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快心則慢~學習等待的3種美好

世界快心則慢~學習等待的3種美好

您還記得小時候守在電視機前,等著最愛的卡通節目播放的那份喜悅嗎?長大後,我們的生活步調愈來愈快,漸漸不願意花時間等待,應對這樣的生活節奏,可能會讓人等待,所謂「世界越快,心則慢」這句電信公司的廣告詞,也令許多人印象深刻。當遇到想要的東西,就迫不及待馬上得到的話,可能會在得到之後,讓內心感到失落。以下介紹等待的3種美好,但是每個人對時間的感受並不一樣,跟著自己的步調,一步一步地走才是重要的!

1. 期待使等待的結果更令人滿足

如果我們太急著得到某樣東西,在得到後,可能強烈的激情馬上就煙消雲散了,但是相反的,當我們耐心隨著時間耐心等待,讓一切或情感慢慢地推進,一開始也許會很不習慣,但相信最後會有甜美的果實。

此外,由於過程中,我們並不知道會發生什麼事,所以會報著一種期待的心情,這就好比看著藝術家的繪畫過程,觀眾可以觀察他們在畫紙上的一筆一畫,享受觀看創作的過程,直到作品完成後,呈現在眼前的那一瞬間,心裡感到滿足,這在心理學上叫做延宕滿足(Delayed gratification, 或稱延遲獎賞)。

世界快心則慢~學習等待的3種美好 2. 等待可以幫助自我省思和認識自己

不管我們喜歡與否,等待是我們一生的課題,生活中有許多時候需要等待,例如買東西要排隊,或者是等待對的人出現,這些零零總總的等待,都是奠定自我品格的基礎。所謂的等待,並不是指靜靜地待在原地,什麼都不做,而應該是要相信未來,對未來懷抱希望,如聖經所言的「信是未見之事的確據」正是這個意思。

在等的過程中,我們可以學習省思自己,從精神的層面來看,花時間認識自己非常重要,包含像喜歡和討厭的東西、擅長與不擅長的事,或是渴望在情感得到什麼等等,透過這些,才能幫助我們成為更成熟的人,不要奢望只看見他人改變,卻不願學習為自己努力。 3.等待讓您學習放下自我

不懂得等待的人,通常可能是一個以自我為中心的人,只在乎自己,沒辦法看見別人的需要,但當我們開始練習等待時,您可能會發現的您看事情的角度改變了,不再只是「我想要」,而會看見他人的需要。與其活在公主與王子般自我陶醉的世界裡,不妨跨出舒適圈,主動融入他人的生活,成為彼此的支持與幫助。

等待確實是一門學問,它需要很大的勇氣和毅力,但若能掌握這些觀念,相信在接下來的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難都能駕輕就熟的。

無法克制就是想吃!小心食物成癮

無法克制就是想吃!小心食物成癮

吃東西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正常不過的行為。有人也特別喜歡享受美食,細細品嘗食物的美好滋味。不過,如果您總是想著要吃東西,無法克制這樣的慾望時,那可要當心了,會不會是所謂的食物成癮(Food addiction)呢? 這個名詞您可能已經聽過,但這個症狀可能常常被忽略,被認為只是單純地愛吃而已。所以,讓咱們好好地了解一下食物成癮,要是有疑似徵兆的話,就知道該怎麼做囉!

食物成癮是怎麼回事?

所謂食物成癮,就是對於吃東西相當執著,尤其偏好不健康的食物(如垃圾食物),幾乎到了上癮的程度。人在吃東西時,大腦會產生一些神經傳導物質如多巴胺(Dopamine),它能讓人感到快樂,會刺激大腦裡的獎勵回饋機制,讓人感受到愉悅。而食物成癮就是因為攝取太多不健康的食物,大腦產生大量的多巴胺,使人享受完食物後,很快地又有想吃東西的慾望。 哪些食物可能引發食物成癮?

通常會造成食物成癮的食物,都是對健康沒什麼幫助的,高糖分、高脂肪、高鹽分,或是小麥製品,而垃圾食物就是標準的不健康食物,洋芋片、炸物、糖果、巧克力、餅乾、麵包、冰淇淋都屬之。 有哪些症狀?

