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關節骨折手術

踝關節骨折手術

踝關節骨折手術的定義

手術治療對於某些踝關節骨折的患者來說,是最能夠幫助患者踝關節復原,並且讓骨頭在正確位置癒合的方法。其中,踝關節骨折包含單踝或雙踝骨折,這樣的骨折,通常是運動、跌倒或是絆倒導致的踝部扭傷所引起。腳踝外側的腓骨(Fibula)、內側的脛骨(Tibia)或是兩側可能都有骨折,踝部韌帶很可能也有損傷。

為什麼要進行踝關節骨折手術?

踝關節不穩定或是骨頭錯位時,需要手術來修復腳踝。在某些案例中,踝骨可能會刺穿皮膚,形成開放式踝關節骨折,因此需要手術的治療。手術後您的骨骼會回到原位,並且在正確的位置癒合。若骨頭在錯誤的位置癒合,之後更有可能會產生踝關節的問題。 踝關節骨折手術的風險因素

踝關節除了有骨折之外,若沒有骨頭錯位、並且狀況穩定,那麼您就不需進行踝關節骨折手術。對於這些患者來說,若是有其他嚴重的身體狀況,進行踝關節手術,可能導致的風險太高。手術後的問題包括踝關節僵硬、脆弱以及關節炎(Arthritis),對於本身有身體狀況、服用特定藥物或是某些生活型態的患者來說,發生上述情況的機率會更高。而且,導致手術後風險提高的因素還有,患有糖尿病、服用類固醇、以及抽菸。

大部分患者在手術後都能復原良好,並且踝關節恢復正常功能,但即使如此,還是很難完全恢復到受傷前的狀態。因此,手術前了解可能的風險,以及相關併發症非常重要,若您有任何問題,請諮詢您的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

踝關節骨折手術的術前準備

進行手術時可能會使用多種麻醉技術。基本上您會在手術前獲得明確指示,包括術前幾小時是否可以進食。大部分的人在手術前6小時應該禁食,不過您也許可以在術前幾小時喝一些液體類,如咖啡。 踝關節骨折手術的流程

手術的時間約為30分鐘至1小時。醫師下刀時會進行1個或多個切口,使骨折處露出。手術進行時,醫師通常會使用骨釘、骨板固定骨折處。若您對手術的流程有任何問題或疑慮,請諮詢您的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

踝關節骨折手術的術後恢復

手術後您應該可以在1~3天內出院返家,不過您應該在手術後2週內抬腳,來讓腳踝腫脹的症狀消失。您的腳踝會打上石膏約6週的時間,直到骨頭癒合為止。完全恢復正常活動則需要幾個月。請注意,規律的運動能夠幫助您盡快回復正常活動,但是在您開始運動前,請徵詢您的醫療團隊或是醫師的建議。

無套避孕的3種迷思!不想當爸別嘗試

無套避孕的3種迷思!不想當爸別嘗試

避孕是人人都必備的常識,但男生常常忍不住橫衝直撞,在不知不覺中就當了爸媽,導致不少未婚生子的情形,甚至造成許多社會問題。在之前的文章中,Hello健康分享了十種避孕法,今天則要破解三個常見迷思,包括陰道沖洗、體外射精以及計算排卵期(安全期),並告訴你這些方法不保險的原因。

迷思一:陰道沖洗能把精子沖掉?

完事後沖洗陰道,用溫水或肥皂把精液沖洗乾淨,是不是就不會懷孕?乍聽之下似乎合邏輯,但這是大錯特錯。根據美國計劃生育委員會(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 of America)指出,在危險性行為後,不論用清水、陰道沖洗液或任何液體,都沒辦法減少懷孕的機率,除此之外,沖洗的行為甚至會將精液推得更深,使得精子更容易和卵子相遇。(推薦閱讀:清潔妹妹別過度!陰道灌洗恐發炎感染)

迷思二:體外射精就不會懷孕嗎?

