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兒幾個月會翻身?嬰兒翻身3大前兆、注意事項一次看!

嬰兒幾個月會翻身?嬰兒翻身3大前兆、注意事項一次看!

看到家裡寶寶睡覺愈來愈不安分,經常由正睡變成側躺時,就代表嬰兒想翻身了!究竟嬰兒幾個月起開始翻身算「正常」?有無安全疑慮?想幫嬰兒翻身又要注意哪些事項?《Hello健康》帶您一探究竟。

嬰兒3大翻身前兆

翻身是嬰兒的重要成長指標,家長可由以下跡象發現寶寶的翻身徵兆:

喜歡側躺:新生兒大多採仰躺入睡,然而寶寶出生幾個月後,往往會開始嘗試側躺。 伸手、躺腳:趴著的時候,寶寶會想用雙手往上抓取玩具,或是寶寶躺著時,小腳會動來動去想要抬起來。 想要抬頭:寶寶在仰躺時想抬頭,代表頸部肌肉已具備相當力量,有助於寶寶學習翻身。

嬰兒幾個月會翻身?

2~4個月大的寶寶會開始嘗試翻身。父母可以讓寶寶採趴姿,用玩具左右逗弄吸引孩子注意,觀察寶寶是否會翻回仰臥姿勢。大部分的寶寶會因為轉頭時造成重心不平衡,而由趴姿改為仰躺。(延伸閱讀:嬰兒撞到頭怎麼辦?寶寶撞到頭注意4症狀,「頭3天」是重要觀察期

透過這樣的反覆練習,孩子的肌肉力量與控制能力能持續進步,翻身時也更熟練。一般而言,寶寶大約在4~6個月可由仰臥轉換為俯臥。而爸媽也可以根據寶寶的發展狀況,幫助孩子訓練翻身技巧:

2個月以內:寶寶清醒時可多協助其嘗試趴姿,訓練寶寶的肌肉力量,並鼓勵寶寶揮舞小手或是踢踢腳。若寶寶不喜歡趴著,可試著讓寶寶的上半身趴在毛巾捲或小枕頭上,雙手放在胸口下,練習抬頭。 3~4個月:這階段的寶寶可能會在趴著時,嘗試用手自行撐起身體,家長可以把玩具放在寶寶拿不到的地方,透過吸引寶寶將手往上伸,間接達到訓練上半身肌肉力量發展外,有時因此左右重心不穩時,寶寶還能在無意間成功翻身。 5~7個月:大人可轉動寶寶的下半身,促使寶寶自己轉動上半身跟過去,不過請勿在寶寶喝完奶情況下嘗試,以免造成吐奶。

嬰兒翻身注意這3點

寶寶翻身後無法自行翻回,導致趴著窒息死亡的新聞時有所聞,也讓不少父母相當擔心。為了避免憾事一再發生,家長們在引導寶寶翻身時應注意以下3點:

避免趴睡:父母可在白天多讓寶寶練習翻身,但要就寢時,記得一定要讓寶寶仰睡。 安全的睡眠環境:寶寶睡覺時,嬰兒床的周圍不應置放玩偶、枕頭,床墊也不宜過於鬆軟,降低寶寶翻身趴睡窒息的風險 餵奶後要拍嗝:寶寶趴著睡容易壓迫到腸胃,導致喝下的奶水逆流到口腔,這種溢奶的情況可能妨礙寶寶呼吸,建議家長在餵奶後幫寶寶拍嗝,減少脹氣並降低溢奶機率。

搖寶寶搖出命!「嬰兒搖晃症」恐傷腦,嗜睡嘔吐為關鍵前兆

搖寶寶搖出命!「嬰兒搖晃症」恐傷腦,嗜睡嘔吐為關鍵前兆

有些父母或長輩為了安撫寶寶哭鬧或逗弄寶寶開心,常會抱起他們左搖右晃,試圖讓寶寶停止哭鬧或轉移注意力,其實這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萬芳醫院小兒心臟專科醫師黃斯煒表示,此種搖晃行為很可能造成孩子腦部損傷,稱為「嬰兒搖晃症」(Shaken baby syndrome),屬於受虐性腦傷的一種,但卻無明顯外傷可見。

究竟應如何避免嬰兒搖晃症發生?有哪些動作需格外小心?《Hello健康》與黃斯煒醫師帶領新手爸媽一起認識何謂嬰兒搖晃症,保護孩子健康成長。 嬰兒搖晃症:外觀難辨識、嚴重時致死率達3成

有些家長習慣將嬰兒搖來搖去,或以拋接的方式逗弄寶寶,卻不知這動作對寶寶來說,其實是很致命的傷害。這種被稱為「嬰兒搖晃症候群」的病症,是一種嬰兒承受非意外、重複性的劇烈搖晃時所產生的傷害。

衛福部國民衛生署指出,由於嬰幼兒在發育初期,頭部比例較身體其餘範圍大,當頸部肌肉發育尚未完全成熟前,若安撫或玩鬧過程中沒有妥善支撐或過於劇烈搖晃,例如與嬰幼兒進行拋接或旋轉,造成嬰兒搖晃症候群的風險就相對提高。(延伸閱讀:嬰兒撞到頭怎麼辦?寶寶撞到頭注意4症狀,「頭3天」是重要觀察期

黃斯煒醫師表示,嬰兒搖晃症候群於1971年首次被英國小兒神經外科醫師亞瑟.諾曼.古特凱爾奇提出,由於寶寶的頭部、頸部肌肉發育尚未成熟,腦含水量較高,頭部也比成年人來得柔軟、脆弱。

在頸部無足夠支撐力的狀況下,若經歷時常性的大力搖晃,即容易造成頭骨下方的靜脈破裂,並隨之引發硬腦膜下血腫或是蜘蛛膜下腔出血,有時更會伴隨脊髓部位的傷害,造成一輩子難以抹滅的遺憾!

