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攝取多少鐵?兒童缺鐵恐有這些徵兆

該攝取多少鐵?兒童缺鐵恐有這些徵兆

鐵為什麼是兒童的必需營養素?

孩子成長發育的過程中,鐵是不可或缺的必需營養素。鐵質能幫助氧氣從肺部運送到身體其他各部位,並有助於肌肉儲存、使用氧氣。如果您孩子的飲食缺乏鐵,他們可能面臨鐵攝取量不足的情況。事實上,兒童鐵攝取不足有很多種情況,包括:體內鐵的儲存量已經耗盡,血液裡健康的紅血球不足形成貧血(Anemia)等。如果兒童鐵攝取量不足沒有加以治療,對孩子成長、發育會有很大影響。

兒童需要攝取多少鐵?

下列是針對兒童建議的鐵攝取量:

7~12月大:每天11毫克(mg) 1~3歲:每天7毫克 4~8歲:每天10毫克 9~13歲:每天8毫克 14~18歲:女生每天15毫克 14~18歲:男生每天11毫克

兒童鐵攝取量不足的徵兆有哪些?

您的孩子如果體內鐵不足,身體正常運作會受到影響。很不巧的是,兒童鐵攝取量不足,大多數的徵兆或症狀是無法明顯看出來,時常因為身體罹患缺鐵性貧血 (Iron deficiency anemia)才會知道。以下是兒童患有缺鐵性貧血常見的徵兆: 皮膚變得蒼白 疲勞 成長、發育變得緩慢 食慾不好 呼吸異常快速 行為出現問題 常常會受到感染

如何預防兒童鐵攝取量不足?

如果您的孩子正在服用含有強化鐵的配方奶,那他們應該會攝取足夠的鐵。如果您是用母乳餵哺您的寶貝,請參考下列建議的補充劑: 針對足月嬰兒:您的寶貝4個月大時,可以開始給他吃些鐵補充劑,直到孩子每天吃東西時,願意多吃2口以上含鐵豐富的食物,如:添加維生素、礦物質的強化穀物,或煮成糊狀的肉。如果您是用母乳餵哺孩子,但大多時候是給孩子喝強化配方奶,這樣請不要讓他再吃鐵補充劑。 針對早產兒:孩子2個星期大開始,請讓您的寶貝服用鐵補充劑,直到1歲為止。如果您用母乳餵哺寶貝,同時也會給他喝配方奶,孩子比較喜歡喝配方奶的情況下,請您不要再給孩子吃鐵補充劑。

其他預防兒童鐵攝取量不足的方法: 讓孩子吃富含鐵的食物:當您在孩子4~6個月大時,便可以讓他開始吃固體食物,如:糊狀的肉、嬰兒專屬添加鐵的強化穀物。對年紀較大的孩子,可以讓他們多吃些含鐵豐富的食物,如:紅肉、雞肉、魚、豆莢,深綠色葉菜。 別讓孩子喝過多牛奶:請您記得,1~5歲之間的兒童,每天牛奶飲用量不要超過710毫升。 提升孩子鐵的吸收能力:維生素C能幫助鐵的吸收。您可以讓孩子多吃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深綠色蔬菜、哈密瓜、柑橘類水果、草莓、甜椒與蕃茄。 缺鐵性貧血檢查:嬰兒9~12個月大時,可以做缺鐵性貧血檢查,而此疾通常是經由血液檢查後確診。如果是鐵攝取量不足的高風險患者,年紀較長時,可以再做檢查。得知檢查結果後,醫師可能會建議口服鐵補充劑,或是每天服用綜合維生素;一段時間後,再進行血液檢查,看情況是否有改善。

從小照顧!葉酸能增進兒童語言能力

從小照顧!葉酸能增進兒童語言能力

懷孕期間多補充葉酸(Folic acid)對寶寶的健康很重要;科學家相信,葉酸可以讓寶寶免於先天缺陷並降低3歲前語言能力障礙的發生風險。若媽媽在懷孕期間就攝取葉酸或含有葉酸的營養補充品,那麼可以減少寶寶發生嚴重語言能力遲緩的風險。本文將為您介紹,葉酸如何照顧寶寶的健康以及它的基本知識。

