曬傷脫皮怎麼辦?擦什麼?除了蘆薈還有這3大方法!

曬傷脫皮怎麼辦?擦什麼?除了蘆薈還有這3大方法!

曬傷(Sunburn)是皮膚過度曝露在陽光的紫外線(或簡稱UV)下,導致皮膚紅腫熱痛的現象,由於紫外線破壞細胞的蛋白質及核蛋白,造成蘭格漢氏細胞(Langerhans Cells)暫時減少,同時也損害表皮細胞和黑色素細胞。根據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統計,超過 1/3 的成人都曾經曬傷過,顯示曬傷的經驗對大多數人都不陌生,因此,《Hello健康》接下來會簡單分享紫外線的資訊,並介紹曬傷後應該如何處置。

紫外線種類有哪些?

紫外線分別有三種:UVC(波長100~280 nm)、UVB(波長280~320 nm),以及UVA(波長320~400 nm),波長越短的紫外線能量越強,對人體的傷害最高,但穿透力也最弱。(延伸閱讀:紫外線防護係數UPF是什麼?夏日防曬衣服挑選4大重點) 曬傷脫皮的原因

UVC由於會被臭氧層吸收,因此不會到達地球表面,另外兩種UVA及UVB則會穿透大氣層,是造成人體曬黑、曬傷的主因,甚至穿透人體皮膚表皮及真皮層,,UVA主要會使皮膚曬黑、傷害視力、老化、產生皺紋,因穿透力較強,可穿透玻璃、塑膠等到達室內;UVB的能量較強,主要會使皮膚曬傷,也較容易造成皮膚癌(Skin Cancer),但穿透力稍差造成曬傷程度取決於人體的皮膚狀態、陽光強度以及暴露在陽光下的時間。

曬傷脫皮5大高危險情境

若有以下情形,則容易出現曬傷脫皮: 位於赤道及高海拔地區 在夏季進行戶外活動 從事雪地或海邊水上活動者 有皮膚癌家族病史 服用光敏感性藥物,包括:包括部分心血管藥物(Thiazides, Amiodarone, Nifedipine)、抗生素(Doxycycline, Tetracycline, Sulfonamides)、抗黴菌藥物(Voriconazole)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NSAIDs)、利尿劑(Acetazolamide、Furosemide)等。

如何預防曬傷脫皮?

若前往可能遭曬傷區域進行戶外活動,可透過以下方式避免曬傷:

穿著深色、長袖、布料緊密的防曬衣物。撐傘、戴寬帽緣的帽子、戴太陽眼鏡 在曝曬陽光前15分鐘,擦拭足量防曬乳,並定時補擦。 SPF (Sun Protection Factor)指防曬產品能延長皮膚被UVB曬紅時間的倍數,挑選防曬乳,若是日常防曬建議選擇SPF 15以上的產品,日間戶外活動則挑選SPF 30以上的產品。(延伸閱讀:防曬係數怎麼看?SPF、UVA、PA差異?防曬乳指數一篇搞懂!) 雪地活動時,因冰雪容易反射紫外線,一定要配戴能有效阻隔紫外線的太陽眼鏡。

曬傷脫皮怎麼辦?擦什麼?除了蘆薈還有這3大方法! 曬傷脫皮怎麼辦、擦什麼?除了蘆薈還有3種方法

一旦曬傷,皮膚將在幾天內開始脫皮,而脫皮的狀況可能持續數天,直到皮膚自然修復為止,這時候,建議採取以下方式,幫助皮膚快快恢復健康。 身體多補水:治療脫皮的方法之一是喝大量的水,讓皮膚補水,幫助快速修復。 皮膚快保濕:另外,也可以塗一些保濕產品,例如:蘆薈凝膠,讓皮膚保濕。 冷敷:可以將冷敷袋敷在脫皮的皮膚上 20~30 分鐘,來緩解日曬後的紅腫發炎,但請注意,別直接將冰塊鋪在皮膚上,這會過度刺激皮膚。 防曬擋陽光:防曬仍是最好的方法,盡可能避免日正當中時,直接曝曬在陽光下,若不得已必須得出門,建議用衣物遮蓋曬傷的部位,避免陽光紫外線再次傷害,另外,也別忘了戴上遮陽帽和太陽眼鏡,讓防曬行頭更健全。

鱗狀上皮細胞肺癌是什麼?存活率、初期症狀、治療與原因

鱗狀上皮細胞肺癌是什麼?存活率、初期症狀、治療與原因

80歲李爺爺菸齡長達60年,5年前因接受肺結核治療,聽從醫囑開始戒菸,原以為病情可獲控制,最近卻突然聲音沙啞10多天,先至耳鼻喉科求診,發現聲帶麻痺,懷疑病灶與縱膈腔有關,經轉診至胸腔內科檢查,結果竟是罹患「肺部鱗狀上皮細胞癌」。

鱗狀上皮細胞癌聽起來很陌生,究竟哪些原因容易引發這種癌症?可能出現何種症狀?經過治療後是否就能治癒?本文將帶您一同了解!

鱗狀上皮細胞癌是什麼(SCC)?

鱗狀上皮細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又稱作鱗狀細胞癌)因癌細胞形狀扁平,如同魚鱗的模樣而得名,好發於長期抽菸的男性,屬於肺癌中「非小細胞癌」的種類之一,佔所有肺癌病例中約2成。(推薦閱讀:肺癌分類與分期:小細胞癌與非小細胞癌

鱗狀上皮細胞癌腫瘤多長在肺部中間、靠近肺門的位置,容易堵住氣管,使病患出現呼吸急促的症狀,且會發生縱膈腔淋巴結擴散;相較於小細胞肺癌與其他非小細胞肺癌,鱗狀上皮細胞癌腫瘤生長速度較慢,因此惡化速度也較慢。

