確診「腎上腺腫瘤」先別怕、切一邊無大礙!無症狀難判定,莫名血壓高快就醫

確診「腎上腺腫瘤」先別怕、切一邊無大礙!無症狀難判定,莫名血壓高快就醫

林小姐服用高血壓藥物多年,血壓一直很穩定,回診也無任何異常;然而她最近覺得腹部常有悶痛感,血壓也越來越不穩定,經檢查後竟發現是腎上腺長了顆腫瘤。所幸腫瘤屬良性,摘除後在醫院休養幾天即能出院。究竟什麼是腎上腺腫瘤?而發現腎上腺腫瘤時一定要切除嗎?腎上腺腫瘤的飲食又該注意哪些?《Hello健康》為你一次解惑。

什麼是腎上腺腫瘤?

腎上腺腫瘤(Adrenocortical Cancer)的發生自然與腎上腺緊密相關。腎上腺位於2側腎臟的上方,呈拇指般大小的三角形,重量僅約7~10公克,體積雖小,在人體中卻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

腎上腺能分泌腎上腺皮質醇、雄性素、醛固酮,幫助人體代謝壓力並維持免疫系統、電解質與血壓的穩定。然而,一旦癌細胞入侵腎上腺時,就形成所謂的腎上腺腫瘤。慶幸的是,多數腎上腺腫瘤屬於良性且常僅長在單側,另1側的腎上腺功能只要正常,目前若進行單側的腎上腺切除手術,已知對人體的代謝與調節並不會造成功能性的影響。

腎上腺腫瘤的種類與症狀

一般來說,腎上腺腫瘤還被細分為功能性與非功能性2種,並因此產生不同的症狀表現: 功能性:

功能性腎上腺腫瘤會依據其過量分泌的荷爾蒙成分,導致病患產生不同症狀如:頭痛、頻尿、肥胖、電解質不平衝、血壓上升等現象,另外,功能性腎上腺腫瘤更進一步細分出下列3種:

庫欣氏症(Cushing’s syndrome):由於腫瘤會分泌大量的皮質醇,讓病患出現水牛肩、月亮臉、心悸、高血壓的狀況,與長期服用類固醇的病人十分相似。(推薦閱讀:庫欣氏症恐引起腎功能衰退!不控制高血壓須洗腎) 嗜鉻細胞腫瘤(Pheochromocytoma):由腎上腺髓質的嗜鉻細胞長出的腫瘤,因持續釋放大量的兒茶酚胺,導致高血壓、頭痛、心絞痛、心悸的風險增加,嚴重時恐怕將併發左心衰竭、腦出血等緊急情況。 原發性醛固酮症 (Primary Aldosteronism):也稱為康氏症(Conn’s syndrome),此類會釋出過多的醛固酮,造成患者有高血壓、低血鉀、多尿的問題。(延伸閱讀:補就對了?高血壓可以喝雞精嗎?鈉含量過高小心血壓飆上天

另外,也由於功能性的腎上腺腫瘤通常會導致高血壓,若民眾當發現有下列高血壓問題時,建議進一步就醫診斷是否為腎上腺腫瘤引起: 20歲之前出現高血壓 吃藥也難以控制血壓 高血壓合併盜汗、心悸、低血鉀

非功能性:

由於非功能性腎上腺腫瘤並不會分泌荷爾蒙,因此通常不太會出現明顯症狀。多數病人常是透過臨床上進行超音波檢查,或腹部電腦斷層掃描時才發現。一般而言,超過4公分時被判定為惡性腫瘤的機率極高,通常會建議進行手術切除。

由於其他癌症的癌細胞也可能轉移至腎上腺而產生腫瘤,像是淋巴癌、肺癌和乳癌的細胞轉移就是轉移至腎上腺最常見的癌症之一。 如何治療腎上腺腫瘤?

在診斷出腎上腺腫瘤後,得先進行荷爾蒙分泌的檢查,例如腎上腺素、皮質醇、醛固醇,之後再確認腫瘤的大小與位置並給予適當的治療。腎上腺腫瘤通常大約2~3公分大,其治療方式通常建議採手術切除: 傳統開腹手術:若腎上腺腫瘤明顯腫大,或出現組織沾黏時,就須以傳統手術切除,缺點是傷口較大,約為15~20公分。 腹腔鏡手術:大部分小型的腎上腺腫瘤皆以用腹腔鏡手術完成,傷口僅1公分左右,術後恢復較快。

腎上腺腫瘤的飲食需知

腎上腺腫瘤不論是術後護理的飲食,或是平日飲食的預防,根據台北新光醫院建議的3大飲食建議,為腎上腺做到積極保養的自我照護: 避免刺激性飲食:例如過鹹、過辣或醃漬品、泡麵與加工罐頭等食物。 避免暴飲暴食:暴飲暴食也容易引起荷爾蒙分泌改變,間接加速腫瘤癌變。 每日適量飲水:每人平均每日的飲水量應維持在2000~3000C.C.。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良性攝護腺肥大治療|確認並非癌症,再擬定治療方案

良性攝護腺肥大治療|確認並非癌症,再擬定治療方案

良性攝護腺肥大(Benign prostate hyperplasia)是中年男性的一大困擾,患者會有解尿困難、頻尿、夜尿等擾人症狀。到底該怎麼治療?攝護腺肥大是不是一定要開刀呢?

