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了該怎麼吃?飲食指南與營養素

懷孕了該怎麼吃?飲食指南與營養素

懷孕時攝取充足的營養非常重要,我們十分了解各位準媽媽所擔心的,因此本文專為各位提供孕婦每日最佳飲食指南,和我們一起閱讀本文來發現新知吧!

孕婦飲食應該包括什麼?

準媽媽每天的飲食計畫中,至少應包含以下食物:

5 份新鮮蔬果:必吃清單包含深橙色蔬菜一份、深綠色多葉蔬菜兩份、柑橘類水果兩份。 6 份豐富的全穀麵包和穀物:必吃清單包含脫脂、低脂牛奶、奶製品三份。 2~3 份的健康蛋白質:精瘦肉,雞肉(去皮)、魚肉、豆類、豌豆(煮熟或曬乾):。 水:8杯

您可依個人方便執行這項飲食計畫,如果您會晨吐,可在早上吃點點心,晚上再吃大份量的餐點。如果您會胃灼熱(Heartburn),早餐則可吃大份量的餐點,晚上則吃少份量。請務必戒絕咖啡因、酒類和菸。

關於體重,孕婦該注意什麼?

許多新生兒的健康問題,都起因於媽媽在懷孕期間增重不足。理想的狀況下,苗條女性在產前應增重11~15公斤,才能生下正常體重的健康小孩。體重過輕的女性應增重12~18公斤,而過重的女性應增重5~11公斤。許多過重女性認為,懷孕可以消耗原本多餘的脂肪,但這是不明智的想法,因為胎兒無法透過母體原本的脂肪成長。

懷孕期間增加過多體重,並不會讓孕婦產下更健康的嬰兒,反而會讓產婦在產後更難恢復身材。建議的做法是在孕期前3個月,慢慢增加體重,並且在孕期最後2個月,逐漸加快增重速度,大約是1週1公斤。 懷孕時的關鍵營養素是什麼?

答案是葉酸,甚至可以說,葉酸是不可或缺的。營養專家一致同意,要攝取懷孕期間重要營養素,最佳的方法就是透過飲食。一個好的飲食計畫會提供您所有必需的營養素、維生素和礦物質。

為了產下健康的寶寶,您需要攝取足夠營養。 英國倫敦聖巴多羅買醫院(St Bartholomew’s Hospital)醫學院的一項研究指出,先天性神經管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 NTD)的比例,會因母親懷孕時服用葉酸補充物而降低。神經管缺損指的是,原本負責胎兒腦部、脊柱生長的胚胎神經管,並未正常閉合。

不論是從食物或是補充物中攝取,每位育齡婦女都至少必須服用400微克的葉酸,以確保未來生下健康的寶寶。

孕婦請注意!化妝與保養品的使用禁忌

孕婦請注意!化妝與保養品的使用禁忌

懷孕後體質可能會變得較敏感,然而有許多愛美女性在懷孕後,仍想繼續化妝或保養,甚至美甲或染髮等等,這些行為除了容易使身體暴露在潛在致癌物及干擾內分泌(Endocrine)的化學物質裡,可能還會影響腹中寶寶的發育!究竟懷孕期間可不可以化妝,或是該如何挑選安全的個人護理產品呢?

皮膚愈薄、吸收愈多

懷孕時寶寶在體內會獲得母親的養分,卻也可能因此吸收到有害物質。幾乎天天用到的護理產品如乳液或沐浴乳等,通常都是直接接觸我們的皮膚,雖然很難指出有多少外用的護理產品,會被吸收至血液中,因為這取決於物質接觸身體的面積和用量,而且若皮膚愈薄,則吸收得愈多(例如眼皮會比背部皮膚吸收得多)。

根據一項發表在人類生殖雜誌(Human Reproduction)上的研究指出,孕婦若常接觸牙膏、化妝品、肥皂或其他個人護理產品,會容易因為當中某些化學物質,而導致生下的孩子性早熟。所以建議懷孕期間,最好避免使用含有以下成分的產品: 對羥基苯甲酸酯類(Parabens)

