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九必衰不能過29歲生日?帶你瞭解逢九可能帶來的5大影響

逢九必衰不能過29歲生日?帶你瞭解逢九可能帶來的5大影響

傳統上我們有所謂「避九」的概念,年齡的尾數若遇到了九,即使要過壽,也不特別鋪張。這是因為古人相信九為人生的關卡,非常危險,要盡量低調,甚至有人連29歲生日都不過。

美國研究也顯示:歲數逢九的成年人比起其他年齡層來說,更容易做出重大的抉擇,並且極欲找出人生的意義。例如透過勤奮地運動健身、出軌、自殺等等行為,來完成自我追尋。 逢九對人的5大影響

1. 逢九未必衰 這只是一個改變的開始

紐約大學(New York University)史登商學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以及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安德森管理學院(Anderson School of Management)兩方的研究員共同合作,完成了與逢九相關的多項研究,發現人們在邁向 30、40、50、60大關之前,也就是歲數逢29、39、49、59 的時候,更加可以反思自己的生活與生命,並做出重大改變。

2. 逢九容易讓人想出軌

研究人員在一個專門尋求婚外情的網站上,針對年齡介於25至64歲之間的800萬名男性做出數據分析,發現逢九的男性有952,176人,比起其他的年齡層高出17.88%。表示逢九的族群跟坊間盛傳的「七年之癢」比起來,可能有過之而無不及。(延伸閱讀:感情、信仰、工作救出軌的婚姻?淺談外遇 3 迷思)

逢九必衰不能過29歲生日?帶你瞭解逢九可能帶來的5大影響 3. 逢九容易讓人不安及鬱悶

研究人員分析美國美國疾病管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從2000年至2011年美國25至64歲的成年人的自殺率。發現逢九的族群每十萬人即有15.05人自殺,高於其他年齡層平均每十萬人只有約14人自殺。代表逢九的族群面對人生的十字路口而極度憂鬱時,更容易做出毀滅性的抉擇。(同場加映:自殺徵兆不明顯?決意尋死只需10分鐘) 4. 逢九更愛運動

看完上述的數據,讓人不禁聯想難道逢九都只有壞事嗎?台灣民間還相傳「歲數逢九不要結婚」,簡直跟「當年犯太歲,運氣會變差」一樣可怕。其實,逢九的族群更容易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研究人員以記錄運動員成績的數據庫網站 Athlinks 的資料,分析29歲與39歲馬拉松跑者的表現,發現逢九該年的跑速,比逢九的前兩年或是後兩年,都快了2.3%。這表示逢九的跑者練得比較勤,而且更且對長跑更有動機。(延伸閱讀:別把身體跑壞了!8種跑步常見傷害)

逢九必衰不能過29歲生日?帶你瞭解逢九可能帶來的5大影響 5. 逢九讓我們思索人生

研究人員分析來自超過 100 個國家,42,063 位成人填寫《世界價值觀調查》(World Values Survey)的結果顯示:逢九的受測者比起其他年齡層,更常思索生命的目的。

以漢人文化的角度來看,我們受到孔子「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影響。邁入以十為基準的「大關」之前,也是逢九的時候,的確會激發我們想想,自己到底有沒有達到「萬世師表」的標準,同時也會回望自己的人生而引發更深刻的反思。

而這一番檢視會把我們推向兩個極端,也許我們會捶胸頓足、悔恨不已,所以開始執行帶有破壞性結果的行為,諸如我們前幾段所提及的出軌、憂鬱、自殺等。但同時我們也有虛心檢討,想要好好改變,讓往後更有希望的可能。我們都該銘記:人在逢九的時候因為自省而變得敏感,甚至脆弱,更容易鑄下大錯。這可能才是民俗上所謂「逢九必衰」、「逢九必亂」的意義,提醒我們要加倍小心,仔細地檢討反省,為下一個十年認真鋪路。

結婚數十年,不小心出軌1次應該沒關係?淺談外遇3大迷思

結婚數十年,不小心出軌1次應該沒關係?淺談外遇3大迷思

出軌在現今的社會是一個千夫所指的禁忌,原本該是一同長相廝守的愛人竟然有了婚外情,被傷透的不只是心,一個家庭也可能就此分崩離析。

Hello健康》透過美國俄亥俄州鮑林格林州立大學(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對於外遇的研究,帶你了解一下外遇對婚姻的影響、破解常見的外遇3大迷思。 外遇的3大迷思

迷思1:結婚數十年且婚姻美滿,外遇的破壞力比較小?

研究顯示,「婚外性行為」(Extramarital sex,學術用語,簡稱 EMS)的破壞力十足。無論夫妻結褵多久、原本的婚姻生活的滿意度多高、夫婦兩人反對離婚的價值觀有多強烈或家中已育有子女等等,婚外性行為若被攤在陽光下,對婚姻的摧毀程度都一樣巨大。

就算原本的兩人所經營的婚姻很有品質,但是婚外性行為仍然有高達 2/3 的機率能夠破壞婚姻的幸福。所以當你的親友告訴你他的另一半外遇、出軌了,請不要單單以「你們感情那麼好,又互相扶持這麼久了,一定可以捱過這次的啦!」諸如此類的話語來安慰他,上述維持夫婦關係的因子在這種時候真的不堪一擊。(同場加映:溝通傾聽擁抱親吻~重燃伴侶熱情撇步)

結婚數十年,不小心出軌1次應該沒關係?淺談外遇3大迷思 迷思二:有虔誠信仰比較容易承受外遇的破壞力?

我們以為,信仰虔誠的夫婦面對另一半外遇時,更能夠憑藉著宗教的力量,度過難關。但其實研究的結果恰恰相反。婚外性行為反而對他們的打擊更大,這是因為信仰虔誠的人對道德有更高的標準,所以也更容易把外遇、出軌視為對婚姻的褻瀆。畢竟本研究是在美國進行的,那裡盛行的基督教、天主教非常強調神聖的一夫一妻制度,所以虔誠的受測者對婚外性行為的受創也最深。但是以佛、道教為主的台灣是否會得出一樣的結果?這就需要等待未來的研究來證實了。(推薦閱讀:婚姻使人快樂?還是快樂的人才會結婚

迷思三:妻子是事業女強人,所以外遇的影響不大?