鱗狀上皮細胞肺癌是什麼?存活率、初期症狀、治療與原因 鱗狀上皮細胞癌4大高危險族群

以下為4種易患鱗狀上皮細胞癌的高危險族群: 長期吸菸者:鱗狀上皮細胞肺癌跟小細胞肺癌一樣,最主要的原因,都是因長期吸菸所致,其中不只有抽菸者,長期吸入二手菸者也容易罹患鱗狀上皮細胞癌。(延伸閱讀:死於二手菸者女性占6成 女性抽菸傷害大) 工作環境常接觸致癌物者:工作環境會接觸到石棉、苯、菸草以及焦油等致癌物,以及常吸入工作中所產生的礦物或金屬粉塵者,較易罹患鱗狀上皮細胞肺癌。 身處空氣汙染環境者:空氣中的汙染物質也含有不少致癌物,長期接觸且未配戴口罩,易提高罹患鱗狀上皮細胞癌的風險。(延伸閱讀:空汙好致命!口罩、禁菸遠離空汙,改善空汙6大Tips這樣做) 有鱗狀上皮細胞癌家族史:少部分患者是因有鱗狀上皮細胞癌家族史或基因遺傳所致。

鱗狀上皮細胞癌6大常見症狀

鱗狀上皮細胞癌腫瘤生長速度慢,因此,當腫瘤較小時,患者可能不會出現明顯症狀;若腫瘤長大到某個程度後,病患可能會出現以下6種症狀,必須特別留意: 咳嗽 咳血 胸痛 發燒 聲音沙啞 呼吸急促

鱗狀上皮細胞癌如何診斷?

若患者出現上述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若是鱗狀上皮細胞癌高風險族群,建議應定期安排肺癌篩檢,以便發現肺部結節,及早治療,防止病情惡化。

醫師一般會透過以下4種方法,為患者檢查是否罹患鱗狀上皮細胞癌: 胸部X光檢查 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檢查(LDCT) 支氣管鏡切片檢查 基因檢測

鱗狀上皮細胞癌常見治療方法

鱗狀細胞肺癌初期以手術治療為主,醫師會依腫瘤生長情況差異,替患者進行節狀切除術、楔狀切除術、肺葉切除術或肺切除術等,以有效切除癌細胞。

若不適合接受手術或已轉移的病患,醫師則會建議先進行化學治療,透過從靜脈注射或口服抗癌藥物,則可控制癌細胞生長或減輕不適症狀,並視情況搭配放射治療,以高能量放射線殺死癌細胞;或者使用標靶治療,抑制體內腫瘤生長,達到治療鱗狀上皮細胞癌的效果。經治療後,患者5年存活率可達22%。 鱗狀上皮細胞癌預防3撇步報你知 戒菸:鱗狀上皮細胞癌的成因中,吸菸佔了極大多數,戒菸能有效降低罹患鱗狀上皮細胞肺癌的機率,並避免讓身邊的親友吸入二手菸,成為間接受害者。 避免與化學物質接觸:長期需接觸易致癌的化學物質的工作者應配戴口罩與手套,將化學藥物身體接觸的機率降到最低,以降低罹患鱗狀細胞癌的風險。 避免吸入過多空氣污染源:出入公共場所應配戴口罩,減少吸入過多空氣污染源。(同場加映:年輕人不會得肺癌?肺癌手術後不會復發?破解肺癌5大常見迷思!

癌王「小細胞肺癌」是什麼?小細胞肺癌存活率、症狀及治療解說

癌王「小細胞肺癌」是什麼?小細胞肺癌存活率、症狀及治療解說

肺癌是國人死亡率最高的癌症,其中小細胞肺癌最為棘手,病患可能出現久咳不癒、胸痛及呼吸困難等症狀;小細胞肺癌為何發生?小細胞肺癌又會引發哪些症狀?如何診斷及治療?《Hello健康》為您完整解答!

小細胞肺癌是什麼?

肺癌主要可分為小細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與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顧名思義,「小細胞肺癌」就是癌細胞較小的癌症,約佔所有肺癌病例的10%。

小細胞肺癌的癌細胞常出現在肺部中央、靠近肺門的位置,相較於肺腺癌、鱗狀上皮細胞肺癌等非小細胞肺癌,除了癌細胞生長速度較快,還容易擴散到支氣管,造成氣管堵塞,最後導致肺葉萎縮。(推薦閱讀:肺癌分類與分期:小細胞癌與非小細胞癌) 小細胞肺癌存活率?

小細胞肺癌惡化速度快,當確診時,癌細胞常已擴散至身體其他部位,導致存活率極低,能活過5年的患者不到5%,又被稱為肺癌中的惡霸、癌王。 小細胞肺癌的高危族群

小細胞肺癌患者約90%為長期抽菸的男性癮君子,是高危險族群;其他致癌的高風險因子還包括:長期接觸石綿、鎘、砷等致癌物、有家族史或患有慢性肺部疾病如肺結核、肺纖維化、支氣管擴張症等,都會提高罹患小細胞肺癌的風險。

癌王「小細胞肺癌」是什麼?小細胞肺癌存活率、症狀及治療解說 小細胞肺癌10大症狀

罹患小細胞肺癌後,因肺門腫塊合併縱膈淋巴結腫大,導致患者會有以下10種症狀:

咳嗽、可能還咳出血痰 聲音沙啞 吞嚥困難 食慾不振 胸痛 容易喘 呼吸困難 疲憊 不明原因體重下降 臉部或頸部靜脈腫脹

小細胞肺癌患者除了容易出現局部症狀外,相較其他種類的肺癌,癌細胞也更易轉移至其他器官,例如轉移至骨頭,造成骨頭疼痛、或轉移至腦部,導致頭暈及頭痛等,嚴重時還可能引發中風。(延伸閱讀:無早期肺癌症狀?多症狀呈現是關鍵) 小細胞肺癌如何診斷?

若患者長期出現以下症狀,應及早就醫檢查,阻止癌細胞擴散。醫師臨床診斷多以下列4個步驟,確認患者是否罹患小細胞肺癌,並進一步了解癌細胞擴散的程度和嚴重級別:

個案諮詢:醫師透過病患個人提供之病徵和過往之家族病史進行綜合診斷 健康檢查:如肺癌篩檢 診斷成像結果:如胸部X光、低劑量電腦斷層掃描(LDCT)或胸部電腦斷層攝影( CT)掃描等 篩檢報告:如血液檢查、痰液細胞學檢查或肺切片檢查等

小細胞肺癌分期與治療方法

由於小細胞肺癌的癌細胞增生速度較快,約6至7成患者在接受診斷時,癌細胞已轉移至其他器官,無法透過手術切除。

因此,小細胞肺癌多以化學治療為主,並以放射治療或免疫治療為輔。醫師經診斷確認癌細胞發生位置,判斷患者屬於哪個階段的小細胞肺癌,並按病程發展程度進行相應的治療方式。