體外射精指的是,男生在射精前先停止性交,離開陰道之後,射精在其他部位;這種避孕方式已經流傳了數千年,但其實這個方式存在著許多問題。首先,根據統計,使用體外射精避孕的伴侶,在一年內懷孕的機率高達18~28%,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離開陰道的時機,要執行地完美實在有難度。

另外,射精前的分泌物,包括前列腺液等,含有少量的精子,這些分泌物在受到性刺激時就會分泌,因此即便未射精,只要沒有保護措施,精子還是有可能悄悄溜進去的。

迷思三:安全期很安全?

排卵期(危險期)懷孕的機率確實較高,但不代表非排卵期(安全期)就不會懷孕,因為精子在生殖道內最長可存活七天,所以就算性行為發生時還沒排卵,還是有相當風險,另外,許多女性的生理期並不規律,因此計算排卵期未必準確,算是相當不保險的做法。(同場加映:排卵期計算器:計算黃金受孕期、推算避孕安全期)

即便搭配體外射精,也避開了排卵期,仍有一定機率會懷孕。因此,提醒不想當爸媽的大家,做好保護措施,使用保險套或口服避孕藥等,才是相對安全有效的避孕方式,並且可避免感染性病;當然,除非已經做好心裡準備生小孩,否則體外射精可別輕易嘗試。(同場加映:緊急避孕藥怎麼吃?常見的問題有這些

父母多注意!嬰兒的維生素K缺乏症

父母多注意!嬰兒的維生素K缺乏症

維生素K對人體凝血功能有重要的影響,如果您的血液無法正常凝固,就可能出現異常出血。若是比成人更需要營養的寶寶缺乏維生素K,那麼造成的風險可能更嚴重!因此,本文將帶您了解,若是嬰兒缺乏維生素K出現的症狀有哪些,以及該如何讓心愛的寶貝能夠攝取足夠的維生素K。

缺乏維生素K會出現的症狀

幾乎所有寶寶出生時身體的維生素K含量都很低,但在出生後的幾天內,體內的維生素K會急速上升而足以抑制出血,然而有些新生兒仍可能出現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Vitamin K deficiency bleeding, VKDB),而此症狀會導致寶寶凝血異常,導致寶寶身上可能會出現不預期的瘀青或出血;此症狀通常在產後12週內發生,早期警訊是新生兒的鼻子、嘴部或臍帶殘端、底部出血。

然而有些維生素K缺乏症的寶寶並未出現這些可見的早期警訊,但是如果初次出血是發生在腦部或腸道那就很危險了,因為這屬於內出血,很難被發現及確診,因此可能更容易造成生命危險。下列為您列出,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VKBD)的3種狀況:

早發型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出血症狀在出生後24小時內發生。 典型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出血症狀發生在出生後1週內。 晚發型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寶寶在2~12週大時發生出血症狀。

請注意,喝母乳的寶寶發生維生素K缺乏性的出血比喝配方奶的寶寶機率大,因為配方奶有添加較多的維生素K,而母親攝取高維生素K飲食,對母乳的維生素K含量則無太大影響,但您並不需要因此改餵寶寶配方奶,醫師建議所有的寶寶應該在出生時就給予維生素K,儘管是喝配方奶的寶寶也一樣。 如何讓寶寶攝取足夠維生素K

醫師建議寶寶應該在出生後就施打維生素K營養針,這是防止寶寶出現維生素K缺乏性的出血最快也最有效的方法,若您選擇給寶寶維生素滴劑,那請確定寶寶有喝下全部的滴劑;至於喝母乳與配方奶的寶寶需要攝取的維生素K分別如下: 喝母奶的寶寶口服3滴維生素K滴劑。 喝配方奶的寶寶口服2滴維生素K滴劑。

即使維生素K缺乏性出血很少見,但一發生就很危險且致命,但是目前也沒有任何科學證明維生素K對寶寶有害,因此給予寶寶適量的維生素K,對寶寶健康是有幫助的,因此建議所有爸媽都讓新生兒注射維生素K,以預防這個可能致命的疾病。

