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言之隱忍出病、40後熟男高風險!認識攝護腺炎的症狀、原因與治療

「男」言之隱忍出病、40後熟男高風險!認識攝護腺炎的症狀、原因與治療

王先生是忙碌的上班族,平時工作繁忙讓他沒時間喝水、上廁所,近日發現解尿不順、下腹部也常悶痛不適,經泌尿科醫師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攝護腺炎惹禍。

攝護腺是男性獨有的腺體,若沒有妥善保養,過了40歲會讓攝護腺疾病找上門。究竟男人該如何提防攝護腺炎?出現哪些症狀要注意?《Hello健康》邀請義大醫療泌尿科主治醫師吳振宇帶您了解。

攝護腺炎依據原因可分成4大類

攝護腺炎(Prostatitis)也稱為前列腺炎,是男性常有的泌尿科疾病之一。台灣男性醫學會指出,大約在1800年代便有文獻提出過度自慰、反覆讓會陰部受傷會引起攝護腺發炎,而隨後的研究則發現,其它如包皮過長、泌尿道感染、尿液逆流與心理壓力皆為攝護腺發炎的危險因子。(延伸閱讀:早期無症狀難以發現!攝護腺癌的症狀與警訊有哪些?

依據其致病原因,攝護腺炎主要可區分為以下4類:

急性細菌性攝護腺炎:最不常見的一種,多與下泌尿道感染有關,可以從病患的尿液培養出細菌,通常以大腸桿菌為主。 慢性細菌性攝護腺炎:因細菌感染所導致的發炎,從尿道上行感染後再由直腸細菌直接侵入,主要病原菌為大腸桿菌和革蘭氏菌。 慢性非細菌性攝護腺炎:可分為發炎性與非發炎性2種,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攝護腺發炎,病患可能因多種原因導致括約肌不正常收縮引起攝護腺內尿道壓力增加,造成尿液逆流進入腺體引起攝護腺發炎。 無症狀攝護腺炎:這類病患並不會有任何症狀,通常是因如精液分析或攝護腺切片檢查時,發現白血球與發炎細胞才得以斷定患者屬於無症狀攝護腺發炎,其確切致病原因尚不清楚。

攝護腺炎的症狀有哪些

吳振宇醫師表示,除無症狀的攝護腺炎外,其餘攝護腺炎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急性細菌性攝護腺炎:常有頻尿、排尿困難、排尿疼痛,恥骨上方以及會陰部感到疼痛,也會出現發燒、疲倦、噁心等類似感冒的症狀。(推薦閱讀:尿不出來怎麼辦?認識攝護腺肥大的症狀、原因、治療) 慢性細菌性攝護腺炎:患者有泌尿道感染的病史,症狀與急性攝護腺炎類似,但較少有發燒,不過患者的不適症狀持續時間久且時好時壞。 慢性非細菌性攝護腺炎:鼠蹊部、會陰部、陰莖或睪丸會疼痛,射精時也會感到不舒服。

「男」言之隱忍出病、40後熟男高風險!認識攝護腺炎的症狀、原因與治療 怎麼治療攝護腺炎?

一旦確診為攝護腺炎時,醫師會根據種類的不同給予適合的治療方式: 藥物治療:視病人病況使用靜脈注射或口服抗生素治療。此外,也會搭配α腎上腺素阻斷劑,如Tamsulosin、Alfuzosin 、非類固醇消炎藥來減少膀胱頸、骨盆肌肉的收縮。(延伸閱讀:攝護腺肥大可靠吃藥改善?良性攝護腺肥大治療藥物介紹) 物理治療:緩解骨盆腔神經的不協調,以溫水坐浴、攝護腺按摩為主。 手術治療:吳振宇醫師強調,手術治療非標準治療,僅有極少數攝護腺炎症狀嚴重的病患,經藥物和物理治療無效後,可能需考慮手術刮除攝護腺,但必須由專業醫師評估其可行性。 飲食健康不憋尿 4撇步保養攝護腺

良好的生活型態有助預防攝護腺發炎,以下提供4種保養攝護腺的建議:

不要憋尿:長期憋尿可能造成攝護腺腫大或排尿困難,提高攝護腺發炎的風險。(推薦閱讀:再忙也別憋尿!你該知道的憋尿後果與改善方法) 飲食健康:避免過油、過鹹、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並減少飲酒量,多吃蔬菜水果攝取足夠纖維,促進排泄順暢。 作息規律搭配運動:充足的睡眠與運動習慣皆有助降低身心壓力,提升免疫力。 適當的性生活:定期排空精液有助維持攝護腺的健康,但建議行房前應戴好保險套,降低因細菌感染而導致攝護腺發炎或伴侶互相感染的風險。

莫名沒性慾?可能是這 12 項原因所造成

莫名沒性慾?可能是這 12 項原因所造成

正常人都會有性的衝動和慾望,不過有時候,總會感到自己缺乏性慾,甚至對性愛一點都沒感覺,如果不是自願禁慾,過著出家人清心寡慾的生活,那造成我們性慾低下的原因,有可能是一些疾病的徵兆。以下將為您整理 12 種常見性慾低下的原因。

1. 伴侶關係出現問題

不管今天您多愛一個人,有時候相處久了,總是會感到過於習慣,以下是伴侶間常導致性慾低下的問題。

和伴侶的關係持續太久,變得過於熟悉,導致沒新鮮感 對彼此失去性吸引力 有未解決的衝突或時常爭執 溝通不良、缺乏信任 性功能障礙

(同場加映:沒性慾怎麼辦?10招找回活力免吃藥) 2. 性功能障礙導致惡性循環

若您有這類型的病兆,通常會心有餘而力不足,難以完成性愛的整個過程,導致惡性循環,並且造成對性愛愈來愈沒興趣,以下為常見的狀況: 早洩 陰道乾燥 性交疼痛 高潮障礙 勃起功能障礙 陰道痙攣症(Vaginismus)

