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尿完看一下!10種尿液顏色狀況看健康

尿尿完看一下!10種尿液顏色狀況看健康

人每天都會排尿,次數雖因人而異,但平均一天排尿次數約八次左右,但不知你是否曾注意過自己尿液的顏色?其實尿液不只是排出身體多餘的水分而已,健康狀態也能從尿液顏色略知一二,這麼簡單且不花錢就可判斷身體狀況的方法,下次尿尿後沖水前,不妨仔細觀察一下!

尿液的生成與影響尿液顏色的因素

尿液就是身體多餘的液體,由水、鹽、尿素及尿酸組成,由腎臟從血液中排除毒素和不好的物質。尿液的顏色來源就是尿色素(Urochrome),也有另一種說法為尿膽素(Urobilin)。

尿液的顏色會受許多因素影響,例如吃下的食物、服用藥物或是生病。一般而言,正常的尿液顏色應接近淺黃色,若是混濁或褐色,恐怕就有問題了。我們吃的食物多少會影響尿液顏色,食物中若含維生素B群,尿液會呈亮黃綠色;若吃了較多含 β-胡蘿蔔素(紅蘿蔔、地瓜),與維生素 C(柑橘類植物、番茄、草莓、綠花椰菜)的食物,則尿液會偏深黃或橘色。

另外,運動完若沒有好好補充水分的話,尿液顏色會變深。藥物方面,則是治療尿道感染相關疾病的藥物,例如尿道止痛藥非那若比汀(Phenazopyridine),吃了之後尿液顏色容易呈橘色。

尿液顏色和身體狀況的關聯

尿液的顏色其實多少透露出健康狀態,不同顏色可能代表著不同的身體狀況:

  • 乾淨、透明:表示身體補充了大量水分,但請記得不要喝太多水,否則會造成血液中的電解質失衡。
  • 淡黃色:代表身體補充了日足夠的水分。
  • 深黃色:代表身體有些微缺乏水分,請記得補充水分以避免流失更多水分。(延伸閱讀:不憋尿多喝水防泌尿感染!泌尿系統的保養照顧
  • 琥珀或蜂蜜色:身體水分不足,需要喝水以避免脫水。
  • 橘色:有些食物如紅蘿蔔,以及維生素 C 會讓尿液呈橘色,同時也代表身體有脫水現象,另外也可能表示肝或膽管有問題。
  • 粉色或紅色:部分食物(黑莓、甜菜等)與藥物(如立汎黴素 Rifampin),都會讓尿液呈粉色或紅色;但須留意可能為血尿,其原因包括泌尿道感染、攝護腺肥大、腫瘤、腎結石、囊腫等。
  • 藍色或綠色:部分藥物如希美替定(Cimetidine,一種組織胺拮抗劑)和異丙酚(Propofol)可能導致尿液呈藍、綠色。此外,藍色尿液也可能來自一種罕見疾病叫藍尿布綜合症(Blue diaper syndrome),病因是腸子無法完全消化可食用的營養素色胺酸;綠色的尿液則可能是感染了假單胞菌屬(Pseudomonas),這是造成尿道感染的一種細菌。
  • 深褐色:有些食物如蘆薈、大黃等,會讓尿液顏色呈深褐色,因劇烈運動而受傷,或是肝、腎有問題,也可能讓尿液呈現此色。
  • 乳白色:可能是體內含有過多和磷酸鹽,也可能是尿道感染的徵兆。
  • 混濁:尿液混濁可能是因輕微脫水或因為尿液裡有膿所致,尿液帶膿的原因包括陰道感染、膀胱炎、輸尿管壁因腎結石而受損、淋病(Gonorrhea)、感染披衣菌(Chlamydia)等症狀。(延伸閱讀:陰道炎原因多!病菌感染或過度清潔

讓混濁尿液恢復正常5方法

尿液會變混濁的原因,和尿道感染、膀胱炎等症狀相關,想要改變,可在家裡嘗試以下五種方法:

  • 多喝水:如果尿道感染了,水是非常好的天然療法,水能把體內的毒素,和造成感染的微生物給帶走,緩解症狀。
  • 藍莓汁:每天早上喝一杯藍莓汁,直到症狀好轉。藍莓含有抗氧化物質,以及能抑制、消滅造成尿道感染的細菌之混合元素。
  • 芹菜:準備 4~5 根芹菜莖、半條大黃瓜、約 2.5~3 公分的生片,把所有材料洗淨、切碎,加水榨成汁,每天喝。芹菜含維生素 A、維生素 E 和鐵質,也有抗菌物質能消滅造成尿道感染的細菌。
  • 準備一茶匙乾生薑、半茶匙蜂蜜、一杯熱水,把薑浸泡在熱水中幾分鐘,將雜質過濾掉,加入蜂蜜,一天喝1~2杯。生薑能抗發炎,緩解膀胱發炎的情形,且含有強大的抗菌物質,能有助減輕感染症狀。
  • 小蘇打:準備一茶匙的小蘇打和一杯水,將小蘇打加入水裡,快速攪拌一下,每天喝一杯。小蘇打天然且是鹼性,能中和尿液裡的酸性,緩解發炎反應。

尿液味道能聞出疾病徵兆

剛排出的尿液通常沒有味道,但若尿液存放一段時間後,細菌會將尿素分解而產生臭味,但除此之外,飲食也可能會改變尿液的氣味,例如吃完蘆筍後尿液可能會帶有硫磺味;有些藥物則可能因藥丸外層的化學物質,而改變尿液味道。

若尿液很臭,表示身體可能有狀況如尿道感染、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膀胱炎、新陳代謝問題、肝方面疾病等,尿液若聞起來像氨(Ammonia,俗稱阿摩尼亞),可能是脫水,要趕緊補充水分。若聞起來甜甜的,可能是尿道感染;若出現惡臭,可能是性傳染病所引起的。

如果常跑廁所,且尿液聞起來有水果味,可能也和第二型糖尿病有關。另外,孕婦體內的荷爾蒙也會改變尿液味道,而且孕婦有較高風險發生尿道感染,導致尿味濃重。

認識腎臟病|腎臟功能與位置、腎病原因、分期與治療

腎臟病種類繁多,泛指腎臟出現病變或功能受損。一般說的腎臟病,大多是指慢性腎臟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簡稱 CKD),主因為腎臟組織長期受損,導致結構或功能下降,無法正常運作。

不過腎臟的其他組成都有可能發生疾病,治療和預後也有差別;腎臟各個部份所引發的病變,也有急性與慢性之分,甚至全身性的疾病也可能併發腎臟病變。如果罹患腎臟病,不只腎臟本身出問題,還會造成高血壓(Hypertension)、骨質疏鬆、紅血球數量不足等併發症。 腎臟的功能與位置 腎臟的位置與構造