對於某些食物,即便已經吃飽了,還是有相當的渴望。 當已經開始吃想要的東西後,常不自覺地吃得比預想的還多。 吃喜歡的東西會吃到太撐。 吃完東西後覺得有罪惡感,但不久後又開始吃了。 找藉口吃喜歡的東西,即使沒有絕對必要去吃。 嘗試不要吃過量,但總是再犯。 對於什麼時候、在什麼地方、吃了多少東西,沒什麼印象。 為了抒發情緒而吃東西。 私下獨自吃東西,避免被人注意到。 吃到身體已經不舒服的程度。

導致肥胖與疾病

食物成癮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肥胖問題,因為吃了太多沒營養的食物。其他還有可能引發第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心臟方面的疾病、癌症、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關節炎(Arthritis)、憂鬱症(Depression)等等。而食物成癮也會影響人際關係,因為它會讓人花許多時間在吃東西上,可能因此忽略了工作、家庭、朋友,也會花比較少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 如何改善?

想治療食物成癮,可以尋求醫療協助,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自己多加努力。在醫學與尋求專業人士治療上,有以下幾種方式: 認知行為心理治療(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主要是讓病患明白並試著改變思考模式,對於食物成癮發展出新的應對方式。 焦點解決心理治療(Solution-Focused Therapy):對於人生中可能造成食物成癮的事件,找出解決方法。 創傷心理治療法:對抗人生中可能造成食物成癮的創傷。 藥物治療。 找營養師諮詢,選擇對的食物,做好飲食控管。

若想靠自己的力量去改善,以下幾點可供參考: 把自己愛吃、常吃過量的食物寫下來,告訴自己要避免這些食物。 把不健康的加工食品,換成有營養的食物。 避免吃含有咖啡因的食物。 三餐飲食均衡。 多喝水。 吃東西時專注在食物上,細嚼慢嚥。 規律運動。 睡眠要充足。

從愛自己開始~暴食症患者再也不孤單

從愛自己開始~暴食症患者再也不孤單

許很多人都曾有過暴飲暴食的經驗,例如在聚餐慶祝的場合中等,但對暴食症(Binge-eating disorder, BED,又稱嗜食症)患者來說,日常中的暴飲暴食是一種停不下來,卻又會感到懊悔又無助的行為。究竟暴食症會有哪些病徵、又會對身心造成哪些影響。下列將會帶您認識,並且提供治療的方法。

暴食症是什麼?

暴食症是一種飲食疾病(Eating disorder),患者會經常性地在短時間內吃下大量食物,直到吃不下為止。對暴食症患者來說,雖然進食當下心情很愉悅,但是事後卻會因為怕胖,感到極度內疚、痛苦或羞恥。因此有些人會用不健康的方法來清出吃下去的食物,如催吐或吃瀉藥。這種在大吃後進行清空的行為,也被稱為所謂的神經性暴食症(Bulimia nervosa,又稱心因性暴食症)。暴食症患者通常會有下列5種行為和感受。

短時間內可吃下大量食物,不餓時也會吃很多。 很難控制食量或停止進食,總是吃到很撐才會停止。 討厭在公眾場合吃飯,怕別人看到自己的食量。 暴食後感到自我厭惡、沮喪或非常內疚。 平均每週至少暴食1次,並持續3個月。

暴食症的原因與好發族群

暴食症容易發生在青春期的女性身上,因為這個時期的女性大多很在意身材,即使符合標準體重,但卻因心理不認同而努力減重,也可能因長期累積的壓力,而藉由暴飲暴食來麻痺情緒。多半暴食症患者具有完美主義、不擅長排解壓力,且同時伴有其他精神疾病,如憂鬱症(Depression,又稱抑鬱症)、焦慮症(Anxiety),或慣性濫用藥物、酗酒等。然而這些問題的背後,也許和患者身心曾遭受或侵害,或壓力失衡等有關。此外,若家族中的成員曾有飲食疾患者,罹患相同疾病的機率也較高。

暴食症的身心狀態和治療

暴食症患者都有自卑和自我厭惡感,極度害怕肥胖,除了喜歡一個人吃飯之外,私下多半有囤積食物或偷竊的習慣。身體方面,體重可能會經常起伏不定,時常過度運動或嘗試極端減肥法,而出現胃食道逆流(Gastroesophageal, GERD)等腸胃和食道疾病,而牙齒也會受胃酸侵蝕受損。若您正受嗜食症所苦,請記得,您其實並不孤單,世上許多人都和您一樣,並請盡早向身心科或精神科醫師求診,若放任不管,身體和心理健康都會日漸惡化。

