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蘆薈!治療痘痘有效保濕

新鮮蘆薈!治療痘痘有效保濕

長久以來,蘆薈(Aloe vera)的抗發炎與抗菌能力廣為人知,常用來舒緩肌膚刺激,像是曬傷、皮膚發紅等情況。而且,只要透過以下幾個簡單的步驟,蘆薈還能夠有效減少痘痘:

將蘆薈葉從最靠近根部的地方剪下,剪的過程中,千萬不可拉扯葉片,否則會傷到內部的莖。 仔細洗乾淨葉片。 取出葉片內的透明凝膠。 在凝膠中加入幾滴檸檬汁(可加可不加)。 用溫和的洗面乳洗臉。 將凝膠塗抹於痘痘上。 讓凝膠在痘痘上敷一整晚,隔天早上再洗掉。

為了加強效果,每天都必須重複汲取新鮮的蘆薈凝膠。若家裡沒有種蘆薈,可購買蘆薈凝膠產品,較省時也較方便。即使痘痘已經痊癒,還是要繼續塗抹蘆薈,以防痘痘再次長出。另外,蘆薈也有很好的保濕效果,可降低老化速度、並可清潔毛細孔。

雖然蘆薈這麼好用,但可能還是會在某些人身上引起過敏反應,因此最好在使用前先作貼布試驗(Patch test)。若對洋蔥大蒜、鬱金香類植物過敏,很可能也會對蘆薈過敏,若皮膚出現刺激反應,應立即停止使用。通常塗抹蘆薈引起的過敏反應,都不會太嚴重,也不會引起嚴重的疾病,但有可能會讓痘痘惡化。因此,若皮膚刺激一直沒有消退,請立即去看醫師。

超前部署好「齡」活!精萃胜肽老少通吃清晰思路提升專注力

超前部署好「齡」活!精萃胜肽老少通吃清晰思路提升專注力

現代人工作沈重,加上少子化更加速了高齡社會的趨勢,既是養育者也是照顧者的多重身份,讓不少人工作家庭兩頭燒,情緒爆棚。如何在多重壓力下還能保持思路敏捷,同時幫助年長者維持靈活反應,已成為熟齡者和青壯年亟需面對的課題。

數位時代成熟齡關卡 高齡者:我要健全生活不求人

邁入熟齡,你是否常感到對於生活的掌控度不如以往一般得心應手?在數位時代,各種新工具從選擇到操作介面都比過往複雜許多,想在人生下半場活出獨立新自主生活,卻從手機開機或想拿起遙控器打開電視就卡關?!根據研究顯示,在高齡化的社會結構中,有3成父母重視熟齡階段的生活品質與健全健智的人生,拒絕成為子女負擔。

即便如此,面對新時代裡生活必備的各種數位工具,卻又常感到有心無力,思緒不如以往活絡,想學習卻難以專注,這些問題都隨著長者年齡增長更加嚴重。

營養師張彤芬表示:「現代人隨著年歲漸長、壓力、重度思考,甚至因意外事件,而導致無法敏捷思考,表達流暢度也降低。若從營養成分分析後發現,如果能適時補充含專利營養成分的精萃胜肽,即有助於提升思考反應力;另外,像是維生素E則因可抗氧化並減少自由基等現象,如果輔助上質,更可調節細胞通透性。

由此推測,已經人體實驗證實的精粹胜肽,與坊間宣稱有助記憶的銀杏或卵磷酯等營養素相比之下,可說是提供熟齡生活更具品質的營養素關鍵。」 補對營養超給力 思路靈活大升級

有鑒於熟齡者與民眾高度尋求對於思考、反應力的解決之道,銀杏等營養品已無法滿足大眾需求,百年雞精大廠白蘭氏於是耗費十年反覆研究,開發出結合可提升靈活思考力和學習力的「憶加胜肽精華錠」。

其特有的「精萃胜肽ProBeptigen®」營養成分,一推出即榮獲十多國專利認證,並通過多項嚴謹複雜的科學實證。經證實食用8周後,思考、專注力與靈活度即明顯提升,思路反應不卡卡,更深獲名醫林志豪、黃彥翔等人之認可推薦。 提升工作效率 8周存出好思緒

即便非熟齡者,除了身邊不乏反覆遺漏前一天開會重點的同事們,甚至自己也常在對話中突然思路不清、不知為何改變話題的情況,在壓力、情緒起伏而導致的思路混亂、無法專注等因素催化下,埋下日後反應遲緩與退化的潛在因子。

所幸比起過去,「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已相當成熟,當許多人意識到家中熟齡者與自己的改變後,轉而積極尋求解套。經中年受試者實驗證實,連續食用「憶加胜肽精華錠」8周後,專注力提升且思路敏捷度大增。

不僅提案助攻超有感,透過補充如保健營養品的方式,不但協助長者擁有快樂無憂的熟齡生活,同時為自己提升工作效率、活絡思考力,達到「提早預防不費力,積極保健享熟齡」的樂活境界,為人生下半場揭開更精彩的序幕。

夏天只想呷涼!破解消暑飲料 3 迷思

夏天只想呷涼!破解消暑飲料 3 迷思

夏日炎炎,不喝點冷飲似乎難消暑,在台灣每三步一間便利超商,五步一間手搖飲料店,看到冰涼的飲料,不買的話甚至覺得有點對不起自己。不過體驗暢快清涼的同時,到底這些冷飲是在降溫,還是提高我們的風險呢?本文將探討夏天飲品該如何選擇,減低身體的負擔,也介紹酒精飲料的迷思。(延伸閱讀:突然體溫偏高怎麼辦?調節體溫過高善用這4種天然食材

1. 喝咖啡和茶算攝取水分嗎?

