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加油!增進青春期韌性的13種方法

孩子加油!增進青春期韌性的13種方法

現代的小孩跟以前不太一樣,時常都日夜飽受許多精神疾病折磨,如因為注意力不足及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and hyperkinetic disorders, ADHD)、焦慮症、憂鬱症(Depression)或行為障礙。俗話說的好,預防勝於治療。因此,最重要的是如何提升兒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所以,增加孩子們的韌性,對他們的心理健康是有幫助的。

什麼是韌性?

韌性是一個人面對環境及克服逆境的能力。遭遇難關時,具有韌性的人能夠再度站起來、面對改變、適應新環境並繼續向前邁進。而許多因素都會影響孩子的韌性,可能是自尊心及對自我優缺點的自我意識等內在因素,也可能是來自家庭、好友及教育等外在因素。 如何培養孩子的韌性?

家庭及社區的支持能增加孩子的韌性。事實證明,兒童及成人間即時的正向關係、正確的自我概念及自制力的確能提升心理健康,使兒童及青少年更有能力面對逆境。下列為具有韌性的孩子的4項特徵: 具有高度意識。 心態正向且充滿期望。 了解自身的優點及成就。 具有幽默感。

幫助孩子培養韌性的13種方法 鼓勵孩子參與家庭及社區活動,這個行為能增進孩子的責任感及歸屬感。 建立規矩,且無論如何都要堅持執行,因為規矩能使孩子更有紀律,且更具克服逆境的能力。 培養孩子的軟實力,尤其是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導孩子同理心、關懷及樂觀的態度。 給孩子機會學習社交技巧及建立人脈。 養成良好的健康習慣,如運動、良好的飲食及充足的睡眠。 設定適當的目標能幫助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及潛力。 孩子有成就時不吝嗇給予讚美。 教導孩子,透過幫助別人來改變世界。 讓孩子了解,只要有需要,大人總在身旁。 協助孩子從錯誤中學習,並克服失落感。 鼓勵孩子參與課後活動,如運動性社團、吉他社或讀書會。 適度參與孩子的學習,如與老師保持聯繫,了解孩子在校情形。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尊重隱私注意警訊!6招陪青春期孩子

尊重隱私注意警訊!6招陪青春期孩子

如果您家中也有青春期的孩子,那麼幫助這些青少年階段的孩子,更健康、快樂的成長,是一件必須,而且重要的事情。因為,青春期是每個孩子長大過程中,都會經歷的一個階段。在這個時期裡,孩子與家長間的衝突可能會增加;而且,青春期是孩子身體發育、轉變最明顯的時候,除了心理上的變化,生理上也會漸漸成熟,慢慢長大成為成年人。因此,下列將要教您6招如何與青少年的孩子相處。

1. 尊重孩子的隱私

孩子與成年人是不同的,在青春期階段,無論做什麼事、或是在什麼時候,孩子都希望能保有自己的隱私,如:孩子的房間、書信文件、電子郵件,與朋友之間連絡的電話內容等,都要保留他們自己的隱私。身為家長,請千萬不要期待,孩子這時候會把他們心裡所有的事都說向您傾訴。但是為了孩子的安全起見,可以告訴孩子,您相信他們會讓您知道,他們在做什麼,如:出門在外,會準時回家等。請教導您的孩子,您會尊重他們的隱私,但他們必需誠實以對。

2. 讓孩子知道您對他們的期望

告知孩子您對他們的期望,如:在學校的功課、成績表現,待人接物要親切、有禮貌,同時要確實遵守家裡的規則。讓孩子們知道,您對他們有所期望,是因為真正在乎他們,希望孩子都能成為品德良好的人;相對的,孩子在了解後也會努力做好,達到您的期望。 3. 了解孩子日常生活的休閒活動

