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第一次笑了!不只開心 背後真相父母必知

寶寶第一次笑了!不只開心 背後真相父母必知

寶寶出生後,不少父母們要忙著照顧寶寶哺乳、洗澡等事宜,家庭、工作兩頭燒,各種失眠、工作壓力與財務負擔的煩惱也接踵而至;但只要看到寶貝露出的第一個微笑,任何煩惱都馬上拋到九霄雲外;其實,寶寶第一次微笑不只意味著開心,也代表寶寶逐漸具備社交和辨識臉孔的能力。《Hello健康》帶您一起探索寶寶第一次微笑的背後蘊含的意義!

寶寶的第一次微笑代表什麼?

寶寶的第一個微笑,在身心發展上有重大意義,它代表寶寶以下重大成長進展:

視力發展:代表寶寶的視力已經可以對焦物體,也具有辨識能力。 大腦和神經系統:代表寶寶的大腦和神經系統較為成熟,笑容不只是反射性,而是表達情緒,以及展開互動的溝通方式。(推薦閱讀:寶寶怎麼笑了,6種行為秒懂他們內心)

如何辨別寶寶第一次微笑?

寶寶約2個月大時就會停止反射性微笑,在3個月大時,就能釋出真正的笑容了,不過反射性微笑跟真實的微笑有什麼差異呢?我們可以根據微笑的時間點和持續的時間作判斷:

反射性微笑:可能突然發生在寶寶睡覺或感覺疲倦時,時間較短。 真正的微笑:在特定狀況下,針對特定事物或事件,持續地微笑。

真實的微笑也會透露寶寶眼神中所含的情緒,父母也能透過一些方式,來和寶寶多作互動,例如:跟寶寶說話、固定與寶寶眼神接觸,或是陪寶寶一起笑;有些父母則會模仿動物的有趣聲音,或擺出滑稽表情來逗寶寶,也很有效果。

另外,父母也可以模仿動物的行為或玩躲貓貓,並給寶寶一些時間來做反應,但請記得不要過度頻繁,因為寶寶還無法處理太多的情緒,過多的刺激會導致寶寶對某些動作失去興趣。(同場加映:嬰兒牙牙學語在說什麼?這樣做聽懂並回應寶寶說的話

父母如何應對寶寶笑了?

寶寶學會微笑後,會一直露出笑容,父母也應給予笑容作為回應,因為寶寶看到對方笑了,也會一直展露笑顏;起初,寶寶只會對逗他笑的人做反應,但慢慢地,隨著寶寶的視力日漸變好,會開始主動對自己喜歡的人事物微笑;當寶寶在學會咧嘴笑後,約在5個月大時,寶寶可能會開心地露出笑容並伴隨著笑聲。 寶寶一直不笑,怎麼辦?

寶寶展露笑容的時間點不太一樣,有些寶寶出現得早,有些寶寶則需要多一點時間,然而,若寶寶到三個月大左右,還是不見笑容的話,可以諮詢看看小兒科醫師,了解確切狀況。(推薦閱讀:寶寶遲遲不叫媽~模仿他鼓勵開口說話)

疫情期間會不會失去社交能力?8個原則讓你人氣滿滿

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期間,除了被染病的恐懼把持住之外。另一個困難可能是與好友、家人分隔不得見面,所以倍感失落。人類是社會性動物,也是群居動物,不可能單獨一人。經歷漫長的演化之下,社交、人際關係的經營對我們很重要,若是因為「宅在家救台灣」而壞了自己的心情,那我們一定要做出些應對來改變。讓《Hello健康》和你一起探討疫情間如何交流。

新冠疫情讓你忘了如何與人交流?

新冠疫情期間,窩在家裡快要發霉之餘,如何與人相處、交流的方式都快忘光?來試試看牽起人與人情感的幾個撇步: 空出時間

在家工作通常讓人加班而渾然不知,或是忙著照顧無法去上學的子女,反而沒有了自己的時間跟空間,所以一定要有意識地把時間空出來,才能與親友聯繫。(延伸閱讀:新冠肺炎在家工作!蕃茄鐘法唐鳳大推) 全神貫注

與親友聯繫時,建議放下手邊的工作;也不要一心多用,像「邊打手遊邊聊天」只會讓我們的注意力不停被分散。全神貫注並活在當下,才能真正地關心電話、手機、電腦另一端的家人或好友。(延伸閱讀:網路成癮了?4方法「社群排毒」一下 打開耳朵傾聽

我們其實很容易在別人說話時下意識地插嘴。其實不是我們失禮,而是我們過於熱情分享,但唯有透過傾聽,才能明白對方的意思,以及對方的需求是什麼。 讓自己也被傾聽

與親友聯繫並不是「單行道」,對方也想知道我們在疫情之下過得好不好,所以誠實地分享自己的感受也很重要。我們也要「允許」親友給予我們傾聽與支持,這才會促成真心的交流與互動。

新冠疫情期間遠距互動守則

在疫情之下與在乎的人聯絡感情,還是有眉角要注意喔!