咖啡與茶都屬於利尿劑,會使我們更頻繁想上廁所,排出體內多餘的鈉和水分。然而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醫學院的家庭醫學副臨床教授丹尼爾.維吉爾(Daniel Vigil)表示,我們經常排尿而流失大量水分,並不代表會脫水,因為透過排尿所流失的水分,並不會比我們從咖啡因飲料所吸收的水分還多。我們的身體會夠吸收所需的水分,排出剩下不需要的水分。

所以適度地攝取咖啡因,並不會引發脫水,但是要記得多補充開水或無咖啡因飲料,才能更有效率的補充水分,也要注意少喝調味或加糖的茶飲和咖啡,如果攝取過多糖分或是人工添加物會讓我們體重飆升,更不健康。

(同場加映:膽固醇指數這樣顧~不要再過度攝取糖分) 2. 椰子水補充水分的效果最好?

根據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的報導,椰子水「超級補水」、「營養滿滿」、「電解質爆表」等廣告語,其實都是廠商炒作出來的,曾有椰子水業者因為誇大不實的宣傳被告上法院,花了一千萬美元和解。雖然椰子水能為我們補充水分,不過效果當然是白開水最佳。

3. 酒精濃度低就比較健康?

夏天的時候,市面上一些「微醺」、「果味」的啤酒或沙瓦(一種酒精含量低的酸味酒),因為清爽酒精量少,非常受到消費者的青睞,這些飲品只含 3〜8% 的酒精,其中又添加了果汁或蜂蜜,讓人誤以為比酒精成分較高的飲料更健康。酒味被甜味或酸味沖淡了,並不代表降低了酒精對人體的影響。1c.c. 的酒精原本就帶有 5.5 大卡的熱量,再添加糖分不低的果汁,很容易就增胖了。而且無論飲料的酒精含量多少,過量飲酒就會傷肝。千萬別以為調味過後的低酒精飲品喝起來和果汁有點像,就狂喝不止,這對健康毫無益處。

(同場加映:愛喝酒還是真酒鬼?9 點判斷是否酒精上癮

不喝冷飲度過夏日談何容易,但是為了保有更好的體能與抵抗力對抗各種病菌,維持健康的飲食一定是利大於弊。Hello健康團隊與你共勉之!

代糖是什麼?有壞處會致癌?認識人工甜味劑的利與弊

代糖是什麼?有壞處會致癌?認識人工甜味劑的利與弊

拜工業革命之賜,各項食物或食品原料的生產量大幅提升,讓現代人不再像從前,逢年過節或是家境富裕才有機會吃大餐,但是在飲食無憂的情況下,肥胖問題所引起的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Diabetes)人口也屢創新高,尤其台灣的手搖杯文化,也是造成糖分攝取過量的原因之一。

基於健康的因素,人工甜味劑(Artificial sweetener,又稱代糖)愈來愈常被用來代替傳統的蔗糖(Sucrose)作為低糖或無糖的選擇,像是零卡可樂(Coke Zero)便是因為添加代糖,讓產品不含糖分但喝起來有甜味,然而這種作法是否真的能夠避免「糖糖危機」呢?本文將為你介紹所謂的代糖是什麼、有哪些種類,以及代糖對人體可能產生的壞處。 代糖是什麼?種類有哪些?

代糖又稱人工甜味劑,顧名思義其用途就是做為糖的替代品,不同於傳統添加於食品中糖類包含蔗糖、葡萄糖(Glucose)、果糖(Fructose),代糖因其熱量較低卻具有極高甜度的特性,經常添加於各類飲料、食品當中。

根據不同的萃取來源,代糖主要可分為營養甜味劑(Nutritive sweetener)以及非營養甜味劑(Non-nutritive,或稱代糖、人工甜味劑)兩類: 營養(天然)甜味劑:例如甜菊糖苷、羅漢果苷等糖苷(Glycoside)類;以及麥芽糖醇、赤藻糖醇、木糖醇等糖醇(Sugar alcohol)類。以最常被添加在「無糖」口香糖的木糖醇(Xylitol)為例,它可以從白樺樹、橡樹或是玉米等植物中提煉出來,本身不含糖分,但仍有熱量存在,而其他天然甜味劑也大多如此。(同場加映:芬芳好口氣?3爭議性口香糖添加物) 人工甜味劑(代糖):通常含有極低甚至不含任何熱量,但卻含有比蔗糖高出幾百倍的甜度,因此也被用來添加在糖尿病患者的飲食當中。19世紀末期,誕生了最早的人工甜味劑,糖精(Saccharin),隨後又陸續出現阿斯巴甜(Aspartame)、醋磺內酯鉀(Acesulfame-K)等。

比起熱量高的蔗糖,代糖不僅熱量低,而且只要少許分量就含極高甜度。例如阿斯巴甜與醋磺內酯鉀的甜度比蔗糖高出200倍,糖精則高出300倍。既然代糖可以更少的熱量換取更高的甜度,理應有減肥需求或嗜甜者的救星吧?然而,過度攝取代糖仍可能對人體造成影響。

代糖是什麼?有壞處會致癌?認識人工甜味劑的利與弊 代糖壞處是真是假?