局限期:病灶局限於單側肺部,並可能侵犯到肺門、縱膈腔或鎖骨上的淋巴結,但沒有惡性肋膜積水,或癌細胞轉移至遠處的病症。 此階段醫師大多使用克莫或佳鉑帝等藥物,替病患進行化療,以阻止病患肺部癌細胞增生,先消滅此處腫瘤細胞,並以放療作為輔助。少部分患者需要進行開胸、胸腔鏡或達文西機器人手術,才能有效治療。 擴散期:當病灶超過侷限期範圍,擴散至整個肺部或其他器官,並有惡性肋膜積水時,醫師會以化療為主,並搭配免疫治療,避免患者產生過度免疫反應傷害體內正常細胞,反造成病況惡化。(延伸閱讀:肺癌的診斷與治療:斷層掃描或生檢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小細胞肺癌病患對於化療反應效果極佳,但多半在半年至一年半內復發;更嚴重的是,再復發後的腫瘤常已產生抗藥性,即便再進行化療或其他治療方式,效果通常也不佳。 小細胞肺癌如何避免?

想要避免小細胞肺癌找上門,建議平時有抽菸習慣的癮君子,應及早戒菸,並維持均衡飲食及規律運動的好習慣,降低罹癌風險;若是小細胞肺癌高危險族群,更應定期進行肺癌篩檢,以便儘早治療,避免病況惡化。

皮膚癌「基底細胞癌」是什麼?基底細胞癌前兆、症狀及治療

皮膚癌「基底細胞癌」是什麼?基底細胞癌前兆、症狀及治療

白天紫外線的強烈照射,不僅容易使人曬傷或長出黑斑,還可能因此罹患皮膚癌。澳洲籍的好萊塢重量級演員「金鋼狼」休傑克曼,就曾自曝由於過去沒有擦防曬乳的習慣,導致他於2013年確診皮「基底細胞癌」皮膚疾病,雖經手術治療後症狀有所好轉,卻仍不斷復發,需反覆動刀切除病灶。

不只有休傑克曼,台灣也有相當多深受基底細胞癌所擾的患者,究竟有哪些原因會導致基底細胞癌?《Hello健康》將讓你認識台灣最常見皮膚癌「基底細胞癌」的常見症狀與治療方法外,還有預防罹患「基底細胞癌」皮膚癌的小撇步。 皮膚癌「基底細胞癌」是什麼?致病原因為何?

基底細胞癌(Basal cell carcinoma)屬於一種皮膚的惡性腫瘤,主要位於表皮層下方,為發育異常的細胞所組成。據衛福部公布的108年癌症登記報告,台灣患有基底細胞癌的民眾就高達2262多位,約佔5成皮膚癌病例,是所有皮膚癌之中發生率最高的皮膚癌種類。

成大醫院斗六分院皮膚科何英右醫師表示,基底細胞癌常見於60歲以上的老年人,且年紀愈大罹病機率愈高,而長期經紫外線照射且未防曬,則為罹患基底細胞癌的主因,病灶多好發於如臉部、脖子、前臂或手背。(推薦閱讀:曬傷5次罹癌風險加倍!認識紫外線與皮膚癌的關聯

此外,如皮膚癌家族病史、曾攝取含有重金屬砷的水份、接受過放射線照射或本身有免疫缺乏症等,皆為罹患基底細胞癌的危險因子。

皮膚癌「基底細胞癌」是什麼?基底細胞癌前兆、症狀及治療 皮膚癌「基底細胞癌」的前兆、症狀

基底細胞癌的病灶外觀多呈現紅色、肉色或黑色的腫瘤,起初看起來就像一般的痣,容易遭病患忽略。直到病灶逐漸長大,腫瘤周圍可看見微血管的擴張,甚至出現潰瘍、流血等較為嚴重的症狀時,才會被患者察覺。 皮膚癌「基底細胞癌」何時應就醫檢查?

基底細胞癌發生癌細胞擴散的機率僅約1%~1‰,一旦開始進行轉移,便會由皮膚局部向下擴散至肌肉、骨骼或神經等深層組織,其中癌細胞較常轉移的部位多為淋巴節與肺部。因此,建議患者若出現上述症狀時,應及早就醫,請醫師進一步診斷,以防癌細胞擴散。 基底細胞癌診斷方法

基底細胞癌診斷方式與其他皮膚癌差不多,起初醫師會先透過理學檢查,為患者進行初步診斷,若醫師懷疑有皮膚癌的可能,就會進一步用切片檢查,並透過顯微鏡觀察檢體,以判斷皮膚癌的類型與分期。

另外,醫師也可能會視情況使用電腦斷層掃描(CT)、X光、核磁共振(MRI)等影像檢查的方式,加以確認病況。(你也想知道:皮蛇長1圈恐致命?了解皮蛇的症狀與治療)

皮膚癌「基底細胞癌」是什麼?基底細胞癌前兆、症狀及治療 基底細胞癌如何治療?

醫師主要會依據基底細胞癌的體積大小、所在位置、數目多寡以及腫瘤的型態, 並考慮患者的年紀及健康狀態,最後再給予適合的治療建議。

基底細胞癌患者欲根治基底細胞癌,醫師通常會建議使用手術切除病灶,以有效將其徹底根除,但病患若出現癌細胞轉移的情形時,則可能需要接受化療、放療等治療方式,以確保癌細胞不會殘留於其體內。

除了手術切除,其他治療基底細胞癌的方法還包括光動力治療、刮除電燒、冷凍治療、局部塗抹藥物等。

預防基底細胞癌先從防曬做起!

預防基底細胞癌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做好防曬,尤其是在正午光照最為強烈之時,記得可穿著長袖外套、長褲、配戴帽子、使用陽傘或防曬乳等用品隔絕紫外線,即可降低罹患基底細胞癌或其他皮膚癌的風險。(同場加映:防曬係數怎麼看?SPF、UVA、PA差異?防曬乳指數一篇搞懂!