常常保持聯繫

用電話、電腦、手機、貼文等跟朋友維持聯繫可以讓心情愉悅,因為聽到熟悉的聲音、看到熟悉面孔、閱讀關心我們的親友所捎來的訊息,這都會讓我們不再感到孤立寂寞;就算無法與家人、好友碰面,但是情感上的連結會因為常常聯繫而更加地被強化,這對於獨居的人來說更為重要。 交流不是分勝負

與人交流時難免意見不同,要常常提醒自己傳達我們的關心和平安,切忌為了證明自己或是說服對方而傷了感情哦! 可加入網路社團

英文有句諺語:「老朋友是金,新朋友是銀(Make new friends, but keep the old. Those are silver; these are gold.)」,這個概念與我們文化裡的「廣結善緣」頗為相似。在疫情之下要如何拓展人際關係呢?可以試著從線上社群著手,在不同的虛擬社團結交新朋友。

幫助不懂使用 3C 產品的族群

現在有各式各樣的通訊軟體,讓人眼花撩亂!尤其是上了年紀的銀髮族來說,其實是一大挑戰。所以年輕的朋友,一定要幫助長輩操作,或是教他們如何使用電子產品,讓他們以網路跟世界連結。當然,如果自己親愛的家人、朋友還是無法上手,就還是以傳統打電話的方式來問候吧!

當孩子面臨「性別困惑」 如何保護您的孩子、支持孩子?

當孩子出生時,您就立即知道您生了個男孩或女孩,然後您就會用傳統照顧男孩或女孩的方式來撫養;有一天,孩子卻開始質疑自己的性別,這個消息或許讓您很疑慮,孩子到底在想什麼?無論您的感受如何,請記得您的孩子最需要的是您的支持,如果您還不知道該怎麼做,《Hello健康》為您邀請到賴建翰醫師,請他提供專業意見與建議:

先別有先入為主的觀念

在孩子成長階段中,剛有自我意識的最初前幾年,可能會想不自覺地試嘗試不同的性別定位,這是正常的成長過程;男孩可能會想穿粉紅色衣服,跟朋友玩模仿遊戲時,偏好選擇扮演女性如媽媽的角色,但這並不代表他將來會成為跨性別者,因為或許他只是喜歡成為照顧者或像母親一樣愛著別人。

當孩子面臨「性別困惑」時,建議可採用以下方式,給予孩子支持並保護他。 如何維持正常心態?

盡您所能地找出關於性別認同的更多資訊,與孩子的老師談談以了解他行為的動機,您了解的細節愈多,您就能更有力量地支持他。 如何保護您的孩子免於霸凌或負面批評?

若孩子行為出現異樣,他可能已成為霸凌的受害者,留意他對自己身體的態度是很重要的。他是否在放學後覺得惱怒?他身體是否出現無法解釋的瘀青?孩子們也可能很殘酷,別低估您的孩子可能正在經歷的事情。向學校老師求援,並隨時保持心理準備,當事情變的難堪時,也能及時介入。 如何支持孩子?

若您的孩子想穿裙子上學,您可能必須告訴他,他的朋友可能會出現的反應有哪些?用簡單的詞句敘述,以便讓孩子能夠清楚理解;他需要知道,無論他有多喜歡裙裝,其他孩子也可能不喜歡看他這樣穿,可能會遭到言語羞辱。如果他明白,卻執意要這麼做,那就別阻止他,至少他已經理解接下來可能要面對的事情。

最後也最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您會永遠愛他,讓他明白您會接受他,並全力支持他。

坐不住的痛!痔瘡成因、3大改善與5大治療方式

現代人常身處高壓緊張的工作環境,繁忙又快速的生活步調,勢必對人體產生不少負面影響,痔瘡(Hemorrhoids)就是其中之一;特別是在辦公室久坐,常是罹患痔瘡的主因之一;若再加上不正常的飲食,痔瘡可能會在您上廁所「解放」過程中「現身」。《Hello健康》將告訴您痔瘡成因及3大改善與5大治療方式。

痔瘡的種類

當肛門內側或周遭的血管發生靜脈曲張(Varicose),受血管擠壓而突起的皮膚便稱為痔瘡,可分成以下兩種: 內痔(Internal hemorrhoids);位於直腸內,無法透過肉眼觀察,也無法用手指直接觸碰到它;在日常活動可能不會感受到疼痛,但在排便時,由於糞便需經直腸排出體外,這時位於直腸內的內痔便會受擠壓和摩擦,導致疼痛甚至出血。 外痔(External hemorrhoids);長在肛門外側,可以直接以手指直接觸摸,也代表它容易受外力刺激而引發疼痛。

為何會有痔瘡?