自從代糖問世之後,各種相關的實驗與研究也紛紛出爐,但一直到現在都還有相當大的討論空間,原因可能是眾多不可控制因素,例如無法限制參與實驗者的飲食,只攝取含有添加代糖之食品,使得研究無法斷言代糖到底對人體是好是壞,以下為4項代糖對人體有壞處的相關文獻討論: 1. 代糖減肥效果仍不明確

理論上來說,利用人工甜味劑代替高甜度、高熱量的食物應該可以有效避免體重增加,根據發表在年度評論(Annual Reviews)的一篇研究顯示,人工甜味劑可以幫助體重降低,歐洲營養期刊(European Journal of Nutrition)則指出,飲料添加代糖以取代含糖飲料,可以減少熱量的攝取,BMI(身體質量指數)也因此降低。

然而,有研究指出,添加人工甜味劑的飲料有可能提高肥胖機率,而且另一篇來自於美國國家生物技術資訊中心(NCBI)的研究,則指出人工甜味劑與體重增加有正向關聯,但對於其是否會增加或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糖尿病(Diabetes)、代謝疾病等疾病的機率,尚無明確的研究能夠證明。

基於各項研究之間的矛盾性,我們無法斷言人工甜味劑是否能夠幫助減重。有說法提出,由於人工甜味劑的甜度相當高,習慣攝取這種高甜度卻低熱量的食物或飲料,可能會麻痺人體對於甜度的感受,進而排斥吃一些甜度較低的水果或蔬菜;也就是說,雖然甜味劑所含的熱量極低甚至無熱量,但是卻因為甜度的關係,使得部分人寧願吃代糖食品代替天然食物。

此外,還有一派說法認為,當我們的舌頭感受到人工甘味劑所創造出來的甜味時,身體本能反應便覺得要得到該有的熱量,但是由於人工甜味劑不含糖分或者含量極低,使得人體會渴望攝取更多高糖份的食物來得到應有的能量,才導致人工甘味劑引起肥胖。

最後,有些人有「因為我喝零卡可樂,所以還有扣打可以吃個蛋糕」這種想法,也是無法成功瘦身的重要因素之一。

代糖是什麼?有壞處會致癌?認識人工甜味劑的利與弊 2. 糖尿病患吃代糖應適量

罹患糖尿病也是正反兩方說法皆有,支持的說法表示,人工甜味劑一方面可以滿足糖尿病患嗜甜的渴望,另一方面又不會提供過多熱量使血糖飆升;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The 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的研究顯示,無論是含糖或是人工甜味劑飲料,都會增加罹患第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的風險。關於代糖與糖尿病之間的關聯,仍需更多研究佐證,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只要限制攝取量,代糖仍然是一種不錯的折衷方式,但基於其爭議性,仍不建議沒有節制地使用、或是養成喝含糖或代糖飲料的習慣。 3. 過量攝取糖醇易引起腸胃不適

研究指出飲用含代糖的飲料,會改變腸道內的環境,影響腸道內微生物的生存,而食用過多糖醇類甜味劑,可能因為無法完全被人體消化,而產生脹氣等腸胃不適。 4. 可能提高心血管疾病風險

美國心臟病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的研究指出,每天攝取兩份以上代糖飲料者,比起完全不喝或每週飲用不超過一份者,罹患中風以及冠狀動脈心臟病(CHD,簡稱冠心病)的風險較高,不過仍需更多的研究才能證明心血管疾病與代糖飲料間的關聯。 5. 代糖並不會引發癌症

有關代糖引發癌症的研究,可追溯回1970年美國所做的糖精可能提高老鼠罹患膀胱癌的風險,然而至今仍無法證明糖精或其它代糖與致癌的直接關聯,因此只要是衛福部准許的合法人工甜味劑,應無致癌的疑慮。(點此觀看合法甜味劑一覽)

(圖片授權:達致影像)

突然體溫偏高怎麼辦?調節體溫過高善用這4種天然食材

突然體溫偏高怎麼辦?調節體溫過高善用這4種天然食材

一般來說,成人的平均體溫為攝氏36.5~37.5度,因為我們的身體有體溫恆定調節機制,環境炎熱時,體內的下視丘前葉(anterior hypothalamus)和自律神經系統會自動調節體溫,使體溫保持在一定的水準。

但有些情況會造成身體可能會無法順利調節體溫,導致體溫突然升高。那麼體溫突然偏高時,我們該怎麼做才可以降溫呢?以下Hello健康將介紹容易導致體溫偏高或過高的原因,以及幫助身體排熱的食物。 體溫偏高的7個原因你有嗎?

當你突然覺得體溫偏高或是升高時,不妨想想有沒有下列以下情況:

脫水:身體若有脫水症狀時,會因不易排汗而難以降溫。 做劇烈運動:運動時,肌肉會自然收縮產生代謝熱,熱會傳送到全身血液以及中樞,體溫會因此上升並引起排熱反應。此時會加速血液循環、汗液也會跟著排出。 感染發炎:受到病菌入侵體內時,會造成身體發炎,並可能有發燒的現象。 吃含高油脂、蛋白質和咖啡因飲料:除了油炸食品外,堅果、肉類和其他高蛋白食物,以及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飲料,都會使體溫升高。 穿緊身人造纖維衣:人造纖維的透氣度較差,且若穿著緊身剪裁,更不利身體散熱。 服用藥物:因服用藥物所導致體溫偏高稱為「藥物熱」,大都為干擾體溫中樞對熱的平衡調節所致。如某些抗生素(Antibiotics)、降血壓藥物、鴉片類藥物(Opioids)和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等藥物,也易使體溫升高。 罹患某些疾病:如關節炎(Arthritis)、白血病(Leukemia)等,體溫會偏高。而甲狀腺機能亢進(Hyperthyroidism)的患者,身體會因分泌過多的甲狀腺激素(Thyroid Hormone),而使代謝亢進,造成體內的熱能增加。

