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起紅疹,身體愈抓愈癢!一次看6大皮膚紅疹原因

皮膚起紅疹,身體愈抓愈癢!一次看6大皮膚紅疹原因

季節交換之際,常有人過敏或皮膚癢,有時皮膚還會起紅疹,更慘的是,紅疹不斷復發,讓人相當困擾。皮膚紅疹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紅疹又可分成哪幾種類型?讓《Hello健康》帶您一起了解誰在皮膚上作怪。

6種皮膚紅疹類型

皮膚起紅疹,有可能是過敏,也有可能是蕁麻疹;以下為您說明皮膚起紅疹的類型有哪些: 皮膚紅疹類型1:濕疹

濕疹是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發作時會有強烈的搔癢感,還會反覆發作;若是罹患濕疹,紅疹初期長在手肘關節皺摺處,以聚集的小水泡、丘疹為主,任何年齡層或是任何季節都有可能發生濕疹,不過主要以冬季較為明顯。(延伸閱讀:濕疹、皮膚炎、乾癬到底差在哪) 皮膚紅疹類型2: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又稱為異位性濕疹,皮膚會有持續搔癢感;此時,患者紅疹常見於頭部、頸部、四肢及關節處;與濕疹不同的是,異位性皮膚炎的紅疹會伴隨脫屑、乾燥及結痂等狀況。若不斷抓癢,紅疹處的皮膚會變得較粗糙、暗沉,也會伴隨鼻塞及噴嚏等症狀。

皮膚紅疹類型3:蕁麻疹

蕁麻疹發作時,會出現形狀不規則、大小不一,且奇癢無比的紅疹,嚴重時甚至有可能產生臉部或四肢過敏腫脹;越多紅疹出現,就會越癢;紅疹可能幾個小時就消失,因此也被稱為風疹塊,或台語「起清膜」。蕁麻疹又分為急性與慢性,急性蕁麻疹大約1至2周就會消失;慢性蕁麻疹則會持續6周以上,病情有可能持續幾年,影響患者生活品質,甚至苦不堪言。

(延伸閱讀:蕁麻疹的症狀與治療) 皮膚紅疹類型4:接觸性皮膚炎

接觸到過敏物質所引起的皮膚炎,當身體感應到過敏原時,會啟動免疫系統進而誘發皮膚發炎或起紅疹的反應。 皮膚紅疹類型5: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所引起的紅疹主要有水痘以及帶狀皰疹,這兩者息息相關,一般來說,得過水痘的人通常可以終身免疫,但隨著年齡漸增,若免疫力下降或是有惡性腫瘤時,潛藏在神經節的水痘病毒會進而誘發成帶狀皰疹(又稱皮蛇),會感到疼痛、麻木及長出紅疹,並奇癢無比,以胸部及背部較常出現。(延伸閱讀:兒童常見的5種皮膚問題) 皮膚紅疹類型6:藥物疹

藥物疹有可能不會在第一次服用藥物時就出現症狀,不過,若出現紅疹或皮膚腫痛,且有灼熱感,嚴重時口腔黏膜及喉嚨會潰瘍,伴隨嘴唇腫、眼睛紅腫與發燒時,就可能是藥物過敏。藥物疹的症狀多樣化,有可能要長期服藥後才會出現,若有任何問題,請務必諮詢醫師。 6招改善皮膚紅疹,皮膚不再癢

除了就醫了解自己屬於哪種紅疹外,也可以按照下列小撇步,讓您換季時不再總是全身起紅疹: 做好皮膚保濕 少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遠離過敏原 生活作息正常 勿服用醫師未開立的藥物 不要過度摳抓紅疹

rTG、TG、EE型魚油怎麼選?哪個較好吸收?魚油型態挑選攻略

rTG、TG、EE型魚油怎麼選?哪個較好吸收?魚油型態挑選攻略

在挑選魚油過程中,常看到很多英文單字,例如Omega 3、DHA及rTG等,讓人一頭霧水。《Hello健康》在本篇文章告訴您什麼是rTG、TG及EE型魚油?說明3種魚油型態的差異,並教您如何挑選適合的魚油,找出吸收力最好、功效最佳的補充選擇。

rTG、TG、EE魚油型態是什麼?功效差異為何?

吃魚油主要是攝取Omega-3的DHA及EPA,這些是人體無法合成的重要脂肪酸,對生理功能的維持相當重要。目前市面上的魚油的型態,往往取決於萃取方式的不同,大致來說,可分為TG型、EE型及rTG型等3種,以下分別說明: TG型魚油(Triglyceride form 三酸甘油酯型態)

TG型魚油是最傳統的魚油萃取模式,天然的魚肉脂肪主要以三酸甘油酯的型態存在,TG型魚油是萃取魚的皮下脂肪,經過基本的精煉過程(包括除臭、溶劑分離),盡可能維持魚油的三酸甘油酯型態,因此是3種型態的魚油中,最接近天然的魚油。

相較於其他2種魚油型態,TG型魚油的缺點是Omega-3的含量最低,一般含量約30~50%,不過因為TG型魚油最貼近天然魚油,因此人體生物可利用率較佳好,且加工程序最少,價格通常最低。

rTG、TG、EE型魚油怎麼選?哪個較好吸收?魚油型態挑選攻略 EE型魚油(Ethyl Ester Form 酯化型魚油)

由於TG型魚油的含量較低,為提升魚油Omega-3脂肪酸的含量,衍生出加工酯化的技術,藉由分離出魚油之中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達到濃縮目的。

