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骨關節炎: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膝蓋骨關節炎: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膝蓋骨關節炎的定義

膝蓋骨關節炎(Knee osteoarthritis)又稱退化性關節炎,是當膝蓋的軟骨磨損消耗,加上吸震效益降低所產生的發炎狀況。(同場加映:膝蓋又痛又僵硬~可能是得了骨關節炎

膝蓋骨關節炎有多常見?

膝蓋骨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疾病之一,60 歲以上,有 10% 的男性和 13% 的女性會罹患。因為人口老化和肥胖盛行,現在患有膝蓋骨關節炎的病患人數可能又更多了。(同場加映:肥胖超強大!導致心臟 糖尿等一堆病)

膝蓋骨關節炎的成因

膝蓋骨關節炎的原因很多,但最常見的因素還是是年齡。因此幾乎所有人上了年紀後,多少都會有膝骨關節炎的問題。會造成膝蓋骨關節炎的因素包括:

  • 年齡:軟骨修復的能力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降低,造成膝蓋骨關節發炎情況增加。(推薦閱讀:老人常見危機!這2種骨科疾病快預防)
  • 體重:體重增加,關節的壓力也會增加。體重每增加約 0.45 公斤,就會對膝蓋造成額外 1.36~1.81 公斤的負擔。
  • 遺傳:遺傳或基因突變,都有可能讓膝關節周圍的骨頭產生異常,進而造成膝蓋骨關節炎。(推薦閱讀:膝關節僵硬~5個運動幫助恢復柔軟度
  • 性別:55 歲以上的女性,會比男性更容易產生膝蓋骨關節炎。
  • 反覆性傷害:某些特定職業的人,需要不斷進行對膝關節施壓的活動,如跪下、蹲下、提重物等。運動員如足球、網球或長跑選手,得到膝蓋骨關節炎的風險也較高。(推薦閱讀:愛運動也要小心!5種常見的運動傷害
  • 其他疾病: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所有關節炎(Arthritis)中,第二常見的類型,也很容易引發膝蓋骨關節炎。

膝蓋骨關節炎的症狀

  • 疼痛,尤其是在膝蓋移動,或一天結束時,但疼痛通常會在休息時好轉。患者的疼痛程度不定,可能時好時壞,有時會被特定活動引起,有時又沒有明顯發作原因。(同場加映:膝蓋痛)
  • 僵硬,特別好發於休息過後,但通常會在開始移動的一分多鐘後緩解。
  • 天氣變化,如潮濕和低壓的天候,會使疼痛和僵硬惡化。這可能是因為膝關節囊的神經纖維,對大氣壓力變化特別敏感的緣故。(同場加映:物理治療師建議:舒緩膝蓋痛5祕訣)
  • 關節活動時發出霹啪聲、咯吱聲、嗄嗄聲等,並有磨擦的感覺。
  • 有骨刺,並引起硬塊腫脹。
  • 腫脹,因關節處淤積了多餘的液體。(同場加映:膝蓋腫脹)
  • 因為肌肉變弱,或關節結構變得不穩定,使膝蓋變得無力。(同場加映:肌肉隨年齡流失!預防肌少症3招一起做
  • 膝蓋無法像以往一樣自由活動。
  • 膝蓋變得彎曲,無法伸直。
  • 膝關節四周的肌肉看起來單薄虛弱。
  • 有些人晚上會被膝蓋的疼痛痛醒,但並不常見,一般只有嚴重的膝蓋骨關節炎會造成這種狀況。(同場加映:痛到快不能走路了!治療膝蓋痛的藥物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如果出現上述徵兆,或有任何問題,請冾詢醫師。每個人的身體不同,與醫師討論永遠是最適合的辦法。

膝蓋骨關節炎的風險因素

  • 45 歲以上:肌力和身體的自癒力,都會隨年齡降低,膝關節也會逐漸磨損。
  • 身為女性:膝蓋骨關節炎較常發生在女性身上,且通常較為嚴重。
  • 體重過重:這項因素會增加膝蓋骨關節炎發生和惡化的機率。
  • 家族史:父母或兄弟姐妹患有骨關節炎。
  • 有膝蓋舊傷:例如半月板撕裂。
  • 曾動過手術:例如半月板切除術,或十字韌帶動過手術。(同場加映:膝蓋截骨手術
  • 工作:從事艱難、重覆性高且重勞力的工作,例如務農或採礦。
  • 身有疾病:身有會傷害關節的疾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或痛風(Gout)。(同場加映:關節疼痛不能忍!痛風的原因與治療)

膝蓋骨關節炎的診斷與治療

膝蓋骨關節炎的診斷

醫師會依據患者的症狀和檢查結果,判斷是否罹患膝蓋骨關節炎。在檢查過程中,醫師會檢查下列事項:

  • 膝蓋是否有壓痛
  • 膝蓋是否會發出咯吱聲、摩擦聲、霹啪聲
  • 骨頭是否腫脹
  • 體液是否過量
  • 活動是否受限
  • 膝蓋是否不穩
  • 支撐膝蓋的肌肉是否變薄

這些檢結束後,會再進行下列測試:

  • X 光:X 光會顯示骨刺、骨間空隙窄縮和關節中的累積狀態,是診斷膝蓋骨關節炎最有用的測試方法,不過並不常需要。。
  • 磁振造影(MRI):醫師可能會建議膝部的磁振造影,以取得軟組織,如軟骨、肌腱、肌肉等部位的影像,並且顯示標準 X 光照不出來的骨頭變化,但用到此檢查的機會相當稀少。
  • 血液檢測:骨關節炎無法藉由血液檢測確診,但血液檢測可以幫助排除其他狀況。

膝蓋骨關節炎的治療

治療膝蓋骨關節炎的主要目的是緩解疼痛,和回復病患的活動能力,治療計畫一般會包含下列方法的組合:

  • 減重:如果有需要,即使只是減掉一點體重,也可以大幅降低因骨關節炎造成的膝痛。
  • 運動:強化膝蓋周圍的肌肉能讓關節更穩定,進而減輕疼痛;伸展運動則可幫助保持關節的活動性和彈性。(同場加映:1分鐘一定鬆!辦公室裡的伸展操
  • 止痛藥和消炎藥:如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布洛芬(Ibuprofen)、萘普生鈉(Naproxen sodium)。服藥時間愈長,產生副作用的機率就愈高,因此若需服藥超過十天,或服藥後疼痛無法得到緩解,請諮詢醫師尋求其他藥物。(同場加映:不小心吃錯藥!藥物過敏的診斷與治療
  • 皮質類固醇或玻尿酸:類固醇是非常強勁的消炎藥,玻尿酸則能當作膝蓋的潤滑液;兩者都會直接注入膝蓋使用。
  • 替代療法:例如使用摻有紅辣椒素的外用乳膏、針炙、補充如葡萄糖胺和軟骨素等營養素。
  • 使用支撐架等裝置:支撐架分兩種,一種是「卸重」支撐架,可將受影響的那隻腳的重量挪開;另一種是「支持」支撐架,會支撐著整個膝蓋。
  • 物理和職能治療:如果日常活動有困難,物理或職能治療可以幫忙改善。物理治療會幫患者強化肌肉,增進關節的彈性。職能治療則會教導患者,從事日常生活的活動時,可以如何減少疼痛。(同場加映:膝蓋需要物理治療!過程注意事項詳解)
  • 手術:當其他治療都無效時,就要考慮手術。

(同場加映:醫師請幫我檢查!膝蓋痛的診斷及治療

膝蓋骨關節炎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造成疼痛的原因很多,但無論病因為何,運動和保持健康體重都可以減少症狀。如果有任何的問題,請冾詢醫師,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法。(推薦閱讀:骨關節炎患者更需要動!4類保養運動

膝蓋痛吃什麼?這樣吃幫助緩解膝蓋發炎

膝蓋痛相當常見,除了正規的醫療檢查和運動復健外,患者通常都會想問:「那膝蓋痛該吃什麼比較好?」雖然目前沒有確切的飲食方式來治療膝蓋痛(Gonalgia or knee pain),但如果謹慎飲食,對膝蓋痛的發炎反應能有一定程度的舒緩。

緩解膝蓋痛的兩大飲食建議

1. 選擇含抗氧化劑的食物:膝蓋痛主要是因為發炎反應,而發炎反應會產生自由基,是一種損壞細胞的分子。而皮膚、眼睛包含滑膜(膝關節之間的膜)等身體部位,都很容易受自由基影響。抗氧化劑能保護身體免於受自由基的侵害,目前已有許多研究顯示,抗氧化劑能緩和關節炎(Arthritis)、減緩發炎和舒緩疼痛。(同場加映:抗氧化拒發炎!吃這5種維生素就對了

2. 飲食控制熱量、注意體重:要解決膝痛問題,適當的體重很重要,因為過重或肥胖不僅增加膝蓋的負擔,還會促使荷爾蒙及其他化學物質生成,使發炎加劇;通常高熱量的飲食,如甜食和油炸類,除了會容易讓體重增加,也都可能助長發炎反應,因此應盡量避免這些食物。(推薦閱讀:愛嗑甜食者必看!糖吃多了超傷「心」)

膝蓋痛怎麼吃?

給膝痛患者減肥的小撇步

如前述,過重或肥胖會增加膝蓋負擔和發炎反應,以下建議三個簡單減重訣竅。

  • 減少每餐的分量
  • 避免高卡路里食物
  • 試著喝湯填飽胃,尤其要選有蔬菜的湯品

一個祕訣則是不要高溫煮肉類,因為肉類在高溫烹煮時,會產生一種化合物稱為糖化終產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 AGEs),它會促使體內的發炎反應。(同場加映:澱粉、碳水化合物這樣吃!控血糖5招遠離肥胖和糖尿病

膝蓋痛吃什麼?補充這些營養素和食物

維生素C(Vitamin C)

維他命C 含有抗氧化劑,能幫助骨骼生長。缺乏維生素C 會導致骨頭軟化,而且膝痛的症狀也會漸增。一般建議男性每天要攝取 90 毫克的維生素C,而女性則每天要攝取 75 毫克。

你可以從下列食物中攝取維生素C:

  1. 熱帶水果,如木瓜、芭樂鳳梨
  2. 柑橘類水果,如橘子
  3. 哈密瓜
  4. 草莓
  5. 奇異果
  6. 覆盆子
  7. 十字科花菜類,如花椰菜、綠花椰菜和羽衣甘藍
  8. 番茄
  9. 紅辣椒粉

維生素D(Vitamin D)

雖然維生素D 與發炎反應之間的關聯,還有待進一步研究,但在飲食中攝取維生素D,並不會傷害身體。維生素D 能保健骨頭,還能減少罹患椎間盤突出(Disc herniation)的風險。

下列為含有維生素D 的食物清單:

  1. 海鮮類,如鮭魚、沙丁魚、蝦
  2. 營養強化乳(Fortified milk)
  3. 雞蛋(蛋黃)
  4. 添加維生素D 的食物,如柳橙汁、麥片、豆腐和優格

β-胡蘿蔔素(Beta-carotene)

β-胡蘿蔔素是一種抗氧化劑,能對抗自由基的侵害。很容易分辨含有 β-胡蘿蔔素的食物,像是亮橘色或紅色的蔬菜水果,其他的食物則像是:

  • 十字科花菜類,如羽衣甘藍、綠花椰菜 、綠葉蔬菜和牛皮菜(Chart)
  • 地瓜
  • 南瓜
  • 哈密瓜
  • 萵苣
  • 菠菜
  • 杏桃
  • 番茄
  • 蘆筍

Omega-3 脂肪酸 (Fatty acids)

Omega-3 脂肪酸為最健康的脂肪,膝痛患者也可攝取。其他種脂肪會讓發炎變嚴重,而 Omega-3 脂肪酸能抑制損害骨骼的細胞激素酶(Cytokine enzymes)生成,進而緩解發炎反應。建議每週應該攝取 85 克的 Omega-3 脂肪酸。