腎臟位於後腰脊椎的兩側,大小和拳頭差不多,位於後腰部的肋骨緣下方的位置,左右各1對稱於脊柱。腎臟的基本組成單位稱為「腎元」,每個腎臟約由100萬個腎元所組成,每個腎元又包括腎絲球及腎小管。

腎臟的功能

腎臟的主要功能是透過過濾血液並製造尿液來排除體內代謝廢物,除此之外,腎臟也有重要的分泌功能,包括分泌腎素(Renin)、紅血球生成素及活化維生素D等。 腎臟如何製造尿液

尿液含有身體需要排泄的物質,主要有水份、新陳代謝後的廢物、過多的電解質、藥物和毒素等,體內物質的多寡會影響尿中物質的含量,然後再由腎臟決定排出量;一個健康的腎臟可以經由製造「優質」尿液,而來調節身體的狀態。當疾病侵犯到兩個腎臟時,就會導致腎臟無法維持尿液品質,嚴重的話會造成尿毒症。(同場加映:少一顆腎臟會怎樣?腎臟功能介紹、單腎的原因和影響)

腎臟病種類

腎臟病的種類繁多,除了常見種類外,糖尿病、高血壓、全身性紅斑性狼瘡等病人也常併發腎臟病變。以下介紹台灣常見的腎臟病種類: 先天性腎臟病 慢性腎臟病 急性腎損傷 腎病變 腎炎 腎小管間質腎病 腎囊腫 腎絲球疾病 腎結石 繼發性腎臟病(由其他疾病產生的腎臟病)

腎臟病的原因、風險與症狀

影響腎功能的原因和風險分別有下列: 起始病因 老化 家族史 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 蛋白尿 原發性腎疾病 泌尿疾病 高尿酸血症

腎功能惡化風險 蛋白尿 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 高尿酸血症 高蛋白質飲食 肥胖、吸菸 濫用成藥、中草藥或止痛藥 中斷治療或自動停藥 腎臟病的高風險群 糖尿病患者(延伸閱讀:尿出泡泡、水腫恐患腎臟病!3分鐘自我檢測,揪出腎臟病7大前兆) 高血壓患者 痛風患者 65歲以上老年人 藥物濫用者 有腎臟病家族史者 腎臟病的症狀

根據台灣腎臟醫學會,有5字訣可以自我檢查是否有腎臟病的前兆,分別如下: 泡:泡泡尿、尿液異常,例如血尿、蛋白泡沫尿(延伸閱讀:10種尿尿顏色來自我檢查) 水:下肢有水腫現象,且按壓後產生的凹陷無法馬上回復 高:高血壓 貧:貧血、臉色蒼白 倦:原因不明的倦怠

此外,其他如食慾不振、血尿、尿痛、腰部痛、皮膚病變、頻尿或夜尿、多尿但尿量少、少尿或無尿,也都可能是腎臟病症狀。

慢性腎臟病的分期

患者的腎絲球過濾率能反應腎臟的受損程度,根據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的定義,慢性腎臟疾病可分為5期。 第1期:GFR>90,腎臟功能正常。 第2期:GFR=60~89,腎臟輕度受損。 第3期:GFR=30~59,腎臟功能中度受損。 第4期:GFR=15~29,腎臟功能嚴重受損。 第5期:GFR

腎臟病的治療 腎臟病藥物

洗腎病患配合醫師處方按時服用以下藥物,以防發生合併症: 磷結合劑 活性維生素D3 維生素 紅血球生成素 鐵劑 降血壓藥物 降血鉀藥物 抗凝血劑 抗組織胺藥物 非類固醇抗發炎、止痛藥 腎臟病手術

腎臟移植指的就是以健康的腎來取代衰竭的腎臟,捐贈的對象可以是五等親內的親戚,或是腦死病患的器官捐贈。捐贈者需先抽血檢查確定腎臟正常,且與受贈者的組織配對相合才能進行移植手術。

當尿毒症病人有意接受腎臟移植時,必須先經過移植院所進行詳盡的生理、心理以及社會相關評估,確認符合適應症,並且無禁忌症,才可以登記等候捐贈,根據《臺灣腎病2020年報》的數據,2014至2018年境內腎臟移植個案數每年約有282至319人。 腎臟替代療法

腎臟替代療法最常見的就是透析療法,分為血液透析(Hemodialysis,俗稱洗腎)與腹膜透析。根據《臺灣腎病2020年報》的數據,台灣透析盛行率從2000年每千透析人口924人次,增加至2018年每千透析人口有1,038人次。(同場加映:什麼是洗腎?認識血液透析的優缺點和併發症) 腎臟病預防與照顧

當身體代謝廢物無法順利排出,便會引起腎臟發炎;長期腎臟發炎、慢性病(三高)會對腎臟造成不可逆的傷害,導致腎臟正常功能逐漸衰退;因此,為預防腎臟病,日常生活上須遵守「三多、三少、四不、二抗、一沒有」的原則,分別是:

三多:多纖維、多蔬菜、多喝水 三少:少鹽、少油、少糖 四不:不抽菸、不憋尿、不熬夜、不亂吃來路不明的藥 二抗:抗發炎和抗氧化 一沒有:沒有鮪魚肚

延伸閱讀:

腎臟病的飲食原則

對早期腎功能不全的病患,適度的限制飲食中的蛋白質、鈉、磷及鉀離子,可以延緩腎功能衰竭;但若是已經開始洗腎的患者,血磷、血鉀偏高時,就需要限制飲食中磷、鉀的攝取。

除此之外,優質護腎營養成分還包含了抗氧化、抗發炎食物,由於發炎可與慢性腎臟病息息相關,選擇日常飲食或挑選營養補充品時,可以多挑選具有抗發炎成分的食物,例如綠茶中兒茶素_EGCG就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發炎功能的成分。

腎臟病患者的飲食原則如下: 足夠的熱量 低蛋白飲食 低磷飲食 低鉀飲食 低鈉飲食 限制水分攝取量 抗氧化、抗發炎飲食

除了依據身體狀況調整飲食外,透析時容易貧血和流失胺基酸,建議多補充鐵、維生素和蛋白質。(同場加映:低蛋白飲食還不夠!腎臟病飲食還得注意磷鉀鈉)

突然血尿怎麼辦?會自己好嗎?血尿5大原因小心是癌症!

尿液主要是由體內的水份、鹽分、尿酸與尿素所構成,每次上廁所時都可以檢查自己的尿液顏色是否呈正常的淺黃色,一旦排尿時出現「血尿」,就要小心罹癌或其他重大疾病;究竟造成血尿的原因有哪些?為什麼尿尿會有血?突然血尿怎麼辦?《Hello健康》將於本文完整解惑!