這是一種常添加於化妝品、防曬乳和口紅中的防腐劑,以防止產品滋長細菌,但已有研究指出,這類防腐劑與嬰兒的發育、生殖、神經和免疫系統等,皆有相關性,因為這種物質會被送到胎兒體內。美國加州大學(University of California)更指出,除了帶來性早熟的影響,也可能增加罹患精神疾病、乳癌(Breast cancer,也稱乳腺癌)及卵巢癌(Ovarian cancer)的風險。 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

如香水、肥皂和洗髮精等具有香味的產品,可能都含有苯二甲酸酯,可能影響血壓或導致注意力缺失/過動障礙症(Attention 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糖尿病(Diabetes)、女性提早性發育等,且有研究發現,胎兒發育異常與產前接觸苯二甲酸酯有關。

甲醛(Formaldehyde)

甲醛常見於指甲油、睫毛膠和直髮膏等用品中,一些研究指出甲醛具有致癌風險,目前已被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列為人類致癌物。

其他例如防曬乳中常含的成分氧苯酮(Oxybenzone)和阿伏苯宗(Avobenzone),也可能影響體內荷爾蒙,導致兒童肥胖、過動障礙症與影響神經系統的發育。 懷孕染髮安全嗎?

目前有些研究表示,染料中的化學物質毒性不高,所以孕期中使用仍算安全,且染髮時只有少量染劑會被皮膚吸收,化學物質不太會被吸收到血液和母乳中,也無法送至胎兒體內,因此還未被認為對胎兒有害。但是建議您最好在懷孕第2~3個月才染髮,並選擇純植物染料,染髮時戴手套並選擇在通風處進行,最好避免染劑碰到頭皮,也別讓染劑在髮上停留太久。

Hello健康小提醒:若您仍有身體狀況的隱憂,最好還是請教醫師,確認自己目前狀況是否可以染髮喔!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預防懷孕期血壓異常~請做到這6點

預防懷孕期血壓異常~請做到這6點

懷孕期高血壓(Hypertension)是孕婦最常見的問題,全世界大概有10%的孕婦會發生,或許是懷孕前高血壓症狀的延續,或懷孕後首次發生。懷孕期的血壓異常狀況,依序可分為慢性高血壓(Chronic hypertension)、子癲前症或子癲(Pre-eclampsia,早期也稱妊娠毒血症),以及慢性高血壓合併子癲前症或子癲、妊娠高血壓(Gestational hypertension,為妊娠引起的高血壓)。這些高血壓症狀,可能會造成孕婦產下體重過輕的寶寶,或造成胎兒早產。

子癲前症可使慢性高血壓及妊娠高血壓更顯複雜,除了血壓上升,高濃度的尿蛋白也開始出現,造成手腳水腫,好發於懷孕後期,有些孕婦則會提早面臨這樣的情況。如果未能早日即時診斷,可能會導致痙攣,這是會危害到母親和胎兒的嚴重情況。

若不考慮胎兒情況,分娩是唯一可以終止子癲前症的方式。因此,所有孕婦都該探取預防措施,預防高血壓和其他併發症,這些措施包括以下6點。

1. 懷孕定期產前檢查

定期產前檢查、驗血驗尿、監測血壓和尿液蛋白數值,如果您本身是慢性高血壓患者,產前更應定期嚴密監測自己的血壓,確保沒有影響到胎兒生長,並且阻止妊娠子癲的發生。

妊娠子癲的症狀之一,就是尿中的尿蛋白不正常升高。在徵兆出現前,妊娠子癲可能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也可能在生產時才被發現。因此,2013年美國婦產科手册已經將血壓測量,列為日常監測項目。 2. 懷孕期服用藥物須知