根據台大兒童醫院兒童胸腔加護科醫師呂立的研究顯示,國外的兒童虐待案件中,就有近10%是兒童搖晃症候群而引起的傷害所造成,死亡率更高達近3成。雖然頭部不會有明顯的外傷,實則是相當嚴重的身體虐待,常見於2-4個月大、未滿3歲的幼兒,有3~5成的寶寶會留下學習、情緒、智力障礙等後遺症。

嬰兒搖晃症候群」因搖晃力道相當強烈,可想像成類似成人承受車輛重複被撞擊的情形,因而產生如顱內出血、視網膜出血,並可能導致嚴重性腦損傷等病變,甚至死亡。

萬芳醫院小兒心臟科醫師 黃斯煒

嬰兒搖晃症4大症狀

若寶寶有搖晃症時,由於症狀多數不明顯、或易使照顧者誤判為其他病症所引起的不適,因此仍須留心密切觀察。以下為經常出現的4大症狀: 痙攣 嗜睡 嘔吐 焦躁不安

嬰兒搖晃症的醫療處置

醫師會依照搖晃症的嚴重程度做不同的處理,可以藉由腦部超音波或是頭部電腦斷層來查看腦部出血狀況。若為少量出血,可以採用穩定腦壓的方式及持續的觀察;若出血量多,會需要外科醫師將腦內血塊取出,出血量大會壓迫到神經,導致小孩日後的語言、情緒發展皆有影響,甚至有失明的可能。 預防嬰兒搖晃症,避免6大地雷動作

在照顧嬰兒時,下列6大動作相當危險,尤其容易引發兒童搖晃症候群,更需格外提醒照護者與親友們共同注意:

晃動:雙手抓住寶寶的腋下並來回劇烈地晃動。 拋接:上下拋接嬰兒,或將寶寶直接大力地丟到床上。 撞擊:大力掌摑寶寶臉部或頭部。 翻滾:將寶寶架在成人肩膀或坐在膝蓋上,使寶寶突然向後翻轉。 旋轉:抱著寶寶如旋轉木馬般高速旋轉。 無支撐:抱起嬰兒時並沒有用手協助扶住嬰兒頸部。(你也想知道:寶寶撞到頭要送醫嗎?)

台灣兒科醫學會指出,其實照護者看似無心的舉動,卻常因數種誘發因素而發生;像是當嬰幼兒強烈哭泣,引發照護者挫折感急遽升高,甚至產生怒氣,進而以握住嬰幼兒手腳、肩膀或胸廓的方式,劇烈搖晃或甚至投擲嬰幼兒,因此亦可能於過程中與床墊等非堅硬表面的撞擊,產生合併挫傷,因此通常第一時間很難自外表發現明顯外傷。

搖寶寶搖出命!「嬰兒搖晃症」恐傷腦,嗜睡嘔吐為關鍵前兆 保護寶寶從這3招做起 穩固支撐力:抱著寶寶時,讓寶寶的脖子靠在穩固的地方,例如可以枕在照顧者的手臂上。當有了穩固的支撐後,小幅度的晃動不會對寶寶有影響。 輔助安全用品:當使用背帶、包巾包裹嬰兒時,應確認包到嬰兒頭部,也應避免採後背的方式背著寶寶;乘坐汽車時,則應使用對應嬰兒體型、年紀的安全座椅,亦能減少因煞車或不慎碰撞時引起的晃動或強震。 細心照顧:嬰兒搖晃症候群因沒有特異性,亦少有外觀上的傷害而容易被忽略。當嬰兒出現不尋常的反應與模式,家長們應提高警覺密切觀察,以把握關鍵治療時間送醫求助。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不會計算新生兒奶量?醫師教你用嬰兒體重算奶量,親餵母乳要這樣算

不會計算新生兒奶量?醫師教你用嬰兒體重算奶量,親餵母乳要這樣算

母乳或配方奶是新生兒的主要食物,攝取足夠奶量不僅幫助嬰兒攝取充足營養,也是健康成長的關鍵。然而,對於新手媽媽來說,判斷合適的奶量十分困難,究竟嬰兒哭鬧是因奶量不足還是其他原因?為何嬰兒不願將配方奶喝完,總是吐奶呢?《Hello健康》邀請林怡樺醫師教你計算嬰兒奶量,並分享親餵母乳的奶量計算方法。

