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眼症吃什麼水果、保健食品?改善乾眼症補充6大營養素

乾眼症吃什麼水果、保健食品?改善乾眼症補充6大營養素

秋天乾冷空氣容易使淚液分泌減少,是乾眼症的好發季節,加上現代人長時間盯著3C用品,就更容易引起眼睛乾澀。據健保署統計顯示,目前全國乾眼症病患約有700萬人,每10人就有3人有有乾眼症,可謂現代文明病之一。

乾眼症究竟要吃什麼才能改善?《Hello健康》向你簡短介紹乾眼症原因,分享改善眼睛乾澀的6大營養素,幫助你減少擾人的乾澀、疲勞及刺痛等症狀。

乾眼症是什麼?

乾眼症是一種眼睛乾澀的慢性疾病,原因大致可分為2類: 缺水:淚水分泌的質或量不足 缺油:淚液蒸發太快

人類的淚液不僅有水也含有油份,而淚液(淚液膜)的組成可分為3部分:

油脂層:位於最外層,由瞼板腺分泌。 水液層:位於中間層,由淚腺及副淚腺分泌。 黏液層:位於最內層,由結膜杯狀細胞分泌。

多數乾眼症病患通常都是油脂層揮發過快或質地不佳,導致水分無法保留於眼部。乾眼症常見症狀包括眼睛乾澀、灼熱、有異物感;若淚液分泌不足,症狀通常會在下午或晚上惡化,且眼睛容易畏光;若淚水蒸發過快,則可能在早上出現暫時性視力模糊,或眼瞼邊緣有白色分泌物。

乾眼症吃什麼水果、保健食品?改善乾眼症補充6大營養素 改善乾眼症,不能只靠人工淚液

人工淚液對於保濕、快速緩解眼睛乾澀確實十分有效,但不能過度使用,因為眼睛的淚液具有殺菌作用,過度使用不僅無法有效改善缺油問題,更可能沖掉淚液,反而讓眼睛缺乏保護,進而引起細菌感染。

要改善乾眼症,除了避免用眼過度、維持良好用眼習慣外,也須攝取對的油脂與營養素,為眼睛「加油補水」,並保持濕潤。 乾眼症吃什麼?6大營養素改善眼睛乾澀 1.Omega-3脂肪酸

Omega-3脂肪酸可增加瞼板腺油脂分泌的質與量,減少眼表發炎及維持淚液分泌機能,有效改善乾眼問題。(延伸閱讀:深海魚油功效好處多,但吃錯恐有反效果!? 掌握三大挑選重點,補足日常所需

建議每週攝取2份(約3指大小)富含油脂的魚類,例如白帶魚、白鯧魚、鱸魚、鮭魚、鮭魚、鯖魚、沙丁魚等,或藉由亞麻子、亞麻仁油補充。 2.維生素A

維生素A是維持眼睛健康的重要營養素,負責構成視網膜表面的感光物質,可促進產生視紫質,幫助眼睛感光,在夜間維持視力,並平衡淚液分泌。

成人每日建議攝取量約500至600微克的維生素A,維生素A的動物性來源包括魚肝油、牛奶、肝臟、乳酪、蛋黃等,植物性來源則多為深綠色或深黃色蔬菜,例如胡蘿蔔、玉米、南瓜、花椰菜、蕃茄及甘藍菜等。 3.葉黃素

眼睛眼角膜的黃斑部主要由葉黃素(Lutein)、玉米黃素(Zeaxanthin)、內消旋玉米黃素(meso-Zeaxanthin)等3種類胡蘿蔔素所構成,能吸收射入眼睛的藍光,避免視網膜受損,同時也具備抗氧化、抗發炎的功效。(葉黃素推薦閱讀:2024葉黃素推薦最新20款!功效解析,找眼睛保健食品必看

多數綠色蔬菜如菠菜、地瓜葉、芥菜、花椰菜等皆富含葉黃素,建議每日至少吃1份蔬菜(100克,約2個手掌大小),以達每日6~10毫克的建議攝取量。

4.維生素B群

維生素B群負責維持視神經細胞的代謝,具有保護眼瞼、結膜和角膜的作用。缺乏維生素B1與菸鹼酸,容易出現眼球顫抖、視覺遲鈍及眼睛疲勞;缺少維生素B2則易使眼睛乾澀、結膜充血、疲勞、乾癢或畏光。

舉凡糙米、胚芽米、全麥麵包、燕麥等全穀類食物皆含有豐富維生素B群,其他攝取來源則包括牛奶、豆類、綠色蔬菜、酵母及瘦肉等。

乾眼症吃什麼水果、保健食品?改善乾眼症補充6大營養素 5.維生素C

維生素C為構成黏蛋白、製造淚液的主要營養素,透過黏蛋白,可讓淚膜完整包覆眼睛表面,隔絕外在刺激。此外,維生素C亦能降低白內障的風險。

多數蔬果皆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特別是芭樂檸檬、柳丁、葡萄柚與奇異果。建議成人每日攝取100毫克的維生素C。 6.花青素

花青素能幫助視紫質再生,提升夜間視力與視覺敏銳度,並促進眼部微血管循環,降低眼部疲勞,預防白內障和黃斑部退化。

花青素普遍存於紅、紫、紫紅或藍色的蔬果中,例如葡萄、櫻桃、藍莓、紅莓、覆盆子、草莓、桑葚及加州李等水果,或茄子、紫地瓜及甜菜根等蔬菜。建議成人每日攝取180至215毫克的花青素,平均每100克的莓果即含有500至700毫克的花青素,因此每日僅需食用約30公克的少量莓果即可達標。

斜視、鬥雞眼原因?矯正斜視不能拖,滿3歲要視力檢查

斜視、鬥雞眼原因?矯正斜視不能拖,滿3歲要視力檢查

正常人的雙眼自嬰兒時期(約3~6個月)就能互相配合運用,無論朝任何方向注視物體,雙眼都能同時自動焦距到正確位置,使大腦獲得正確的影像組合。然而,約有2%小孩的眼睛無法正常調節,導致斜視。

Hello健康》為您說明斜視的原因,介紹內斜視與外斜視等各種斜視種類,以及斜視的矯正與手術方式。

斜視、鬥雞眼原因?