(同場加映:台灣男1/3是快槍俠!告別早洩先看4招) 3. 壓力大、感到焦慮和疲累

壓力、焦慮等情緒都是對身心很大的消耗,不僅會造成您的不快樂,連性慾都會降低。如果您最近常感到疲累、壓力大或很焦慮,建議您先從改善生活型態開始,也可以尋求身心科門診諮詢。(同場加映:壓力大怎麼辦?認識壓力和焦慮、教你7招實用減壓) 4. 睪固酮缺乏導致性慾低下

研究發現,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 OSA)的男性,會出現睪固酮低下症狀,也就容易沒有性慾,並減少性行為的次數。而且研究顯示,睡眠呼吸中止問題嚴重的男性,每三位就有一位的睪固酮濃度明顯下降。另一份針對健康年輕男性的研究則指出,連續七天只睡少於五小時的人,有 10~15% 的人睪固酮濃度會下降。 5. 缺乏自信不想面對

對自己的身體沒信心,認為自己沒有吸引力,會導致不想要面對性愛,甚至會對於性表現感到焦慮,和導致不舉或性慾減退的症狀,長期下來,自信問題對心理影響甚大,不論憂鬱或焦慮症狀,甚至酒精成癮,都會使性慾低下問題更惡化。(同場加映:你認識自己嗎?了解自我意象建立自信) 6. 缺乏或過度運動導致性慾下降

缺乏運動身體容易出現很多問題,且都與性慾低下息息相關。規律運動能夠降低肥胖、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等慢性疾病,這些慢性病都是性慾低下的兇手之一,而適量的運動也證實能降低可體松(Cortisol)在夜間的濃度,並幫助性慾的提升。但是也請特別注意,過度運動也有可能影響性生活,研究指出,過量、長時間的高強度運動,或高耐力訓練,都會降低男性的性慾。(同場加映:提升性能力 6 運動學起來!有氧重訓讓你性慾大增) 7. 年紀漸長或是更年期

年紀大導致性慾低下的情形很常見,而老化造成性慾低的常見原因如下: 性荷爾蒙的下降:包括雌激素(Estrogen)或睪固酮(Testosterone),在女性更年期的前中後期都有可能會發生;男性的話,因老化造成睪固酮的下降,通常也被視為男性的更年期,也會造成性慾下降。(推薦閱讀:脾氣壞性慾低!男人更年期的10個徵兆) 老化相關問題:正常老化的過程都會出現許多健康問題,包括行動不便等,進而影響性慾。 藥物副作用:年紀越大通常也代表吃的藥越多,許多藥物都有可能導致性慾降低,如有此疑慮,應諮詢您的醫師,替您服用的藥物作調整。(推薦閱讀:有勃起功能障礙?用諮商藥物等方治療

8. 懷孕、產後及哺乳

在懷孕,產後,或是哺乳時,女性缺乏性慾是很正常的現象,不過通常在這段期間過後,就會完全恢復,懷孕導致缺乏性慾原因如下:

疲勞導致沒愛愛的心情 荷爾蒙的變化使得沒有性慾 體態的改變,對身材沒信心 產後的疼痛,因為不論手術或自然生產都會有傷口 心思不在性愛上,因為照顧寶寶變成優先的選項

(同場加映:性生活不必停!懷孕愛愛有3健康好處) 9. 過量酒精和抽菸

過量飲酒或一週喝超過 14 杯酒的人,被認為和睪固酮的濃度降低有關,長期下來會導致性慾降低。不過除了酒精,香菸也同樣會影響睪固酮的分泌,導致性慾低下,還可能造成精子的數量和活動力下降。(同場加映:試試這9招!讓您擁有健康的精蟲和數量) 10. 憂鬱症

憂鬱不單只是上述短暫的不快樂而已,憂鬱症還會影響到生活的各個層面,包括性生活,如果您有以下狀況,有可能是因為罹患了憂鬱症而影響性生活,不過服用抗憂鬱藥的副作用,有時會造成性功能障礙,若有此問題應詢問您的醫師。 情緒低下、感到沒有希望。 對平時感興趣的事物,失去熱忱也不覺得有趣。

(同場加映:性愛後想哭很正常~可能是性交後憂鬱) 11. 不寧腿症候群(Restless Leg Syndrome,RLS)

不寧腿症候群是指腿部常會有無法控制的感覺,需要不停地抖動雙腳,有研究指出,患有不寧腿症候群的男性,有較高的機會出現勃起功能障礙,常發作的男性也更容易有不舉症狀。 12. 慢性疾病

慢性疾病會造成許多身體的不適症狀,其中對性愛的影響更是不容小覷,下列幾種常見慢性病,都會影響性功能和性慾: 肥胖。 高血壓(Hypertension)。 高膽固醇。 第二型糖尿病。 慢性器官衰竭,包括:肺、心臟、腎臟或肝臟衰竭。

(同場加映:膽固醇解禁!蛋黃海鮮適量吃 飲食均衡不怕膽固醇過高)

膽固醇過高導致陽痿?男女性功能都可能受害

膽固醇過高導致陽痿?男女性功能都可能受害

膽固醇過高的原因有很多種,但不管成因為何,我們都應該好好控制飲食來降低膽固醇,以免膽固醇過高對你的性生活造成影響。

Hello健康》將介紹膽固醇對人體與男女性功能,如勃起功能障礙與陰道乾燥等狀況,並提供降低膽固醇的建議,幫助你找回「性」福生活。

膽固醇過高有什麼影響?

