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斑如何去除?成因為何?4方法治療脂漏性角化症

老人斑如何去除?成因為何?4方法治療脂漏性角化症

什麼是老人斑?

聽到「老人斑」一詞,許多人都會誤認為這是老年人的專利,實際上它也可能出現在年輕人的皮膚上。

老人斑又可稱作脂漏性角化症,一般而言,脂漏性角化症如果沒有任何不適症狀就不需至皮膚科進行診療,但若為了美觀則可選擇藉由雷射等方式淡化斑點。 老人斑成因?認識脂漏性角化症

脂漏性角化症(Seborrheic keratosis)是相當常見的皮膚問題,好發年齡約在50歲左右,而隨著年齡增加,數量也會逐漸增多,所以此症才得名「老人斑」。

然而,若經常在戶外活動,卻未做好防曬工作,皮膚經過紫外線長期曝曬,也可能會提早出現老人斑。(推薦閱讀:夏天曬太陽皮膚發癢、起紅疹?小心紫外線引發光過敏!6大症狀你中了嗎) 皮膚有咖啡色斑點?老人斑的症狀說明

老人斑外觀通常會隆起,呈現米粒大小的粗糙模樣,厚度可達0.5公分高。

老人斑的顏色多為淡褐色、棕色或深黑色,儘管身體任何部位都可能會出現老人斑,但以胸部,背部,頭部、臉部及四肢為最常見的生長部位。

皮膚出現不明斑塊 盡早就醫檢查

絕大多數的老人斑與皮膚癌並無關連,但有些皮膚癌的早期症狀卻易遭輕忽或當成老人斑,而延誤就醫時機。

建議民眾若發現皮膚有邊緣不規則、顏色不均或快速隆起的黑斑、痣或斑塊,應盡早前往皮膚科就診,依據醫師的專業判斷,接受進一步的檢查。(推薦閱讀:皮膚長痣、長斑是皮膚癌前兆?皮膚癌初期症狀、檢測全解析)

如何去除老人斑最有效?4方法治療脂漏性角化症

由於脂漏性角化症並不會對人體造成危害,因此原則上可無須進行治療,但若有美觀的考量,患者可透過以下4種常見治療方式,去除老人斑:

液態氮冷凍治療(Liquid nitrogen cryotherapy):最常見的脂漏性角化症治療方式,透過以零下196度的液態氮冷凍病灶、再解凍的方式,來破壞皮膚上的病灶細胞,進而使病灶形成水泡,患者可能於治療過程中感受到短暫疼痛,但其疼痛仍較其他治療方式輕微,感染併發症的可能性也較低。 在治療過後,皮膚病灶上則會形成棕黑色的痂皮,待表皮細胞長好後,上面的痂皮便會脫落,露出粉嫩的新皮,而從治療到痂皮脫落的所需時間約1~3週。 化學燒灼法(Chemical cautery):化學燒灼法的治療費用較低,主要會先以35~50%的三氯醋酸(Trichloroacetic acid)塗抹於病灶上,隔天斑點上就會形成黑色的痂皮,約可於1週內脫落。之後,醫師會再開立消炎藥膏,供病患於痂皮脫落後塗抹,並搭配防曬乳或其他美白保養品,更有助於傷口癒合及預防老人斑再次生成。 銣雅各雷射(Nd-YAG Laser)治療:透過發射2種不同波長(532nm、1064nm)的雷射光至皮膚真皮層,以去除老人斑、雀斑等各類黑斑,而此種治療方式成本較為便宜,缺點為治療時會引起破皮出血、紅腫、疼痛、結痂等情形,可與醫師討論過後再考慮是否進行雷射。 脈衝光治療(Intense pulsed light):脈衝光屬於非侵入性治療,主要以多種波長照射,使皮膚組織吸收到特殊光線後,遭到破壞或重組,以達到除斑功效,經過治療後皮膚不會有明顯發紅結痂的症狀出現,但需配合一定的療程,一般約3週治療1次,標準療程為6次。

老人斑如何去除?成因為何?4方法治療脂漏性角化症

防曬做得好 老人斑不上身

想保有好膚質,預防脂漏性角化症早早找上門,建議民眾出門應先擦好防曬乳,白天出門後記得撐陽傘,且盡量避免於早上11點至下午3點之間外出為佳。

此外,從事戶外運動或處於室內照得到太陽的地方時,由於身體可能會大量出汗,所以也應勤擦防曬乳或穿著長袖衣褲阻擋紫外線,才可有效降低並延緩老人斑生成。(推薦閱讀:紫外線防護係數UPF是什麼?夏日防曬衣服挑選4大重點

聞腋青年好困擾、8成遺傳自父母!改善狐臭看這科、4大療法治療狐臭

聞腋青年好困擾、8成遺傳自父母!改善狐臭看這科、4大療法治療狐臭

夏天到了總想要穿輕薄的衣服清涼一下,但是當腋下散發出濃濃的臭味時常讓人退避三舍。狐臭是不少人的惡夢,不管多頻繁地透過洗澡、換穿衣物就是無法掩蓋臭味,雖然沒有生理危害,但也為患者帶來社交上莫大的困擾。

究竟是造成狐臭的原因有哪些?何種人容易有狐臭?有狐臭困擾又該看哪科?該如何才能有效治療與改善?就讓《Hello健康》帶你一起擺脫狐臭的煩惱。

狐臭原因?

狐臭又稱「腋下臭汗症」(apocrine bromhidrosis),皮膚有2種汗腺,分別為大汗腺以及小汗腺。大汗腺又稱為頂漿腺,分布在腋下、外生殖器、外耳道、乳房腺體,大家常常聽到的狐臭是由大汗腺所引起。因此當狐臭症狀發生時,通常會建議應求診皮膚專科的醫師做進一步治療。(推薦閱讀:體味重恐是疾病警訊?汗臭味來自細菌分解)

由於頂漿腺功能旺盛,其分泌的液體被細菌分解後,會產生二氧化硫以及氨,這時就會產生1種特殊、刺鼻的味道。另外,頂漿腺也分布在耳朵周圍,所以有狐臭的人通常耳垢也較為濕潤。

小汗腺又稱為外分泌汗腺,在比較淺的真皮層,遍布於全身,受到體溫調節而排汗,分泌的汗液主要是以水和鹽分為主。然而,小汗腺若分泌完汗液後沒有及時清潔,被細菌分解也會有異味產生,也就是我們俗稱的汗臭味。若小汗腺分泌過多的汗液,會有「多汗症」的問題,而多汗症經常與狐臭合併發生。

至於為什麼會有狐臭,大部分都是與遺傳有關,若父母2者都有狐臭,子女有狐臭的機率高達80%。

聞腋青年好困擾、8成遺傳自父母!改善狐臭看這科、4大療法治療狐臭 狐臭的人通常有哪些特徵?