人類眼睛周圍有眼外肌(Extraocular muscles),可幫助控制眼球活動。若眼外肌的肌肉控制失常,便導致斜視(Strabismus)。

基因遺傳是斜視好發於幼兒的主要原因,而腦性麻痺(Cerebral palsy)、水腦症(Hydrocephalus)或唐氏症(Down’s syndrome)等會影響腦部功能的疾病可能影響大腦負責控制眼部的肌肉,也會提高斜視的機率。此外,嚴重的兒童遠視也可能因眼睛調節過度,導致眼球內旋而引發內斜視。

在幼童時期的斜視容易演變為兒童弱視(Amblyopia),因為大腦同時接收斜視眼的影像和正視眼的影像,使兩種影像相疊而形成複視。隨著時間演進,大腦會自動忽略斜視眼所提供的影像,逐漸喪失眼睛機能,引發斜視性弱視。(延伸閱讀:兒童弱視5大原因說明!矯正弱視要趁早,小孩弱視注意5特徵、症狀

眼睛突然斜視?

成年後的斜視才多是因外傷或疾病所引起,例如糖尿病(Diabetes)、中風或甲狀腺亢進(Hyperthyroidism)等。值得一提的是,成人斜視的複視通常比幼童嚴重,因為成人的眼睛已經習慣接受兩眼的影像,無法忽略斜視眼所看到的畫面。

斜視、鬥雞眼原因?矯正斜視不能拖,滿3歲要視力檢查 斜視分4種:內外斜視、上下斜視

斜視指用兩眼視物時,無法共同對焦在物體上,例如有右眼斜視的人,在看正前方的物體時,左眼可以正確對焦,但右眼卻會偏向其他地方。

斜視的症狀包含眼位不正、習慣偏頭看物或缺乏立體感和疊影,而依據斜視方向可分為以下4種類型;而4種斜視類型中,以內斜視的發生機率最高: 內斜視:斜視眼朝向鼻樑 外斜視:斜視眼朝向耳朵方向 上斜視:斜視眼朝上 下斜視:斜視眼朝下

斜視、鬥雞眼原因?矯正斜視不能拖,滿3歲要視力檢查

此外,斜視也可以依據症狀持續時間,分成以下2類: 顯示斜視:又稱真性斜視、持續性斜視,指眼位永久不正。 隱性斜視:又稱間歇性斜視,指眼位暫時偏移。這類患者不會一直斜視,通常在疲倦或精神不佳時才會出現,且只要認真視物,眼位即能恢復正常。

在幼童眼睛發展過程中,有時候會出現間歇性外斜視,這也是最常見的間歇性斜視類型,隨著年紀增長,該症狀有可能加重,甚至轉變成持續性斜視,因此定期視力檢查十分重要。 嬰兒有鬥雞眼?認識假性斜視

嬰兒出生後,隨著視力逐漸發展,有些家長會覺得小孩看東西時眼睛斜斜的,好像斜視。這是因為嬰兒的鼻樑較寬、鼻子扁平,加上內眥贅皮的影響,使眼白看起來比較少,造成外觀上有一種眼球隔著鼻樑鬥在一起的感覺,也就是俗稱的鬥雞眼。這種情況多會在嬰兒期至2~3歲、鼻樑隆起後自行消失,因此稱為「假性斜視」。(延伸閱讀:新生兒多久看得到?0~12個月嬰兒視力發展超詳解!9招幫助寶寶視力發展

然而,因為嬰兒常有假性斜視,部分長輩會認為小孩斜視會自行改善,造成小孩斜視到5、6歲了仍未就醫,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建議兒童滿3歲時,父母要帶小孩赴眼科接受完整的視力檢查。一旦兒童滿7~8歲,眼睛機能多已發展成熟,此時才要矯正斜視是非常困難的,而且也可能已有弱視問題。

斜視、鬥雞眼原因?矯正斜視不能拖,滿3歲要視力檢查 斜視矯正與手術

斜視雖然無法預防,但能透過幼兒期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來矯正眼位,避免演變為弱視。

斜視的治療可分為手術與非手術等兩種,依據不同病況所採取的治療方式不同,但多數情況下,醫師會綜合使用各種療法,也是手術合併非手術治療,以達最佳的治療效果,而且手術次數也可能超過1次以上。以下列舉3種矯正或治療斜視的方式: 眼鏡:斜視的配鏡矯正可分成一般遠視和近視戴的眼鏡,以及專門矯正斜視的稜鏡鏡片,兩者差別是一般眼鏡的凸透鏡和凹透鏡影響的是屈光度,而稜鏡鏡片則可以修正眼位不正。若是遠視所造成的斜視可配戴遠視眼鏡改善,而加裝稜鏡鏡片則能矯正輕度斜視。 眼睛訓練:透過醫師提供一些提升眼睛訓練動作,改善眼睛會聚力不足的問題,例如幼童常見的間歇性外斜視。若接受完整的眼睛訓練,有機會矯正斜視,不用接受手術治療。 眼外肌手術:前面提過眼外肌是控制眼球移動的重要肌肉,若患者為內斜視,可能是因為內側肌肉力量過大,或是外側力量過小所致,而眼外肌手術就是透過加強或放鬆肌肉張力來治療斜視。一般而言,先天性內斜視、上斜視和下斜視通常需要手術治療,而且最佳的治療時機是3歲以前。

眼皮跳不停什麼意思?除了時辰吉凶,當心9大原因!

眼皮跳不停什麼意思?除了時辰吉凶,當心9大原因!