尿尿有血和血塊?血尿顏色說明

所謂的「血尿」(Hematuria)可依照肉眼能辨識的程度,分為顯微性血尿與肉眼可見血尿。而顯微性血尿是指尿液顏色看似正常,看不出有異狀,需經顯微鏡檢查或尿液檢查才可確認;另一種類是肉眼可見的血尿,會明顯呈現紅色尿液,代表尿中帶有血塊或流血的情況。

突然血尿的5大原因

當泌尿道意外遭車禍或強烈撞擊而產生外傷,就易直接引發血尿症狀。但以下5種原因也是導致血尿最常見的情況,需特別注意: 1. 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若長期有憋尿、飲水量過少、衛生習慣不良、頻繁從事性行為等情形狀況 ,便容易使致病菌入侵泌尿系統,進而引發如尿道炎、膀胱炎等泌尿道感染,病菌將破壞黏膜或組織,導致微血管出血,出現血尿,同時還可能合併小便灼痛感、頻尿,甚至是發燒等併發症。(推薦閱讀:尿尿會痛不一定是膀胱炎!7原因勿輕忽,嚴重還會併發血尿) 2. 尿路結石(Urinary tract stones)

人體的泌尿系統中,包括了腎臟,輸尿管,膀胱及尿道,皆可能因水喝太少、長期臥床、副甲狀腺機能亢進、尿路感染或服用如利尿劑、阿斯匹林等藥物過量,而產生結石。

當結石在泌尿器官中不斷滾動與摩擦黏膜,即可能引發出血,並產生血尿。不過,尿路結石除了會血尿外,病患也常伴隨頻尿、排尿疼痛、腰痛,下腹痛、解尿困難、排尿疼痛等症狀。

3. 攝護腺肥大(Prostatomegaly)

隨著年紀增長,男性常會因男性荷爾蒙刺激,造成組織的增生,提高患有攝護腺肥大的風險。根據臺安醫院之研究資料 顯示,50~60歲男性有5成患有攝護腺肥大,到了80~90歲則有高達9成男性會出現攝護腺肥大的症狀。

一旦出現攝護腺肥大,初期可能會有夜尿症,但中後期開始患者會出現血尿、膀胱無力,尿滯留等症狀,若未能及早治療,恐因併發症危害健康。(延伸閱讀:攝護腺肥大怎麼辦?攝護腺症狀自我評估就靠 IPSS) 4. 泌尿道腫瘤

在血尿的眾多原因中,最為可怕的即為泌尿道癌症了。其中泌尿道癌包含腎臟細胞癌,攝護腺癌,膀胱癌及泌尿上皮癌。

上述癌症引發的症狀不盡相同,但大多會有排出血尿的症狀,而此種血尿通常不會令患者感到疼痛,所以容易忽略病況而延遲就醫。當發生無痛性的血尿的狀況時,建議應先至泌尿科做進一步檢查,以確認泌尿道是否出現腫瘤。

5. 激烈運動

在劇烈運動後約1~2小時,可能會排出暫時性血尿,且無其他合併症狀,一般都會稱之為「運動性血尿」。主要是因運動過於劇烈,會使腎臟上下振動過度,受腰部擠壓而導致外傷或出血。此外,激烈運動亦會造成腎臟的血流量驟減、腎血管急遽收縮,血液易自腎絲球體濾出,而引發血尿。 突然血尿怎麼辦?

由於根據血尿出現時間,又分為尿道溢血、初段血尿(剛排尿時有血、後續逐漸轉清正常) 、末段血尿及全段血尿,並因泌尿系統不同部位的出血而引起不同症狀。

對此衛福部南投醫院泌尿科建議,當有血尿時,建議可先多觀察幾次並多飲水、少喝手搖飲,並避免憋尿與穿著過緊的衣物。若目測顏色已有逐漸轉淡的跡象,就可毋需驚慌;然而,一旦上述方法已實行卻持續血尿,建議盡快與醫師諮詢,並安排下列相關檢查: 尿液檢查 經靜脈腎盂攝影術 膀胱鏡 超音波或尿液細胞學檢查 電腦斷層攝影術 血管攝影或輸尿管鏡 腎臟鏡檢查

如果檢驗後還查不出原因,則每隔3至6個月應作1次尿液常規及細胞學檢查,並持續複診,以早期發現異狀,早期治療。

一分鐘認識「血尿」原因、症狀與因應方式

「血尿」(Hematuria)可依照肉眼能辨識的程度,分為以下2種類型:

顯微性血尿:尿液顏色看似正常,需安排顯微鏡或尿液檢查發現異狀 肉眼可見血尿:尿液明顯呈紅色,代表尿中帶血塊或流血 突然血尿的原因:

泌尿道感染 尿路結石 攝護腺肥大 泌尿道腫瘤 激烈運動 突然血尿怎麼辦:

多飲水、少喝手搖飲,並避免憋尿與穿著過緊的衣物。若目測顏色已有逐漸轉淡的跡象,就可毋需驚慌;一旦上述方法已實行卻持續血尿,建議盡快與醫師諮詢。

腎結石飲食禁忌與建議|預防結石、避免復發要吃什麼?

腎結石是尿液中的礦物質結晶沈積在腎臟裡,並可能會移動到輸尿管,發作時毫無預期,造成的疼痛常會讓人難以忍受;而腎結石和飲食有很大關聯,主因很可能是平時喝水不足,再加上過度攝取一些腎結石禁忌的飲食,導致罹患腎結石的風險大增,本文將提供一般健康大眾和腎結石患者飲食建議,教你預防或避免腎結石的復發。

腎結石飲食原則

腎結石容易復發,所以預防和避免復發絕對勝於治療!而預防腎結石生成的最好方式是多喝水,飲食方面醫師可能會根據不同的結石類型提供不同建議,如果罹患最常見的草酸結石,就應避免富含草酸鹽的食物,並增加含食物的攝取;尿酸結石為另一常見的腎結石種類,患者應避免攝取高普林食物(如:紅肉、內臟、啤酒等酒精飲料等)、減少糖類、紅肉的攝取、增加全穀類、蔬果的攝取,以下統整美國腎臟基金會(National Kidney Foundation)提出的幾個飲食原則和建議。(延伸閱讀:不憋尿多喝水防泌尿感染!泌尿系統的保養照顧) 多喝水、適量補充鈣質防結石 每日喝水量 2000~3000 c.c. 以上 :水分攝取包括了白開水、咖啡或檸檬汁,而檸檬汁因含檸檬酸,甚至有助於抑制結石生成,不過葡萄柚汁和汽水應該要避免飲用;每日 2000~3000 c.c. 的水分攝取,稀釋尿液並確保每日尿量在 2.5 公升以上的健康標準。 鈣質的攝取:鈣質能在腸道中和草酸結合並排出,降低草酸的吸收,如果攝取足夠的鈣質(成人的每日建議量:1000毫克),能降低草酸鈣結石的風險;相對地,飲食中鈣質補充不足,會有利草酸被腸道吸收,造成體內草酸濃度提高,促使結石形成。(延伸閱讀:想補鈣別亂吃!主攻這4類食物就對了)