如果您本來就有服用降血壓藥,在懷孕前或一發現懷孕時,就該通知您的醫師,醫師或許會在您懷孕前或一得知您懷孕時,換掉您原來的處方,因為有些治療高血壓的藥物,並不是懷孕期的安全用藥,它們可能會減少輸送到胎盤或胎兒的血流量。

在孕期前半期,孕婦的血壓傾向比平常低,這表示您可能暫時不用服降血壓藥。不過,必須接受醫師評估,一切以醫師說得算。如果您懷孕期維持服藥,那就持續吃到生產,不要停藥,照著處方服藥,醫療專家會為您選擇最安全的藥劑,和合適的劑量。 3. 懷孕仍要經常活動

保持活力,每天做些體能活動,例如走路或游泳,可幫助維持血壓正常,請您的醫療專家推薦適合您的活動。對高血壓的孕婦來說,體能活動並不危險。事實上,相較於靜態活動,在懐孕期間增加體能活動,反而可降低子癇前症的風險。除非您有其他必須臥床的原因,否則可以從低強度的運動慢慢開始,逐漸加強運動強度。請避開有上下震蕩、容易跌倒的活動,例如騎馬、足球或籃球。

4. 控制懷孕期的體重

在懷孕期間監測您的體重增加,是非常重要的,您的醫療專家會告訴您懷孕期間健康體重增加的範圍,具體取決於您成長中的寶寶的需求,以及您懷孕前的體重。

超重和肥胖,是對血壓有害的警告訊號,還可能導致懷孕期間的腿部痙攣、糖尿病(Diabetes),關節疼痛、胃灼熱(Heartburn)、背痛以及疲憊。生活方式的調整以限制懷孕初期的體重增加,可幫助降低孕婦得高血壓的機率。 5. 懷孕期要飲食均衡

飲食均衡及低鹽低納,有助於降低血壓,而且健康均衡的飲食,也可以幫助您健康地增重。由瘦肉中獲取蛋白質,吃水果、蔬菜、全穀類及低脂乳製品。全穀類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可以降低高血壓,在懷孕期間,食用全穀類食品,如全麥麵包、全麥麵食和糙米。1天至少要吃8個分量的全穀類,如果您需要額外資訊,可諮詢營養師。 6. 懷孕期的飲食與藥物禁忌

禁菸,禁酒,不服用違禁藥品及避開咖啡因。在服用任何非處方藥之前,請諮詢您的醫療專家。如果因醫療所需而服用藥物,請務必事先徵得醫療專家的同意,因為某些藥物的副作用,可能導致高血壓。如果需要改變處方,接受醫療專家的監督並尋求他們的建議,是非常重要的。

避免飲用含有咖啡因的飲料或限制食用量,因為這些除了對您和寶寶健康無益,也對血壓有不良影響。根據美國婦產科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的研究報告指出,咖啡因可導致流往胎盤的血流量減少,增加流產的風險。因此,請避免飲用含有咖啡因的飲料,或將咖啡因攝取量限制在每天200毫克以下。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及治療。

懷孕便祕有解!5方法助腸道避免痔瘡

懷孕便祕有解!5方法助腸道避免痔瘡

許多懷孕的媽媽們都會受便祕所苦,尤其懷孕期間因腹壓增加,使血液循環變差,更容易長痔瘡。究竟懷孕時該如何解決常見的便祕問題,避免長痔瘡呢?

懷孕容易便祕的原因

一般來說,人會因為壓力、焦慮、缺乏運動和膳食纖維攝取不足而便祕,而懷孕時便祕,通常可能是因為荷爾蒙的緣故,使腸道肌肉放鬆,影響腸道蠕動效果。同時子宮內的寶寶逐漸變大,也會對腸道造成壓力。另外,有時補充鐵劑(Chalybeate)也可能造成便祕,所以若補充鐵劑的準媽媽們,一定要多喝水。 5招預防懷孕時的便祕