你是否也有過眼皮一直跳,但跳了幾秒鐘後,又馬上停下來的經驗呢?我們可能聽過別人說:「左眼跳財,右眼跳災。」不過可能更多人擔心這是身體發出來的警訊。在醫學上,眼皮跳的正式名稱為眼瞼抽搐(Eyelid Twitching),或稱肌纖維顫搐(Myokymia),本文將介紹眼皮跳、眼瞼抽搐的成因,以及相關的可能疾病。

眼皮一直跳是什麼意思?眼皮跳9大原因

一般來說,眼皮跳的現象會發生在上眼皮,也有可能上下眼皮同時發生,眼皮跳通常並非任何疾病引起,當眼部肌肉處於壓力下,受到刺激,不停抽動,通常會持續幾個小時或是幾天之久, 可能生活不正常,使眼部周圍的小神經發炎,無法良好控制眼皮導致眼皮跳。眼皮跳大致可分為9種潛在原因:

吸菸 眼睛過勞 壓力過大 睡眠不足 體力消耗 藥物副作用 眼睛受到刺激 攝取過多酒精、咖啡因 大腦或神經失調等疾病因素

眼皮跳原因:6種疾病導致大腦或神經失調

眼皮跳有時候也可能是大腦或神經失調等相關疾病的症狀之一,例如:

貝爾氏麻痹症(Bell’s palsy):一種顱神經(Cranial nerves)失調,導致人體無法控制面部其中一邊的肌肉,而造成的面部癱瘓。 肌張力障礙(Dystonia):身體肌肉因為持續收縮而變形,身體無法活動自如。 頸肌張力障礙(Cervical Dystonia,又稱斜頸症):頸部因肌肉或是骨骼問題,頭部往一方傾斜。 多發性硬化症(Multiple sclerosis, MS):中樞神經系統(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產生不正常的免疫反應,導致發炎的疾病。 帕金森氏症(Parkinson’s disease, PD):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慢性神經退化疾病,主要影響運動神經系统。 妥瑞症(Tourette Syndrome, TS):一種神經疾病,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會出現動作和聲音的抽動(Tics)。

眼皮跳可能變慢性!出現7大症狀要注意

如果長期有眼皮跳的現象,眼瞼抽搐可能變成慢性病,這就稱為良性自發性眼瞼痙攣症(Benign Essential Blepharospasm),雖然沒什麼大礙,但若是伴隨以下幾種情形一起出現,可能就要注意了!(推薦閱讀:胸悶、焦慮、慢性疲勞是自律神經失調?這樣做找回健康) 壓力大 眼睛乾澀 眼瞼炎(Blepharitis) 攝取過量酒精、咖啡因 光敏感(Light sensitivity) 結膜炎(Conjunctivitis)又稱紅眼症(Pink Eye) 環境物刺激,例如風、亮光、太陽光及空氣汙染等 眼皮一直跳怎麼辦?舒緩眼皮跳5方法

除了讓眼皮自動停止跳動外,還可以嘗試下列幾種方式來減緩眼皮跳:

保持充足睡眠 點人工淚液保持眼睛濕潤 少喝含咖啡因、酒精的飲料 眼皮跳時,可以拿溫熱的毛巾敷在眼睛上 注射肉毒桿菌毒素(Botulinum toxin, Botox)也可以舒緩眼瞼抽搐和眼瞼痙攣(Blepharospasm),但是如果施打的成效不佳,可能需要注射更多肉毒桿菌毒素。

眼皮一直跳看哪科?

當眼皮一直跳影響到日常生活時,可以先找眼科醫師討論檢查,若有需要轉診再找神經科醫師治療。 眼皮跳發作頻率過高請就醫

角膜擦傷(Corneal Scratches)也可能造成眼皮跳,如果發生以下幾種情況,建議可以先去給眼科醫師檢查,避免發生更嚴重的疾病: 眼瞼抽搐持續超過幾星期 眼睛紅、腫,或是有異物流出 眼瞼下垂(Drooping eyelid) 眼瞼抽搐甚至影響到臉部其他部分 每次眼瞼抽搐發作時,雙眼會緊閉,那很可能是眼瞼痙攣(Blepharospasm)

長針眼怎麼辦?會自己好嗎?長針眼原因、症狀、快速治療重點

長針眼怎麼辦?會自己好嗎?長針眼原因、症狀、快速治療重點

現代人工作繁忙、壓力大且作息不正常,很容易長針眼,到底長針眼該怎麼辦?為什麼會長針眼?針眼會自己好嗎?多久會好?《Hello健康》帶您深入了解長針眼原因、症狀及快速治療的方法,一次解答關於針眼的各種常見疑問。

針眼是什麼?認識麥粒腫

針眼的正式名稱為「麥粒腫」,也稱作「瞼腺炎」,指眼瞼皮脂腺堵塞,引起腺體發炎、細菌感染,並演變為急性化膿炎症;台語俗稱「目針」或「目狗針」(ba̍k-káu-tsiam),因為眼皮的腺體發炎會形成膿包,產生刺痛及異物感,好像一根針刺在裡面。 長針眼原因?

眼瞼(俗稱眼皮)中有許多腺體,包括麥氏腺、蔡氏腺及莫氏腺,這些瞼板腺負責分泌油脂,在眼球的淚膜表面形成脂質層,避免淚水過度蒸發。

當某些因素造成瞼板腺堵塞、油脂分泌不順,或發生過敏、細菌感染,就可能引起發炎,造成針眼;長針眼的常見原因包括: 頻繁揉眼睛,導致眼周的眼輪肌收縮,堵塞腺體開口;揉眼睛也會讓手上的細菌容易侵入腺體。 毛巾、枕套等經常接觸眼睛的用品,未定期更換或清潔,滋生大量細菌。(延伸閱讀:床單、枕頭套多久換一次) 經常食用油炸或富含油脂的食物,例如甜點、零食,或是口味辛辣的重口味食物。 睡眠不足或用眼過度,引起內分泌失調。

【延伸閱讀:揉眼睛竟角膜破裂?揉眼睛5大問題公開!3招改善乾癢避免揉眼

最容易長針眼的5種人 眼睛頻繁過敏者 體質屬於油性膚質,瞼板腺分泌過度旺盛 有眼瞼炎、酒糟性皮膚炎、脂漏性皮膚炎等問題者,容易因發炎而併發針眼 油脂分泌較旺盛的青少年 工作經常需要輪班或熬夜的人 針眼(麥粒腫)、霰粒腫的差異?