不抽菸也得肺癌?罹患肺癌5大原因、預防肺癌這樣做

不抽菸也得肺癌?罹患肺癌5大原因、預防肺癌這樣做

自1999年起,肺癌已成為台灣眾多癌症的頭號殺手,連續43年高居台灣癌症死亡率的第1名!光去年(111年)就已帶走1萬多條人命,其中肺腺癌佔7成。雖然多數人認為抽菸是導致肺癌的主因,但在數千位肺腺癌病患中,就有超過半數的男性、9成女性為不抽菸的患者。

其實抽菸早已不是導致肺癌的主要原因之一,《Hello健康》帶你認識肺癌在台灣的現況外,究竟造成肺癌的原因為何,為什麼不抽煙也會得肺癌?預防肺癌又該怎麼做?一起來了解! 不抽菸≠肺癌主要原因:5大元兇要小心

根據台灣癌症協會之研究調查指出,包含吸菸為致病因素之外,導致肺癌的其他原因共有下列幾項: 菸害(二手菸、三手菸) 油煙:烹調油煙中含有不少危害物質如懸浮微粒、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多環胺、硝基多環芳香烴碳氫化合物等 空汙:如室內外的細懸浮微粒(5)可深入肺泡,引發呼吸道疾病與肺癌的風險 居家空氣汙染:祭拜燃香與金紙產生的煙、蚊香、薰香、石棉裝潢、具輻射性的氡氣 職業空氣汙染:長期暴露於化學物質當中如有機溶液、棉塵等。

5大因素中,其中又以空汙影響最深、危害最大。台灣各縣市肺癌人數以北、中、南部最多,特別是台北、新北、嘉義、彰化、高雄等空汙較嚴重的城市,而東部及外島最少,足見空汙對肺部健康的影響。(你也想知道:肺癌症狀與 9 大前兆:久咳不癒、胸痛、體重下降)

對於多數空污城市嚴重的居住者而言,日常外出或居家即應培養如穿戴口罩、使用空氣清淨機等預防措施,以因應環境污染對肺部的侵襲。

不抽菸也得肺癌?罹患肺癌5大原因、預防肺癌這樣做

肺癌確診者:女性佔多數、9成以上未抽菸

根據衛福部最新發布的癌症登記報告指出,罹患肺癌的患者中有近4成8為女性,但其中9成女性患者都不抽菸,包括名人陳文茜、台北市前市長夫人陳珮琪也在其列。由於早期肺癌幾乎毫無症狀而成為無聲的殺手。 肺癌分類:近9成為非小細胞癌

肺癌依據其生物特性和臨床表現的不同,而分為小細胞癌與非小細胞癌2類: 1.小細胞癌

常發生於粗支氣管,生長、轉移及惡化速度較快。 2.非小細胞癌

據衛生署統計,台灣有高達近9成的肺癌為非小細胞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簡稱為NSCLC)。 肺腺癌:台灣最常見的肺癌種類,常發生於肺部周圍。 鱗狀細胞癌:多長於肺部中央,生長速度較慢。 大細胞癌:常長於肺臟表面、生長及擴散速度快,易轉移至淋巴結和其他器官。

以下為國內4種肺癌的佔比、腫瘤倍增時間(意即腫瘤增大1倍所需時間),以及與抽菸的關聯:

小細胞癌:約7%,腫瘤倍增時間30天,吸菸病患佔9成。 肺腺癌:超過70%以上,腫瘤倍增時間180天,女性佔7成,且多數未吸菸。 鱗狀細胞癌:約14%,腫瘤倍增時間90天,吸菸病患佔9成。 大細胞癌:約1%,腫瘤倍增時間120天。

已知不抽菸的女性肺癌患者比男性多,抽菸所致的肺癌(小細胞癌及鱗狀細胞癌)如今僅佔肺癌總數不到3成。

抽菸所致的肺癌比肺腺癌危險?

小細胞癌及鱗狀細胞癌增長速度快,惡化速度也比較快,看似比較危險,但事實上,肺癌在初期幾乎沒有症狀,當病患察覺不適時通常已為末期,存活率僅4%,存活時間不餘1年,因此無論種類為何,肺癌都十分危險。

預防肺癌2大重點:遠離汙染源、定期篩檢

為預防肺癌發生,可歸納為以下2大重點,除了應盡可能減少接觸致癌因子,並建議可安排定期肺部檢查,及早預防肺癌發生: 預防肺癌重點1:4大致癌因子out 1.避免菸害(包含二手菸、三手菸)

抽菸會導致小細胞癌及鱗狀細胞癌,相對於未抽菸者,抽菸者罹患肺腺癌的治療效果較差。即使不抽菸,二手菸因燃燒不完全,其有害物質和致癌物質是一手菸的20倍,也會殘留於環境表面之中,形成三手菸,對幼兒肺部發展造成影響。長期吸入二手菸者罹患肺癌的機率為一般人的34倍。 2.減少接觸油煙

不少家庭主婦煮菜時習慣大火快炒,但油溫過高、冒煙易產生致癌物質。建議避免如煎、炸或大火快炒之高油量烹調方式,並使用抽油煙機。煮菜時若能戴上口罩防禦效果更佳。

不抽菸也得肺癌?罹患肺癌5大原因、預防肺癌這樣做 3.減少居家空氣污染

祭拜用的香、檀香及蚊香在製作時皆添加對人體有害的化學物質,如滑石粉、化學膠粘劑,長期吸入易對肺部造成傷害並致癌,建議祭拜時以手代香、減少使用其它香材,若需用香,請確保室內空氣流通順暢。 4.避免吸入空汙

空汙散佈於空氣之中,看似難以預防,但其實只需避免在霧霾或空氣品質較差的日子出門,並減少開窗通風(仍需在夜晚通風,疏通室內空氣汙染)、使用空氣清淨機等便能減少暴露於空汙之中。若需長時間待於室外,建議在空氣品質較差時配戴專業防塵口罩,一般口罩對空汙的防護力有限。

預防肺癌重點2:2大肺部篩檢

肺部檢查有二,一為胸部X光,二為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前者為肺部自費健康檢查或體檢的基礎項目,可偵測大小超過1公分的肺癌病灶,後者為肺部進階檢查,可偵測小至0.1公分的肺癌病灶。

胸部X光的價格便宜、檢查快速,但照射時易有死角,只能照到較大的肺癌病灶,較難在早期發現肺癌;反觀,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的價格雖高,只有一定規模的醫院才有設置,但偵測的精密度卻很高,照射範圍也無死角,可在極早期發現癌細胞,預先接受肺癌治療,避免診斷延遲,錯失治療時機。不抽菸也得肺癌?罹患肺癌5大原因、預防肺癌這樣做

