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婆媳糾紛是婚後難題的話,母女關係則是原生家庭需跨越的婚前考驗。有的人覺得母女不合只是荷爾蒙作崇,因人格特質不同導致雙方難以相處;更多人則將矛頭指向媽媽,認為她沒做到教育孩子的責任。但事實上,女兒和媽媽本來就不一樣,身處的成長環境與文化價值觀都不同,以下剖析破壞母女關係的3個原因,以及一些改善方法,做為她的孩子,我們或許可以試著去體會媽媽的感受,因為不管我們長多大,仍舊還是她的寶貝孩子,會擔心也是理所當然的!
每個女孩小時候都會有很憧憬媽媽的一段回憶,像是欣賞她穿的華麗晚服、穿戴她收集的金銀飾品等等,畢竟媽媽算是多數孩子建立人與人連結的第一個人,想要模仿她並渴望得到寵愛也合乎常理。但隨著孩子長大,以及受家庭、社會、文化的影響,這種對母親的崇拜會轉變為其他情緒,有的學習了信任和友誼,有的卻因錯誤的教養方針,造成母女關係逐漸走向破裂。
1. 不捨女兒獨立致過度介入
當女兒漸漸獨立了,不再需要依賴父母百般的照顧,爸媽有時候反倒會感覺一陣失落,尤其對懷胎9個月的媽媽來說更是不捨。而為了要保有原本的母女關係,有的媽媽就會努力挽回先前的關係,像是不停追問女兒的近況,或強迫給予教導和建議,但孩子往往會將其解讀成父母嘮叨及干涉,導致母女關係陷入緊張局面。
倘若母女的關係界線沒有拿捏好,雙方的角色最終會糾纏在一起,這在心理學上叫做「糾結的關係」(Enmeshment)。簡單的說,這類媽媽的生活都仰賴於女兒身上,包括其身分、娛樂、人際關係,並且想透過介入女兒的生活,來證明她的存在價值,嚴重甚至會深陷愛與嫉妒,引致情緒虐待(Emotional Abuse)。
在糾結關係中,媽媽或許會得到好處,但女兒卻只有被傷害的份,當父母過度介入孩子生活,最終會吞噬掉他們探索身分和建立關係的機會,結果就是仇恨深根、情感不成熟,以及自我身分的懷疑,有的甚至會努力成為父母理想中的那個她,拼命掙扎。
不過,這樣取悅父母並無濟於事,我們能做的就是改變自己的行為和態度,相信不久的將來,父母會被感動而也做改變;至於媽媽們,不妨多對女兒所做的決定表達信心,以及為之前犯的錯請求他們的原諒,這往往是恢復母女關係的一大步。 2. 嫉妒女兒年輕比自己優秀
嫉妒(Jealousy)是人之常情,媽媽或許不會因女兒的朋友而生嫉妒,但可能會為自己不比女兒得到婆婆恩寵,心懷不滿。有的媽媽會覺得孩子的出生攔阻了她「美好生活」的計畫,甚至想利用女兒來滿足自己未完成的願望,她們也許會故作可愛和幼稚、將自己裝扮得更有魅力、吸引男生注意力、在女兒的朋友圈中招蜂引蝶,以及嫌棄現在的生活。
有的媽媽思想之極端,視自己的女兒為麻煩,為滿足私慾,她們會毫不猶豫捨棄女兒的需要,更惡劣的還會在大庭廣眾前羞辱孩子,好讓自己顯得較優越。要知道媽媽對女兒有無嫉妒之心,其實並不難,倘若您發現父母在跟您談話中間常常心不在焉,或是在聽您分享夢想及開心的事也絲毫不感興趣,對方也許正嫉妒您的驚人成長。
要除去嫉妒之心,它絕非憑一天之舉就能解決,首先我們得先承認它的存在,然後再用理性思考去分析所面臨的狀況,這會幫助我們一步一步地迎向關係的和解。另外,女兒不要一味把媽媽看作媽媽,乃是把她看作一個女人,暫且放下母女之間的職責與期待,試著以兩個女人的相處方式對話。這麼一來,孩子就不會為讓媽媽開心而忍氣吞聲;同樣的,當媽媽沒有達到女兒的期待時,也再沒有理由生氣或失望了,因為媽媽也是女人而已,她也有軟弱的時候。 3. 女人說多錯多且易解讀錯誤
與男人不同,女人之間的關係通常都是建立在說話溝通的基礎上,也正因為這樣,說錯話的機率也比男人來得更頻繁,造成錯誤訊息傳達和不必要的誤會,尤其當媽媽被賦予家庭及家族中間轉達訊息的窗口時,這責任更是不容輕看。
話雖如此,但也不能全讓媽媽一人扛,每個家庭成員都應主動聯繫彼此,以備媽媽哪一天有事不在,或不幸離開了,家庭關係仍可以緊緊相連。因此,做為媽媽,請多多鼓勵家人固定跟彼此保持聯繫,不方便講電話則可透過發簡訊、網路社群、電郵、寫信等方法。此外,邀請家人一起參與活動或玩遊戲也是培養感情的好撇步,不過最有效率的還是兩個人深入的談話,過程中請以謹慎、尊重的心對待彼此,或許就能化解彼此的心結了。
若您正處於母女分隔兩地的情況,請注意在打電話或傳簡訊過程中,對方可能會錯誤解讀您所要表達的,因為女人較擅長面對面溝通,以察覺對方的語氣、肢體語言,以及其他可觀察表徵。但隨著科技進步,現在只要手機視訊就可以讓彼此輕鬆面對面說話,瞬間拉近彼此的心理距離。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敞開心、誠實面對彼此,並堅定相信這段母女關係就是真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