血液中的膽固醇過高可能造成高膽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屬於高血脂症的一種,並會為你的健康狀況帶來許多嚴重風險,包括心臟病、周邊動脈疾病(Peripheral artery disease)和中風,其中大多數是由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這種阻塞動脈引起的疾病導致。

膽固醇過高通常不會有任何徵兆,所以唯一能確定膽固醇指數的方法就是透過血脂檢測(或稱膽固醇檢測),以獲得膽固醇指數(推薦閱讀:血脂正常值是多少?膽固醇與三酸甘油酯檢測須知

不過,膽固醇過高的原因之一也包括家族遺傳,因此基因對此症狀的影響也很大。不過除了先天因素之外,也不應忘記每個人的膽固醇指數,其實受到生活習慣的影響甚多,例如:運動頻率、飲食習慣、體重等。

膽固醇過高導致陽痿?男女性功能都可能受害 膽固醇過高與性生活的關聯

膽固醇過高阻礙血液流通 影響男性勃起機能

除了前面所提的健康狀況外,膽固醇過高所引起的血流减少也與性功能障礙有關,尤其是對男性勃起品質有影響。

一般來說,大多數的勃起功能障礙(Erectile dysfunction)是因為流向陰莖的血流量減少而造成,因此用於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藥物,會使血管內的平滑肌細胞放鬆,讓血液更容易流動。

我們知道膽固醇過高之所以與冠狀動脈心臟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有密切關聯,來自於膽固醇過高會促使血管內的脂肪斑塊堆積,使得管徑變得狹窄,影響血液循環。

這也是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 LDL)為什麼被稱為壞膽固醇的原因,因為壞膽固醇會沿著動脈內部凝結斑塊,而這些血管壁上的斑塊會阻礙血液流通,就像水管內壁堵塞水流的污垢一樣。

這種動脈粥狀硬化的情形不僅可能會發生在心臟的冠狀動脈,也可能影響身體他處的血管,造成周邊動脈阻塞。研究也發現,冠心病患者出現陽痿的風險比一般人更高。 膽固醇過高降低可能提高女性陰部乾燥機率

出乎許多人的意料,女性也同樣可能受到膽固醇過高而影響性功能。

根據一篇於2016年發布於性學期刊(The Journal of Sexual Medicine)的研究,研究人員統計了466名42~58歲女性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與三酸甘油脂。

結果發現血脂異常(過高)的女性有較低的性滿足感,這可能是因為他們在性行為的過程中,陰部的潤滑功能下降導致疼痛,或是出現性高潮的次數減低所致。(延伸閱讀:太乾進不去?陰道乾燥原因多、不只更年期才有

事實上,不只陰莖需要獲得足夠的充血,女性的生殖器如果充血不足,性器官所分泌的潤滑液體同樣也會減少,導致性交時疼痛,從而導致性慾降低。 膽固醇過高導致陽痿?男女性功能都可能受害香菸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加劇膽固醇在血管壁的沉積現象,從而導致血流量下降並影響性功能。 膽固醇過高怎麼改善?

如果你檢測之後發現自己的膽固醇數值超過標準,可以透過以下方式嘗試改善: 少吃高膽固醇與高飽和脂肪食物 烹煮用油以橄欖油這類不飽和脂肪酸油品為主(延伸閱讀:出一張嘴保養法!「地中海飲食」護心健腦不求人) 每天運動至少30分鐘 戒菸 多攝取膳食纖維

如何吃才能消水腫?喝紅豆水有效嗎?5種消水腫食物大公開

如何吃才能消水腫?喝紅豆水有效嗎?5種消水腫食物大公開

一早醒來就被鏡子中的自己嚇醒,不但臉腫、眼睛腫,就連體重也突然增加,這不僅有可能與吃太鹹有關,也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徵兆!究竟人為何會水腫?有哪些消水腫的食物適合一般人食用?坊間流傳的紅豆水能消水腫是真的嗎?又有哪些人不能輕易嘗試?《Hello健康》為你一次解惑!

為什麼會水腫?

多數人常因吃太鹹、長期久坐、久站或女性月經來潮,而出現短暫水腫的症狀,這時若你按壓手或腳數秒後放開,便可能發現皮膚凹陷處無法立即反彈恢復正常的水腫典型症狀。

若除了出現水腫,還同時合併其他症狀,則可能是膽固醇過高,甚至是罹患腎臟病、肝硬化、心臟衰竭等疾病的前兆。(推薦閱讀:水腫、血尿可能是腎壞了?認識腎絲球腎炎原因、症狀、治療方法)

如何吃才能消水腫?喝紅豆水有效嗎?5種消水腫食物大公開 如何消水腫?5種消水腫必吃高鉀食物大公開

許多輕微水腫症狀多因飲食過鹹而攝取過多鈉,導致體內積液現象加劇,而補充鉀離子則有助改善鈉鉀平衡,以利體液排出,趕快看看高鉀食物有哪些: 草莓:依據衛福部食藥署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每100公克的草莓中,含有199毫克的鉀,而鉀本身有助於體內排水,改善水腫問題,也可預防高血壓,其中的果膠屬水溶性纖維,具有降低血糖、膽固醇的功效。 芹菜:為相當有名的高鉀蔬菜,平均每100公克芹菜就含有313毫克的鉀,而它除了有助降低血壓,還有利尿及消水腫的功用。此外,芹菜的纖維質較一般蔬菜粗,能夠增加飽足感,也可以改善便祕,排除腸道宿便,找回平坦的小腹。 香蕉:香蕉因含有色胺酸,能放鬆心情,改善憂鬱,被視為「快樂食物」;其含鉀量也很高,為水果界中的佼佼者,不僅有助擊退水腫,還可預防抽筋。此外,香蕉中的鎂和維生素B群,也能提高體內新陳代謝,而其豐富的膳食纖維,則可刺激腸胃蠕動,將廢物和毒素迅速排出體外。 蘆筍:每逢春夏時節,正是品嚐蘆筍的最佳時機,而蘆筍含有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C,以及、鉀、鎂、鐵、葉酸等豐富營養成分,而由於其高鉀低鈉的特性,可利尿、幫助體內排出多餘的水分,進而達到消水腫的功效。 檸檬檸檬內含維生素C和類黃酮,皆為天然抗氧化劑,能清除體內自由基,降低身體發炎反應;檸檬酸則能提升代謝力,預防肥胖。 每100公克檸檬含鉀量達150毫克,與草莓及香蕉同為消除水腫的最佳水果。建議民眾每日可拿半顆檸檬連皮和果肉一起切絲,以溫水500~800c.c.沖泡稀釋後,藉由吸管飲用,不僅有助於消水腫,還能避免傷害牙齒琺瑯質。(推薦閱讀:用吸管喝飲料!5方法抗牙齒酸蝕)