調節體溫偏高的4種天然方法

一般來說,要避免體溫過高,先要讓體內保有水分,而除了多喝水之外,我們還可以藉由下列天然食材來降溫消暑: 吃含水量高的蔬果:例如哈密​​瓜、西瓜等水果,或芹菜、小黃瓜等蔬菜都富含水分,這些蔬果有助於滋潤喉嚨以及利尿,可以排出有熱度的水分達到降溫效果。 吃辛辣食物:辣具有刺激效果,可以幫助身體排汗,讓體內新陳代謝速度加快,將熱從體內排出,達到退溫、散熱功效。 喝椰子水椰子水富含維生素、礦物質和電解質,除了有益健康,還有助排熱、消暑,但消化功能較弱、有痛經的女性,及手腳容易冰冷等人,不適合喝椰子水。 喝薄荷茶:薄荷含有大量薄荷腦(Menthol)成分,具有涼爽的特性,且喝熱或冰的薄荷茶都有助於散熱。雖然喝熱茶可能會讓人感覺更熱,但是因為可促進排汗,所以能幫助降低體溫。 塗蘆薈汁液:蘆薈除了可在輕微燙傷時用來外敷之外,將蘆薈的黏液塗在皮膚上,也可達到清涼排熱的效果。建議使用前,先將新鮮蘆薈或蘆薈液放在冰箱裡冷藏後再塗抹,降溫效果會更好。

體溫過高時這些食物要少吃

有些人以為體溫過高要吃冰淇淋才可以降溫,但其實是錯誤的,我們就來看看體溫過高時,哪些食物盡量不要碰: 冰淇淋:冰淇淋是由牛奶、糖、奶油所製成,這些成分有不少脂肪,脂肪會在體內進行消化作用時,讓體溫升高,因此吃冰淇淋無法讓身體達到真正的降溫。 糙米:糙米是不易消化的碳水化合物,在消化時需要產生更多熱能,容易讓體溫升高。 啤酒:夏天來一杯冰涼啤酒最消暑了,不過啤酒會利尿,會排過多水分讓身體脫水,也會刺激血管擴張讓體溫升高。

改善陰道乾燥自己來~簡單7招效果好

改善陰道乾燥自己來~簡單7招效果好

全年齡的女性裡50%有陰道乾燥的問題,它不只會造成性生活困擾,也可能帶來危險性,雖然您可以使用潤滑劑來解決這個問題,但部分的潤滑劑產品可能有健康安全上的疑慮,不過別擔心,可以採取一些自然的方法來改善,以下介紹10種天然潤滑陰道的方法供您參考!

1. 多愛愛提升陰道濕潤度

性愛的好處多多,但如果您陰道乾燥的問題嚴重,就不建議使用這招了,但如果症狀還算輕微,那麼活躍的性生活可以提升陰道的濕潤度。

改善陰道乾燥自己來~簡單7招效果好 2. 蘆薈保濕凝膠加鮮奶塗抹

蘆薈保濕凝膠不僅是很好的美容產品,它也可用於改善陰道的乾燥,方法很簡單,只要將適量的鮮奶,加入蘆薈保濕凝膠裡混合後,直接塗抹於陰部即可。 3. 椰子油直接使用助身體保水

很普遍也容易買得到的椰子油,是幫助身體保水的天然健康油,可以直接當潤滑劑使用,或當作營養補充品長期保養。

改善陰道乾燥自己來~簡單7招效果好 4. 橄欖油直接塗抹就有效

如同椰子油,橄欖油也是很普遍、安全又天然且容易取得的女性陰道保濕產品,只要使用1茶匙橄欖油直接塗抹於陰部,1天2次,就能有效提升潤滑效果。

5. 亞麻籽油是天然的草藥療方

亞麻籽油除了是健康的食用油可拿來做菜烹調,它能增加潤滑的功效也可用來治療陰道乾燥,是很天然的草藥療方,也是潤滑陰道很好的替代品。

改善陰道乾燥自己來~簡單7招效果好 6. 脂肪酸攝取也可助潤滑

攝取高含量脂肪酸的食物,也能增進陰道潤滑度,在每天的菜單加上南瓜、芝麻籽、葵花籽和魚(特別是鮭魚、鯖魚和鮪魚)等這些高脂肪酸含量的食材,維生素A、維生素B及β-胡蘿蔔素營養補充品也含有高單位的Omega-3脂肪酸。此外,每天補充8~10杯水,少喝咖啡、酒精飲料也有幫助。 7. 強化骨盆腔提升性生活

針對鍛鍊骨盆腔肌肉的運動,能強化骨盆內的直腸、陰道和尿道,骨盆腔運動不僅能提升您的性生活,也能藉由強化骨盆,來達到更好的排尿控制並減少頻尿的情形。

請記得,雖然陰道乾燥這樣的話題即使面對醫師也難以啟齒,但它仍是一件重要的健康問題,如果症狀已經影響到生活,讓您感到不適與煩心,請儘快就醫。而居家自我療法或許無法根除陰道乾燥的根本原因,但對於拒絕使用荷爾蒙補充療法(HRT)的女性來說,居家療法是潤滑陰道的不錯選項。

癌症堅果飲食指南!癌友必知7種堅果吃法

癌症堅果飲食指南!癌友必知7種堅果吃法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吃堅果對心臟的好處,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它還能幫助降低癌症風險呢!根據美國癌症研究機構(American 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的研究,只要每天吃約 28 克堅果,罹癌率就能減低 15%,大腸直腸癌和子宮內膜癌的效果尤其顯著。本文將介紹堅果對不同癌症的飲食指南,一起來看看它們有什麼健康好處吧!