除了遺傳會造成狐臭,這裡也整理了狐臭的人大多會有的特徵或是習慣: 人種:黑人有狐臭的比例高於亞洲人。 男女:男女比數差不多,但女性會稍微多一點。 年齡:青春期之後會很明顯,但中年之後會逐漸消失。 生活習慣:腋毛多、飲食偏辛辣、重口味的人較容易有狐臭。 狐臭怎麼改善?

若只有輕微的狐臭味,可以按照下列生活習慣來改善異味: 保持腋下乾燥,流完汗就馬上擦乾。 穿著排汗衣物且要常常更換。 使用止汗劑、清香劑改善異味。 改善飲食習慣。

聞腋青年好困擾、8成遺傳自父母!改善狐臭看這科、4大療法治療狐臭 有狐臭怎麼辦?看哪科?狐臭4大治療方法一次看

雖然症狀輕微的人可以利用生活習慣改善臭味,但有些人的狐臭已經嚴重到干擾到生活與社交,此時就需至皮膚科,進行特殊治療及手術來改善狐臭的問題:

肉毒桿菌素:療程快速簡單,但需要重複施打,效果維持6~8個月左右。 頂漿腺刮除手術:切除腋下的頂漿腺,傷口約4~5公分,術後較難照顧且汗腺沒有切除乾淨的話,味道依然會存在。(你也想知道:止汗手術風險大?手術前必知注意事項) 微創旋轉刀刮除手術:手術前會將腋毛清潔與清除,可以縮小傷口與術後恢復時間,適合狐臭很嚴重的患者。 非侵入式的微波止汗治療:透過熱能破壞兩側腋下汗腺來達到去除異味的效果,若患者的狐臭有合併多汗症,可以考慮此治療手術。

無咖啡因安心睡!蕎麥茶5大功效看這邊,這1種人不建議喝!

無咖啡因安心睡!蕎麥茶5大功效看這邊,這1種人不建議喝!

蕎麥營養價值高,飽含多種礦物質、維生素與膳食纖維,尤其獲得日本人青睞,將其製成多種蕎麥食品與飲品,如蕎麥麵、蕎麥茶等。

蕎麥茶味道溫潤、不含咖啡因亦帶有些微焦香,不僅較不傷胃或引發失眠,更具幫助降血脂等諸多好處,只不過蕎麥茶也並非適合所有人。就讓《Hello健康》為你解析蕎麥茶優缺,讓你聰明喝茶無負擔。 蕎麥:高營養價值的保健食品

蕎麥(Buckwheat),原產於中國西伯利亞及黑龍江一帶,自日治時期引進台灣,目前多種植於中部一帶。蕎麥屬五穀根莖類,其味道帶有特殊香氣,不只可作為高澱粉主食,蕎麥富含營養,是相當優秀的保健食品。除含有豐富的維生素B以及礦物質之外,蕎麥所含澱粉也因易於醣化,有利人體吸收,適合腸胃疾病患者食用。此外,由於不含咖啡因,蕎麥也十分適合泡製為茶品飲用,而不必擔心睡眠品質受到影響。 蕎麥的營養成分

據食品營養成分資料庫,每100公克蕎麥含361大卡,並含鉀離子394毫克、鎂離子181毫克、磷離子299毫克,還有維生素B群、C、E以及多種人體所需胺基酸。

無咖啡因安心睡!蕎麥茶5大功效看這邊,這1種人不建議喝! 蕎麥茶的5大功效

想獲得蕎麥的健康好處,將蕎麥種子沖泡為帶有迷人香氣的蕎麥茶,是十分誘人的選擇。蕎麥茶不含咖啡因,因此對咖啡因敏感的民眾亦可放心飲用。以下是蕎麥茶對人體的5大功效:

補充蛋白質:蕎麥含蛋白質以及其他人體所需胺基酸,且蕎麥所含蛋白質為水溶性,可溶於甘醇的茶水之中一併入喉,對於適合作為素食者補充蛋白的選項之一。不僅如此,蕎麥所含胺基酸也是生產角蛋白的重要原料,進而促進頭髮與指甲生長,保持膚質富有彈性。(延伸閱讀:吃素蛋白質怎麼補充?必知5種素食蛋白質來源) 保護心血管:蘆丁(Rutin),又稱芸香素,能幫助人擴張血管以及強化血管壁。另外,蕎麥所含檞皮素同樣有降低血壓的功效,預防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 抗發炎:蕎麥茶含有多種抗氧化劑,包括黃酮類化合物、多酚類,維生素E,皆有助對抗人體內因氧化反應所產生自由基,減緩發炎反應、延緩衰老。 保持血糖穩定:蘆丁不僅能降低血壓,並能調節人體血糖,維持體內胰島素的濃度平衡,降低罹患糖尿病風險。 改善腸道健康:蕎麥茶含豐富纖維,能改善腸道環境,預防便祕。根據動物實驗指出,蕎麥蛋白可有效降低大腸癌風險。

蕎麥茶不建議腎臟病患者飲用

儘管蕎麥茶營養豐富又不含咖啡因,對腸胃的刺激性較低,但蕎麥茶含大量的磷離子以及鉀離子,不利腎臟病患者代謝,恐加劇病情,故不建議腎臟病患者飲用。(延伸閱讀:大明星也被圈粉!「無麩質飲食」減肥法≠瘦身保證、無麩質是什麼你吃對了嗎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一直有尿意但尿不出來?出現尿滯留8大症狀快就醫

一直有尿意但尿不出來?出現尿滯留8大症狀快就醫

明明尿意甚濃、感覺膀胱快滿到脹裂,結果衝去廁所卻沒尿幾滴就結束,小心你可能有尿滯留的問題!

根據衛福部所提供的資料,男性尿滯留機率通常較女性高,且和年齡成正比,若於70歲男性有10%尿滯留機率;80歲的男性則高達30%。究竟什麼是尿滯留?《Hello健康》為您解析6大關鍵原因,掌握就醫時機盡早治療。 什麼是尿滯留?