什麼是葉酸

葉酸是一種人造維生素B9,對孕婦的健康以及即將出生的寶寶很重要。因為葉酸可以幫助避免寶寶罹患腦部或脊髓嚴重的先天缺陷,如神經管發育缺陷(Neural tube defects, NTD);神經管是寶寶在胚胎時期發育脊椎和腦部的一部分,很多媽媽發現自己懷孕前,這個先天缺陷就可能在胚胎發育早期就已經產生,這也就是為什麼有計劃懷孕的婦女,平時就要補充葉酸的原因;而強化穀物是獲取葉酸最好的食材來源,深綠色蔬菜和柑橘類水果也都富含葉酸。

葉酸如何改善孩童的語言能力

葉酸身為人體內的必須營養素,不僅能幫助生成紅血球,還能減少懷孕時期的併發症,如心臟病(Heart disease)、中風(Stroke)、某些癌症及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此外,葉酸也能促進去氧核糖核酸(DNA)的分裂複製、修復與運作,而且備孕及懷孕期間攝取足夠葉酸可幫助避免寶寶唇顎裂、早產、出生體重過輕、流產和胚胎發育障礙。

受葉酸不足影響的基因通常和造成唐氏症(Down syndrome)、膠質瘤(Glioma)、腦膜瘤(Meningioma)等基因多型性的生理疾病有關。如果腦部葉酸缺乏,會造成一種腦脊髓液(Cerebrospinal fluid)中的葉酸濃度太低的疾病,這種疾病也被認為是兒童患有神經行為障礙的常見因素。

因此補充葉酸後,腦脊液葉酸量會提高,很多神經行為障礙也會跟著改善;研究指出,葉酸治療可以改善自閉症類群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而語言能力的障礙也是自閉症類群障礙症狀的其一。除此之外,補充葉酸對體內葉酸代謝有實質上的功效,能進而降低自閉症(Autism)的風險。

女性所需的葉酸量

衛福部建議準備懷孕的女性,應於孕前1個月提高葉酸攝取量至每日600微克葉酸,直到孕期結束,以降低寶寶神經管缺陷的風險;而哺乳期的媽媽每天則建議攝取500微克葉酸,以滿足寶寶與母親的需求。

高血壓別來!小孩想健康4招有解

高血壓別來!小孩想健康4招有解

一般會認為高血壓只好發於高齡長者,但事實上,孩童也可能罹患高血壓,以下分享4個觀念,幫助小孩遠離高血壓 。

1. 控制體重

肥胖是導致高血壓最快的捷徑,肥胖使血管壓力增加,長期下將導致高血壓,所以當發現小孩體重失控,可以尋求減肥門診的幫助,透過醫師指導、排定減肥計畫。 2. 出門多運動

現代的小孩為課業繁忙,除了上學時間之外,生活還被許多課外活動塞滿,所以每到空閒時,他們會選擇娛樂活動來紓壓,然而,現今許多小孩傾向宅在家裡,很可能玩電腦遊戲、看漫畫、電視一整天不出門,雖然打電動也有不少好處,但過度的話,會造成運動量不足,因此,建議家長親自陪伴小孩從事戶外活動,也能順便讓自己動起來,運動不僅能幫助小孩保持健康體魄,也能幫助紓壓,減少罹患高血壓的機率。 3. 減少鹽分攝取

攝取過量鹽分是導致高血壓的直接原因,每個兒童每天僅需攝取1200毫克(mg)的鹽,若高於這個標準,小孩不僅容易罹患高血壓,也容易發生腎臟及心血管問題,那我們如何減少鹽分攝取呢? 選擇天然食物,取代加工食品,少吃漢堡、薯片、炸薯條和烤雞等速食,以及市售零食等高鈉食品。 使用新鮮潔淨的食材可有效降低烹調時鹽的用量。 採買食品前仔細閱讀標章,選擇鈉含量較低的食品。 建議選擇清淡飲食,可以諮詢營養師菜色如何安排。

4. 健康的生活型態

健康的生活型態可預防高血壓,請小孩避免下列事項: 除了上述少攝取鹽分之外,也避免攝取高膽固醇食物,如烤、炸的油膩肉類。 避免情緒化,因為每次憤怒都讓血管承受很大的壓力,長期容易導致高血壓。

定期量測血壓,特別是易頭痛、頭暈、嘔吐、多汗、弱視和抽搐症狀的兒童。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父母必看!4種你不可不知的兒童心臟病類型

父母必看!4種你不可不知的兒童心臟病類型

好發在成年人的心血管疾病,是屬於相對嚴重的疾病,若發生於兒童,病情則會更加艱險。常見的兒童心臟病可分為先天性心臟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病毒感染引發的心臟病、還有因特殊疾病或遺傳性疾病導致的心臟病。