以下行為可能壓迫直腸血管,導致靜脈曲張,造成痔瘡:

便祕:當平時纖維攝取不足,腸道蠕動變慢,便會減少便意;當糞便在體內停留太久,其中水分慢慢地被腸道回收再利用,便會讓大便變乾或硬化,進而影響排便,甚至因此出現便秘。一旦糞便變硬,當排便時,更容易壓迫肛門和直腸內血管,還可能造成撕裂傷;因此,若長期便祕,受到壓迫的血管便可能因此出現靜脈曲張,最後轉變成痔瘡。 久坐 久站 懷孕 遺傳 性行為 痔瘡的症狀為何?

痔瘡帶來的不適,主要有痛、癢、腫及漏便等。以外痔為例,痔瘡會因以下不適,影響日常工作表現和情緒: 走路走太久,摩擦到痔瘡會痛 坐在椅子上,壓迫到痔瘡會痛 大便用力時會痛 只要是運動,只要頻繁跑動或用力,都可能刺激痔瘡發作,讓人疼痛難耐

痔瘡3大改善方式

一般來說,輕微的痔瘡通常不需要透過手術切除,建議當出現痔瘡症狀時,可以嘗試以下3種方式改善,但若症狀嚴重,還是應就醫尋求專業診斷: 擦藥膏:使用痔瘡藥膏,可以減少痔瘡帶來的不適。 溫水浴:若家中有浴缸,洗澡時順便泡一下溫水,大約10~15分鐘,即能有效緩解痔瘡紅腫或發炎症狀。若沒有浴缸,也可用傳統澡盆或熱水袋替代。 多吃高纖食物:食物中的纖維能幫助排便,因此,無論是為了預防痔瘡,或已得到痔瘡,建議提高3餐青菜比重、多吃水果,或以糙米飯替代白米飯。 痔瘡5大治療移除方式

如果抹藥或是泡溫水等方式已無法緩解痔瘡疼痛,或是它的存在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醫師可能考慮以下手術移除痔瘡: 橡皮圈結紮術(Rubber band ligation):內痔經常以此方式移除;醫師會利用器具,將橡皮圈綁在痔瘡上,利用阻斷血流的方式,待痔瘡自動脫落。這種方式通常在頭2天會有些微出血,但不會造成太多不適感,只需約一週,內痔就會自行脫落;但若術後仍出血嚴重,請務必立即就診。 硬化劑注射治療(Sclerotherapy):將硬化劑注射進痔瘡,使它縮小;雖然此方法幾乎不會造成什麼疼痛感,但是它的治療效果可能沒有橡皮筋結紮術有效。 燒灼法(Coagulation):利用紅外線或雷射直接破壞痔瘡,通常用於治療症狀較輕、較小的痔瘡 痔瘡切除術(Hemorrhoidectomy):主要用於內痔脫垂出肛門的嚴重情況,醫師會在局部麻醉之後,直接將痔瘡切除;但是切除後產生的傷口不小,患者在手術後常會感到強烈疼痛。 痔瘡環狀切除術(Stapled hemorrhoidopexy):可視為傳統痔瘡切除術的進化版本,手術後造成的傷口較小,因此,除了疼痛感較小外,恢復速度也較快;不過,這種新型手術比較適合治療較輕微的內痔瘡,針對嚴重的痔瘡脫垂,可能還是需透過傳統切除方式治療。

麻疹潛伏期可達2周!麻疹4大症狀、預防一次看

預防勝於治療,再常見不過的一句話,也代表著現代醫學科技對於預防醫學的重視。從流行性感冒、新冠肺炎竄出直到近日又發現的百日咳,除了個人的衛生習慣與整潔,最重要的就是「接種疫苗」。《Hello健康》帶您了解麻疹的4大症狀與預防。

麻疹的成因與傳染

麻疹被台灣列為第2類傳染病,感染麻疹病毒(Measles virus)所引起的呼吸傳染病,傳染力強,病毒可以經由飛沫、空氣或接觸鼻咽分泌物傳播到人體,潛伏期大約10~14天左右。被傳染並不會馬上發病,而是在出疹的前後4天才有傳染力;若沒有出疹的話,則從發燒前1天到退燒後3天為傳染期。

在疫苗尚未普及之前,幾乎所有的孩童都有感染過麻疹,不過台灣自1981年開始全面實施MMR(麻疹、腮腺炎及德國麻疹)疫苗預防注射,保護力高達95%,讓麻疹的病患大幅降低不少。

麻疹症狀與感冒類似

在感染麻疹後,其症狀跟感冒很像:

發燒 流鼻水(鼻炎) 咳嗽 結膜炎(流淚、畏光)

出現發燒、流鼻水等症狀約3~4天後口腔內的下臼齒的內側黏膜會出現柯氏斑點(Koplik spots),不過臨床也有少數病人不會有出疹的症狀。在出現柯氏斑點後會持續發燒,大約24~48小時內耳後出現典型的斑丘疹,並會擴散至臉頰、身體,以及四肢。

病患出疹時的傳染力最強、病情也最嚴重,約5-10%的患者因細菌或病毒重覆感染而產生併發症,併發症包括中耳炎、肺炎與腦炎,也會出現死亡個案。若在懷孕時感染麻疹,流產、死胎或早產的機率會增加,也容易生出先天性畸形的寶寶。 1981年後出生的成人要注意