EE型魚油的Omega-3含量約50~70%,由於萃取技術較複雜,因此價格較高;然而,因為EE型魚油不是天然魚油的三酸甘油脂的型態,雖然含量較高,但吸收率反而較差。 rTG型魚油(Re-esterified Triglyceride 再酯化三酸甘油酯型態)

rTG型魚油為EE型魚油的進階版,使用更先進的萃取技術,達到以下2個目的:

一般可提高>80%的Omega-3 魚油含量。 同時具有三酸甘油酯之型態,吸收率不打折。

rTG型魚油不同以往有機溶劑萃取,而是使用超臨界萃取法,使用氣體,因此更能完整保存魚油的營養價值,但也因為技術門檻較高,因此rTG型魚油純度和價格都比較高,市面上宣稱魚油含量超過80%的魚油,大多是rTG型魚油。不論其含量或吸收率也是最高的,唯一的缺點就是價格也較貴。 魚油怎麼挑?要吃得安心,2重點不能忘!

在挑選魚油上,以下2點也是應考量的重點:

原料取自於純淨漁場:漁場周圍是否沒有核汙染或石油開採?是否選用富含DHA和EPA的深海小魚,減少食物生物鏈的毒素累積,以避免食物鏈所造成的重金屬汙染? 通過國際標準及各項檢驗:是否通過各項重金屬檢驗?是否獲得國際組織認證?

依照上述說明,您就能找出最安心且符合個人需求的魚油;若您重視天然,TG型態魚油可能是您的首選;若您重視含量、吸收率及功效,就可以考慮rTG型態的魚油;EE型態魚油因為價格介於TG、rTG型態魚油之間,為考量價格及功效的中庸選擇。

三餐外食健康亮紅燈?營養師教你挑選高含量Omega-3魚油,提升體循環

三餐外食健康亮紅燈?營養師教你挑選高含量Omega-3魚油,提升體循環

三餐外食是現代人的常態,忙碌的工作讓人沒時間關心營養攝取和健康,釀造許多健康問題,例如高血壓、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外食最常見的問題就是缺乏Omega-3。Omega-3為維持新陳代謝、血管健康的重要脂肪酸,有助降血壓、減少膽固醇,減少許多疾病的發生率。

對外食族來說,最方便的Omega-3來源就是魚油,然而市面魚油種類繁多,究竟如何挑選才能找到優質魚油?魚油含量和型態的差異為何?《Hello健康》邀請孫語霙營養師,教您挑選高含量、高吸收、安全且無腥味的健康魚油,一起改善您的身體健康,健檢紅字不擔心。

魚油中Omega-3含量決定攝取量,含量愈高、效果愈好

吃魚油主要是為了吸收Omega-3其中DHA與EPA等脂肪酸所帶來的功效,因此一顆魚油Omega-3含量愈高,攝取量就愈多。

市面上魚油含量參次不齊,有些僅30~40%,即使吃了效果也有限;有些則未標示含量,令人擔心成分的安全性。針對含量,孫語霙營養師建議挑選符合以下3點的魚油: 含量標示明確 Omega-3含量達60% DHA與EPA總和達900毫克

而且最好一顆魚油的含量就達900毫克,如此一來促進新陳代謝、活絡循環的功效都會加倍,而且也方便服用,不易忘記。

三餐外食健康亮紅燈?營養師教你挑選高含量Omega-3魚油,提升體循環 魚油rTG型態好吸收,補充有感、功效翻倍!

依據萃取方式及結構不同,魚油可分為EE型、TG型及rTG型等三種,其差異、含量與吸收率說明如下:

TG型魚油:僅經過基本的精煉過程,Omega-3含量最低,約30%,因為型態天然,吸收率好。 EE型魚油:藉由分離魚油中的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以達濃縮目的,含量約50~70%,但因為非原始三酸甘油酯的型態,吸收率較差。 rTG型魚油:為EE型魚油的再進化版,含量高,而且為三酸甘油酯型態,因此吸收率高。

由上可知,rTG型態是唯一兼顧高含量、高吸收率等優點的魚油,因為1顆即能達到一天人體補充所需,故成本也相對較高。 魚油腥味、原料及認證也要考慮

在購買魚油上,許多人會專注於廣告和品牌,而忽略以下3個選購重點: 魚油腥味:入口時是否有明顯腥味?腥味會影響咬破吞嚥的感受,尤其是對味道敏感的族群,例如小孩或孕婦。 原料取自於純淨漁場:漁場周圍有無核汙染或石油開採?是否選用富含DHA和EPA的深海小魚,以避免食物鏈所造成的重金屬汙染。 通過國際標準及各項檢驗:是否通過各項重金屬檢驗?是否獲得國際組織認證?

綜觀上述幾點,理想的Omega-3挑選原則,除了含量高、無腥味之外,其原料的天然性、通過各類重金屬檢驗與國際魚油組織認證也格外重要。

選擇rTG型態的高含量Omega-3魚油,1天僅需1顆,便幾乎能達到美國心臟協會每日建議的攝取量 (1000毫克),不必分次服用,特別適合銀髮族,或有健康問題並需加強代謝循環者,以及經常從事高強度運動者。

魚油是Omega-3方便且健康的攝取來源。在現代人普遍外食、難以兼顧營養均衡的情況下,選擇安全、有益且適合自己的保健食品,為守護身體健康的最好方法之一。

深海魚油成分DHA知多少?營養價值為何,如何攝取最健康?

深海魚油成分DHA知多少?營養價值為何,如何攝取最健康?

深海魚油是優秀的保健食品,其中的DHA因能保護視力並幫助幼兒發展等功效,在廣告中時常出現。但魚油食品標榜的DHA究竟是什麼,到底對人體有什麼樣的助益呢?