隨著現代醫學進步,心臟病童都受到十分良好的醫療照護,病情受到控制、甚至可能痊癒,能夠擁有和一般人一樣健康、正常的生活。然而,心臟病的種類繁多,有哪些是較常發生在兒童身上的疾病呢?《Hello健康》以下為您列出4種常見於兒童身上的心臟病類型。

1. 先天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源自於胎兒時期的缺陷,胎兒期間心臟不正常發育,導致心臟血管構造出現異常。1,000個新生兒中大約有8個會帶著有先天缺陷的心臟出生,有缺陷的部位常發生在心肌或心臟瓣膜,例如:

主動脈瓣閉鎖異常。(延伸閱讀:主動脈瓣狹窄無徵兆?了解症狀和治療) 二尖瓣狹窄。

其他先天性心臟血管疾病還包括:

心臟衰竭導致心臟發育不全。 心室中膈缺損、心房中膈缺損、開放性動脈導管等關於心臟腔室之間、心臟與動靜脈之間的心臟壁缺損。 法洛氏四合症(Tetralogy of the Follot,TOF,或稱法洛氏四重症)是最常見的發紺型先天性心臟病(Cyanotic heart disease,CHD),其4種異常情形包括肺動脈狹窄、心室中膈缺損、右心室肥大、右心室出口阻塞。(同場加映:照顧先天性心臟病兒童 代謝快營養需求量大)

2. 動脈粥狀硬化

動脈粥狀硬化(Atherosclerosis)起因於脂肪及膽固醇氧化後黏附在血管壁的斑塊,斑塊堆積造成血管壁硬化、血管狹窄,提高了血管阻塞和心臟病發作的風險。疾病發展過程冗長,且經常沒有徵兆,少見於幼童和青少年。然而,有肥胖、糖尿病(Diabetes)、高血壓(Hypertension)及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的兒童是高危險群,醫師應建議這些兒童定期測量血壓及膽固醇,改善飲食並培養運動習慣。

3. 心律不整

心律不整(Arrhythmia)是心臟電流傳導失常的現象,心臟跳動速度會不規則、過快或過慢,影響心臟血液輸送。典型的心律不整症狀包括:

心跳過快。(延伸閱讀:心頭小鹿亂撞砰砰跳?心跳次數多少才正常?一次看懂「有心人」正常心跳範圍) 心跳過緩。 長QT波症候群(LQTS):病患常伴隨心悸、長期喘氣、莫名暈厥。 沃夫巴金森懷特症候群(Wolff-Parkinson-White Syndrome, WPW):患者的心房心室間脈衝異常傳導,常引起心室肌提前運動,心律過快,伴隨臉色蒼白、頭暈、氣促、胸痛,暈倒等現象。

心臟病兒童會長期感到疲倦、頭暈且胃口差,治療方式因臨床病症和個人健康狀況,而有所不同。

父母必看!4種你不可不知的兒童心臟病類型

4. 川崎病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也稱川崎氏症)是一種罕見的心血管疾病,為血管的發炎現象,病變可能發生於四肢、口腔、唇、喉部等全身有血管的部位,甚至引起頸部淋巴腺發炎腫大,致病原因仍然不明確。

它好發於5歲以下的幼童,根據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HA)報告,每5個心臟血管兒童病患中,就有一個是5歲以下的幼兒。

其診斷和治療主要根據病童的臨床狀況,治療可依冠狀動脈的狀況不同而定。若病童無合併冠狀動脈異常或異常現象已消失,則無需長期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或限制活動,但建議定期做心臟超音波檢查。(推薦閱讀:心臟不適要做心電圖還是X光?一次了解各類心臟檢查項目

若病童伴隨小型輕微異常,或許需長期服用低劑量阿斯匹靈,直到血管異常消失,有些病童服用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來改善狀況。若病童合併多處或大型冠狀動脈瘤,則可能需注射丙種球蛋白(Gamma globulin IV),或手術治療。有些病童終身需到醫院定期追蹤檢查。

身教不如言教!值得教導孩子的價值觀

身教不如言教!值得教導孩子的價值觀

在這個物質當道的世界,很多道德觀與價值觀都不再受到重視,但身為父母,您仍然應該教導您的孩子,基本的人與人之間正確的價值觀與行為。這樣做,不僅可以幫助他們避免沉迷唯物主義的危險,也能幫助他們養成更積極的人生觀。