此篇文章將會以美國、歐洲以及台灣泌尿科醫學會制定的治療指引為參考文獻,帶你了解良性攝護腺肥大的治療方針。(推薦閱讀:一天尿很多次、半夜還起床尿尿?可能是膀胱過動症)

治療良性攝護腺肥大要循序漸進

良性攝護腺肥大治療|確認並非癌症,再擬定治療方案

根據上述的攝護腺肥大治療指引,治療必須循序漸進,稱之為階梯式治療。從生活型態的調整,有需要再加上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為最後武器,需仔細評估後再進行。

專業的醫師在設計每一位病人的治療方針時,會在腦中畫出一張複雜的流程圖,其中包含:

病患年紀 症狀嚴重程度 有無其他相關症狀(如血尿、解尿疼痛等)(延伸閱讀:頻尿又急尿卻診斷不出來—謎樣的間質性膀胱炎) 有無系統性疾病及與其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 是否有潛在癌症風險等

提出幾項適合的選擇,與病人或其家屬討論後,做出最後處方。

良性攝護腺肥大治療|確認並非癌症,再擬定治療方案 排除癌症的可能性

良性攝護腺肥大治療|確認並非癌症,再擬定治療方案

因為攝護腺癌與良性攝護腺肥大,是完全不同的治療方向,雖然初期的癌症幾乎不會有症狀,但攝護腺癌已是男性國人第五大癌症,千萬不可輕忽

所以在初步的檢驗通常會包含,攝護腺抗原檢測(PSA)、肛門指診(DRE),以及必要時做經直腸超音波(TRUS)。 以症狀嚴重程度區分治療方針

良性攝護腺肥大治療|確認並非癌症,再擬定治療方案

雖然治療方針的決定很複雜,但如果簡化一些來看,治療的選擇主要考量到症狀的嚴重程度,以輕、中、重度來做簡單區分,攝護腺肥大的症狀評量可參考國際攝護腺症狀評量(IPSS)。

(詳細介紹請見:你攝護腺肥大了嗎?泌尿科醫師用七個問題幫你把關 — 淺談 IPSS)

輕度攝護腺肥大患者

一般而言,輕度的攝護腺肥大不需要任何的藥物治療,但是可以從調整生活型態來改善,諸如:規律運動、體重管理、清淡飲食,減少紅肉及油炸食物攝取、改變飲水習慣等等。

良性攝護腺肥大治療|確認並非癌症,再擬定治療方案 中度攝護腺肥大患者

生活型態的調整仍然是必需的,通常都會加上口服藥物治療,主要目標不外乎放鬆尿道,以及縮小攝護腺體積,口服藥物的選擇會在日後文章介紹。 重度攝護腺肥大患者

一定有人覺得症狀嚴重就該手術了吧,但第一線治療仍然是以生活型態調整加上藥物治療為主。那……什麼時候才需要手術呢? 什麼時候該進行攝護腺肥大手術?

良性攝護腺肥大治療|確認並非癌症,再擬定治療方案

由於手術是不可逆的破壞,所以在搬出最後武器前一定要仔細評估,根據現行指引有幾項絕對適應症: 攝護腺阻塞引起腎水腫併腎臟功能受損。 攝護腺阻塞導致尿液滯留膀胱產生結石,或是攝護腺肥大組織產生血尿。 經口服藥物治療效果不彰。 反覆性的急性尿滯留,無法解尿。 反覆性的尿路感染。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許多文獻及專家發現,若是因攝護腺阻塞導致膀胱功能嚴重退化,或是攝護腺過度巨大(約正常的四至五倍,但目前尚無定論),可將手術時機提早,藉此防止不可逆的膀胱功能受損

關於手術的種類,從開放傷口剜除到傳統內視鏡,一直到現在的內視鏡雷射及達文西手術,該如何選擇,需要考量的點就更多了。(推薦閱讀:攝護腺癌診斷與治療:用肛門指診與切片檢查) 攝護腺肥大治療概論小結

治療方針是關係到許多方面的綜合考量,首要任務是排除攝護腺癌,提早發現及時治療。

若為良性攝護腺肥大,生活型態的調整是最基本且必需的,隨著症狀的嚴重程度進行階梯式治療,在施行手術前需仔細評估其必要性。

慢性腎臟病難治癒!3種輔助治療方法避免惡化

慢性腎臟病難治癒!3種輔助治療方法避免惡化

腎臟的功能是過濾血液中的含氮廢物與過多的液體,而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以下簡稱 CKD)是一種腎功能逐漸惡化的過程,它可以持續數年,如果置之不理,體內累積過多廢物會對身體導致永久性的傷害。雖然慢性腎臟病目前仍無法治癒,但還是可以透過一些醫療方法幫助穩定病情和併發症,避免加速腎臟惡化,以下介紹3個輔助治療腎臟病的方法。

1. 控制血壓和低鈉飲食

高血壓可說是慢性腎臟病患者常見的症狀,因此醫師通常會給予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Angiotensin-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以下簡稱 ACE 抑制劑),幫助控制血壓。一般腎病患者血壓應維持在<140/90mmHg,但如果本身也有糖尿病(Diabetes),最好將血壓維持在<130/80mmHg 。(推薦閱讀:高血壓就在你身邊!這些高血壓地雷你知道嗎?高血壓4大迷思一次破解!)

民眾要注意,開始服用高血壓藥物時,腎功能會稍被影響,體內電解液也會出現變化,醫師可能需要反覆做血液檢測,並搭配利尿劑和低鈉飲食,減少四肢水腫的情形。另外,ACE抑制劑也會帶給身體副作用,像是持續乾咳、暈眩、頭痛、疲勞及虛弱,因此經醫師評估後,可能會建議患者改服用血管張力素受體阻斷劑(Angiotensin II Receptor Blocker)。(同場加映:高血壓找上門?好食概念快follow)

2. 降低膽固醇、分泌紅血球

很多慢性腎臟病患者會有高風險的心血管疾病和中風,因為身體的壞膽固醇量很高,因此醫師可能會給予他汀類藥物(Statins),這是一種降膽固醇藥,可以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但這等藥物帶有副作用,例如頭痛、拉肚子、便祕,以及肌肉和關節疼痛。

英國國民保健署(National Health Service)表示, 慢性腎臟病到了後期,貧血症狀就會出現,伴隨著疲勞無力、呼吸困難及心悸。這時醫師可能會給病患紅血球生成素(Erythropoietin),幫助製造紅血球,若缺乏鐵質,則會另給鐵劑。(同場加映:膽固醇指數這樣顧~不要再過度攝取糖分)