如何吃才能消水腫?喝紅豆水有效嗎?5種消水腫食物大公開

喝紅豆水能消水腫嗎?醫師曝:這類人要避開

坊間有不少女明星不斷大力推薦「喝紅豆水可利尿、消水腫」,讓許多民眾聽聞後趨之若鶩,紛紛想透過喝紅豆水來達到消水腫的功效。

雖然紅豆水中含有能幫助體內水分代謝的鉀,但目前仍舊沒有針對紅豆水與消水腫的相關研究。另外,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腹膜透析主任林軒任與腎臟病衛教師賴家汶表示,因腎臟病而出現水腫的病患,若平時想透過喝紅豆水來消除水腫,可能會有反效果。(延伸閱讀:洗腎病患NG食物:高磷高鈉高鉀低生物蛋白

由於紅豆水本身是紅豆加水下去煮,含水量往往超乎其營養價值,對於已經有排尿困難的腎臟病患者,在攝取過多的水分後,可能造成水腫的情況加劇。不僅如此,紅豆水內含大量的鉀與磷離子,對於身體代謝功能較弱的腎臟病患而言,也是相當大的負擔。

掌聲鼓勵!原來拍手可以帶來這些好處

掌聲鼓勵!原來拍手可以帶來這些好處

一般來說,「拍手」都會讓人聯想到正面的事情,例如頒獎典禮上,大家會拍手祝福得獎者,或是精采的電影、表演結束時,觀眾會拍手叫好,而有些人在大笑時也會拍手。事實上,拍手不光只是表達情緒的方式,它同時也是一種運動,而且已經有愈來愈多研究發現拍手對身體有很多好處,以下為您介紹拍手為身體帶來的好處。

手掌上的穴道連通器官

人體內的器官是會互相牽連和影響的,我們的手上有超過30個穴道,以及神經和血管;我們在拍手的同時會刺激這些穴道,再傳導至身體其他部位,如頸部、下背部、心臟、腎臟、肺、胃等等。除此之外,拍手還有以下功效:

可以強健心臟、促進血液循環。 提高白血球(Leukocyte)數,增強免疫系統(Immune system)。 藉著拍手的傳導可以強健神經末梢(Nerve ending)連接的器官,改善氣喘(Asthma)相關問題。 規律的拍手運動能夠強健骨骼,降低關節炎(Arthritis)、改善下背痛、痛風(Gout)等症狀。 提高兒童大腦的運作,可以讓小孩的字跡更端正,還可以加強專注力,減少拼字錯誤的事情發生。 對憂鬱症(Depression)、躁鬱症(Bipolar disorder)患者而言,拍手除了能當作運動,還可以帶來正能量。

拍手運動能幫助全身各部位的健康

不過,不是每一種拍手對身體都有效,就像是鼓勵性的拍手和拍手運動仍有不同,對身體也有不同的影響。以下舉幾個對應的例子:

雙手緊貼,手指對手指,掌心對掌心:刺激血液循環。 指尖對指尖:指尖上有許多連接眼睛和鼻子的穴道,可以減緩過敏性鼻炎(Anaphylactic Rhinitis)、鼻竇炎(Sinusitis)等症狀。 掌心對掌心:手掌心上的穴道連接的是內臟器官,因此,掌心對掌心的拍手可以增強器官功能、預防疾病。 手背對手背:這一種拍手方式,有益於人體的腰、背、脊椎等部位,尤其是常常背痛、或是有椎間盤突出(Herniated Intervertebral Disc)問題的人,可以多做這樣的運動。 拳頭對拳頭:這種硬漢式的拍手,可以改善頭痛和肩膀痛。

適量的拍手才有助健康

雖然拍手對身體有許多好處,但這並不代表只要拍手就能完全預防這些疾病症狀。它的道理和一般運動一樣,過度拍手或是使用錯誤的方式拍手,對身體也不好。拍手運動的時間不要超過30分鐘,速度不用太快,規律地進行即可。建議早上剛睡醒、或是晚上睡前可以進行拍手運動,運動前在手上塗抹一點嬰兒油,也可以稍微按摩一下雙手,如此一來不但能減緩拍手時的疼痛,同時也能滋潤皮膚。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從小照顧!葉酸能增進兒童語言能力

從小照顧!葉酸能增進兒童語言能力

懷孕期間多補充葉酸(Folic acid)對寶寶的健康很重要;科學家相信,葉酸可以讓寶寶免於先天缺陷並降低3歲前語言能力障礙的發生風險。若媽媽在懷孕期間就攝取葉酸或含有葉酸的營養補充品,那麼可以減少寶寶發生嚴重語言能力遲緩的風險。本文將為您介紹,葉酸如何照顧寶寶的健康以及它的基本知識。

什麼是葉酸

葉酸是一種人造維生素B9,對孕婦的健康以及即將出生的寶寶很重要。因為葉酸可以幫助避免寶寶罹患腦部或脊髓嚴重的先天缺陷,如神經管發育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 NTD);神經管是寶寶在胚胎時期發育脊椎和腦部的一部分,很多媽媽發現自己懷孕前,這個先天缺陷就可能在胚胎發育早期就已經產生,這也就是為什麼有計劃懷孕的婦女,平時就要補充葉酸的原因;而強化穀物是獲取葉酸最好的食材來源,深綠色蔬菜和柑橘類水果也都富含葉酸。

葉酸如何改善孩童的語言能力

葉酸身為人體內的必須營養素,不僅能幫助生成紅血球,還能減少懷孕時期的併發症,如心臟病(Heart disease)、中風(Stroke)、某些癌症及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此外,葉酸也能促進去氧核糖核酸(DNA)的分裂複製、修復與運作,而且備孕及懷孕期間攝取足夠葉酸可幫助避免寶寶唇顎裂、早產、出生體重過輕、流產和胚胎發育障礙。

受葉酸不足影響的基因通常和造成唐氏症(Down syndrome)、膠質瘤(Glioma)、腦膜瘤(Meningioma)等基因多型性的生理疾病有關。如果腦部葉酸缺乏,會造成一種腦脊髓液(Cerebrospinal fluid)中的葉酸濃度太低的疾病,這種疾病也被認為是兒童患有神經行為障礙的常見因素。