仁慈與善解人意

當一個孩子習慣從父母那裡得到愛與關懷時,他們長大後可能會變得自我中心且難以理解別人的感受。仁慈、貼心、善解人意可能是孩子最難去理解的一件事。因此,請記得向他們解釋並分享這樣的價值觀;您可以舉一些簡單的例子來讓他理解,例如:當有人正在講電話時,提醒孩子不要發出聲音;或請他們分攤家務,像是幫忙拖地、洗菜等。

感恩的心慢慢來

感恩是需要時間建立的,「謝謝」2字則是其中的關鍵字。當有人為他們做了一件好事或給他們禮物時,請教導孩子要說「謝謝」。另一個教導的方式則是在日曆上訂特定的日子,要求孩子每天或每週分享一件值得感謝的事,這樣您的孩子會一步一步地學會感恩。

慷慨第一步從父母開始

透過「施與受」的互動過程可以讓人學會慷慨,因此別讓您的孩子總是習慣得到他想要的東西,

反而要鼓勵他們邀請朋友來家開派對一起玩;活動過程中,教他們從與別人分享玩具、食物和飲料,這樣他們不僅能夠親自學會慷慨,還能建立好人際關係。此外,您也可以建議他們捐出不需要的玩具、書,或將頭髮捐給需要的癌症兒童。

禮貌

「請」、「謝謝」、「對不起」是表達禮貌的關鍵字,請慎重地教導孩子這些字眼的意義和重要性,讓這3個字變成他字典裡的愛用字,例如:當家政婦幫忙整理家務後,請孩子向對方說謝謝;您與您的伴侶也應常常將謝謝掛在嘴邊,這樣您的孩子就會模仿您們有禮貌的好行為,若是您發現,您的孩子不在您的提醒下表達禮貌時,請記得誇獎他。

小孩屁股長痔瘡!每天泡熱水舒緩疼痛

小孩屁股長痔瘡!每天泡熱水舒緩疼痛

當直腸(Rectum,大腸最末端),與肛門(Anus)血管腫脹時,就會長痔瘡(Hemorrhoid)。曲張擴大的血管壁,會造成患者疼痛、搔癢。很多人以為只有成年人才會患有痔瘡,但事實上,很多小孩也都有。

小孩長痔瘡的症狀

如果小孩有下列情況,那可能代表他有長痔瘡:

覺得肛門有搔癢或疼痛的感覺 上完大號後,在擦拭的衛生紙上或馬桶裡發現有血跡。 在肛門邊緣附近,有粉紅色的凸起物或腫脹凸塊,並且會流出分泌物;凸起物可能是紫色或藍色的。 該戴小孩看醫師的時機

如果小孩直腸會流血,請儘快帶他去看醫師,因為流血可能是由其他更嚴重的病因,如結腸長息肉、結腸炎(Colitis)、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憩室炎(Diverticulitis)、與大腸直腸癌(Colorectal cancer)。

醫師診斷痔瘡的方法

醫師會用目視檢查小孩的肛門,醫師也會戴上塗有潤滑劑的手套,深入肛門進行旋轉觸診,或利用特殊檢查設備,確認情況。一般檢查是否患有痔瘡的工具是肛門鏡(Anoscope),它是一種中空、細長、有光源的軟管,適用於檢查肛門括約肌、肛門和直腸下半部。直腸鏡(Proctoscope)則與肛門鏡類似,但它可以讓醫師更完整檢查整個直腸。

如果痔瘡可能是內痔(Internal hemorrhoid),或是在排除其他會導致直腸流血的因素後,還有其他不明的致病原因,就需要做進一步檢查。 小孩得痔瘡後的治療

得痔瘡的小孩每天都要洗熱水澡,並且用溫水浸泡肛門10~15分鐘,每天2~3次,再用吹風機吹乾。由於痔瘡受刺激會產生不適,清洗時請避免使用肥皂。小孩上完大號後,請幫他用濕紙巾擦拭乾淨,也可以使用冰袋或冰敷布,舒緩不適。

除了上述居家療法,也可以請醫師開立外用的局部藥,不過藥物無法治好痔瘡,只能減緩疼痛。想要改善小孩的健康,就要讓小孩長期攝取富含大量纖維與液體的均衡飲食。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寶貝體重、身高有達標嗎?「兒童成長曲線」一張表秒懂寶寶發育

寶貝體重、身高有達標嗎?「兒童成長曲線」一張表秒懂寶寶發育

做父母的都希望看到孩子健康成長,不過如果寶寶的體重和身高成長不如預期,不少爸媽恐怕也焦慮不已,擔心自家寶貝會落到發育水平後段班。其實只要利用「兒童成長曲線圖」進行初步評測,爸媽們就可以快速了解寶寶的發育狀況!《Hello健康》將一一說明兒童生長曲線的原理與使用方式,讓爸媽們對自家寶貝成長的每一步都能安心有信心。

什麼是兒童成長曲線圖?