總體來說,妻子有工作的時候,丈夫的婚外性行為對她的打擊會相對較小。仔細分析下,研究人員發現,如果妻子得知丈夫在外拈花惹草之前就有工作,那麼婚外性行為對她的打擊便會加劇,如果妻子開始上班的時間點與得知丈夫外遇的時間點差不多,反而婚外性行為的負面影響反而會縮小。

研究人員推測,丈夫外遇、出軌可能會促使妻子外出找工作,讓妻子得以在家庭以外的空間得到喘息,更加能思索並沉澱丈夫外遇帶來的衝擊。所以如果已婚的女性除了家庭之外,若還有事業上的重心,是比較容易走出老公外遇的傷痛,畢竟還要忙工作,能夠因此抽離,也有更多空間反思。(推薦閱讀:不倫的愛如何解?6種外遇心理大公開

結婚數十年,不小心出軌1次應該沒關係?淺談外遇3大迷思

外遇令人心碎

另一項由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的研究指出,發現自己的另一半有婚外情,更可能讓重度憂鬱症(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發作,確認了被愛人背叛,真的會肝腸寸斷。(推薦閱讀:「心碎」可能傷害心臟!如何走出痛失親友的悲傷)雖然說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感情的事,其實都是兩人間的隱私。但是當我們明白婚外性行為對於本來要白頭偕老的「牽手」影響竟然如此深遠。那麼在出軌之前,的確值得再三思量自己的起心動念。尋求醫學上、宗教上、心理上的支持與協助,也許可以是另一種選擇。(推薦閱讀:總是不會安慰朋友?建立同理心是第一步)

親友離開後,每天失眠、胸痛?認識悲傷可能引起的7種病痛

親友離開後,每天失眠、胸痛?認識悲傷可能引起的7種病痛

近期新冠肺炎感染人數暴增,有不少人因重症而離世,當身邊重要的親友離開我們的時候,那種悲痛及沉重的感受令人難以言喻,且有時也難以承受,彷彿整個世界失去重心,生活也變成一片黑白。

當悲傷溢滿在我們心裡的時候,身體也會因悲傷而表現出不同的症狀。《Hello健康》帶你瞭解悲傷的5大階段、悲傷可能引起的7種病痛,以及分享該如何好好悼念已逝的親友,與悲傷共處。 悲傷5大階段

從心理的角度來看,悲傷的情緒表露順序共可分為下列五個階段,各階段英文原文的的字首,稱之為 DABDA。 拒絕(Denial)面對親友逝去的事實。 對親友逝去的事實感到憤怒(Anger)。 不斷反覆思索(Bargaining),想著要是我那個時候有做些什麼,憾事就不會發生了。 為親友逝去感到憂鬱(Depression)萬分。 最終接納(Acceptance)親友已經離世的事實。

親友離開後,每天失眠、胸痛?認識悲傷可能引起的7種病痛 悲傷常見的7種病痛

所謂的「悲痛欲絕」並非誇飾用法,悲傷的情緒的確會引發一些生理上的病症,例如: 心房纖維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 心肌梗塞(Heart Attack,又譯心臟病發作) 腸胃不適(Gastrointestinal upset) 失眠(Insomnia) 食慾不振 精神不濟 悲傷還會讓人罹患心碎症候群

其中讀者可能比較陌生的的章魚壺心肌症,別名為壓力性心肌症(Stress cardiomyopathy)、心尖氣球症候群(Apical ballooning syndrome)或是心碎症候群(Broken heart syndrome)。「心碎」是因為章魚壺心肌症經常由生理或情緒壓力(Emotional stress)所引起。

章魚壺心肌症的成因,通常是因為我們受到外界的刺激,像是突如其來的打擊、極度的悲傷或驚喜、激烈的爭執等等引起劇烈情緒起伏,其中又以喪失至親或摯愛佔最大宗。人類受到高壓、驚嚇、哀慟時,會導致左心室的心尖末端收縮,收縮時形狀像日本的漁夫捕捉章魚時使用的「章魚壺」,所以才會這樣命名。

心臟收縮讓心臟正常的血流輸出量突然減少,病人因此會感到突如其來的胸悶、壓迫感、胸痛等類似急性心肌梗塞(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的症狀,甚至還會有因為心室顫動(Ventricular fibrillation)而引發猝死的可能。(延伸閱讀:奪命僅數分鐘!預防心因性猝死這樣做)

親友離開後,每天失眠、胸痛?認識悲傷可能引起的7種病痛 如何與悲傷共存?

只要是人,就難逃一死,也難逃目睹親友的離世。面對哀傷,首要允許自己哀傷,以下的五點也許能夠助我們與難過的心情共存: 1. 尋求溫暖

請讓貼心的親人或是知心的朋友陪伴,或是加入支持團體。建議不要獨自捱過這段悲傷。

2. 感覺表達

情緒不用憋在心裡,說出自己的感覺有助於走完悲傷的歷程。 3. 照顧好自己的健康

這是老生常談了,但是就算再哀傷,茶不思、飯不想,也得盡量讓自己吃點東西,甚至逼自己休息。若發現自己大量以菸、酒,甚至是藥物麻痺自己,也許就是需要醫事或心理專業協助的時候。 4. 耐心為重

別期待自己一定要很快從哀痛中走出來,有些人甚至要花上幾年的功夫才能完全沉澱喪親之痛。 5. 避免進行重大改變

先別做出重大的決定,諸如:搬家、再婚、轉職、再懷一胎等等。你應該要給自己更多時間來適應你的哀傷。在壓力之下決策,容易出錯。 親友離開後,每天失眠、胸痛?認識悲傷可能引起的7種病痛(親友過世了,生命的旅程我們仍要繼續。也許摯愛離世後~走出悲傷做到這5點一文能夠助你告別哀慟) 幫助他人面對哀傷

互助是人類的天性,親友若正在經歷生離死別,也許我們可以這麼「護持」他們:

1. 分享悲慟

鼓勵親友談談他們悲傷的感覺,與他們分享與逝者過往的回憶。 2. 別給予假安慰

面對失去至親的人,我們通常不吃到該說些什麼。與其說出陳腔濫調有如:「你一定會好起來的」。還不如真誠地親聽與陪伴,而不是太快給出對生命的建議。

(其實要全然地關心一個受傷的靈魂並不容易,讓這篇總是不會安慰朋友?建立同理心是第一步給你一些方向吧!) 3. 提供實際協助

幫忙顧孩子、做菜、跑腿辦事,讓他們免於雜務煩憂,有時間處理自己的悲傷。 4. 鼓勵尋求專業幫助

若他們真的難過到連日常生活都無以為繼,請毫不猶豫地介紹無論是醫學上、心理上、宗教上的幫助吧!