建議成年者滿40歲後可接受1次LDCT篩檢,以3年為單位定期檢查,確認肺部有無異常變化。若有肺癌家族史,則可提前至30歲檢查,提早做好預防工作。但LDCT篩檢若需歷經長期追蹤的頻率,仍有曝露於輻射下的風險,應先行與醫師針對自身病況諮詢後斟酌進行。

認識肺癌—了解肺癌種類、症狀、風險與治療

認識肺癌—了解肺癌種類、症狀、風險與治療

不論男女,肺癌都是常見的癌症殺手,根據衛生福利部111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肺癌已連續43年位居十大癌症死因第1名。

肺癌和其他癌症一樣,當身體細胞不受控制地增長,那就是癌症的開始了,而肺癌即是指肺部細胞組織最初產生異變和癌化的結果,通常發生的部位在呼吸道,就讓《Hello健康》帶你一起認識肺癌的症狀與風險。 肺功能與構造

人的肺就好像兩個海綿狀器官,左右兩邊的肺各可區劃成不同區塊,稱作肺葉,右肺有3個肺葉,左肺有2個肺葉,左肺肺葉會比較少是因為心臟占了部分的空間。當我們呼吸時,空氣會從鼻子或嘴巴進入氣管才到達肺部。

肺部的氣管會分支成較小的支氣管和小支氣管,最後將空氣傳送到更小的肺泡和血液中。同時,肺泡也是氧氣傳輸和二氧化碳移除的地方。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指出,肺癌癌細胞一般會從支氣管、小支氣管,或肺泡開始成長,其他肺部構造還包括下列2種: 胸膜:以薄層裹住整個肺部,達到保護及幫助呼吸時肺膨脹收縮的動作。 橫隔膜:位於肺部下方,為一個穹面薄層肌肉組織,在呼吸時,橫隔膜會上下移動,幫助空氣的「呼」和「吸」。此外,它也使胸部和腹部得以區開來。 肺癌分類 1. 非小細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簡稱 NSCLC)

非小細胞肺癌是最常見的肺癌類型,可再分為以下3種:

肺腺癌(Adenocarcinoma):非吸菸者所罹患的肺癌多為此類,常見於無吸煙史的女性。 鱗狀細胞癌 (Squamous-cell Carcinoma):這種類型的腫瘤病灶多始於中央支氣管附近。 大細胞癌(Large-cell lung carcinoma):此類癌細胞生長速度快、擴散能力強,使其非常難難以治療。 2. 小細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簡稱 SCLC)

小細胞肺癌腫瘤通常出現在較大的支氣管上,其形成原因與抽菸關係極為密切,此類癌症所佔比例較少,但後續展望並不樂觀,因發現時,癌細胞通常已轉移至其他器官。(延伸閱讀:肺癌分類與分期:小細胞癌與非小細胞癌

肺癌症狀與警訊

多數患者並不會有任何肺癌症狀和警訊,且每個人可能也會有不同的身體症狀,有的是肺部症狀,有的是癌細胞轉移到其他部位的症狀,有的則只是不適的症狀。若你有下列的症狀時,請立即諮詢醫師: 胸痛或不適 臉部或頸部靜脈腫脹 不停咳嗽,或咳嗽逐漸惡化、咳血 吞嚥困難 呼吸困難 (推薦閱讀:5 種呼吸法 助肺癌患者調氣息 減焦慮) 嘶啞 喘鳴 血痰 食慾不振 體重無故減輕 疲勞

認識肺癌—了解肺癌種類、症狀、風險與治療 什麼時候該求助醫師?

其他可能肺癌症狀和狀況還有像反覆的肺炎發作,以及肺部中間的淋巴結腫脹。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所提的症狀也可能為其他疾病所致,若剛好有這些症狀,請立即向專業醫師諮詢,以了解症狀背後的原因。(延伸閱讀:無早期肺癌症狀 多症狀呈現是關鍵) 肺癌風險、原因與預防

肺癌原因目前仍不明,任何人都可能罹患肺癌,但醫學界已經知道特定的風險因子會提高其罹癌率,對此,隸屬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MedlinePlus列出以下要注意的肺癌風險:

抽菸和二手煙 家族史 空氣汙染(推薦閱讀:肺癌3大原因:抽菸、空氣汙染、遺傳和病史) 長期暴露於輻射 HIV感染

雖然我們無法預防所有的癌症病例發生,但遠離以上風險,保持健康生活習慣,仍能有效降低罹患風險的機率。(同場加映:不只有菸酒!四種生活中常見一級致癌物) 肺癌診斷與治療 肺癌診斷

病患先需要接受肺癌診斷,以利醫師判斷合適的肺癌治療。此外,透過肺癌分期的檢測,醫師可以更了解癌細胞擴散的程度,肺癌診斷方法包括以下幾種: 個人和家族疾病史諮詢 身體檢查 診斷成像,像是胸部X光,或胸部電腦斷層攝影(Computed Tomography,簡稱 CT)掃描 實驗檢測,像是血液檢測和痰檢測 肺生檢

(延伸閱讀:肺癌很致命!X光等5種方法幫助診斷) 肺癌治療

以目前的癌症治療技術來看,多數肺癌病例是無法治癒的,但根據肺癌分類、其擴散程度、患者健康狀態等等因素,會有以下不同的肺癌治療選擇: 手術 化療 放射線治療 標靶治療(同場加映: 精準打擊癌細胞!標靶治療的原理與6種治療方式

認識肺癌—了解肺癌種類、症狀、風險與治療

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提醒,肺癌治療的選擇多樣恐讓人憂慮或不知所措,所以請務必找專業醫師諮詢,了解其他治療方法的好處與副作用,患者也可以找多位醫師來診斷,不同醫療領域的醫師一起治療肺癌也並不少見,也就是所謂的「第二鑑定醫師」。以下列出5類不同專科的醫師,以及其擅長的醫療領域: 外科醫師:進行手術 胸腔內科醫師:專門於肺部疾病 胸腔外科醫師:專門於胸部、肺部及心臟手術 血液腫瘤科醫師:專門於藥物癌症治療 放射腫瘤科醫師:專門於放射線癌症治療

拔完智齒能吃什麼?多久可以正常吃?7大飲食禁忌要小心!

拔完智齒能吃什麼?多久可以正常吃?7大飲食禁忌要小心!