尿液是由腎臟從血液中過濾出來的廢物所組成,經腎臟過濾後尿液會流向膀胱,再通過尿道排出體外,而尿滯留(Urinary Retention)則是指尿液鬱積膀胱無法自主排出的現象,以下分成急性尿滯留和慢性尿滯留說明: 急性尿滯留(Acute urinary retention):急性尿滯留在男性身上較為常見,男女發生率大約13:1,且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上升,膀胱會突然無法排出脹滿的尿液,造成膀胱出現脹痛感,需要立即就醫檢查。(延伸閱讀:尿尿痛變血尿?急性膀胱炎女性易感染、簡單7撇步預防急性膀胱炎復發) 慢性尿滯留(Chronic urinary retention):患者的膀胱功能會逐漸下降,導致膀胱有過多餘尿滯留於膀胱,讓病患經常有想尿卻尿不出來或尿不乾淨的感覺,長期下來就會造成慢性尿滯留。 尿滯留的6大原因

義大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吳振宇指出,諸如感染、結石或藥物副作用皆可能引發尿滯留,以下將常見原因分為6點介紹:

攝護腺肥大:隨著年紀增長,男性荷爾蒙的刺激會造成組織增生,引發攝護腺肥大,進而出現排尿困難、膀胱發炎、急迫性尿失禁、尿滯留等症狀。 尿道結石:結石可能會刺激膀胱,導致頻尿及引發膀胱炎;若結石阻擋了膀胱出口,則會導致尿滯留。 糖尿病:約有20%~60%糖尿病患會發生膀胱病變,主要因其體內的高血糖造成神經軸突發生病變,使逼尿肌活性變差,進而造成患者容易有解尿不乾淨、尿滯留和滿溢性尿失禁等情況發生。 急性攝護腺炎:主要由革蘭氏陰性桿菌引起,如變形桿菌(Proteus species)與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 ,造成攝護腺發炎腫大,進而阻塞尿道,引發尿滯留。常伴隨解尿疼痛、發燒等現象。 服用藥物:許多人感冒時會至藥局自行購買成藥服用,但有些藥物具引發尿滯留的副作用,如用來緩解流鼻水等過敏症狀的抗組織胺藥物,其中就內含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氯苯那敏(Chlorpheniramine)及Hydroxyzine;降低黏膜充血與減輕鼻塞症狀的甲型交感神經受體致效劑具有偽麻黃鹼,皆可能促使尿滯留發生。此外,像是用來治療頻尿及腸躁症的抗乙醯膽鹼,也會抑制膀胱收縮,引發尿液滯留。 手術後併發症:如髖關節置換術、脊椎手術、直腸手術、女性骨盆問題手術或痔瘡切除手術等,皆可能會造成患者在術後出現尿滯留的情形。

一直有尿意但尿不出來?出現尿滯留8大症狀快就醫 一直想尿但沒尿?尿滯留症狀說明

尿滯留的症狀繁多,以下分別說明急性尿滯留與慢性尿滯留的症狀: 急性尿滯留 膀胱尿液過滿,無法隨意走動 下腹部劇烈疼痛、腫脹 慢性尿滯留

慢性尿滯留症狀通常會讓人難以察覺,以下為常見的5種症狀: 解尿困難 解尿時無法完全排空膀胱 頻尿但尿量減少 漏尿 輕微下腹部疼痛 尿流速緩慢

建議民眾若符合以上任一症狀,皆應至醫院接受檢查,確保泌尿道健康無虞。

4種診斷尿滯留的方法 膀胱超音波檢查(Bladder Scan):醫師會經由超音波檢查膀胱殘餘尿量,以及有無結石和腫塊。 膀胱鏡檢查(Cystoscopy):若無法透過影像檢查進行診斷時,需利用膀胱鏡將一端帶有微型攝像頭的細管插入尿道,直接檢視膀胱內的狀態,若診斷後發現問題,必須進一步取得檢體化驗。 膀胱尿路動力學檢查(Urodynamic testing):檢查時會置入尿道導管及肛管,對膀胱內壓力進行測試,了解病患儲尿及排尿的動態過程,並判斷膀胱排空的情況。 肌電圖(Electromyography):使用傳感器來測量膀胱和尿道括約肌及其附近肌肉和神經的活動狀況。

一直有尿意但尿不出來?出現尿滯留8大症狀快就醫 尿滯留治療:放鬆肌肉搭配導尿管引出餘尿

吳振宇醫師表示,尿滯留的治療主要有2大重點: 使用藥物放鬆膀胱頸肌肉或攝護腺尿道壓力,增加尿流量。 使用導尿管幫助病人導出殘尿。

以下列出尿滯留4種常見治療方式: 泌尿道平滑肌作用劑:常見藥物為Bethanechol chloride,能使副交感神經系統興奮,增加膀胱迫尿肌的張力,促使排尿順利。 α交感神經阻斷劑(Alpha-adrenergic blocker):α交感神經阻斷劑是目前用來治療攝護腺肥大所造成的下泌尿道症狀最常使用的藥物,藉由放鬆攝護腺平滑肌,達到改善尿滯留的效果。(推薦閱讀:攝護腺肥大怎麼辦?攝護腺症狀自我評估就靠 IPSS) 抗生素:若因手術後遭感染而出現尿滯留的問題,醫師會先找尋感染源,再透過抗生素替病患進行下一階段的治療。 導尿管:當發生急性尿滯留時,醫師會為病患放置尿管或導尿減緩病人的不適,而導尿管持續的時間則與當時脹尿的程度有關。 自我導尿:對於慢性尿滯留的病人而言,若學會自我導尿,則可免除長期必須攜帶尿袋的不便,並能降低因長期放置導尿管引發泌尿道感染的風險。

如何預防尿滯留?

吳振宇醫師建議,民眾可採取以下3種方式來預防尿滯留: 避免憋尿:若尿意來襲,應盡快如廁,否則憋尿容易使膀胱衰弱,增加尿路感染及結石的機率,進而導致尿滯留。 凱格爾運動:凱格爾運動為一種骨盆底肌肉強化運動,不僅能鍛鍊骨盆底肌肉,還能改善膀胱與腸道功能,除有助預防尿滯留,也經常用於改善產後婦女的尿失禁。(推薦閱讀:尿失禁的治療與預防:凱格爾運動練骨盆底肌) 調整飲食習慣:平時應避免飲用冰冷飲料或刺激性飲食(如酒精、辛辣食物等),以及睡前時少喝水,可減少對膀胱的刺激,降低尿滯留的風險。

慢性攝護腺炎是什麼?掌握慢性攝護腺炎2大原因、症狀及治療

慢性攝護腺炎是什麼?掌握慢性攝護腺炎2大原因、症狀及治療

攝護腺是男人特有的器官,位於膀胱和尿道交接處。一般而言,中年之後的攝護腺肥大尤其帶給男性最多困擾;然而對於年輕男性而言,解尿不順、會陰部疼痛都有可能都是慢性攝護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的前兆,治療成效往往難以藥到病除,也很容易復發,讓許多男性不堪其擾,究竟有哪些原因會引發慢性攝護腺炎?會出現哪些症狀?該如何治療呢?《Hello健康》請到義大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吳振宇,為您解答慢性攝護腺炎的各類疑問。

慢性攝護腺炎的原因

慢性護腺炎可依據是否為細菌感染導致,分為以下2種類型分別說明罹病原因: 慢性細菌性攝護腺炎(Chronic Bacterial Prostatitis):因細菌感染所導致的慢性細菌攝護腺炎,可能由上行泌尿道、直腸或淋巴遭到大腸桿菌、革蘭氏菌等致病菌感染引發。(推薦閱讀:尿尿好痛!為何會有尿道炎?如何預防?) 慢性非細菌性攝護腺炎(Chronic Nonbacterial prostatitis):又可稱作慢性骨盆疼痛症候群,可分為發炎性與非發炎性,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慢性攝護腺發炎,致病的機轉目前尚無定論。不過吳振宇醫師表示,有一說為病患可能因括約肌不正常收縮,而引起攝護腺內尿道壓力增加,造成尿液逆流進入腺體引起攝護腺發炎。(同場加映:攝護腺肥大怎麼辦?攝護腺症狀自我評估就靠 IPSS)

慢性攝護腺炎是什麼?掌握慢性攝護腺炎2大原因、症狀及治療

慢性攝護腺炎有哪些症狀?