由於MMR疫苗的保護力大約20年左右,除了抵抗力較低的孕婦以及不曾接種過疫苗的人較容易感染之外,1981年後出生的成人,小時候打的疫苗保護力隨著年齡成長逐漸降低,得到麻疹的機率也較高。 麻疹預防小撇步

麻疹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治療,幾乎是仰賴疫苗的防護力來抵抗,因此施打疫苗相當重要,台灣目前規定出生滿12~15個月的寶寶以及國小一年級時共要接種2劑MMR疫苗。MMR疫苗也有以下的禁忌,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打這類的疫苗:

有嚴重呼吸道感染者 正在使用免疫抑制劑或高劑量類固醇者 孕婦或是正在備孕的女性

除了接種疫苗,下列方法也可避免增加感染麻疹的機率:

避免出入人潮眾多的公共場所,戴口罩且勤洗手 避免去麻疹流行國家,出國前掌握全球傳染病疫情燈號警示

腹式呼吸提升肺功能!肺部復健6要項及增強肺部2運動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趨緩,國內也逐漸放寬隔離天數規定,但中、重症患者仍可能面臨併發症帶來的後遺症,例如肺循環血壓過高(Pulmonary hypertension,又稱肺高壓)及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簡稱ARDS);其中,ARDS患者即使康復,也需要進行肺部復健(Pulmonary rehabilitation,簡稱PR)以恢復肺功能;《Hello健康》為您介紹6大肺部復健項目,同時教您包括腹式呼吸在內的2項簡單呼吸運動。

[covid_19] 肺部復健強化呼吸系統

新冠肺炎中、重症患者有極高機會併發ARDS,若確認罹病,須約進行7~14天的呼吸器治療;有的醫師也會建議對病人進行氣管切開術(Tracheotomy,簡稱氣切),它是一種建立人工呼吸道的手術,醫師會將氣管軟骨橫向切開,由口腔或鼻腔插入氣管。

但不論是呼吸器治療,還是氣管切開術,都屬於支持性療法(Supportive care),只能幫助病人減緩呼吸呼吸困難、避免體內缺氧。

ARDS患者因為接受開刀手術,再加上使用呼吸器時間較長,有些病人在拿下呼吸器後,肺部肌肉功能可能不如以往,仍需住院觀察,或由醫師協助進行肺部復健。其中,肺部復健可以幫助住院患者減緩呼吸困難、焦慮或憂鬱等症狀,還可以強化身體機能,恢復生活品質;不過肺部復健並不能取代藥物治療,所以多半會配合醫師開的處方,以便讓病患完全康復。 肺部復健6要項

在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前,肺部復健療程多適用在以下患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簡稱COPD) 間質性肺病(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簡稱ILD) 肺部纖維化(Pulmonary fibrosis) 動肺部手術的病患。

這種專屬復健程序須經由專業醫療團隊評估,針對病人身體復原情況量身打造,因此適合住院患者;以下為最常使用的6大復健項目: 運動訓練:主要訓練肌耐力,特別是手臂和腿部,通常會搭配跑步機、室內健身腳踏車和重量訓練;一開始,運動量不會太大,等病人漸漸適應並能調節呼吸後,再慢慢提高強度。 營養顧問:不論體重過輕或過重,都會影響呼吸,所以由營養師制定健康餐,讓病人健康地控制體重。 疾病教育:病人應充分了解自身疾病與身體狀況,對康復才有幫助,例如明白如何避免讓病情惡化、避免感染,或何時吃藥等資訊,醫療團隊也會詳細告知病人。 日常活動:即使是日常生活中的小動作,例如彎腰、搬重物或是伸手拿高處物品,對肺部疾病病患來說可能都很吃力,因為上半身用力,同時也會讓腹肌緊縮,造成呼吸不順;此外,情緒壓力也可能影響呼吸方式;所以醫療團隊會教導病人如何用較省力的方式來做這些日常活動,也會提供舒緩壓力的方法。 呼吸方式:正確呼吸方法不但可以增加血液中含氧量,還可以幫助維持呼吸道暢通,延長呼吸道暢通的時間,因此病患要學習改善呼吸的方式, 互助團體:呼吸困難聽起來很嚴重,所以慢性肺部疾病病患也容易患有憂鬱症(Depression)、焦慮症(Anxiety)或其他心理疾病,因此,肺部復健療程也包含加入互助團體或透過諮商師協助,紓解心理壓力。

2運動增強肺功能

除了醫師團隊提供的肺部復健療程,病人出院回家後,也可以自己進行腹式呼吸法(Diaphragmatic breathing,又稱橫隔膜呼吸法)和噘嘴吐氣法(Pursed-lip breathing),透過這2項簡單的呼吸運動,可以增強您的肺功能。

