或是放鬆訓練等方式,來幫助改善ADHD的症狀。 中樞神經興奮劑(CNS stimulants):因為多數ADHD患者體內的多巴胺(Dopamine)分泌量較低,含派醋甲酯(Methylphenidate)的藥物如:利他能(Ritalin),可以幫助提高多巴胺這類神經傳導物質(Neurotransmitter)的濃度,改善ADHD的症狀。 非中樞神經興奮劑:含阿托莫西汀(Atomoxetine)的藥物,例如思銳(Strattera),適合因健康問題不能服用興奮劑,或是興奮劑療效不佳的ADHD患者使用。

記不起童年回憶?早期記憶從7歲開始忘

記不起童年回憶?早期記憶從7歲開始忘

對於一些兒時照片的場景,我們可能完全沒有印象,這其實是很正常的現象。根據研究,很少有人可以記得3歲以前發生的事,甚至有些我們所記得的童年,也可能是和事實不同!以下告訴您為什麼我們想不起來小時候的回憶,而且,有些我們所記得的童年回憶,竟然也有可能不是真的。

早期記憶可能從7歲開始忘記

長大後卻不記得3、4歲以前發生的事情,稱為童年失憶症(Childhood amnesia)或嬰兒經驗失憶(Infantile amnesia),但這並不代表幼兒沒有記憶能力。曾有研究用誘導模仿的方式,來評估兒童在學會說話前,腦中的陳述性記憶能力。研究人員示範一些簡單的動作給寶寶看,然後馬上或隔一段時間後,讓寶寶模仿做出示範者的動作。結果發現,寶寶隨著年齡增長,表現的記憶力更久,例如6個月大的嬰兒能記住24小時;9個月大的寶寶能記得1個月,而20個月大的寶寶,甚至能記得超過1年之久。由此可知,寶寶是有記憶能力的,且隨著年齡逐漸進步。不過,這些早期記憶卻無法記得長久。

根據一項突破性的研究,科學家訪問一群3歲的小孩和他們的媽媽,向他們提問關於過去所發生過的一些生活事件,並在小孩5歲之後,開始逐年訪問當初他們所提,關於3歲以前發生的事,並且每年都問一次,紀錄到小孩子9歲為止。結果發現,小孩在6~7歲時,記得約60%甚至更多的事,而8~9歲的小孩,只記得不到40%的事情,所以綜觀這些研究認為,從7歲開始,人們會因為準備進入青春期,而使我們對童年的回憶逐漸模糊。 童年記憶清晰卻可能不是真的

有些人可以記得小時候所發生過的事情,且連細節都能描述的很清楚,對此,有些專家認為,清晰的故事回憶有些可能是不是真實的。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的心理學家朱莉亞肖(Julia Shaw)表示,讓人們相信他們曾犯下從沒發生過的暴力犯罪,是有可能的。在研究中,藉由記憶提取(Memory Retrieval)的方式,訪問受試者們一些引導性問題來回想過去,這麼做會導致了70%的受試者們,對年輕時犯下的罪行,產生錯誤的記憶,有些人甚至認為他們有用武器攻擊別人,且大多人甚至能生動地描述警察的長相。

茱莉亞教授表示,其實只要環境適合,每個人都有形成複雜錯誤記憶的能力,且綜觀這些研究,可得知藉由極度暗示性的訪談,人們很容易產生內容豐富,並帶有不安感的錯誤記憶。一般來說,小孩會比大人更容易形成錯誤的記憶,尤其在看圖片或影片後;某些個性類型的人,發生這狀況的機率更高,如專注力高的人,可能會因為不容易注意到周圍發生的事物,更容易塑造出與事實不符的記憶。

無論是有不愉快的童年回憶,或是對兒時記憶沒有印象,這些都已經是過去,更重要的是活在當下,才可能創造更多美好的回憶!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