嬰兒奶量計算方法

一般來說,家長可以用寶寶每公斤體重乘以150±30c.c.,算出每天的總奶量;若寶寶體重5公斤,每日總奶量約莫是750c.c.,若以每天6餐來看,每餐的餵奶量就會落在約125c.c.左右。

然而每個寶寶的食量及習性皆不相同,即便是一樣體重的寶寶,奶量也不會剛好相同。常有媽媽們已經餵到預估奶量,但寶寶們的小嘴還想吃更多。也有新手媽媽們嘗試餵到設定奶量,但寶寶就是不領情,每次都吐奶,讓母親崩潰。

其實,奶量計算公式僅供參考,實際上還是得靠經驗法則。照顧寶寶一段時間後,母親就會漸漸知道寶寶何時餓了、何時吃飽了。基本上,若寶寶吃飽了,即便把奶瓶湊到他嘴邊,寶寶也不會想要吸吮或乾脆把頭撇開。建議可隨著你對寶寶的熟悉度增加,漸進調整奶量。

不會計算新生兒奶量?醫師教你用嬰兒體重算奶量,親餵母乳要這樣算 怎麼計算親餵母乳的奶量?

親餵母乳無法像瓶餵般有確切刻度,有些媽媽甚至特地先將母乳擠到奶瓶後再餵食寶寶,耗費許多精力與時間。

由於新生兒的熱量和水分全來自於母乳或配方奶,若想知道寶寶有沒有喝足,張博堯診所的林怡樺醫師建議可由寶寶的尿量與體重增加狀況來檢視;比如寶寶出生當天至少就要有1包尿濕的尿布,第2天至少2包,依此類推至第6天後,每天都有約6~8片的濕尿布時,嬰兒奶量就屬正常,此方法也可用於判斷瓶餵寶寶的奶量是否充足。

而在體重增加方面,由於嬰兒出生後因胎便、尿液與攝取營養減少,體重會在數天內降低,不過通常在出生1週後,體重就會開始回升,2週內便會恢復至出生時的體重。一般而言,頭3個月每月體重增加500公克以上皆屬正常。(延伸閱讀:哺乳媽媽如何斷奶?抓準斷奶時機、循序漸進並注意鐵質補充

不會計算新生兒奶量?醫師教你用嬰兒體重算奶量,親餵母乳要這樣算 新手媽媽心情好有助泌乳順暢

照顧寶寶不僅需要足夠的愛,也需付出時間細心觀察,沒有人一開始就能熟練上手,因此新手父母不必感到過度擔心及焦慮。

其實,只要寶寶的活動力好、睡眠充足、沒有疾病或不適,新手爸媽便不必過於緊張。保持心情愉悅有助於親餵母乳的媽媽們泌乳順暢,讓寶寶和媽媽都能享受專屬的親情時光。(延伸閱讀:新手媽媽不慌!了解奶水不足原因、避免餵奶問題

新手父母若想更瞭解寶寶的生長狀況,可參考衛福部兒童健康手冊中提供之生長曲線;只要寶寶的體重成長沒有停滯或大幅降低,皆為正常發展,不必因寶寶奶量攝取較少或過多而感到壓力。

初經來了又停?初經來了還會長高嗎?一次搞懂初經年齡、天數及前兆

初經來了又停?初經來了還會長高嗎?一次搞懂初經年齡、天數及前兆

初經是每位女性都會經歷的事情,象徵著青春期的到來,也意味身體性徵已逐漸成熟,具有受孕能力。《Hello健康》為您詳細介紹初經年齡、前兆及顏色,告訴您月經來了該怎麼辦、初經為何來了又停,以及初經來了還會長高嗎等常見疑問。

月經幾歲來?初經年齡詳解

初經通常會在10~16歲來潮,即小學高年級至國中這段期間。每個人初經時間不同,有些人可能10~11歲來,有些則晚至15~16歲。若初經超過16歲仍未來,可能代表女性荷爾蒙失調或生殖器官異常,建議赴婦產科接受醫師檢查。

初經代表女生生殖器受荷爾蒙影響,開始週期性排出卵子,使子宮內膜增厚與充血。若女性在此時發生性行為並受精,精卵就會在增厚的子宮壁著床,逐漸孕育成胎兒;但若卵子並未受精,子宮內膜則會停止增厚並脫落,而其儲存的血液和殘餘細胞與黏膜會形成經血,從子宮頸口通過陰道,排出體外。

初經來了又停?初經天數說明

青春期少女因發育仍未完全成熟,月經在最初2~3年較不規則,每次週期可能短至2~3週,或長至幾個月,但通常落在21至42天間,也就是3至6週。週期的變化除了受卵巢功能影響外,也會受課業與生活壓力、飲食、睡眠及身體狀況而改變。

一般而言,月經期中出血約3~5天,超過7天就算異常,因此若超過1週仍流出少量的血,建議就醫檢查,以免出血量過多導致頭暈或身體虛弱。

初經來了又停?初經來了還會長高嗎?一次搞懂初經年齡、天數及前兆 初經前兆、症狀、顏色一次看!