Hello健康》為你介紹DHA的營養價值,以及該如何補充才能獲得最大效益。

DHA是Omega-3 脂肪酸的一種

Omega-3脂肪酸是深海魚油的營養素之一,存在深海魚類中,如:鮭魚、沙丁魚、鯖魚,其中DHA、EPA是魚油的主要脂肪酸,屬於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EPA:降低血液中三酸甘油脂、膽固醇,減少血小板凝集能力,因此被認為具抗血栓作用,進而保護心血管。 DHA:幫助胎兒神經發育和緩解發炎指數,並可能參與免疫調節。

DHA組成細胞膜,幫助嬰幼兒發展

DHA是構成細胞和細胞表面膜層的組成成分之一,有助於大腦皮質發展。研究指出,攝取足夠的DHA,有助於嬰幼兒發育視力以及腦部神經、降低孩童罹患注意力不足症的風險並預防心臟病以及類風溼性關節炎。 發育腦部及視力:由於DHA能幫助大腦及中樞神經發育,對嬰幼兒的智力以及視力都有助益。實驗指出,幼兒在食物添加魚油,學校成績表現更好且視力敏銳度及辨別力也有所提升。 避免孩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DHA也能幫助孩童提升學習專注度,雖然目前的研究不夠充足,但部分小型的前瞻性研究指出補充DHA能幫助孩童改善ADHD。 保護心血管:DHA同屬Omega-3 脂肪酸的一種,能夠減少肝臟合成三酸甘油酯,增加血漿中酯蛋白酯解酶之活性,降低血液中三酸甘油酯濃度,能夠有效保護心血管,預防冠狀動脈疾病風險。 降低類風溼性關節炎:研究指出,DHA有助降低發炎指數,減少發炎介質產生,因此,與自體免疫相關的發炎疾病,如類風溼性關節炎,被認為補充DHA能改善其症狀。

深海魚油成分DHA知多少?營養價值為何,如何攝取最健康? 建議成人每天補充 < 200 毫克 DHA

成人每日DHA需求量至少大於200毫克,建議每日可攝取50克~100克的深海魚,約一週吃3-4次;吃深海魚時,去皮、去內臟更可減少潛在的重金屬汙染,建議的深海魚來源包括:鮭魚、沙丁魚、貝類、鯡魚和金槍魚。若是素食者,建議從海藻中補充DHA,近幾年,市面上已有藻油DHA保健食品,另稱素食魚油。

DHA與EPA的濃度與純度,決定魚油的品質,Omega-3總量之濃度大於80%較能發揮良好的保健效果。購買前,請閱讀EPA及DHA每日含量,總魚油含量以一天不超過2公克為宜,否則僅會吸收多餘油脂,對健康毫無助益。另外,孕婦同樣需要補充足夠DHA,能幫助胎兒發展腦部及視神經,每日建議量為300毫克,若需透過魚油保健食品補充,建議先向醫生詢問魚油品項是否適合孕婦食用。 欲透過魚油食品補充DHA,則需注意部分藥物副作用

DHA好處雖多,仍有副作用,若有服用以下藥物,則不建議透過魚油保健食品補充DHA: 降血壓藥:DHA能降低血壓,若同時服用降血壓藥,易導致低血壓,引發頭暈等症狀。 糖尿病藥物:高濃度的魚油保健食品可能會與藥物產生交互作用,引起更強烈的降血糖作用,即增強糖尿病藥物的效用,若需補充則建議先向醫生諮詢。 阿斯匹靈:魚油與阿斯匹靈一同服用,會延長凝血作用,副作用包括出血增加,因此每日服用阿斯匹靈的民眾,不建議再另外補充魚油。 血液稀釋劑:魚油當中的EPA會抑制血小板活性,血液稀釋劑同樣會降低血小板功能,兩者同時服用,恐會增加出血風險。

此外,由於魚油來自深海魚,恐有遭重金屬污染風險,若要透過魚油保健食品補充DHA和EPA等營養,建議詳閱營養標示之外,選擇國家認證的產品,(如健字號認證),較有保障。若有任何宜疑慮建議事先醫生、藥師或營養師詢問,方能達到安全的保健功效。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不只鮭魚才有Omega-3!多吃這些食物強健身體

不只鮭魚才有Omega-3!多吃這些食物強健身體

現代人的健康意識越來越高,許多人開始避免攝取高油、高鹽的食物,不過你知道油脂也有好油嗎?Omega-3就是其中之一。到底哪些食物富含Omega-3?Omega-3有那些功效?讓《Hello健康》為你解惑。

Omega-3是什麼?功效有哪些?

Omega-3(Omega-3-fatty-acids)是一種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人體無法自行製造,僅能從日常飲食攝取;為優良的脂肪來源,除了有助心臟健康、抗發炎之外,也能降低血壓、三酸甘油酯,減少壞膽固醇,並提高人體免疫力。

Omega-3最主要的3種脂肪酸,分別為EPA、DHA和ALA;EPA和DHA的常見來源為魚油或高油脂含量的魚類,ALA(alpha-linolenic acid)則多來自於植物油。

Omega-3食物有這些

不少人聽到Omega-3,就會想到鮭魚,不過含有Omega-3的食物,其實不只鮭魚。 1.鮭魚等魚類

台灣四面環海,擁有豐沛的漁獲資源,隨時都能吃到新鮮漁產。即使是深海魚種,也很方便享用;因此,不妨適量攝取鮭魚或其他深海魚,例如:鮪魚、比目魚、鯷魚、鯡魚等深海魚,以及秋刀魚、鯖魚等小型魚皆含有豐富的Omega-3。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建議成年人每週吃2~3份魚類(1份為4盎司,或114克,約成人手掌的大小與厚度);若當週沒吃到建議量,可在接下來的幾周攝取足夠的建議份量,或從其他含有相同營養素的食物中補充。 2.種子類