1. 腹式呼吸法: 放鬆兩邊肩膀,坐正或是躺下都可以。 一手放在腹部,一手放在胸口。 鼻子慢慢地吸氣2秒鐘。 嘴巴慢慢地吐氣2秒鐘。 重複以上動作。

2. 噘嘴呼吸法: 慢慢地從鼻子吸氣。 噘起嘴唇,像是要用吸管或是擦口紅的樣子。 嘴巴慢慢地吐氣,一樣維持噘嘴的姿勢。 重複以上動作。

用營養點滴提高抗壓性?緩解焦慮穩定自律神經失調

一位工作規律的國小老師到身心科看診,表述自己並不認為生活有過大壓力或操勞的問題,但每天都覺得相當疲憊,睡眠品質也不佳,即便假日睡得很多,卻始終無法改善疲勞感;這種疲倦徵狀就類似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卻是很多人不知道的觀念。《Hello健康》為您邀請到功能醫學專家許崇恩醫師一同來解惑。

求診患者以失眠為大宗

許醫師表示,多數求診病患通常都超過 50 歲,但是 35 歲以上的也不少。其中最多人有的狀況是失眠,包含入睡困難、斷斷續續的睡眠、多夢,或是全身痠痛,忽然眩暈、胸悶、焦慮、憂鬱。

許醫師認為營養調理是關鍵之一;患者一般接受3、4次營養治療後,就能感到明顯改善,之後如果保養得宜,可能就不需要回診,或視情況維持一個月到三個月治療一次的頻率。 情緒不穩大多缺乏鎂離子

許醫師指出:「造成情緒不穩定有很多種原因,不過最常見的就是缺乏鎂離子」。

當我們的壓力荷爾蒙升高的時候,就會加速消耗鎂離子並排出體外,缺乏鎂會使大腦容易焦慮、憂鬱,使病患更容易受到下一個壓力事件影響,然後更容易讓鎂離子流失,一直惡性循環下去。(延伸閱讀:鎂的功效與作用:9種食物高鎂又健康)

當然,其他營養素如維生素 B 群或是維生素 C 也都可以幫助穩定情緒,也有研究指出維生素 D 可以幫助對抗憂鬱;不過關鍵在於每個病患的狀況不同,需要經過深入評估再做客製化的療程,比方說如果患者的憂鬱情形是由甲狀腺低下造成,那麼營養配方就會有所不同,舉例來說,就可以考慮補充硒來改善。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硒不太會因為壓力而被消耗,但許醫師提醒,硒普遍存在於海鮮中,但是海鮮卻也含有汞,而這會造成硒被消耗掉。另外,硒如果補充過多也會有毒性,建議仍需要諮詢專業醫師。(延伸閱讀:保護心血管、預防慢性病就靠「硒」!微量元素硒的作用與功效

硒是什麼?

硒是種可以幫助排毒和抗氧化的營養素,而這兩種功能需要透過酵素來執行,而酵素則需要營養素和微量元素的幫忙。你可能聽過「肝臟是解毒的器官」,這是因為肝臟具有很多的解毒「酵素」,而硒元素就具有幫忙排毒和抗氧化的酵素作用。

講到抗氧化,也會聯想到許多營養素都跟抗氧化有關,兒茶素、維生素 C、白藜蘆醇等等;但是在治療上,必須根據已經有研究證明具有治療效果,並考量患者本身的情況來選擇。 80歲心衰竭患者 營養治療後能去公園運動

許醫師提到,有位特地從南部上來看診,已經 80 幾歲的婆婆,行走困難、需要人攙扶,心臟衰竭的狀態很嚴重,但在打了三、四次營養點滴後卻有明顯好轉,可以自行去公園運動,現在可以維持不錯的生活品質。雖然心臟沒辦法恢復到以前的狀況,但是至少可以不用面臨臥床不起的狀態。

聽起來很神奇,其實該個案治療並沒有依靠什麼特殊靈藥,反而僅是鎂離子這樣常見又基本的營養素。許醫師表示,鎂離子不僅能幫助放鬆,還能幫助細胞製造能量。很多人認為心血管疾病就是等於心血管堵住,最終造成心肌梗塞(Myocardial infarction)。但有些研究指出,心血管堵住也不見得會讓下面的血管壞死。

許醫師強調,細胞要活著主要是看能不能產生能量,就算這條河流被堵住,或是河水不夠(血液流通的不多)只要產能效率高,細胞就能活著。而心臟是大量耗能的一個器官,如果可以讓心臟很有效率的產能的話,就能很快改善症狀。 營養補充從維生素C和鎂開始

壓力大除了會加速鎂離子的流失,也會耗損維生素 C。研究發現,腎上腺中含有高濃度的維生素 C,而分泌腎上腺素則需要消耗大量的維生素 C,所以常常處於壓力、緊張的狀態下,我們的壓力荷爾蒙會大量製造和利用,進而造成維生素 C大量流失。

鎂或維生素 C 對於抗壓(緊張、焦慮)的效果相當不錯,不過有些人也擔心攝取過多的維生素 C 會造成腎結石。關於這個問題,許醫師認為風險很小,如果再加上鎂離子一起服用,可讓風險降低更多。