高纖維飲食:建議每天要攝取25~30克的膳食纖維,多攝取蔬果和麥片、糙米等全榖食物。 多喝水:喝水對健康很重要,尤其當我們吃了許多富含纖維食物之後,更需多喝水來幫助排便。建議媽媽們每天大約喝10~12杯的水(1500~2000毫升左右),若懷孕後期有嚴重水腫問題,可稍微斟酌喝水量。若大量流汗,也需額外補充水分。 規律運動:若減少活動量,便祕機率會更大,所以建議養成運動的習慣,可幫助刺激腸道,如快走、游泳等,且每週運動3次,每次20~30分鐘。 補充益生菌(Probiotics):腸道中需要好菌來幫助維持正常運作,其中益生菌可幫助使腸道健康,協助機能正常和規律排便,富含益生菌的食物如優酪乳、酸菜和泡菜等。 減少鐵劑的攝取:攝取過多鐵質可能會造成便祕,所以若日常飲食中已含有鐵質,建議跟專業醫師或營養師,討論您的鐵劑服用量。

注意事項

不建議在懷孕期間服用瀉藥,因為可能會刺激子宮收縮,導致脫水。若長期仰賴瀉藥,也容易減弱腸道推動大便通過腸道的能力。若仍有使用瀉藥的需求,建議先諮詢專業醫師再服用。

吃完飯也飽太久~消化不良的居家療法

吃完飯也飽太久~消化不良的居家療法

消化不良不是什麼嚴重的問題,可以在家自我治療,而且方法很多,取決於造成消化不良的原因和症狀程度。本文將介紹一些判斷病因的方法,並協助選擇在家處理消化不良的居家療法。

怎麼知道自己消化不良?

造成消化不良的原因大多都是:胃食道逆流、消化性潰瘍、胰臟或膽管罹癌或功能異常,會出現的症狀如下:

用餐時很快就有飽足感,可能吃到一半就覺得飽了,所以無法將飯吃完。 飯後覺得太飽不舒服,且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上腹部灼痛,肚臍至肋骨下方的部位覺得灼熱。 上腹部不適,感覺肚臍至肋骨下方的部位有輕至重度的疼痛。 感到腹脹、噁心,甚至嘔吐。 有火燒心的感覺,有時疼痛還會從胸腔擴散到背部或頸部。

消化不良的居家療法

茶幫助消化

是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取得的腸胃藥,對舒緩噁心、消化不良等症狀都有效。薑可以幫助消化、刺激唾液分泌、減少腫脹,並降低膽固醇和血糖。不過有專家認為薑可能會對孕婦造成流產風險,因此若有懷孕請斟酌使用。

嚼口香糖助唾液分泌

嚼食口香糖可以刺激唾液分泌,有些口香糖中含有木糖醇,也可避免蛀牙,一舉兩得。若不小心把口香糖吞下肚,別太擔心,因為人的胃雖然無法消化口香糖,但口香糖最後還是會隨著其他消化物一起排出體外,除非大量吞食才可能導致腸胃堵塞。

蘆薈汁舒緩腸胃

蘆薈有消炎的效果,它除了可以舒緩肌膚,也可以舒緩胃部,緩解胃酸逆流的不適。但要注意的是,有急性嚴重腹痛、闌尾炎(Appendicitis)、 腸阻塞、糞便阻塞、腎臟或肝臟疾病,以及肝中毒的人,應避免使用蘆薈,否則可能會產生副作用。

用小蘇打平衡胃酸

烘培用小蘇打含有碳酸氫納,有平衡胃酸的功效,可以緩解胃酸逆流或胃潰瘍。不過小蘇打和任何物質一樣,服用過多都是不安全的,並且也不應長期食用。

洋甘菊有鎮靜功能

洋甘菊含有抗痙攣的物質,可以放鬆肌肉,治療絞痛、脹氣、腹瀉、胃痙攣、大腸激躁症(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消化不良等問題。 此外,洋甘菊也有鎮定腦神經,和緩解慢性疼痛的效果。