吳振宇醫師表示,慢性攝護腺炎主要症狀為疼痛及排尿障礙,疼痛的部位通常在下腹部、會陰部、鼠蹊部、陰莖和睪丸附近,排尿障礙則包括解尿困難、尿流緩慢、頻尿、急尿感及夜尿次數多,或於射精時引發不適。另外,慢性細菌性攝護腺炎患者易因反覆攝護腺感染,而影響精蟲品質。

慢性攝護腺炎診斷

吳振宇醫師提醒民眾,若出現上述慢性攝護線炎的症狀時,應盡快就醫檢查。醫師會先詢問你是否有相關病史,並進行下列幾項基本的身體檢查: 肛門指診:醫師會先讓病患面部朝上躺下或側臥,雙腳朝向腹部彎曲讓雙手抱住。接著,醫師的食指會由病患的肛門伸入、觸摸其攝護腺,以確認患者是否有些許壓痛及腫脹等慢性攝護腺炎的症狀。(延伸閱讀:攝護腺癌診斷與治療:用肛門指診與切片檢查) 尿液檢查:藉由分析病患的尿液樣本,找出其中是否遭到大腸桿菌等致病菌感染。 攝護腺按摩:由攝護腺旁邊往中間按摩,以便收集病患的攝護腺液,再將檢體拿去做顯微鏡檢查及細菌培養,進一步鑑別診斷。

慢性攝護腺炎治療方法

慢性攝護腺治療方式可分成藥物及物理治療: 藥物治療 抗生素:目前用來治療慢性細菌性攝護腺炎的抗生素,主要為Trimethoprim及Quinolone,病人用藥時間需至少1個月來達到療效;若病況較為嚴重,可能需要用藥長達3個月,甚至半年;然而也有一些患者於治癒後2年內復發。 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甲型交感神經阻斷劑可降低膀胱頸和近端尿道張力,減少尿液逆流進入攝護腺。 肌肉鬆弛劑:可以放鬆骨盆底肌肉、減少痙攣引起的疼痛及排尿障礙。 消炎止痛藥:能夠緩解慢性攝護腺炎發作後所帶來的疼痛。

物理治療

醫師除了會給予病患藥物治療外,還會搭配物理治療同步改善,包括進行攝護腺按摩、熱療坐浴或低能量震波等,緩解病患骨盆神經肌肉不適症狀。

吳振宇醫師指出,手術治療在慢性攝護腺炎不是主要角色,除非病患因膀胱頸狹窄、攝護腺肥大或其他原因而造成慢性攝護腺炎;或症狀極為嚴重,且藉由上述藥物及物理治療皆無效用時,醫師才會經尿道替病患進行攝護腺刮除或剜除手術。(點此了解如何預防攝護腺炎)

腎絲球腎炎是什麼?腎絲球腎炎的原因、症狀及治療一次答

腎絲球腎炎是什麼?腎絲球腎炎的原因、症狀及治療一次答

李先生近期解尿時,發現自己除了尿量減少、出現血尿外,還注意到自己的手腳都有些微水腫,讓他非常擔心,立刻就醫檢查後,才得知自己罹患腎絲球腎炎。

究竟為何會罹患腎絲腎球炎?而我們又能透過哪些症狀發現腎絲球腎炎,及時就醫治療呢?《Hello健康》邀請到長庚醫院腎臟科陳俊宇醫師,帶你一起了解腎絲球腎炎的成因、常見症狀及治療方法,與您一同守護腎臟健康! 腎絲球腎炎是什麼?

腎絲球腎炎(Glomerulonephritis)是指腎臟的腎絲球發炎,其發生原因主要有以下3種: 免疫混亂:當身體其他部位遭感染或因自體免疫疾病,造成大量免疫複合體產生,並經血管送至腎絲球,便使分子較大的免疫複合體沉積在腎絲球,形成發炎反應。或者是自體抗體 (Autoantibody)、補體(如:C3、C4)攻擊腎絲球造成腎病變。 重金屬、環境污染物:如塑化劑、PM2.5懸浮粒子 藥物副作用:胺基糖苷類(Aminoglycoside)抗生素、非類固醇消炎藥(NSAID)、鉑金類(Cisplatin)化療藥物. 

腎絲球腎炎的原因一次看

可能引起腎絲球腎炎的原因繁多,但通常與腎絲球直接遭受感染無關,以下列出常見造成腎絲球腎炎的原因: 腫瘤:血液腫瘤或惡性腫瘤如大腸癌和肺癌,可能因其特殊抗原或分泌的因子,促使體內形成免疫複合體沉積在腎絲球,進而導致腎絲球腎炎。 (推薦閱讀:什麼是腫瘤?良性與惡性腫瘤成因及自我檢查) 藥物:服用非類固醇類止痛藥、含金化合物或胺基糖苷類抗生素,皆可能引起腎絲球病變。(延伸閱讀:止痛藥等5種藥物別亂吃!吃多小心傷腎不自知) 自體免疫疾病及血管炎:自體免疫疾病如紅斑性狼瘡,會因為免疫複合體的沉積而造成腎絲球腎炎;至於血管炎所造成的腎絲球腎炎,情形通常較嚴重,需要積極治療。 遺傳:腎絲球腎炎可能因家族遺傳膠原蛋白及酵素的缺陷所致,如未及早發現,最後演變為腎衰竭。 感染:不少病毒或細菌的感染後,可能引發免疫混亂而造成急性腎絲球病變,像是鏈球菌咽喉炎或皮膚感染,皆有機會引發急性腎絲球腎炎。

腎絲球腎炎2大類型

腎絲球腎炎可以依照病程,分成急性腎絲球腎炎以及慢性腎絲球腎炎,以下分別說明: 急性感染後腎絲球腎炎(Post-Infectious Glomerulonephritis)