如果自我評估短期或長期壓力影響了自己的健康,甚至有自律神經失調等等的症狀,許醫師也建議,不妨可以從鎂和維生素C開始補充起。(延伸閱讀:這些症狀竟與自律神經失調有關?改善從營養著手)

營養素的需求因人而異

許醫師提到,常規醫學通常會認為「需要的情況下再補」,但如果要以調整體質作為目的,有些人體內的細胞可能天生會比一般人需要更多特定的營養素才夠,因此需要個人化評估

一般來說,受自律神經失調所苦或是長期健康狀況不佳的人,可能腸胃吸收也不是很好,導致透過飲食攝取營養的效果不盡理想。對於這樣的人,採用靜脈營養療法取代從食物吸收,會比較快速見到效果。

同樣是治療失眠問題,但營養配方可能完全不同。有些診所可能會事先制定菜單,取名為類似「舒眠減壓針」之類的,進行一視同仁的治療,這本身不一定有錯,但學習功能醫學的許醫師比較要求自己以系統性生物學的方式,進行全人評估,考慮到許多層面的問題後,制定的配方內容才能精準有效。(同場加映:睡前5招放輕鬆!增進睡眠品質睡好覺

因此,看似是同樣的症狀,但不一定是採用某種既定的方式來治療。舉例來說,上述心臟衰竭的婆婆,其實主訴是嚴重失眠(患者表示她不認為心臟衰竭有機會能改善),但許醫師考慮到她的心臟狀況,抓住這個重點治療,於是不論失眠、胸悶、心悸、頭暈、疲勞等問題,都一起改善了。 功能醫學點滴vs常規醫學點滴

加護病房的點滴通常需要提供熱量,可能包含了蛋白質、脂質、葡萄糖等等,但是功能醫學所用的營養點滴則為零熱量,並非急重症的治療所用。

許多人會擔心營養點滴打久了會不會有副作用?許醫師表示,營養點滴只是將原本所缺乏的營養補回來而已,但並不會造成依賴性。重點在於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如果長期只透過注射靜脈營養,而沒有透過進食的話,腸胃會退化,也可能使其他器官的功能變差。

糖尿病友放心吃!低糖飲食6大零食建議讓你不嘴饞

「醫生,我這也不能吃,那也不能吃,可是有時候看到家裡的零食又好想吃喔!」高雄右昌聯合醫院蕭承啓營養師說,在衛教診間常常遇到病人有這樣的困擾。難道罹患糖尿病,任何零食都不能碰嗎?蕭承啓營養師表示,其實糖友不必這麼煎熬,市面上的零食選擇之多,只要吃得有方法、有篩選,或自製點心,糖友一樣能和一般人共同享受零食的美味。《Hello健康》提供糖友幾種解你嘴饞又可吃零食的建議!

糖友6大零食建議

戶外野餐掀起一股熱潮,在聚餐之餘也想來點零嘴,但對於常有飢餓感的糖友,就比較擔心糖分的攝取。其實,不見得所有零食都是地雷,糖友首重控糖,經過篩選、GI值低於60以下的食物,其實就能夠讓糖友享受零食的美味。家中也可自備點心,如烘烤堅果、種子,水果類如香蕉、芭樂等,都是很好的天然食材。(推薦閱讀:糖尿病可以吃零食嗎?想吃糖先了解這些事) 3低零食控糖最有力:低脂、低糖、低油

烘烤堅果或種子(注意非油炸) 方便隨身攜帶的水果如蘋果、香蕉等 不加糖的烘烤果乾或葡萄乾 全麥餅乾或麵包 低脂雞肉片 不加糖的低脂牛奶、優酪乳或優格

若想方便小包裝外出攜帶,可先針對個人糖尿病指數後精算糖量,在家事先處理好,選擇食物可挑選新鮮蔬菜,洗淨切碎,像是芹菜、胡蘿蔔和黃瓜,都可作為兼具營養和健康的零食,不僅能適時補充血糖,卻不會造成血糖飆升。(推薦閱讀:GI值是什麼?升糖指數低有助減肥) 看看美食家糖友的安心食譜

色香味俱全是美食的必備條件,糖友也希望能吃到兼具賣相的正餐與零食,糖尿病抗戰艱辛之路就能輕鬆許多。像是美國農業部門(USDA)成立的「我的餐盤廚房(My Plate Kitchen)」健康食譜網站,就值得糖友參考,自己也能嘗試動手做,或諮詢營養師後,替換部分食材。蕭承啓營養師也自其中選出幾項適合糖友的點心食譜,並調整部分更適合糖友的食材成分,提供糖友們幾款在家也能安心開吃的美味選擇。 蘋果鮪魚三明治

材料:水煮鮪魚罐頭(需將罐頭內水份倒掉)、新鮮蘋果片、優酪乳、少許芥末醬與蜂蜜混合成醬料,與鮪魚肉拌勻作為內餡,搭配生菜葉夾入全麥麵包,就成為視覺與美味兼具的三明治,可當正餐亦可作為點心。如果要更健康一點,可免去麵包,將蘋果與生菜切丁,就是一餐豐盛的蔬果鮪魚沙拉。