因此補充葉酸後,腦脊液葉酸量會提高,很多神經行為障礙也會跟著改善;研究指出,葉酸治療可以改善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而語言能力的障礙也是自閉症類群障礙症狀的其一。除此之外,補充葉酸對體內葉酸代謝有實質上的功效,能進而降低自閉症(Autism)的風險。

女性所需的葉酸量

衛福部建議準備懷孕的女性,應於孕前1個月提高葉酸攝取量至每日600微克葉酸,直到孕期結束,以降低寶寶神經管缺陷的風險;而哺乳期的媽媽每天則建議攝取500微克葉酸,以滿足寶寶與母親的需求。

睡醒常落枕怎麼辦?秒懂脖子扭到原因和預防

睡醒常落枕怎麼辦?秒懂脖子扭到原因和預防

一覺睡醒發現脖子動彈不得、落枕了嗎?落枕相當常見,落枕的感覺大家也相當熟悉,脖子轉到某個角度就感到劇烈疼痛,導致頸部活動受限,這種狀況雖然俗稱落枕,但其實不一定是因為躺枕頭睡覺才會發生,例如突然的動作導致脖子有扭到的感覺,也是頸部僵硬或疼痛原因,而這種脖子扭到的狀況,其實就是頸部肌肉的拉傷,和一般的肌肉拉傷並無太大差異,以下就介紹落枕的原因和治療方法。

睡醒落枕怎麼辦?恢復期熱敷、伸展、按摩

睡醒發現落枕的當下可能會感到劇烈疼痛,但基本上一段時間後,這種發炎和疼痛都會自己好轉,如果無法忍受,可以參考以下五種方法來治療或舒緩,並依狀況調整、使用不同方式舒緩。 冰敷:如果是瞬間動作引起的頸部拉傷,冰敷患處能降低該部位的血流量,進而減緩肌肉的急性發炎,每次冰敷控制在 20 分鐘以下,若是輕微落枕,建議可直接熱敷。 熱敷:如果是一般睡醒後的脖子僵硬(落枕),或落枕已經超過一天以上,便可以使用熱敷,一次也是 20 分鐘,如此可以放鬆並舒緩肌肉。(同場加映:受傷後要冰敷還熱敷?這樣分辨就對了) 吃藥:落枕常常是突然的頸部肌肉拉傷,對於起床馬上就要上班的人們,服用醫師開立的肌肉鬆弛劑、消炎止痛藥能較快速減輕疼痛,如再搭配正確的姿勢、適度活動,能夠加速肌肉復原。 伸展和按摩:如果劇烈的疼痛發炎已經減輕一些,適度的伸展及按摩頸部,能讓肌肉獲得更進一步的放鬆,有些角度或柔軟度在落枕時無法達到並無妨,目標是要讓肌肉逐漸恢復,而不是讓頸部更疼痛,按摩也是相同的原則,以舒緩不造成過度疼痛為原則。 適度運動:如果因為疼痛就完全不去動,那麼肌肉很可能會持續緊繃,反而恢復得較慢,嘗試以上幾種方法,較不疼痛後,適度從事輕度運動,例如:健走或瑜伽,能夠增進頸部的血流,加速受損組織的恢復速度。

睡醒常落枕怎麼辦?秒懂脖子扭到原因和預防 落枕、脖子痛需要看醫生嗎?

落枕通常會自己慢慢復原,但如果情況較嚴重,比如劇烈疼痛或角度嚴重受限,可以直接前往診所,醫師可能會先開消炎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通常能迅速減緩症狀,並可搭配物理治療,但如果落枕幾天後仍然沒有好轉或甚至惡化,應該找出脖子持續疼痛的原因。(同場加映:乳酸堆積惹的禍?這才是肌肉痠痛的原因

如果您脖子疼痛伴隨著以下症狀,可能和其他潛在疾病有關,請務必前往醫院進一步診斷治療。 發燒 頭痛 胸痛和呼吸急促 頸部腫塊 淋巴結腫大 吞嚥困難 四肢刺痛、麻木 膀胱或腸胃問題

落枕的 7 個原因及預防方式

多數人睡覺時,不太會注意到自己的睡姿或是枕頭的高度,但這正是造成落枕的兩大因素,也是腰痠背痛的常見原因。另外據研究,大約有 5% 的肩頸慢性疼痛是來自於睡眠問題,不過睡姿、枕頭等許多睡眠問題,其實都是可以解決的,以下將列出常見的落枕原因及如何預防。

1. 不正常的頸椎角度:身體過度疲勞時,肌肉本來就容易痠痛和僵硬,再加上太累時倒頭就睡,頭是否有躺在枕頭上都不清楚,萬一頭頸部以不正常的角度入睡,維持一整晚,就容易造成頸部肌肉、韌帶或關節過度伸展,導致落枕或頸部僵硬的情形。因此應盡量避免身體過度勞累,並注意自己的睡姿,以免頭頸部處於不正常的角度。

2. 趴睡落枕機率高:每個人都有自己習慣的睡姿,不過趴睡特別容易導致脖子和背部肌肉的緊繃,如果不想要落枕或背痛,盡量避免趴睡的睡姿。(同場加映:側睡仰睡趴睡~從睡姿看個性與影響)

3. 枕頭挑選和高度:人的脖子一天有1/3的時間靠在枕頭上,如果枕頭沒挑好,無法好好支撐頭頸部,長時間讓頸部承受額外的壓力,那就容易造成肩頸痠痛、甚至常常落枕,建議可挑選羽絨或記憶枕等高度和支撐性適中的枕頭。

除了枕頭,床墊的支撐性也有可能會影響睡眠,床墊太軟也可能造成頸椎或脊椎角度過彎,導致頸部或背部僵硬痠痛。 睡醒常落枕怎麼辦?秒懂脖子扭到原因和預防(推薦閱讀:不想再落枕?哈佛5點建議這樣挑枕頭

4. 瞬間動作造成拉傷:平時突然轉頭等瞬間的頸部動作,很容易造成頸部拉傷。此外,睡眠時翻來覆去,反覆變換睡姿時,也可能導致落枕,甚至做夢時做出過大的動作也是可能原因之一。