喜歡未成年小孩?戀童癖患者男性居多

喜歡未成年小孩?戀童癖患者男性居多

戀童癖(Pedophilia)是指對青春期前的小孩產生性慾,而有戀童癖的人又稱可稱作戀童癖患者(Pedophile),病患除了會長時間對未成年小孩產生性幻想,還可能會因此性騷擾對方。《Hello健康》將於本文為您介紹關於戀童癖與戀童癖患者的基本知識。

戀童癖與兒童性騷擾的關係

戀童癖的定義,是指對低於13歲以下的小孩有強烈或潛在的性衝動。戀童癖患者有可能喜歡小男生或小女生,而戀童癖患者本身以男性居多。

戀童癖往往只是患者內心的慾望,若已付諸實行的行動,才算兒童性騷擾。據統計,半數的兒童性侵犯並沒有對受害兒童感到性吸引力,而大多戀童癖患者都不曾對兒童性騷擾,並認此舉有違道德。(推薦閱讀:訂密語學說不!教育小孩防止被性侵) 什麼是戀童癖症?

戀童癖症(Pedophilic disorder)是當戀童癖已經變成一種精神疾患,導致因戀童癖而產生憂鬱或造成人際關係上的困擾,戀童癖症的診斷條件如下: 患者對於青春期前的小孩有頻繁、強烈的性幻想與性衝動,且至少長達6個月。 患者對這些慾望採取了行動,或深受其性慾、性幻想的影響而感到痛苦,或因此遭遇人際困難。 患者本身16歲以上,或者比會讓患者產生性慾的未成年對象至少大5歲。

喜歡未成年小孩?戀童癖患者男性居多

戀童癖的成因可能為非自主

近期研究顯示,戀童癖可能與大腦神經疾患有關,使大腦對環境刺激的性慾反應產生異常。一項支持此論點的統計也指出,男性戀童僻患者是左撇子或雙手靈巧,且能左右開弓的比例,比一般人還高3倍。

其他研究證據則指出,胎兒在子宮裡或童年時期的早期神經發展異常,可能是導致日後產生戀童癖的主因。而年幼時有這些狀況的患者,在視覺空間能力以及語文記憶力的測試中,獲得的分數都偏低。

戀童癖症可以治療嗎?

若對戀童癖症置之不理,可能會導致其他精神問題,如憂鬱、焦慮、疏離感等,且確診後,患者通常會感到挫折、孤立,並對人生目標的達成倍感困難。

大部分的專家認為戀童癖症無法治癒,但接受治療仍可以讓患者感覺病情獲得控制,並能防止對戀童的慾望付諸實際行動。醫師可能會搭配精神動力學心理治療(Dynamic psychotherapy)、行為認知治療(Behavioral techniques)、藥物治療(以控制性欲),甚至外科手術的介入。(同場加映:癡愛加害者!淺談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常見症狀與治療方法

趕走冬季憂鬱!6個方法簡單做得到

趕走冬季憂鬱!6個方法簡單做得到

冬天日照時間比夏天短,尤其是緯度較高的溫帶及寒帶國家,冬夏日照時數的差異更明顯,冬天的日照長度可能不到全天的三分之一。但人體若缺乏日照,會使體內血清素和維生素D變少,進而容易出現憂鬱傾向。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的專家表示,冬季感到憂鬱是很常見的,徵兆包括常感到悲傷,體力與精神不佳等。

對此,有個專門的醫學名詞為季節性憂鬱症(Seasonal Affective Disorder,SAD),也稱作季節性情感疾患,是一種與季節變化有關的憂鬱症(Depression, 也稱抑鬱症),通常以冬季為好發時期,而這類「冬季限定」的憂鬱症稱為冬季憂鬱症(Winter depression),會開始對事物失去興趣、疲勞、專注力差以及食慾改變(通常是食慾增加)等。