請您多了解孩子日常生活的休閒活動,如:看哪些電視節目,網路使用情況,閱讀哪些書籍、雜誌等。為了讓孩子能得到適當的休息,您可以限制他們看電視節目、使用電腦的時間,如:功課都寫完後,可以使用電腦1小時。而且,孩子使用電腦時,最好都在大人看得到的公開場合,這可以協助家長注意孩子們使用網路的安全。此外,為了讓孩子有充足睡眠,您也可以規範孩子使用電腦上網的時間上限。 4. 隨時注意一些警訊

青春期的孩子,遇到問題、出現狀況時,請您好好的跟他們談談,或是找您孩子的好朋友,一起幫忙找出問題在哪裡。必要時,帶孩子去看醫師或諮商心理師,尋求專業協助。通常會有下列的徵兆出現: 體重增加或減少太多。 睡眠障礙。 個性劇烈變化。 交友狀況突然明顯改變。 經常翹課。 學校的功課、成績變差。 言談中會提到,或是開玩笑的想要自殺。 有抽菸、飲酒或吸食毒品的徵兆。 挑釁法律的界限。

5. 成為孩子的好朋友

如果您想要成為孩子的好朋友,是必須付出進一步的努力,來認識孩子的唯一方法。跟孩子討論與分享,真正激發他們或是讓他們開心的事物,如:孩子喜歡某個女子演唱團體,您就試著多聽那個女團的歌曲、音樂,一起認識更多女團的事物,這樣您與孩子就有更多天南地北的聊天話題。此外,您也可以帶孩子一起去逛街、購物。如果您與孩子很親近,當他們有問題、困難時,自然而然想要找您幫忙解決;您想要與孩子更親近,也會變得更容易。

以身作則不要強迫~4撇步教孩子禁食

以身作則不要強迫~4撇步教孩子禁食

隨著台灣的社會愈來愈多元化,許多宗教的不同禮俗,我們理當也要尊重,而現在有更多伊斯蘭教的新移民到台灣來,我們更該尊重不同的文化,尤其是您家中也有伊斯蘭教的親人。值得一提的是,伊斯蘭教每年都有齋戒月,還未到青春期年紀的小孩,是不需要禁食的。但若是家中有伊斯蘭教的小孩,身為家長,您可以提早向孩子介紹,說明伊斯蘭齋戒月的禁食習俗,等孩子長大後,因為已經了解,就會更為熟悉。本文將幫助家長如何向小孩介紹第1次禁食。

小孩第1次禁食的小撇步

對家長而言,要教孩子如何禁食,並不是容易的事。有時候,家裡的某些小朋友會想要像其他家庭成員一樣禁食,但也可能不想要禁食。因此在您教孩子如何一起遵守禮俗時,您應該讓孩子了解其中的意義,以及每年都要禁食一個月的原因。當孩子知道禁食的原因、意義後,將會做得更好。下列是教導小孩第1次禁食的4個小撇步:

以身作則,給孩子好的示範:教孩子如何禁食其實很容易,但要由自己以身作則卻不簡單。由於小孩很自然的都會模仿家長的行為。因此,當您在禁食期間,尚未嘗試過的孩子自然而然會有很多問題。這是孩子們的自然反應,因為他們會好奇,也會想要嘗試。因此以身作則,當孩子的榜樣是很重要的,畢竟孩子總是學習身邊最親近的人的行為。 不要強迫孩子完全做到禁食:孩子第一次禁食時,要為他們保留一些空間,不要強迫孩子完全做到禁食的程度。因為孩子還處於成長、發展階段,仍然需要補充很多營養。此外,小朋友也會忘記不能吃東西這回事,當他們想要吃東西、喝飲料時,就會不自主的去做。因此,要求孩完全做到禁食,很可能對他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請您教孩子禁食的時候要慢慢的循序漸進。剛開始的時候,每天禁食幾個小時就好,並再慢慢增加到孩子可以忍受的程度。 讓孩子先習慣某些食物的禁食:如果孩子習慣吃某種東西,禁食期間可以要求他們先不要吃這些食物,如:巧克力、洋芋片等。您可以在禁食期間要求孩子不要吃這些東西,這樣也有助於他們改掉吃零食的習慣。同樣的,這種作法能讓孩子更懂得珍惜食物。 孩子成功做到時,請給予適當獎勵:不論孩子成功的禁食幾小時,或是好幾天,只要他們有做到,請給他們適當獎勵,這樣能提昇孩子持之以恆的動力。禁食期間結束的時候,您可以為孩子準備他們喜歡吃的食物,當作他們完成後的獎勵。不過請您記得,要為孩子準備營養成分豐富的食物,富含醣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與礦物質。甜食類的東西請盡量不要給孩子食用,因為它們對孩子的健康比較沒有幫助。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準備好了嗎?5招讓您的寶貝便便也順利