腎結石4大NG禁忌飲食

腎結石患者應特別注意並限制以下幾種食物的攝取。 1. 高鈉食物傷腎

過量的鈉會增加尿液中的鈣沉積,誘發腎結石的形成,而鹽的主要成分是鈉(Sodium),如果飲食鹽分太多,也意味著攝取太多的鈉。另外,日常生活中,白吐司、罐頭食品、速食、即食品、肉類、調味料等都有鈉的蹤跡,因此,建議民眾多注意營養標示上的鈉含量,並可以與營養師討論如何適度攝取鹽分,不僅避免結石,也減輕腎功能負擔、降低尿蛋白過高的風險。(延伸閱讀:低蛋白飲食還不夠!腎臟病飲食還得注意磷鉀鈉)

以下是進行低鈉飲食的小提醒: 外出用餐,以清淡為主,可以請店家少鹽烹調。 多在家料理,以天然香料、食材的提味取代鹽分添加。 多攝取新鮮食物,少攝取加工食品,例如:罐頭、泡麵、香腸等。 多注意食品上的營養標示,食物添加碳酸氫鈉(Sodium Bicarbonate)、小蘇打、膨鬆劑(發粉)、磷酸氫二鈉(Disodium Phosphate)、麩胺酸鈉鹽(Monosodium Glutamate)、味精(MSG)、海藻酸鈉(Sodium Alginate)、硝酸鹽(Sodium Nitrate)或亞硝酸鹽(Sodium Nitrite)應盡量避免選用,以減少鈉的攝取量。 購買前應詳閱營養標示,避免高鈉含量食品,以降低腎結石風險。 2. 高草酸鹽食物易導致結石

草酸鹽如果和體內鈣質結合草酸鈣沉積,也就是最常見的腎結石種類。草酸鹽(Oxalate)會阻止身體吸收鈣質,因此導致尿液中的鈣含量會升高,如果加上水分攝取不足,就容易造成腎結石,下列是富含草酸的食物,應特別留意:

巧克力 甜菜 菠菜 韭菜 芹菜 大黃 地瓜 堅果,如核桃、腰果、杏仁 草莓葡萄 濃茶、啤酒

*補充鈣質應避免富草酸鹽食物:值得一提的是,如果想補充鈣質時,也應該避免食用以上富含草酸食物;根據食藥署指出,攝取過多草酸食物會影響礦物質的吸收(如:鈣、鎂、鉀等),所以如果想充分攝取鈣質,應避免同時食用富含草酸的食物,才能使吃進去的鈣充分利用,不致使鈣質缺乏。

3. 避開高動物性蛋白飲食

體內過多的尿酸與過少的檸檬酸鹽(Citrate)會增加腎結石的風險,攝取過多的動物蛋白質會增加尿液中鈣質、尿酸鹽和草酸的排泄,並減少檸檬酸鹽的排泄,對結石患者有不利的影響。建議與營養師討論,如何適度攝取動物性蛋白,如肉類、蛋、奶及乳製品等,來補充身體營養的同時,也能避免過量攝取。 4. 避免補充過量維生素C

青少年及成人每日建議維生素C攝取量約為100毫克。每日超過1000毫克的維他命C攝取,可能會在體內生成更多的草酸,提高尿路結石的風險。然而,要從正常飲食中攝取過量維他命C相當困難,但如果長期額外補充口服維他命C就應小心攝取過量和導致結石的風險。

腎結石常見迷思:菠菜豆腐不能一起吃?

「菠菜和豆腐共食導致腎結石」是很常見的迷思,根據衛福部的闢謠說明,菠菜的草酸與豆腐分解出的草酸及鈣質,會在腸道結合成草酸鈣,形成的草酸鈣不會被腸道吸收,反而會形成糞石後隨著糞便排出,所以也不會跑到腎臟,因此,菠菜豆腐一起吃反而能避免結石問題。

衛福部更建議,在攝取含有草酸的食物,反而要同時攝取鈣質,才能提高草酸和鈣離子在腸道結合的機會以減少草酸的吸收,進而降低草酸鈣結石的風險。

再忙也別憋尿!你該知道的憋尿後果與改善方法

你曾經憋尿過嗎?相信多數人都有憋尿的經驗,無論是有意識的憋尿,像是工作很忙走不開、讀書太專心,或是在無法上廁所的情境,像是開車時遇上塞車、長時間坐遊覽車、甚至是看電影時都需要暫時憋尿。生活中時常會遇到這些情況,讓人不得已憋尿,然而憋尿太久或時常憋尿,其實是會影響健康的。以下介紹過度憋尿可能導致的相關問題,並提供幾個提升憋尿能力的方法。

排尿與憋尿的生理作用

一般而言,一個成人的膀胱容量為 300~500 c.c.,小於兩歲的小孩大約是 130 c.c.,八歲的膀胱容量大約達 300 c.c., 膀胱內的尿液到達一定容量時,膀胱會傳送訊息至大腦,大腦便會告訴身體該上廁所了,同時尿道括約肌也會收緊,等到要尿的時候才排出。 補充水分的同時也別忘了適時排尿。 憋尿可能造成的問題

當人要憋尿時,膀胱和尿道的括約肌會閉得緊緊的,讓尿液不會從尿道流出。偶爾短時間的憋尿,其實對身體並不會有大傷害;但若是憋太久或常憋尿,就可能對身體會有不好的影響:

1. 疼痛

常憋尿的人,膀胱和腎臟可能會感到疼痛;排尿時也可能會造成疼痛,而且部分肌肉仍可能因憋尿而持續緊繃,可能導致骨盆底肌肉有抽痛感。 2. 膀胱鬆弛

憋尿會讓膀胱撐大,久了之後膀胱的肌肉會失去彈性,無法正常地收縮和排尿。

3. 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 UTI)

憋尿太久容易讓細菌有機會在尿道滋生,導致泌尿道感染,若細菌上行則可能導致膀胱炎、腎盂腎炎(腎臟發炎)。泌尿道感染的症狀有: 頻尿 排尿時有灼熱或刺痛感 骨盆或下腹部疼痛 尿液有很濃的味道或臭味 尿液混濁、顏色怪異、呈深色、血尿

此外,不常喝水的人也比較容易尿道感染,因為水喝得不夠多,膀胱不夠滿就不會通知大腦要上廁所,而原本在尿道的細菌沒有被排掉就容易繁殖,造成泌尿道感染。(推薦閱讀:泌尿道感染怎麼辦?UTI 的治療與照顧) 4. 腎結石(Kidney stone)

憋尿可能會提升腎結石等尿路結石的風險,尿液中的礦物質成分較高(尿酸、草酸)的人,更要注意。(延伸閱讀:腎結石飲食禁忌與建議|預防結石、避免復發要吃什麼?