雜物堆滿屋卻捨不得丟是囤積症嗎? 7方法助患者解決囤物困擾

雜物堆滿屋卻捨不得丟是囤積症嗎? 7方法助患者解決囤物困擾

在漢人的習俗裡,儲蓄是一種美德,但如果家中淨是存放著已經用不到的東西,如舊書、舊衣、舊包包、舊電器等,甚至還會到外頭撿一些旁人眼中的垃圾當作寶,也許我們就應該當心,親友可能罹患了囤積症(Hoarding disorder,又稱儲物症)。

究竟囤積症和收藏差在哪?囤積症的定義為何?身旁的親友又該使用哪些方法,幫助囤積症患者解決東西捨不得丟的困擾?就讓《Hello健康》為各位一次解惑!

囤積和收藏差異為何?

囤積症病患常收集別人認為無用或價值不高的東西,擺放方式多雜亂無章,且佔用大量空間,容易造成他人困擾。下列為囤積症患者經常囤積的物品: 報紙、雜誌和圖書 衣服 賬單、收據、傳單和信件 容器、塑膠袋和紙箱 家庭用品 動物 過期食物 電子檔案與郵件

相反地,喜愛收藏者則會把東西整理的井井有條,並且易於取用。以收集報章雜誌為例,收藏者可能會剪下他們想要的文章,並整理在剪貼簿中,而囤積症患者則會將報紙堆滿整堆房子,不但無法及時找到自己想看的文章,還會因此造成同居者的困擾。

囤積症的定義

由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於 2013 年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第五版中(簡稱 DSM-5),特別把囤積症定義為精神疾病,並有以下特點: 患者難以丟棄囤積物,就算那些東西已經不值幾個錢,甚至在別人眼中是破銅爛鐵,患者也想留下。 囤積行為是來自於患者自己覺得需要收藏,若丟棄了囤積物,則會感到難捨難分的痛苦。 患者的起居空間因為囤積物變得凌亂不堪、動線受阻,影響到生活品質。要第3方(家人、家事服務團隊等)介入才能清空。 囤積的習慣影響到了患者的人際交往、工作等其他範疇的發展。 囤積的習慣並非由生理疾病(諸如腦血管疾病等)所造成。 囤積的習慣並非是精神疾病(諸如思覺失調症等)的症狀。

由此可看出美國精神醫學學會把囤積症獨立出來討論,也代表越來越多的人正視這個議題。DSM-5 也建議把「過度收購」(Excessive acquisition,即是:就算家裡沒空間放了,而且其實用不到,仍然要買)的行徑列入囤積症的指標之一。

囤積症如何解決?7方法協助罹患囤積症的親友 1. 教育自己

對於旁觀者來說,囤積的行徑簡直毫無道理可言。但若我們真想要幫忙,先改變自己的想法與觀點也許比改變對方更有效率。你可以從閱讀相關書籍、網站開始,或者去請教心理諮商師、精神科醫師。一旦更加認識囤積行為背後的恐懼、焦慮、孤寂等情緒後,也許我們能夠懷著同理心來支持囤積症的患者。(同場加映:眼神接觸表露誠懇!積極傾聽的3原則) 2. 先別急著清空囤積物

約有5%的人口罹患囤積症,但是其中只有15%的患者自覺囤物的習慣是「有問題的」。所以若一開始若急著用強硬的方式把雜物清空,只會讓破壞雙方的關係,對方也會因為看到心愛的物品搬離而內心受創,無法真正解決潛在的問題。 3. 別強化囤積行為

我們無法馬上讓對方戒除囤積的習慣,但你可以不用「火上加油」。舉例來說:如果你的姊姊有囤衣服的習慣,她的生日就別再送一套洋裝當禮物了。 4. 珍惜小小的進步

陪伴親友面對囤積症需要非常大的耐心,畢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他們有多年的囤積習慣,更有多年的雜物要清理。也許這要花上幾個月、甚至幾年的工夫才能完全整理乾淨。若是親友無法從這個冗長的過程中看見自己的進步,他們也很容易放棄。所以就算是丟了一只破碗,或是忍住不花錢亂買東西,都非常值得慶祝與鼓勵,千萬別吝於讚美。 5. 尋求居家清潔服務

要清理一個被雜物堆滿的家,其實非常耗費心力。就像搬家一樣,一開始我們要分門別類,讓親友慢慢花時間跟喜愛的物品告別。但是在這個有如「長期抗戰」的過程中,若因此疲憊不堪,也無須逞強,可以考慮請專業的居家清潔服務團隊來幫忙。在照顧患有囤積症的親友時,也別忘了要照顧自己。(也許你也想要知道:居家清潔消毒~細菌病毒侵擾不再怕) 6. 要丟讓他們自己丟

幫助親友為囤積物分門別類固然幫助很大,但是替他們清掃乾淨不見得有益。我們不可能強迫他們照我們的話,把家裡收得一塵不染,他們最終還是要學習獨立做出決定,不然囤積的夢魘又可能會再度重演。 雜物堆滿屋卻捨不得丟是囤積症嗎? 7方法助患者解決囤物困擾 7. 尋求專業幫助