兒童成長曲線圖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加上中國醫藥大學兒科學教授陳偉德與台大醫院小兒部教授張美惠於2010年發表之新生長曲線研究,以及台灣兒童發展情況,所訂定之0~7歲台灣兒童生長曲線。

身高、體重、頭圍是兒童成長曲線的3大指標,每項指標以百分比劃分,父母可以對照成長曲線圖,找到孩子在相應的發展階段,與其他同年齡孩童的差異。(點此前往兒童健康手冊)

兒童成長曲線圖的使用方法

以下將以衛福部之兒童健康手冊中所提供的兒童成長曲線圖為例。爸媽們不妨也可以此為參考,或前往該手冊獲取完整的成長曲線圖、以及其他兒童健康相關資訊。 寶貝體重、身高有達標嗎?「兒童成長曲線」一張表秒懂寶寶發育(圖片來源:衛福部兒童健康手冊中文版)

此圖乍看之下標號繁多,其實並不難理解。我們可先自圖表「邊框」起了解此圖之目的與判讀方式。本圖的橫軸為出生時間、縱軸為體重,代表的即是體重成長曲線圖。而圖中以色彩畫出弧線的5條曲線,則分別表示5個不同百分比的體重值與變化情形。

此圖以1.5個月大體重5公斤的男寶寶為例;從標號1、2可以看出,本圖的「示範寶寶」年齡為1.5個月大,體重5公斤,將2個標號畫出直線的交點(A),得出他的體重在成長曲線上落在50百分位線上(綠線),代表在100名同年齡的男寶寶裡,其體重大約排在第50位。

了解之後,我們也可以利用同樣的方式,先把孩子的年齡和體重在橫軸與縱軸上點出,接著用尺垂直於軸線各畫出1條直線,便可得出孩子的體重百分比落點。

曲線為成長變化

由於孩子的體重是會隨成長持續變動,若本圖的寶寶在滿4個月時再次測量,沿著著綠線,落點應在D處。家長們可以透過此表定期紀錄寶寶的成長變化,將每次量測的體重落點連線後,就會得出1條專屬你孩子的成長曲線。 兒童成長曲線的正常值

成長曲線的百分比並不是考試,百分比愈高就愈佳,只要孩子的生長狀況平穩向上,其實父母不需要看數字大小。原則上,百分位3~97之間都屬於正常,不過如果超過或低於則需要特別注意,如果有疑慮建議諮詢醫師。(你也想知道:小孩很矮長不高?)

比起數字高低,爸媽更該注意的應該是每次量測間的數字變化。孩子的發育並不一定會跟成長曲線一模一樣,些微的偏離仍屬正常,但若成長曲線落點突然偏離超過2個以上的曲線間隔,例如原本從85百分位陡降至15百分位,不妨諮詢兒科醫師並評估孩子的成長與營養狀況。

寶寶臉長紅疹、皮膚掉屑? 嬰兒脂漏性皮膚炎一次改善

寶寶臉長紅疹、皮膚掉屑? 嬰兒脂漏性皮膚炎一次改善

皮膚表面紅腫發癢又會掉屑是脂漏性皮膚炎(Seborrheic Dermatitis)的典型症狀之一,也是現代人常見的皮膚疾病,不過你知道嗎?其實剛出生沒多久的嬰兒也有同樣問題。當寶寶小臉紅腫,皮膚上還出現點點白屑和黃色結痂是什麼?《Hello健康》邀請到新光醫院皮膚科醫學美容中心主任唐豪悅,為您解答嬰兒脂漏性皮膚炎該如何改善解決!