快速成長期!嬰兒到學齡前的兒童營養

快速成長期!嬰兒到學齡前的兒童營養

和成人一樣,不管寶寶多大,從幼兒到青少年,飲食對身心的發展都十分重要,他們也需要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只不過補充的食物來源,和攝取的重點和成人有些不同,以下為你介紹孩子在各階段需要攝取的食物。

嬰兒期的營養補充

在寶寶一歲前,一切所需皆由奶水提供,不管是媽媽親餵的母奶、配方奶或是兩者混合,奶水幾乎提供了寶寶所需的所有營養。大約六個月大時,大部分的寶寶都能夠吃固體食物,例如菜泥或肉泥,此時奶水可能無法提供足夠的鐵和鋅,多補充穀物及肉類,會有所幫助。

幼兒及學齡前兒童的營養補充

幼兒及學齡前的兒童正在快速成長,這時的食慾來得快也去得快,因此,他們可能一整天下來,吃了很多東西,隔天卻不怎麼吃。這是正常的現象,只要給寶寶健康的食物選擇,他們就會得到所需的營養。

父母要特別注意(Calcium)的攝取,就像是蓋房子的磚頭,身體需要攝取足夠的鈣質,來發育強壯的骨骼及牙齒。小朋友可能不相信,甚至不在意,但奶類是鈣質最好的來源。

然而,有些人對奶類過敏,不含乳糖的牛奶、豆漿、豆腐、沙丁魚,以及添加鈣質的柳橙汁、穀物、鬆餅和燕麥片,都是補充鈣質的替代品。在某些情況下,醫師可能會建議使用含鈣營養補充品。

纖維也十分重要,這時應鼓勵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全穀類及豆類。纖維不僅能預防心臟病(Heart Disease)和其他疾病,還能夠幫助消化及預防便祕!

新手孕婦不用慌!懷孕3階段產檢一覽

新手孕婦不用慌!懷孕3階段產檢一覽

第一次懷孕不知所措嗎?這篇文章就是寫給您的!以下將依據懷孕的三個階段,整理出孕婦可能會面臨的產檢事項,為各位新手媽媽們對接下來的懷孕過程做好心理準備。

第一孕期:受孕~第 12 週的懷孕初期

首次產檢時,醫師通常會建議做檢查,以評估整體的健康狀況,包括驗血,檢查是否有淋病(Gonorrhea)或披衣菌(Chlamydia)等感染狀況,並為孕婦準備到目前為止的胎齡紀錄文件。若孕婦之前沒有接受過子宮頸抹片檢查,醫師也會要求您進行。

一般來說,孕婦在這個階段需要每3~4週回診一次。每次,醫師都會為您確認血壓、體重,以及尿蛋白和尿裡的葡萄糖含量,並詢問其他和懷孕有關的健康問題。(建議使用:懷孕體重計算器:懷孕體重控制、計算合理增重範圍)

在懷孕第12~13週時,醫師會檢查寶寶的心跳,並開始安排超音波檢查。若您超過35歲,有子宮肌瘤(Hysteomyoma)的狀況或罹患其他慢性病,醫師可能會建議您也與其他專科醫師會診。

第二孕期:12~24 週的懷孕中期

若孕婦有必要動手術,例如膽囊手術,那麼這就是最適合的時期。在15~20週時,醫師也可能會建議您接受甲型胎兒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 等篩檢,並檢查寶寶在子宮內成長的狀況,以確保一切都在掌控之中。 第三孕期:24~40 週的懷孕後期

在懷孕第24~30週時,孕婦需要每 2~3 週回診一次,而一般產檢排程如下:

第26週:接受葡萄糖耐糖測試,以確認有無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第28週:醫師會依據產道乙型鏈球菌狀況(Group B strep vaginal culture),觀察有無早產徵兆,孕婦並可能會需要接受追蹤。 第32週:需要接受超音波檢查,好讓醫師確認寶寶在子宮內的位置。 第36週:孕婦在這時需要更頻繁地回診,因為這時可能會有胎位異常的風險。 第37~38週:需要每週都接受子宮頸檢查,若子宮頸已經準備好,則有可能會在第39週時生產。 第40週:寶寶此時已經準備好要出生,若沒有陣痛,醫師會更加密切地監控懷孕狀況。 第42週:一旦懷孕42週沒生,醫師便會建議剖腹,因為再等下去,會讓生產的風險增加。

懷孕時多休息!這7種家事避免做

懷孕時多休息!這7種家事避免做

媽媽們在懷孕時已經很辛苦了,因此除了要好好休息之外,建議懷孕期間也要避免做某幾種家事,因為這些類型的家事會對您和寶寶帶來負面影響。下列7種應該避免的做家事方法,請各位準媽媽們多留意。

1. 涉及化學物質的清理方式

包含防蚊噴霧、清潔劑或漂白劑等,這些產品可能含有害化學物質,對一般人的身體都已經有害了,更何況還是肚子裡有新生命的媽媽。若想清理骯髒的廁所或殺死蟲子,可以請其他人代勞。也可以使用天然清潔用品,如醋、檸檬或小蘇打等,都是很有效的替代方案。 2. 搬動沉重的家具別做

要記得搬動沉重的家具會增加肌肉拉傷、疼痛,甚至受傷的風險。這是因為懷孕時結締組織和韌帶可能會變鬆。也因為懷孕體重增加,會比較容易失去平衡,增加受傷風險。此外,搬動家具可能會扭傷,應該讓老公或家中其他成員來做這樣的工作。 3. 清理寵物的籠子

弓漿蟲(Toxoplasmosis) 會透過貓咪糞便傳染,是寶寶最大的潛在風險。清理狗便或貓砂盆時也可能會接觸到寄生蟲或細菌。因此記得要帶手套,整理後要把手洗乾淨,或請其他人來處理。畢竟雖然毛小孩無辜,但是肚子裡的寶寶更無辜。 4. 爬上椅子或梯子

需要爬上桌椅或板凳,或在桌椅上方保持平衡才能做的家事都應該要避免。從上面掉下來對您和寶寶都非常危險。因此,若是真的有爬上爬下的需要,請伴侶來幫忙,總比自己身處風險而言來得好。 5. 拖地和掃地會拉傷

拖地和掃地可能會影響下背部和大腿屈肌群(Hamstring),因此拖地或掃地時要記得多休息。不然,全家亮晶晶,但是您的身體處處拉傷,這樣就不好了。 6. 清理窗戶易掉下來

雖然窗戶的清潔很重要,但是站在高處清理窗戶時很容易跌下來,因此這個時候請用沾濕的報紙擦拭即可,或者,請專業的家政人員在孕期間幫忙,總比讓自己處於風險中來得保險。 7. 整修家具增加流產風險

懷孕期間不建議您整修家具。因為這樣會使自己暴露在舊家具、染料、聚氨酯(Polyurethane)、油漆等溶劑之中,而這些溶劑都會增加流產風險。暴露在化學溶劑中可能會使寶寶有較大的風險產生缺陷或出現學習困難。如果要整修家具,下列預防措施可能會有幫助。 在戶外或通風處工作,防止暴露在有害煙霧中。 工作時戴手套、穿長褲長袖。 戴口罩避免吸入粉塵。 避免在工作時飲食。 使用不含溶劑的產品。

若有頭痛、噁心或頭暈的徵兆,應該立刻停下手上的工作並找地方呼吸新鮮空氣。不過最好還是請其他人來做或生產完再處理。

沒這麼愛你~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戀愛觀

沒這麼愛你~自戀型人格障礙的戀愛觀

有時候看到身邊的人常常照鏡子或自拍,我們可能會開玩笑說他很自戀。自戀一詞源自希臘神話一位美男子納西瑟斯(Narcissus),因為愛上自己水中的倒影,無法自拔而死。而精神疾病對自戀的定義,則是指過度自我膨脹、活在完美愛情幻想裡的人格特質。本文將介紹自戀型人格疾患(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的特徵、造成的原因以及患者的戀愛方式,帶您知道跟自戀的人談戀愛,會發生什麼事。