若您感覺自己疑似有冬季憂鬱症的情形,或是冬天長期感覺悶悶不樂,不妨嘗試以下幾種方式來幫助改善情緒、趕走憂鬱。

1. 吃對食物

心情不好的話,不妨為自己泡一杯熱可可吧!除了嗅覺和味覺的享受之外,天然的可可粉可以改善情緒且有益心臟健康。若加入牛奶還可一次補充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維生素D,這樣的組合有助於提高血清素(Serotonin)的水平,幫助身體放鬆。

另外,魚類也是一項好選擇,每週吃3~5次如鮭魚、鱒魚、沙丁魚或鮪魚等魚類,它們所富含的omega-3脂肪酸,有助於改善情緒。早餐多吃全穀物、蔬果和雞蛋(良好的膽鹼 Choline來源,有助於調節神經功能和新陳代謝,可保持身體能量穩定)也能為身體注入活力。 2. 睡眠規律

戈蘭教授表示,最好訂定一個睡眠時間,並建立一套固定的睡前和起床流程,例如若每天11點就寢,10點就將房間燈光減弱以培養睡意。根據美國國家睡眠基金會(National Sleep Foundation)的建議,每晚至少要睡滿7小時,來維持整體的健康。 若覺得難以入睡,請注意睡眠環境的舒適,例如讓室溫稍涼、阻絕光源,都能助您入眠。 3. 開始運動

如果您過去沒有運動習慣的話,不妨試著在午餐後到戶外散步、走樓梯取代搭電梯等,再來養成其他的運動習慣。西北大學精神病學與行為科學副教授賈桂琳戈蘭(Jacqueline Gollan)博士表示:「各種類型的運動都可以,每週至少做4次、每次20分鐘的中高強度運動,可減少憂鬱的情緒。」 4. 寫下待辦事項逐一完成

把生活中的待辦事項寫下來並逐一完成,可以讓您獲得成就感喔!例如列出規劃和收納家中的雜物、整理花圃等事情,利用一個下午把它完成。從心理學角度來說,人天生就渴望「自己有能力勝任並完成事情」的感受,這種自我肯定能帶來幸福感。 5. 看場搞笑電影

專家認為「笑」可刺激大腦,幫助對抗憂鬱症,而且笑具有傳染性,所以不妨找幾位朋友,租個搞笑影片一起觀賞,或去電影院和觀眾們一同解放大笑吧!

6. 多社交與人互動

研究證實,社交可幫助心理健康,並有助於抵抗冬季憂鬱。如果想起某位朋友,不妨嘗試聯繫對方吧!假日時也可以和家人朋友出門,來趟小旅行或去聽場演唱會,即使只有一天的活動,也可以幫助情緒獲得改善。

若出現如慢性疼痛頭痛、睡眠障礙或是心臟病(Heart disease)等,也可能都和憂鬱症有關。所以若您的情況一直未獲得改善,最好還是尋求專業醫師諮詢,才能避免問題惡化。

肥皂泥土真美味?異食癖對健康的影響

肥皂泥土真美味?異食癖對健康的影響

台灣的小吃和夜市文化世界聞名,吸引了許多觀光客來台享用異國美食,而身為台灣人的我們,也常常將吃包含在旅行中的一部份,有時候專程到別的縣市只是為了吃當地知名的美食。雖然美味的食物有這麼多,有些人愛的食物卻是特別獨樹一格,不太能被常人接受,他們可能會喜歡吃肥皂、泥土、冰塊或黏土等沒有太多營養價值,甚至可能有毒性的物品。本文將為您介紹這種稱為異食癖(Pica)的特殊疾病,解析它的原因、症狀以及治療方式。

4種可能造成異食癖的原因

造成異食癖的原因目前仍是個謎,但是主要可分成以下3種較容易引發異食癖的情況:

缺乏營養素:人體缺乏鐵或鋅,有可能會提高罹患異食癖的機率,例如:缺鐵性貧血的患者、孕婦;前者所罹患的異食癖通常會隨著貧血情況的好轉而自行痊癒。缺乏營養素的理論也許能夠說明患者會想吃泥土,因為其含有眾多礦物質。 由精神疾病引發:部分精神疾病如思覺失調症(Schizophrenia)和強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OCD)、自閉症(Autism)的患者也可能發展出異食癖。 維持身材:有些人為了減肥或是保持身形,非常嚴格的限制自己的飲食,有可能在極端飢餓且缺乏營養的狀況下,產生想吃沒有什麼熱量,卻能夠把肚子填飽的東西,導致異食癖發作。 智能障礙:智能障礙患者罹患異食癖的機會比常人要高,而且它們的症狀可能會更加嚴重且持久。