5. 骨盆肌損傷

太頻繁憋尿可能造成骨盆底部的肌肉受傷,其中一個就是尿道括約肌。尿道括約肌能調控尿液排出,若受損嚴重可能會導致尿失禁。(推薦閱讀:尿失禁的治療與預防:凱格爾運動練骨盆底肌) 有這些疾病更要避免憋尿

有攝護腺肥大、神經性膀胱功能異常(Neurogenic Bladder)或腎臟問題的人,更不要常憋尿,否則更可能受感染或引發腎臟相關疾病。另外,攝護腺肥大、神經性膀胱功能異常、泌尿系統神經受損、膀胱肌肉鬆弛等問題,也可能造成尿液殘留,導致尿液排不乾淨的狀況。

總是憋不住?4招憋尿方法訓練膀胱

適度的憋尿其實也代表膀胱功能正常,而如果常有憋尿憋不住或太常感覺有尿意的狀況時,不妨試著訓練膀胱,讓膀胱容納夠多尿液才產生尿意、去上廁所,這樣同時減少了跑廁所的次數和降低憋尿的機會。

要訓練膀胱,主要方式就是要嘗試抵抗尿意,在有些尿意時先忍住不上廁所。可以試試以下幾件事來抵擋尿意,當做一段時間、尿意已逐漸增強後,就可以停止,達到訓練的效果即可。

保持溫暖,冷會讓尿意更加強烈。 聽音樂、看電視、看書、看報紙等活動,可以讓自己分散注意力。 做動腦的事情,如玩遊戲、拼圖、解謎等等。 坐著或站起來走一走。

雖然尿意可能可以透過練習來增加忍受度,但建議平時還是盡量不要憋尿太久、太頻繁,否則可能引發上述各種相關症狀。

少一顆腎臟沒關係?腎臟功能介紹、單腎的原因和影響

過去曾見「賣腎換新手機」的新聞,而確實,人體只剩1顆腎臟仍可以存活,但少1顆腎臟真的沒有影響嗎?《Hello健康》將介紹單腎(Solitary Kidney)—只有1顆腎臟的特殊狀況,並簡單介紹腎臟的功能與位置,以及只有1顆腎該注意的風險事項。

只剩一顆腎臟會怎樣?什麼是單腎?

大部分的人天生有1對腎臟,然而,某些人只有1顆腎臟,或只有其中1顆腎臟有作用,這種情況稱作單腎。 單腎的原因

以下是造成單腎的可能原因:

天生缺陷:若嬰兒有腎發育不全(Kidney Agenesis) 的狀況,出生時便只有1顆腎臟,此現象男性比女性多,另外一種是腎發育異常(Kidney Dysplasia),嬰兒出生時有2顆腎臟,但是其中1顆沒有作用。然而,因為只有1顆腎臟依然可以過正常的生活,所以不容易發現腎缺損或發育不良,直到未來進行醫療檢驗,如照超音波或X光,可能才發現異狀。 手術移除其中一顆腎臟:在某些情況,為了治療癌症或某些疾病而切除腎臟。 腎臟移植或捐贈:有愈來愈多人將其中1顆腎臟捐給腎衰竭的家人或朋友。(推薦閱讀:換腎要等多久、風險高嗎?腎臟移植手術過程、注意事項一次看

單腎的影響

一般來說,只有1顆腎臟仍然以正常生活,儘管如此,仍可能面臨腎功能日漸削弱的風險,患者應小心注意以下症狀與風險: 蛋白尿(Proteinuria): 當尿液中蛋白質含量超標時,會出現蛋白尿症狀,單腎的人時常會面臨尿液中蛋白質高於平均的狀況。 高血壓(High Blood Pressure): 腎臟除了能過濾血液中血液和廢物的能力,還能幫助調節血壓以及刺激產生腎素(Renin,一種和血管擴張和收縮相關的賀爾蒙)的功能。這些功能有助於維持健康血壓。因此,只有1顆腎臟會有血壓增加的風險。(延伸閱讀:腎不好血壓跟著飆 了解腎臟與心血管疾病風險) 腎絲球過濾速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降低:腎臟100多萬個腎元是由腎絲球和腎小管(Tubule)組成,負責過濾廢物和毒素,當腎絲球過濾速率降低,意味著過濾廢物和毒素的速度降低。

腎臟的位置與功能

一般人皆有2顆腎臟,大約是拳頭大小,位於後腰部的肋骨緣下方的位置,左右各1對稱於脊柱。腎臟的功能主要是血液淨化並產生尿液,每個腎臟由約100萬個腎元組成,每個腎元依序由腎絲球、近曲小管、亨利氏管及遠曲小管連結。集尿管則連結所有的遠曲小管開口,將尿液收集到輸尿管而進入膀胱。以下將列舉4點腎臟的功能:

1. 排除體內代謝廢物

食物的消化、肌肉活動與各種代謝產生至血液中的廢物,會透過腎臟過濾後由尿液排除;藥物的代謝也會經過腎臟。

2. 調節水份

多餘的水份會藉由腎臟自血液濾出,形成尿液排出人體。2個腎臟1天約能過濾160~190公升的液體,其中大部分的水分會回收到體內,僅1~2公升會排出體外形成尿液。

3. 調節酸鹼度、維持體液電解質

維持體內酸鹼度及、磷、鈉、鉀、鹽分等電解質平衡。(慢性腎臟病飲食關鍵:低磷鉀鈉低蛋白)

4. 分泌荷爾蒙 分泌腎素:控制血壓。 分泌紅血球生成素:製造紅血球。 活化維生素D:維持骨質密度並保護骨頭的健康。

女性容易泌尿道感染!做這些才能遠離尿道炎

尿道感染,俗稱尿道炎(Urethritis)屬於泌尿道感染(Urinary tract infections,簡稱 UTI)的一員。泌尿道感染包含腎臟、膀胱及尿道等器官感染發炎,通常是由於細菌進入泌尿道所導致。其中女性罹患泌尿道感染的機率遠大於男性,有些學者估計女性泌尿道感染發病機率幾乎是男性的兩倍,而且女性泌尿道感染在數年內都可能再度復發。以下就帶你了解尿道炎的症狀、診斷與治療方式。

尿道炎症狀與診斷檢查

尿道炎症狀

尿急 在膀胱或是下背部疼痛 排尿時有灼熱感 排尿時常常會有刺刺的感覺 晚上會起來小便 血尿 尿液混濁或是有惡臭

嚴重的病人,細菌往往會逆行性往上感染腎臟,發燒、發冷在這樣的患者常常會發生,同時有嚴重的背痛,特別是肋骨下會有嚴重的疼痛;但也有些病人是完全沒有尿道炎症狀。較特別需要注意的是,小孩在 4~8 歲中很容易發生尿道炎,主要原因是先天性的尿道異常,特別以小女生較為常見。(延伸閱讀:尿尿好痛!為什麼會有尿道炎?)