嬰兒脂漏性皮膚炎是什麼

脂漏性皮膚炎是指不明原因所導致的濕疹性皮膚疾病。無傳染性,好發於皮膚油脂分泌豐富部位,諸如頭皮、眉毛、胸部、頸部等,而成人病患通常會在患處發生紅疹或丘疹。

然而,嬰兒脂漏性皮膚炎普遍發病年齡通常在嬰兒出生後半個月到3個月之間,但滿周歲後症狀就會明顯改善。(延伸閱讀:什麼狀況該刺破水泡?6步驟安全搞定) 嬰兒脂漏性皮膚炎症狀

患有脂漏性皮膚炎的寶寶自臉部和頭皮等處,都會出現明顯的落屑性紅斑。而頭皮、眉毛、耳內或耳後的落屑則偏黃褐色或黃灰色,油性較高,因而得名「乳痂」(Cradle Cap)。乳痂一旦堆疊到一定厚度就會脫落。但較為嚴重者,乳痂則呈現偏厚且質地偏硬的情況,並延伸至四肢與軀幹部位如脖子、腋下、臀部股溝等,部分甚至會呈液狀滑落,看似「油到流湯」般。 嬰兒脂漏性皮膚炎成因 分娩大有關係

許多家長百思不解為何家裡的寶貝產生這樣的情況,雖明確成因至今仍待更多研究證實,但目前醫學上推測,可能是與母親身上的「男性荷爾蒙(雄激素)」有關。

當母親的男性荷爾蒙通過胎盤時,會刺激嬰兒的皮脂腺分泌,促使皮屑芽孢菌引發感染,導致皮膚發炎紅腫而產生皮屑並加劇油脂分泌,當皮屑、油脂與組織液互相沾黏、融合,最終便形成乳痂。 寶寶臉長紅疹、皮膚掉屑? 嬰兒脂漏性皮膚炎一次改善建議應先用水或油軟化乳痂後再去除,以免傷到寶寶的肌膚。

嬰兒乳痂別硬摳 軟化後再輕輕刮除

若寶寶罹患脂漏性皮膚炎該如何處理?唐豪悅醫師提醒,若硬把結痂摳掉,其實很容易傷到寶寶脆弱的皮膚,進而造成更嚴重的發炎反應。

但對於許多在意的家長,醫師也建議,家長不妨於幫寶寶洗澡時,先以溫水和沐浴乳將身體潤濕後,再利用軟毛刷具將結痂慢慢刷除。不過若是較厚、較嚴重的乳痂,為避免直接刮除造成寶寶疼痛,可考慮使用如凡士林、植物油、礦物油、嬰兒油等溶劑,取適量塗抹於乳痂以利軟化,稍加等待後,便可以軟頭牙刷或者是細齒梳輕輕將乳痂刮除。

不過若刮除乳痂而造成傷口,將容易導致細菌或念珠菌感染,若寶寶確實發生感染症狀,醫師則可能採用抗生素或抗念珠菌的藥膏塗抹患部,以盡快消滅病原菌並繼續改善脂漏性皮膚炎症狀。 輕症可自癒 嚴重者須適度使用類固醇治療

唐豪悅醫師表示,輕微的嬰兒脂漏性皮膚炎患者,可能毋須就醫便能自我痊癒。但臨床上也見過較為嚴重的脂漏性皮膚炎寶寶,需考慮使用類固醇來減輕發炎反應,因為只是短期使用,因此家長不必過於擔心其副作用。

醫師建議,若家長有任何疑問應盡早就醫諮詢,切勿亂買成藥或使用偏方替寶寶治療,以免反而加重病情! 改善嬰兒脂漏性皮膚炎 保持乾爽為上策

另外,唐豪悅醫師也提醒家長,應讓寶寶的肌膚保持乾爽、勿過度悶熱,並使用清水或低刺激性的清潔用品為寶寶洗澡;同時,部分較敏感的家長若為寶寶過度清潔,恐怕反而提高罹患脂漏性皮膚炎的風險。

嬰兒第11週:注意皮膚炎與睪丸倒縮

嬰兒第11週:注意皮膚炎與睪丸倒縮

寶寶的健康與成長

寶寶的肢體動作會變得愈來愈流暢,你會發現,寶寶透過觀察旁人,使自己的手臂與腿部動作,也愈來愈複雜,這些動作能幫助寶寶,加強並促進肌肉發展。當寶寶躺著時,可能會有更多的踢腿動作,這是寶寶準備開始學習爬行的第一步。

第 11 週的寶寶可能做到以下事項: 直立頭部,保持穩定狀態。 趴著時,可以用手撐起胸部。 把環狀物往同一個方向轉動。 一把抓住玩具搖鈴。 專注於小東西,例如葡萄乾(注意別讓寶寶把小東西塞入嘴巴,以免窒息)。 抓住東西。 用類似的子音說出單詞。(同場加映:寶寶學說話分階段!注意有無語言發展遲緩徵兆)

如何照顧寶寶?