飯後不要馬上躺下

透過改變生活習慣可以幫助消化,例如飯後別馬上躺下,讓地心引力自然引導食物進入消化道,幫助消化。如果會在夜晚火燒心,可以試著在頸後墊一個枕頭,或抬高上半身來患解症狀。

剛吃完藥別躺下!藥卡喉嚨恐致食道灼傷

剛吃完藥別躺下!藥卡喉嚨恐致食道灼傷

吃藥吞藥丸對小孩來說是個艱鉅的挑戰,不少人甚至長大後仍然很不會吞藥丸,但台灣人常吃藥,根據衛福部健保署資料,國人一年平均看診約 15 次,一張藥單平均開出 4.2 種藥,是美國的兩倍,一年吃下的各種藥物總和,高達數十億顆。但你可能不知道,如果吃藥時,藥丸沒有順利吞下,在喉嚨和食道過久,可能導致藥物性的食道炎(Esophagitis)與食道潰瘍。以下將介紹如何避免藥物卡喉嚨,預防藥物性食道炎的發生。

6 原因吃藥卡喉嚨 多喝水、勿躺下防食道灼傷

藥物卡在食道裡是造成藥物性食道炎的主因,有些口服藥及抗生素,例如去氧羥四環素(Doxycycline),如果停留食道過久,特別容易導致食道受損或發炎,膠囊類的藥品則更要小心,因膠囊遇水有黏性,較容易卡在食道,引發藥物性食道炎。以下提供幾個藥物性食道炎常見的六種原因,並告訴您如何避免藥物性食道炎。

水喝不夠:吃藥沒配水或喝水量不足,容易導致藥物卡在食道,一般建議吃藥時至少喝 100c.c. 以上的水,以減少藥物跟食道接觸的時間。 吃藥後馬上平躺:剛吃完藥就躺下,容易造成藥物停留於食道過久,導致食道受損,建議服藥後至少 10~15 分鐘再躺下較安全。另外,盡量避免在睡前一刻吃藥,因為睡覺時,唾液分泌及吞嚥次數都會減少,又因為平躺,將更容易造成藥物性食道炎。 躺著吃藥:服藥時應保持站立或坐姿,躺著吃藥或吃藥後馬上躺下,是造成藥物性食道炎的頭號兇手。 食道狹窄:有些人因為食道狹窄或是藥丸太大粒,容易卡在食道裡,這時可考慮請醫師開藥粉或藥水。如果還是得吞藥丸,可以試著一次吞一粒,並至少配上 100c.c. 的白開水。 年齡:隨著身體老化,消化的速度會變慢,食物停留在食道和胃的時間也就更長,又因年紀大,服用的藥物也可能較多,增加了藥物性食道炎的風險。 其他疾病:有些特殊疾病會導致食道變窄,不僅食物容易卡住,也增加藥物卡在食道的風險。

(同場加映:胃食道逆流或胃灼熱?消化不良的症狀與治療)

食道炎的 5 大症狀

引發食道炎的原因很多,藥物引起的食道炎是其中一種,如發現吃完藥後發生以下症狀,很可能是藥物性食道炎。 吞嚥困難與疼痛 胸痛,吃飯時伴隨胸骨後方疼痛 胃灼熱(火燒心) 胃食道逆流 食慾不佳

一般藥物性食道炎,通常僅有食道灼熱感或吞嚥疼痛的症狀,配合醫師指示服用藥物,數天至幾週即可復原,不必過於擔心。不過曾有案例因藥物卡在食道過久,導致食道穿孔,因此應特別留意,吃藥後是否有不適的狀況。提醒一般民眾吃藥時,喝水量要充足、吃完藥先坐著或站立十分鐘,可避免藥物性食道炎上身。

肝臟移植手術後~遵從醫囑避免併發症

肝臟移植手術後~遵從醫囑避免併發症

肝移植是一種外科手術,可以去除不再正常運作的肝臟(肝功能衰竭),並將其替換為活體或死亡捐贈者的健康肝臟。接受肝臟移植手術後,患者必須克服許多挑戰,尤其是面對可能的併發症,以及盡快恢復正常的生活。如果移植後沒有妥善觀察病況,並加強照顧手術部位,都可能對移植器官和患者的健康,造成傷害。那麼,患者及其家屬在肝臟移植手術後,應該做些什麼呢?