EPA、DHA主要來源皆為動物性食材,但芝麻和亞麻籽也含有豐富的α-亞麻酸(ALA);亞麻酸為EPA及DHA的前驅物,經過人體代謝後會形成Omega-3,但轉換率會較差一些。

美國農業部資料顯示每100克芝麻、亞麻籽分別含有19.4克、16.3克的ALA,十分適合作為魚類或魚油之外的補充選擇,尤其是素食者。 3.黃豆粉

黃豆粉除了富含蛋白質、纖維及大豆異黃酮之外,也含有Omega-3,每100克為1.46克;不僅適合體重控制及健身,也是優良的營養來源。 4.核桃

核桃含有豐富的Omega-3脂肪酸.每100克為9.08克,是良好的植物性來源之一,而且更含有蛋白質、膳食纖維,以及各類的維生素與礦物質;不分族群皆適時食用。

5.魚油

美國國家醫學院(IOM)針對Omega-3提出了建議適當攝取量(AIs),建議14歲以上的男性、女性分別攝取1600毫克、1100毫克的Omega-3;針對孕婦,建議攝取1400毫克,若是哺乳中,則建議攝取1300毫克。

遠洋大型魚類向來是饕家最愛,因富含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對心血管有益;不過,衛生福利部指出,越大型的魚類,越可能累積高濃度的污染物,例如:甲基汞等金屬、戴奧辛、多氯聯苯等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質,過量可能會累積體內,對健康造成影響。

現代人外食比例高,且飲食不均衡,平常可能難以長期穩定地從食物中攝取足夠的Omega-3,因此,高濃度、對身體健康造成負擔低且食用方便的深海魚油保健食品,成為補充Omega-3的替代選擇。

在選擇深海魚油時,應該要注意魚油原料有無專利,舉例來說,德國KD大廠便擁有21項的萃取專利,另外品牌的信譽、魚油的濃度以及製造過程的透明度也都很重要,若能有國際獲獎、國家等級認證,像是MondeSelection特級金獎、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等,有經過國際專家的嚴格審核,都能再多確保自己補充的Omega-3的安全性、有效性。(延伸閱讀:深海魚油功效好處多,但吃錯恐有反效果!?掌握三大挑選重點,補足日常所需)

高濃度魚油的重要性

市售魚油多數為混合型(EPA+DHA)產品,但民眾挑選時,濃度愈高是否愈好呢?挪威一項研究指出,三組受試者分別服用62.5%、80%、85%三種濃度的Omega-3脂肪酸,濃度愈高,受試者的三酸甘油脂及極低密度膽固醇(VLDL)下降愈明顯。

不過,不同Omega-3 脂肪酸的組成,對人體具有不同功效,不同製劑與濃度也都各有不同程度的影響,民眾挑選時仍要考量自身健康狀況再做決定。

高濃度魚油和低濃度間的區別在於,所含的營養素含量可能有差別。兩者相比,高濃度的魚油,不必吃那麼多顆就可以達到所需的Omega-3劑量,除了更有效率外,也正因為純度高,相對來說較不容易吃下其他對身體沒有好處的添加物、對身體造成額外負擔。因此,在選擇魚油時,建議可以挑選rTG萃取型式且高濃度的產品,以確保補充Omega-3的效果與自身吸收安全性。目前市面上已有Omega-3脂肪酸含84%以上,高達97.7%濃度的高濃度魚油可供選購。

強身健體!魚油對身體的5大好處報你知

強身健體!魚油對身體的5大好處報你知

如果您今天不喜歡吃魚,但又想要攝取魚身上富含的Omega-3脂肪酸,那麼魚油就是您最好的選擇。對於現代人來說,魚油是一個能夠快速幫助您因為忙碌而沒時間補充Omega-3脂肪酸、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二十碳五烯酸(Eicosapentaenoic acid,EPA)等營養素的產品。除了富含我們每日所需的營養之外,魚油對身體健康也非常有幫助。以下就讓《Hello健康》為大家介紹5點魚油會帶給我們身體的好處。

1. 促進心血管的健康

研究證實,Omega-3脂肪酸可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也可以控制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和增加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的量。此外,魚油還能預防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的堆積。研究顯示,魚油對於動脈粥樣硬化(Atherosclerosis)的患者也有好處,甚至還可以降低中風與心臟病的風險。 2. 增強免疫力

定期服用魚油可以改善人體對於常見疾病與感染的免疫力。科學家認為魚油有這樣的益處必須歸功於內含的Omega-3脂肪酸。Omega-3 脂肪酸會影響人體內的細胞激素(Cytokines)和類花生酸(Eicosanoids,又稱二十碳酸衍生物)的濃度。由於魚油可以改善免疫力,對於患有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的患者很有幫助,例如狼瘡(Lupus)。

強身健體!魚油對身體的5大好處報你知 3. 抗發炎

魚油能夠抗發炎,和有效減輕血液和組織發炎。有慢性發炎疾病(Chronic inflammatory diseases)的患者可以藉由定期攝取魚油來改善病情。魚油也對於腸道疾病有助益,像是乳糜瀉(Celiac disease)、短腸症候群(Short bowel syndrome),以及發炎性腸道疾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例如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及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