那要如何判斷小孩有尿道炎?家長可以觀察孩子是不是有下列的情形來幫助判斷:

發燒 注意力不集中 小便有惡臭 小便中有血或黏液

有時侯小孩會發生下腹痛,如果有就必須要進行尿道檢查。 尿道炎診斷與檢查

尿道炎的診斷非常簡單,只要用一般的尿液檢查以及尿道評量就可以診斷出是否患有尿道炎。不同的是,有一些狀況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例如:小孩有尿道炎、女性一年有兩次以上的尿道炎,或是男性有尿道發炎的情形,都會需要進一步檢查,深層的尿道檢查包括 X 光以及超音波檢查,以便找尋尿道是否有異常。 尿道炎治療方式

尿道炎可以利用抗生素有效的治療,大部份的抗生素都可以治癒尿道炎。尿道炎的治療最重要的是避免慢性尿道炎的發生。但因為有些細菌菌株已經對特定抗生素產生抗藥性,所以如果在服用第一種處方藥物後,症狀仍持續,醫師可能會開另一種抗生素。一般的治療過程需要兩星期到三個月不等。

感染尿道炎的人的所有性伴侶也應接受治療,服用抗生素治療尿道炎的人在治療完成之前,也應盡量避免性行為。

【推薦閱讀】 泌尿健康 泌尿道感染

兒童也會得腎臟病?認識小兒腎病症候群

可別認為只有成年人會有腎臟疾病,兒童也有可能有相關的症狀,腎病症候群(Nephrotic Syndrome,簡稱 NS)經常發生在2到6歲的兒童身上,稱為小兒腎病症候群(Childhood nephrotic syndrome),而且男生得到的比例較高,常見於具有家族過敏史的兒童身上。

腎病症候群本身並不是疾病名稱,而是許多症狀的合稱,包含水腫、體重增加、高膽固醇血症(Hypercholesterolemia)及血液中的白蛋白低下等,《Hello健康》帶你認識小兒腎病症候群的成因、症狀和治療。 小兒腎病症候群原因

大部分的腎病症候群的形成原因仍未知,可能是腎臟本身的疾病,例如腎絲球腎炎(Glomerular nephritis,簡稱 GN)、膜性腎病變,或是系統性疾病,如紅斑性狼瘡(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簡稱 SLE),而有些是因為服用藥物,例如非類固醇抗發炎藥、家族性的過敏史等,這些可能都屬於最常見的成因。(推薦閱讀:慢性腎臟病難治癒 3 種輔助治療方法避免惡化)

小兒腎病症候群的症狀

簡單來說,腎病症候群是指因腎臟功能不佳,引起蛋白由小便中流失,在發生前會有一些徵兆。如果爸媽發現孩子早上起床後,眼睛周遭有些腫脹,這通常都是腎病症候群的第一個病癥,這樣的腫脹會持續一整天,接下來腳踝、腳和肚子也會開始腫脹。

此外,小孩也可能出現疲憊、不安、食慾下降,甚至臉色蒼白,而且小孩可能會因為身體腫脹使穿衣服不方便。(推薦閱讀:沒食慾吃不下!洗腎病患營養品與營養針挑選)

當孩子出現身體水腫等徵兆時,建議爸媽可以先帶去醫院檢查,醫師會做尿液檢測,確認尿液中的蛋白質總量,當24小時每小時尿液中蛋白質總量 >40 mg/m2(毫克 / 平方公尺)時,即為嚴重尿蛋白,而每100毫升的 體液

除了血液檢測可以檢測出孩子的腎臟運作情形,有的醫師也會採用腎活體檢查,也就是用一個或多個小片的腎臟組織,放在特殊顯微鏡下觀察。(延伸閱讀:尿出泡泡我生病了嗎?尿蛋白、蛋白尿的症狀成因一次Get

小兒腎病症候群治療

小兒腎病症候群的治療方式會依形成原因不同而有所不同,但主要目的就是降低尿液中的蛋白質,並增加體內排出的尿液量。治療可以分成支持性療法和藥物治療: 支持性療法

鼓勵正常的活動,除非嚴重感染及水腫期才臥床休息。飲食方面,嚴重水腫期需限制鹽、水份的攝取,採低鹽飲食;若出現氮血症(Azotemia)與腎衰竭,應限制蛋白攝取量,並採低脂飲食避免油炸食物,以免增加腎臟的負荷量。(推薦閱讀:別再妖魔化脂肪!破除脂肪攝取6迷思安心吃油) 藥物治療

若極度缺乏白蛋白或極度水腫,可以考慮給予白蛋白注射,並小心配合使用利尿劑,因為極度水腫下過度使用利尿劑,可能增加血栓的機會。皮膚照顧上,也必須預防感染,併發感染可能需要抗生素治療。另外,類固醇(Corticosteroid,又稱皮質類固醇)是臨床上最廣泛使用的抗發炎藥物,也是腎病症候群主要之治療藥物,它可壓抑體內不正常的免疫功能,進而達到控制尿蛋白的效果,但使用類固醇期間,免疫力會降低,所以應盡量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以防感染。(同場加映:哪些藥別亂用?小心傷腎不自知)

腎病症候群是可以治好的,如果小孩確診為腎病症候群,一定要配合醫師指示,並特別注意以下事項:

每日量體重及量腹圍並記錄輸出入量。 對於有長期持續性蛋白尿或飲食不平衡者,可考慮補充維生素。 依醫師指示服藥,請勿自行停藥,並記得定期返院檢查。

5大洗腎配方營養品推薦!專家解析洗腎營養怎麼吃、補品怎麼選

慢性腎臟病患的飲食原則,在洗腎前、後有很大的差異。在洗腎前,飲食有很多禁忌,例如少鈉、適量蛋白等,避免增加身體負擔;在洗腎後,因為透析會造成食慾下降、蛋白質和營養流失,反而要更加注重蛋白質,且須特別補充不足的營養,才能維持身體健康、好體力。《Hello健康》為您說明:洗腎前、後該怎麼吃、如何透過洗腎配方營養品維持營養、洗腎補品的挑選重點,並推薦5大洗腎配方營養品。

洗腎前、後營養怎麼吃? 洗腎前營養重點 適量蛋白飲食:患有慢性腎臟疾病時,身體代謝蛋白質所產生的含氮廢物會累積在體內,進而增加身體負擔,因此,未洗腎的慢性腎臟病病患要限制每日的蛋白質攝取量,每日、每公斤體重攝取的蛋白質建議控制在0.6~0.8克。 少鈉:攝取過多的鈉對慢性腎臟病不利,建議飲食中多吃原型食物,少吃醃漬食品。 少磷:攝取過多的磷也容易增加身體負擔,建議少吃內臟類、五穀雜糧、乳製品及堅果。