3. 飲食少磷並觀察免疫系統

當腎受嚴重傷害,磷酸鹽因為無法被排出身體,將造成量不均衡,進而使骨頭稀化,同時也會導致血管化。一般來說,會建議先從控制飲食開始,減少攝取高磷的食物,像是雞蛋、紅肉、魚或乳製品,如果體內的磷仍偏高時,會給含鈣的磷結合劑,常見的為醋酸鈣(Calcium acetate)和碳酸鈣(Calcium carbonate)。(同場加映:加工食品和飲料多磷~腎病患者應少吃)

此外,腎病也可能是被自體免疫系統攻擊,這是因腎絲球體發炎所導致,稱為腎絲球腎炎(Glomerular nephritis,簡稱 GN),腎絲球的功能是過濾血液,若發炎的話,會影響腎功能。對此,醫師通常會開一些處方藥減低免疫系統的活性,像是環磷酸醯胺(Cyclophosphamide)或其他類固醇。 (同場加映:腎臟病與你的距離——腎絲球過濾與腎功能關係

換腎要等多久、風險高嗎?腎臟移植手術過程、注意事項一次看

換腎要等多久、風險高嗎?腎臟移植手術過程、注意事項一次看

什麼是腎臟移植?

腎臟移植是將捐贈者的健康腎臟,移植到受贈者的身上;接受腎臟移植的患者,一般都有嚴重腎衰竭(Kidney failure)的狀況,由於腎臟主要功能是將血液裡代謝的廢棄物排出體外,若腎臟無法正常代謝運作,血液中的廢棄物會漸漸堆積,導致身體出現其他的併發症。

以下為導致慢性腎衰竭的常見原因: 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高血壓 腎絲球腎炎(Glomerulonephritis):負責腎臟過濾過功能的腎小球(Glomeruli)發炎 間質性腎炎(Interstitial nephritis):腎小管(Tubules)、腎臟附近的組織發炎 多囊性腎臟病(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尿道阻塞過久,導致的原因有:攝護腺肥大、腎結石、某些癌症 膀胱輸尿管逆流(Vesicoureteral reflux),尿液會經由膀胱逆流回到輸尿管或腎臟 腎臟重複發生感染,又稱為腎盂腎炎(Pyelonephritis) 進行腎臟移植能有效幫助患者延長生命,並且活得更健康。

為什麼需要進行腎臟移植手術?

醫師會對患者的身體狀況進行評估,並考慮進行腎臟移植: 身體健康狀況可以進行手術 接受腎臟移植的好處大於手術的風險 已經試過其他的治療方法,但都沒有成功 患者充分了解併發症造成的風險 將固定服用免疫抑制劑(Immunosuppressant)的藥物,並定期回醫院看醫師,追蹤、檢查身體狀況

這5種人不適合接受腎臟移植

為降低腎臟移植手術風險,符合以下情況的患者並不適合進行腎臟移植手術: 難以控制的嚴重感染(必須先治療以免移植手術導致感染擴大) 患有嚴重心臟病 肝衰竭(Liver failure) 患有的癌症已經擴散到身體不同部位 患有愛滋病的患者,且正處於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HIV)末期、最嚴重的階段

在找到合適腎臟、接受移植手術前,必須在等待腎臟移植的名單上排隊。捐贈者的腎臟也必須與受贈者配對良好,兩者的血型、組織配皆須相符,才能降低術後身體對移植腎臟的排斥。

換腎要等多久、風險高嗎?腎臟移植手術過程、注意事項一次看 腎臟移植可能產生的併發症

腎臟移植是一項重大的手術,含有許多不同層面的潛在風險。由於手術後仍存在後續可能衍生的問題,因此接受腎臟移植的患者,必須定期回醫院接受例行追蹤、檢查。儘管現代的醫療技術不斷進步、日新月異,過去數十年來,因為腎臟移植而導致的併發症已經大幅減少,但腎臟移植手術仍有一定風險,可能出現的術後併發症如下:

短期併發症: 感染 血管阻塞 輸尿管阻塞、滲漏 腎臟無法正常運作 腎臟出現急性排斥現象 小便有灼燒感或解不乾淨,頻尿現象 神經系統暫時性受損 癌症或感染轉移到身體不同部位

長期併發發症: 腎衰竭 輸尿管阻塞 供給腎臟血液的動脈萎縮 腎臟移植的術前準備

進行腎臟移植前,腎臟科醫師會先評估患者的病史、身體狀況,由醫師安排抽血檢驗、X光檢查,以評估是否合適做腎臟移植手術。下列為腎臟移植手術前,必須做的檢驗項目: 進行組織配對、血液檢查,以確定身體不會對移植的腎臟排斥。 檢查血液、皮膚,確定是否有無感染。 檢查心臟,如: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m, EKG)、心臟超音波檢查(Echocardiogram)、心導管術(Cardiac catheterization) 檢查是否罹患癌症

由於很多醫院都提供腎臟移植手術服務,患者可以根據每年完成的手術次數、患者成功存活率等數據,選擇信賴的醫師,另外建議民眾可先向醫院詢問,醫護支援人員能提供的護理、協助工作,以及住家與醫院間交通往返事宜。

換腎要等多久、風險高嗎?腎臟移植手術過程、注意事項一次看 腎臟移植配對時間久 等待期應保持健康習慣

經過腎臟科醫師完整評估且符合腎臟移植資格後,患者就可以登錄到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的等候名單中,不過有幾項因素會影響您在器官捐贈移植等候名單上的順序,如:患有的腎臟病類型、嚴重程度,以及移植手術成功機率等