準備好了嗎?5招讓您的寶貝便便也順利

訓練幼兒上廁所稱得上是一項麻煩的過程。但為了教導心愛的寶貝正確的生活方法,身為父母的我們,事前準備的功課也不能少。為了讓您、以及您的寶貝,在如廁訓練時能更得心應手,請參考下列5點,以了解更多對幼兒如廁訓練有幫助的方法。

1. 等到孩子準備好,才開始如廁訓練

孩子應該在什麼時候開始進行如廁訓練,並沒有特定年齡的限制。大多數的幼兒,在18~24個月之間,便會發展出用便盆如廁所需要的技巧;不過也有些幼童,直到3~4歲,才漸漸學會使用便盆如廁的方法。請您對孩子的身體、認知與行為多加留意,注意他們是否已經準備好要進行如廁訓練。 2. 注意孩子想小便或大便的跡象

仔細觀察孩子已經準備好的徵兆。一般的孩子通常在2歲時,已經可以控制腿部肌肉,自己有能力坐下和站起。請仔細觀察您孩子的行為能力,但不要給他們太多壓力。您可以讓孩子在廁所裡,先嚐試使用自己的專屬便盆,這樣可以減少髒亂的情況;不過這樣的訓練方法,可能讓孩子穿尿布的時間會更久一些。 3. 提早規劃如何訓練孩子使用便盆

請提早規劃要如何訓練孩子使用便盆,最佳的時間點是:在他們要上幼兒園之前便著手進行。這是因為孩子上幼兒園時,大多已經能獨自行走。訓練孩子時,要告知他們有想要大便的感覺時,要記得到廁所裡使用便盆。此外,為了讓孩子養成習慣,偶爾也要提醒孩子定時要到廁所。對孩子的如廁訓練不要苛責,或太嚴格,因為這樣可能會導致和您預期完全相反的結果,有可能會使如廁訓練失敗。

4. 過渡期間,使用可拋棄式的尿布

讓孩子使用可拋棄式的尿布,可以有效觀察他們大便的時間週期。與傳統布尿布相比較,可拋棄式的尿布因為吸收尿液效果較好,尿布表面乾爽,會讓孩子感覺較為舒適。當孩子請您替他們更換新尿布時,您可以做記錄,了解他們大便的時間點。跟前面提到的方法一樣,有時候要記得問孩子是否願意使用便盆。

請注意,使用可拋棄式尿布的方法,也許不適用於您的孩子,尤其是如果孩子對尿布是濕的感覺已經習慣,或是如廁訓練過程中,已經漸漸習慣拋棄式尿布,則不建議使用這個方法。 5. 給孩子適當獎勵

為了鼓勵孩子使用便盆,當他們成功做到時,請給予適當獎勵。如果孩子在其他如廁訓練的階段表現得很好,也請給他們獎勵。您可以選擇送給孩子他們最喜歡的貼紙,當作最好的獎品。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想教寶寶自主進食?爸媽應選這類食物

想教寶寶自主進食?爸媽應選這類食物

新手爸媽除了常遇到餵寶寶的問題之外,有時可能會想「到底何時能鼓勵寶寶自己進食呢?」如果寶寶能學會用手把食物送進嘴巴裡,甚至可以使用湯匙用餐,對於沒日沒夜照料寶寶:看寶寶睡、看寶寶吃的爸媽來說,絕對是一件有進展的成就,本文中我們將會分享一些小技巧,來協助爸媽們教導寶寶自主進食,寶寶從需要爸媽一口口餵食,到能掌握進食方法的過程中,相信會令爸媽們頗有成就感。