(同場加映:十大堅果營養又美味!護心抗癌好處多) 堅果各種不同抗癌等級

雖然堅果類皆能促進健康,但其含有的植物化合物及營養成分各不同,依照美國非營利組織營養真相(Nutrition Facts)的資料,透過分析酚類和類黃酮的含量、抗氧化及抗增生活動,堅果類的抗癌效果從高到低依序如下: 強抗癌效果:核桃、胡桃、花生 中抗癌效果:杏仁 低抗癌效果:松果、腰果、澳洲胡桃 相較無抗癌效果:開心果、榛子、巴西栗子

癌症堅果飲食指南!癌友必知7種堅果吃法 堅果抗氧化但要挑低溫烘焙

根據羅馬尼亞律路哈蒂耶加努醫藥大學(Iuliu Haţieganu University of Medicine and Pharmacy)藥學系的研究,堅果可以影響血脂表現,具抗氧化和抗發炎功能,進而改善認知障礙、老化疾病、心臟代謝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以及癌症風險。

其中,核桃不僅有很高的多酚類、類黃酮等植化素,維生素 E 含量高,因此抗氧化效果高,不僅能預防細胞損傷,進而損傷 DNA。堅果之所以有抗癌效果,其關鍵在於它的抗發炎和抗氧化功能,藉由降低自由基的形成,進而降低細胞癌化的可能性。

另外,為確保身體可以吸取堅果好的脂肪,特別是 Omega-3 脂肪酸和維生素 E,建議民眾選購低溫烘焙的堅果,避開高溫加工的堅果產品,因為高溫會導致油脂裂解和破壞,進而產生更多自由基,這反而對身體沒有幫助。

事實上,大部分民眾都知道吃堅果對身體很好,但請記得將堅果保存在低溫環境且盡早吃完,盡量避免油炸或及不新鮮的堅果,以免把自由基或不好的成分也吃進肚子裡。

(同場加映:這樣放才對!10種蔬果的正確保存方法) 4 種癌症的堅果飲食對策

以下列出四個適合堅果飲食的癌症,但建議患者在調整飲食前,先跟專業醫師諮詢商量,以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 1. 大腸癌

依照韓國首爾大學(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藥學院的研究,大量的堅果能幫助降低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風險。另外,美國耶魯大學癌症中心(Yale Cancer Center)的調查指出,第三期大腸癌患者在手術和化療結束後,每週吃約 60 克的堅果,無病存活率(Disease-free survival,簡稱 DFS)提升了 42%,整體存活率則提高 57%。

在此研究中,治療效果好的堅果類有核桃、胡桃、杏仁、腰果、夏威夷豆、開心果、榛果、巴西堅果,但不包括花生或花生醬。科學家推斷,堅果的抗癌性可能跟降低胰島素抗性有密切的關係,透過維持健康均衡的飲食習慣,也會間接改善大腸癌症狀,以及高血糖相關疾病,像是糖尿病(Diabetes)和肥胖症(Obesity)。 2. 胰臟癌

堅果也能幫助降低罹患胰臟癌(Pancreatic cancer)的風險。根據美國哈佛醫學院附屬布萊根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藥學系所的研究,每週吃約 30 克的堅果,有助於降低胰臟癌風險,其結果並不受 BMI(Body Mass Index,身體質量指數)和糖尿病病史的因素所影響。 3. 乳癌

墨西哥科利馬大學(University of Colima)癌症研究所指出,與不吃或少吃堅果的女性相比,攝取大量堅果的女性,降低了 1/3 罹患乳癌(Breast cancer)的機率,其中以核桃、杏仁及花生的效果最顯著。

另外,布萊根婦女醫院在一項高中女生的飲食研究中發現,大量攝取堅果及植物性脂肪者,其發展成良性乳房疾病(Benign Breast Disease),又稱纖維囊腫病,英文為 Fibrocystic disease,其風險相較低。雖然是良性腫瘤,但仍可能變為癌細胞。研究指出,9~15 歲的女性吃堅果能降低腫瘤的生長達 40%,尤其有乳癌家族疾病史者何不嘗試看看。 4. 卵巢癌

堅果和豆類富含植物雌激素與纖維,有助於預防邊際性卵巢癌(Borderline ovarian cancer),這是一種危險度較低、生長速度慢的腫瘤,好發於年輕的女性身上。不過,對其他類型的卵巢癌,目前並沒有研究表示具預防效果。

(同場加映:卵巢癌患者這樣吃~6項健康飲食小撇步) 堅果準備和料理方式

知道了堅果的健康好處,下一步當然就是料理預備程序,以核桃為例,它可和各種食物搭配做成料理組合,像是燕麥、優格、沙拉、炒青菜、糙米、藜麥等。另外,地中海飲食也是很不錯的搭配,以攝取全穀類、蔬果和橄欖油為主,適量攝取白肉和少量的紅肉。下列為堅果的準備方法和料理方式:

挑選堅果 選擇沒有萎縮、乾枯和退色的。 選擇聞起來新鮮,無酸或臭味的。 選擇外觀無染色的、無損傷且無黴菌的。 若是一樣大小,質量愈重品質愈好。 料理方式

將堅果加入熱或冷的燕麥 將堅果拌入沙拉食用 將堅果撒入炒青菜、麵食或煮米食用 先把堅果切碎,連同佐料撒在魚或肉類上 將堅果拌入水果乾一起吃 將堅果同蘋果和水果乾製成醬,然後與肉類或海鮮搭配食用 烤或煎堅果

橄欖油超強大!抗氧化防癌9大好處

橄欖油超強大!抗氧化防癌9大好處

隨著健康知識越來越普及,相信大家對油品對健康的影響,也愈來愈有概念,例如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經常使用的橄欖油,更是受到各界推崇,其中又以特級初榨橄欖油(Extra Virgin Olive Oil)的健康價值更勝一籌。究竟橄欖油有哪些功效?生飲橄欖油好嗎?以下將介紹橄欖油對健康的9大好處。

1. 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Monounsaturated fat)

其實不論哪種油品,都含有不同比例的各種脂肪酸,橄欖油有14%是飽和脂肪、11%是多元不飽和脂肪,例如:Omega-6和Omega-3脂肪酸,但橄欖油最主要的成分是油酸,是一種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占了73%。

研究顯示油酸可以降低發炎反應,對癌症預防也有正面影響,而且單元不飽和脂肪發煙點不低(約攝氏190度以上),如此耐高溫特性,很適合炒菜或油炸等料理方式,比起發煙點較低的大豆油,較不容易因高溫而變質或產生油煙,危害身體健康。

2. 含有大量抗氧化物

橄欖油除了富含許多健康的脂肪酸,也含有不少的維生素E維生素K,以及類胡蘿蔔素和酚類化合物(Phenolic Compounds)等抗氧化物,能幫助降低對身體有害的自由基,預防慢性病的發生,還有抗發炎、保護血管的效果,避免膽固醇氧化,進而降低罹患心臟病的風險。 3. 強大的抗發炎性質

身體慢性發炎會導致許多疾病,例如:癌症、心臟病、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第二型糖尿病、阿茲海默症或關節炎等疾病。

橄欖油因為富含抗氧化物質,所以擁有強大抗氧化的效果,其中最重要的關鍵,是一種稱為橄欖油刺激醛(Oleocanthal)的化合物,研究指出,這種化合物有類似消炎藥布洛芬(Ibuprofen)的效果。除此之外,學者也指出,橄欖油富含的油酸,可以降低關鍵的發炎指標——C反應蛋白(C-Reactive Protein, CRP)。 4. 幫助預防中風

中風是已開發國家的第2大死因,主要是因為血栓或腦出血引起的腦血管阻塞;橄欖油和中風的關聯都曾被廣泛地研究,也在幾次大型研究中發現橄欖油的攝取,能降低中風或心臟病的風險,學者認為跟其富含單元不飽和脂肪有關。 5. 不會造成肥胖的油

過量的油脂攝取會造成肥胖(Obesity),不過,許多研究都指出,攝取大量橄欖油的地中海飲食法,對於體重控制有正面效果;有些實驗結果顯示,橄欖油攝取和體重增加無關,甚至還有減重效果。

橄欖油超強大!抗氧化防癌9大好處

6. 對抗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是相當棘手、也是全球最流行的神經性退化疾病。目前已發現β-澱粉樣蛋白斑(Beta-Amyloid Plaque)在大腦細胞的推積,是造成阿茲海默症的主要原因,而在一項在動物實驗中發現,橄欖油能夠去除這種蛋白班。

在人體實驗中也顯示,地中海飲食對大腦功能很有幫助,另外,近年有專家結合地中海飲食和得舒飲食(DASH Diet),名為麥得飲食(MIND Diet),設計給失智症等認知功能退化者的飲食法;這些飲食法採用了大量攝取橄欖油的方式,不僅可以對抗疾病,對一般人也有保護大腦的作用。

7. 消除幽門桿菌

橄欖油能抑制並消滅一些有害細菌,其中,在實驗中發現,會造成胃癌(Stomach Cancer)和胃潰瘍(Stomach Ulcers)的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能夠藉由每日攝取橄欖油30克,連續2星期;結果顯示約有1~4成的人,體內所有的幽門桿菌都被清除了。 8. 降低罹患糖尿病風險

雖然油脂看起來跟血糖沒有直接關係,但是橄欖油似乎對血糖有正面影響,一些研究指出,橄欖油對胰島素(Insulin)轉換血糖的敏感度有幫助,甚至在實驗中還發現,攝取大量橄欖油的地中海飲食,能夠降低了受試者40%罹患糖尿病(Diabetes)的機率。 9. 地中海飲食抗癌

癌症是在國人10大死因排名第1,而學者發現地中海飲食之所以能降低許多癌症的罹病風險,與橄欖油有密切關聯,因為其中富含的抗氧化物,能夠防止自由基的氧化作用,進而預防癌症發生,不少研究也顯示橄欖油中的化合物,能抵抗癌細胞,不過因為只是試管實驗,所以仍需更深入的研究。 喝橄欖油的健康功效