根據財團法人器官捐贈移植登錄中心的最新統計,仍有近7,500人正排隊等待腎臟移植,而109年的腎臟捐贈數僅245例,因此排隊等待時間可說相當漫長。

在等候腎臟配對期間,請遵循以下注意事項: 請勿抽菸 用餐時,請確實遵守移植醫療團隊提供之飲食建議 請勿飲用含酒精飲料 請將體重控制好在建議的範圍內,並依照醫師指示規律運動 定時服用醫師開立的藥物,若因服藥副作用而出現明顯不適,請立刻回診請醫師診斷 患者應定期回診並提供連絡資訊,以便於有合適的腎臟能立即連繫 準備好腎臟移植手術住院時,需要的一切物品

腎臟移植的過程 手術過程約4~6小時;手術開始前會進行全身麻醉(General anesthesia)。 醫師會在下腹部切出一個長約10公分的切口。 醫師會將腎臟移植到下腹部中,新植入的腎臟動脈、靜脈會與骨盆的動脈、靜脈相連接,以便血液可在移植的腎臟流通;移植腎臟的輸尿管會連接到膀胱,排尿便可以跟之前一樣順利。 除非患者有嚴重感染或其它不良反應,否則多數患者可保留原有的腎臟,無須割除。 最後醫師會將手術切口縫合。 腎臟移植的術後恢復

在接受腎臟移植手術後,患者通常會繼續留院觀察3~4天,以確認復原狀況是否良好。住院期間,進行移植手術的醫師會定期到病房檢查、追蹤;若有需要,會給予適當協助。 出院後應定期回診:腎臟移植患者出院後,通常會於1星期後初次回診,檢查腎功能及抗排斥藥血中濃度。若恢復情況良好,回診頻率會逐漸增加至2星期1次、每月1次。在定期回診追蹤時,進行腎臟移植手術的醫師,會知會其他醫師你的健康復原情形,並提供居家的醫療照護建議。 服用藥物:手術後,患者將終身服用免疫抑制劑的藥物,以避免身體對移植的腎臟產生排斥。關於應該服用的藥物,移植醫療團隊會詳細說明。 回復到健康狀態:手術成功完成後,患者的移植醫療團隊會擬定適合的運動方案、飲食計畫,以利患者術後盡快恢復正常生活。

腹膜透析是什麼?腎臟病患在家也可以洗腎

腹膜透析是什麼?腎臟病患在家也可以洗腎

腎臟替代療法中的透析療法,又分為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在台灣,約有9成的病患會選擇血液透析,1成選擇腹膜透析。腹膜透析俗稱「洗肚子」,主要是利用腹膜作為過濾和排除體內水分及廢物的方式。《Hello健康》將帶你了解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相比有什麼優缺點。

什麼是腹膜透析?

腹膜指的是腹腔內包覆內臟器官的薄膜,腹膜上有豐富的微血管分佈。如果選擇腹膜透析,會先進行「腹膜透析導管植入術」,將腹膜透析導管永久性地植入腹腔中。

腹膜透析時,會經由導管灌入透析液,在腹腔內存留一段時間,讓體內廢物和多餘水分透過腹膜移至腹腔內透析液中,再行引流出來,代替腎臟排泄水份以及廢物的功能。病人可在家裡自行操作,每個月只需要回醫院追蹤檢查1~2次,所以也稱居家透析。 腹膜透析方式

腹膜透析分成連續性可攜帶式腹膜透析以及全自動腹膜透析2種方式,以下分別介紹使用方式及流程: 連續性可攜帶式腹膜透析

引流:雙連袋換液管組與身上的輸液管連接後,將引流空袋放低,藉由重力原理,腹腔內液體會自然引流出來,約 10~15分鐘即可完成。 注入:引流完畢後,立即將新鮮透析液注入腹腔內,約10分鐘內完成。 留置:指透析液留置在腹腔內的時間,平均約4~6小時。這段時間中,行動也不受限制,4~6小時後必須重複換液步驟。換句話說,每天只要依醫囑要求進行數次換液,換液時間點無固定,可依日常生活作息時間調整。

全自動腹膜透析

全自動腹膜透析是指在休息時或睡眠中,藉由桌上型全自動腹膜透析機執行換液程序。只要在睡前將身上的輸液管連接到機器上的管路,按照步驟操作,機器會依照所設定的處方自動換液,歷時約8~10小時。隔日早上機器完成治療後,將身上的輸液管與機器上的管路分離就完成了。

白天可以不必換液,或只需要做1次換液即可,因此不影響白天的作息,如上班、上學或其他活動等,適合工作、生活型態較多動態活動的患者,或白天無法執行換液的人,另外,高通透腹膜特性者尤其適合採用此種透析治療方式。(同場加映:加工食品和飲料多磷~腎病患者應少吃)

腹膜透析是什麼?腎臟病患在家也可以洗腎 腹膜透析副作用及感染

腹膜透析同時也面臨許多問題,其中包括腹膜炎、體液過多、透析過程中暴露在高糖環境、營養不良、發炎、以及長期腹膜透析下腹膜功能的改變及產生包囊性腹膜硬化。腹膜腔是一個無菌環境,細菌進入腹膜就容易造成腹膜炎,不過,腹膜炎是可以避免的,會發生腹膜炎大概分成外在和內在2種因素: 外在因素: 換液造成的污染:換液時不慎污染、透析藥水已破損、沒洗手、沒戴口罩、沒關門窗及空調。 加藥技術汙染 導管破裂或管路接頭鬆脫 導管出口嚴重感染

內在因素:

腸道症狀:如便秘或腹瀉。 經血路感染:身體其他地方存在的感染,藉由血液蔓延到腹膜腔。 經上行性感染:如尿道炎、膀胱炎等泌尿道、陰道感染。 內臟器官發炎:如膽囊炎、胰臟炎、盲腸炎等。