從神話衍伸出的精神疾病名詞

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提到,罹患自戀型人格疾患的人,很容易被別人的批評刺傷或擊倒,他們可能會不屑一顧、愛生氣,甚至會有社交退縮(Social Withdrawal,就是減少與外界接觸的頻度和程度)的行為。若同時出現下列多種特徵,就可能有屬於自戀型人格: 需要別人過度的讚美 缺乏同理心 過度自負,把自己看得格外重要。 過度專注幻想擁有無止境的成功、無限大的權力、過人的美貌和過於完美的愛情。 喜歡掌有特權,或是擁有特殊待遇。 喜歡利用、剝削別人。 會嫉妒、羨慕別人,但又常常認為是別人嫉妒、羨慕自己。 自大,態度或行為舉止傲慢。

罹患自戀型人格疾患的原因

罹患自戀型人格疾患的確切原因,至今還未完全確定,但專家相信,不論是基因、生長環境,還有早期的生活經歷,都有可能造成此病。

奧地利知名精神分析醫師漢斯.柯赫(Heinz Kohut)也認為,自戀是人格發展重要的一環,而具有自戀型人格的人,只不過是發展停滯,需要透過更多培養,才能正常發展。

自戀型人格疾患的愛情觀

和自戀的人談戀愛,多少都會讓人懷疑:「他真的喜歡我嗎?」事實上,大部分有自戀型人格的人,他們的愛情模式都是遊戲之愛(Ludus love)。對他們而言,談戀愛像是一筆交易,或一場遊戲,目的是從感情中獲得地位和權力,甚至提高自尊心。自戀型人格的遊戲之愛,會有以下幾種特徵:

拒絕討論彼此的感情瑣事 在另一半面前跟別人調情 不讓家人朋友知道另一半的存在 指望另一半會讀懂自己的心 常常讓對方找不到人,也不會主動打電話、傳訊息。 忽冷忽熱,欲拒還迎。 喜歡承諾做不到的事,或是乾脆不遵守承諾。 說謊成性,滑頭滑腦,很難定下來。 約會初期進展快速,甜言蜜語,會送禮,並善於誘惑對方。 喜歡責怪另一半,扮演受害者。

不過,自戀的人談戀愛時,並不是只會利用伴侶而已,他們對伴侶還是會產生正向的情感,只是可能不會深愛對方,所以才稱為遊戲之愛,並經常會讓另一半傷心。當一段感情已經偏離他們原本預期的路線之後,他們會變得冷酷、易怒、喜歡批評另一半,然後繼續尋找下一個交往對象。

設立共同目標!熱戀沒有過期的一天

設立共同目標!熱戀沒有過期的一天

熱戀期過後要怎麼繼續維持愛火呢?如果您的關係已經陷入了一成不變的僵局,參考以下給情侶們5個建議,就算交往很久,甚至結了婚,兩人的愛依然可以細水長流。

1. 隨時保持感恩的心

熱戀中的人可能覺得對方做什麼都很可愛,但久了,芝麻蒜皮的小事都會讓人忍不住翻白眼。這可能是因為日積月累的壓力,讓人忘了互相珍惜和體諒。如果只把注意力放在負面的事上,愛情當然無法持久。因此請時不時回想一下自己當初愛上對方的原因,而且不只提醒自己,也可以把它告訴對方。用正面的態度看待兩人關係,就會發現這段感情中還是有很多值得心存感恩的地方。