拔完智齒後的飲食是康復的關鍵之一,透過正確的飲食方法,可減輕傷口的腫脹與不適,究竟拔完智齒後哪些東西可以吃?哪些不能吃?《Hello健康》為您整理了拔智齒7大飲食禁忌,以及拔完智齒適合吃的8種食物,透過正確飲食方式,幫助傷口順利恢復。

拔智齒多久可以正常吃東西?

拔智齒當天以流質或半流質食物為主,通常第2天可開始進食,但仍應避免過燙或刺激性食物;拔完智齒後的腫脹疼痛通常要數日至7天才會康復,待傷口恢復前,應遵守相關飲食原則,以避免發炎等問題。 拔完智齒可以吃什麼東西?

拔完智齒後可以先口感柔軟的溫涼食物,以下整理拔完智齒後適合吃的8種食物,若是較燙的食物,記得先放涼再食用:

希臘優格:富含蛋白質、維生素和、鋅等成分,有助促進傷口癒合 湯、粥 即食燕麥片 鮭魚:含豐富蛋白質、Omega-3脂肪酸,有助消炎 蒸蛋、炒雞蛋 香蕉:提供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如鉀、維生素B6、錳和葉酸 泥狀食物:蘋果泥、南瓜泥、芋泥、薯泥 冰涼甜食:豆花、布丁、果凍、冰沙、冰淇淋;糖分和脂肪含量較高,三高或減肥族群應避免

拔智齒飲食7大禁忌

拔完智齒後,因為傷口正在癒合,須避免吃刺激口腔傷口的食物;以下是拔完智齒後應避免的7種飲食禁忌: 禁忌1:過燙的食物

拔牙後48小時內避免吃過燙或溫度較高的熱食,避免造成傷口血塊溶解而導致乾槽症,建議改吃溫冷流質食物。 禁忌2:刺激性食物

拔牙後48小時內應避免吃易刺激傷口之食物,例如辛辣食物、柑橘類水果及碳酸飲料;拔牙後72小時內也應避免喝酒,因為酒精容易導致傷口出血,造成嚴重疼痛,癒合緩慢,此外酒精也可能與止痛藥產生相互作用。 禁忌3:堅硬的食物

拔牙後48小時內,請避免吃堅果、炸物、餅乾或口感堅硬的水果,例如蘋果芭樂及水梨,容易刺激或卡在傷口,影響癒合。 禁忌4:耐嚼食物

過度咀嚼易使發炎惡化,導致傷口腫脹,因此請暫時對避免魷魚絲、豆乾、昆布條及牛肉乾等耐嚼食物忌口。 禁忌5:使用吸管

在拔除智齒後的恢復期間,也應避免使用吸管。吸管會在口腔中產生吸力,增加乾槽症的風險,減緩傷口癒合並導致疼痛。 禁忌6:吃檳榔與抽菸

拔牙後72小時內需完全避免抽菸、嚼食檳榔,以免刺激傷口,導致出血而延緩癒合。 禁忌7:用傷口附近牙齒咬食物

拔完智齒7天內,避免用傷口側牙齒咬食物,避免拉扯傷口、影響癒合或是使食物卡在傷口造成感染。

披衣菌感染症狀有哪些?會自己好嗎?披衣菌感染原因、治療

披衣菌感染症狀有哪些?會自己好嗎?披衣菌感染原因、治療

披衣菌感染是最常見的性病之一,主要經由性接觸傳染,好發於性行為頻繁的年輕族群。由於披衣菌感染潛伏期長且症狀不明顯,因此多數患者感染後並不自知,導致感染擴散;女性患者可能出現子宮頸炎、卵巢發炎等併發症,男性則可能出現副睪炎、攝護腺炎。本文將為你說明披衣菌是什麼、披衣菌感染症狀及治療方式。

披衣菌是什麼?

披衣菌是種特別的致病菌,比細菌還微小,但卻不像一般細菌可以自行生存,需寄生在活的細胞內才可生長及致病。

披衣菌可分為以下3個菌種,分別會導致不同疾病,而本文將聚焦於常見的性病主因——砂眼披衣菌感染:

砂眼披衣菌(Chlamydia trachomatis):多數披衣菌感染者所感染之菌種,主要透過直接接觸傳染,如性器官接觸或生產時母子垂直傳染,患者可能出現砂眼或性病。 肺炎披衣菌(Chlamydia pneumoniae):肺炎披衣菌引發非典型肺炎的常見原因,患者可能出現咽喉炎、鼻炎、發燒、頭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鸚鵡披衣菌(Chlamydia psittaci):大多在禽鳥類間傳染,但亦可能感染人類而引發「鸚鵡熱」,其典型症狀包含頭痛、發燒、肌肉痠痛、乾咳,部分患者可能發生胸痛,重症可引發呼吸衰竭、腦炎、心內膜炎等症狀。

披衣菌感染症狀有哪些?會自己好嗎?披衣菌感染原因、治療 半數人感染披衣菌沒有症狀

披衣菌感染潛伏期很長,平均約1~2週,長則3~6週,且多數患者沒有症狀(男性約50%、女性約75%),因此難以診斷及治療。

披衣菌感染女性常見症狀 排尿有灼熱感 陰道分泌物增加 性交疼痛 小便疼痛 下腹疼痛 下背疼痛 噁心、嘔吐 發燒 經期不正常出血

披衣菌感染男性常見症狀 尿道出現分泌物 睪丸腫脹疼痛 小便疼痛 尿道口有刺痛感 尿道有搔癢感

若您符合上述一至數項症狀,建議盡快赴診所接受檢查,以免拖延治療時機,或者傳染給另一半。

披衣菌感染若未及時治療,一旦病菌擴散、感染惡化,亦可能導致以下併發症或後遺症: 披衣菌感染女性併發症及後遺症 尿道炎 子宮頸炎 子宮內膜炎 輸卵管炎 卵巢發炎 骨盆腔發炎 不孕

披衣菌感染男性併發症及後遺症 副睪炎 攝護腺炎 不孕

披衣菌感染孕婦新生兒之併發症(生產時,垂直傳染給嬰兒) 結膜炎 失明 嚴重會導致肺炎或其他呼吸道疾病,甚至引發死亡

披衣菌感染症狀有哪些?會自己好嗎?披衣菌感染原因、治療 披衣菌感染高風險族群:15~24歲

披衣菌通常藉由性行為傳染,若性行為包括口交,也可能導致咽喉感染,或引發眼部感染。也因如此,披衣菌感染常發生於性行為頻繁的年輕族群。據統計,15~24歲的年輕族群感染率最高,女性的感染率較男性高。