腹膜透析是什麼?腎臟病患在家也可以洗腎 與血液透析的比較

若你還在猶豫要選擇血液或腹膜透析,根據臺灣本土資料分析,當患者條件相仿時,在預期壽命以及生活品質上並無差別,也就是說,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都是很合適的選擇,病人可以依照以下8種條件比較,選擇適合自己的透析療法: 方法:血液透析屬於體外透析,需要扎針;腹膜透析屬於體內透析,不需要扎針。 時間:血液透析需依照醫院安排,一般情況約每週3次,一次4~6小時;腹膜透析則可依個人作息調整,每天約換液4~5次,每次約30~40分鐘。 地點:血液透析需到洗腎中心;腹膜透析則可在家,或到任何適合換液的場所,甚至出國都可以換液。(延伸閱讀:洗腎怎麼洗?了解透析治療的準備及流程) 血壓:血液透析因為2天就透析1次,透析前後血壓變異大;腹膜透析較不會影響血壓。 飲食:血液透析會限制鉀、磷、鹽和水份的攝取,以及適量的蛋白質(0~1.2gm/kg),如果是糖尿病患者,會更加限制糖分;腹膜透析則不限制鉀攝取量、適量水份,但會限制磷攝取,並鼓勵較高蛋白質飲食(1.2~1.5gm/kg)。(延伸閱讀:洗腎患者食慾差 如何挑選營養補充品) 症狀:血液透析易出現不平衡症候群,如噁心、嘔吐、痙攣、頭痛、高血壓或低血壓;腹膜透析較不會出現不適。 感染可能性:血液透析的血液感染機率較高;腹膜透析則是較有可能感染腹膜炎。 殘餘腎功能:血液透析會讓殘餘的腎功能更快喪失;腹膜透析可以延長保留殘餘腎功能時間。

攝護腺鈣化:攝護腺結石和鈣化有關係嗎?

攝護腺鈣化:攝護腺結石和鈣化有關係嗎?

藝人黃少祺曾表示自己健康檢查報告寫著輕度攝護腺化,因而獲得相關產品的代言。而攝護腺化與攝護腺結石有關嗎?是否會有其他的後遺症出現?就讓《Hello健康》帶著你一起了解。

攝護腺鈣化定義

攝護腺又稱前列腺,而攝護腺鈣化(Prostatic calcification)是男性常見的疾病,大約75%的中年男性,都有攝護腺鈣化的問題。「鈣化」可以出現在身體的任一部位,通常是因為身體有受傷、感染或發炎等情況,才會出現鈣化的問題。(延伸閱讀:認識攝護腺:前列腺的功能、症狀與檢查方式) 攝護腺鈣化原因

攝護腺鈣化並形成結石的原因,到目前為止仍然不確定,有些專家指出結石的成因是來自於攝護腺的分泌物。

另外,也有人認為結石是尿液的成分導致,而不是攝護腺分泌物所造成,這是因為尿液流經攝護腺、尿道時,尿液受阻擋而導致逆流,在流入攝護腺導管時,因無法立即退回而滯留過久,尿液的成分沉澱而形成結石。攝護腺鈣化結石的成因,仍有些爭議存在。 攝護腺結石

看到這裡,有些人可能會擔心攝護腺結石對身體有沒有什麼影響。但其實大部分攝護腺結石在臨床上並沒有特別意義,也沒有特別症狀,就算有,也是表現出非特異性的下泌尿道症狀。

攝護腺結石指的就是在攝護腺組織,或腺泡中有結石堆積,普遍存在於40歲以上的男性。攝護腺結石可大可小,成分可能是磷酸鈣、少量碳酸鈣、草酸鈣、蛋白質、膽固醇、檸檬酸等。

攝護腺鈣化:攝護腺結石和鈣化有關係嗎?

攝護腺結石的成因有2種: 第1種是尿液在經過攝護腺尿道時,因為尿流受阻而產生逆流,進而流入攝護腺的分泌管內,因為一時無法隨即退回而滯留過久,尿中成分就有可能沉澱形成結石。 第2種是因為攝護腺分泌管因尿道感染、攝護腺增生,而受到阻塞,導致攝護腺液無法依管路排淨,久置沉澱而囤積成細小石粒。

即使如此,通常醫師不會單只治療攝護腺結石,只有合併其他感染或其他症狀才需治療,一般只需要定期追蹤即可。(同場加映:攝護腺健康評估量表:了解症狀嚴重程度與保養方式) 攝護腺鈣化的症狀

攝護腺鈣化本身不會有什麼症狀,通常是在做過超音波或X光檢查才會發現。不過,攝護腺鈣化常常伴隨攝護腺炎發生,患有攝護腺鈣化的男性,一般都會出現攝護腺炎的症狀。

其中以慢性攝護腺炎和攝護腺鈣化較相關。常見的症狀如排尿不順暢、頻尿、急尿、尿後滴尿,尿道不舒服有異物感,且下腹、會陰部、陰莖或陰囊脹痛、射精疼痛、性功能障礙及精液檢驗值異常等。因此,如果在健康檢查發現有攝護腺鈣化的問題,應至泌尿科和醫師討論,是否要進一步檢查有無攝護腺炎的問題。(延伸閱讀:攝護腺肥大怎麼辦?攝護腺症狀自我評估就靠 IPSS)

攝護腺鈣化診斷 超音波 電腦斷層掃描

攝護腺鈣化:攝護腺結石和鈣化有關係嗎? 攝護腺鈣化治療

攝護腺鈣化的結石點,是細菌與其他病原體的隱避所,無法用藥物、微震波將它們完全消除。但如果這些結石的面積不大,或數量不多,對身體不會有什麼負面影響。若攝護腺鈣化同時合併攝護腺炎就需要接受治療,一般都採用下列方法: 抗生素

抗生素是目前最普遍、大眾化治療攝護腺鈣化的方法,在治療急性攝護腺炎方面,抗生素有很好的成效;然而,抗生素對於治療慢性攝護腺炎的效果,並沒有如預期般顯著。細菌與其他微生物的抗藥性,是抗生素無法克服的障礙。