寶寶學習自主進食的最佳時機

一般而言,寶寶7~8個月大時,應該已經能自己坐穩,爸媽就可以開始教導寶寶,開始練習用自己手指抓取物品,若爸媽觀察到寶寶已經能做到以下4種動作了,那就可以開始教他自己吃東西了:

能夠自己坐穩 愛把東西放進嘴裡 開始咀嚼的動作 餵奶時會用手握住乳房或奶瓶

如何鼓勵寶寶自主進食?

首先,爸媽要耐心給寶寶適當的機會來練習進食。第一步要提供寶寶一些好入口的食物,食物體積不宜過大,以免寶寶噎到。為避免一次給太多食物,寶寶可能較難拿取、不好進食,甚至不小心把食物弄掉,爸媽可以將食物切成4~5小份,並放到寶寶盤子裡,寶寶一邊吃的時候,爸媽再慢慢添加食物。同時,爸媽也應該在寶寶練習拿杯子或其他餐具時,多給予鼓勵,來建立寶寶的信心,然而,若寶寶還不擅使用餐具,也別心急,爸媽可以循序漸進指導寶寶,並給予寶寶多一些機會去嘗試。 哪些食物適合來練習?

讓寶寶練習自主進食的食物應有所挑選,建議該類食物應能做成泥狀,或切成碗豆大小,能放在湯匙上面為佳,適合的食物,諸如起司、水果切丁(香蕉、梨子、芒果等),或其他質地柔軟,且營養充足的食物,另外,麵包跟煮熟的義大利麵也可以列入考慮。

寶寶自主進食要小心噎到

爸媽有耐心指導寶寶,讓他們嘗試自主進食的同時,也要多注意寶寶被食物噎到的情況。因此,在挑選食物時就應有準備,如同上述,質地較軟、切成小塊狀,並能放在湯匙上的食物,比較適合給寶寶練習,相反地,質地太硬、未切塊的食物,例如整顆水果、生的塊狀蔬菜或內臟等,因為這類食物對寶寶不好處理,難以咬碎,甚至容易導致寶寶噎到,所以,爸媽應讓寶寶練習自主進食的同時,多留意是否有噎到的徵兆。

暑假安全指南(下)~玩水小心耳道炎

暑假安全指南(下)~玩水小心耳道炎

暑假是小孩盡情玩耍的好時機,每逢暑假,水域場所總是人山人海,然而,常見的戶外活動,例如:游泳戲水、玩遊樂設施等,聽起來很稀鬆平常,但實際上危機潛伏,也因此父母們必須時刻叮嚀小孩,注意人身安全,注意防曬,避免中暑、小心登革熱,才能讓暑假玩得開心,也能健康返家。

1. 不要讓小孩獨自留在水邊

溺水是夏天兒童的主要死因之一,因此,不管如何,都不該讓孩子獨自留在水邊,包含游泳池、河邊或其他水域,就算小孩會游泳也不可以。另外,若要到海邊戲水,別忘了穿上救生衣,千萬別有「我是游泳高手,所以我不需要」的心態,因為在意外降臨時,救生衣可能是命懸一線的救星。

2. 小心「游泳耳」發炎

游泳耳就是外耳道發炎,可能是因為細菌隨著水流進入耳道所引起,一開始會出現耳朵疼痛的情形,隨著病情愈來愈嚴重,除了疼痛症狀之外,還可能會出現耳朵分泌物。治療期間請依醫師指示點耳滴劑,並且保持外耳道的乾燥。