急性感染後腎絲球腎炎病患大多為幼兒和年輕人,根據台北榮總的照護須知,約有28~47%的患者會因溶血性鏈球菌引發急性腎絲球腎炎;約12~24%的病患則會透過金黃色葡萄球菌或表皮葡萄球菌引發感染,或可能因病毒、膿包性皮膚炎或肺炎等疾病,使身體產生免疫混亂,導致腎絲球出現急性發炎。 慢性腎絲球腎炎

慢性腎絲球腎炎是指2側腎臟的腎絲球持續發炎1~2年以上之症狀,其也可能由未妥善治療的急性腎絲球腎炎轉變而來。慢性腎絲球腎炎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所以病患容易輕忽自身病情、延誤就醫,最後往往導致腎衰竭。

腎絲球腎炎5大常見症狀 血尿:腎絲球腎炎的患者因體內的腎絲球遭到破壞,使紅血球通過腎絲球進入尿液中,造成血尿。當患者血量較大時,排出的尿液就可能帶有血絲、血塊,或呈現紅或褐色。然而,大部份患者因出血量較少,導致難以肉眼發現血尿情形,病患需至醫院接受尿液檢查,請醫師做進一步診斷。(延伸閱讀:腎臟病與你的距離——腎絲球過濾與腎功能關係) 蛋白尿:腎絲球受破壞之後,過濾蛋白質的功能就會因此損壞,導致大量的蛋白質進入腎小管,形成蛋白尿。而當患者出現蛋白尿時,尿液中會產生許多泡泡,且症狀不會在短期內消失。 水腫:嚴重蛋白尿若合併低蛋白血症,會造成四肢及臉部水腫。而造成水腫的原因不僅是腎絲腎球炎,也可能是心臟功能不全、肝病、甲狀腺疾病等,因此必須請醫師仔細檢查原因,再加以治療。(推薦閱讀:水腫不是真胖~但可能隱藏這些疾病) 尿量異常:腎絲球腎炎往往到了末期才會出現尿液減少的情形,因此不建議單以尿量多寡判定有無罹病。 高血壓:腎絲球腎炎會使水分和鹽分在體內累積,造成血液量增加而引發高血壓。

陳俊宇醫師提醒讀者,除了上述幾種常見症狀外,腎絲球腎炎若未得到適當治療,腎功能會持續下降,引發尿毒症,患者還會有噁心、嘔吐、貧血、食慾不振、呼吸困難和疲勞等症狀,嚴重時甚至需要透析治療(洗腎)。

若您符合以上症狀,請盡快就醫接受專業檢查,避免自行購買成藥緩解,延誤治療時機。

腎絲球腎炎是什麼?腎絲球腎炎的原因、症狀及治療一次答 3方法診斷腎絲球腎炎

陳俊宇醫師指出,腎絲球腎炎的診斷一般可透過以下4方法進行: 小便檢查:透過常規尿液檢查及24小時尿蛋白定量,可了解病患有無血尿、蛋白尿及腎小管有無受損。 抽血檢查:檢測血清中與腎絲球相關的自體抗體、補體、電解質、酸鹼值,並同時確認血糖、血脂數值有無異常,以便整體評估腎臟狀況。 腎臟超音波檢查:確認血流狀況、腎臟有無萎縮或腫脹。 腎臟切片檢查:確認腎臟功能受損的程度,以及診斷患者感染何種類型的腎絲球腎炎,並藉以選擇適當的治療藥物。 壓制免疫機能 治療腎絲球腎炎

陳俊宇醫師表示,自體免疫疾病引發的慢性腎絲球腎炎通常會以免疫抑制劑如類固醇、環孢靈、山喜多等,作為第一線用藥,主要用於抑制免疫機能,減少自體抗體及免疫複合體產生,但並非對於所有種類的腎絲球腎炎都能產生效果,須經醫師後續評估用藥,且治療時間可能會達數月。

若病患合併高血壓、高血脂的狀況,醫師則需開立降血壓藥物及降膽固醇的藥物,幫助患者將相關數據控制在可接受範圍。

另外,陳醫師也補充說明,若病況嚴重,如急性進展性腎絲球腎炎(Rapidly progressive glomerulonephritis)造成的血管炎及肺出血,此時病人會有急性腎衰竭及生命危險,醫師可能會採用脈衝治療,在短時間內投以高劑量的類固醇或化療藥物,以加強免疫壓制效果,並搭配治療性血漿置換術來移除自體抗體及免疫複合物。 5招預防腎絲球腎炎

保持免疫機能穩定,減少感染是預防腎絲球腎炎的關鍵,建議您可採行以下建議: 平時應避免過於勞累,每天最好睡足7~8小時,才能有效預防腎絲球腎炎及其它腎臟相關疾病。 肥胖者應減重,少吃高油脂和高糖分的食物,以減少對腎臟及心臟的負擔。 避免服用會傷害腎臟的止痛藥及抗生素等藥物。 避免憋尿並多補充水分,以降低因泌尿道感染而引發腎絲球腎炎的風險。 注意個人衛生、外出時請戴上口罩,與上呼吸道感染者保持適當距離,以防遭傳染致病菌。

夜尿頻繁如何改善?了解夜尿症的原因、症狀及治療

夜尿頻繁如何改善?了解夜尿症的原因、症狀及治療

不少人有睡到一半突然尿意來襲的經驗,一個晚上甚至會醒來上廁所好幾次,讓人困擾不已。夜尿症除了是膀胱問題外,也可能因其他疾病,如心臟衰竭、糖尿病、中風和有睡眠呼吸中止症,而導致夜尿症,本文將會從夜尿症的種類、成因說起,而夜尿症是否有方法治療?又該如何預防?《Hello健康》也將幫你解開疑惑、讓夜尿不再來。

夜尿症是什麼?