市面上除了洗腎配方營養品之外,也有專為初、中期腎臟病患準備的配方食品。若腎友經常外食或有營養控制不佳等問題,例如蛋白質經常攝取太多,便可在醫師或營養師指導之下,搭配使用未洗腎的配方營養品,加強營養控制。【點此了解更多】

洗腎後營養重點

透析會帶走蛋白質代謝後產生的廢物,也會帶走其他營養素,例如胺基酸、微量元素、水溶性維生素,如B1、B6、B12及葉酸等,因此,患者除了應攝取更多蛋白質,也須加強補充其他的營養素。

洗腎後主要有3個營養重點:

增加飲食中蛋白質的攝取:進入洗腎階段後,腎友每日每公斤體重所需的蛋白質變成1.2克,約為洗腎前的2倍,其中50~70%應來自高生物價值的動物性蛋白質,例如雞、鴨、魚、蛋、肉及牛奶等。 熱量不能過低或過高:洗腎患者每日、每公斤的熱量需求為25~30大卡,以60公斤的病友為例,每日應攝取1500~1800卡,需求相當高;但若腎友同時有其他慢性病須控制,升糖指數就須納入考量。 低鈉、低磷、低鉀:除了維持低鈉、低磷飲食之外,也應控制鉀的攝取量,因為洗腎患者代謝礦物質的能力不如一般健康的人。

腎友在注意上述3點的同時,更應維持營養多元,確保其他維生素、營養素都有補充到位;不過,許多洗腎患者或照護者,可能因為身體狀況差、忙於工作或家庭或經常外食等因素,無法隨時注意營養攝取,此時便可以透過洗腎配方營養品,維持營養多元,進而補充營養維持健康。 洗腎配方營養品挑選4重點

洗腎配方營養品都是專為透析腎友設計,符合低鈉、低磷、低鉀等低負擔原則,但在蛋白質比例、熱量密度(每毫升熱量多寡),以及營養素的添加等面向,各有些微差異;腎臟專科醫師林軒任建議,腎友在挑選配方營養品時,可看下列4個重點: 充足的熱量與蛋白質:熱量建議每毫升達1.8卡,蛋白質則可選來源為乳清蛋白的優質蛋白質,且佔總熱量比例為18%。 具有BCAA支鏈胺基酸:研究發現,支鏈胺基酸(英文為BCAA,為胺基酸的一種)有助於蛋白質合成,但蛋白質會隨透析而流失,此為腎友容易體力不佳的主要可能因素之一,因此,透過補充有BCAA的營養品,有助於增加體力,提振精神。 添加關鍵維生素:建議可選擇添加維生素B群及營養型維生素D3的產品,幫助增強體力,調理生理機能。 營養符合國際建議標準:各營養素成分含量符合美國國家腎臟基金會(KDOQI)、國際腎臟病醫學組織(KDIGO)的臨床治療指引建議。

5大洗腎配方營養品推薦 洗腎配方營養品1:力增飲 力增洗腎配方

產品規格:24罐/箱,每罐237毫升 使用方式:口飲或管灌 特色: 18%優質蛋白質比例,每罐19克蛋白質,相當於2~3份的魚或雞胸肉 添加BCAA支鏈胺基酸,幫助精力充沛 加入關鍵維生素B群、營養型維生素D3,增加體力及調節生理機能 低GI、低磷、低鈉、低鉀,身體低負擔 提供低糖多口味,例如杏仁及焦糖口味 洗腎配方營養品2:亞培 普寧勝

產品規格:24罐/箱,每罐237毫升 使用方式:口飲或管灌 特色:

低GI值,適合糖尿病腎病變的洗腎病患 低磷、鈉、鉀,符合洗腎患者所需 添加Omega-3,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占總脂肪量70%以上 洗腎配方營養品3:益富 元氣強 洗腎適用配方

產品規格:30包/盒,每包24克 使用方式:沖泡飲用 特色:

使用100%分離黃豆蛋白,好消化、好吸收 添加高含量鐵、葉酸、B12,幫助紅血球的形成 添加多種膳食纖維促進排便 洗腎配方營養品4:補體素 勝力2 原味

產品規格:26罐/箱,每罐237毫升 使用方式:口飲或管灌 特色: 低GI、低磷、低鈉、低鉀 添加專利鉻,幫助維持醣類正常代謝 添加專利膳食纖維,促進排便順暢 加入藻油Omega-3,攝取優質脂肪 洗腎配方營養品5:桂格完膳營養素 洗腎適用

產品規格:48罐/2箱,每罐237毫升 使用方式:口飲或管灌 特色: 添加綠茶萃取物(含EGCG) 採高濃縮營養熱量設計,每毫升提供約2大卡熱量 添加中鏈脂肪酸(MCT)

產品最終售價請依各銷售通路之價格為主。

腎臟病飲食吃什麼?可吃4類食物、蔬果,不可吃的食物5大禁忌

您有被轉診到腎臟科就診的經驗嗎?是否被營養師告知要調整蛋白質呢?台灣每8位成人就有1位有腎臟病變,20歲以上成人的慢性腎臟病盛行率超過12%,洗腎人口更長年高居全球第一;腎臟病除了被稱為台灣「新國病」,更值得注意的警訊是96%早期腎臟病人不瞭解自身狀況。

不只台灣,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也指出,慢性腎臟病 (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 各階段發展緩慢,且幾乎沒有狀況,許多人直到腎臟病發展到第四期或第五期時,才知道有慢性腎臟病;CDC更提醒,約1/3的糖尿病成人有腎臟病,不管是一型和二型糖尿病均可能有相關併發問題。

若腎臟病人對於自身狀況缺乏警覺,連帶地可能對生活中的飲食也失去戒心;《Hello健康》帶您了解,腎臟病人日常飲食可以吃什麼?哪些蔬果適合吃?又有哪些食物是禁忌? 腎臟病飲食

依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自主健康保腎手冊」,整理腎臟病人的飲食準則如下: 腎臟病可以吃的食物 蛋白質:瘦肉(家禽、魚)、雞蛋、無鹽海鮮、綠豆 碳水化合物:米粉、冬粉、粄條、白麵包、無鹽餅乾、白米、義大利麵 飲品:水、無糖蘇打水、不加糖的茶 腎臟病可以吃的水果