初經到來前,乳房受荷爾蒙影響,內部組織會腫脹和充血,因此會有脹痛感;有些女性則是會因子宮收縮及內膜剝落而肚子痛。

初經來潮的常見症狀: 胸部有硬塊 胸部脹痛 分泌物變多 肚子痛 肚臍下方有掉落感

上述症狀可能會於初經到來前出現,或持續好一段時間。若發現身體出現這些變化,就可準備衛生棉,已備不時之需。

若肚子悶痛且肚臍下方有明顯掉落感,感覺有東西流出陰道,或許就是月經來潮。若看到內褲上有紅血,或有血塊狀的粉色分泌物,這就是初經來潮的前兆。 月經突然來了怎麼辦?

月經剛來時通常量都不多,可先用幾張衛生紙墊在內褲,若在學校就赴保健室借用,若在外則可去便利商店或藥局購買衛生棉。

初經來了又停?初經來了還會長高嗎?一次搞懂初經年齡、天數及前兆 初經來了還會長高嗎?

青春期的早晚會影響身高發育。當女性進入青春期後,會開始分泌女性荷爾蒙,並刺激成長荷爾蒙分泌;在這段時間內,女性的骨骼及身高會有明顯成長。但隨著初經到來,骨骼的成長就逐漸放緩,因此進入青春期則身高成長的週期愈短。

較早進入青春期的少女跟同齡女生相比,身高雖然比較高,但隨著同儕進入青春期,身高的差距就會逐漸縮小,甚至逆轉,因為其他人骨骼成長的時間相對較長。

青春期的早晚與許多因素有關,包含遺傳、幼兒時期的照顧、飲食營養、環境汙染及疾病等,若女生的乳房早於8歲前發育,或初經在10歲前到來,就可定義為性早熟,建議可赴兒童內分泌科診斷,視發育狀況考慮接受治療。

寶寶玫瑰疹:好發於6個月至2歲大 症狀、治療方式及預防一次看

寶寶玫瑰疹:好發於6個月至2歲大 症狀、治療方式及預防一次看

寶寶出現的皮膚病,通常是由食物過敏、化學物質刺激,或是細菌病毒感染所引起,而玫瑰疹(Roseola)是一種常見的小兒科疾病,皮膚會長出許多玫瑰色的疹子。若家中的寶寶疑似有玫瑰疹,該如何判斷和照顧呢?請見以下介紹:

什麼是玫瑰疹?

玫瑰疹是一種由病毒傳染的疾病,最常發生在6個月~2歲的寶寶身上,主要特徵為幾天高燒後,身體開始長疹子。玫瑰疹通常由人類疱疹病毒第6型(HHV-6)和第7型(HHV-7)所引起,這兩種皆屬於單純疱疹病毒(HSV),但它們並不會造成感冒皰瘡(Cold sores,也稱唇皰疹)和生殖器疱疹(Genital herpes)

玫瑰疹的症狀

大多數患有玫瑰疹的兒童,也會罹患輕度的上呼吸道疾病,且持續高燒約一週(通常高於39.5°C)。在此期間,寶寶們的胃口和脾氣都會較差,頸部可能也有淋巴結腫大;發燒結束後,包含頸部、臉部、手臂和腿部等,會開始出現扁平或凸起的粉紅色皮疹。 玫瑰疹會傳染嗎?

玫瑰疹會傳染,特別是在高燒階段具有傳染力,但身體長疹子後,反而沒有傳染力;若吸入玫瑰疹病童打噴嚏或咳嗽等飛沫,或觸摸到沾有他們口沫的物品表面後,再觸碰自己的眼口鼻時,就可能受到感染。 發病期多長?

玫瑰疹的潛伏期,大約是5~15天左右,發燒開始會維持3~7天;接著長疹子,從數小時到數天都有可能。

如何治療玫瑰疹?

玫瑰疹並不需要繁複的療程,多數治療目的是退燒;玫瑰疹是由病毒引起,並非細菌,所以無法以抗生素治療;不建議幫寶寶洗冷水澡降溫,也請別用酒精擦身體。 如何預防玫瑰疹?

請家長多注意寶寶的衛生清潔,勤洗手,並在天氣變化大時,少帶寶寶去擁擠的公開場所,平常需注意寶寶的飲食營養均衡。 可能引起哪些併發症?

大約有10%~15%患有玫瑰疹的寶寶,可能會因為高燒而引發熱痙攣(由高燒引起的抽搐),症狀包括神智不清,手臂、腿或臉部抽搐2~3分鐘,或尿失禁等。 何時該看醫師?

如果您發現寶寶昏昏欲睡,或不喝奶和喝水,請盡快求診檢查。若寶寶疑似癲癇發作,也請務必盡速就醫。

看電視、玩手機會散光?解說兒童散光原因、症狀!及早矯正不弱視

看電視、玩手機會散光?解說兒童散光原因、症狀!及早矯正不弱視

許多父母發現小孩散光都非常吃驚,兒童散光通常是先天性的,與常看3C產品或孕期營養等無關,但有些因素確實會提高散光機率。

Hello健康》向您說明兒童散光的原因、症狀、檢查及治療,幫助您及早發現與治療兒童散光,守護兒童視力健康。

散光是什麼?