正常人一天內會在每4小時排尿一次,而每次排尿量約350~500毫升,但到了夜晚睡覺時因抗利尿賀爾蒙(ADH)分泌量增加,只會有少量的尿液排出,因此多數人一夜最多只會小便一次。

然而,根據國際禁尿學會(ICS)對夜尿症之研究定義顯示,若一 個人在睡眠中起來小便的次數大於一次以上,就可稱作「夜尿症」。而夜尿症可以分成以下3種類型: 夜尿多尿症(Nocturia polyuria):夜間小便量增加,和尿崩症所不同的是,夜尿多尿症的病人每天製造的小便量通常是正常的,只是夜間的製造量特別多,所以造成夜間小便次數增加。 夜間膀胱容積減少:夜間膀胱容積減少,是指夜間小便時的膀胱容量小於功能性膀胱容積(Functional bladder capacity),所以造成夜間小便次數增加。 混合型:顧名思義,就是同時合併有夜尿多尿症及夜間膀胱容積減少的症狀。(你也想知道:尿尿完看一下!10種尿液顏色狀況看健康

夜尿症的3大原因

使膀胱容積變小的疾病:中風、帕金森氏症、多發性硬化症、椎間盤突出、椎腔狹窄、糖尿病引起的膀胱病變。 這些疾病都可能因為膀胱過動症而減少每次的排尿量,引起頻尿及夜尿症的困擾。此外,下泌尿道發炎、膀胱或攝護腺腫瘤、骨盆受傷或婦科、大腸直腸腫瘤壓到膀胱,甚至藥物濫用 (如安非他命、K他命)等亦會引起類似症狀。 增加夜間尿液排出的疾病:夜間喝水份或含咖啡因飲料太多、利尿賀爾蒙分泌不足、腎病症候群、慢性肝病、鬱血性心臟病、靜脈循環不良、淋巴水腫、營養不良導致血液中的白蛋白不夠引起周邊四肢水腫(尤其是下肢)。這類病患白天排尿量及次數皆明顯較少,但睡覺時因為姿勢改變,靜脈及淋巴循環回流較容易,周邊水腫的水份慢慢進入血液中,經腎臟排出白天蓄積的多餘水份,而引起夜間多尿症。 睡眠呼吸障礙主要是指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睡眠時的呼吸中止會產生短暫的缺氧,引起肺內血管阻力增加而分泌心房利尿胜肽,產生利尿作用,引起夜間多尿。若治好此問題後,夜尿的次數也會大為改善。

半夜尿多?夜尿症3大症狀

一般人通常能在夜間睡6~8個小時,不必起床去洗手間,然而,夜尿症患者每夜都會有尿意或頻尿,需要多次起床上廁所,這也導致他們的睡眠週期遭到中斷。

夜尿症3大常見症狀如下: 每晚醒來如廁1次以上 排尿量增加 疲勞、嗜睡

夜尿頻繁如何改善與治療?

夜尿症較為輕微者,可先從調整生活作息做起,如果情況較嚴重,則可搭配藥物或手術治療。 生活習慣改變

症狀輕微者建議從生活習慣調整開始,睡前4小時內儘量少喝水與攝取刺激性飲料、茶、咖啡、酒精、含水含糖過多的水果等,考慮以漱口代替喝水,養成睡前先將尿液排空的習慣。改善睡眠環境與平日緊張、焦慮、憂鬱等情緒問題,規律運動、減肥對夜尿都有幫助。

夜尿頻繁如何改善?了解夜尿症的原因、症狀及治療 藥物治療

利尿劑引起的夜尿患者,可將利尿劑服用時間改為下午,讓利尿作用時間提早於睡前完成,改善夜尿的次數;泌尿道感染的患者需使用抗生素治療,夜尿才會改善;攝護腺肥大引起尿路阻塞可用交感神經抑制劑或合併第五型還原酶抑制劑治療,對夜尿會有幫助;夜間尿多症病患可用合成抗利尿激素治療,讓水份晚上留在體內,減少夜尿排出;有睡眠障礙者可服用短效的安眠藥來改善睡眠。 手術治療

對於膀胱功能喪失、大量殘尿的病人需以導尿來改善問題。如果有嚴重的攝護腺肥大阻塞、膀胱腫瘤、結石、尿道狹窄等問題,需要透過手術治療,才能徹底改善臨床症狀。

如何改善夜尿症? 睡前先解尿。 夜間盡量避免飲水,尤其是酒精、茶飲與咖啡等利尿飲品,並不適合睡前飲用。 改善睡眠問題或睡眠的環境,例如避開房間光線過亮或維持身體溫度,才能減少夜間排尿,及容易刺激尿液產生的狀況。 若白天時腳踝出現水腫,建議可以於午睡時抬高腿部或穿彈性襪,幫助局部循環,間接改善夜尿症的發生。

急性腎盂腎炎的原因?有這些症狀快就醫!急性腎盂腎炎治療說明

急性腎盂腎炎的原因?有這些症狀快就醫!急性腎盂腎炎治療說明

許多人因工作或家務繁忙,經常習慣性憋尿且未充足攝取水分,更無固定運動的習慣而憋出大問題;由於女性尿道較短且與靠近肛門,經常憋尿極易引發外陰部等泌尿系統感染外,男性也常憋尿憋到等排出血尿,反覆腰痛、發燒時,才驚覺自己的泌尿道系統出了問題,引發急性腎盂腎炎而需住院治療。

據秀傳醫院研究顯示,女性罹患急性腎盂腎炎的機率遠大於男性,並以20~35歲女性為主要好發人群;而男性患者則多為小於5歲的兒童,或大於65歲的老年人。究竟急性腎盂腎炎是什麼?會引發什麼症狀?又該如何治療及預防?《Hello健康》請到基隆長庚醫院腎臟科主治醫師陳俊宇為您解惑。 什麼是急性腎盂腎炎?

急性腎盂腎炎(Acute pyelonephritis, APN)是一種常見的上泌尿道感染,主要是因細菌(常見致病菌為大腸桿菌,約占60%~80%)經由尿道進入膀胱,再往上感染腎臟;也可能因帶有致病菌的血液流入腎臟引發感染。

急性腎盂腎炎患者多為單側腎臟發炎、腫脹,但少數嚴重者可能有2側腎臟同時感染的狀況。(推薦閱讀:細菌「逆流而上」!腎盂腎炎原因、症狀、診斷及治療方式) 急性腎盂腎炎的常見原因

陳俊宇醫師指出,以下行為或症狀皆可能提高泌尿道細菌感染風險,進而引發急性腎盂腎炎: 個人衛生清潔不當或是先天結構異常容易造成原本在尿道口或陰道口的細菌,移行到膀胱再經由輸尿管進入腎臟,由下而上引發逆行性感染急性腎盂腎炎。 長期憋尿。(延伸閱讀:不憋尿多喝水防泌尿感染!泌尿系統的保養照顧) 攝護腺肥大、神經性膀胱機能不全、糖尿病等疾病,皆可能導致尿液積留膀胱,而感染急性腎盂腎炎。(推薦閱讀:攝護腺鈣化:攝護腺結石和鈣化有關係嗎?) 尿路結石或阻塞。 曾接受膀胱鏡及導尿管等侵入性檢查。 長期使用導尿管。 飲水量過少、活動量過少。

急性腎盂腎炎症狀有哪些?