含有 Omega-3 脂肪酸的食物通常來自海洋中,如下:

  • 鮭魚
  • 沙丁魚
  • 鯡魚
  • 鮪魚
  • 鯖魚
  • 鯷魚
  • 虹鱒
  • 添加 Omega-3 脂肪酸的雞蛋
  • 核桃

生物類黃酮(Bioflavonoid)

槲皮素(Quercetin)和花青素(Anthocyanidins),都是生物類黃酮的一種,能形成抗氧化劑。槲皮素有如同阿斯匹靈(Aspirin)布洛芬(Ibuprofen)等消炎藥的效果。以下食物皆含槲皮素:

辛辣食物

有些辛辣食物有消炎作用,尤其是薑黃薑黃能抑制會引起發炎反應的化學物質生成。可把加入日常飲食中,像是作為沙拉配料或薑茶。(推薦閱讀:薑黃素15大推薦品牌!薑黃功效好處、怎麼吃、何時吃一次看)

橄欖油

研究顯示橄欖油的其中一種成分為橄欖油刺激醛(橄欖油中常見的多酚化合物,Oleocanthal),能避免發炎。橄欖油的味道越強烈,表示橄欖油刺激醛的成分越多。3.5 湯匙的橄欖油和 200 毫克的布洛芬(Ibuprofen)有相同效果,但是 3.5 湯匙的橄欖油就有 400 卡路里,因此如果食物已經加了橄欖油,想避免卡路里過量,就不要再添加奶油或其他油類囉!(同場加映:橄欖油超強大!抗氧化防癌9大好處

關節僵硬:原因、症狀、診斷、治療

關節僵硬的定義

關節僵硬是指關節的活動度受限或活動困難,而且不是因為關節無力或活動時疼痛所導致,有些關節僵硬的人仍可以完全活動該關節,只需要花費比較多的力氣。

關節僵硬有多常見

關節僵硬很常見,雖然大多是發生在老年人身上,不過任何年齡層的人都可能發作,不過只要避開危險因子,就能有效降低發作的風險。 關節僵硬有哪些症狀

與關節僵硬相關的徵兆及症狀:

關節疼痛或腫脹 移動時關節處發出聲響 關節變形

關節僵硬的原因

隨著年齡,關節、肌肉及骨骼多年的使用損耗,關節僵硬成為許多人面臨的困擾,多數人只是在早晨起床時感覺關節僵硬,這是因為平躺睡眠數小時後,關節的潤滑液減少,因此才在隔天早晨感覺活動困難。以下為可能導致關節僵硬的原因。 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 RA):大部分關節僵硬的原因是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常見的關節炎之一,通常在年齡30~60歲時發作,是一個主要影響關節的長期持續性免疫系統疾病,這表示患者的免疫系統會攻擊身體健康的部位,包含關節裡的粘膜,而導致關節發炎、腫脹疼痛及僵硬,長期下也可能導致關節變形及骨頭侵蝕(Bone Erosion);類風濕性關節炎沒有特效藥,因此症狀完全無法消除,只能透過藥物或其他療法加以控制,然而,一旦此病惡化,關節失能有可能導致避免。 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 OA):另一種常見的關節炎即是骨關節炎,有時亦被稱為退化性關節炎(Degenerative arthritis),通常發作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由於關節的磨損所導致,關節中保護骨頭的軟骨,因長期使用而磨損無法再保護您的骨頭,隨著症狀惡化,骨頭容易破裂,或形成骨刺。在骨關節炎晚期,關節中的軟骨已完全磨損殆盡,骨頭相互摩擦導致疼痛、關節僵硬及失能,可用替換部分軟骨及關節中的潤滑液來治療骨關節炎。改變生活型態療法有減重以降低關節的壓力也很有效,對一些較嚴重的個案,置換關節手術可能是必須的。 全身性紅斑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LE)和類風濕性關節炎(RA):兩種都是自體免疫系統疾病,您的身體會攻擊自己的器官和組織,當紅斑性狼瘡攻擊您的關節時,就會造成關節僵硬、腫痛,而紅斑性狼瘡很難診斷,因為它的很多症狀跟其他疾病的症狀很類似,可能必須觀察數月後才能將它與其他疾病區分出來。如同類風濕性關節炎,全身性紅斑狼瘡也是慢性的,一旦發病,終生都會受其影響,因為無特效藥,於是治療多著重在控制及減輕症狀。 滑囊炎(Bursitis):關節內的骨頭、韌帶或肌肉之間充滿著擁有潤滑液的封閉性囊,而當這些囊袋發炎時即為滑囊炎,症狀是發炎的關節僵硬疼痛,滑囊炎通常是暫時性的,治療方式就是讓發炎的部位暫停活動休息數週,因此您必須在短期內減少肢體活動讓關節休息,就能緩解滑囊炎及關節僵硬。 痛風:不像其他造成關節僵硬的症狀,痛風是突如其來的,可能在您熟睡時發作,因此當您醒來時,關節感覺異常疼痛,嚴重疼痛和關節無力就是痛風的典型症狀,痛風可能發作於任何部位的關節,大腳趾常是大部分人最經常發作的第一個部位,痛風也是關節炎的一種,男性患者多於女性患者,但女性患者多半在停經後才會發作,痛風會不斷的復發,但其症狀是可治療的。 骨癌(Bone cancer):是少見導致關節疼痛、僵直的直接原因,骨癌患者可能會有關節、骨頭痛,並感覺骨頭的某一部位腫脹敏感,並非每個人都會有疼痛感,因此很多人在骨癌蔓延而導致其他症狀產生前都未能發現自己已罹患骨癌。癌症是可以治癒的,但治療的成效卻視骨癌的大小、位置及骨癌腫瘤的類型等多項因子而定,治療骨癌的方式有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及手術。

上述是關節僵硬的常見原因,若需要更精確的診斷,請諮詢醫師。

關節僵硬的症狀

若有以下情形,請立即就醫:

快速腫脹 嚴重疼痛 關節變形 關節紅腫,觸摸時溫度很熱 關節無法彎曲

若您有疑慮或出現上述症狀,請諮詢您的醫師。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太一樣,最好與醫師討論,才能獲得最妥善的治療。 關節僵硬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下列生活調整及居家療法可能有助於改善關節僵硬:

熱敷或冰敷 服用消炎藥 減重 養成運動習慣 均衡飲食 食用魚油葡萄糖胺等營養補充品

若您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最妥善的照護。

痛到快不能走路了!治療膝蓋痛的藥物

膝蓋痛除了物理治療、手術和居家療法,有時也能透過藥物得到緩解,特別是針對類風濕性關節炎或痛風所引起的膝蓋問題。用藥物治療膝蓋痛時,醫師可能會以注射的方式進行。以下要介紹的,是幾種常用於治療膝蓋痛的藥物。

非類固醇消炎藥

非類固醇消炎藥(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NSAIDs)的用途是減緩發炎,經常用於治療關節炎,亦可用於治療其他發炎症狀。但能不能使用需視患者的健康情況而定,例如有腎臟或肝病的人,就不適合使用。此類藥物的作用,是阻止在體內引起發炎的酵素發揮作用,尤其是Cox-1、Cox-2酵素,讓身體停止製造控制發炎的前列腺素,進而減少腫脹和疼痛。一般人可以在藥局買到這類藥物的成藥,或是請醫師開處方籤取得。 皮質類固醇

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和運動員用來增肌、強化運動表現用的同化類固醇不同。同化類固醇是禁藥,而皮質類固醇則是一種仿造人類荷爾蒙皮質酮的化合物。皮質類固醇可以減少會造成發炎的化學物質生成,可以口服,也可以直接注入膝蓋。如果用注射的方式服用,每隔幾個月會需要重新注射一次。 鎮痛劑

鎮痛劑(Analgesics)的唯一目的是緩解疼痛,醫師會在手術中使用,使病人失去意識,或感覺麻痺。這種藥物可能的副作用包含胃痛,和胃食道逆流。如果患者因藥物過敏,或有腎臟、肝臟問題,而無法使用非類固醇消炎藥時,醫生有可能會建議使用鎮痛劑,以達到止痛效果。

台灣男性痛風盛行率平均遠高世界5倍以上: 4大飲食降普林、芹菜籽油超給力!

台灣人熱愛燒烤、火鍋,尤其近年吃到飽盛行,不論四季、愈熱愈要吃。肉食、海鮮甚至是飲料、啤酒無限供應的誘惑,總讓不少上班族下班後就放縱大吃。然而,不少人卻因此吃出問題。由於火鍋涮煮食材後的高湯、紅肉、海鮮、啤酒甚至是手搖飲,都是高普林(purine)飲食,大吃後的隔天可能就會出現尿酸過高、半夜裡被痛醒、無法行走的急性痛風現象。

不要以為不會痛就沒事,就算沒有立即發作,因尿酸過高所產生的結晶,也會沉積在關節處,待天候變化、四肢末端循環變差時,痛風就又會找上門!究竟應該如何避免痛風發生?又該吃什麼才能緩解痛風?《Hello健康》彙整出下列飲食,幫你遠離痛風好給力! 痛風知多少:好發於40歲以上男性、高普林飲食成主因!

根據台中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之免疫風濕過敏科醫師黃春明之研究顯示,高尿酸血症之盛行率在成人男性約為17.3%-25.8%,而台灣全人口之盛行率 則約為0.16-1.6%,並多好發於40~60歲的男性,女性則多發生於停經後;也因近年飲食習慣改變,如今痛風人口更有年齡下降的趨勢。

痛風是關節炎的一種,主要因體內尿酸過多或排泄尿酸時受阻,導致尿酸鹽過多並沉積於血液和組織中。由於尿酸是普林的代謝物,若愈常攝取高普林食物,在體內合成為尿酸,當尿酸值愈高、沉積於體內的時間愈久,就愈容易引發痛風的發生。

當痛風發生時,即引起關節發炎、疼痛、腫脹等不適,其中又以足部關節發生率較高, 踝關節次之。其餘如足背、膝關節,或於全身各處的關節也都有可能發生。 4大高普林飲食地雷要避開:內臟、酒精不能碰!

高普林飲食誘惑無所不在,唯有避開或降低攝取量,才不會誘發痛風地雷發作: 內臟:如肝、腸等內臟 海鮮:小魚乾、甲殼類海鮮如蝦、蟹、貝類 肉汁:如濃湯、高湯、雞精等經長時間熬製的湯品 酒精、飲料:啤酒、手搖飲

30 歲以上台灣男性痛風盛行率5-10 倍: 4大飲食降普林、芹菜籽油超給力!

4大類低普林飲食這樣吃!

若想緩解痛風,也需從日常飲食著手,尤其針對常需加班應酬飲酒的上班族,代謝不佳且久坐不動的外食族,還有愛好海鮮肉食的愛吃族,都應轉而慎選低普林飲食並以飲水取代手搖飲,讓尿酸藉由尿液排出體外,並透過定期運動、定期檢查尿酸值或泡澡增加代謝功能,就可與痛風和平共存。

其中低普林飲食種類因所含的普林較低,平時可多食用。 其中每份100公克中僅含有0~25 毫克普林,可區分為下列4大類: 五穀根莖類:玉米、馬鈴薯、小麥、糙米、糯米、冬粉、義大利麵、 肉蛋類製品:雞蛋、鴨蛋、皮蛋、豬血 蔬菜:洋蔥、番茄、花椰菜、芹菜 奶製品:各種牛乳及奶製品

芹菜籽成新寵:中和尿酸、遠離痛風

而其中又以芹菜的營養價值相對廣泛;根據衛福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研究顯示,西洋芹與本土芹菜2者的熱量相去不遠,本土芹菜100公克有27大卡,西洋芹則是11大卡。然而,本土芹菜的β-胡蘿蔔素與維生素C幾乎是西洋芹的50多倍,營養價值更高,對養生者來說,選吃「本土芹」可說是事半功倍!