2. 親密的撫摸和觸碰

有些人在一起久了,會愈來愈少碰對方,但研究顯示,有固定親密碰觸的習慣,如親吻和擁抱,可以讓兩人對關係的滿足感提升。所以下次相處的時候,不妨多碰碰對方的手、摸摸對方的頭髮、出奇不意地給對方來個深深的擁抱,或輕輕在對方臉頰上啾一下,都可以讓對方覺得你還是對他很有感覺。在床上的時候,也可以主動提議嘗試新把戲,並增加撫摸對方的時間。 3. 認真深入地聊天

懷疑是感情中最具殺傷力的東西,如果常常搞不懂對方為什麼看起來不高興、說特定的話、做出特定的行為,與其自己獨自亂想,不如開口詢問,或許就能消除許多心中的疑慮。除此之外,認真深入地聊天,能幫助兩人了解彼此對不同事物的觀點,以後意見不合時,比較能用理解而非防衛的態度面對。

4. 為各自保留一點私人空間

很多人以為跟另一個人在一起,就代表要完全跟對方共享人生的一切,但其實並不然。雖然每個人都想要有伴,但每個人也都需要一點私人空間。只要能讓對方知道有需要時,您隨時都會支持他們,彼此為自己保有一點私人時間和空間,對感情其實是有益而無害的。 5. 一起設立共同目標

有研究顯示,成就感對快樂的影響很大。因此若跟伴侶有共同目標,兩人一起達成的時候就會倍感開心。而在共同朝目標努力時,兩人間的情感也會愈來愈強大。

藥物過量

藥物過量

藥物過量的定義

當藥物用量超過建議用量,就會發生藥物過量,可能是意外發生,也可能刻意而為。有些人也可能對某些藥物特別敏感,因此最低用量對這些人來說就已經具有毒性,即使服用建議用量,身體仍無法承受。另外,當人體代謝處理藥物毒性的能力不夠快時,也會無法避開副作用,因而產生興奮劑類型毒品使用過量的狀況。由於每個人對藥物過量的反應各有不同,治療方式會有所差異。 藥物過量有多常見?

任何年齡層的人都可能發生藥物過量,最常見是發生在年紀很小的兒童身上(從會爬行的寶寶~5歲左右的小孩),和青少年~35歲之間的青年。進一步資訊請與醫師討論。 藥物過量的症狀

常見藥物過量的症狀有: 瞳孔擴張。 步態不穩。 胸痛。 嚴重呼吸困難、呼吸淺、或完全停止呼吸。 因氣管堵塞發出咕嚕聲。 嘴唇或手指發紺。 噁心或嘔吐。 體溫異常高。 出現暴力或攻擊性行為。 方向感迷失或困惑。 偏執,或稱妄想。 精神激動。 抽搐或顫抖。 癲癇發作。 失去反應能力。 失去意識。 死亡。

藥物過量的人可能不會出現上述所有症狀,甚至大多症狀都不會出現,但就算只顯現其中一些症狀,都表示有藥物過量的現象。以上可能有些症狀未被列出,若對症狀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若有上述徵兆或症狀亦或任何問題,都請諮詢醫師。每個人的身體反應各有不同,最好與醫師討論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藥物過量的原因

藥物過量的原因因可能源於意外過量使用,也可能是刻意誤用。意外過量使用可能是小朋友或大人無意間吞下可取得的藥物,成年人(特別是要吃很多藥的老人)可能會誤吃不正確的藥物,或服用錯誤的劑量。另一方面,刻意的藥物過量通常是為了達到想要的效果,無論這個效果是想追求刺激,還是為了傷害自己。

5歲以下的兒童(特別是6個月~3歲),會把任何找到的東西往嘴巴塞。這個年紀的小朋友如果發生藥物過量,一般都是因為有人把藥物放在小朋友拿得到的地方。另外由於正在學步的小朋友找到藥物時常常會跟其他小朋友分享,因此若懷疑有一個小朋友有藥物過量的狀況,同時又有其他小朋友在旁邊,這些小朋友可能也會吃到藥。

青少年和成年人,則較容易會因為想傷害自己而過量使用1種或以上的藥物。傷害自己的行為可能出於自殺傾向,也常常是先前不一定有被診斷出來的潛在心理問題徵兆。 藥物過量的風險因素