要找醫師人員,或是收納專家來幫忙其實蠻嚇人的,因為這代表了要正視這個議題,並承認囤積已造成諸多不便,不著手處理不行了。但其實要找到適合的資源也沒那麼容易,所以千萬別強迫對方參與特定的療程,而是應該陪伴親友選擇他最安心的方法「被介入」才是。

在台灣的住宅區,我們其實三不五時就能發現有些居家一樓的門口堆滿了雜物,裡頭也被其他東西塞得看不到底了。以前總以為這些人在做回收,現在才知道這「案情不單純」。

囤積症其實很常見,我們身旁或多或少都有這樣的親友。特別是經歷過物質貧乏年代的長輩,無法放下儲物的思維,總是覺得「以後會用到」,所以連一針一線都捨不得丟棄,加上這幾年在年輕一代的圈子裡興起「斷、捨、離」的概念,反而容易造成世代的衝擊。無論這些囤物的親友是否決定要踏上清理的逞成,真誠地關心與了解他們,也許才是改變的開始。

強迫症行為難自制!原因、症狀與治療方法大公開

強迫症行為難自制!原因、症狀與治療方法大公開

每個人在生活中多少都有一些類似強迫症的行為,但這並不是所謂的強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簡稱 OCD)。

以打掃為例,一個愛清潔的人或許會習慣每天掃地,但患有強迫症的人可能會花很長的時間持續打掃,即使地板已經非常乾淨,他們仍無法停下打掃的動作,因為只有不停重複地做同一件事,才能撫平他們內心的焦慮,但這無形中卻會打亂了生活秩序,造成強迫症患者更大的壓力。《Hello健康》以下將為你介紹強迫症的症狀和心理因素。 強迫性思考及強迫性行為的差異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簡稱 APA)的資料,強迫症行為可以發生在任何年紀,最早在兒童期就可能出現,患者的平均年齡為19歲。(推薦閱讀:青少年常見的心理疾病~壓力大是根源

一般來說,強迫症患者無法控制思想和行為,雖然他們也許會意識到自身的強迫症行為,但想要遏止自己卻十分困難。強迫症患者可能會花數小時反覆思考或做相同的事情,但始終沒辦法得到滿足,恐嚴重影響其生活日常和人際關係。

要了解強迫症,首先需要明白強迫性思考(Obsessions)和強迫性行為(Compulsions)的差別,前者是思想上的不合理要求和困擾,不僅難以阻止,還會帶給人強烈的不適感,包括害怕、噁心和懷疑等等;後者則是行為上的執著,強迫症患者會試圖透過重複性的動作,以除去強迫性思考與行為,但往往只是徒勞。

強迫症行為難自制!原因、症狀與治療方法大公開 造成強迫症的原因有哪些?

雖然強迫症的原因不明,但有仍有幾個風險因素值得注意,例如家族病史、個性、壓力和其他心理疾病問題。

根據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The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的資料,若直系親屬患有強迫症,孩子出現強迫症的風險將提高。此外,腦部構造異常也可能是潛在原因之一,但其真實性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易合併抽動疾患!強迫症常見症狀有這些

我們很常用「強迫症」來描述自己有多癡迷於一件事,但這絕對不是醫學所指的強迫症。以聽歌為例,多數人不會因為癡迷於一首歌,就影響了他的吃飯和睡眠,但強迫症患者卻會如此。清潔衛生、反覆檢查、懷疑、自責、自言自語、對數字和排列極為敏感,以及瘋狂收集東西等,都是強迫症的常見症狀。

另外,有些患者也會有抽動疾患(Tic)的症狀,像是眨眼睛、聳肩、頭部和臉部抽搐、清喉嚨、擤鼻子及發出呼嚕聲等。

強迫症如何治療?以認知和藥物治療為主

若強迫症已經到了會影響生活的地步,通常會建議先給予認知治療(Cognitive therapy),或是習慣反向訓練(Habit-Reversal Training,簡稱 HRT),再搭配像選擇性血清回收抑制劑(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簡稱 SSRIs)的抗憂鬱劑使用,但請按照專業醫師的指示接受治療。

如果治療效果不佳,有的醫師可能會考慮使用暴露與反應抑制法(Exposure and response prevention,簡稱ERP),藉此降低強迫症行為。其他方法還有像家族治療和團體治療。

面對強迫症的家人和朋友,您可以怎麼做?千萬別小看我們可以給予的支持,請多表現出友善和耐心,聊些輕鬆的話題,但不要拿他的強迫症行為開玩笑,更不可批評和怒罵。強迫症不該成為人際關係的阻礙,時時保持正向溝通,並用愛支持對方,這才是好的幫助者。

壓力大容易失眠,原因竟是自律神經失調!這3種人小心了!

壓力大容易失眠,原因竟是自律神經失調!這3種人小心了!

自律神經失調是種棘手疾病,多數自律神經失調病患都有失眠問題,且通常伴隨著腸胃不適、頭暈、頭痛、心悸及呼吸不順等症狀。

由於自律神經失調影響範圍廣泛、症狀繁多,多數人通常不知自身患有自律神經失調,或是流連於醫院各科診療室之間,反覆回診、追蹤及檢查,最後才得知自己有自律神經失調的問題。

究竟自律神經扮演的角色是什麼?讓《Hello健康》為你說明自律神經失調與失眠的關聯,以及該如何治療與改善自律神經失調。 為什麼自律神經失調會失眠?

自律神經系統可分為交感神經系統、副交感神經系統。當交感神經興奮時,人體的心跳、血壓、血糖及腎上腺素上升,身體能量消耗量也會上升;副交感神經則會降低血壓、心跳,讓人體可充分休息、儲存能量。

當自律神經失調時,交感神經便會於睡覺時處於亢奮狀態,使身體及大腦無法妥善休息,同時血管也會處於收縮狀態,進而導致失眠,或睡醒後身體痠痛、水腫及精神不濟。

一般而言,由自律神經失調所引起的失眠可分為以下3類: 入睡困難:因交感神經過度亢奮,大腦即使入睡仍處於活躍狀態,腦中不停有訊息飛過,進而導致入睡困難。 睡眠維持困難:因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雙雙失調,造成身體於休息時無法進入深層睡眠,造成睡眠品質差且容易醒來。 早醒型失眠:此類失眠患者多處於長期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雖無入睡問題,但睡眠周期皆較一般人短,容易提早清醒,造成身體缺乏血清素、正腎上腺素等多於夜間分泌的神經傳導物質,使人長期處於精神不濟或憂鬱的狀態。

壓力大容易失眠,原因竟是自律神經失調!這3種人小心了!