鳳梨、山竹、海梨、蓮霧、芒果、蘋果、西瓜、水梨、葡萄芭樂、水蜜桃。

此外,國健署也建議,腎臟病患者一天應以不超過2顆棒球大小份量的水果為原則。 腎臟病可以吃的蔬菜

冬瓜、絲瓜、苦瓜、豆芽菜、碗豆、韭菜黃、洋蔥、高麗菜、白筍、蘿蔔、花椰菜、玉米筍、玉米、苜蓿芽、茄子、綠蘆筍。 腎臟病可以吃的油脂 選擇優質「不飽和脂肪酸」

慢性腎臟病患者並非少油即可,油脂攝取太少易造成熱量不足、缺乏飽足感,身體反而會利用體內蛋白質產生熱量。

因為飽和脂肪(動物脂肪)與反式脂肪會影響健康,建議患者可選擇優質單元或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油脂: 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橄欖油、芥子油、芥花油、苦茶油、花生油。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玉米油、紅花子油、葵花油大豆油。 中鏈脂肪酸(MCT)

一般食用油的脂肪酸是長鏈脂肪酸(LCT),需透過消化酵素才可被消化吸收;相較之下,中鏈脂肪酸(MCT)具有容易消化、快速轉變為能量的優點,無須消化酵素即可被吸收,因此減少腎臟負擔。 腎臟病飲食禁忌: 腎臟病不可以多吃的食物 禁忌1:高鹽的食物 /鈉過量的食物

當腎臟中鈉離子的排泄量減少時,減少飲食中的鈉過量,有助於減輕腎臟負擔、維持生理機能;舉凡冷凍食品、加工果汁、泡麵、零嘴、湯底與醬料,以及其他發酵食品的鈉可能有過量問題,攝取時務必格外注意。

台中榮民總醫院指出,腎臟病患調整鈉的攝取,有助於水分排出及調節生理機能,並建議依照自身狀況調整鈉的攝取量,一般建議一天攝取量為3~5克的鹽(1克鹽=400毫克的鈉)。 禁忌2:鉀過量的食物

適量的鉀可以使人體保持良好運作,但慢性腎臟病人較不易維持機能狀況,若攝取過量的鉀,容易造成身體負擔。

台北榮民總醫院建議,第一、二期慢性腎臟病病人,每日鉀離子攝取量約4克;第三、四期慢性腎臟病病人,每日鉀離子攝取量為2~4克;透析(洗腎)病人,每日鉀離子攝取量則是2~3克。

常見高鉀食物如下: 全麥麵包(100~200毫克) 柳橙(100~200毫克) 番茄(200~300毫克) 馬鈴薯(200~300毫克) 大部分生鮮蔬菜 菜湯(蔬菜汆燙後,鉀離子會流到菜湯中,因此應避免飲用菜湯) 醃漬蔬菜 罐頭蔬菜

禁忌3:磷過量的食物

當腎臟中磷離子的排泄量減少時,若未多加注意,久了會導致各類併發問題;所以腎友們需小心攝取肉類、奶製品、豆類、堅果、全麥麵包和深色蘇打水等高磷食物,此外也應注意日常食用的包裝食品中是否也添加了磷。

依據國泰綜合醫院的資料,未洗腎者每日磷的建議攝取量為600~800毫克,洗腎階段的腎友則是每日600~1000毫克。

依據衛福部國健署的「自主健康保腎手冊」,常見高磷食物如下: 穀物澱粉類:麥片、燕麥、糙米 豆類、堅果、種子類:蠶豆、花生、紅豆、腰果、杏仁、蓮子、松子、開心果、山粉圓、葵瓜子、雞蛋豆腐、豆腐皮 肉類:臘肉、肉乾、火腿、魚鬆、魷魚絲、柴魚片、小魚干、動物内臟 蛋奶類:奶精、乳酪、蛋黃、奶粉、冰淇淋、羊乳片 其他:茶包、即溶咖啡、建素糖、巧克力、蛋黃酥、芝麻湯圓、乾海帶、紫菜 禁忌4:蛋白質攝取過量或不足

蛋白質不是越低越好,攝取太多或太少皆會增加身體負擔;慢性腎臟病一共分為五期(第一期、第二期、第三期a、第三期b、第四期、第五期);初期慢性腎臟病(第一期~第三期3a),不必嚴格實施低蛋白飲食,建議降至約每天0.8~1克/體重公斤;慢性腎臟病晚期(第三期3b~第五期)患者應遵守「低蛋白飲食」原則,每日建議攝取量為0.6~0.8克/體重公斤數。 禁忌5:油脂攝取過量(需限制油脂)

慢性腎臟病患者常合併有糖尿病,油脂攝取過多容易影響身體,然而完全不攝取油脂,也會造成身體熱量不足;因此,腎友最好依據自身狀況及醫師指示,適量攝取優質不飽和脂肪酸的橄欖油、苦茶油、芥花油等健康油脂,並避免使用飽和或反式脂肪烹調的食物。 適時用「完膳營養素未洗腎配方」做為正餐

蛋白質或熱量攝取不足,是慢性腎臟病人影響預後的原因之一,彰化基督教醫院營養部指出,慢性腎臟病人即經常蛋白質或熱量攝取不足。

依據國外研究,第三期~第五期慢性腎臟病患中,有11~54%會出現蛋白質熱量耗損(Protein-energy-wasting, PEW,簡稱PEW),意即因為蛋白質或熱量攝取不足,導致病患出現體重減輕等問題,進而影響預後。

坊間特殊配方營養品種類繁多,相較之下,腎臟病營養特殊配方食品選擇較少,若有方便攜帶、隨時可飲用的營養品,也有助補足每天日常飲食之不足,藉此攝取足夠熱量與蛋白質。

「完膳營養素未洗腎配方」每瓶10克蛋白質及以下特色:

少糖配方:糖尿病患者低負擔 一項長期追蹤糖尿病併發症的研究發現,曾接受糖尿病控制與併發症試驗(DCCT)的病人,相較其他病人減少61%第三期腎臟病發生率。

「完膳營養素未洗腎配方」低糖、低GI( 43.4 )的設計,對於同時罹患糖尿病、腎臟病的糖腎病友更友善,本身不喜甜味的患者也能選擇低糖口味。 友善的滲透壓:增加進食後舒適感 市售慢性腎臟病病患的特殊配方營養品,因為採濃縮製程,滲透壓較高;當攝取高滲透壓食物時,會使身體不平衡,造成體內大量水分移動,反而容易造成不適。

經衛福部核可的洗腎前特殊配方營養品中,「完膳營養素未洗腎配方」滲透壓450(mOsm/kg),是坊間滲透壓較低的產品。 綠茶萃取物含EGCG 綠茶對人體有許多好處,是良好的優質食物,綠茶中的胺基酸與植化素如兒茶素(EGCG)也有助於調節生理機能。 慢性腎臟病飲食菜單

多數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容易營養不佳,主要原因是熱量攝取不足;因此,《Hello健康》依據柏安血液透析中心院長王介立醫師針對「尚未洗腎的慢性腎臟病患者」建議,整理出「未洗腎配方飲食菜單與注意事項」,為腎友提供飲食方向: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