異食癖的症狀與診斷

要被診斷出罹患異食癖其實並不是那麼容易,根據美國精神醫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所出版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中的定義,患者至少要規律且連續吃「非食物」達一個月才可能被判定為異食癖。因此,許多人因為好奇而吃紙張、橡皮擦或牙膏的行為,或是2歲以下嬰幼兒,常常用嘴巴在探索這個世界,拿到什麼東西就可能就會塞在嘴裡含一含,都不能算是異食癖的症狀。

異食癖患者可以當作食物的東西五花八門,除了常見的冰塊、肥皂、泥土,甚至還有人想吃糞便,這邊所列的例子也只是冰山一角。值得一提的是,由於各地風俗民情不同,如果所吃的東西是出自於宗教或是習俗影響,便不會列入異食癖的範疇,例如:台灣道教信仰中的喝符水。

關於異食癖對健康可能造成的影響,取決於患者到底吃了什麼,假設患者喜歡吃剝落的油漆,則就可能會攝入過多的鉛,提高鉛中毒的風險;選擇吃動物糞便或泥土,把寄生蟲一起吃下肚的機會也會增加,除了這些比較嚴重的健康風險外,異食癖最常造成腸胃不適,導致腹瀉(Diarrhea)或嘔吐。

值得一提的是,異食癖患者並不會因為喜歡吃「非食物」的東西,而減低他們正常進食的意願,畢竟不管吃土或是吃肥皂都只能算是「甜點」,想維持人體活動所需的能量,還是得乖乖吃正餐!

如何治療異食癖

由於異食癖被納入DSM-5當中,代表這一種病被視為一種精神疾病,但是前面也提到,營養不良或貧血也可能是引發異食癖的原因之一,因此醫師在治療異食癖時,會先診斷患者的引發異食癖的原因,再針對引起病症的因子進行治療,以下為3種異食癖的相關治療方式: 補充營養:如果患病主因是源自營養不良,醫師可能會給予患者維生素或其他營養素的補充品,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況。 精神疾病:受到精神疾病引發的異食癖,治療上會針對該種精神疾病擬定治療方式,像是使用認知行為療法輔以抗憂鬱藥物改善強迫症等。 治療異食癖對身體危害:由於部分異食癖患者有可能有鉛中毒、感染寄生蟲或腸道堵塞的問題,根據情況診斷並治療異食癖對患者所造成的危害也是不可或缺的。鉛中毒的治療,可以使用螯合療法(Chelation therapy),這是一種將乙二胺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 EDTA),用靜脈注射注入體內,讓人體能夠將鉛排出體外;寄生蟲則視其種類與寄生方式而決定如何治療。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感覺似曾相識嗎?那是您的既視感在作祟

感覺似曾相識嗎?那是您的既視感在作祟

走在某條從未去過的街上,突然感覺好像之前來過這裡,又或者是跟一位新朋友聊天,但卻有種好像以前就跟他講過話的感覺。這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我們稱為既視感(Déjà Vu)。這一直是個令人感興趣,且沒有正確解答的奇特現象,如果說您被既視感所擾,除了尋求醫師的幫助外,以下也要帶您一窺大腦的奧秘,了解既視感是如何產生以及可能產生的影響。

既視感從何而來

關於既視感的成因,目前仍沒有統一的定義,以下將介紹較為常見的4種既視感可能原因。

預知夢(Precognitive dreams):您可能曾經在夢裡經歷過某事件,或處在某個環境中,而當您醒來之後,通常就會忘記夢的內容,但過幾天後,當您走進某間咖啡廳,發現怎麼有種熟悉的感覺,這可能就是您曾經夢裡所經歷過的情境,只是由於夢境已經被您遺忘,所以產生了既視感的狀況。 雙重歷程(Dual processing):雙重歷程的概念是,人的大腦一般處理的方式會分成兩個平行的執行程序同步進行,而當某個時間點,其中一個執行程序莫名其妙的「Lag」了,產生了不同步的情況,這時就會發生既視感的現象。 全像原理(Hologram theory):全息理論認為既視感的產生可能來自於過去的記憶,而通常只需要記憶中的某些小細節就能引發。舉例來說,您可能曾經去過某間餐館,裡面有一座木頭掛鐘,雖然您可能沒有特別記下,但這種無關緊要的小細節可能會默默進到您的大腦裡,直到某天你去朋友家發現,「牆上的木頭掛鐘怎麼好像在哪看過」,這種想法也就是既視感的現象。當然,所謂的記憶也不一定要是自己親身經歷的事情,這些記憶可能來自於看過的電影、聽朋友講的故事等,都可能成為孕育既視感的來源。 注意力方面可能的解釋(Attentional explanations):假設您在進行某件事時,被其他的事情干擾而分心,當您稍後再回來進行這件事的時候,可能就會產生這件事情好像以前做過的既視感。