為什麼自律神經會失調?壓力過大是主因

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主要來自於壓力,若能適度排解壓力,則自律神經系統雖可能暫時受到影響,但很快就可自行恢復平衡,但如果壓力過多、自身生理或心理的狀態不佳,失調問題就會愈發嚴重。

其壓力因子大致可分為以下3類:

物理環境壓力:如環境產生劇變,變得過冷、過熱、氣壓過高 生理壓力:如月經來潮的荷爾蒙變化、疾病或藥物所導致的不適 情緒壓力:如因面臨重大變故、重要事件而感到憤怒、悲傷、焦慮或不安

自律神經失調導致失眠該怎麼辦?

若生活出現變故、壓力突然增加,導致自律神經短暫失調而出現失眠情況,只要適當緩解壓力,如運動、聽音樂、維持健康飲食及作息,並且多休息、睡眠充足,就能讓自律神經恢復正常狀況。(延伸閱讀:失眠、頭痛竟是自律神經失調症狀!醫師教你透過營養改善

壓力大容易失眠,原因竟是自律神經失調!這3種人小心了!

但若失眠情形超過2週以上,且經醫師診斷是自律神經失調,那便應接受專業治療。

失眠情形超過2週者多患有「常態性自律神經失調」,此時自律神經已嚴重失衡,日常生活改善,如運動、飲食或安眠居家療法等皆難以發揮功效,且病患多對失眠存有嚴重的預期性焦慮問題。

在藥物治療上,醫師會依據病人的症狀,如焦慮、失眠,分別給予抗焦慮藥物及安眠藥。隨著自律神經失調病患穩定服用藥物、定期回診檢查,其失調情況多會明顯緩和,患者同時也須輔以日常生活的改善措施,即能加速康復時間,不再依賴藥物治療。

哪些人容易發生自律神經失調?

患有精神或心理疾病者:因患有相關疾病或心思異常敏感,容易產生壓力,其抗壓性通常也較一般人低。 過勞或休息不足者:因過勞或休息不足,導致壓力慢性累積,從而自生理及心理等各方面影響自律神經。 患有重大疾病者:由於本身患有重大疾病,長期受病痛所苦,生理及心理皆處於脆弱狀態,較易產生壓力問題。

失智症如何改善?跟著4方法調整日常飲食、運動習慣,延緩病情惡化

失智症如何改善?跟著4方法調整日常飲食、運動習慣,延緩病情惡化

當家中長輩頻繁忘記回家的路,情緒起伏比以前大,甚至變得不愛出門,對於社交活動也興趣缺缺,即有可能是患有失智症前兆。

儘管多數失智症患者無法完全治癒,但透過改善飲食方式及生活習慣,仍可幫助減緩失智症加劇。

究竟有哪些方法可幫助失智症病患延緩退化?快跟著《Hello健康》一起了解吧!

失智症不可逆?4招有效改善失智症

失智症主要可分為阿茲海默症、額顳葉型失智症、路易氏體失智症、血管性失智症等類型,而多數失智症患者的病情屬「不可逆」,但可藉由治療或其它方式減慢惡化速度,僅少部份因甲狀腺功能低下、腦瘤、酒精等原因所致的失智症,才可及時治癒。

失智症患者的存活時間與發病年齡有關,患者於65~70歲發病,平均存活年齡約為10~11年,而90歲以上發病者,存活時間則約3~4年。

為幫助患者維持生活品質,建議病友或照護者參考以下4項建議,從調整飲食及運動方式,打造健康生活型態: 1. 均衡飲食:以地中海飲食為主

地中海飲食以蔬食為基礎,含有大量當季蔬果、全穀類、豆類、堅果、乳製品等;肉類則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魚類及海鮮為主,減少紅肉攝取量。

根據刊登於美國國家衛生院(NIH)的一篇長達2年的研究中發現,與長期採取地中海飲食的人相比,西式飲食者腦內含有較多的β型澱粉樣蛋白,當此種物質過度沉積於腦內時,便會使腦神經出現一連串的生化反應,進而引起腦神經細胞壞死,引發阿茲海默症。

研究人員也推估,長期採行地中海飲食者若罹患阿茲海默症,可能讓病程進展的時間延遲約3年半,所以建議患者平時應以地中海飲食為主,並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水果類、蔬菜類、全穀雜糧類、豆魚蛋豆類、乳品類、油脂與堅果種子類),以減緩失智症患者認知退化速度。(延伸閱讀:出一張嘴保養法!「地中海飲食」護心健腦不求人

失智症如何改善?跟著4方法調整日常飲食、運動習慣,延緩病情惡化 2. 提升失智患者胃口,避免營養失衡

不少失智症患者可能因記憶力喪失及認知功能障礙的緣故,時常忘記自己有無進食,因此少吃或多吃一餐,甚至還會因情緒問題,而拒絕飲食,導致每日營養攝取不均衡。

隨著失智症病況加劇,年紀較長的病患更可能出現咀嚼或吞嚥困難,導致其因食慾不佳,而出現營養不良、體重下降的情形,加快病程進展。

因此,建議照顧者平時可以多加留意,病友是否經常出現上述症狀,並以定時定量、少量多餐的方式提供患者日常飲食,避免讓有吞嚥困難的患者一次吃下過多食物,也應善用烹調技巧,像是透過將食物弄碎、壓成泥或煮得較為軟爛,改變其質地,讓患者容易入口,以免因此排斥進食,而缺乏營養。