其他披衣菌感染的危險因子如下: 新性伴侶 非單一性伴侶 共同性伴侶 已經感染性傳染疾病之性伴侶 金錢交易或毒品交易之性行為

建議未滿25歲或者年滿25且符合上述任一高風險行為之女性,每年接受1次披衣菌篩檢,而孕婦則應於第1次產檢時接受披衣菌篩檢,以降低新生兒感染風險。

披衣菌感染診斷複雜,但使用抗生素治療十分有效

披衣菌感染由於症狀較不明顯,因此需透過更進一步的檢查,才可得知是否為披衣菌感染。目前常見的檢查方式如下: 抹片檢查:藉由抹片診斷出70~80%的披衣菌感染。 細胞培養:透過培養細胞得知是否為披衣菌,準確度僅約60%,且培養過程耗時漫長,因此現今較少人使用。 抗原測定:使用免疫螢光或免疫光學抗原偵測的方法,由尿液、精液、 尿道口或子宮頸取得檢體,可於30分鐘至4小時內得知結果。 DNA探針:採取檢體中的DNA後經PCR複製,以DNA探針與其結合後測定,準確率可達95%。

披衣菌的治療相較診斷容易許多,主要使用四環黴素與紅黴素類藥物,如Azithromycin、Doxycycline、Tetracycline等,連續治療1週即可獲得顯著改善。建議性伴侶同時接受治療,避免未來再次交叉感染。

預防披衣菌感染!安全性行為、單一性伴侶

由於披衣菌主要經由性行為直接接觸傳染,建議性行為時應「全程」戴保險套,包含前戲、口交、肛交等非陰道交之性接觸。另外也建議保持單一性伴侶,以降低罹患性傳染病的風險。(延伸閱讀:性病別從口入!口交也有專門保險套

掉髮嚴重怎麼辦?飲食、按摩等5大方法!成功找回豐盈秀髮

掉髮嚴重怎麼辦?飲食、按摩等5大方法!成功找回豐盈秀髮

健康美麗的秀髮可以使人更有自信,若出現掉髮、禿頭、白髮或頭髮受損,外觀受到影響,自信心也會跟著開始降低。造成頭髮受損、掉髮的原因很多,在接受正規治療的同時,我們也需要從飲食、生活等各層面下手,以下《Hello健康》提供5種方法,幫助促進你的頭髮生長,重回美麗秀髮。

1. 飲食營養充足不掉髮

幫助頭髮生長最好的方式,就是獲得充足的營養,你應該多攝取富含蛋白質、脂肪、鐵、鋅、維生素的食物,以確保頭髮能獲得足夠的養分,一旦頭髮健康了,就會長得快!

蛋白質和脂肪:雞肉、魚肉、蛋、黃豆製品、堅果等,都可以為身體提供蛋白質,並促進角蛋白的生長;角蛋白是生成頭髮與指甲的重要成分。 鐵: 瘦肉、黃豆製品、豆類、小扁豆都含有鐵。 鋅:鋅也是毛髮生長必需的物質,烤南瓜、牡蠣、低脂烤牛肉、 可可粉等,都可以為毛髮提供鋅。 維生素C:維生素C會刺激膠原蛋白生成,膠原蛋白對皮膚與頭髮健康很重要,你可以找到很多含有維生素C的食材,例如柑橘類、青花菜、菠菜等。蛋、堅果、莓果、魚與蔬菜所含有的生物素,也能使你的頭髮更強韌。 維生素B群:維生素B群如維生素B12及B6等,都是代謝必需的營養素,研究顯示這些維生素可以促進頭髮生長。糙米和全榖物等複合碳水化合物、鮭魚、深綠色葉菜類,以及海藻等都是良好的維生素B群來源。(延伸閱讀:千年草藥快種!6個強大功效蘆薈都有

 除了補充以上所列的營養素之外,你也應該避免菸、酒,不只是為了秀髮,對你的健康也同樣有益。 2. 按摩頭皮促進頭髮生長

頭皮按摩可以幫助身體放鬆,也能促進頭髮生長。頭皮按摩不但促進毛囊的血液循環,也具有舒壓的功效,你可以依下列3個步驟幫自己做頭皮按摩,也可以找專業人士代勞。 先用你最喜歡的洗髮精和保濕產品,輕柔地清洗秀髮,頭髮濕潤的時候要更加留心,因為此時的頭髮比較脆弱。 用指尖輕輕地按摩頭皮,你可以先將手指伸直,再收回,然後持續數次。 用十指環繞著頭,按摩整個頭皮,每天至少一次,每次持續按摩三至五分鐘。(同場加映:頭髮濕濕可梳嗎?梳頭髮的好處看這邊)

掉髮嚴重怎麼辦?飲食、按摩等5大方法!成功找回豐盈秀髮

3. 天然產品不傷髮

你可以將天然精油滴到頭皮上來按摩頭皮,椰子油、橄欖油、蘆薈膠或蜂蜜都可以刺激頭髮生長,這些產品都可以為頭髮帶來保濕效果,讓你的髮絲更柔順。(同場加映:頭髮分岔無光澤?7天然方式修護髮質) 4. 維持荷爾蒙平衡

荷爾蒙失調會造成掉髮、阻礙頭髮生長。壓力和睡眠不足都會影響荷爾蒙的平衡,因此你應避免承受過大的壓力,並保持充足睡眠來確保健康。(同場加映:別驚!頭髮整撮掉的 11 個原因分析)

掉髮嚴重怎麼辦?飲食、按摩等5大方法!成功找回豐盈秀髮 5. 讓頭髮休息生長,避免過度做造型

吹、整、染、燙、拉直都會損傷你的秀髮,所以你應該避免過度或太頻繁的改變髮型,在完成頭髮造型後,請避免讓頭髮接觸灰塵、日曬或風吹。(同場加映:染髮風險必知!天然染劑安心自己來)