4種狀況容易引發既視感

既視感的單字來自於法文,意思為「已經看過」,《精神病學期刊》(Psychiatria Danubina)期刊的研究指出,將近97%的人一生中都至少有過一次既視感的經歷,而有約7成的人經常發生。以下將介紹4種既視感常發生的情況。

年齡:年輕人相較於老年人更容易發生既視感的狀況,可能由於年輕人常常做些新鮮的事,或是到不同的地方旅行等,處在陌生環境的時間比老年人高。 旅行:常到處旅遊的人,會看見不同的人事物,因此發生既視感的機率也會比較高一些。研究指出,幾乎不進行旅遊的人當中,只有11%有既視感的經驗。 社經地位:社經地位高的人通常教育水準較高,這些人既視感的發生機會和頻率相對較高,原因可能來自於他們閱讀的書籍更多、了解的知識更廣。 壓力和疲倦:高壓或極度疲倦的狀態下,大腦可能更容易出錯,可能產生上面所提到的雙重歷程或注意力分散的狀況,增加發生既視感的機率。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難察覺的傷~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難察覺的傷~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我們常說的「心理創傷」,其實廣泛地包含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和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Complex PTSD, C-PTSD)。許多人聽過的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其實是因為單一、突發的重大事件而造成。而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則是由一連串的傷害事件所引起的心理創傷。本文將會介紹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成因,以及它與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不同之處。

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是什麼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一詞大約在1970年代開始被使用,而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則到了近幾年才被提出來。雖然許多心理治療師早就知道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存在,但一直到去年,世界衛生組織(WHO)發表的《國際疾病分類第十一版》(簡稱ICD-11)出版之後,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才成為正式診斷的疾病。 長期的身心傷害會造成創傷

並不是突發事件才會在心中留下傷口,如果經過長時間的生理、心理傷害事件,也會留下陰影,而且有時候,受害者和加害者還有不可分割、難以脫離的關係,這時候就有可能形成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以下列舉幾個可能的成因:

童年遭遇情感忽視,父母沒有給予適當的情感支持。 任何形式的虐待、霸凌。 家暴、性暴力。 人口販賣、奴役。 成為戰俘、被監禁。 住在戰區,或是會被戰爭影響到的地方。

複雜性創傷壓力症候群的症狀

在被收錄到ICD-11之前,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其實常常被誤診為人格疾患,這是因為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症狀,表面上看起來和人格障礙有些相似,需要醫師抽絲剝繭分析,才能給予正確的治療。下列為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可能的症狀:

逃避任何可能引起創傷回憶的情景。 回想起創傷事件會感到頭暈、噁心。 對自己或是他人失去信任感。 難以入睡,平時也很難專心。 沒有任何信念、心靈寄託。

但以上幾個症狀,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也可能出現,所以醫師又提出幾個關鍵性的症狀:

在難以脫離或是無法脫離的關係中,受到長期或是重複的創傷,又或是接連不斷的創傷。 自覺或不自覺的情緒重現,不斷重複經歷創傷,甚至是做惡夢。 過度補償的行為,或是過度討好他人。

如果符合以上症狀,則代表可能是罹患了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必須配合適當的治療。治療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宗旨就是安定患者,治療師要幫助患者把過去的創傷和現實分隔出來,雖然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聽起來很嚴重,但只要配合治療,還是有機會治好的。

人類最好的朋友~養狗狗的7大好處

人類最好的朋友~養狗狗的7大好處

您有養寵物嗎? 許多人喜歡養寵物來陪伴,其中狗佔了主要的比例。據行政院農委會統計,2017年台灣人飼養的家犬總數超過177萬隻,比73萬多隻的家貓,多出100多萬隻,可見得大家有多愛狗。養狗不僅像多了個家人,對人的身心也大有益處,狗狗果真是人類的好朋友。而平常除了遛狗之外,也可以和牠們一起運動,當您想運動時,不妨帶著愛犬一起加入吧!