但由於現代人外食居多,當難以補充相關營養時,亦可透過坊間芹菜籽相關營養補充品也是相當好的選擇,快速有效地幫助現代忙碌的上班族更有效率地緩解痛風。適量攝取芹菜籽不但可抑制影響血液尿酸值的黃嘌呤氧化酶(Xanthine Oxidase)活性,並可減少自由基氧化傷害而達到抗發炎與疼痛的作用。

另外,芹菜籽亦可中和體內高濃度尿酸、調降血壓,並強化代謝循環力,間接協助體內循環正常運作,作為日常養護亦有絕佳幫助,從此毋需擔心痛風來襲。

(影像授權:達志影像)

尿酸過高結晶恐痛風!認識痛風症狀、原因與治療

痛風的痛相信只有得過的人才懂,三更半夜,本該是睡得正香甜,享受好夢的時刻,但是能打斷如此濃厚睡意的,除了尿意之外,也可能是痛風(Gout)所產生的劇烈疼痛。台灣人痛風盛行率高,男性患病比率更是高居不下,除了飲食等原因,還有許多風險因子,以下將帶你快速了解痛風的原因、症狀以及改善方式。

痛風的原因

痛風又被稱作代謝性關節炎(Metabolic arthritis),造成的原因是來當血液中的尿酸過高時(高尿酸血症),所產生的尿酸鹽結晶積聚在關節處,引起發炎疼痛。而尿酸的出現,則是人體代謝普林(Purine,或稱嘌呤)後的產物。正常情況下,代謝普林後所產生的尿酸,會溶於血液,一路送到腎臟進行隨後的代謝工作,最後以尿液的形式排出體外,但是當攝取的普林過多或是腎臟所代謝的尿酸太少時,尿酸便可能在關節處,形成尿酸鹽結晶,導致痛風。 6 個容易導致痛風的風險因子

基因:如果家族中有人有痛風症狀,其他家族成員罹患痛風的機會也比一般人高。 男性和高齡:跟女性相比,男性身體會產生更多的尿酸,不過當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尿酸的製造量也會提升,兩者罹患痛風的比例,大約是 3:1。另外,隨著年齡的增長,痛風的發生機率也會增加。 肥胖:肥胖(Obesity)一向是眾多疾病的推手之一,痛風也不例外。肥胖者所產生的尿酸更多,使得腎臟更容易出現難以代謝的情況。 藥物影響:含有利尿劑(Diuretic)或水楊酸(Salicylate)的藥物,可能會增加體內尿酸的含量。 飲食:高普林的食物如紅肉、動物內臟和貝類,可能提高血液中尿酸量;飲酒則會促進人體脫水,提高體內尿酸量。此外,酒精代謝後所產生的乳酸,也會增加腎臟所需負擔的工作量,干擾尿酸的代謝效率。 其他疾病:糖尿病(Diabetes)、代謝症候群(Metabolic syndrome)、心臟病(Heart disease)和腎臟病(Kidney disease)的患者,都屬於痛風的高危險群。

痛風的 3 種症狀

雙腳的大拇趾是痛風最常發作的部位,另外也包含:腳踝、膝蓋、手肘、手腕和手指,疼痛發生時,關節處會出現紅腫、疼痛和發熱等症狀,其主要可以分為急性、間歇、慢性期三種。 急性期:會讓人在半夜痛醒的痛風症狀,大多處於急性期,這時尿酸鹽結晶才於關節處形成,疼痛可能會持續 8~12 小時,並在數天或一週內漸漸趨緩,進入間歇期。據統計,大約有六成的人在一年內會經歷兩次急性期。 間歇期:在急性期結束後,便進入了間歇期,在這段期間,關節處不會出現疼痛情形,但這不代表痛風已經痊癒,如果沒有趁這段時間進行痛風治療或生活型態改變,尿酸可能會持續堆積在關節處,直至下次急性期再次爆發。 慢性期:在經歷數次急性期和間歇期的交替後,痛風便會進入慢性期,疼痛出現的次數變得更加頻繁,且不會逐漸消逝,此外,長時間的關節腫脹,也可能導致關節變形,使得活動度降低,此為痛風的最終階段。

4 招預防和改善痛風症狀

大多數人得知自己有痛風的毛病,幾乎都得經歷第一次痛風急性期,在疼痛緩和之後,採取下列四種方式,可以減少尿酸積累在關節的程度,預防下次急性期的到來: 多喝水:由於尿液是排出尿酸的主要管道,多喝水保持身體含水量充足,可以提高尿液的排出量,避免尿酸在體內堆積。 控制飲酒量:前面已經提過酒精對痛風的影響,其中又以啤酒造成的影響最大,若想避免痛風症狀一再發生,少喝或甚至不喝酒是相當重要的一環。 減低普林攝取量:減少攝取紅肉、內臟與貝類等富含普林的食物,可以減少代謝所產生的尿酸,尤其最近天氣寒冷,許多人喜歡吃鍋暖暖身子,不過火鍋湯中飽含各種食材的普林,因此有痛風症狀的人,吃鍋時最好不要喝湯,以免普林量超標。 控制體重:肥胖會造成體內的尿酸量增加,除了選擇低普林的食物外,也應該選擇少油和少鹽的食物與烹調方式,減少攝取過多熱量,同時也可以搭配運動,可以更容易達到維持標準體重的目標。 痛風的 5 種治療方式