散光(Astigmatism)俗稱亂視。在正常狀況下,當光線透過角膜和水晶體射至視網膜時,會聚焦成一個點。這個點若位在視網膜之前,就是近視;位在視網膜之後,則是遠視。散光指光線射進後並非聚焦成一個點,而是散開的影像。 看電視、玩手機會散光?解說兒童散光原因、症狀!及早矯正不弱視左為正常聚焦成一點的光線,右為分散成多點的散光

散光主要因為角膜或水晶體的方向弧度不同所造成。角膜是眼球最外層的屈光構造,就像一個放大鏡。當光線射進眼睛時,正常角膜就會如同一個「圓形」的放大鏡,將光線集中成一個點,但若角膜並非圓形,而是橢圓形,光線就無法正常聚焦在單一點上。

多數人的角膜都偏橢圓形,形狀類似橫放的雞蛋,因此都會有一點散光。散光的度數在50~100度內屬合理範圍,但若在150度到200度以上,便需接受矯正,以免演變為弱視。

兒童散光的原因

兒童散光通常是遺傳所致,也就是先天性的,與看電視、滑手機、閱讀習慣不良或營養攝取等因素無關。若父母有散光,小孩有較高機率也有散光,但若父母沒有散光,小孩仍有散光的可能。

值得一提的是,角膜外傷、眼睛疾病、眼睛手術或揉眼睛等因素也會導致散光或使散光惡化,因此父母需注意不要讓小孩一直揉眼睛,若有眼睛問題則應盡早就醫檢查。 兒童散光的症狀

無論距離遠近,散光會使兒童看見的影像模糊或扭曲,或於特定方向時才會使視力變清楚。而兒童散光最大的問題,就是會導致弱視。

兒童的視覺系統在6歲以前是高度發展期,這段期間兒童所見的影像因散光而較為模糊,會影響大腦視覺系統的正常發育並造成弱視。弱視是不可逆的終身傷害,一旦兒童弱視且未於6歲以前矯正,隨著年紀增長跟著增加治療難度;超過9歲後便難以治癒,成為永久性的視力問題。

一般而言,散光超過150度,特別是斜向散光很有可能造成弱視,需接受矯正治療。(延伸閱讀:兒童近視怎麼辦?掌握小孩近視原因、治療!兒童近視不矯正,每年增加100度) 兒童散光的檢查與評估

兒童眼睛的調節能力很強,因此在接受視力檢查時,通常需使用散瞳劑讓睫狀肌放鬆,以此獲得正確的檢查結果。

兒童散光常見的檢查項目包括: 電腦驗光或檢影鏡:檢查角膜與水晶體的整體散光 角膜弧度檢查:辨別散光來源

若角膜散光度數過高,可能會使用裂隙燈觀察角膜,或建議加做角膜地形圖檢查,以釐清可能的角膜病變。 看電視、玩手機會散光?解說兒童散光原因、症狀!及早矯正不弱視 兒童散光的治療

兒童散光主要透過配戴矯正眼鏡治療,其治療重點有二:一是不讓度數繼續惡化,二是讓視覺系統正常發展而不要演變成弱視。

若散光度數不高,小孩僅需配戴一段時間的眼鏡即可,並持續追蹤兒童的視力發展,但若兒童的年齡與度數符合以下情況,便可能需長時間配戴眼鏡矯正:

1歲以下度數高於300度 1歲~2歲度數高於250度 2歲以上度數高於200度

此外,散光可分為順向散光與斜向散光等2種。順向散光較不易造成症狀,而斜向散光則容易引起視力扭曲或模糊。若小孩是症狀較嚴重的斜向散光,只要高於100度,家長就需考慮矯正治療。

小孩愛挖鼻孔怎麼辦?5招改善孩子挖鼻孔的壞習慣

小孩愛挖鼻孔怎麼辦?5招改善孩子挖鼻孔的壞習慣

不少幼童在成長階段常喜歡挖鼻孔,有些即使已經進入國小就讀,仍改不了,甚至有吃鼻屎或將鼻屎隨意亂抹的習慣,不僅不衛生,也會讓人感到討厭;其實,挖鼻孔就是清潔鼻孔的行為,父母不必過度擔心;不過,若挖鼻孔的方法不當,例如手指不乾淨,便可能引起鼻孔感染,若頻率過高,也可能影響人際關係。

Hello健康》告訴您為什麼小孩愛挖鼻孔?同時分享5招改善孩子挖鼻孔習慣的方法。 為什麼小孩愛挖鼻孔?