請遵從醫囑以避免併發症

接受肝臟移植手術後,身體的免疫系統會將移植的器官視為外來物,對其產生排斥反應,此為移植後併發症的原因,症狀包括以下: 出血:血管吻合處出血的風險很小,血管吻合處是將捐贈者的血管,與接受者的血管縫合在一起的地方。 肝動脈栓塞:如果肝動脈中出現血塊,則會導致肝功能障礙。 膽汁滲漏:移植的肝臟與膽管或腸道間的連結,可能發生滲漏,導致膽汁排入腹腔。 排斥反應:身體的免疫細胞,會將移植的肝臟視為外來物並攻擊它。 感染:移植手術後,因患者的免疫系統被免疫抑制藥物所抑制,因此會有很高的感染風險,特別是如果患者沒有好好保護手術區域時。 肝炎(Hepatitis)復發:肝臟移植手術後,肝炎可能會復發,尤其是在移植後感染了B型(Hepatitis B)或C型肝炎(Hepatitis C)病毒。

為了降低上述併發症的風險,患者必須遵從醫師的處方,並定期到醫院回診。此外,一旦出現任何併發症徵兆,請立即與主治醫師聯繫。

患者必須調整自己的期望

在選擇接受移植手術前,主治醫師可能已經與患者討論過手術內容及後續影響。因此,患者必須在心理上做好手術後,可能發生哪些情況的準備: 手術後,可能必須住院數天,以肝臟移植手術為例,大約需住院5~10天。住院期間,將會密切監測患者,注意患者的生命跡象,以及是否出現併發症的症狀,並進行各項檢驗,確認移植的肝臟正常運作。患者一旦情況穩定,即可出院,或轉至移植恢復區,持續恢復治療。 患者返家後,仍須經常回診。初期要做的檢驗較密集,但檢驗次數會隨著時間而逐漸減少。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患者都必須持續服用免疫抑制藥物,避免免疫系統攻擊移植的肝臟。這些藥物具有副作用,包括高血壓(Hypertension)、毛髮過度生長或脫落、手顫、情緒波動、體重增加、骨質流失和糖尿病(Diabetes)等。這表示患者的免疫系統將會較衰弱,被感染的風險較高。幸運的是,仍有其他藥物,可降低移植後發生併發症的風險。

患者的某些活動必須受到限制

接受肝臟移植手術、自醫院返家後,患者必須保護好手術部位,防止感染及其他併發症。為了恢復正常積極的生活,患者必須謹記下列限制。 手術後的前6週,不可手提2公斤以上的重物;手術後前3個月,不可手提9公斤以上的重物。 3個月內,避免進行會拉扯腹部肌肉 (手術部位周遭) 的活動,例如拖地或用吸塵器吸地板。 手術後至少6個月內,淋浴比盆浴為佳。 手術後6個月內,不要在水泥或柏油等堅硬路面上,跑步或慢跑。 手術後1年內,不可從事騎馬或摩托車等劇烈活動。 接受移植手術後1個月內,或在服用止痛藥後,不可開車。 限制飲食中脂肪和鈉 (食鹽) 的攝取量。 避免抽菸和飲酒。

手術後3個月,大多數患者已完全康復,重返工作崗位,並享受著積極的生活。患者愈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就能愈快恢復體力。別忘了保持正向思考和樂觀心情,或許剛開始感受不到維持正確自我照護的效果,但耐心將會為患者帶來豐厚的回報。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強化肝功能!補充這4種維生素礦物質