非類固醇消炎藥:布洛芬(Ibuprofen)、萘普生(Naproxen)以及吲哚美辛(Indomethacin)對於緩解痛風急性期的症狀,有明顯的效果,不過高劑量的非類固醇消炎藥,可能導致胃痛或胃潰瘍。 秋水仙素(Colchicine):秋水仙素一樣可以用於止痛消腫,在急性期結束後,每日服用小劑量的秋水仙素,可以預防痛風再次發作,大劑量的秋水仙素,可能引發噁心、嘔吐和腹瀉(Diarrhea)等症狀。 皮質類固醇(Corticosteroids):通常會在患者不適合使用上述兩種藥物的狀況下,使用皮質類固醇達到消炎止痛的功效,其副作用可能會讓血糖與血壓升高。 降尿酸藥物:如果痛風情形嚴重,產生痛風石甚至引發關節變形等情況,可能會使用黃嘌呤氧化酶抑制劑(Xanthine oxidase inhibitors),例如:異嘌呤醇(Allopurinol),降低體內尿酸的製造量,其副作用可能會讓皮膚起疹子或導致肝功能異常。 促尿酸排泄藥物:除了抑制身體製造尿酸外,增加尿酸的排出量也是治療痛風的方法之一,以丙磺舒(Probenecid)為例,它可以提升腎臟代謝尿酸的功能,加速尿酸從體內排出的速度,相對的,尿液裡所含有的尿酸也會提高,其副作用可能造成皮膚起疹、胃痛以及腎結石。(延伸閱讀:腎結石飲食禁忌與建議|預防結石、避免復發要吃什麼?

打籃球、跑步膝蓋痛?3大膝蓋痛原因解說

膝蓋痛是很普遍的經驗,很多人都經歷過,只是嚴重程度不盡相同。造成膝蓋痛的原因有很多,如高齡、舊傷、膝關節炎等都有可能,大致上可歸咎於3大主因:創傷、新陳代謝問題(Metabolic Problems),和退化性組織病變。以下針對3大主因進行說明,若有任何疑問、症狀請尋求專業醫師進行評估及診斷。

1. 創傷、過度使用造成的發炎

可能是因為過度虛弱、過度運動、過度撞擊、過度扭曲、過度拉扯等,而導致膝蓋走位、受傷,使膝蓋產生疼痛,並無法正常運作。造成創傷的常見原因有:

肌腱炎:肌腱炎(Tendonitis)是運動時一次伸展過度,造成撕裂而導致的發炎,會引發膝蓋疼痛。例如打籃球高度跳躍時,不只可能引發肌腱發炎,甚至會造成肌鍵斷裂。怕跌倒,為了取得平衡時大腿肌肉過度收縮,也會導致肌腱受損。 韌帶損傷/扭傷:前十字韌帶損傷,是因為膝蓋扭轉,韌帶拉長或斷裂(或兩者同時發生)而造成。中間、側邊或後十字韌帶損傷,則通常是因為直接衝擊,而造成韌帶拉扯或斷裂,如車禍或、踢足球、打曲棍球。 脛骨粗隆炎:或脛前骨骺炎(Osgood-Schlatter disease)會使膝蓋及上肢骨腫脹,進而造成疼痛。可能是因為上肢骨受擠壓或拉扯,或附著於脛骨的肌腱斷裂所造成。跑步過量的人,也可能會罹患此病。 肌腱腫脹症候群:肌腱腫脹症候群 (Tibble-like syndrome),是當肌腱摩擦膝蓋外骨骼,並產生腫脹感時的症狀。膝蓋長時間過度運動,或在運動訓練的過程中,都有可能發生。 軟骨病症:軟骨軟化症(Chondromalacia Disorders),就是髕骨內的軟骨軟化。可能是因為髕骨受到重擊,因而導致軟骨鬆脫。也可能是因為膝蓋負重太大,造成扭傷。或是因撕裂傷、骨折引起。

2. 新陳代謝問題:痛風

代謝問題常會伴隨疾病一同發生,影響到身體各個部位。例如痛風,就是最常造成膝蓋痛的代謝問題之一。

痛風: 痛風(Gout)又稱代謝性關節炎(Metabolic arthritis),成因是尿酸結晶沉積於關節處。痛風好發於腳的大拇指,但也會在膝蓋出現。 假性痛風: 假性痛風(Pseudogout)常被誤以為是痛風,不同的是,它的成因為焦磷酸結晶沉積於關節液中,而膝蓋關節就是最常見的病發處。  3. 退化性組織病變:關節炎

退化性組織病變是由年老而造成的,其引發的膝蓋相關疼痛問題無法治療,但可藉由適度運動和止痛藥來舒緩。

骨關節炎: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會損害軟骨及膝蓋周圍的組織,讓關節無法正常運作,使膝蓋產生疼痛、僵硬感。骨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炎之一,特別好發於80歲左右的長者。 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也是對身體危害最大的一種關節炎。這種關節炎能危害身體的任一關節,屬於慢性病,症狀出現時的嚴重度可能每次都不一樣,也可能只短暫病發。

膝蓋痛炸了!嚴重膝蓋痛的5個原因

膝蓋痛炸了!怎麼會這樣?嚴重的膝蓋痛不是在家裡冰敷熱敷、休息一下就會好的。下面就來看看會造成嚴重膝蓋痛的原因,有時是關節和骨頭的問題,有時是肌鍵和韌帶的問題。了解它就可以預防它,並找到適合的膝蓋保健、治療方法。

1. 受傷如撕裂和骨折

韌帶和肌腱撕裂:可能是因為打籃球、踢足球、打網球等運動傷害,或是因為意外、工作傷害等原因造成的。韌帶連接關節與骨頭,肌腱則是負責把骨頭和肌肉組織連接在一起;一旦膝蓋側面的韌帶和肌腱出現撕裂傷,就算在休息,膝蓋也會痛。這時要是在膝蓋上加諸重量,疼痛就會加劇。韌帶或肌鍵受傷時,膝蓋可能會腫脹、發熱、瘀青,並變得很不穩定,讓人會覺得失去了控制膝蓋的能力。 骨折:膝部的骨頭骨折會造成嚴重的膝痛,有時一些小塊的骨頭破片會傷害到關節或膝蓋中的軟組織。骨折流血時,如果血流到關節,也會讓膝蓋發熱、僵硬、腫脹和瘀青。若腫脹惡化,患者應該盡速就醫。