有很多因素會增加藥物過量的風險,例如: 心理過度依賴藥物。 曾經有藥物過量的經驗。 有多種不同類型的藥物濫用的經驗,包括酒精濫用。 一次服用大量藥物。 停止參與藥物濫用療程。 長期逐漸增加藥物用量。 在有需要時不願尋求緊急協助。 使用靜脈注射藥物。 近期剛出獄。 曾有自殺傾向。 戒癮一段時間後重新開始使用藥物。 身體對藥物耐受度低。

藥物過量的診斷與治療

這裡提供的資訊無法作為任何醫療建議的替代方案,更多資訊請諮詢醫師。

如何診斷藥物過量? 醫師會需要檢視疾病史和健康檢查來尋找中毒的證據,並依據特定藥物對器官系統可能造成的傷害,來指示檢驗室進行不同測驗。 家族和其他相關成員是重要的資訊來源,能為患者能提供藥物名稱、用量以及過量使用發生的時機。 醫師可能會為患者檢查特定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此檢查會依患者使用的藥物以及過量使用的原因而定。 醫師可能會為可能會進行藥物篩檢。 如何治療藥物過量?

治療會依據過量使用的藥物、用量、時間以及健康狀況而不同。

可能會使用洗胃的方式,機械性地將還沒被吸收的藥物從胃部移出。 可能會給予活性碳,讓藥物和活性碳結合,使藥物能留在胃以及小腸中,減少藥物被吸收到血液中的量。由於與活性碳結合的藥物會經由糞便排出,因此給予活性碳的時候常常同時搭配瀉藥,幫助更快將糞便從腸子排出。 若需要限制精神激動或有暴力傾向者的行動,有時在緊急狀況會需要使用鎮靜藥物,直到藥物消耗完。這樣的過程對於經歷此事的患者和家人來說都很不愉快,因此專業醫療人員會盡量只在需要的狀況下,使用這種強制手法以及藥物。要記得,無論醫護人員做什麼,都是為了保護正在接受治療的患者,有時候患者還需要接受插管,以在排出毒物的過程中保護患者的肺臟,或幫助病患呼吸。 某些特定的藥物過量狀況,會提供其他藥物作為解毒劑,來反轉原本藥物的反應,或預防傷害,醫師會決定是否要提供額外的藥物。 藥物過量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在未諮詢醫師或毒物專家前,患者不應進行居家照護。下列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可能有助於應對身邊的人發生藥物過量的狀況。 對於某些意外藥物過量的狀況,當地毒物控制中心可能會建議居家治療以及觀察。除非經由醫療專業人員指示,不應該使用吐根糖漿(Syrup of ipecac,一種有效的催吐藥物)或其他治療方式。 有幼童的家庭,應該在電話旁邊隨時準備毒物處理專線的電話號碼。 過量使用藥物意圖傷害自己的人,一般除了需要毒物控制之外,還會需要精神科介入,即使藥物過量的程度很輕微,也要送至急診部門處理,因為這類型的人最終可能會有自殺的風險,而愈早介入便愈有機會阻止自殺。

若有任何問題請諮詢醫師,以了解最適合的解決方式。

甲狀腺風暴

甲狀腺風暴

甲狀腺風暴的定義

什麼是甲狀腺風暴

甲狀腺風暴(Thyroid storm)是具有生命威脅的病況,與未妥善治療的甲狀腺機能亢進有關。甲狀腺風暴發作時,患者心跳速度、血壓和體溫會飆升至高危險的數值。要是沒有立刻積極治療,甲狀腺風暴常會致命。

甲狀腺是在頸部中下方的蝴蝶狀小型腺體,會產生體內2種不可或缺的甲狀腺素: 三碘甲狀腺素(Triiodothyronine,也稱T3) 以及四碘甲狀腺素(Thyroxine ,也稱T4)。這些激素會控制體內所有細胞的運作速率(也就是新陳代謝)。若患有甲狀腺機能亢進,表示甲狀腺這2種激素分泌過量,導致體內細胞運作過快。例如呼吸和心跳速率會比正常情況快。甚至連講話速度都會比平常快。 甲狀腺風暴有多常見