人類最好的朋友~養狗狗的7大好處

養狗有益身心好處多

養狗不僅是多了個陪伴的寵物,且對人的身心有很多好處,列舉如下: 降低壓力:和狗狗相處幾分鐘,就能達到降低血壓及焦慮的效果,人們在從事有壓力的工作時,若有狗在一旁陪伴,表現會比較好。 減少憂鬱更快樂:養狗的人通常比較不會憂鬱,主人和狗之間的互動,以及從狗身上得到的愛,有助於讓飼主的思想更正面,即便只是稍微看狗狗一下,大腦便會產生讓人感覺親密的化學物質,像是催產素(Oxytocin)。 讓身體更健康:研究指出,養狗的人比較有動力完成他們的健康計畫,因為當主人在遛狗時,對他們自己來說也是在運動,而且運動的品質更好。當一個家庭有養狗時,小孩子也比較願意出門運動,和狗玩在一起。 強化心智及社交圈:研究顯示,養狗和遛狗能增加社交互動,狗能助人漸漸不再害羞、脫離孤立,許多人遛狗時遇到其他遛狗的飼主時,會開口與其交談,因此增加互動。另外,經常照顧狗狗的小孩,其同理心和自尊心都會提高,撫摸狗狗、和狗狗玩,可以增加血清素(Serotonin)和多巴胺(Dopamine)的生成。 預防慢性疾病:專家指出,遛狗的人罹患糖尿病(Diabetes)的機率,是沒養狗的人的1/3;另外,養狗也能幫助小孩子預防自我免疫方面的疾病或過敏。美國辛辛那提大學(University of Cincinnati College)的研究指出,家族有過敏史的小孩,若出生後就在狗的陪伴下長大的話,得濕疹(Eczema)和氣喘(Asthma)的機率較低。 增強心血管健康:研究指出,養狗和降低心跳速率、血壓、膽固醇(Cholesterol)、三酸甘油酯(Triglyceride)是相關的,有助於整體心血管健康、降低患冠狀動脈方面的疾病及心臟病的風險。 找出疾病與陪伴病人:有些狗被訓練來嗅出皮膚、腎臟、膀胱、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等疾病,有些狗則用來陪伴一些如大腦受創傷、自閉症(Autism)、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等病人;另外有些狗則陪伴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患者,對於緩和他們的暴怒和侵略性的行為,似乎也有所幫助。

訓練狗狗有撇步

雖然養狗是件好事,但同時也是個重大的責任,要照顧他們的生活起居、處理大小便、幫牠們洗澡、帶牠們去玩,而訓練牠們乖乖的也是很重要的,就像在教小孩一樣。

訓練狗的5大好處: 訓練狗狗的過程中,也能增進狗和主人的感情。 狗和主人有了共同語言後,能了解主人的指示。 狗在接受訓練的過程中,也會訓練到心智。 狗若很乖巧,就不需擔心牠們會亂跑或隨地大小便。 狗受過訓練後,可以帶牠們去認識更多人或同類。

4個基本指令/動作

不需要訓練牠們到很厲害,只要讓牠們聽懂一些基本的指令就很好了:

坐下:手拿食物站在狗狗面前,將食物靠近牠的鼻子讓牠聞,再稍微把拿著食物的手抬高,讓狗狗順勢朝著食物方向抬頭,同時讓狗狗順勢坐下,等牠坐下後,喊「坐下」,再給牠食物。 過來:幫狗戴上狗鏈和項圈,拉著狗鏈和狗狗保持一小段距離,然蹲下來與牠同高,對牠喊「過來」,同時輕輕拉一下狗鏈,等牠過來時再給牠食物。 等一下:教這項指令前,要讓狗狗先學會指令1。讓狗狗像指令1所述坐下後,將自己雙手手掌打開,雙手掌心同時朝向狗狗,喊「等一下」,然後往後走幾步,若牠沒有動的話就給牠食物,再慢慢增加自己後退的距離。 離開:自己雙手各拿著同一種食物,將其中一隻手伸向牠,但不要讓牠看到食物,然後喊「離開」,不管牠要聞、舔、抓或叫,都不要理牠,等到牠不再試著拿到您手中的食物後,就把另一手裡的食物給牠吃。接著繼續重複做一樣的步驟及指令,一直練習到您喊「離開」時,牠真的不理會您伸出的手為止。 和狗狗一起運動