4. 治療關節炎

魚油還有治療關節炎(Arthritis)、風濕病(Rheumatism)和雷諾氏症候群(Raynaud’s symptoms)的功效。若您使用魚油,則可避免服用高劑量的非類固醇類消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研究顯示,若關節炎的患者大量攝取魚油,體內破壞軟骨的酶可以被制衡,而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的患者,也可以透過定期攝取魚油來強健身體。不過,由於使用魚油治療關節炎仍有潛在的副作用,因此目前仍有爭議是否該用魚油治療關節炎。若您是關節炎的患者,使用魚油前請務必諮詢您的醫師。

5. 減輕憂鬱與焦慮

Omega-3脂肪酸可以改善憂鬱症與焦慮,也可以改善心理疲勞(Mental exhaustion)、壓力、性慾降低、自殺傾向和其他神經失調疾病。甚至有研究指出,大量攝取Omega-3 脂肪酸可大幅降低謀殺和暴力的發生。其他研究則指出,攝取魚肉可能幫助女性避免憂鬱症和其他心理疾病。

不想再落枕?哈佛5點建議這樣挑枕頭

不想再落枕?哈佛5點建議這樣挑枕頭

起床發現又落枕了嗎?而「預防勝於治療」這句話,如果送給落枕的您,肯定很想點頭如搗蒜…不過先別真的點頭,否則應該會痛不欲生!相信大家都有落枕的經驗,對生活品質和工作都會因此嚴重受影響。不過落枕雖然常見,但其實要預防並不難,除了年老退化等無法控制的因素,睡姿和睡眠問題也是造成落診的因素。另外,而枕頭挑得對不對,也很重要。本文介紹預防落枕的最佳睡姿,以及枕頭應該怎麼挑才對。

【同場加映:落枕怎麼辦?秒懂脖子扭到原因和治療】 仰臥側睡防落枕:枕頭服貼頸部才標準

側睡或仰臥是對脖子壓力較小的睡姿,頸部得到支撐、避免懸空則是枕頭挑選的大原則。如果您習慣仰臥睡姿,可以挑選高度較低的枕頭,最好要有能支撐著頸部曲線弧度的設計(例如多數的記憶枕),讓整個頸部服貼在枕頭上,才能算是理想的仰睡用枕頭;如果家中只有一般扁平的枕頭,可以塞入毛巾等物品墊高頸部的部分,就可以自製適合仰睡的枕頭。

不想再落枕?哈佛5點建議這樣挑枕頭

哈佛5點建議

以下是《哈佛健康雜誌》(Harvard Health Publishing)針對側睡和仰睡的5點挑枕頭建議: 枕頭材質:挑選枕頭時,羽絨枕或其他具支撐力的材質,都是種不錯的選擇,因為平躺仰臥時,羽毛的彈性能讓頸部較緊密地和枕頭服貼,不過建議每年都應更換新的枕頭。 記憶枕:常見的記憶枕,使用的材料都有記憶性,較能提供頭部和頸部支撐,記憶枕的設計大部分也都符合一般人的頸部自然曲線。 淘汰過高、過硬枕頭:儘管側睡使用的枕頭應略高於仰睡的枕頭,不過都應盡量避免枕頭過高或過硬,否則很容易導致頸部過度屈伸,導致一覺醒來出現落枕。 側睡墊高頸部:如果您是習慣側睡的人,躺下時,頸部的枕頭高度應該高於頭部的高度,如此才讓脊椎保持自然曲線。 久坐必備頸枕:坐飛機或客運等長途交通工具,難免都會打盹休息片刻,卻也是最容易睡醒就落枕的狀況。這時候如果戴上頸枕(U型枕),能避免頸部維持不正常的姿勢過久,導致脖子緊繃或落枕的情形。另外,在沙發看電視其實也是落枕風險高的情境,容易不小心打盹或睡著,因此也可以考慮在長時間看電視時套上頸枕。

此外,挑選合適的枕頭時,建議購買前一定要試躺看看,感覺到頭部和頸部都有適度的支撐,並且配合自己常用的睡姿挑選。

避免趴睡 改變睡姿習慣慢慢來

趴睡是較不建議的睡姿,這種姿勢不僅拱著背部、頸部也不自然的偏向一側。不過,儘管仰睡或側睡較能避免落枕,但每個人都有各自習慣的睡姿,這個早期就養成的習慣,要成功改變相當不容易,這還不包含睡著時,人其實會不停地變換睡姿。因此,如果想改變趴睡等不良睡姿,應該循序漸進,若無法快速改變習慣也無妨,畢竟如果因此失眠也會很難受、更有可能因為睡眠不足,反而導致肩頸僵硬、得不償失。

【同場加映:側睡仰睡趴睡~從睡姿看個性與影響】 睡眠品質差 落枕機率高

除了睡姿外,睡眠品質也是導致落枕原因之一,一項研究找來4140名健康的成年男女,調查他們是否有睡眠障礙,4項指標包括:入睡困難、睡睡醒醒、起床過早或無效睡眠。調查發現,若有3種以上中等至重度的睡眠障礙症狀,一年後患的慢性骨骼肌肉痛(Chronic Musculoskeletal Pain)的機率大增,輕微或無睡眠障礙症狀的機率則較低。這種現象可能是因為睡眠品質不佳,導致原本應該好好放鬆和修補的肌肉無法正常休息,再加上肌肉僵硬或疼痛也會導致睡眠障礙,進而產生惡性循環。因此建議除了睡姿外,也要注意自己的睡眠品質,若有肌肉痠痛或僵硬的症狀,也因盡早處理,盡早避免睡眠與肌肉疼痛(落枕)的惡性循環。

勝克敏(Cetirizine)

勝克敏(Cetirizine)

什麼是勝克敏?