無聊或好奇:就像有些人無聊時會抓臉或玩手指頭,小孩習慣挖鼻孔,可能是因為無聊或好奇。 緊張焦慮:如同吸拇指、咬指甲或玩頭髮,挖鼻孔也可能是緊張的表現,但相對而言,焦慮程度較低。 過敏:過敏常使小孩亂挖鼻孔,因為過敏所產生的黏液,跟鼻涕乾掉的硬塊都會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小孩愛挖鼻孔怎麼辦?5招改善孩子挖鼻孔的壞習慣 5招改善愛挖鼻孔的壞習慣 1. 不指責、要教導

小孩當眾挖鼻孔,雖然會讓人覺得習慣不佳,但若一昧責怪、強迫制止或嘲笑方式,對小孩可能會產生反效果,誤認為挖鼻孔反而會吸引父母注意,或嘗試挑戰父母的容忍度;因此,建議以「以教代罵」,讓小孩了解為何不能挖鼻孔。 2. 教導實用的替代方案

有些父母會用道具來制止小孩挖鼻孔,例如拿繃帶將孩子的手指纏起來,但這樣只是在懲罰小孩,甚至會產生虐待小孩的爭議;建議教導孩子在鼻子感覺不舒服時,可以改用擤鼻涕方式代替挖鼻孔,或挖鼻孔時稍微迴避到旁邊角落,之後也要記得洗手。

小孩愛挖鼻孔怎麼辦?5招改善孩子挖鼻孔的壞習慣 3. 觀察並分散小孩注意力

觀察小孩喜歡在何時、何地及何種情況下挖鼻孔,如看電視或發呆等,並嘗試在他們挖鼻孔時,給他們一些東西,如玩具、書本,讓他們有事可做、分散注意力。 4. 嚴重情況請求助專家

若小孩挖鼻孔的習慣已經很嚴重,例如出現傷口,或演變成持續性的焦慮反應時,建議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其他孩童常見的焦慮反應還包含吸手指、挖鼻孔與睡眠障礙。 5. 耐心樂觀以待

當小孩漸漸長大,可能會慢慢培養其他興趣,並取代挖鼻孔的習慣;另外,小孩入學後,也可能因為不想被同學嘲笑,自然便會慢慢改掉挖鼻孔的習慣。

小孩自慰怎麼辦?正常行為別驚慌 父母牢記4招  

小孩自慰怎麼辦?正常行為別驚慌 父母牢記4招  

不管任何年紀,只要是人都會喜歡探索自己的身體,享受興奮感,小孩也不例外,就跟成人一樣,也會因為好奇心與舒適感而自慰。不過這種行為在童年探索期屬於正常現象,父母不必驚慌。

發現寶寶自慰時父母請這麼做

不要慌張

自慰是安全的,並不會造成生理或心理上的問題。其實小孩還不知道性是什麼,他們的自慰並不伴隨性慾,只是純粹喜歡舒服的感覺;然而,若自慰的頻率過高,代表小孩可能有潛在的問題。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表示,焦慮、不知所措的情緒或缺乏父母關心,都可能引發小孩過度自慰,在這種情況下,最好尋求專業協助。

視而不見

為了避免小孩日後受到性侵犯,大部分的父母都會教導小孩如何建立身體的界線,例如私處不能被自己以外的人觸碰。有些父母會將這個議題擴展到自慰,然而隱私權的概念對3歲大的小孩來說沒有意義,他們只是在憑直覺探索身體。一旦試圖阻止小孩自慰,小孩可能會因為好奇心而更頻繁地嘗試,因此在這個階段,視而不見、設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會比極力制止來得好。

分散注意

就像其他壞習慣,如挖鼻孔、咬指甲或吸拇指,小孩可能會因為無聊而開始自慰。雖然知道小孩自慰是可接受的行為,但若自己的小孩在別人面前自慰,還是會讓人尷尬不已;建議可在此時採取幫助分散孩子注意力的方法,例如給小孩玩具,讓孩子的手不會一直擺在私密部位附近。

注意自己的反應

父母對小孩自慰的反應,會深深影響小孩日後對性的感受,如果家長反應過度、對小孩生氣,會讓小孩對自慰留下陰影,讓他們覺得這樣的行為是骯髒或不好的,並在往後的人生,對性或愉悅感產生羞恥和內疚的想法。

若真的很在意小孩自慰,問題可能來自家長本身,而不是小孩;很多人在長大的過程中都對性感到困惑,因此不知道如何與小孩一起面對這方面的問題。建議家長可以與其他父母或醫師分享自己的感受,並從中獲得一些處理的建議。

嬰兒血管瘤會消失嗎?一篇搞懂嬰兒血管瘤的原因、種類、症狀及治療

嬰兒血管瘤會消失嗎?一篇搞懂嬰兒血管瘤的原因、種類、症狀及治療

小瑜出生後,右眼皮底下有條淡淡紅線,隨著時間過去,這條紅線愈來愈突出。3個月大時,紅線已轉為外型如同草莓的血色腫瘤,,摸起來溫溫熱熱,看起還有點嚇人。小瑜媽媽趕緊帶她到小兒科就醫,醫師仔細檢查,發現原來小瑜罹患嬰兒血管瘤,出生3至6個月是快速生長期。幸好,小瑜媽媽就醫時間不算太遲,經治療後很快就能改善。

嬰兒血管瘤雖為良性腫瘤,但可能給孩子外貌帶來負面影響,甚至造成潰瘍、影響器官功能。《Hello健康》向您說明嬰兒血管瘤的原因、種類及部位,以及相關治療資訊。

嬰兒血管瘤是什麼?