5. 頸部受寒著涼:雖然沒有特別證據顯示脖子受寒會容易落枕,但確實有相當多案例是因為徹夜吹電風扇、窗戶未關、冷氣開太強等原因而落枕,因此將房間溫度調整至舒適的溫度,注意頸部的保暖,能有預防落枕的潛在效果。

6. 揮鞭症延遲發作:運動傷害或車禍造成的頸部鞭索傷害(Neck whiplash injury,因車禍的撞擊力導致頸部如鞭子般前後扭動後受傷),可能會出現延遲性發作的情形,受傷當下可能沒有症狀,但睡醒隔天卻有如落枕般,發現頸部非常僵硬痠痛。

7. 其他原因或疾病:落枕的主因是頸部的肌肉或韌帶的拉傷,長時間姿勢不良、長時間盯著螢幕未變換姿勢等也是常見原因,另外有些疾病也會造成長期頸部僵硬或反覆落枕,例如:頸椎間盤疾病(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c disease)、脊椎面關節骨關節炎(Facet joint osteoarthritis,又稱退化性脊椎關節炎)、骨刺或椎間盤突出所造成神經壓迫,都是可能原因,如有疑慮建議前往醫院診斷。

補充說明:不少人習慣找國術館等傳統整復手法,感覺被「咖咖」一下落枕就好了,其實,若是輕微落枕被「喬」完可能會有舒緩效果,但若較嚴重,建議還是就醫治療,因為若牽涉到整脊手法,有一定風險,請民眾在肌肉骨骼上有任何問題、疼痛時,先前往復健科或骨科進行評估、診斷和治療,若仍有需求,也可攜帶診斷證明前往物理治療所自費接受治療。(推薦閱讀:整骨有風險!整脊好處與安全須知

正確管理第二型糖尿病的飲食要訣

正確管理第二型糖尿病的飲食要訣

 每年的11月14日是世界糖尿病日,2021年世界糖尿病日以「掌握糖尿病照護,更待何時!」(Access to Diabetes Care: If Not NOW, When?)作為年度主題,期望喚起全球對糖尿病的了解與重視之餘,也能鼓勵糖友認識糖尿病管理,積極掌握個人健康。

調整生活型態有助於糖尿病照護,其中正確飲食是糖尿病營養管理最簡單的方式。糖友們不妨從以下幾點飲食需知做起:

碳水化合物是糖尿病營養管理的關鍵

糖尿病營養管理的關鍵在於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取量。以下介紹2種方式可管理碳水化合物攝取量,分別是醣類計算法與升醣指數法。 醣類計算法

醣類計算法 (亦可稱碳水化合物計算法) 也就是計算糖尿病患每日每餐所攝取的碳水化合物量。一般來說,糖尿病患應有約一半的卡路里來源是來自於攝取碳水化合物1。換句話說,若糖友每日飲食熱量約為 1,500 卡,透過攝取碳水化合物而轉換的熱量就應維持在 700~800 卡以下,進而計算出每日的碳水化合物攝取量應控制於 175 到 200 克之間(每公克約4卡)。透過以下的飲食範例將協助您對此有更清楚的概念:

早餐

1片全麥麵包:碳水化合物=12克 1匙豆類:碳水化合物=8克 ½杯燕麥片:碳水化合物=27.4克 150克希臘優格+½杯莓果:碳水化合物=13.5克

早餐的碳水化合物總量合計為60.9克。

藉由每餐攝取約相同份量的碳水化合物,你會發現整天下來將可更輕鬆地做好糖尿病營養管理。 升糖指數法

有些碳水化合物會緩慢但持續地釋放葡萄糖,其他碳水化合物則會快速釋放葡萄糖。而升糖指數(GI)便代表每種食物釋放葡萄糖速度快慢的數值,在飲食計畫中納入更多低GI食物的選擇,將有助達成有效糖尿病營養管理。

醣類計算法及選擇低GI食物的升糖指數法都是有助於糖尿病營養管理的絕佳方式,而這2種方式都可透過結合糖尿病飲食計畫,幫助糖友達到正確飲食管理的目標。 糖友們這樣想

Hello Health集團日前進行了一項橫跨東南亞地區的調查,希望藉由問卷深入瞭解糖友如何與第二型糖尿病共處^。

92%糖友相信,飲食管理是控制糖尿病的關鍵,但選擇正確的飲食對他們而言仍具相當難度。

那麼,究竟該如何建立並貫徹你的飲食計畫呢?

正確飲食與應避免的事項

攝取含有大量精緻碳水化合物(常見於汽水、白麵包和麵條內)的食物容易影響糖尿病營養管理。糖友可改以不含精緻碳水化合物(採最低限度加工的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取代,例如豌豆、豆類、全穀類和蔬菜等。

為了達到理想的健康狀態,糖友應攝取不同類別的食物,以提供身體所需的各類礦物質、維生素及營養素。以下將介紹各種食物的建議攝取量: 蔬果類

每日攝取2~3份不同顏色的生鮮蔬果能提供有益於健康的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 蛋白質

每日攝取140~200克的各類蛋白質,例如無鹽堅果或籽類、海鮮、豆類、豌豆和蛋。(28克肉類、1顆蛋、半湯匙毛豆,或1湯匙花生醬)。 穀類

每天攝取5份如全麥烤餅、全麥墨西哥薄餅、全麥義大利麵或糙米組成的穀類食品。 乳製品

攝取3份低脂乳製品和飲品。

以下列出較為健康且適合糖友攝取的飲食建議:

正確管理第二型糖尿病的飲食要訣

選擇特定食物並謹慎控制份量

當了解何為地雷食物,何為應納入日常飲食的食物選項後,就能輕鬆地制定專屬於你的飲食計畫,此外,控制飲食的份量也可幫助糖尿病營養管理。

然而,若一夜之間突然減少飲食份量,除了可能增加飢餓感,甚至有可能提高進而狂嗑零食的風險。當糖友們希望在嚴格控制的飲食份量中得到享用食物的滿足感時,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提高飲食中的纖維量。(富含纖維的食物如全穀麵包、燕麥、莓果、花椰菜、豆類等)。