給寶寶足夠的空間伸展身體與移動四肢。你可以在地上放一條毯子,讓寶寶在上面任意活動,如此一來,能幫助寶寶加強肌肉發展。 寶寶的健康須知

根據寶寶的狀況,醫師進行的檢查類型、方法與流程,都會有所差異。 寶寶變化令人擔憂不已

若你的寶寶特別在意溫度、味道的變化,或是有消化不良、高燒、拉稀、流鼻水、排尿少、持續的疹子、眼睛或耳朵有分泌物、長時間異常哭泣等症狀,可能是寶寶生病的徵兆。若孩子發生呼吸困難,或有抽搐的情形,請立即去看醫師。(同場加映:小孩發燒很常見~適時退燒處理別緊張) 體溫

若寶寶發燒,請謹記,發燒是人體遇到細菌入侵的積極反應,不是單純的疾病而已。當你與醫師通話時,請保持冷靜,並詳細描述症狀,包含寶寶什麼時候開始發燒、持續多長時間、有無任何異狀,例如出牙等等。還應該讓醫師知道,寶寶先前是否曾與病人接觸過,或是目前是否使用任何藥物。(同場加映:嬰兒第29週:發燒這樣做 別寵壞寶寶) 寶寶的需求與發展

下列是你應該知道的事項:

頭皮的脂漏性皮膚炎

這種頭皮上的皮膚炎,在幼兒身上很常見。輕度的皮膚炎,可以使用礦物油或潤滑油來按摩,使頭皮放鬆,同時徹底清洗頭皮屑與皮脂。在較嚴重的情況下,例如雪花片片飄落的頭皮屑,可天天使用含水楊酸(Salicylate)的抗屑洗髮精,但是有些情況,上述的方法並不適合,可能會使情況變得更糟。若寶寶的狀況變糟,請停止所有手段,與醫師討論並尋找其他治療方法。(同場加映:胎記 痱子… 認識6種嬰兒皮膚症狀)

經常出汗會加劇頭皮的脂漏性皮膚炎(Seborrheic Dermatitis),因此,你應該讓寶寶的頭部保持乾燥,如果不需要,就不要幫寶寶戴帽子。脂漏性皮膚炎太嚴重時,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臉部、頸部或臀部。若有上述情形,請醫師開立外用藥膏。有些寶寶只會在1歲前,得到脂漏性皮膚炎,有些寶寶會持續較長的時間。若寶寶不會感到不舒服或不愉快,就不需要使用上述治療方法,或用治療過敏的外用皮膚藥物。然而,若你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 屈腿

有兩個原因造成大部分的寶寶,腿都會蜷縮起來。第一,出生時右腿是彎屈的。第二,母親子宮痙攣會造成寶寶的腿擠壓在一起,並扭轉身體位置。寶寶有好幾個月,都維持在擠壓的狀態下,腳會彎屈或向內旋轉。接下來幾個月,寶寶的腿已經能自由活動,開始學習抬腿、爬行等動作,漸漸地,腿就能伸直。

大部分的寶寶不需治療,腳就能恢復正常狀態,只要確保沒有其他因素,造成寶寶的腿彎屈即可。你可以與醫師談談並檢查寶寶,定期注意寶寶的發展情況。 睪丸倒縮

寶寶的性器官在媽媽懷孕時期開始發育,其中,卵巢在出生時完全發育,睪丸則是在三個月時,下降至陰囊。事實上,大約 3~4% 的足月寶寶,以及 30% 的早產兒,會有睪丸倒縮(Testicular shrinkage)。

睪丸移動的機制十分複雜,你可以透過睪丸的位置,輕易確認是否有倒縮的情形。一般而言,在高溫下,睪丸會突出(在溫度過高時,保護精子的機制),溫度過低時,則會倒縮(溫度過低時,保護精子的機制),有些男生的睪丸特別敏感,而且位在體內深處,大多數左側的睪丸比右側低,會讓右側睪丸看起來好像消失不見,因此,你只能透過洗溫水澡時,檢查寶寶的睪丸是否在陰囊裡,看看是否有倒縮的情形。(同場加映:幫新生寶寶洗澡:簡單上手的安全指南