有鑑於橄欖油的種種健康功效,有些人甚至選擇生飲橄欖油來調養身體,或是喝橄欖油來幫助減肥,不過目前仍未有足夠研究證明,生飲橄欖油的健康益處優於將橄欖油入菜,作為飲食的一部分。

根據衛福部國健署的每日飲食指南,成年人每日的油脂攝取建議攝取量為3~7份,而1份油脂等同1茶匙5CC的橄欖油,因此生飲橄欖油往往會超出每日油脂建議攝取量。

BCAA是什麼?支鏈胺基酸6大功效!這樣吃就對了

BCAA是什麼?支鏈胺基酸6大功效!這樣吃就對了

聽過支鏈胺基酸(以下簡稱BCAA)嗎?近年來,運動健身的風氣不斷提升,大眾對於運動補充品也越來越講究,其中BCAA更是常被健身者和運動員所使用,正確運用除了能幫助肌肉成長或提升表現外,一些研究還發現BCAA可能還有其他功效。然而BCAA到底是什麼?怎麼吃才能補充?以下就跟著《Hello健康》一起認識吧!

BCAA是什麼?

欲了解BCAA的功效,就得先從胺基酸開始講起。胺基酸不僅是蛋白質的原料,能幫助組成每個細胞、組織和器官,在身體代謝過程也扮演了重要角色。

人體的胺基酸總數主要有20種,其中9種為「必需胺基酸」,無法靠自己製造,只能從飲食中攝取,而所謂的支鏈胺基酸(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 BCAA),便屬於必需胺基酸,可分為:

亮胺酸(Leucine,或稱白胺酸):亮胺酸在3種BCAA中,對肌肉的形成影響最大。 異亮胺酸(Isoleucine,或稱異白胺酸)與纈胺酸(Valine):在產生能量和抑制血糖方面較有貢獻。

BCAA的6大功效

在體內所有的胺基酸裡,BCAA佔必需胺基酸35~40%,其中有14~18%存在於肌肉裡。和多數胺基酸不同,BCAA最主要在肌肉中被分解,而非在肝臟中,也因此人體運動所造成的肌肉磨耗,也需要BCAA的幫助才能修補。

除了組成蛋白質和肌肉之外,BCAA還有控制血糖的效果,能幫助保留肌肉和肝臟所含的肝醣,促進細胞運用血液中的葡萄糖。另外,BCAA還能抑制血清素(Serotonin)的生成,以降低運動過程的疲勞感。以下將更詳細介紹BCAA的6大功效。 1. 降低運動疲勞

攝取BCAA有助於降低身心的疲勞,研究指出,運動中服用BCAA者,疲勞狀況減輕了15%,疲勞湧現的時間延後17%。在另一項實驗中,服用BCAA的組別,踩飛輪的時間比服用安慰劑的組別,加長了12%。

疲勞延後可能對於運動表現的提升有些幫助,但仍缺乏確切研究成果佐證。不過值得注意的是,BCAA的抗疲勞效果,對於平時較少運動、或沒有訓練的一般人效果較好;對於經訓練的運動員則效果不佳。 2. 加速肌肉復原

BCAA除能降低運動中疲勞感,也有益於減緩運動後的肌肉痠痛。這是因為BCAA能降低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和乳酸脫氫酶(Lactate dehydrogenase)的濃度,而這兩種酵素和肌肉損傷的關係密切,可能因此保護了肌肉,並提升了肌肉的恢復力。

實驗也發現,服用BCAA者的肌肉痠痛程度,比未服用的人低了33%;而在進行力量訓練的人身上,服用BCAA者的運動表現提升了20%。不過上述效果仍然會因不同個體、性別、或是平時蛋白質攝取量而影響。 3. 有益於緩解肝病

BCAA可能對肝病患者有不少幫助,對肝性腦病變(Hepatic encephalopathy)的症狀有緩解作用。另有研究指出,對於進行肝病手術後的病人,補充BCAA可能對於肝功能有幫助,能降低併發症的機率、增強體力、提升睡眠品質或預防肌肉抽筋,甚至縮短住院時間。

對於肝癌患者,BCAA補充品可能有助減少水腫,並且降低7%的提前死亡機率(早於預計壽命死亡),不過,BCAA並沒有提高肝病存活率的效果,也並沒有降低併發症(如:感染或胃出血)發生的機率。 4. 刺激胰島素分泌

有些人認為BCAA中的亮胺酸、異亮胺酸可以刺激胰島素分泌,增加血糖的利用率,進而降低血糖濃度。

不過,目前並沒有研究或證據完全證實這樣的論點,因為多數都只是動物實驗,再加上人體實驗的結果,大多是因人而異。關於BCAA是否有降低血糖的作用,仍需要更多的研究。因此,理論上只能說,攝取BCAA可能有助於穩定血糖。(延伸閱讀:血糖正常值是多少?飯前飯後血糖、糖化血色素這樣看) 5. 控制體重甩體脂

一項研究讓摔角選手進行19天的高蛋白飲食,並補充額外BCAA,最後,他們的體重比起一般選手多下降了1.6公斤,體脂肪也多下降了0.6%;在針對重訓者的實驗中,更發現每天補充14克BCAA的組別,在8週後,比起每天攝取28克乳清蛋白的組別,多增加了2公斤的肌肉量,還降了1%體脂。

BCAA和減肥的關係雖然仍需要更多研究證實,但是根據以上的結果,可以推論BCAA可能有助於控制體重、加強減脂效果。 6. BCAA有助增肌

由於BCAA會刺激幫助肌肉生長的激素分泌,因此補充BCAA可能有助提高肌肉量,另有研究指出,較高比例的亮胺酸,搭配比例較低的異亮胺酸和纈胺酸,增肌效果可能更為明顯。

然而,目前並沒有證據表明BCAA補充品的效果,比其他食物來源來得更好,因天然食物中便含許多BCAA。若想提升肌肉量,建議優先從天然食物獲取足夠蛋白質,或是補充乳清蛋白(高蛋白),確保每日蛋白質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的1.5倍,或至少不低於自己的體重(例:體重65公斤的成人,每日建議蛋白質攝取量為65克),再考慮額外補充BCAA加強增肌效果。 BCAA怎麼吃?