要讓頭髮長得快的關鍵,就是保持秀髮健康,避免頭髮受到傷害,而為身體提供充足的營養則是不二法門。

核災發生時怎麼逃?躲哪裡?輻射傷害有哪些?核災避難逃生詳解

核災發生時怎麼逃?躲哪裡?輻射傷害有哪些?核災避難逃生詳解

由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編導,以原子彈之父為背景的傳記型電影《奧本海默》(Oppenheimer),近日上映後獲熱烈迴響,首週就創下全球1.74億美元的票房成績(約新台幣 55 億元);事實上,近年有許多以核能、核災為主題的影集,例如以日本福島核災為背景的《核災日月》,或是講述車諾比核災的《核爆家園》,這些作品都說明了核能的力量及核災的恐怖。

對許多人來說,核災似乎很遙遠,感覺不太會發生,但地小人稠的台灣,就擁有四座核電廠,包括一座停工封存且建照過期的的核四;目前核一與核二廠都已除役,雖只剩核三廠運轉發電,但一旦核災發生,幾乎島上民眾都會受影響;究竟核災發生時該怎麼辦?往哪跑?核輻射對人體有何傷害?《Hello健康》依據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的資料,為您解說核災應變流程與措施。 核災危害、輻射傷害解說

核災的輻射為游離輻射,指會破壞生物細胞分子的高能量輻射,而手機、電腦所散發出來的輻射,則是低能量的非游離輻射;游離輻射若強度高,可直接讓細胞死亡,若不高則可能損壞細胞,或改變細胞內部構造,大幅提高突變與癌化的機率。

當核電廠發生輻射外洩或意外事故時,游離輻射對人體的傷害,可分為輻射暴露 (Exposure)及輻射污染(Contamination)等兩種: 輻射暴露 :身體直接受到外在輻射線之照射,可能傷害人體,但不會傳染影響他人。 輻射汙染:身體內外留有放射線物質,不僅可能危害自身健康,也會導致接觸者被輻射污染,造成輻射傷害。

輻射可能對人體各系統造成下列急性傷害: 生殖系統:男性精子品質降低、孕婦發生自然流產及胎兒畸形等。 造血系統:導致紅血球缺乏,引起免疫功能不全、傷口癒合不良、增加感染併發症、出血及貧血等症狀。 腸胃系統:造成腸黏膜上皮細胞受損、腸壁潰瘍、壞死、穿孔或腹瀉,或出現便血、脫水、電解質不平衡、腸炎、細菌感染、腹膜炎、敗血症等症狀。 神經、血管系統:若暴露於20~30格雷(Gy,輻射線的吸收劑量單位)的高劑量輻射中,人體神經、血管系統會產生嚴重傷害,引發嘔吐、嗜睡、意識不清、步態不穩、抽搐及淋巴球數目接近零等。

如何得知核災發生?

若國內的核電廠發生核子事故時,政府會透過下列方式通知民眾: 簡訊通知 發布核災警報 街道巡迴廣播 透過電視、網路及廣播通知

核災發生時怎麼逃?躲哪裡?輻射傷害有哪些?核災避難逃生詳解 核災發生時要躲起來嗎?該躲哪裡?

核災發生時,躲藏於鋼筋混凝土建築物內,可達輻射防護效果約80%以上,所以聽到核災警報或廣播車巡迴播送時,就應立即採取掩蔽行動: 若人在室外:立即進入室內。 若人在車上:關閉車窗,將空調設為車內循環,同時打開收音機了解最新狀況,並盡速返家或遠離事故影響區域。 若人在家中或剛返家: 進屋者都需立即洗淨臉、雙手。 關閉門窗,將空調改為室內循環。 把食物和飲用水放進容器且密封。 打開電視、廣播,隨時注意最新狀況。

核災發生時怎麼逃?躲哪裡?輻射傷害有哪些?核災避難逃生詳解

核災發生時怎麼逃?躲哪裡?輻射傷害有哪些?核災避難逃生詳解 接獲核災疏散指示該怎麼做?

若核災事故持續惡化,需進行疏散時,政府會透過電視、電台持續播放疏散通知,而廣播車也會協助巡迴播送,通知核能發電廠附近或受影響區域的民眾。 核災疏散注意事項 並非所有核子事故都需疏散,請遵照政府指示行動。 疏散過程中,若有任何需要,請聯絡村里長或警察局。 可赴住家附近的集結點或公車站牌集合,搭乘政府的專車到避難收容處所,或自行開車到避難收容處所。 若您是旅遊觀光客,有交通工具者請即離開事故地區,或遵循憲警人員疏散指示行動。 寵物可一同外出疏散。

核災發生時怎麼逃?躲哪裡?輻射傷害有哪些?核災避難逃生詳解 學校學生該怎麼辦?

為讓核能電廠鄰近學校學生在疏散安置後,仍可持續求學,政府已擇定避難收容處所的鄰近學校做為「安置學校」,以便進行後續復學作業。

核災發生時怎麼逃?躲哪裡?輻射傷害有哪些?核災避難逃生詳解

​​​​有關各地區核電廠鄰近的接待學校、防護站及避難收容處所的地點,請點選以下連結: 新北市 基隆市 屏東縣 碘片是什麼?核災為什麼要吃碘片?

服用碘片的目的,是為讓人體先吸收這種穩定的碘,避免放射性碘在體內聚積,達到保護身體的效果。

為達到有效保護功能,碘片的最佳服用時機為放射性碘外釋之前至放射性碘外釋後6小時內,超過6小時其保護功能將遞減。由於碘片為衛生福利部指定藥品,請於政府通知時才能服用。

核災發生時怎麼逃?躲哪裡?輻射傷害有哪些?核災避難逃生詳解 碘片何時發放?

碘片發放的時機與範圍,會視核子事故的實際狀況,如輻射外釋情形、氣象條件,以及民眾是否已採取相關防護行動等來變動。

目前地方政府針對核一、二、三廠緊急應變計畫區內之民眾,提供每人4日份為基礎: 2日份的碘片預先發給民眾自行保管 其餘2日份貯存於各地區鄉鎮衛生所、地區醫院,於事故發生時再適時發予。 核災避難要準備什麼?

防災包的用途是當災難或緊急事故發生時,人員可將避難所需的各項物品一次帶走,因此防災包應置於家中或工作場所隨手可拿之處,且防災包內的必需品則需隨時檢查更新。

核災發生時怎麼逃?躲哪裡?輻射傷害有哪些?核災避難逃生詳解

(圖片授權:達志影像、行政院原子能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