血管瘤一般可分為2類,一類為真正的血管腫瘤,由血管內皮細胞增生所致,嬰兒血管瘤即屬此類,另一類則是血管畸形,由血管構造異常擴張所引起,如常見的葡萄酒色斑;這類血管畸形之血管瘤沒有退化期,一輩子皆會留存身上。

嬰兒血管瘤(Hemangioma infantile)多發生於新生兒時期,因此以嬰兒血管瘤稱之;若未妥善治療,可能到了嬰兒期甚至學齡期都還持續。

嬰兒血管瘤在快速生長期時,斑塊表面會有草莓狀的隆起,因此又稱為草莓樣血管瘤。新生兒的發生率約1至2%,女嬰的發生率為男嬰的2~5倍,約3成血管瘤如同胎記,出生時就在嬰兒身上,其餘7成則會在出生後1~4週出現。

為什麼會長嬰兒血管瘤?

嬰兒血管瘤多為偶發性的,與遺傳關聯不大,可能導致嬰兒血管瘤的因素包括: 早產 胎兒體重過輕(低於1000g) 高齡產婦 多次懷孕 子癲前症 前置胎盤

嬰兒血管瘤會消失嗎?一篇搞懂嬰兒血管瘤的原因、種類、症狀及治療 嬰兒血管瘤的種類及部位

嬰兒血管瘤可能生長於身體各部位,其中以頭頸部發生率最高(60%),其次為軀幹(25%)及四肢(15%)。嬰兒血管瘤依其深度主要可分為3類: 表淺型:位於皮膚淺真皮層,外型為類似草莓的亮紅色凸起斑塊。 深層型:位於較深的真皮層或皮下組織,顏色呈淡藍色至紫色,表面摸起來十分平整。 混合型:混合上述2種類型,可能同時混雜2種不同顏色。

而嬰兒血管瘤依分布方式可分為2類: 局部型:血管瘤侷限於一小區域,病灶可能為圓形或斑塊狀。 帶狀型:血管瘤呈帶狀分布,漫布在一個大範圍內,容易伴隨其他異常,需就醫檢查。

新生兒血管瘤多久消失?嬰兒血管瘤的病程說明

嬰兒血管瘤依照生長狀況,可分為以下3個階段: 初期病灶:出生或出生不久時產生,呈紅紫色斑點,大小如同紅疹或被蚊蟲叮咬,但也有可能以淡紅色斑塊呈現。 快速生長期:快速生長期為出生後的3至~6個月,在此期間中,血管瘤會迅速變大、變硬,顏色亮紅。依據個體差異,快速生長期也可能提前至滿月開始,或晚至6個月大後。 緩慢退化期:經歷約3個月的快速生長期後,嬰兒血管瘤會開始緩慢退化,病灶變平,顏色從亮紅轉為灰紫,並逐漸分散消退。約3成血管瘤在3歲前消失,5成在5歲前消失,9成在9歲前消失,其患部可能會出現皮膚萎縮、血管擴張或脂肪纖維化(變成膨起的小肉球)等現象。

嬰兒血管瘤會消失嗎?一篇搞懂嬰兒血管瘤的原因、種類、症狀及治療

若嬰兒血管瘤會自己消失,那還需要治療嗎?

嬰兒血管瘤雖然由於是良性腫瘤,且會自行消失,一般而言無需治療,但其生長部位若為臉部,則可能影響嬰兒的器官功能,如長於眼睛附近,易導致斜視、散光或弱視;、長於鼻子,可能會使鼻軟骨變形,影響呼吸;、若長於耳朵,恐讓耳朵畸形或影響聽力;、長於嘴唇,則可能造成吞嚥困難。,即使生長部位不在臉部重要器官附近,也可能給小孩外觀帶來嚴重影響,因此建議接受治療。

不過,即使新生兒血管瘤未長於臉部,也容易有潰瘍、出血或引發感染,亦可能因血管瘤過大、出血過多,造成心衰竭,進而導致生命危險。因此,安全之計便是仍建議請專業醫師診斷、及評估,決定是否需要立即治療,或任其自然生長及消退。

目前臨床上治療嬰兒血管瘤的第一線治療藥物有2種: Timolol(外用藥水):適用於較小且表淺的血管瘤,具有輕微刺激性,需早晚使用,並避免碰觸眼口鼻。 Propranolol(口服藥):適用較大且較深層的血管瘤,可抑制血管新生,不適合有低血壓或心律不整之嬰兒,因副作用包含低血壓、低血糖及心跳過緩。

一般而言,若早期接受治療,病灶多能獲得良好控制並漸進改善,若治療時間較晚,則至少需6個月以上的治療期,建議父母協助治療時需保持耐心,定期用藥、拍照記錄及回診檢查,並隨時注意嬰兒有無出現任何藥物副作用,以確保嬰兒健康無虞。

換奶粉哭鬧怎麼辦?換奶粉重點、注意事項,6招改善嬰兒換奶粉哭鬧!

換奶粉哭鬧怎麼辦?換奶粉重點、注意事項,6招改善嬰兒換奶粉哭鬧!

在母奶銜接配方奶,或單純替換配方奶的過程中,不少嬰兒會因換奶粉哭鬧或情緒煩躁,甚至厭奶或拉肚子。究竟為什麼寶寶換奶粉會哭鬧?怎麼換奶才能減少寶寶不適症狀?《Hello健康》教你6個改善換奶粉哭鬧的方法。

為什麼嬰兒換奶粉會哭鬧?