勝克敏(Cetirizine)是一種用來緩解流淚、流鼻水、眼睛或鼻子發癢、打噴嚏、蕁麻疹(Hives)、全身發癢等過敏症狀的抗組織胺(Antihistamine)藥物,主要用來阻擋身體在過敏時所產生的組織胺(Histamine)。

由於勝克敏無法預防蕁麻疹、預防及治療嚴重過敏反應(例如過敏性休克 ),因此,若醫師開立腎上腺注射液(Epinephrine)來治療過敏反應,請將注射器隨時帶在身邊,勿將勝克敏當作腎上腺注射液的替代品。(同場加映:認識過敏) 如何服用勝克敏?切勿自行增加劑量

若你是自行購買勝克敏,使用前應完整閱讀產品標籤或仿單,如有任何問題應諮詢藥師;若是由醫師開立處方籤,請按照指示服藥,通常為1天1次。

若選擇口嚼錠,應充分咀嚼後再吞下;如果選擇快速溶解型藥錠,應讓藥錠在舌頭上溶解後再吞下,無論有沒有搭配開水都可以;若是服用液態劑型,則應使用量杯或藥匙測量藥量,請勿用一般家用湯匙測量,因為這樣可能無法正確計算藥量。

勝克敏(Cetirizine)

勝克敏的建議用量依據病人的年齡、病況、對治療的反應而有所不同。請遵守醫囑,勿自行增加劑量或頻繁用藥。

若你的過敏症狀沒有改善或惡化,舉例來說,若蕁麻疹在經過治療3天後仍未改善,或是蕁麻疹症狀持續超過6週,請立刻告知醫師。 如何保存勝克敏?

勝克敏最好在室溫下保存,並避免光照和潮溼。為了防止藥品受潮,不應該將勝克敏存放在浴室或冰箱。由於不同品牌的勝克敏,可能會有不同的保存需求,請仔細閱讀產品標籤及仿單的保存說明,或者諮詢藥師,以防藥物變質。此外,為了安全起見,應將所有藥品都放在兒童和寵物無法觸及之處,避免誤食而影響其身體健康。

除非有明確標示,否則請勿將勝克敏沖入馬桶,或者倒進排水管。當藥品過期或不再需要服用時,請妥善丟棄。關於要如何安全丟棄藥品,則可以詢問醫師或藥師。 勝克敏的注意事項與使用禁忌

用藥前,應將你的所有病史告知醫師。 若對勝克敏過敏,則不應該繼續使用。 年長者的服用劑量,可能會比一般人更少,請遵照醫師指示用藥。 若定期使用其他會導致嗜睡的藥物,如感冒藥、過敏藥物、麻醉止痛藥、安眠藥 、肌肉鬆弛劑、抗癲癇藥物、抗憂鬱症或焦慮症的藥物,應該先告知你的醫師。上述這些藥物可能會讓原本由勝克敏引起的嗜睡副作用變得更加嚴重。(同場加映:焦慮症是什麼?6大類型您可能都聽過) 勝克敏可能會導致思考或反應能力下降的副作用,若你需要駕駛車輛,或是從事需要保持清醒和警戒的工作,請特別注意用藥。 避免飲酒,酒精會增加勝克敏的部分副作用。 懷孕或哺乳期的使用注意事項

目前尚未有充足的研究顯示,勝克敏會對懷孕或是哺乳婦女的健康造成風險,不過在用藥前請諮詢醫師,以衡量藥物可能帶來的療效與風險。

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簡稱FDA) 將勝克敏列為懷孕藥物風險B級,以下為懷孕用藥分級: A:無風險 B:輕度風險 C:中度風險 D:高度風險 X:絕對禁止 N:未知

【更多懷孕週期注意事項,請參考懷孕保養/懷孕週期專區】 勝克敏的潛在副作用

如果出現下列過敏徵狀,請立刻告知醫師: 蕁麻疹 呼吸困難 臉部、嘴唇、舌頭或喉嚨腫脹

若出現以下嚴重副作用,應立刻停止使用勝克敏,並告知醫師: 心跳急速、大力或不平均 (推薦閱讀:什麼是心悸?了解心悸 3 原因、心悸不一定心跳快) 虛弱、顫抖或失眠 過動 意識模糊 視力問題 尿量減少或無排尿(同場加映:尿尿完看一下!10 種尿液顏色狀況看健康)

較為不嚴重的副作用可能包含: 頭昏、暈眩 疲勞 口乾舌燥 喉嚨痛、咳嗽 噁心、便祕

勝克敏的潛在交互作用 1. 藥物

勝克敏可能會與你正在服用的其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進而改變藥物的作用方式,甚至提高發生嚴重副作用的風險。為了避免所有可能的交互作用,請列出你正在服用的所有藥物 (包括處方藥、非處方藥、藥草產品),並告知醫師和藥師。為了你的安全,未經醫師批准,請不要開始、停止及更動任何藥物的劑量。 2. 食物和酒精

食物、酒精有可能和勝克敏產生交互作用,進而改變勝克敏的療效,並且增加副作用產生的風險,因此在服藥前,請諮詢醫師或藥師,以了解什麼食物和酒精會影響療效。 3. 人體

勝克敏對人體的影響程度因人而異,嚴重時可能導致健康狀況變糟或改變勝克敏的效用,因此在服用前,請務必讓醫師或藥師了解你的身體狀況。 勝克敏的建議用量

以下資訊並不代表專業醫療建議,服用勝克敏前請務必諮詢醫師或藥師,了解其正確用量,再服用為佳。

成人建議用量 依照症狀嚴重程度,每日1次,每次5~10毫升。

兒童建議用量  6~12個月:每日1次,每次2.5毫升。 12個月 ~ 2歲:每日1到2次,每次2.5毫升。 2~5歲:每日1次,每次2.5~5毫升,或每日2次,每次2.5毫升。 6歲以上:每日1次,每次5~10毫升。 藥物形式