麥粒腫和霰粒腫的臨床表現類似,實際上乃不同疾病:

針眼(麥粒腫) 霰粒腫 形成原因 毛囊或腺體的急性細菌感染 麥氏腺體慢性發炎所致 病灶位置 多位於眼瞼邊緣上(腺體開口) 距離眼瞼邊緣較遠(內側腺體) 疼痛感 疼痛或不適感較明顯 較不痛

針眼長在裡面?針眼依感染位置分2種

針眼依感染位置可細分為「外麥粒腫」及「內麥粒腫」,又稱外針眼、內針眼:

外麥粒腫(外針眼):較常見,發生於表淺的睫毛皮脂腺或汗腺,會形成腫脹的黃色膿包,造成疼痛、刺癢或異物感,發炎時間一般較短。 內麥粒腫(內針眼):發生於較靠內側的瞼板腺內,雖然較少見,但發炎時間長,而且疼痛感較強烈。 長針眼初期症狀、前兆

長針眼的初期症狀包括: 眼皮發紅、腫脹 眼皮變重、張眼困難 眼淚或分泌物變多 眼皮摸起來有會痛的小硬塊

通常約1~3天後,針眼就會形成明顯的膿包,此時若未妥善處置,使用未消毒的針去刺破膿包,或擅自用指甲去擠,發炎可能會惡化,導致視力模糊、發燒或頭痛等較嚴重的症狀,甚至造成二次細菌感染,引發蜂窩性組織炎。 長針眼怎麼辦?快速治療靠藥膏、眼藥水和熱敷

長針眼初期可藉由熱敷、按摩,促進眼瞼血液循環,再搭配醫師開立的抗生素眼藥水或藥膏,最快可於1週內改善。

若熱敷、按摩及外用藥物都無法改善,可能就須搭配口服抗生素治療;若口服抗生素無效,且腺體開口堵塞,病灶嚴重腫脹化膿,就須考慮透過手術,在局部麻醉下切開排膿。 長針眼熱敷時機要注意!

在長針眼初期,針眼尚未形成膿包,紅、腫及痛等症狀較不明顯時,熱敷能促進血液循環,加速代謝發炎物質;但若針眼已明顯腫脹且刺痛時,熱敷反而會加速發炎反應,導致症狀惡化。

若不確定熱敷時機,建議在長針眼後,先赴眼科診所接受醫師檢查,再依據醫師指示決定是否須熱敷。

長針眼怎麼辦?會自己好嗎?長針眼原因、症狀、快速治療重點 長針眼常見3大疑問 1.針眼會傳染嗎?

針眼不會傳染。若患者同時兩眼都長針眼,或同住家人也長針眼,可能是體質、較油膩的飲食習慣,或生活環境衛生不佳所致。 2.針眼會自己好嗎?

針眼有機會自行痊癒,若發現眼睛有出現針眼的前兆,請務必多休息,保持睡眠充足,少吃油膩或辛辣食物,避免頻繁揉眼睛,並適時熱敷或按摩眼睛,加速消炎。 3.長針眼多久會好?

在妥善的照護及治療下,成人長針眼一般約1~2週就會消失,兒童因治療配合度較差,不易熱敷及點眼藥膏,可能會拖到數週,乃至數月才會治癒。

兒童近視原因、治療解說!小孩近視不矯正,每年增加100度

兒童近視原因、治療解說!小孩近視不矯正,每年增加100度

5歲的小宏最近在正常距離下看電視都瞇眼睛,媽媽擔心是否視力出問題,趕緊帶去眼科檢查。醫師檢查後,發現小宏有假性近視,需要多注意以免演變成近視。小宏媽媽不禁納悶,小宏才5歲怎麼就近視了?假性近視又是什麼?

Hello健康》為您說明兒童近視的原因,解釋兒童近視後的視力會如何惡化、未來造成哪些問題,以及應如何矯正兒童近視、透過哪些方法進行改善。

兒童近視年齡層下降,3C產品是主要原因

隨著3C產品的普及與沉迷,不少家長無論出門在外或在家,都很自然地將手機當成「電子保母」,一看動輒數小時。如此的後果,造就兒童近視機率提高、近視年齡下降。現今眼科門診中,不少小孩3、4歲就已近視,而依據衛福部調查資料顯示,每11位大班兒童(5足歲)至少就有1位是近視兒童。(延伸閱讀:別用手機打發小孩!5大傷害後悔莫及

台灣兒童近視發生年齡有2個高峰期:7~8歲和13~14歲,而多數近視原因都和用眼過度有關。兒童一旦近視,若未矯正與改善用眼習慣,近視度數通常會每年增加。

小學每年增加約100~125度、國中每年增加約50~75度、高中則是每年增加約25~50度;換句話說,若小孩自5歲近視起就未矯正視力,也未改善用眼習慣,到了小六度數就可能破600度,高中則可能變為800度以上。

兒童近視原因、治療解說!小孩近視不矯正,每年增加100度 兒童近視不改善,未來罹患眼疾機率倍增

近視年紀愈小,度數加深愈快,成為高度近視的機率也愈高。除了近視之外,高度數近視者罹患眼疾或失明的機率也較無近視者高。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度數超過500度以上就是高度近視,而高度近視的常見併發症包括: 白內障:高度近視者的水晶體較容易退化、混濁,造成白內障。 青光眼:高度近視者的眼壓較高,罹患青光眼的風險為正常人的14.4倍。 飛蚊症:高度近視者的玻璃體較易退化,而產生纖維絲狀的懸浮物。 視網膜剝離:高度近視者的視網膜容易退化或萎縮,其終身視網膜剝離的風險為無近視者的20倍以上。 黃斑部病變:在近視達800度且近視10年的病患中,約有5~10%患者合併黃斑部病變。

假性近視是什麼?