一般而言,若非運動員或特殊訓練需求,普通人可透過健康且均衡的飲食,獲取足夠的BCAA,其中以堅果、黃豆製品、魚肉、紅肉、白肉的BCAA含量尤為豐富。若考慮購買BCAA的補充品,目前市售產品主要以粉末和錠狀為主。前者需倒入水中搖散飲用,而錠狀BCAA在方便性上則略勝一籌。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牌的一份BCAA量可能有所不同,通常建議專業運動員或大量運動者,每日可補充5~10克BCAA,建議可在運動前後補充水分時一併攝取。

牙齒變黃別懷疑!是這些原因偷偷搞怪

牙齒變黃別懷疑!是這些原因偷偷搞怪

當您跟他人初次見面,可能最先注意到對方展露的笑容。因此,保持牙齒沒有汙漬、美白亮麗,是讓自己自信的關鍵。然而,明明每天刷牙,有沒有仍覺得自己牙齒「髒髒的」,這是因為生活現實裡,還有更多潛在的元凶默默偷走你牙齒的白皙,本文將一一列舉出來。

牙齒變黃的原因有哪些?

年齡增長:由於年紀慢慢增加,跟身體其他器官一樣,牙齒健康情況也會隨著改變。琺瑯質是牙齒的保護層,質地堅硬,隨著年齡增加,它也愈來愈薄,容易顯露出象牙質偏黃的顏色。 食物:含有鮮明顏色的食物,如:糖果、冰淇淋、水果等,長久下來會在牙齒留下汙漬。如果大量食用藍莓蘋果馬鈴薯,也會造成牙齒變成黃色。有些調味料,如:番茄醬、咖哩與一些佐料醬汁,也可能會在牙齒上留下一些汙漬。 飲料:咖啡、茶、酒精和可樂,這些酸性成分、單寧(Tannin)含量很高的飲料,會侵蝕牙齒琺瑯質。保護牙齒的最好方法是,避免飲用清涼飲料,並減少飲酒量。 抽菸:抽菸不只傷害您的肺部,也會影響牙齒;對有抽菸的人而言,可以容易看到牙齒上的黃色汙漬。因此,為了長期健康與美麗外觀著想,戒菸是最好做法。 疾病:有些需要放射治療、化學治療的疾病,會因為治療過程而使牙齒表面(琺瑯質),或部分琺瑯質受到影響,這樣會導致牙齒產生汙漬,與其他牙齒方面的問題。此外,懷孕女性如果受到感染,可能會導致新生兒牙齒有汙漬。當懷孕的準媽媽因為治療感染,必需服用四環素(Tetracycline)、米諾四環素 (Minocycline)等藥物時,嬰兒的琺瑯質可能會受到影響。 藥物:服用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苯海拉明 Benadryl)、抗精神病藥物(Antipsychotics)、高血壓藥物的人,副作用可能是牙齒會變黃。8歲以下兒童,服用四環素、去氧羥四環素(Doxycycline)等抗生素,也可能會導致牙齒出現汙漬。另外,使用漱口水也會造成牙齒出現污點,這是因為漱口水的成分含有洛赫西定(Chlorhexidine,外用抗菌藥)、氯化鯨蠟吡啶(Cetylpyridinium chloride)而造成。 口腔衛生習慣:沒有經常刷牙,或刷牙不確實、不正確,都會讓咖啡、香菸等殘留物,在牙齒上產生牙菌斑並留下污漬。

預防牙齒不變黃的撇步有哪些?

做好口腔衛生保健:學會正確刷牙方法,是保護牙齒健康第一步。除此之外,定期使用牙線清理牙齒,並每6個月回診看牙醫師,也是保持牙齒健康的要項。儘早養成做好個人口腔衛生保健的習慣,未來就能減少口腔問題發生。 牙齒美白:請諮詢您的牙醫師,以找出最適合您的解決方法。如果您是先天性牙齒泛黃,或無法自行處理牙齒上污漬,尋求牙醫師協助進行牙齒美白,應該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避免在牙齒留汙漬的飲食:減少每天清晨時飲用咖啡、茶,可能不是件容易的事,但為了牙齒健康著想,您可以試著減少飲用量。此外,可樂與其他清涼飲料也要儘量少喝,這樣不但對牙齒有幫助,對整體的身體健康也是很有助益。 多喝水:水能幫助您洗涮殘留牙齒的食物或飲料。用力漱口,讓嘴裡產生旋轉式水流,可以大幅將口腔裡酸性物質,把汙漬沖洗掉。這是一項簡單免費的作法,並有助於減緩牙齒變黃。

如果您的牙齒變成黃色,將對您的自信心、外觀造成影響。因此請您儘早行動,做好個人口腔衛生保健,減少食用對牙齒造成傷害的飲食,讓牙齒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