因此,有些慢性攝護腺炎的患者服用藥物的期間,可以感覺到症狀有所改善,不過一旦停止服用藥物,症狀就又再復發。 物理治療

有些物理治療的方法,能促進攝護腺血液循環。物理治療的確有助於改善、舒緩發炎的現象,雖然無法殺死病原體,但卻也成為另類的輔助療法。

什麼是攝護腺按摩?5大潛在功效抗不舉

什麼是攝護腺按摩?5大潛在功效抗不舉

按摩攝護腺(Prostate, 又稱前列腺),是為了排空攝護腺液,來舒緩慢性攝護腺炎的症狀,不過這種治療方式並不常見。若醫師評估需要進行攝護腺按摩時,醫師會帶著手套,從肛門進入直腸,並開始按摩或加壓在攝護腺上,患者或許會感到有點不適,但通常不需要太久。以下為你簡單介紹攝護腺,以及攝護腺按摩的5大潛在功效。

什麼是攝護腺

攝護腺是一個神秘的腺體,位於膀胱和直腸的中間,主要功能為分泌攝護腺液,並幫助男性射精。當男性射精時,攝護腺會收縮,分泌的攝護腺液會和精子一起排出。而惡名昭彰的攝護腺癌(Prostate cancer)也是好發於年長男性的癌症。另外,攝護腺還有另外一個稱號「男人的G點」,可透過攝護腺的刺激達到高潮。(推薦閱讀:愛愛按摩5步驟!紓壓增情趣就按這些穴道) 什麼是攝護腺按摩?5大潛在功效抗不舉

攝護腺按摩的5大功效

多數專家都對攝護腺按摩的功效持保留意見,不過有些醫師仍表示,可能有下列幾項潛在功效。

有助於治療勃起功能障礙:雖然目前相關研究有限,但不只一位醫師表示,攝護腺按摩可能對勃起功能障礙有幫助,在美國洛杉磯的約書亞岡薩雷斯醫師(Joshua R. Gonzalez, MD)表示:「潛在功效跟有效的攝護腺按摩有關,能增進攝護腺的血流量,而因為勃起跟血流量很有關係,任何增加血流量的方式,理論上都有效果。」(延伸閱讀:有勃起功能障礙?用諮商藥物等方治療) 能幫助排尿順暢:正常人的排尿應該順暢無阻,但是如果有攝護腺發炎或腫大的狀況,就有可能會阻礙排尿,甚至尿不太出來。醫師表示:「攝護腺按摩能減緩發炎,同時也可以使排尿變得順暢。」另外,凱格爾運動(Kegel exercises)也能幫助改善排尿。 減緩射精疼痛的現象:少數人會有射精疼痛的現象,原因可能是尿道、副睪(Epididymis)、攝護腺、儲精囊(Seminal vesicles)感染或發炎,泌尿科醫師傑西米爾斯(Jesse N. Mills, MD)說:「按摩能減緩攝護腺發炎,進而讓改善射精疼痛情形。」 對攝護腺炎(Prostatitis)可能有幫助:攝護腺炎會由細菌感染形成,也有可能是無菌性的慢性發炎,症狀包括排尿痛、射精痛、排尿不順、會陰不適(陰囊到肛門的中間)。雖然攝護腺炎的主要治療方式為抗生素,但有些醫師使用攝護腺按摩後,確實得到好的效果,只是目前仍然沒有研究證實療效。(延伸閱讀:早期無症狀難以發現!攝護腺癌的症狀與警訊有哪些?) 改善攝護腺肥大:攝護腺肥大(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BPH,又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年紀漸長的中年男性,常有的困擾。症狀和攝護腺癌類似,包括排尿痛、殘尿感、頻尿等。攝護腺腫大的治療通常需靠藥物治療,不過一項小型研究發現,透過規律的攝護腺按摩、配合藥物治療,患者皆有顯著的改善。

疫情之下如何洗腎?有腎臟病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要小心

疫情之下如何洗腎?有腎臟病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要小心

新冠肺炎(Covid-19)在台灣蔓延,疫情擴大之餘,保護自己的動作與知識可不能少。慢性腎病患者占台灣人口的10%,不算少數。對於這些腎臟功能不佳的國人來說,如果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其實會有更大的風險遭逢健康上的劇變,就讓《Hello健康》帶大家一起來了解新冠肺炎對腎臟病患者的影響。

洗腎病人更容易染疫

台灣是洗腎大國,而洗腎病友的免疫系統相對較弱,所以也更容易被各種致病性的微生物感染,包括引起COVID-19疫情的冠狀病毒。且洗腎病患1週需到醫院透析3次,一間洗腎室在執行透析治療時,含醫護病患及家屬動輒上百人,不但容易群聚且不容易保持社交距離。(延伸閱讀:什麼情況需要洗腎?5個慢性腎臟病常見 Q&A)

研究顯示,洗腎病患被被染 COVID-19的機率顯著高於一般族群,且染疫後的死亡率可能高達10-20%,腎友們不可不慎。 因應疫情醫院出招

由於最近疫情的社區傳播趨勢,許多基層洗腎中心為避免群聚感染,都暫停接收新的病人,所以這些病友只好往大醫院跑。基隆長庚醫院的腎臟科陳俊宇醫師受訪時表示,比較有規模的大型醫療院會採用下列幾種方式來杜絕院內透析單位的群聚感染:

確診病人或疑似確診病人在負壓隔離病房內洗腎。 若是負壓病房不足,或是有大量確診的透析患者,則會集中於同一時段與同一空間洗腎,例如集中在大夜班作業,以跟未染疫的患者作區隔。 讓確診患者來院洗腎時,走專用防疫通道進入病房,由身著全身防護衣的警衛引導。 由打過疫苗的醫師及護理師來照顧洗腎的患者,醫護人員身著全身防護裝備,含N95口罩、髮帽、面罩、防水隔離衣及鞋套等。 所有洗腎患者每週皆進行鼻咽拭子的抗原快篩,若呈現陽性,則進一步作核酸檢測來確認。

切記別因為疫情而延後了安排好的洗腎療程,必要時一定得跟醫師或護理員談談在新冠肺炎的影響下如何自保,以犧牲些微的不便來換取安全且優良的透析品質。(推薦閱讀:腹膜透析是什麼?腎臟病患在家也可以洗腎) 腎臟移植患者如何在疫情下自處?

