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說不出的痛!子宮脫垂輕症就靠「凱格爾運動」改善

媽媽們說不出的痛!子宮脫垂輕症就靠「凱格爾運動」改善

許多媽媽歷經懷胎10月的艱辛,終於「卸貨」生產後,馬上投入照顧寶寶的同時,其實也很擔心該如何恢復體態。然而,除了視覺上身材因生育而改變外,生產後導致的骨盆鬆弛則可能造成部分媽媽子宮脫垂(Uterine Prolapse),進而有尿失禁、解尿困難的隱疾,嚴重影響日常生活的生理與心理狀態。

據估計,台灣約有30~50%婦女有骨盆腔器官脫垂的困擾。[1]許多人可能並不自知或羞於就診,《Hello健康》也藉此文讓關心另一半的你、新手媽媽或正於孕期當中的讀者們,一起了解子宮脫垂的成因、症狀與改善方式,透過積極預防與治療,讓產後媽媽們重回窈窕與自信。 什麼是子宮脫垂

子宮仰賴骨盆底肌肉和韌帶固定於骨盆,當肌肉或韌帶鬆弛、失去支撐力,子宮就會逐漸往陰道口下墜,也就是所謂的子宮脫垂。

此外,小港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劉奕吟醫師提醒,除了子宮以外,骨盆器官如膀胱及直腸也有可能合併從陰道脫出,稱為膀胱或直腸脫垂,需經醫師詳細內診檢查得知。

依照嚴重程度,子宮脫垂可以再細分為以下4個階段: 子宮脫垂至陰道,子宮頸約位於陰道的一半處。 子宮脫垂至陰道開口,但子宮頸會因腹部用力如搬重物或咳嗽等行為,自陰道露出。 大部分子宮體仍在陰道,但子宮頸已露出陰道。 整個子宮和子宮頸皆已外露,陰道也有外翻的現象。

媽媽們說不出的痛!子宮脫垂輕症就靠「凱格爾運動」改善 子宮脫垂症狀應盡早治療

輕症子宮脫垂患者可能沒有症狀,不過未經治療的患者可能會逐漸感覺陰道有下墜感,或容易腰酸背痛,隨著脫垂的程度加劇,也會進而壓迫到膀胱或直腸,造成頻尿、尿失禁、解尿困難或便祕,甚至妨礙站、坐、行走等基本日常活動。 懷孕、生產容易造成子宮脫垂

因應懷孕與生產所需,女性的骨盆極富延展性,但相對也更易出現鬆弛現象,一旦骨盆鬆弛,包含子宮、直腸、膀胱都有可能發生脫垂,因此懷孕和生產後的婦女應特別留意是否出現上述所列之脫垂症狀,盡早就醫診斷。此外,以下人群也有較高的子宮脫垂風險: 更年期婦女:停經後因缺乏女性荷爾蒙,導致骨盆底肌肉萎縮缺乏彈性,子宮脫垂機率將會提高。 大量勞力工作者 曾動過骨盆腔手術者 懷孕及自然生產次數愈多者 長期便祕或是咳嗽者

輕微子宮脫垂可做凱格爾運動改善

相信許多讀者聽聞過凱格爾運動的大名,其主要原理是藉由鍛鍊骨盆腔基底肌肉,同步提高骨盆底、尿道與肛門括約肌的力量。

事實上,無論男女都很適合在平時執行凱格爾運動,保養自己的骨盆底肌肉,而對於輕症且尚未停經的子宮脫垂患者,凱格爾運動也可抑制脫垂加劇,改善尿失禁或陰道鬆弛等問題。

此項運動的操作方法也很簡單,先將陰道會陰部的肌肉縮緊,收縮維持5~10秒,再慢慢放鬆,建議每天重複進行至少3次。(欲了解詳細的流程請點此) 嚴重子宮脫垂大多得靠手術治療

一般而言,手術主要用於症狀嚴重,例如子宮頸已從陰道口露出的患者,而已停經的病患,則因雌激素分泌量減少,骨盆底肌肉彈性不足,單靠運動改善的成效不大,建議接受手術治療。

傳統手術可能採合併陰道壁的修補方式,改善子宮脫垂的程度,而針對尚有生育需求或不希望子宮被摘除的患者,則可藉由陰道縫補術或陰道懸吊術改善,但未來復發機率仍偏高。

劉奕吟醫師則指出,較新的手術治療方式為人工網膜修補手術,可由腹腔或是陰道置入,藉由人工網膜支撐脫垂的骨盆底器官使其復位。不僅術後5年成功率高達9成以上,而且復發率也較傳統手術低。但需經由專業的婦女泌尿醫師評估後,選擇個人化的治療方式。

若患者不適合接受手術,還可考慮使用子宮托療法,由醫師經內診評估陰道的深度與寬度,再選擇適合的子宮托放入陰道內,支撐並復位脫垂的子宮,不過對於重症患者的治療效果不佳。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