此外,患者也應避免攝取以下3類食物,以防吞嚥及消化困難、食物阻塞呼吸道或嗆到的情形發生: 過於細小、易散開或太乾的食物:如魚鬆、肉鬆、綠豆糕、麵包等,以預防患者吞嚥困難或嗆到。 黏度太高的食物:例如年糕、米糕、麻糬等糯米製品或果醬,防止患者出現消化不良或腹痛等症狀。 小圓形狀食物:患者應避免攝取,如毛豆仁、玉米粒、花生、小丸子、湯圓等圓形且小巧的食物,可降低吞嚥時發生嗆咳的風險。 3. 攝取充足水分

平時飲水量不足,可能會使失智症長輩產生精神不濟、泌尿道感染、中暑、尿道結石,甚至導致腦部認知功能退化。以下提供5種提高失智症患者飲水意願的小撇步:

在飲用水中添加微量果汁、決明子、麥茶、蜂蜜等增添風味,但在服用藥物時,仍應搭配無調味、無添加物的白開水吞服,以免影響藥物療效,甚至加劇藥物副作用。 宜採少量多次飲用,每次飲水約200cc。(延伸閱讀:水喝太多恐有水中毒!喝太多水的6大症狀) 除飲用白開水外,也可透過湯食或當季水果增加攝水量。 若患者長年有喝茶、喝咖啡的習慣,可稀釋後,在中午前給予飲用完畢,讓咖啡因可於晚上就寢前代謝完畢,避免導致失眠。(延伸閱讀:喝茶、咖啡睡不著怎麼辦?教你夜晚入睡3妙招,別讓咖啡因搗亂) 可用遊戲方式,輸的人罰喝1杯水,讓喝水也很開心。

4. 規律運動阻止失智症病程加速

規律運動可有效促進腦部血液循環,並刺激腦細胞生長,不僅能降低健康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還能減緩失智症患者生理機能的退化速度。

由於許多失智症患者罹病後,常因肌力衰退,出現平衡能力及體適能下降、經常跌倒等問題,唯有透過避免肌力及平衡感過度退化,才能有效改善上述症狀。

不同程度的失智症患者適合的運動方式也有所差異,以下提供2個失智症病患於運動時應注意的事項: 輕、中度失智症患者運動建議 運動頻率:每週運動2~3次,每次運動應持續30~45分鐘。 適合的運動方式:由於輕、中度失智症患者活動能力尚未喪失,因此可以體適能運動為主,並可搭配散步、爬山、體操、太極拳等運動,訓練平衡能力,降低跌倒的風險。(推薦閱讀:訓練平衡感!6方法預防老人跌倒

失智症如何改善?跟著4方法調整日常飲食、運動習慣,延緩病情惡化 重度失智症患者運動建議 運動頻率:每週運動2~3次,但由於重度失智症患者可能會出現行走困難、無法站立的情況,所以建議每次活動時間可縮短為15~20分鐘。 適合的運動方式:若患者僅因肌力下降而造成行走困難,照顧者便可協助失智症長輩使用助行器,進行站立行走訓練,並利用相同方式反覆練習,鍛鍊病患下肢肌力。 不過,若肌力與關節由於長期臥床,退化程度較嚴重者,則應依照醫師建議進行簡單的關節運動或肌力訓練,以減少因不活動而加劇退化速度或產生其它併發症。

只有老人才會失智?健忘就是失智症?破解失智症的6大迷思

只有老人才會失智?健忘就是失智症?破解失智症的6大迷思

失智症好發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因此對青、壯年或中年族群可能相對陌生,若非家中已有失智長者需要照顧,許多人往往沒有機會深入了解失智症,甚至對其抱有不少錯誤迷思,導致此多數人往往對失智症抱有錯誤迷思,如只有老人才會罹患失智症、開始忘東忘西就是失智症徵兆等。

Hello健康》將為你破解常見的失智症6大迷思,幫助你建立失智症的正確知識,提升對失智症狀的敏感度,若有親友出現疑似失智的症狀時,便可及早做出正確判斷,及早就醫診斷並照護失智家人。

失智症常見6大迷思 1. 健忘就是失智症?

記憶力衰退是失智症的症狀之一,但不代表人只要開始忘東忘西、經常失憶,就是罹患失智症,因為老化(年紀變大)本身也會導致大腦的記憶力不如以往。

記憶力衰退:老化VS失智

在記憶衰退上,失智症與老化通常會有以下差異:

老化

可能突然忘記某事,但事後有辦法想起 若做記憶測試,可能無法完全記住測試中的物品 失智

對於自己所說、所做的事完全忘記 無法記住記憶測試中的物品,甚至完全忘記自己做過測試

由上可知,失智者的失憶問題非常嚴重,且會忘記對一般人來說理應記得的事情,如家中的某位成員、成員的名字及自家住址,嚴重時甚至可能會忘記自己是誰。

除此之外,失智症還會有其他認知功能問題,如語言能力、空間感、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及注意力等各方面的認知功能退化,並出現行為異常、性情改變及精神疾病等症狀,因此記憶力不是評斷是否罹患失智症的單一標準,仍需透過醫師專業診斷及檢查。(延伸閱讀:記憶力變差是失智嗎?失智症10大前兆勿輕忽,及早就醫有效控制病情)

2. 只有老人才會罹患失智症?

多數失智者的年紀通常為65歲以上,但65歲以下的中年人口也有可能罹患失智症。

65歲以下發病的失智症稱為年輕型失智症(Young/Early Onset Dementia,或稱早發性失智症),發病年齡多為40~50歲,台灣目前45~65歲的失智人口約有1萬多人。

只有老人才會失智?健忘就是失智症?破解失智症的6大迷思

有鑑於年輕型失智症患者的年紀較輕,體力較好,因此多數患者發病後雖然認知能力快速退化、發生失憶,但行動力及精神相對較好,因此無法長期置於室內或安養中心照護,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外出、活動,以平衡無處消耗的體力及精神。

由於照顧年輕型失智症患者需耗費更多心力,且不易將照護責任交由其他單位或看護。因此建議民眾平時即需做好失智症的預防工作,如規律運動、多進行腦力活動(思考議題、計算)、多參加社交活動,並著手改善及避免可能提高失智風險的危險因子,如抽菸、三高及頭部外傷等。(延伸閱讀:不知如何照顧失智者?認識失智症8大行為變化,7招輕鬆照護不慌張!) 3. 可以記得事情就代表沒有失智?