3. 仔細挑選遊樂場

父母應該注意小孩遊樂的場所,並在旁留意小孩玩耍的情形。多數小孩常在遊樂場摔倒,是造成受傷的主要原因,請注意遊樂設施的高度不可過高,且應該配有柔軟的防撞表面,如橡膠和刨花等,好讓孩子跌倒時有緩衝,避免受傷。根據美國兒童及幼兒安全組織(Safe Kids Worldwide)報告指出,小孩受傷的原因,40%與缺乏成人監督有關,因此,請留意孩子的狀況,並確保孩子安全地使用遊樂設施。 4. 記得清潔以避免食物中毒

若戶外野餐時沒有地方洗手,請使用乾洗手和濕紙巾清潔小孩的雙手。在吃任何蔬菜或水果前,記得要先清洗,並妥善烹煮食物,記得將生肉與熟食分開處理,並保持炊具清潔。若打算醃漬食物,請將漬物放在冷藏或冷凍裡。如果不幸發生食物中毒,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血便及發燒等跡象,請立刻就醫。在治療期間,小孩應該多休息,服用藥物並搭配均衡飲食。

學步期大躍進!3招培養小孩語言能力

學步期大躍進!3招培養小孩語言能力

學步期(1~3歲)的小孩,語言能力的發展非常快,大多數已經會組合單字,構成簡單的句子並說出來,也聽得懂指令,例如「給我你的瓶子」或「揮手掰掰」。雖然他們可能還無法描述複雜的事情,但家長們如果趁這個階段多訓練孩子的說話能力,就有機會能讓小孩的語言能力大幅進步喔!以下介紹培養孩子語言能力的3種方法:

1. 多和小孩說話

想培養小孩的說話能力,就多和他們說話吧!例如說段故事或告訴他們一些事情,讓他們多聽聽您在說什麼,同時注意以下要點:

隔絕干擾來源:為了讓小孩專心地和您溝通,先關閉如電視或電腦等容易使人分心的東西。 找話題:以小孩感興趣的話題來學說話的效果最好,不妨從他們當下正在專注的事物開始,例如小孩若在玩積木,就從積木開始聊,或是談談小孩感興趣的人,例如說說爸爸、爺爺等人的小趣事等等。 觀察小孩想表達什麼:除了讓小孩聽你說話,聆聽他們說話也很重要,即使他們還不太會表達,您還是可以多多延伸描述和問題。例如,問孩子狗狗在哪裡,當孩子指向狗時,父母可以做簡單的描述,如「牠是隻白色的狗狗」,並問孩子「狗狗現在在做什麼?你覺得牠等一下會做什麼?」等。 停頓接話:讓小孩練習運用詞語,像是「填空問句」的方式一樣,停頓下來讓小孩接話。 適時停止:如果小孩看起來疲倦、不安或暴躁時,不需勉強他們繼續聽,留到下次再說吧!

2. 教小孩更多詞語

除了說故事之外,小孩在1~2歲時,便會開始學習使用動詞,例如孩子可能會說「狗狗走開」或「媽媽來這裡」。當小孩在練習陳述時,大人可在小孩說一句話之後,幫他們用更清楚的描述方式,說出完整的句子來回應小孩,讓他們知道可以怎麼組合句子,例如「你想讓媽媽幫你把狗狗趕走是嗎?」。

3. 幫助小孩記得和理解

人在學習大量的新詞彙時,一開始都會容易忘記意思或是使用方式,所以父母們可重複使用相同的詞,來形容某樣物品,經過反覆提醒,小孩會較容易記住和理解其意。另外,用唱歌或押韻說唱的方式,除了能增加樂趣,小孩也容易朗朗上口,更容易記住詞語。

親餵母乳~可降低兒童患氣喘風險

親餵母乳~可降低兒童患氣喘風險

氣喘(Asthma)是一種慢性疾病,因呼吸道慢性發炎,導致呼吸道過度反應與收縮,氣流阻滯而引起咳嗽、喘氣及呼吸困難。氣喘好發於兒童,症狀依個案而變,可能輕微,也可能嚴重到導致死亡。根據一系列以荷蘭兒童為對象的研究,餵母乳可降低兒童氣喘風險。尤其是親餵純母乳至少超過6個月的寶寶,氣喘風險明顯降低。