假性近視是因為長時間近距離用眼,睫狀肌用力過度而造成對焦暫時不準。一般會使用散瞳劑放鬆睫狀肌,度數就會消失。但假性近視也是近視的先兆警訊,若在此階段沒有妥善控制,很快就會「由假成真」,變成不可逆的真正近視。

矯正兒童近視的第一線療法:長效散瞳劑

兒童近視愈早治療,愈能延緩視力惡化。家長們需有「少輸為贏」的觀念,從視力矯正和生活調整這2方面下手,千萬不能有「戴眼鏡會使度數會來愈深」或「假性近視只要點藥水就好,不用做其他改變」的想法,以免度數持續惡化,影響未來眼睛健康。

目前臨床針對近視控制,最常使用長效散瞳劑,其次則是角膜塑型片: 長效散瞳劑:使用阿托平散瞳劑(Atropine)放鬆睫狀肌、調節鞏膜生長,達到減緩近視的功效。若遵循醫囑定期使用,兒童近視度數可穩定控制,或每年僅有微幅增加。常見副作用為畏光和近距離視力模糊,使用後外出應戴墨鏡或帽子,看書則可不戴眼鏡或配戴雙焦或多焦鏡片。 角膜塑型片:角膜塑型片是在晚上睡覺時配戴的硬式隱形眼鏡,可減緩近視度數增加。在晚上配戴後,次日視力會有顯著改善。缺點是一旦不戴,度數就會退回原狀,且沒健保給付故價格昂貴,同時也有清潔和照顧不易的問題,因此多數醫師仍以長效散瞳劑為主,角膜塑型片為輔。(延伸閱讀:脫離眼鏡束縛!角膜塑型術的好壞作用)

兒童近視原因、治療解說!小孩近視不矯正,每年增加100度 簡單5招控制度數,改善兒童近視

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 每日安排戶外活動2~3小時以上。 未滿2歲避免看螢幕,2歲以上每日使用不超過1小時。 讀書光線要充足且坐姿正確,與書保持35~40公分的距離。 每年固定1~2次的視力檢查。

下眼皮紅腫痛、長水泡?眼瞼炎5大原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下眼皮紅腫痛、長水泡?眼瞼炎5大原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48歲的劉先生最近眼皮經常紅腫、刺痛,很不舒服,而且睫毛附近還常出現黃黃的皮屑和分泌物。某日開車中途,劉先生的視線竟突然模糊不清,他緊張眨了好幾次眼,才恢復正常。

劉先生仍不放心,到眼科診所就醫後,醫師發現劉先生的眼瞼上全是粉刺,經診斷後,判定是「眼瞼炎」。

究竟眼瞼炎是什麼?為何會有粉刺,而且竟導致視力模糊?眼瞼炎多久會好?《Hello健康》為您說明眼瞼炎的原因、症狀及治療。

眼瞼炎是什麼?

眼瞼(Eyelid)就是俗稱的眼皮,負責保護眼球、(眼睫毛)阻隔異物和灰塵,並能將淚液散布至整個角膜與結膜,形成保持眼睛濕潤的淚膜。

眼瞼炎指睫毛或眼瞼邊緣處發炎,常合併結膜炎;由於眼瞼炎會造成眼睛不適、乾癢、刺痛及有異物感等症狀,常讓人誤以為是眼睛問題,例如乾眼症或結膜炎,實際上卻是眼瞼發炎。 眼瞼炎5大原因

造成眼瞼炎的原因,可分為以下5種: 油性膚質、瞼板腺分泌異常:油性膚質者,瞼板腺(眼瞼的皮脂腺)分泌較常人旺盛,若眼瞼緣未定時清潔、飲食油膩,或老化導致脂質改變,都可能使瞼板腺阻塞,造成眼瞼炎。 金黃色葡萄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平時就存於人體皮膚表面上,若皮膚油脂分泌物過多、有輕微發炎或免疫力低下,葡萄球菌就會大量增生,使炎症惡化。 慢性皮膚炎:舉凡脂漏性皮膚炎、酒糟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及乾癬等皮膚疾病,都可能併發眼瞼炎。 感染:一般細菌及蟎蟲感染,也會造成毛囊和腺體阻塞,引發眼瞼炎。 化學刺激造成的過敏反應:部分眼霜、眼影或睫毛膏等化妝品,或隱形眼鏡的保養液,由於刺激性過高,會引發過敏反應,長期下來就會造成眼瞼發炎;此外,若工作需長時間上妝,或洗澡時卸妝不徹底,也可能造成過敏、發炎。

下眼皮紅腫痛、長水泡?眼瞼炎5大原因、症狀及治療方法 眼瞼炎常見症狀:上、下眼皮紅腫痛

眼瞼炎可能發生於上、下眼皮,症狀時好時壞,有些人會自行痊癒,有些人則會於痊癒後反覆發生。

眼瞼炎常見症狀包括: 眼皮紅腫 眼睛乾癢 眼睛有異物感、灼熱感或刺痛 流淚、眼睛分泌物增加,在早上起床時特別嚴重 眼皮及睫毛沾黏皮屑 暫時性視力模糊,通常在眨眼後改善 眼瞼炎常見6大併發症 乾眼症:瞼板腺阻塞會影響淚膜中的油脂量,進而使淚膜較容易蒸發,失去保濕效果。 睫毛異常:例如睫毛變白、倒插或脫落。 麥粒腫(針眼):因瞼板腺阻塞所致。 霰粒腫:霰粒腫又稱瞼板腺囊腫,由腺體出口阻塞所致。 慢性結膜炎:最常見的併發症之一,常發生於下眼瞼邊緣的瞼結膜。 角膜炎或角膜病變:例如點狀上皮性角膜病變、小水泡性角膜炎。