烤薯條(或氣炸薯條)

不經過油炸的薯條,能避免吸取過多的油脂,透過烤箱烘烤或氣炸的薯條一樣很酥脆,若再搭配胡椒、五香粉、大蒜粉、洋蔥粉和鹽調味,容易讓人一口接一口,所以要注意份量,並記得下一餐的主食分量須配合減少,且不能天天食用。

無花果棒 

核桃、杏仁等堅果切碎後與燕麥混合,以150度烤箱烘烤約10分鐘,取出加入切碎的無花果乾,攪拌均勻後加入純正蜂蜜使其凝結成塊,然後平鋪壓緊於烤模中,入烤箱以150度烘烤20分鐘即成。

可於進烤箱前事先切好成為棒狀,亦可烤後分切,冷卻後即可食用。不過同樣要注意份量,由於蜂蜜含有糖分,每天食用份量僅能淺嚐即止。(延伸閱讀:糖尿病血糖控制靠飲食!5個控糖撇步遠離糖尿病

3大安心食品標示一次看懂不踩雷

蕭承啓營養師建議,如果糖友沒有時間自製點心,可以學習看懂市售商品的營養標示。由於每種商品包裝不同,1大包中還會分裝成數小包,未必1包就等於1份,因此可先看每一份量及總共含有幾份;或是計算飲品糖量時,可用每100毫升含糖量的單位比較,看哪1款的精緻糖份含量較低,精準控管血糖的正常值;接著,可看每份的熱量及營養素含量,最後再將食用的份數乘上每份的熱量及營養素,就可算出總共吃進多少碳水化合物或糖量等。

以下列最常見的3大類食物為例:

碳水化合物:1份碳水化合物為15克。如果是吃零食,建議選擇碳水化合物含量在1份的食品;若是正餐,則選擇含3~4份碳水化合物的食品。 糖: 表示在碳水化合物中精製糖的含量。建議糖友可參考包裝上標示,選擇無添加精緻糖的食品。 膳食纖維:膳食纖維含量較高的食品能延緩餐後血糖上升,對於糖友們是首選。一天建議攝取量約25~35克。

當糖友學會看懂營養標示後,也建議應和自己的營養師討論來擬定最適合自身血糖狀況的購物清單,日後就能定期於居家日常補充零食;即使外出時臨時採買,也能安然避開過度飢餓或缺乏選擇而胡亂進食的風險。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拒當「無腦」人!「心智飲食法」懂吃不老遠離失智

現代人生活忙碌,餐餐總是外食解決,長久而言不但容易造成心血管疾病問題,在飲食不均衡的情況下,失智症更會在老年時找上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2021年最新之研究報告指出,目前全世界有超過 5500 萬人患有失智症,每年更有近 1千萬的新增病例;而台灣也以每13位長者就有1人失智的驚人速度成長。

如何預防失智發生、記憶力衰退?近年風行全球的「心智飲食法」(MIND Diet),或也被稱作「麥得飲食」;由於已證實心智飲食法可強化大腦、延緩老化而受矚目。心智飲食法應該怎麼吃?哪些護腦食物符合心智飲食法的特色?讓《Hello健康》教你懂吃「心智飲食法」,拒當無腦人!(延伸閱讀:地中海飲食法)

什麼是心智飲食法?

心智飲食法是2015年由美國洛許大學醫學中心所發表的飲食原則,為得舒與地中海型飲食的混合體。根據台北榮總營養部研究指出,「心智飲食法」透過強調具神經保護作用及預防失智症的飲食組成,帶來對大腦及心血管的超級保護力。由於以天然植物為基礎,因此心智飲食特別強調下列特點:

多吃深綠色蔬菜 多攝取莓果類食物 避免吃太多乳酪 選擇好油(盡量為橄欖油)

魚豆蛋菜超護腦 不失智吃這些

現代人越來越注重飲食對身體帶來的效益,不少人追求健康飲食強健身體,良好的飲食習慣除了可以避免心血管疾病發生,多吃下列的食物還能保護大腦: 魚類:魚類含有Omega-3,特別是深海魚的含量更豐富。Omega-3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有助身體抗發炎,也能對抗腸道過敏,保護心血管疾病、預防記憶力衰退。研究指出,Omega-3可以讓大腦的灰質部分增多。除了魚肉,吃素的人也可以選擇黃豆、亞麻籽油來補充。 莓果:藍莓和其他莓果類都富含花青素,是類黃酮素的一種,花青素具有抗氧化力,可以強化神經細胞,一旦有健康的神經細胞,自然也能遠離腦部退化問題。 花椰菜:擁有抗氧化力且富含維生素K維生素K是脂溶性維生素,可以幫助大腦的記憶力和認知狀態,也有抗發炎的作用。 堅果:南瓜籽含鋅、鐵量之高,除了預防攝護腺腫大,也幫助腦部不受損。 雞蛋:蛋白的水溶性維生素居多,蛋黃的礦物質與維生素比蛋白更豐富,鐵質、維生素 B12、維生素 D 、葉酸等。蛋黃還含有卵磷脂,有助於修復細胞,幫助代謝,並有益神經細胞與腦部的發育。