勝克敏有下列2種劑型: 膜衣錠:10毫克 內服液劑:1毫克每毫升 若服用過量或有突發狀況

若服用過量,或有突發狀況,請立即撥打119或就近急診。 若錯過服藥時間

若忘記服藥,應立刻補充服藥;若已快到下次服藥時間,就不應該補吃,而是繼續按照規定的時間服藥,請勿在同一時間,服用雙倍的劑量。

沒性行為也會得淋病!淋病症狀男女有別,潛伏期、檢查及治療全攻略

沒性行為也會得淋病!淋病症狀男女有別,潛伏期、檢查及治療全攻略

根據疾管署資料顯示,淋病患者有逐年上升的趨勢,光是2021年總病例數就高達3,566人,相較於2020年成長584例,

淋病好發於25~39歲成年人,但患者以男性為大宗,男女患病比例為13:1;為何男女淋病患病比例相差如此懸殊?《Hello健康》從淋病的致病機轉切入,帶您了解感染淋病的原因、男女淋病症狀的差異,以及淋病的治療與預防方法。

淋病是什麼?

淋病(Gonorrhea)是一種常見性病,其病原體為奈瑟氏淋病雙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主要傳播途徑為經性行為接觸帶有致病菌之黏膜分泌物而感染,因此感染區域通常在泌尿道與生殖系統,但亦可能因口交、肛交或接觸帶有病原菌之物,導致口腔、喉嚨、肛門、直腸或眼睛黏膜感染。 感染淋病的2大原因

通過性接觸傳染:除陰道性交外,如口交、肛交等性接觸,皆為淋病主要傳播方式,除了感染率較高外,病原體傳播速度也較快。 非性接觸傳染:接觸含奈瑟氏淋病雙球菌的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用具,如沾有分泌物的毛巾或衣被,甚至於廁所的馬桶坐墊等,均有極低機率感染致病菌。此外,若孕婦為淋病患者,分娩時易可能造成胎兒感染淋菌性結膜炎。

淋病潛伏期2~7天,症狀男女有別

遭奈瑟氏淋病雙球菌感染後,通常約有2~7天潛伏期,患者才會開始出現病徵。

男性感染淋病的典型症狀包含排尿疼痛、有燒灼感,尿道口可能流出黃色或黃綠色的膿狀分泌物等。

女性淋病患者則以可能出現白帶、分泌物增多的情況最為常見,較嚴重的患者則會出現尿道灼熱或頻尿等淋病尿道炎症狀,甚至引發尿道炎或子宮頸炎。

由於多數女性患者在感染淋病初期僅有分泌物增多的現象,易被當成正常生理變化,而延誤就醫時機。 何時應就醫檢查?

若於性行為後,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早至泌尿科就醫診治。患者若未妥善治療,除了會將病原體傳染給性伴侶,男性患者還可能出現尿道狹窄、副睪丸炎、攝護腺炎、輸精管阻塞或不孕。

女性淋病患者若長期感染,未盡快就醫檢查,則可能造成骨盆腔發炎、不孕或子宮外孕,甚至引發菌血症,而導致血管炎或關節炎。(延伸閱讀:想懷孕怎麼那麼難?不孕的可能原因) 診斷淋病可用革蘭氏染色抹片檢查

醫師通常先問診,以確認患者是否有上述淋病之典型症狀,再以抹片檢查,從男性尿道或女性子宮頸內取樣,進行革蘭氏染色檢測。若於顯微鏡下發現中性白血球細胞內,含有奈瑟氏淋病雙球菌,即可判定感染淋病。

此外,醫師還可能使用聚合酶鏈鎖反應(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檢測、細胞培養或抗原測定等方式,為患者做進一步的檢查。

除了疑似感染淋病者需接受淋病檢查外,建議性伴侶也應一同接受檢查,以免感染淋病而不自知,造成另一方重覆感染淋病。

沒性行為也會得淋病!淋病症狀男女有別,潛伏期、檢查及治療全攻略 淋病的治療方法有哪些?

淋病愈早治療愈好,由於奈瑟氏淋病雙球菌容易產生抗藥性,且常同時感染淋病性尿道炎,因此務必遵照醫囑完成藥物治療,並配合醫師進行後續追蹤檢查。

注射或口服的抗生素藥物是淋病的優先治療方式,以往最常見的注射藥物為盤尼西林或使用奎諾酮(Quinolones)類藥物,若患者對其過敏,則可改用頭孢子黴素,口服四環黴素,治療過程約2週。

然而,部分淋菌可能會分解盤尼西林,或者對四環黴素產生抗藥性,因此醫師目前多會採用頭孢子黴素藥物(如第3代頭孢子黴素),以有效根治淋病。

在治療期間,淋病患者應避免與性伴侶有任何性接觸,直到雙方都完成所有藥物療程,並經醫師確認已經痊癒,才可恢復性生活。

另外,若胎兒出生時感染淋菌性結膜炎,應盡早治療,否則可能會導致失明,通常醫師會使用1%硝酸銀溶液作為眼睛滴藥,或者用0.5%紅黴素眼膏、1%四環黴素眼膏,以達到治療淋菌性結膜炎的功效。

沒性行為也會得淋病!淋病症狀男女有別,潛伏期、檢查及治療全攻略

預防淋病4方法:維持安全性行為保護你我 避免與配偶或固定性伴侶以外的人發生性行為,以降低感染淋病的風險。(同場加映:不要害怕!危險性行為後4步驟救自己) 性行為過程中,應全程且正確使用保險套。若需使用潤滑液,則應選用水性潤滑液,勿使用油性潤滑物質(如嬰兒油、凡士林),以防保險套破損,而感染致病菌。 性行為後應用溫水漱口,並徹底清潔尿道口,以降低遭致病菌傳染的機率。 若懷疑自己感染淋病,勿自行至藥局購買成藥或誤信偏方,請盡速就醫,及早治療,以免將致病菌傳播給性伴侶。

第二型糖尿病是什麼?成因、症狀、診斷、預防方法

第二型糖尿病是什麼?成因、症狀、診斷、預防方法

第二型糖尿病是什麼?