腎臟移植的患者需要服用抗排斥藥品(Anti-rejection medicines),這些藥品會讓我們的免疫系統沒那麼活躍,對細菌、病毒的抵抗的強度也會減弱,不過千萬不要因為疫情升溫,就擅自減藥甚至停藥,抗排斥藥品在適當的劑量調整下,是可以兼顧免疫力和防止器官排斥的。(你應該要知道:洗腎怎麼洗?了解透析治療的準備及流程

重點還是自身得加強防疫,才是杜絕病毒入侵的不二法門。對於自己的用藥有所疑慮,還是得請教醫師。若害怕群聚感染而沒有就醫的打算,也可以撥打所屬醫院藥劑部的電話來諮詢。(延伸閱讀:台灣洗腎人口多!認識腎臟功能與洗腎原因

疫情之下如何洗腎?有腎臟病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要小心

患有自體免疫性疾病,遇到新冠肺炎恐傷腎

所謂自體免疫性疾病,也就是本身的免疫系統,會攻擊自己的細胞、組織與器官。像是紅斑性狼瘡,乾癬屬於此類,這些自體免疫性疾病所產生的自體抗體會攻擊病人本身的腎臟。

罹患自體免疫性疾病的患者,可能會依病情給予免疫抑制劑這些藥物會降低免疫系統的活性,也讓身體更難以抵抗外界病毒、細菌的入侵。自體免疫性疾病的患者也不可因為疫情而擅自停藥,自己好好防疫為先,如果還有其他疑問,一定要請教醫師或是藥師,切勿聽信偏方。

新冠肺炎可能引發急性腎衰竭

研究指出,因為新冠肺炎住院的病人比非新冠肺炎住院的病人,有多1倍的機率罹患急性腎損傷,這也意味著更高的死亡風險。急性腎損傷也被當作是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不良預後的指標之一,新冠肺炎有可能引發急性腎損傷的各種症狀,包括: 血尿(延伸閱讀:尿尿完檢查一下!10種尿液顏色看健康) 蛋白尿 少尿症 全身性水腫 敗血性休克

研究顯示,常人急性腎損傷的發生率為17%,其中約12%~15%的患者需要腎臟替代療法。腎臟替代療法包括:洗腎(血液透析、腹膜透析)與腎臟移植。而急性腎損傷的患者不僅住院時間較長,甚至更可能需要使用呼吸器維生,即便出院後,腎功能也不一定能完全復原。

要注意的是,由於新冠肺炎而引發腎臟相關疾病的患者出院後仍然可能需要注意腎功能低下的問題,所以建議定期就醫檢查。新冠肺炎的病人就算沒有嚴重的腎臟併發症,也有可能會因為發炎因子導致的免疫混亂,而引發後續的慢性腎絲球病變,如局部腎絲球硬化症。(推薦閱讀:腎臟病與你的距離——腎絲球過濾與腎功能關係

如果出現了血尿、濁尿、泡泡尿、水腫或血壓上升,也務必立即就醫。只要是感染了新冠肺炎,不論是否造成急性腎損傷,後續都會有引發慢性腎病的風險。 腎臟病人防疫更要提升

防疫是全體老百姓的義務,在免疫能力較脆弱的族群,如老人、小孩、孕婦、三高患者、癌症患者、腎臟病患者更需特別注意。

病毒病雖不挑人傳染,但是脆弱族群會承受更高的感染風險及更嚴重的併發症,尤其是承受最高的群聚風險的常規洗腎患者,所以除了勤洗手、口罩就算在室內也得戴好戴滿、保持社交距離之外,沒有必要就別趴趴走!

尿道炎麥擱來!蔓越莓等 6 種飲食預防尿道炎拒復發

尿道炎麥擱來!蔓越莓等 6 種飲食預防尿道炎拒復發

尿道炎(Urethritis)、膀胱炎(Cystitis)是最常見的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根據統計,女生一生中有 50~60% 的機率,會感染這些泌尿道疾病,機率是男生的 8 倍。而尿道炎及膀胱炎的高復發率,更是患者的惡夢,因為即便已經吃完抗生素痊癒了,未來仍很容易復發,以下就介紹六個保養泌尿道的飲食選擇,幫助你擺脫泌尿道感染。

1. 多喝水排出細菌

身體缺水時更容易引發泌尿道感染,常喝水能增加排尿,幫助身體將細菌沖出體外,防止泌尿道感染。 2018 年的一篇研究顯示,每天至少喝 1,500 c.c.水的女生,降低了泌尿道感染以及復發的機率,你可遵循以下公式:體重(公斤) / 30,計算自己一天該喝多少水,例如 60 公斤重的人,一天就需約兩公升的喝水量,不過要避免喝含糖飲料,以白開水為主。(推薦閱讀:簡單養出水水美肌~1天要喝8杯水) 2. 蔓越莓含原花青素

蔓越莓中的原花青素(Proanthocyanidins, PACs),能防止致病性的大腸桿菌(Escherichia coli)附著於尿道,進而降低感染機率。可以喝無糖的蔓越莓汁,或是補充蔓越莓濃縮錠。雖然針對蔓越莓的實際功效仍有些爭議,但攝取蔓越莓對身體無害,且可能降低泌尿道感染機率,因此仍值得一試。 3. 藍莓防止細菌附著

和蔓越莓的作用相同,能防止細菌附著於尿道,藍莓可放入沙拉一起享用,做成果昔或優格,也是不錯的選擇。(同場加映:自製優格7大好處~益菌多助消化減肥)

4. 維生素C防止細菌滋生

「維生素C 可以讓尿液更呈酸性,進而防止細菌滋生。」哈佛醫學院教授蘇珊娜沙拉蒙醫師(Dr. Suzanne Salamon)表示,建議一日的維生素C攝取量為 500~1,000 毫克,蔬果是攝取維生素C的最好方式,柑橘類、葡萄柚、紅椒或奇異果等蔬果,都富含了維生素C。(推薦閱讀:維生素C治感冒?破除迷思了解原因) 5. 益生菌預防泌尿道感染

益生菌為有益身體的微生物,能幫助腸道菌叢平衡,對免疫以及消化功能的功效是肯定的,也有研究顯示,一些益生菌,例如:乳酸菌(Lactobacillus) ,能幫助女性預防泌尿道感染。有些研究還發現,益生菌能降低抗生素的副作用,另外,比起單用抗生素預防泌尿道感染,同時服用益生菌似乎更有效果。(同場加映:益生菌及益生元對健康的好處是什麼?)