眼瞼炎3大治療方法

眼瞼炎的治療分成日常照護、藥物治療及門診治療等3大方向;無論慢、急性或反覆發作的眼瞼炎,都需定期清潔及照護眼瞼;藥物治療及門診治療則針對病症久未治癒或症狀較嚴重的患者。 1.日常照護

定期清潔眼瞼:使用專用潔眼片、潔眼慕斯或嬰兒用的洗髮精,依水平方向清潔眼瞼邊緣及睫毛根部。 熱敷眼瞼:每天熱敷2~4次,每次10分鐘,促進瞼板腺分泌物排出,並軟化皮屑。 按摩眼瞼:用指腹朝睫毛方向,輕按眼瞼腺外側皮膚,切記力道不可太大,以免傷害眼睛。 2.藥物治療

醫師會依照病況及併發症,開立以下藥物: 口服或外用抗生素 外用類固醇 免疫調節劑 人工淚液 3.門診治療

若眼瞼炎病況嚴重,瞼板腺多處阻塞,眼科醫師便會使用下列方式疏通瞼板腺: 瞼板腺探針、瞼板夾及顯微刮刀 瞼板腺熱脈動治療儀 脈衝光治療

麥粒腫=針眼~類型原因與症狀

麥粒腫=針眼~類型原因與症狀

麥粒腫(Stye 或 Hordeolum),又稱作針眼,是一種長在眼瞼內外的小腫塊,會引起疼痛,與眼睛的腺體阻塞發炎有關。一般是受到細菌感染所引起,像是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通常是單眼受感染,但若長超過一顆麥粒腫,則另一隻眼很有可能也會長。

麥粒腫主要有2種類型

外麥粒腫(External stye):一開始,眼瞼靠近睫毛處會長一小腫塊,慢慢變紅、變腫,幾天後就會破掉、痊癒。大多數的外麥粒腫一下下就好了,但會比內麥粒腫要來得痛。可能的成因包括皮脂腺感染、睫毛毛囊感染、頂泌腺(Apocrine gland)感染等。 內麥粒腫(Internal stye): 分布於眼瞼內部,患者的眼睛會紅腫、疼痛;等到感染結束後,內麥粒腫就會完全消失,但患處有時候還是會有一些含有液體的小囊體或小結(Nodule),這些殘留物必須刺開、流乾淨。內麥粒腫的成因可能為瞼板腺(Meibomian gland)受感染。

造成麥粒腫的原因

主要的原因是受人體皮膚上的一種常見細菌所影響:葡萄球菌。人的身體上住著數十億的細菌,雖然大多數時間和我們和平共處、不會造成任何傷害,然而在某些病例中發現,若環境得宜,細菌會變得很強壯、吃了很多死細胞和殘留物,就會出現膿包、引發疼痛。 麥粒腫的症狀 眼瞼內外出現腫塊 眼睛或眼瞼變紅、疼痛 眼瞼腫脹 流眼淚 眼睛發癢 眼瞼靠睫毛處有髒東西覆蓋 眼睛有灼燒感 視力有異狀 眼睛分泌黏液 對光線很敏感

若出現以下情形,請立即去看醫師:麥粒腫過了1週還是沒有痊癒;腫脹處發痛、流血,或影響到臉的其他部分;視力愈來愈多異狀,或眼睛、眼瞼變紅。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青光眼手術:風險、過程、術前、術後須知

青光眼手術:風險、過程、術前、術後須知

青光眼手術介紹

青光眼手術可以降低視神經進一步受損的風險,傳統青光眼手術為小樑切除術或濾簾切除術(Trabeculectomy),並可與白內障手術同時進行。除了傳統手術外,現今也有微創手術與雷射手術,可針對不同的病況應用。

視網膜平時會將接收的圖像,透過視神經傳至大腦,讓人因此能看見周遭的景象。如果眼睛裡的液體因分泌不足而導致高眼壓,就會導致視神經受損,並造成青光眼(Glaucoma)。但在某些情況下,即便眼壓正常,視神經也可能受到傷害。 青光眼手術目的:治療高眼壓

青光眼手術的目的是降低眼壓,藉由手術製造出一個開口,讓液體流出,並減輕青光眼所引起的疼痛。另外,40 歲以上的人當中,有 2% 的人有受青光眼影響,若青光眼惡化,可能會失明。(推薦閱讀:高眼壓症是什麼?定期檢查為上策) 青光眼手術的風險及後遺症

最常見的青光眼手術問題,是液體出口產生疤痕,會使液體無法排出,干擾少手術成果,患者可能需要再進行後續手術解決。

以下是青光眼手術後在短期內可能出現的併發症: 視力模糊 眼睛出血 眼睛感染 短暫或長期喪失中央視覺區,此風險取決於術前就已喪失的中央視覺區範圍。 眼壓變高,導致眼睛前部(眼前房,Anterior chamber)塌陷,形成惡性青光眼(Malignant glaucoma),但此情形十分罕見。

下列是手術一段時間後,可能出現的併發症: 白內障比手術前更嚴重(同場加映:白內障好礙眼!銀髮族小心5大徵兆) 與青光眼有關的眼後神經持續變化 感染(同場加映:眼睛感染怎知道?認識這5種原因) 眼瞼輕微下垂,這個狀況十分常見。