餵母乳時間長短與兒童氣喘的關係

根據研究報告,跟喝母乳超過6個月的寶寶比起來,未喝母乳的寶寶,罹患氣喘的風險約提高50%。那些以母乳混牛奶及其他固體食物餵食的寶寶,出現氣喘症狀的可能性則提高了20%。針對氣喘,長時間餵母乳及食用純母乳,證明確實提供了寶寶更完善的保護,降低受氣喘侵犯的比例。

研究對象及方法

該研究以5,000多名荷蘭兒童為調查對象,調查問題包含母乳哺餵的時間長短,與飲食習慣。寶寶1~4歲期間,他們的父母,每年都需回答寶寶氣喘的相關問題。這些寶寶中,92.3%都曾是母乳寶寶。80%的寶寶父母,能夠清楚提供母乳哺育期間的訊息,以及有關純母乳餵養等各種資訊。大多數寶寶接受約3~5個月的母乳哺育,21%寶寶則吃了4個月母乳。 研究結果

研究結果顯示,相較於喝母乳至少6個用的寶寶,從未喝母乳的寶寶,不但會發生哮喘,而且4歲之前,也會經歷呼吸急促,乾咳,以及呼吸道經常有痰。

純母乳的好處

科學家們至今仍無法明確解釋,純母乳哺育對氣喘風險的影響。根據過去的研究結果,母乳對寶寶的免疫能力及消化系統,有關鍵性的助益。基於這點,專家建議媽媽能夠以純母乳,餵養寶寶至少4個月。

儘管荷蘭的研究,主要屬於觀察結果的陳述,觀點可能受人為環境等因素影響而偏差,但仍然證明母乳哺育的確有推廣的價值。餵母乳的其他好處,包括已被證實的可降低寶寶感染,降低媽媽罹患卵巢癌(Ovarian cancer)及乳癌(Breast cancer)的風險。因此,儘管辛苦又有很多不方便,做媽媽的仍應該盡可能地餵母乳。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新手媽媽餵母乳~7大問題答案在這

新手媽媽餵母乳~7大問題答案在這

步入人生的新階段,餵母乳所面臨的挑戰,是許多新手媽媽,首先面對的困擾及難題。這些問題包括如下:

1. 乳頭痠痛或龜裂

如果寶寶含乳頭的姿勢不正確,可能會導致您在產後3~7天左右,出現乳頭痠痛和龜裂的現象。一旦發生這種狀況,最好立刻尋求改善的方法,否則痠痛龜裂所造成的不舒服,只會愈來愈嚴重,不會減輕。

2. 乳汁分泌不足

媽媽的乳汁是自然的恩賜,只要寶寶持續吸奶,媽媽的身體就會接收到寶寶有需求的信號,繼續分泌乳汁。媽媽認為自己乳汁分泌不足,通常是一種感覺與擔心,而不是事實。過一陣子,媽媽就會因為寶寶生長情況良好,而產生信心。記得每次餵母乳時,要交叉使用左右雙邊乳房,給乳房差不多同等的刺激。 3. 脹奶、母乳分泌過多

乳汁會自動持續分泌,脹奶就是乳房因充滿了寶寶來不及吸食的乳汁,乳房會堅硬到讓您感覺疼痛。這通常會發生在生產後,寶寶剛開始學習吸奶的最初幾天。一旦寶寶迅速長大,食量和母乳供應量相互符合,脹奶情況就會暫時消失。

直到當寶寶長得更大,到轉換副食品或配方奶,開始減少母乳食用量時,脹奶情況又可能再度出現。脹奶也可能是告訴您,應該開始提供寶寶固體食物的時候了。偶爾,有些媽媽會分泌過多母乳,這時的重點是,找到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可以向助產士或醫師尋求協 助。 4. 寶寶吸奶姿勢不正確