如前所述,記憶力衰退僅是失智症的症狀之一,而且失智症可分為許多種類,如額顳葉型失智症(Frontotemporal lobe degeneration)患者在罹病初期沒有失憶問題,反而會出現人格劇變、喪失控制行為能力及語言障礙(如表達困難、命名困難)等症狀,因此記憶能力無法作為是否罹患失智症的判別標準,建議赴醫院接受完整檢查才可確定。 4. 失智症不具致死性?

當失智症邁入晚期(末期)時,病人通常已完全喪失行為能力及生理能力,因此會出現無法正常說話、活動、排泄及進食等問題,並長期臥床,需要接受插管餵食。

隨著病情持續惡化,病患的生理機能會持續下降,並可能因無法正常進食、排泄等問題,而併發多種炎症,或因免疫力衰退而感染其它疾病,最後逐漸步入生命終點。

一般而言,失智症發病後的存活年數平均為5~8年,但隨著患者的年紀愈大、身體機能愈差,存活年數就會愈短。

只有老人才會失智?健忘就是失智症?破解失智症的6大迷思 5. 失智症無法根治,不用吃藥和接受治療?

無論是藥物治療或非藥物治療(如認知訓練、懷舊治療)皆無法治癒失智症,但可延緩病情惡化的速度、改善失智症狀及生活品質,並降低家人及照護者的負擔,例如頻繁走失、失禁或忘記吃飯等問題。

專業治療及居家照護對於控制及延遲病情至關重要,若早期病情控制得當、照護完善,病患不僅可較晚邁入中、晚期,存活年數也有望延遲至8年以上,甚至10~12年也大有人在,因此若身邊家人出現輕微失智徵兆,建議盡快赴醫院接受診斷及檢查,以便即早接受專業治療。

健忘或阿茲海默症?改善記憶的5方法

健忘或阿茲海默症?改善記憶的5方法

打開冰箱後想不起來本來要拿什麼,和人聊天時總忘記剛剛要說什麼,或是完全想不起來昨天吃了什麼,對於這些不久前才發生的事情,總是常常想不起來,到底真的只是健忘,還是罹患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的前兆?以下將介紹造成喪失短期記憶的7種可能原因,以及改善健忘的5種方法。

健忘是阿茲海默症的前兆

健忘和阿茲海默症都會喪失短期的記憶,但阿茲海默症患者通常會伴隨著易怒、焦慮等情緒,例如找不到東西放在哪,不僅完全想不起來,也會懷疑是被偷走的,或是變得不太能接受群體的變化或配合別人等反應。若需要每次問朋友或家人經歷過的事情,才能想起來,就需要特別留意了,但以正常的情況來說,忘記今天或昨天發生過的某些事情,經過提醒能想起來並記得的話,就只是健忘罷了。 導致健忘的常見7原因

缺乏睡眠:睡眠不足通常是導致健忘的主要原因,當睡眠不夠時,會導致情緒起伏和焦慮,進而導致記憶力變差。 缺乏維生素B12維生素B12能幫助維持神經細胞(Nerve cells)和紅血球(Red blood cells)的健康,研究指出,缺乏維生素B12可能和增加罹患失智症(Dementia)的風險有關。 壓力和焦慮:壓力和焦慮都會造成我們很難集中注意力,而當我們難以專注時,就不容易記住事情。 沮喪和悲傷:同上述壓力和焦慮的原理,當長期處在沮喪和悲傷的情緒時,做事會提不起勁,多半時間沉浸在煩惱或負面情緒中,進而影響記憶力。 飲酒過量:喝太多酒會影響短期記憶,即使酒精的作用退去後也一樣。雖然酒量是因人而異,但男性最好還是每天不超過2杯,而女性每天不超過1杯,通常一杯的定義為42.52克(g)或1.5盎司(oz)40%濃度的烈酒,142克(等於5盎司)的葡萄酒,或340克(等於12盎司)啤酒。 甲狀腺功能減退症(Underactive thyroid):當甲狀腺功能失常時,會影響睡眠並增加憂鬱症(Depression)的機率,而這2者也都是造成記憶力變差的常見原因。 服用某些藥物:如鎮靜劑、抗憂鬱藥物及某些降血壓藥等,具有鎮靜、安穩效果的藥物,可能會讓人難以專注在新的事物上,進而影響記憶力。若您感覺自己的記憶力變差是因為藥物影響,可以告訴醫師,並詢問能否替換藥物。

幫助改善健忘5方法

充足的維生素B12:通常老人和吃素者是最容易缺乏維生素B12的族群,而維生素B12可從肉類和穀物中攝取,若因飲食習慣而欠缺這類維生素的人,可以每天適量地吃維生素B12營養補充劑。 充足的薑黃素:有些資料指出,認為薑黃(Turmeric)中的黃素(Curcumin),可能有助於改善記憶力和認知功能,雖然目前沒有足夠研究證實黃可增強記憶力,但薑黃仍是好食材,可多補充有益健康。 良好的生活習慣:擁有好的睡眠品質,平時多運動,以及多吃蔬菜水果、全榖物和瘦肉等健康的食物,有好的生活習慣,才能使大腦更健康。 整理環境:維持環境乾淨整潔,可以減少干擾思緒的事物。 寫下來:寫下待辦事項,或是紀錄已經完成的事,我們就可以追蹤進度,不怕遺漏事情。

如果您感覺記憶力開始漸漸變差,並也試著多睡一點、吃得營養健康後,還是沒有改善的話,最好請醫師檢查,看看是否需要調整正在服用的藥物,或是其他問題。

失智親友一直不吃飯、失禁?教你照顧失智者的7大實戰方法

失智親友一直不吃飯、失禁?教你照顧失智者的7大實戰方法

根據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ADI)統計,全球現今有5500萬名失智人口,台灣至今則有29萬人,預計到民國120年,將成長至46萬人。