罹患急性腎盂腎炎的患者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腰部疼痛 發燒 腹痛 畏寒 腎臟壓痛 食慾不振 噁心 疲倦無力 頻尿 排尿困難 尿急(延伸閱讀:尿急、頻尿怎麼辦?膀胱過動症自我檢測好簡單) 解尿疼痛 解尿灼熱感 尿液混濁(延伸閱讀:尿尿完看一下!10種尿液顏色狀況看健康) 血尿

急性腎盂腎炎的原因?有這些症狀快就醫!急性腎盂腎炎治療說明

急性腎盂炎治療方式

急性腎盂炎治療方法可分為以下2大類型: 藥物治療:一般須使用廣效性抗生素持續治療10~14天,或合併使用尿道抗菌劑及止痛劑,來緩解病患疼痛的症狀。在治療初期,患者可能產生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不適症狀,但會於抗生素治療1~3天後逐漸改善。另外,建議在治療期間採少量多餐方式進食,以維持足夠的營養。 手術治療:若病患屬於重複性感染且對抗生素有抗藥性,或病患因尿路阻塞、逆流或結石而引發急性腎盂腎炎,則住院並採取外科手術清除結石、暢通尿道,才能有效阻止反覆發炎。 自行購藥止痛 反而延誤就醫留下後遺症

陳俊宇醫師分享個人經驗,曾有名55歲的糖尿病婦女,因全身畏寒、發抖且腰部疼痛,於是自行服用從日本藥妝店購買的止痛退燒藥,雖症狀於初期似乎稍有改善,但數日後便進一步惡化,開始出現血尿且尿量慢慢減少,並合併噁心、嘔吐且意識逐漸模糊不清。

家人發現情況不對勁就趕緊將她送至急診,才發現她是因為輸尿管結石造成阻塞、水腎(腎水腫)及急性腎盂腎炎,且因延誤就醫已惡化成腎盂膿瘍並合併敗血性休克,後經緊急施行經皮腎臟造瘻手術來作引流,並施打廣效抗生素及大量靜脈輸液後,情況才逐漸穩定。

病人總共經歷了2週的治療後才康復出院,但已留下了慢性腎臟病的後遺症,因此建議民眾,若身體有莫名不適或疼痛,應先就診而非自行購買藥物止痛,以免錯失治療良機。

別再憋尿!5招預防急性腎盂腎炎 多喝水、避免憋尿:每天攝取1000~2000毫升的水量,避免憋尿可有效預防急性腎盂腎炎,尤其是懷孕的婦女,建議每3~4小時需至少排尿1次。 保持尿液酸化:可以多攝取含有維生素C的果汁,如蔓越莓汁、葡萄柚汁、藍莓汁、柳橙汁等酸性果汁,以保持尿液酸化,降低泌尿道細菌感染風險。此外,含咖啡因茶飲或酒類等刺激性飲料也應盡量減少飲用。(推薦閱讀:尿道炎麥擱來!蔓越莓等 6 種飲食預防尿道炎拒復發) 維持會陰部清潔:如廁後由前至後擦拭會陰部,平時也建議穿著棉質內褲以保持會陰部乾燥,避免滋生細菌。 定時更換衛生棉:女性月經來臨時,要注意每3~4小時更換一次衛生棉,若使用衛生棉條則應縮短更換時間,才能隨時保持會陰部清潔,避免細菌於陰部滋生,引發感染。 有泌尿道相關疾病須定期檢查:患有尿路結石、攝護腺肥大等泌尿道疾病者,應積極治療、定期追蹤腎功能變化。

肌酸酐正常值?過高原因?4招改善腎臟肌酸酐指數過高

肌酸酐正常值?過高原因?4招改善腎臟肌酸酐指數過高

當談及腎功能指標,最常用於判定好壞的數「肌酸酐」(Creatinine)數值就是觀察項目之一。肌酸酐是肌酸的分解產物,屬於肌肉代謝廢物的一種。一般來說,腎功能若屬正常,腎臟則會肩負重責,處理90%以上的肌酸酐代謝,也因此肌酸酐可說是判定腎功能好壞的初步指標;當腎功能變差,肌酸酐便會在體內累積。

肌酸酐的產生取決於肌肉質量和飲食。舉凡年齡、性別、種族或居住地等變因,都會影響血清肌酸酐值。而肌酸酐跟腎功能究竟如何緊密相關連,《Hello健康》帶你從頭了解起。

肌酸酐指數(Creatinine)代表什麼?過高的原因?

簡單來說,血液中的肌酸酐指數越高,代表肌酸酐無法透過腎臟正常排出,腎功能出問題的機率也將大增。不過像是長輩或臥床患者因疾病、年齡增長而有肌肉萎縮的現象,此時反而會出現當肌肉量減少時,血中肌酸酐呈現正常值,也就是介於0.6~1.2mg/dl之間,而男性的上限值則可達1.4mg/dl。

在腎臟病變初期,腎臟過濾出肌酸酐的能力雖然受損,但是腎臟中的腎小管還有主動分泌排出肌酸酐的能力,所以在腎病變初期,血中肌酸酐並不會立即升高,因此當肌酸酐值超過正常範圍時,多數時候腎功能已下降至一定程度,所以應避免僅單藉肌酸酐數值,就認定腎功能早期的變化結果以免錯失治療時機。(推薦閱讀:腎臟病與你的距離——腎絲球過濾與腎功能關係

然而,真正能夠即時反映腎功能好壞的,其實是腎絲球過濾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簡寫成GFR),因為腎絲球過濾率除了把肌酸酐納入參考值,同時也綜合了病患的年齡、身材、性別、種族等因素,此時醫師才能提供更全面的診斷與治療建議。(點此計算腎絲球過濾率) 肌酸酐指數(Creatinine)正常值多少?

肌酸酐的正常值為「每100cc血液中約0.6~1.2毫克」,但每個醫院的正常值可能稍有差異,且與個人肌肉質量有關,所以男性正常值會略高於女性,其男、女標準如下: 男性應小於1.4mg/dL 女性應小於1.3mg/dL

肌酸酐正常值?過高原因?4招改善腎臟肌酸酐指數過高 肌酸酐過高、過低恐致這些病

肌酸酐檢驗值過高時,身體可能出現: 急性腎臟發炎 慢性腎臟發炎 腎盂腎發炎(推薦閱讀:別再憋了!憋尿小心憋出血、輕忽感染「急性腎盂腎炎」恐壞腎) 攝護腺肥大 腎結石(延伸閱讀:腎結石飲食禁忌與建議|預防結石、避免復發要吃什麼?) 身體脫水 尿毒症

肌酸酐檢驗值過低時,身體可能出現:

肌肉損傷 肌肉萎縮 體重減輕 懷有身孕 尿崩症(體內水份的代謝不正常,所以尿量很大)