2. 各種關節炎、狼瘡和痛風 骨關節炎:骨關節炎(Osteoarthritis)是最常見的退化性關節疾病。位於骨頭之間的軟骨組織,主要是由膠原蛋白組成,可以吸收衝擊。隨著老化,軟骨會漸漸分解,降低緩衝保護。骨頭互相磨擦,就造成了膝關節的疼痛、僵硬和腫脹,讓人感到膝蓋無力和僵硬,並可能使膝關節長出骨刺。 類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Rheumatoid arthritis)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身體會沒來由地開始攻擊健康的組織,影響膝關節等處。不只關節會疼痛、僵硬、發熱、腫脹,也會限制患者地行動,甚至令人感到胸痛。 狼瘡:與類風濕性關節炎相似,狼瘡(Lupus)也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不只會影響膝蓋,還會影響皮膚、大腦、腎臟等部位。除了讓患者膝蓋痛,也會令人感到胸痛、呼吸困難、發燒、口腔潰傷等不適症狀。 痛風:痛風(Gout)是一種代謝問題,是因血液中尿酸堆積形成結石,而引起的關節發炎。發炎一開始會發生在特定的膝關節,然後再擴散到其他關節發作。

3. 骨頭受細菌或黴菌感染

骨髓炎:骨髓炎(Osteomyelitis)是由細菌或黴菌造成的一種常見骨骼感染,會讓膝蓋骨等組織感到疼痛、腫脹、發熱,也會讓人發燒、發冷。 關節感染:因為受傷或手術使細菌或黴菌侵入關節時,有可能會讓人得到敗血性關節炎。患者會經歷劇烈的關節痛,並可能有腫脹、發紅、發燒的情形,是一種最常見的急性關節炎。

4. 膕窩水囊腫/貝克氏囊腫(Baker cyst)

這是一種體液堆積在膝蓋後面的情形,囊腫破裂前只會讓人感到不適,但不會痛。但當囊腫破裂,除了劇烈疼痛,也會腫脹、瘀青。 5. 脛骨粗隆炎(Osgood-Schlatter disease)

好發於活動力強的青少年,通常是在發育完成前,骨頭和肌鍵因過度拉扯而造成的受傷。患者會有疼痛、腫脹和刺激感。踢足球、打排球或籃球的人會更容易得到此症。

小腿抽筋怎麼辦?半夜睡覺腳抽筋6大原因、5抽筋警訊公開

許多人都發生過半夜睡覺睡到一半,腳突然抽筋發痛,那種痛讓人難以忍受,快的話幾秒鐘就消失,慢則可長達數分鐘。究竟為什麼腳會抽筋?半夜睡覺腳抽筋該怎麼辦?平時可以吃什麼東西改善?小腿抽筋要看哪一科?《Hello健康》為您一次解說。

半夜睡覺腳抽筋原因?

睡覺腳抽筋在醫學上稱夜間腿抽筋,也稱睡眠相關腿抽筋,指小腿或足部肌肉發生突然且不自主的收縮,造成疼痛並影響睡眠,最常發生於小腿、足部(例如腳趾)及大腿。

睡覺腳抽筋的原因繁多,主要可分為以下6種: 結構性:先天腿部結構異常,例如扁平足或膝反曲;長坐或姿勢不良也是原因之一。 神經性:患有神經性疾病,例如帕金森氏症或神經病變;另外,夜晚平躺時,足部容易蹠屈(腳板向下扳),造成小腿肌肉收縮,也會造成小腿抽筋。 代謝性與電解質異常:因為脫水、過度出汗而造成電解質失衡,或患有其他影響電解質的代謝性疾病,例如甲狀腺低下、糖尿病或慢性腎衰竭引發的高血磷等。 藥物性:服用離子阻斷劑、類利尿劑或保鉀型利尿劑,導致身體脫水及電解質失衡。 運動性:由運動後所產生的疼痛和不自主肌肉收縮所引發,特別是從事強度較高的運動之後。 慢性病:患有冠狀動脈血管疾病、周邊血管疾病、肝硬化或骨關節炎之病患,較易發生夜間腿抽筋。

白天小腿抽筋原因?

白天或其他非睡眠時間發生腳抽筋,多為以下原因所致: 運動或活動過度造成肌肉拉傷,例如平常很少跑步,卻突然參加馬拉松 長時間姿勢不良,例如長時間盤腿工作,或一整天穿高跟鞋 久站、久坐 運動時用錯誤方式使用肌肉

若年紀較長,大於50歲,又未過度使用肌肉或姿勢不良,則恐是下列原因所致: 腿部血液循環不良,特別是秋冬天氣變冷或夏天長時間待冷氣房時。 天氣過熱,又因水分攝取不足,造成身體脫水、電解質失衡。 患有糖尿病、甲狀腺低下、慢性肝病、周邊動脈疾病等代謝性疾病。 患有低血、低血鎂、低血鉀或呼吸性鹼中毒等病症,造成肌肉僵硬。

小腿抽筋恐是5疾病的警訊

許多疾病都可能導致小腿抽筋,若您的腿經常不自主抽筋,頻率達每週2~3次以上,建議赴醫院接受進一步檢查,確認是否患有以下疾病: 糖尿病:由末梢神經病變所致。 關節炎:腿部關節病病刺激周邊神經。 肝硬化、肝病末期:因為肝臟代謝功能變差,導致電解質失衡。 心血管疾病:周邊動脈疾病、冠狀動脈疾病。 神經性疾病:自律神經失調、肌肉病變。

腳抽筋怎麼辦?緩解、改善方法一次看

半夜睡覺小腿抽筋時,可立即做以下兩件事來緩解症狀:

用力將腳往腳背的方向扳動(腳板屈起),藉由伸展收縮肌肉來緩解抽筋。 按摩抽筋部位

若您經常發生抽筋,建議最好還是先找出原因,再依據病因進行改善;不同的抽筋原因,改善方法也不一樣: 電解質失衡:多飲水,補充電解質。 腿部血液循環不良:睡覺時注意足部保暖,睡前可簡單按摩雙腳或用溫熱水泡腳。 疾病原因:確認造成抽筋的病因,並依據醫師指示服藥來改善症狀。 藥物原因:與醫師討論是否須減少或更改處方藥物。 運動過程或運動後抽筋:運動前請充分暖身,運動後則可拉伸緊繃的肌肉部位。 姿勢不良:改善工作或日常生活的不良姿勢。 過度使用腿部肌肉:睡前抬腿或伸展雙腿10~20分鐘。

小腿抽筋吃什麼改善?