心智飲食法抗失智 遠離5大NG食物

心智飲食法不同於得舒飲食與地中海型飲食法,強調以下5大類NG食物尤其應避免過量攝取: 紅肉:建議每週不超過1次、每次小於1掌心 奶油:每天不應超過1湯匙 乳酪:每天不應超過1湯匙 甜點:建議每週不超過1次、每次不應超過半碗 油炸物:建議每週不超過1次、每次不應超過半碗

多囊腎是什麼?嚴重竟要洗腎?多囊腎像泌尿感染,9大症狀公開

30多歲的張小姐近日腰部頻痛,上廁所時也有血尿。就醫檢查後,發現張小姐的腎臟有大小不一的水泡,診斷為「多囊腎」。究竟什麼是多囊腎?嚴重時需要洗腎嗎?快跟著《Hello健康》一起了解!

多囊腎是什麼?認識多囊性腎臟病

多囊腎的全名為多囊性腎臟病(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目前已知是第16對染色體以及第4對染色體基因變異所造成的。多囊腎病患的腎臟表面會長出大小不一的水泡,俗稱泡泡腎。

多囊腎可細分為以下2種: 自體顯性遺傳多囊性腎臟病:成人時期才會發病。 自體隱性遺傳多囊性腎臟病:為嬰兒時期發病。

亞洲大學附設醫院指出,85%患者都遺傳自父母,剩下15%為基因變異。腎臟是代謝體內多餘廢物的器官,當腎臟被這些水泡佔據時,讓腎臟無法正常運作而造成尿毒症。當腎功能逐漸下降時將造成腎衰竭,最後面臨洗腎的階段。(延伸閱讀:腎功能異常怎麼辦?了解肌酸酐對腎臟的影響) 多囊腎症狀與泌尿道感染類似,9大症狀一次看

多囊腎的症狀有些與泌尿道感染相似,若你有下列症狀時,建議去醫院接受專業診斷(下列症狀以自體顯性遺傳多囊性腎臟病為例):

腰、背、腹部疼痛:因腎臟腫大導致表面的筋膜無法伸縮,疼痛的程度、頻率因人而異。 血尿:多囊腎腎友協會指出,第1次血尿大約在30歲左右會出現。(延伸閱讀:從尿液的顏色看健康) 尿路結石:以尿酸、草酸時較為常見。(同場加映:認識尿路結石) 腎臟腫大:用手便觸摸得到腎臟腫塊。 慢性尿毒症:多囊腎患者長期腎功能下降導致慢性尿毒症。 高血壓:患者會併發高血壓,且多數患者在腎功能尚未下降時,便有高血壓症狀。若沒有控制好血壓,則會引發心臟衰竭、心臟瓣膜閉鎖不全、二尖瓣脫垂,以及其他心血管疾病。 囊腫出血、破裂:囊腫的細小血管出血時會辦疼痛,有時會出現血尿。(延伸閱讀:血尿的症狀與治療一次看) 肝臟腫大:肝臟是僅次於腎臟會出現多囊的部位,雖然肝臟腫大較少引發肝功能異常,但過大的肝臟會壓迫到腹部引起腹脹。 腦動脈瘤:多囊腎患者有腦動脈瘤的機率比一般人高,有家族史的多囊腎病患更是容易出現腦動脈瘤,需要定期追蹤。

多囊腎3大治療方式

多囊腎疾病目前並沒有顯著有效的治療方式,大多仍以控制病情為主: 手術:腎臟囊腫壓迫到腰部感到疼痛時,可以接受手術、引流方式讓抑制囊腫持續變大。 藥物:近年來已經研發出tolvaptan藥物,該藥物能延緩腎功能衰退、抑制腎臟持續腫大,醫師會判定多囊腎患者的惡化情形來給予藥物治療。值得注意的是,服用藥物期間不可懷孕,男性病人亦不可讓另一半有懷孕的機會。 血液透析、腹膜透析:患者的腎功能已經進入末期時,可以考慮此治療手法;抵抗力不錯的病人則可考慮腎臟移植。(延伸閱讀:認識血液透析的優缺點)

控制多囊腎病情:7大習慣從日常做起

多囊腎患者可藉由遵守下列事項控制病情: 控制血壓 避免憋尿 多喝水、少喝飲料 飲食清淡(以少鹽為主) 適當的有氧運動 按時服藥、定期回診 勿隨意服用止痛藥以及中藥

由於多囊腎早期腎泡很小,醫師難以診斷,再加上有些症狀與泌尿道感染類似,若長期有腰痛、解尿問題、血尿的人,不妨去醫院就診及早治療,才能延緩腎功能下降的發生。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