扁豆、豌豆和蕪菁葉是少數幾種纖維含量極高的食物,不妨將其納入你每天的菜單選擇裡。

於飲食中納入烤魚、煎煮去皮肉類或去除表面脂肪的瘦牛肉或豬肉,並確保你的飲食計畫中每餐都含有非澱粉類蔬菜(例如芥藍、白菜、蘆筍、玉米筍、豆芽菜)、優質蛋白質以及健康的低GI碳水化合物。

現代人生活忙碌,若無法從食物中攝取糖尿病營養管理所需的營養,可考慮適時補充糖尿病專用營養品。亞培葡勝納有醫學臨床實證,且營養符合美國糖尿病學會建議,是專為糖尿病患設計營養品。它提供鉻、膳食纖維等35種營養素,獨特的營養組合,可幫助糖尿病患增強體力,此外,還有維生素C、E、D、鋅、葉酸、硒等營養素,幫助提升保護力。早餐是糖尿病患最容易NG的一餐,建議用亞培葡勝納取代早餐飲料,方便做好糖尿病營養管理。(推薦閱讀:如何藉由補充營養品有效做好糖尿病營養管理)

註解:

^此係於2021年6月至7月期間針對來自越南、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印度和台灣共771位第二型糖尿病患進行之調查。

更多相關控糖與營養管理資訊

膽固醇過高不能吃肉?這4種肉這樣吃就放心了

膽固醇過高不能吃肉?這4種肉這樣吃就放心了

膽固醇對身體來說非常重要,但若過高就有可能造成身體的負擔,並且增加血管阻塞、中風(Stroke)、心臟病(Heart disease)的風險。多數現代人的飲食習慣很容易造成膽固醇過高,但是想要完全避免飲食中的膽固醇也不容易。膽固醇其中一個主要來源就是肉類,例如一般常見的牛肉、豬肉。這些肉類都含有相當多的飽和脂肪,容易助長壞膽固醇的生成(低密度膽固醇,LDL)。

那麼膽固醇過高的人要怎麼吃肉呢?其實膽固醇過高不代表不能吃肉,下列《Hello健康》為您列出4種常見肉類,教你哪種肉要大口吃,什麼肉又該小心吃。 4種肉類這樣吃,避免膽固醇過高

許多人以為膽固醇過高就必須與肉類絕緣,但可不是這樣!只要控制份量及選擇對身體有益的肉類,膽固醇過高一樣能大口吃肉。

1. 高脂肪魚肉

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中心(University of Maryland Medical Center)研究指出,高脂肪魚類是Omega-3脂肪酸的主要來源,Omega-3脂肪酸能增加人體內高密度脂蛋白(HDL,又稱好膽固醇),並維持低密度脂蛋白(LDL,又稱壞膽固醇)的含量。(延伸閱讀:多吃這些富含Omega-3食物護大腦)

高脂肪魚肉包含,鮭魚、鯖魚、長鰭鮪魚、鯡魚、沙丁魚、湖鱒等。醫師一般建議膽固醇過高的患者,1週內攝取2次的高脂肪魚肉。

膽固醇過高不能吃肉?這4種肉這樣吃就放心了 2. 家禽肉類

家禽肉類去皮後,對想降低膽固醇的民眾來說是非常好的食物。每100克的家禽肉類所含膽固醇約在80~100毫克之間,儘管每種肉類所含的膽固醇都差不多,但只要去皮就可以有效去除脂肪。而且,肉的顏色愈深也代表脂肪愈高,所以若有高膽固醇的困擾,建議選擇白肉食用。

此外,烹調家禽肉類時,建議水煮或以烤箱、燒烤方式烹調為佳,不要油煎。家禽肉類以雞肉最好,鴨肉與鵝肉與之相比所含脂肪比較高。 3. 紅肉

膽固醇指數過高的患者並非完全不能吃紅肉,只需要選擇瘦肉、降低脂肪攝取即可。脂肪含量最少的肉類部位以肩胛部、後腰脊部、前腰脊部、後腿部為主。料理前請將可見的大塊脂肪去除,並在料理時選擇水煮、燒烤或用烤箱去除多餘油脂。一般醫師通常建議膽固醇過高的患者,每日肉類的總攝取量不要超過170 克。

膽固醇過高不能吃肉?這4種肉這樣吃就放心了

4. 豬肉

膽固醇指數過高的患者,雖須限制豬肉的攝取量,但偶爾仍可食用,並避免加工肉品如香腸、培根等食物。就像紅肉一樣,料理豬肉前應先把大塊脂肪去除,並使用簡單的燒烤方式烹調。此外,切記不要食用動物內臟,因內臟含有大量的脂肪,易造成膽固醇升高。(延伸閱讀:膽固醇解禁!蛋黃海鮮適量吃不怕膽固醇過高

迷宮手術:適用人群、風險因素、手術過程與術後恢復

迷宮手術:適用人群、風險因素、手術過程與術後恢復

什麼是迷宮手術?

迷宮手術(Maze surgery)的名稱源自於其手術原理,透過電燒、冷凍或是手術刀切割的方式,在心肌上製造「疤痕組織」,一道道的疤痕看起來就像說迷宮中擋路的牆壁,因此稱為迷宮手術。 哪些人需要接受迷宮手術?