進行手術前,先了解可能的副作用與風險十分重要。若有任何疑慮,請聯繫醫師,以獲得更完善的資訊。

青光眼手術的過程及術前準備 考慮進行青光眼手術前,醫師通常會先嘗試用藥物治療。若要進行手術,則通常會先進行雷射手術。若雷射手術無用,才可能選擇傳統手術。 手術前,您必須與醫師討論最近的用藥情形,還有是否有過敏或任何健康狀況。手術前您也會與麻醉醫師會面,一同進行麻醉規劃。另外,請務必遵守術前的飲食禁忌,如術前多久該禁食禁水。 手術中,絲裂黴素藥物(Mitomycin)是一種經常被使用的藥物,目的是為了防止疤痕的形成。5-氟尿嘧啶(Fluorouracil,簡稱5-FU)則是另一種可在手術後注射至結膜(Conjunctiva,一種覆蓋眼睛的薄組織)的藥物,也能避免疤痕形成,可在手術期間使用。絲裂黴素藥物比5-氟尿嘧啶更常使用,但只能在術前使用。 手術時間通常為 45~75 分鐘,醫師會在眼睛上開通一個通道,使眼中的液體能輕鬆排出,並聚集在眼瞼下方。若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以得到更完整的資訊。

青光眼手術的術後恢復 患者通常術後幾小時即能返家,但需要約兩週的休息時間。 術後幾週內,患者可能需要多次回診,讓醫師針對個別狀況追蹤處理。 直到醫師許可,術後都不要游泳、搬重物或彎腰使頭低於腰部。 定期運動有助於幫助患者盡快恢復正常生活,但開始運動前,請諮詢醫師。 多數人手術都恢復得很好,並使青光眼得到妥善的控制。

眼睛中風怎麼辦?會好嗎?眼中風前兆、症狀、治療一次答

眼睛中風怎麼辦?會好嗎?眼中風前兆、症狀、治療一次答

37歲的陳小姐睡前滑手機滑一滑,右眼突然一黑,什麼都看不到,過了好幾分鐘才恢復正常;隔日,陳小姐趕緊請假就醫,醫師詳細檢查,診斷她是「眼中風」,需陳小姐多加注意及治療,否則未來恐失明或腦中風。

究竟眼中風是什麼?與腦中風有什麼關聯?該如何治療及預防呢?《Hello健康》為您詳細說明! 眼中風是什麼?

眼中風指視網膜的血管阻塞,導致視力突然減退、模糊,或出現暫時性的視力喪失,屬於眼科急症之一,若未立即救治,嚴重時可能會導致失明。

眼中風的好發年齡為50~70歲,也就是常有高血壓、高血糖及高血脂等疾病、易發生血管阻塞的高風險族群,在50歲以上中老年人的盛行率為1%;然而,近年由於三高年輕化,眼中風的發病年齡也逐漸降至30~40歲,甚至20幾歲的年輕族群。

眼睛中風怎麼辦?會好嗎?眼中風前兆、症狀、治療一次答 眼中風原因:眼睛血栓

眼睛的視網膜位在眼球壁的最內層,負責感光與成像,並連接著中央動脈、中央靜脈等兩條血管;這兩條血管在視網膜上形成分支,提供視網膜所需的氧氣與養分,並帶走血液循環的廢物。

一旦視網膜動脈或靜脈出現血栓,視網膜細胞就會因為失去氧氣、養分,在數小時內死亡,使視網膜失去感光、成像的功能,導致視力減退或喪失。 眼中風8大高危險族群

任何具有血管阻塞高風險因子者,皆有較高機率出現眼中風: 50歲以上年長者 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患者 心血管疾病患者 有中風家族史者 肥胖者 長期抽菸、過量飲酒者 長期熬夜、作息不正常者 青光眼患者:因眼壓過高,視網膜血管較容易阻塞。

眼睛中風怎麼辦?會好嗎?眼中風前兆、症狀、治療一次答 眼睛中風分兩種

前面有提到,連接視網膜的血管有兩條,而這兩條血管又會在視網膜上形成分支,若阻塞的血管為動脈,無論是中央動脈或分支動脈,皆稱為視網膜動脈阻塞;若為靜脈,則是視網膜靜脈阻塞。若阻塞發生於中央血管,其症狀通常會較分支血管阻塞嚴重,因為會直接影響整個視網膜的血液循環。

視網膜靜脈阻塞:視網膜中央靜脈、分支靜脈發生阻塞 較常發生 造成血液經由動脈輸入視網膜後無法流出,使動脈的血流量下降 傷害較輕、預後較好,但患者視力通常難以恢復原始狀態

視網膜動脈阻塞:視網膜中央動脈、分支動脈發生阻塞

較少發生 動脈阻塞會導致血液無法流入視網膜,造成視網膜細胞缺氧、壞死 傷害較嚴重,阻塞位置愈接近中央動脈,視力受損愈嚴重,預後也愈差 眼睛突然看不到?眼中風前兆、症狀

眼中風發作初期,患者的某一隻眼可能會出現暫時性的視力模糊,眼前一片黑暗,但過幾分鐘後,又再度恢復正常;這是眼中風的前兆,在血管完全阻塞之前,此症狀可能會反覆發生。

眼中風發生時,患者的單邊眼睛會出現突發性、無痛感的視力模糊、視野缺損或視力喪失,而且不會隨著時間過去而改善;此時患者需立即就醫,視網膜血管一旦阻塞超過90分鐘,就會對視網膜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導致視力永久減退,甚至失明。 眼中風不注意,小心腦中風

眼中風雖然不會導致腦中風,但可視為腦中風的前兆,因為供應人類眼睛和腦部的血管源頭皆為內外頸動脈。若眼睛血管出現血栓,代表大腦和頸部的血管可能也有阻塞的現象,需立即接受抽血、頸部超音波等各項檢查,並控制三高、調整作息和飲食,以降低血栓風險。

據臨床統計,眼中風後若未適當照護,3年內腦中風的機率提高30%,5年則高於70%,病友不可不慎。

眼中風會好嗎?眼中風愈早治療、預後愈好

醫師確定診斷為眼中風後,會視阻塞情況給予下列方式治療,搶救缺血、發炎的視網膜組織: 降眼壓治療:包括前房穿刺、口服降眼壓藥物或降眼壓藥水。 血栓溶解劑:施打血栓溶解劑,使受阻塞而缺血區域再度灌流。 視網膜雷射治療:減少眼中風對視力所造成的影響及後遺症。 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屬於新療法,由於視網膜血管阻塞常會引發黃斑部水腫,進而導致視力減退或失明,此療法藉由直接將藥物注射至眼球,來改善黃斑部水腫,對於恢復患者視力有明顯幫助。 新型眼內注射長效型類固醇:常合併抗血管內皮生長因子,有助減少發炎、加速恢復狀況。

經過救治後,若病變已進入慢性期、且無併發症產生,則可以採取保守性藥物治療,若預後欠佳,則可考慮雷射治療或注射長效型類固醇,改善復原狀況。

兒童視力保健攻略:8招幫助孩子遠離近視!