隨著老年人口愈來愈多,失智人口也快速攀升,意味著有愈來愈多的家庭需要照顧失智者。《Hello健康》向你介紹失智症為何,並提供你7個照顧失智者的實戰方法,讓你照顧失智者不緊張、不慌張,失智者也能獲得周全的照護。

失智症是所有失智疾病的總稱

失智症不是單獨一種疾病的名稱,而是所有失智疾病的總稱。失智症與老化不同,除了記憶力減退,其他認知功能也都在退化,包括語言能力、空間感、計算力、判斷力、抽象思考能力、注意力等,常見的失智症包括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額顳葉型失智症 (Frontotemporal dementia)、路易氏體失智症(Dementia with Lewy Bodies)等。 7大照顧失智者的實戰方法

失智初期,患者情況可能還不嚴重,對家人的生活沒有太大影響,但隨著病情惡化,失智者變得易怒、記憶力嚴重衰退,甚至無法正常生活時,家人可能會開始手忙腳亂,因此家人間最好仔細溝通,尋求醫療與社會資源協助,互相合作,才好制定良善的時間安排。 1. 從溝通開始:說話口氣輕柔,內容簡短易懂

與失智者說話時,說話語氣輕柔,速度放慢,儘量用簡短易懂的句子,並且多給予一些答案選項,以達到方便溝通的目的。

在失智者回答時,別因為語速較慢,就打斷他們,這樣他們會暗自挫折,變得更不善言辭。在失智者回答後,別忘了適時回應,表示您聽到了,同時,多給予讚美,鼓勵,讓失智者說出更多話來表達自己的想法。

失智親友一直不吃飯、失禁?教你照顧失智者的7大實戰方法 2. 從飲食開始:提醒喝水,吃飯細嚼慢嚥

如果家中有失智症親人,記得提醒他們多喝水,有時候失智者雖然口乾舌燥,但他們會察覺不到或無法表達,若長時間沒補充水分,容易發生泌尿道感染,也會導致便祕,進而衍生更多生理及心理問題。

另外,關於飲食方面,失智者除了在進食上需要他人協助之外,還可能無法辨認食物、忘記喜歡吃什麼、拒絕吃東西,甚至還會要求異常的飲食。

有些時候失智症患者之所以食慾不振,可能是因為憂鬱症、溝通問題(如無法表達飢餓)、進食不順暢(牙齒或牙齦痛)、疲倦、藥物作用、缺乏活動,以及便祕等因素所造成。因此家人們要盡可能體諒,多留時間用餐,別去催促患者,造成他們進食壓力。

此外,針對食物也要花些心思,除了色香味俱全會更添食慾之外,將食物切成小塊,也好方便入口、咀嚼及消化。 3. 從如廁開始:體貼失禁及忘記上廁所,預先做好如廁說明

失智者若有泌尿道感染、便祕、攝護腺肥大等困擾,容易造成大小便失禁的問題,而且失智者還可能忘記怎麼上廁所,如忘記脫褲子、忘記使用衛生紙、上完忘記沖馬桶,或忘記如何前往廁所。若照護者沒有妥善處理,可能造成患者尷尬、壓抑等情緒,以至於後續上廁所不願意求助,不小心尿在褲子上。

因此,家人除了要預先設想患者的狀況,可以在廁所明顯位置張貼上廁所的步驟,甚至在馬桶、衛生紙盒上標示名稱,以提醒患者。最後,記得照顧患者時要體恤他們的心情,或許他們忘記某些事情,但從言語動作,還是能感受到照顧的人有沒有不耐煩或負面情緒。

4. 從睡眠開始:睡眠作息穩定,白天多外出走動

失智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理時鐘,讓失智者會有睡眠上的困擾,例如入睡後頻頻醒來,或在夜裡到處晃,若家人沒注意,容易有危險,而這種狀況一旦延續,會造成作息日夜顛倒、白天精神不濟,以及睡眠不足等衍生問題。遇到這些情形,家人首先要讓患者作息穩定、維持良好睡眠習慣。白天多讓患者出外運動,傍晚後減少進食,避免攝取咖啡因,並切勿吃消夜。

另外,確保臥室能幫助失智者睡眠,除了環境靜謐、沒有光線干擾之外,記得設置24小時制時鐘,能讓患者夜間醒來時可以知道時間。

失智親友一直不吃飯、失禁?教你照顧失智者的7大實戰方法 5. 從自理能力開始:忘東忘西沒關係,從小事開始做起

失智者不但記憶衰退,言語溝通和判斷能力也跟著變差,即使以往熟悉擅長的事情,也變得陌生。所以基於安全考量,家人可以讓失智親人從簡單的生活小事做起,一方面可以教導患者熟悉生活瑣事,一方面不至於讓患者遭逢太危險或難以勝任的工作。

建議家人可以趁下班後或週末,和患者一起到附近超市採買,偶爾一起整理庭院、拔拔草、種種花,都是很好的選擇。

6. 從居家環境開始:照明、提醒不能少,危險物品要收好

建議家人保持環境整潔、地板乾燥,家具物品可以貼上名稱標籤,幫助患者記憶,並且去除環境裡多餘的家飾、家具有稜角處應小心包好、刀具危險物品也應收藏好,以免患者誤觸發生危險。另外,燈光明亮對於失智患者行動上有很大助益,患者有時精神意識不清,若樓梯、廁所、家裡角落處昏暗不明,容易有摔倒危險,所以陰暗處最好裝設自動感應照明,其他燈光開關的設置也必須方便觸及。

7. 尋求社會資源:照顧失智不孤單,向相關單位尋求協助

衛福部指導編制的「失智症診療手冊」歸納出,照護者可以透過居家式照護(如聘請外籍看護)、社區式照護(如瑞智學堂協助日間照護)、機構式照護(如醫院開設的護理之家、榮民之家等照護單位),以及其他資源(如身心障礙手冊、輔具租借補助)等方面得到社會幫助,更多資訊可上失智症社會支持中心社會支持網了解,也可以撥打衛福部失智症關懷專線0800-474-580(失智時,我幫您),請求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