嬰兒換奶粉多是以下4種原因: 母乳銜接配方奶 無法完全親餵母乳 需要讓嬰兒逐漸適應其他食物 減少嬰兒出現腸胃不適,例如拉肚子、脹氣或過敏等情形

但在換奶過程中,若嬰兒對新奶粉感到不適,例如消化不良、容易脹氣或拉肚子或口味不合等,就容易哭鬧和煩躁,甚至影響睡眠。(延伸閱讀:換奶粉怎麼換?挑選配方奶及換奶的注意事項

嬰兒不像幼童或成人,可自不同食物攝取營養或已有成熟的消化系統緩解特定食物所帶來的不適。在嬰兒滿6個月且開始嘗試副食品前,母乳和奶粉是唯一的食物,因此換奶粉會對嬰兒帶來極大影響。

多數換奶粉哭鬧的狀況,也可能是因為不適應牛奶蛋白,或無法承受大量乳糖刺激,有些家長會先嘗試換成水解蛋白或低乳糖奶粉,但嬰兒哭鬧狀況仍不見改善。以下有6個改善換奶粉哭鬧的方法,減輕家長的煩惱。(延伸閱讀:寶寶牛奶過敏怎麼挑奶粉?牛奶、豆製配方奶型態一次看

換奶粉哭鬧怎麼辦?換奶粉重點、注意事項,6招改善嬰兒換奶粉哭鬧! 6招改善嬰兒換奶粉哭鬧 方法1:除非有不適症狀,否則避免換奶

若嬰兒對目前的配方奶適應良好,且沒有任何不良症狀,建議可持續餵食相同配方奶,避免因親友推薦或長輩意見就隨意更換。家長最好在一開始就做足功課,選定好最合適的配方奶,避免中途更換。有時即使嬰兒沒有不適,也會單純因習慣或口味變化而哭鬧。 方法2:循序漸進換奶粉

新生兒的腸胃與口味都較成人敏感,循序漸進換奶粉可減少不良反應。建議可逐匙更換奶粉,例如:A奶粉需用4匙沖泡,要換成B奶粉時可階段性酌量添加。 初期:3匙A奶粉+1匙B奶粉 中期:2匙A奶粉+2匙B奶粉 後期:1匙A奶粉+3匙B奶粉

換奶粉的速度需依照嬰兒接受度,若嬰兒反應良好,最快可逐餐更換,但若嬰兒對舊奶粉有不適症狀,例如過敏起疹子等,則換奶粉的速度就可加快,甚至直接換成新奶粉。 方法3:注意餵奶方式

脹氣雖然是寶寶的常見症狀,但有時也是喝奶方式所致,例如: 躺著喝奶讓嬰兒溢奶或吐奶 奶瓶瓶口未讓寶寶含妥,吸入太多空氣 奶瓶嘴的洞口過大讓嬰兒一下喝太多

請選用瓶口大小適中的奶瓶,在餵奶時確保姿勢正確,讓嬰兒身體保持45度傾斜,並注意瓶口是否完全含妥。(延伸閱讀:麥擱吐啊~寶寶吐奶拍嗝有效嗎?嬰兒溢奶、吐奶原因解析) 方法4:維持奶瓶乾淨衛生

換奶粉拉肚子或便祕的情況並不少見,尤其配方奶本來就比母乳容易便祕,父母不用太過緊張。建議可先觀察幾餐,確認有無改善寶寶腹瀉或便祕狀況。

但有時嬰兒拉肚子未必是換奶粉造成,可能是衛生問題。在泡奶粉前,家長請務必確保奶瓶充分洗淨及消毒、沖泡的水質乾淨無毒,並徹底清洗或消毒雙手。

換奶粉哭鬧怎麼辦?換奶粉重點、注意事項,6招改善嬰兒換奶粉哭鬧! 方法5: 仔細觀察嬰兒反應

當寶寶不願喝奶或一喝就哭,可能是因為想要媽媽抱、肚子還不餓或想睡覺,如何判斷嬰兒的生理與心理需求,需要父母仔細觀察和經驗的累積。

建議家長記下每次餵奶的時間,確保嬰兒不會餓過頭或餵食過多,若嬰兒不餓會用手推開奶瓶或將頭轉開。在嬰兒哭鬧時先觀察是否因太熱流汗、太冷發抖等身體狀況,並非因為換奶粉。(推薦閱讀:寶寶哭不停怎麼辦?判斷嬰兒哭鬧原因及6招安撫入睡) 方法6:換奶粉前先諮詢醫師

建議父母換奶粉前可先諮詢醫師,讓醫師了解寶寶狀況後判斷有無換奶必要。此外,醫師也可診斷寶寶哭鬧的狀況是否因腸絞痛、感冒或其他疾病所致。

需特別注意的是,若寶寶換奶後出現嚴重不適,例如過敏、血便或嚴重腹瀉等,請盡速就醫,避免延誤治療而影響嬰兒健康。(推薦閱讀:便便照比一比:從寶寶大便顏色型態看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