睪丸倒縮不會有任何疼痛,或是尿滯留的情形,通常睪丸都會下降。每 1,000 名一歲大的寶寶中,只會有三到四個寶寶會睪丸倒縮,一進行手術,便能輕易將寶寶的睪丸,放回適當的位置。 這樣的情況也可以使用荷爾蒙治療,但成功率不高。 新手爸媽小提醒 跟寶寶說話

通常這時候的寶寶還不會說話或回答問題。然而,若是一開始便一直跟寶寶對話,寶寶可能會更快學會講話,且講得更好。若寶寶從來沒跟其他人交流,可能會對學習語言產生影響,不過這樣的情形十分少見。

你可以隨時隨地教寶寶說話,例如在抱寶寶或安撫寶寶的時候,告訴他們:「是時候去散步囉!」、「喔不!有人打電話過來。」,無論寶寶是直接與你對話,抑或是聽到你跟其他人對話,都能增進寶寶的語言技巧。 只用單側乳頭餵奶

若你經常用單側乳頭餵奶,像是左側,你就能騰出右手吃東西、閱讀、講電話,或是做其他事情,但右乳房會因此減少奶汁分泌,且乳房會較小。常用的那側會因為一開始就經常餵奶,受到刺激,產生特別多的母奶,乳房也會較大。有很多案例是在哺乳期後,母親的胸部一大一小。不過請放心,寶寶斷奶後,會慢慢改善。(同場加映:餵奶煩惱奶水量不足?增加母乳分泌有方法

斷食也要營養~小孩需要這4類營養素

斷食也要營養~小孩需要這4類營養素

您的小孩開始學著斷食了嗎?早點開始讓小孩學習斷食,可能是很重要的事,這樣他們才能了解斷食有其必要。不過,可別忘了小孩仍在成長階段,他們在斷食期間,還是很需要補足營養需求,別強迫他們斷食,這可能會使他們營養不足。

斷食仍需補足營養需求

以下是小孩在斷食期間,仍然需要補足下列4種營養素,讓他們足以成長發育:

1. 蛋白質

蛋白質是小孩在成長階段,必定要補充足夠的主要營養素之一。蛋白質能組成物質,也能組成及修復身體組織,小孩可以從動物和植物裡攝取到蛋白質,但是動物性蛋白質比植物性蛋白質更好,因為動物性蛋白質,有更完整且更多的必需胺基酸。

動物性蛋白質來源包括魚、肉、雞肉、蛋、牛奶、乳製品等;而植物性蛋白質來源則有豆腐、天貝(源自印尼的一種發酵食品)、黃豆、花生、和其他類的堅果。根據2013年的營養需求量資料,4~6歲的小孩一天需要35公克的蛋白質,而7~9歲的小孩一天則需要49公克的蛋白質,這需求量大約等於2份含動物性蛋白質的食物,加上2份含植物性蛋白質的食物。 2.

小孩在青少年時期之前,骨頭會快速生長,所以他們在兒童時期需要補,以助於骨頭生長。除了幫助骨頭生長外,鈣也能助於維持正常心跳、凝血功能、肌肉及神經功能。鈣的來源包括牛奶、起司、優格、豆腐、綠花椰菜等等。4~9歲的小孩一天需要1000毫克的鈣,大約為3杯牛奶的量。

3. 鐵質

鐵質對於小孩來說,也是很重要的營養素,缺乏鐵質可能造成貧血。小孩在成長的同時,身體的血液含量也跟著增加,所以在兒童時期,需要更多鐵質。紅血球攜帶氧氣到全身的細胞,需要仰賴鐵質,而鐵質對於大腦發展和功能也是必須的。肉、魚、雞肉是最棒的鐵質來源,而麵包、麥片、麵食則有強化營養的鐵。4~6歲的小孩每天需要9毫克的鐵,7~9歲的小孩則每天需要10毫克的鐵。

4. 維生素A、C、E

維生素A、C、E有抗氧化性質,能幫助身體細胞不因自由基而受損,強化免疫系統並避免身體受感染。維生素A對於視力及骨頭發展很重要,也能幫助小孩身體細胞及組織的生成;而維生素C則是能幫助身體生成及修復紅血球、骨頭及身體組織,強化血管、幫助傷口復原,並助身體吸收鐵質。維生素E則是能修復DNA、幫助身體新陳代謝。

小孩對於這些維生素的需求量,許多蔬菜和水果都能充分提供,例如芒果、橘子、草莓、番茄、紅蘿蔔、菠菜、綠花椰菜等等,建議小孩每天吃5份量的蔬菜和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