為什麼要故意在心臟製造疤痕呢?其實迷宮手術的主要適用人群,就是有心房顫動(Atrial fibrillation)的患者。

心房顫動是心律不整(Arrhythmia)的一種表現形式,當心臟的電流訊號紊亂或被阻斷時,規律的心臟跳動就會出現異常。

由於疤痕不導電,醫師可以藉由迷宮手術阻止不正常的電流訊號傳遞,讓心律恢復正常。 迷宮手術:適用人群、風險因素、手術過程與術後恢復心房顫動患者通常會先接受藥物治療,若效果不佳才考慮進行手術。 心房顫動藥物治療優先

前面提過,心房顫動患者是迷宮手術的主要施行對象,但是一般而言,心房顫動會優先使用藥物治療,例如:

心速控制(Rate control)藥物:如乙型阻斷劑(β-blocker)、離子通道阻斷劑(Calcium channel blocker, CCB)。心跳宜控制在100以下,減少心搏過速引起心肌病變。 心律控制(Rhythm control)藥物:第Ⅲ類及第IC類抗心律不整藥,如Amiodarone(第Ⅲ類)及Propafenone(第IC類)等,有機會將心房顫動回復為正常跳動。此治療方式稱為藥物心臟整流(Pharmacological cardioversion)。 抗凝血劑(Anticoagulant):如傳統的華法林(Warfarin)或新型的非維他命K拮抗劑類口服抗凝血劑(Non-vitamin K oral anticoagulants, NOAC)。 心房顫動的兩大合併症包括心臟衰竭及中風。由於患者左心房不規則顫動,造成血流不順容易形成血塊,血塊一旦脫落被會進入血液循環至全身各處,如果打到腦部就形成腦中風。 醫師可使用CHA2DS2-VAS2C score評估心房顫動引起腦中風的風險。如果分數等於或大於2分就應該服用抗凝血劑。

值得一提的是阿斯匹靈(Aspirin)一般可以用來預防血栓(Thrombus)引起的腦中風,但對於預防心房顫動所引起的栓塞(Embolus)性腦中風是無效的。(推薦閱讀:中風元凶也有它!高血壓傷血管致血栓) 心房顫動的手術治療選擇

如果藥物治療的效果不好、使用這類藥物有副作用、或有緊急情況,才會考慮施行直流電心臟整流或另以手術治療心房顫動。例如:

1. 同步直流電心臟整流(Synchronized DC electrical  cardioversion):從體外電擊心臟,讓心臟節律重整,回復正常心跳。原理跟自動體外去顫器(AED)相同,但所用的電流較弱。

2. 燒蝕手術(Ablation):由於心房顫動常由多發不定點的源頭造成,所以須藉心導管3D立體定位的輔助,找出源頭及路徑,再施以燒蝕手術。例如: 射頻燒灼術(Radiofrequency  ablation):心房顫動的源頭如不在左心房的肺靜脈時,便需要用射頻燒灼術,逐點把心律不整的源頭燒灼掉,但此方法較費時。 冷凍球囊消融術(Cryoablation):由於心房顫動的源頭多在左心房的四個肺靜脈開口及右心房的上腔靜脈開口。使用冷凍球囊撐住肺靜脈,可一次性的冷凍消融,大幅縮短手術時間,並提高成功率。

3. 迷宮手術:因為此法需要開心手術,才能進行迷宮手術。所以一般用於心房顫動合併心臟手術時使用此方法。

當心房顫動患者,如果還要同時進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Coronary artery bypass)或瓣膜修復手術時,會在開心手術的同時,使用手術刀切縫的方式或電燒、冷凍,進行迷宮手術。另外,在特定情況下,可能會採用心導管左心耳封堵術(Left atrial appendage occlusion)將血栓徹底封堵在左心耳內,以預防病患併發腦中風。(認識更多心臟手術:心臟病治療:心臟手術一覽) 迷宮手術的風險

迷宮手術的潛在風險與其他會使用體外循環機(Heart-lung bypass machine,或稱人工心肺機)的手術類似,手術前,請務必了解手術注意事項、潛在的風險與併發症。

若有疑慮,請諮詢你的醫師以了解更多資訊。下列為迷宮手術的潛在併發症和副作用。 出血 感染 中風 肺炎(Pneumonia) 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又稱心臟病發) 出現其他心律不整問題 需要裝置心律調節器(Pacemaker)(延伸閱讀:保護心律調節器!生活須知看這裡) 死亡機率約2%

迷宮手術:適用人群、風險因素、手術過程與術後恢復進行迷宮手術前,醫師會先評估患者的健康狀況。

迷宮手術的術前須知

手術前幾個禮拜就要開始做術前準備。醫師會要你停止服用某些藥物,例如阿斯匹靈或其他血液稀釋劑(Blood thinners),禁止吸菸並做血液檢查,確認你並無感染的現象。

由於某些人麻醉後會有噁心、嘔吐感,因此手術前務必記得禁食,以確保胃已淨空。(認識更多心臟相關手術:心臟瓣膜手術:瓣膜修補與置換、手術類型與費用

此外,你還可能會進行下列檢查,評估你的身體狀況: 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phy,簡稱ECG、EKG) 胸部X光檢查 心臟超音波(Echocardiography)

如何進行迷宮手術?

一般來說,迷宮手術切開患者的胸口,以開心手術的方式進行,患者會接受全身麻醉並接上人工心肺機進行體外循環,在心臟停跳的狀況下進行手術。

醫師會切開患者的胸骨,在胸部開一個切口,用器具撐開切口後,切開心包膜以進入心房,然後使用電燒、冷凍或傳統手術刀在心肌建置疤痕組織,讓心臟的電流訊號能夠回到正常傳導路徑。

完成後,待心臟恢復跳動,再將人工心肺機移除。總手術耗時大約3小時。

在迷宮手術過程中,醫師也會一併進行冠狀動脈和瓣膜的相關手術。另外,有些病患可能還需要安裝心律調節器(Pacemaker)。

迷宮手術讓人詬病的一點,便是手術風險不低,且造成創口較大,不過現在微創手術非常先進,若以機械手臂協助完成迷宮手術,則能讓降低迷宮手術的時間與風險。

迷宮手術:適用人群、風險因素、手術過程與術後恢復

迷宮手術:適用人群、風險因素、手術過程與術後恢復 迷宮手術的術後復原

術後,患者可能還需要在醫院待上5~7天,觀察身體的恢復狀況,以及服用利尿劑和抗凝血劑,來改善術後水腫和血栓的問題。(推薦閱讀:手術後的飲食原則:一般外科篇)

迷宮手術的預期恢復時間大約是2~6個月內,在這段恢復期內,患者可能會感覺胸口疼痛、特別疲倦,但通常自3個月起就能恢復正常生活、工作,最遲在半年內就不會有相關術後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