6. 熊果葉茶降低感染機率

實驗指出,熊果葉茶加上蒲公英的根與葉,能降低泌尿道感染的復發機率。

民眾請特別注意,以上推薦飲食並非治療方法,如已經出現泌尿道感染的症狀,應立即就醫並且遵從醫師指示,務必完成抗生素療程,通常至少服用 2~3 天,有時會長達 7~10 天,才能將細菌根除,否則容易復發。(延伸閱讀:尿尿好痛!為什麼會有尿道炎?)

腎功能檢查: 目的、步驟,及檢測前後須知

腎功能檢查: 目的、步驟,及檢測前後須知

腎功能檢查的定義

腎功能檢查包括一系列不同的檢測,都是用於評估受測者的腎絲球過濾率,讓人了解腎臟過濾血液代謝物的能力。以下是腎功能檢查包含的檢測項目:

驗尿(尿液常規檢查):檢驗尿液中是否有蛋白質和血液,並計算肌酸酐(肌肉組織的分解產物)清除率。(延伸閱讀:腎功能異常怎麼辦?了解肌酸酐對腎臟的影響) 血清肌酸酐檢查:腎臟通常可以藉由尿液,將肌酸酐完全排出體內,但如果腎臟出問題,血液中的肌酸酐濃度就會上升。 血液尿素氮檢查:尿素氮是蛋白質分解後的代謝物,在體內能當作能源使用,經腎臟過濾後,也為隨著尿液排出體內。而當腎功能變差時,血液中的尿素氮數值就會升高。

以上這些檢查可以讓醫師取得您的腎絲球濾過率預估值,衡量腎臟過濾血液代謝廢棄物的能力。這個預估值可以顯示腎功能的好、壞,濾過率愈大,腎功能愈強。除了上述的檢查結果,決定這個數值的因素還包括年齡、性別、種族、身高、體重,以及正在服用的藥物等。 (推薦閱讀:腎臟病與你的距離——腎絲球過濾與腎功能關係) 為什麼要進行腎功能檢查?

腎功能檢查對糖尿病(Diabetes)、高血壓(Hypertension)和心臟病(Heart disease)患者很重要。有下列情況時,醫師會要求您做腎功能檢查:

醫師懷疑您的腎臟功能不好 您目前患有腎臟病,且在持續追蹤、治療中。 醫師想要了解您血液中的鉀,或其他礦物質的濃度。 醫師懷疑您目前正在服用的藥物,可能對腎臟有影響。

腎功能檢查: 目的、步驟,及檢測前後須知 腎功能檢查前須知 腎功能檢查不會導致任何危險,若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 做腎功能檢查前不需要特別事先準備,不過服用高劑量的阿斯匹靈(Aspirin),或某些特定的抗生素,會導致血液尿素氮的數值升高。所以如果您有固定服用某些藥物,或是營養補充品的習慣,請於檢查前告知醫師。如有需要,醫師可能會要求您在檢查前幾天,先暫時先停用某些藥物。

腎功能檢查的流程

腎功能檢查一般需要收集24小時的尿液樣本,也需要做抽血檢查。

收集24小時的尿液樣本:這是為了進行肌酸酐廓清試驗,好讓醫師知道您的身體1天中,可以從尿液排出多少肌酸酐。收集24小時尿液樣本的當天,您可以跟平常一樣,在起床後將尿液排解乾淨,之後24小時,再將您的尿液收集至醫師提供的容器中。每次收集完尿液,請將容器封好、標示清楚,並儲存於冰箱中。 血液樣本:血液尿素氮、血清肌酸酐都必須在醫院或檢驗室抽取。

腎功能檢查後的注意事項

腎功能檢查完成後不需要任何特殊照護,除非醫師特別指示,不然可以立即恢復一般生活作息。 腎功能檢查的結果 肌酸酐濃度:根據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NKF),女性肌酸酐濃度如果超過1.2毫克/分升(mg/dL),男性的肌酸酐濃度如果超過1.4毫克/分升(mg/dL),就代表腎臟功能可能有問題。 血液尿素氮濃度:若超過7~20毫克/分升(mg/dL),則可能有健康問題。 腎絲球濾過率:若低於60毫升/分鐘/1.73平方公尺(mL/min/1.73 m2),則極可能是腎臟出問題的警訊。 顯示腎臟病:若檢查結果顯示早期腎臟疾病,醫師會開始為您進行治療。(延伸閱讀:慢性腎臟病難治癒!3種輔助治療方法避免惡化) 顯示高血壓:若檢查結果顯示高血壓,醫師會為您開立藥物處方,並給予生活、飲食的調整建議。 顯示糖尿病:若檢查結果顯示糖尿病,醫師可能會建議您去內分泌科就診,以治療代謝疾病。同時,醫師也會協助您控制血糖。 其他:如果有其他原因導致您的腎功能檢查結果異常,如:腎結石、過度服用止痛藥,醫師會針對這些情況,採取其他適當的方法處理。若腎臟功能檢查結果異常,在接下來的幾個月,您可能需要固定回診,讓醫師追蹤您的健康狀況。

不同的實驗室和醫院,對正常值的定義可能有所不同,若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