強化肝功能!補充這4種維生素礦物質

在你的飲食和環境中,可能出現好幾百種毒素,而肝臟一直在努力過濾這些物質;更重要的是,肝臟也有助於分解食物,並提供能量給其他器官。為了使肝臟功能更好,請確保你的飲食中含有必須的維生素和營養素。 當你無法從飲食中攝取到足夠的量時,可以考慮服用補充劑,以下是一個健康肝臟所需要的5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1. 維生素A和鐵質

根據發表在2000年《營養》(Nutrition)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維生素A和鐵質的缺乏,是全世界最常見的營養缺乏症狀之一。根據2000年5月出版的《營養學期刊》(Journal of Nutrition) 上所發表的一項研究,缺乏維生素A,可能會降低鐵量,導致貧血,低鐵則可能導致肝臟維生素A減少。同時補充維生素A和鐵,比起單獨使用鐵或維生素A,能更有效地解決缺鐵性貧血。

雖然維生素A對肝病患者有益處,但劑量太高,可能對肝臟有毒。舉例來說, 鐵質可能會促進肝臟中瘢痕組織的形成。 因此,慢性肝病患者,尤其是有肝硬化的人,除非醫生確定他們缺鐵質,否則應該服用不含鐵的綜合維生素。 2. 維生素D

被稱為陽光維生素的維生素D,是在太陽紫外線照射到皮膚上時產生的,肝臟和腎臟發生的反應會將維生素D轉化為活性形式。根據曼菲斯田納西大學的研究人員稱,超過90%的慢性肝病患者,都有一定程度的維生素D缺乏症。 研究人員一致認為,嚴重的維生素D缺乏症,更容易發生在肝硬化患者身上,而肝硬化的症狀是一種晚期肝病,可能導致肝癌。然而,過量攝取維生素D(通常是因為服用過多的營養補充品),會導致食慾不振、噁心和嘔吐,血液中含量升高,生長也會受損。 3. 維生素E

根據2015年11月《國際分子科學雜誌》上的一篇文章,維生素E是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劑,因其在預防疾病和維持肝臟健康的潛在作用,而被廣泛研究。食物中的抗氧化劑,可以中和由氧化壓力引起的有害自由基,特別是維生素E對酒精性肝炎和慢性C型肝炎的治療作用。維生素E補充劑應在你的醫師認為其益處超過任何風險時使用,鼓勵多吃含維生素E的食物,如菠菜、葵花籽、杏仁、花生醬等。維生素E對肝病罹患者也有益處,但若攝取過量會有害,每日攝取若超過 1,200 IU,會稀釋血液,導致流血。

4. 維生素B-12

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指出,維生素B-12是B群維生素中,唯一可以溶解於水、在肝臟中儲存長達數年的維生素, 但是,根據一般規則,水溶性維生素通常無法儲存,因此必須每天攝取,維持足夠的水準,以達到最佳的健康狀態。

良好的飲食和營養補給品,可以提供身體各種抗氧化劑,並協助肝臟解毒。然而,慢性肝病患者應當注意維生素E、維生素A和鐵質的量。 瞭解該尋找什麼、選擇適當的綜合維生素,會使你更容易控制慢性肝病。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放臭屁好尷尬~可能是健康警訊

放臭屁好尷尬~可能是健康警訊

沒有屁或排泄物是香的,但是過於頻繁且濃烈的排氣仍暗示著不健康的警訊,放臭屁多半是與食物種類,或是飲食不均有關,有些食物或藥物可能會導致屁味過臭,但是有時卻是潛在感染或消化道疾病的徵兆。若您發覺似乎頻繁放臭屁,可能是以下原因所致:

吃大量的高纖食物

某些蔬菜會使腸道氣體帶有異味,如花椰菜、高麗菜、洋蔥等,由於含有硫的成分,容易使氣體有臭味。

患有某食物不耐症

如果您天生無法消化某些食物,排氣時也可能會產生難聞的氣味。例如乳糖不耐症者因不能分解乳糖,故食用乳製品會在腸道滯留較久。麩質不耐症者如乳糜瀉患者,在免疫系統中有過多的麩朊抗體和麩質蛋白產生反應,導致小腸絨毛無法消化麩質而脹氣。若不確定自己是否有食物不耐症,可諮詢醫師是否自己有食物過敏的可能。 服用藥物