兒童視力保健攻略:8招幫助孩子遠離近視!

長時間近距離用眼,是導致視力惡化的高風險因素;衛生福利部建議家長,避免讓孩子長時間用眼,並且多安排戶外活動、每年定期接受視力檢查,及早預防近視等眼部疾病。

Hello健康》帶您了解兒童視力保健的8大技巧,學習正確的用眼方法。 兒童近視5大徵兆

如果家中孩子開始出現以下狀況,建議儘早給眼科醫師進行檢查,恐為近視徵兆: 常眼睛痛、頭痛 常瞇眼睛或皺眉頭 習慣揉眼睛 習慣低頭、仰頭或歪頭 看書、寫字靠太近

兒童近視原因

無論是看3C螢幕或是看書,只要是近距離(30公分以內)看東西,眼睛就要用力,而當眼睛長期處在用力、緊繃的情況下,近視度數就會增加;國健署在《兒童近視防治資源寶典》中指出,兒童常見近視的原因如下: 孩童在昏暗燈光下看3C、看書 在搖晃的車上閱讀 睡覺時不關燈(視網膜細胞受刺激無法充分休息)

高度近視的危害

罹患近視之後,在用眼過度的狀況下,每年仍可能會增加75~100度的近視度數;近視500度以上即算高度近視,高度近視不僅會增加失明風險,也會提高以下疾病的發生風險: 青光眼(邊緣視野受損) 黃斑部病變(中心視野受損) 白內障(視力模糊、昏暗) 視網膜剝離 您孩子「遠視儲備」儲備量夠用嗎?

國民健康署指出嬰幼兒的眼睛具備生理性遠視,可預防近視的發生,被視為眼睛的健康存款,若過快消耗遠視儲備量,則恐發生假性近視,進入近視危險期。 0~3歲幼兒:150~200度遠視 4~6歲幼兒:100~200度遠視 7~8歲幼兒:100度遠視 9~12歲幼兒:至少50度遠視

視力保健8大方法:輕鬆遠離近視、眼部疾病

守護孩子眼睛健康、預防近視,平時維持護眼習慣格外重要,依據衛福部提供的護眼原則,我們總結出8大視力保健方法: 視力保健1:保持正確坐姿,維持35~45公分

閱讀時避免趴著或躺著,應選擇合適高度的書桌椅,臀部坐滿椅面,雙腳要踩到地,看書或寫字則要保持35-45公分的距離。 視力保健2:用眼30分鐘,休息10分鐘

使用電腦、手機、看書、寫字、彈琴、玩玩具等,都是屬於近距用眼活動(距離小於30公分),長時間使用眼睛容易導致眼睛疲勞,影響視力健康;建議每30分鐘的近距離用眼後,休息10分鐘,在休息期間可以進行一些眼部運動,如眨眼、眼球轉動等,幫助眼睛放鬆。

兒童視力保健攻略:8招幫助孩子遠離近視! 視力保健3:每日戶外活動120分鐘以上

現代兒童過度依賴電子產品,少有戶外活動的機會,容易導致近視加劇;衛福部建議兒童每天至少要有120分鐘以上的戶外活動,避免用眼過度,同時增強孩童的視力和身體健康。 視力保健4:早睡早起充分休息

充足的睡眠除了對兒童身心健康格外重要外,也對視力健康有很大的影響,睡覺的時間最好在晚上10點前,讓眼睛得到充分的休息,減少眼睛疲勞和視力問題。

依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指引,兒童建議的睡眠時間如下: 3~5歲:10~13小時 6~13歲:9~11小時 14~17歲:8~10小時

視力保健5:均衡飲食,天天五蔬果

均衡飲食也對視力健康有很大的幫助,飲食中應該包含豐富的維生素A、C、B,以及深色蔬果,建議每天攝取種五蔬果,以提供眼睛充分營養。(延伸閱讀:不只缺乏維生素A會患夜盲症!出現5徵兆要注意,未及早治療恐失明) 視力保健6:兩歲以下避免看螢幕,兩歲以上每日低於1小時

衛福部指出,長時間近距離使用3C等電子類產品,LED所發出之藍光會刺激眼睛細胞,進而產生自由基,對視網膜細胞造成傷害;由於兒童水晶體清澈、透光率高,更容易受藍光傷害。

衛福部建議2歲以下的嬰兒應盡量避免看電子螢幕;2歲以上的兒童,每天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不應超過1小時,並最好在家長的監督下使用。 視力保健7:燈光亮度要注意

注意家裡看書的光線要充足,用眼環境照度至少要350米燭光(lux)以上,書桌光線不直接照射眼睛,檯燈擺放位置應在慣用手的對側,如左撇子光源應放在右手邊(可購買照度計檢測亮度)。 視力保健8:每年定期1~2次檢查視力

即使的視力沒有出現明顯的問題,3歲開始也建議應每年進行1~2次眼部檢查,以便早發現潛在的視力問題,並及時進行治療;如果發現兒童的視力有異常,應及時就醫,遵從醫生的治療建議,以保護孩子的眼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