甲狀腺風暴並不常見。只有1~2%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會演變成甲狀腺風暴。更進一步資訊請與醫師討論。

甲狀腺風暴的症狀 甲狀腺風暴有哪些症狀

常見的甲狀腺風暴症狀有: 非常容易受到刺激且易怒 高收縮壓、低舒張壓,且心跳快 噁心、嘔吐或腹瀉 體溫非常高 休克 困惑 嗜睡 皮膚或眼睛發黃。 出現心衰竭的症狀,例如呼吸問題或覺得非常累。

甲狀腺風暴可能會導致昏迷、心衰竭或死亡。可能有些症狀未列出。若對症狀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若有任何上述徵兆或症狀,亦或是有任何問題,請諮詢醫師。每個人的身體反應各有不同。最好與醫師討論最佳治療方式。 甲狀腺風暴的原因

甲狀腺機能亢進若沒有接受合適的治療,便可能會演變成甲狀腺風暴。若是甲狀腺極度過量分泌T3和T4這2種激素,即是甲狀腺風暴。並非所有甲狀腺機能亢進的患者都會發展為甲狀腺風暴。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包括:

幾乎沒有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 沒有治療過度活躍的甲狀腺。 發生與甲狀腺機能亢進有關的感染。

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若曾發生下列事項,很容易演變出甲狀腺風暴:

創傷 手術 嚴重情緒困擾 中風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簡稱DKA) 充血性心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 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 甲狀腺風暴的風險因素

更進一步資訊請與醫師討論。 甲狀腺風暴的診斷與治療

這裡提供的資訊無法作為任何醫療建議的替代方案。更進一步的資訊請與醫師討論。 甲狀腺風暴如何診斷

甲狀腺機能亢進患者若出現任何甲狀腺風暴的症狀,一般要立即送至急診。若懷疑自己或他人有甲狀腺風暴的症狀要立刻打119叫救護車。有甲狀腺風暴的人通常會出現心跳加速且伴隨血壓升高的現象(收縮壓升高)。

醫師會透過血液檢查測量您的甲狀腺素。促甲狀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 ,簡稱TSH) 在甲狀腺機能亢進及甲狀腺風暴發作時濃度會偏低。根據美國臨床化學協會(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linical Chemistry, AACC),正常的甲狀腺刺激素應該介於0.4到4毫國際單位/公升 (mIU/L)之間。甲狀腺風暴患者T3和T4濃度會高於一般人 甲狀腺風暴如何治療

甲狀腺風暴發作突然,會影響全身系統。一旦懷疑有甲狀腺風暴應該要立即接受治療,不該等到檢驗結果出來才開始治療。醫師會使用如丙硫氧嘧啶(Propylthiouracil,也稱PTU)或甲巰咪唑(Methimazole,平鉀錠Tapazole) 等抗甲狀腺劑(Antithyroid)來減少甲狀腺素分泌。

甲狀腺機能亢進會需要持續治療。可能會使用放射性碘來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不過放射性碘會破壞甲狀腺;或是使用藥物來暫時抑制甲狀腺的功能。懷孕婦女不能使用放射性碘來治療甲狀腺機能亢進,因為這種藥物會傷害到胎兒。這種情況下就要透過手術移除甲狀腺。

應該避免只用碘劑來取代藥物治療,因為可能會使情況惡化。若甲狀腺被放射性碘破壞或需要手術移除,未來將終身需要使用合成甲狀腺素。 甲狀腺風暴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預防甲狀腺風暴最有效的方式是隨時注意甲狀腺健康狀況。按時吃藥。定期與醫師約診,依照需要追蹤血檢狀況。若有任何問題請與醫師討論,了解最適合您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