媽媽餵奶和寶寶吸奶,都需要技巧,母嬰雙方都需要一段時間,學習與適應。如果餵完奶後,您會感到疼痛,或您的寶寶一副沒吃飽的樣子,寶寶哭鬧或嘴巴持續尋找乳頭,可能就是這個原因。

5. 乳頭念珠菌感染

當乳頭龜裂或受傷時,可能會發生念珠菌感染,導致鵝口瘡(Thrush)。最常造成感染的原因是,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進入了乳頭或乳腺。 6. 乳腺阻塞、乳腺炎、乳房膿腫

持續的脹奶,可能導致乳腺阻塞,乳房外觀會出現小小的柔軟腫塊。讓寶寶多吸食,是疏通阻塞乳腺的最佳方法。當乳腺持續堵塞一段時間後,可能就會演變成乳腺炎(Mastitis),乳腺發炎會讓乳房硬的像石頭,製造您巨大的疼痛,讓您產生像感染流感一樣的發燒、畏冷現象。初步解決方式,仍是讓讓寶寶繼續吸食母乳,盡量使用被堵塞的乳房。 12~-24小時後,如果情況沒有好轉或變得更糟,請找醫師,可能需要服用抗生素治療。持續的乳腺炎可能會導致乳房膿瘍,手術引流是治療乳房膿瘍的方法。

7. 餵母乳和寶寶舌繫帶

舌頭繫帶是寶寶舌下的一條韌帶,大約4~11%的寶寶,會發生舌繫帶過短的現象。有些會限制舌頭活動,而造成寶寶含乳困難,或媽媽乳房疼痛。幸運的是,舌繫帶過短是可以矯正的。

產後回職場... 掌握7點照樣餵母乳

產後回職場... 掌握7點照樣餵母乳

現代有許多媽媽,需要在生產後盡快回到職場奮鬥,但也讓哺乳成為一個艱困的任務,根據美國健康及公共服務部(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餵母乳小組委員會主席蘇珊娜海恩斯(Suzanne Haynes)表示,近70%的職場媽媽,有3歲以下的小孩需要照顧,有1/3的媽媽,在產後3個月就回到工作崗位,有2/3在6個月後回歸。許多新手媽媽都認為,在餵母乳和工作兩者中,只能選擇其一,但其實不然,只要掌握以下祕訣,兩者皆可兼顧!

提前計畫:如果可以,在回去上班前,先向公司主管或人資反應,您有打算哺乳的計畫,才有機會得到他們的支援和協助。有些公司會允許員工利用時間去餵母乳,但也有公司認為,這會妨礙工作,若您的公司拒絕您在上班時間抽空去哺乳,不妨請醫師寫封推薦信,表示餵母乳的好處與必要性。 找到哺乳的地方:哺乳需要一個乾淨的私人空間,若公司沒有哺乳室,且也沒有個人的辦公空間,不妨詢問主管,是否還有其他隱密空間可以使用。 安排哺乳排程:通常每3~4小時,就需要花約20分鐘餵寶寶,但有時因為個人的工作狀況、性質或其他情况受限,不能每天餵太多次,可以的話,提前知會雇主,討論與安排。若餵奶次數無法太頻繁,並不會影響母乳產量,不需過度擔心。 買擠乳器並冷藏保存母乳:回職場工作,若有擠乳器,較可方便地供應寶寶穩定的乳量,並將擠出的母乳,裝在乾淨瓶子中冷藏保存。 與其他媽媽交流:不妨與其他工作的產後媽媽同事,討論與交換想法,也許可學到更多關於兼顧工作與哺乳的要訣,並獲得支持。 回家就餵寶寶:一旦下班回家,就盡快將手洗乾淨並親餵寶寶。 常見用具準備好:最好準備一些器具擠母乳,如保冷袋、乾淨可存放母乳的瓶子或袋子、可將標示擠乳日期的標籤貼紙貼在容器上,以及能保護衣服不滲出母乳的襯墊。最後,如果您想的話,也可再帶上一張寶寶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