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abetes)是糖尿病的一種,是一種慢性疾病。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身體會抵抗胰島素(Insulin),此稱為胰島素阻抗(Insulin resistance)。

胰島素是一種使血液中的葡萄糖(Glucose)進入細胞的激素,可以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但是當胰島素不能發揮作用時,就會出現高血糖。第二型糖尿病多半在成年後才被診斷出來,所以也被稱為成人發病型糖尿病(Adult-onset diabetes),但是現今有愈來愈多兒童被診斷出第二型糖尿病,可能是因為兒童肥胖的情況愈來愈普及。(糖尿病年輕化:認識兒童及青少年第二型糖尿病)

根據臺灣糖尿病年鑑2019第二型糖尿病的數據指出,臺灣每年新罹患糖尿病患者數約為16萬人,其中超過9成為第二型糖尿病。目前雖然還沒有治癒第二型糖尿病的方法,但藉由減重、飲食和運動皆可以幫助控制病情,但如果飲食和運動仍無法控制血糖,則恐怕還需要靠糖尿病藥物或胰島素治療。 第二型糖尿病的成因與風險

當人體無法產生足夠的胰島素,或者人體細胞對胰島素沒有反應的時候,葡萄糖就會持續留在血液中,無法被用來作為身體產生能量的燃料,長期血糖高就可能會發生第二型糖尿病。

造成第二型糖尿病的成因和風險包含: 體重過重及肥胖 缺乏運動 胰島素抗阻 基因遺傳

而第二型糖尿病通常和肥胖有關,但現在肥胖的現象愈來愈普及,比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abetes)常見許多。 第二型糖尿病的好發族群

第二型糖尿病高風險族群包含: 糖尿病前期患者(點此檢測你的糖尿病風險指數) 體重過重 腹部脂肪多 年滿45歲 家族病史 缺乏運動 曾有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簡稱PCOS)

第二型糖尿病是什麼?成因、症狀、診斷、預防方法 第二型糖尿病的症狀

第二型糖尿病的症狀在初期不明顯,有些患者可能在幾年後才發現自己患有糖尿病,其症狀包含: 口渴 頻尿 感到很餓 體重沒來由的下降 疲勞 視力模糊 潰瘍傷口不易好 經常感染 腋窩和頸部等部位的皮膚發黑 第二型糖尿病的診斷方法

要確定有沒有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醫師通常會要求檢測血液,項目包含: 糖化血红蛋白(簡稱HbA1C) 空腹血糖測試 葡萄糖耐量試驗

第二型糖尿病是什麼?成因、症狀、診斷、預防方法 該如何自己測血糖?

使用血糖機或連續血糖監測儀來測量當下的血糖水平。先將雙手洗淨並擦乾後,將血糖試紙放入血糖機內。將採血針刺在手指的側邊,並將血滴在試紙上,然後等待血糖機的螢幕顯示測試的結果。(推薦閱讀:在家血糖檢測:血糖機操作步驟、測血糖的前後須知)

第二型糖尿病的併發症

第二型糖尿病的併發症可能會影響身體的各個主要器官。管理好血糖水平非常重要,可以大幅降低許多併發症的機率,因為併發症嚴重的話,可能會面臨截肢的情況,甚至可能死亡。 心血管疾病 神經病變(推薦閱讀:糖尿病最常見併發症!認識4種糖尿病神經病變) 腎臟病 眼睛受損(推薦閱讀: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很常見!糖友控好血糖預防眼疾) 足部受傷 皮膚問題 容易感染不易癒合 勃起功能障礙 聽覺受損 睡眠呼吸中止 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第二型糖尿病是什麼?成因、症狀、診斷、預防方法 第二型糖尿病的治療方法

治療初期,建議患者先減肥,並養成健康的飲食和運動習慣。如果這些措施無法控制血糖,則醫師會考慮開口服藥物,主要為以下4種: 胰島素分泌促進劑(Insulin secretagogues):分為磺醯尿素(Sulfonylureas,簡稱SU)與非磺醯尿素類(Glinides) 雙胍類(Biguanides) 愛妥糖錠(Glitazones)/ Thiazolidinediones(簡稱TZD) 阿爾發葡萄糖甘酶抑制劑(α-glucosidase inhibitor)

若血糖值在3個月內沒有降低的話,醫師會更換或搭配其他藥物進行治療。而第二型糖尿病的早期,並不適合用胰島素,除非當服用其他藥物還是無效時才會考慮使用。

雖然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副作用,但糖尿病藥物可能會引起一些副作用,包括: 腹脹和腹瀉 體重減輕或增加 噁心 腳踝腫脹

第二型糖尿病的照顧與預防方法

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幫助改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情況,如果處於糖尿病前期的話,透過下列的方式,也能幫助減緩或甚至預防糖尿病的情形惡化。(第二型糖尿病與第二型糖尿病共存:飲食運動控好血糖 延長壽命不是問題) 選低脂低熱量食物 多運動 減肥 避免長時間久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