若您是因為缺鈣、缺鉀或缺鎂所造成的抽筋,可補充以下食物: 鈣:黑芝麻、小方豆干、乳酪、髮菜、杏仁果、紫菜、黑豆、牛奶、地瓜葉、海帶。 鉀:開心果、釋迦、香蕉、奇異果、龍眼、小番茄、空心菜、菠菜、莧菜。 鎂:黑豆、菠菜、南瓜籽、腰果、黑巧克力、酪梨、豆腐、鮭魚。

不少人是因為脫水、電解質失衡而抽筋,因此水分攝取也很重要,建議每天飲水量都要超過2000毫升,並減少喝茶、咖啡等容易利尿的食物。(延伸閱讀:一天喝水量上限多少?怎麼計算正確飲水量?每天多喝水8大好處)

小腿抽筋看哪一科?

若您頻繁發生小腿抽筋,可赴醫院家醫科或神經科進行檢查。

富貴包是什麼?矯正方法?可以消除嗎?富貴包原因、治療詳解

富貴包為現代人常見的通病,尤其是低頭族或長時間坐姿不良的上班族,到底富貴包是什麼?長富貴包原因?富貴包可以消除嗎?該看什麼科?《Hello健康》一次為您解答!

富貴包是什麼?長富貴包原因?

富貴包名稱來自於英文「Dowager’s hump」,直譯是「貴婦的腫包」,因為最初這種肌肉結構問題,大多發生於年長且鮮少勞動的貴婦身上。

富貴包主要發生於頸椎和胸椎交接的第7節頸椎處,形成原因眾多,舉凡骨質疏鬆、老化或發育問題,都可能導致富貴包,但現代人最常見的原因就是姿勢不良。

當人低頭滑手機,或頭部過度前伸,變成烏龜脖時,頸椎末端會向外(身體後方)突起,將周圍肌肉與筋膜拉向凸起點,形成類似帳篷的構造;若長期維持此姿勢,周圍肌肉與筋膜會漸漸發炎、沾黏,最後形成固體的腫包。

富貴包症狀有哪些?有前兆嗎?

多數長期姿勢不良的病患,在出現富貴包之前,後頸都會先出現一至兩條很深的橫線,這可以說是富貴包的前兆,但有時脂肪堆積也可能讓後頸出現橫線;因此,若發現自身或親友後頸有異常橫線,建議先赴醫院接受檢查。

若富貴包已形成,但尺寸不大、狀況不嚴重,一般不會有明顯症狀,最多經常覺得肩頸容易痠痛,特別是上斜方肌的部位;但若富貴包十分明顯,嚴重影響站、坐姿,痠痛情形會加劇,並可能出現下列症狀:

上臂痠麻無力:腫包壓迫到頸椎神經,導致上臂痠痛、麻木。 頸因性頭痛:因頸部肌肉或筋膜發炎,過於緊繃所致,症狀包括頭痛、頭暈、失眠、噁心及嘔吐。 上斜方肌

富貴包矯正方法?可以消除嗎?

富貴包的治療分為兩個方向,一為物理與藥物治療,二為矯正運動、改善生活姿勢。以下為您說明: 富貴包 物理儀器與藥物治療

主要針對急性發炎與疼痛,幫助患者快速消炎止痛。針對症狀嚴重影響生活的病患,醫師可能會建議接受物理與藥物治療,並定期執行矯正運動。

物理治療 熱療 頸椎牽引(俗稱拉脖子) 體外震波 注射葡萄糖(透過讓組織輕微發炎再修復,加強組織強度)

藥物治療 消炎止痛藥 肌肉鬆弛劑

富貴包 頸椎矯正運動、改善姿勢

改善姿勢主要是避免病症再次復發,多數由姿勢不良所致的肌肉問題,例如腰痛、梨狀肌症候群等,治療重點都是發現並去除病因,因為唯有如此,才能避免病症惡化、減少未來復發的可能。

矯正運動除了伸展肌肉之外,也能幫助患者重建背部肌肉,讓患者在生活中,能自然地挺直背脊,減少駝背或烏龜脖等不良姿勢。

改善姿勢

避免長時間低頭滑3C,使用手機時將手機拿高一些,或置於立架放在桌上,讓頸椎曲度維持於中立位置。

工作臺最好外接螢幕,或使用無線鍵盤搭配螢幕架,讓電腦螢幕變高到眼睛可自然平視的高度。 坐電腦椅時,建議靠背,自然挺直背脊與頸部,必要時可搭配腰靠 低頭辦公或讀書時,建議每30分鐘就起身活動、伸展肩頸

矯正運動 貼牆站立收下巴:找面牆,背緊貼牆壁,接著放鬆肩膀,將頭貼緊後方,下巴後收。一次後收10秒左右再慢慢放鬆,一組重複3~5次,一回做2~3組。注意不要聳肩,也不要抬頭,維持眼睛自然平視前方。 毛巾操:雙手拉一條長毛巾,將毛巾舉過頭,往後降至肩膀後方,使背部自然夾緊約1~2秒,然後將毛巾舉回前方;動作重複10~20次,過程中切記毛巾無須用力拉緊,身體也必須保持直立,腹部不要凸出來。 富貴包看什麼科?

富貴包可赴醫院復健科檢查,若確診為富貴包,醫師會協助擬定治療方案,包括物理與藥物治療,同時也可透過諮詢物理治療師了解矯正運動的相關資訊。 富貴包會消失嗎?

經過治療與矯正後,頸後的腫包可能會消失,但無法使已經變形的頸椎結構恢復原狀,因此,平時就應注意生活姿勢,若發現有輕微的富貴包,務必及早治療、調整不良姿勢。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