養狗不但對人類有益處,也是人在運動時絕佳的好夥伴,可以試著和愛犬從事以下的運動:

遛狗:這對狗和人來說都是很好的運動,遛狗的人身體質量指數(BMI)會降低,也比較不會罹患慢性疾病或有憂鬱症狀。 跑步:第一次和狗狗慢跑時要放慢速度,評估牠能跑多遠,再慢慢增加距離,狗通常喜歡跑在主人前面,如果牠和主人平行或是落後了,表示該讓狗狗休息了。 爬樓梯:和狗狗一起爬樓梯,主人可以訓練到股四頭肌、大腿後肌和臀肌,下半身會更緊實。 瑜伽:和狗一起做瑜伽,有個名詞叫做Doga (Dog+Yoga),主人可以幫助狗狗做些姿勢,或幫牠按摩、指壓,可增進人狗的感情,同時也可幫狗狗做些健康檢查,摸摸牠的毛皮下是否有腫塊或異物。 足球:有些類型的狗喜歡玩足球,買個防咬的足球,等愛犬學會用鼻子或腳爪踢球或運球之後,再玩其他的玩法,例如把球踢遠,讓狗去追球。 丟飛盤:和狗狗玩你丟我接的飛盤遊戲,可以把飛盤當作吃飯的盤子使用,讓牠更熟悉飛盤,或把飛盤放在地上旋轉或滾動,讓狗狗更融入飛盤遊戲。

婚姻使人快樂?還是快樂的人才會結婚

婚姻使人快樂?還是快樂的人才會結婚

婚姻不只會影響人的生活和財務狀況,也會約束兩人的性生活。很多人都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究竟這句話到底正不正確?既然有這樣的說法,又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想結婚呢?以下讓我們一起看看,婚姻到底會不會為人帶來快樂,或為生活帶來滿足。

研究顯示對婚姻的好處

心理學、社會學和流行病學界中,有很多關於婚姻優點的研究。許多已發表的報告揭露,與單身人士相比,已婚人士擁有更良好的身心健康狀況,例如較少藥物濫用的情況,罹患憂鬱症(Depression)的人也較少,而且通常壽命更長。

研究也發現,已婚生活帶來的滿足感,相當於得到比平均家庭所得,還多2.5倍的收入。但和擁有一份工作相比,結婚帶來的滿足感只有它的10分之3。而同居伴侶對生活的滿意度,則有已婚伴侶的3分之2,兩者相差不遠。此外,研究結果指出,已婚人士擁有較高的收入,但這也可能是因為高收入的人,比較容易找到合適的對象並結婚。

婚姻可以讓人感覺安心,因為它可以作為生活的避風港,特別是當人得面對來自工作的壓力時。婚姻也可以提供長久又具支持的人際關係,讓人較不易受寂寞折磨。此外,婚姻提供了人們身分轉換的機會,讓已婚人士除了工作,也可以扮演其他角色。

不過,已婚人士和單身人士的快樂程度差異,正在逐漸減少當中。單身人士的快樂程度不只正在不斷増加,反觀已婚人士,卻有下降的跡象。

結婚真的比較好嗎?

是婚姻使人快樂,還是快樂的人才結的了婚?這個答案,其實可以從瑞士的一個研究得到依據。

有些心理學家認為,婚姻狀態的改變,會在主觀上帶來短暫的幸福感,但和結婚伴侶緊密生活一段時間後,對快樂的感覺,多少都會有一點改變。因此撇開極短暫的蜜月效果,婚姻並不會讓人更快樂,或對生活更滿意,反而會隨著時間累積,而讓人更不快樂、更不滿意。

所以結婚與否,與一個人的快樂程度並没有絕對的關聯。快樂永遠掌握在自己手中,挑三揀四的人,總是會比充滿同理心及愛心的人,更難找到伴侶,或對事物感到滿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