某些藥會產生臭屁,如抗生素可以殺死體內有害的病原,並破壞腸胃裡的一些好菌,若沒有這種好菌,除了有臭味,可能還會出現腹脹和便秘。若受此困擾,不要擅自停藥,請先跟醫生討論是否有更換藥物治療的方式。 便秘

大腸中若有糞便未排出,會使腸道產生細菌和臭味。一般而言,每週解便次數少於3次,即被定義為便秘。請留意排便頻率及排泄物的形狀與顏色,一般認為棕色至黃色,形狀如香蕉最為理想。在有便意時要盡快如廁,平時也要有培養便意的習慣。

若自我檢測後並非以上之原因,另有以下可能,須多留意並即早治療:

細菌感染

有些細菌會引起腸道和消化道的感染,通常比正常情況下有更多氣體和臭味,尤其是消化道感染患者,經常有腹痛及腹瀉情況發生,此症狀若經確診,醫師多半會開立抗生素藥物治療。 大腸癌

雖然罕見,但仍具可能性所以必須注意。當在消化道中形成瘜肉或腫瘤時,會引起部分腸阻塞,從而導致氣體堆積和腹脹。如果排出異味氣體加上感覺身體不適,且症狀無法靠飲食和藥物改善時,請尋求醫生進行全面檢查。大腸癌的治療方式因癌症階段而異,包括切除腫瘤手術或化療以殺死癌細胞等。

多數情況下,有臭味或無氣味的脹氣,是忽略徵兆的原因。但是時常排放氣體並伴隨著嚴重的痙攣或腹痛、體重下降、血便,或腹瀉與便祕反覆交替等,都請盡速就醫檢查 。

出門就要開心玩~預防發生旅行者腹瀉

出門就要開心玩~預防發生旅行者腹瀉

旅行是你我揮別忙碌生活的小確幸,往往在事前規劃許多娛樂事項,期待屆時盡情放鬆,但若遇上「旅行者腹瀉」(Travelers’ diarrhea),恐怕足以破壞整趟旅程,患者不但生理痛苦,心理也備感煎熬。我們了解這種苦,所以在此分享如何預防和處理旅行者腹瀉。

何謂旅行者腹瀉?

這是一種消化道疾病,源於各地衛生條件的差異,若我們食用不潔的食物和水,將病原體(如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帶進體內,會造成患者每天排3次以上不成形(稀狀)糞便,並且可能伴隨的症狀有:爆炸性與水樣腹瀉、腹部絞痛、噁心嘔吐、打嗝與脹氣等症狀,而嚴重患者會發燒或血便,若這些症狀持續2~3天(含以上),就必須立即就醫。

旅行者腹瀉會持續多久?

通常會持續1~5天便可痊癒,但仍有極少數患者持續長達1個月之久。

如何預防旅行者腹瀉? 用餐前及如廁後,多用肥皂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乾洗手產品,來維持手的清潔。 注意飲食衛生,避免吃生食、路邊攤食物,以及未高溫殺菌的乳製品,水果則要用清水洗過後再吃。 請飲用未開封的瓶裝水,或是煮沸過的水。

如何治療旅行者腹瀉?

多補充水分與電解質(可預先攜帶口服電解質液),以避免身體脫水。 旅行前請先洽詢醫師,並依其建議攜帶止瀉藥。 請依醫師的指示服用止瀉藥,如果出現痢疾的症狀或糞便中有血,則不能使用止瀉藥。若服用止瀉藥後2天仍持續腹瀉,就要立刻停用這些藥物。請注意,服用止瀉藥期間,要記得補充足夠的水分。 腹瀉嚴重者,應盡速就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