為了避免肌酸酐數值的異常,在檢查前應該避免攝取大量肉類食品、維生素C,也要避免服用消炎止痛的藥品。

肌酸酐正常值?過高原因?4招改善腎臟肌酸酐指數過高 如何降低肌酸酐?4招改善肌酸酐指數過高

避免暴飲暴食

飲食之後,體內會產生廢物,像是尿酸、尿素氮等都要交由腎臟來代謝。所以吃得越多,需要被代謝的廢物也就越多,間接地影響到腎臟的負荷程度。(延伸閱讀:低蛋白飲食還不夠!腎臟病飲食還得注意磷鉀鈉) 不可自行亂服藥物

如上所述,腎臟是我們過濾血液的重要器官,每日時時刻刻不停歇地替身體代謝廢物,同時也助我們代謝藥物。如果沒有聽醫師指示就亂吃藥,恐怕有傷腎的可能,甚至會在短時間內引發尿毒症。(推薦閱讀:腎臟病藥物知多少?(一)常見腎臟病藥物簡介) 適量喝水勿憋尿

如果尿液在膀胱儲存太久,很容易造成細菌繁殖,導致細菌可能經由輸尿管往上感染腎臟。建議每天應補充足夠水分,有尿意就去廁所避免憋尿,降低腎臟結石風險。(延伸閱讀:認識尿路結石:膀胱、尿道、輸尿管、腎結石) 控制高血壓

高血壓患者因流經到腎臟的血壓升高,讓腎臟的小血管變得狹窄、硬化,腎功能因此也跟著減弱,因此建議平時應多運動、避免久坐、熬夜或高油、高鹽飲食,維持心血管健康。(延伸閱讀:少一個腎臟沒關係?腎臟功能介紹、單腎的原因和影響)

腎臟病與你的距離——腎絲球過濾與腎功能關係

腎臟病與你的距離——腎絲球過濾與腎功能關係

長期腰痛難耐,不免讓人懷疑是否自己的「腰子」出問題、腎臟發炎或腎功能異常等而緊張萬分。在神經緊繃之前,其實醫師通常會先透過所謂的腎絲球過濾率,作為評估你腎功能好壞的指標。 腎絲球過濾率(eGFR)是什麼?

eGFR就是腎臟每分鐘可淨化的血液的總量,分數越高通常代表腎功能越好,而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的分級也會藉由eGFR來做分期。

eGFR可以通過一套公式推估;包含了血液中的肌酸酐、年齡、體重、性別等因素,經加總後計算而來。腎臟是由100多萬個腎元所構成,腎元由腎絲球(Glomerulus)和腎小管(Tubule)組成,負責過濾及分泌出身體的廢物和毒素。(點此計算腎絲球過濾率)

當腎絲球過濾速率低下,就表示著過濾廢物和毒素的速度降低,也意味著腎功能出了問題。一定要記得,腎臟相關的疾病若能越早發現而及早治療,那麼康復的機率也越高。

慢性腎臟病的定義和分期

根據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 (NKF)腎臟疾病結果質量倡議 (KDOQI)對慢性腎臟病的定義和分期如下: 慢性腎臟病第一期

腎絲球過濾率為90以上,腎功能雖然正常,但腎臟仍有些許症狀,出現血尿或尿蛋白的病徵。(推薦閱讀:腎功能指數怎麼看?腎功能指數異常,是腎功能不好的警訊) 慢性腎臟病第二期

腎絲球過濾率為60~89之間,腎絲球過濾率微微下降,尿液中的蛋白質開始變高,也會出現血尿及輕度水腫。(延伸閱讀:體重一直增加怎麼辦?判斷與簡單3招消水腫) 慢性腎臟病第三期

腎絲球過濾率為30~59之間,中度的慢性腎功能障礙,尿蛋白或血尿持續上升、水腫加重、血壓上升,鉀離子及磷離子逐漸升高,會經常感到貧血和倦怠,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也會提高。(延伸閱讀:少一顆腎臟沒關係?腎臟功能介紹、單腎的原因和影響

慢性腎臟病第四期

腎絲球過濾率為15~29之間,腎絲球過濾率嚴重降低,尿蛋白、血尿、高血壓、水腫、電解質不平衡持續惡化,少數人開始合併代謝性酸中毒,心血管疾病發生機會大幅上升,是重度的腎臟慢性病變。

慢性腎臟病第五期

腎絲球過濾率為15以下,腎臟病末期,延續第四期的症狀持續加重,也是所謂的腎衰竭,需開始作腎臟替代療法的準備,如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或腎臟移植。 如何改善、提高腎絲球過濾率?慢性腎臟病的分期與治療

腎臟病與你的距離——腎絲球過濾與腎功能關係 腎絲球過濾率下降的可能原因 年齡:腎絲球過濾率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也會逐漸降低。一般來說,年紀過了30歲之後,每年腎絲球過濾率就會逐漸遞減、減少0.8~1。 體型:腎絲球過濾率大多與體重成正比。所以體重輕的成年人的腎絲球過濾率會比體型高大的成人低;然而,這並不意味吃得越胖、腎功能就越好,相反來說,肥胖反會增加腎臟病發的機會。(延伸閱讀:肥胖不是病但很要命!代謝症候群 5 點檢查與預防) 妊娠:女性在懷孕期間,腎絲球過濾率通常也會大幅增加,生產後才會回復原狀。但若已是第三期之後的病患懷孕,有可能就會讓腎臟過勞,導致腎病惡化,因此懷孕前建議務必與醫師討論因應方式。 藥物:腎絲球過濾率也可能受到非類固醇消炎藥,如Gentamicin、Cefoxitin等抗生素藥品影響。 降低腎臟血流的疾病:若罹患的是急性腎衰竭,當因外傷失血過多,腎臟灌流不足導致腎小管壞死,或敗血症的發炎因子讓腎元損壞,腎功能快速惡化處於不穩定的狀態時,腎絲球過濾率就無法經由以上公式來推估。此時需綜合排尿量、動脈血液氣體分析,以及血液肌酸酐上升的幅度等來準確評估。

腎臟病與你的距離——腎絲球過濾與腎功能關係 肌酸酐廓清率即時反應腎功能

另外,還有一個稱為「肌酸酐廓清率」(Creatinine Clearance Rate,簡稱 C.C.R.)的檢查,可更正確反應腎功能。由血液肌酸酐濃度、收集24小時的尿液肌酸酐的總量數值來計算,會更接近真實狀況的腎絲球過濾率。(同場加映:腎功能異常怎麼辦?了解肌酸酐對腎臟的影響)

然而,肌酸酐廓清率需收集患者24小時的尿液,對多數病友來說相對不便,特別是長輩或是不良於行的病人,讓患者備感艱辛。所以肌酸酐廓清率不常被使用,大多是經由單次抽血,並綜合年紀、體重、性別以簡單的公式推估;這也讓廣大的腎友病患們期待,未來能有更簡易而準確的評測工具,能準確判斷腎臟實際功能,讓更多罹患腎臟病的病友們能對症下藥、積極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