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個原因讓你放屁不斷!便祕和腸躁症別輕忽

這3個原因讓你放屁不斷!便祕和腸躁症別輕忽

隨著飲食習慣的不同,每個人的放屁次數也不一樣,平均每天約14~23次。究竟為什麼有時候屁特別多?如何減少放屁?放屁很臭的原因為何?《Hello健康》一次為您說明!

1.吃飯會吞入氣體,吃太快氣更多

在用餐吃喝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吞入空氣,人體雖會藉由打嗝排出多餘氣體,但仍有部分進入腸道的氣體,會以放屁的方式排出體外。

放屁為消化系統的自然反應,不過,若進食速度太快、邊吃飯邊說話,或使用吸管喝飲料等,可能吞入更多空氣,提高放屁的機率。

2.吃這些食物易放屁

高纖、高澱粉、或含棉子糖(Raffinose,一種複合糖)、糖醇(化學結構與糖相似的醇類)的食物,較難被身體分解,而且容易在消化過程中產生氣體。多數氣體都是無味的物質,如氮氣、氫氣、氧氣、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僅有少數物質的氣味較強烈,例如有臭雞蛋味的硫化氫、有糞便味的吲哚和糞臭素(3-甲基吲哚),以及氣味刺鼻的氨、揮發胺和揮發脂肪酸。

常見的易產氣食物包括:

  • 豆類:豆干、豆腐、豆漿、大豆、豌豆、紅豆、綠豆
  • 根莖類:地瓜、芋頭、馬鈴薯、南瓜、玉米、山藥、糯米
  • 十字花科蔬菜:綠白花椰菜、紅白蘿蔔、高麗菜、青椒、洋蔥、小白菜、大白菜、蘆荀
  • 奶類及乳製品:牛奶、調味乳或其他乳製品
  • 碳酸飲料:汽水、啤酒、氣泡水

3.便祕和腸躁症也可能導致屁變多

除了上述原因外,便祕與腸躁症也會增加放屁次數。便祕時,糞便與食物殘渣會囤積在腸道中,持續發酵與產生氣體,使腸道必須頻繁放屁來排氣;腸躁症由腸道肌肉收縮異常所引起,會影響消化與排便狀況,造成便秘、脹氣、放屁及腹痛等症狀。

其他腸胃或消化問題也可能增加放屁次數,例如:乳糖不耐症、果糖不耐症、乳糜瀉、小腸細菌過度生長、胃食道逆流、克隆氏病、潰瘍性結腸炎、胃潰瘍、胃輕癱、胰臟炎、孕婦分娩時,以及其他腸胃阻塞疾病等。

5招減少產氣、促進排氣

多數情況下,屁變多只是飲食習慣出問題,造成身體負擔過重,只要改掉壞習慣,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脹氣與頻繁放屁的問題就會漸漸改善。以下提供5點改善小建議:

  • 少吃碳水化合物
  • 吃東西時細嚼慢嚥
  • 多喝水
  • 剛吃飽後別躺下
  • 用加熱墊暖和肚子,幫助放鬆大腸肌肉,促進排氣

若除了屁變多,還出現腹痛、腹脹、噁心嘔吐、頻繁腹瀉或便祕或體重突然變輕等狀況,建議盡快就醫檢查。

改善放屁的同時,別忘了保養屁股

當腸胃處於緊張不適的狀態時,排便可能會刺激肛門,排氣也可能排出糞水或汙穢,此時若未妥善清潔與保養肛門,可能造成進一步的刺激,影響肛門健康。

保養肛門最好也最基礎的做法,就是從「擦屁股」做起。擦屁股雖然是日常動作,卻會直接大大影響肛門的皮膚健康。肛門的皮膚組織因富含水分與油脂而擁有彈性,有助糞便蠕動與肛門開合。使用衛生紙擦肛門雖然簡單方便,但若擦拭次數較多或力道較大,很容易損壞肛門皮膚,造成破皮,甚至導致肛門搔癢症,或讓細菌入侵而引發感染。

肛門理想的清潔方式為水洗,但水洗較不方便,因此,建議可使用濕式衛生紙擦拭屁股。濕式衛生紙富含水分,擦拭起來比一般衛生紙更溫和,清潔力也更好,可以更有效的保護肛門健康,尤其是在腸胃不舒服的時候,而且也具備好攜帶、使用方便的特點。

但在挑選時,建議挑選無酒精或其他刺激成分的濕式衛生紙,以免過度刺激肛門,或引發過敏症狀;另外,在材質部分,為避免馬桶阻塞,最好選用以紙漿製成、可溶於水的產品,可直接丟入馬桶,對環境也更加友善。
最後,在使用濕式衛生紙擦完屁股後,請記得再以一般衛生紙吸除多餘水分,保持屁屁乾爽。

脂肪肝是什麼?認識脂肪肝原因、症狀、飲食改善、診斷

脂肪肝是什麼?

脂肪肝(Fatty Liver)指的是脂肪在肝臟過度的堆積,雖然人的肝臟本來就會囤積些許脂肪,不過如果脂肪的重量占了肝臟的 5%~10%,就會形成脂肪肝。

脂肪肝的症狀通常不會造成永久性的傷害,只要靠著健康的飲食、良好的作息與生活習慣,還是有機會可以逆轉脂肪肝。

然而一旦堆積了過多脂肪,就會阻礙肝臟的解毒的功能,導致毒素累積在體內。通常肝臟細胞老化、受損的話,肝臟能夠自我修復、生成新的肝臟細胞,但如果肝臟持續受損,可能就會留下永久的損傷,最後導致肝硬化 (Cirrhosis)。

脂肪肝常見嗎?

大約 10%~20% 的人都有脂肪肝的問題,只是沒有明顯的發炎或肝臟受損症狀。儘管如此,只要均衡飲食、規律運動、正常作息,減少肝臟疾病的風險因素,就能改善脂肪肝。想了解更多資訊,可諮詢您的醫師。

脂肪肝症狀

脂肪肝通常不會顯現出特定症狀,可能只會讓人覺得疲憊,或是隱約覺得腹痛。有脂肪肝的人肝臟可能會微微腫大,只要透過物理治療師就能發覺。如果脂肪過多,可能導致肝臟發炎,而肝炎患者會食慾不振、體重減輕,並且感覺異常疼痛、虛弱及意識模糊。

什麼時候應該去看醫師?

如果您有任何上面列舉的徵兆或症狀,或其他任何問題,請諮詢您的醫師。每個人的身體狀況都不同,最好的方法是,請您與您的醫師詳細溝通、討論,以了解您個人的健康狀況。

脂肪肝原因

目前認為造成脂肪肝最主要原因,是酗酒或飲酒過量,但還是有許多患者未酗酒卻罹患脂肪肝的案例,醫師目前仍未找出確切的原因。如果身體製造過多的脂肪,或是代謝脂肪的速度不夠快,就有可能形成脂肪肝,而過多的脂肪儲存在肝臟細胞,並且不斷累積的話,就會罹患脂肪肝病。另外,高熱量飲食不一定會直接導致脂肪肝。

如果有以下症狀、疾病,或是身體狀況,形成脂肪肝的風險就會更高:

  • 肥胖
  • 高血脂症 (Hyperlipidemia)
  • 飲酒過度
  • 服用過多的成藥,例如:止痛藥 (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
  • 懷孕
  • 膽固醇過高
  • 三酸甘油脂 (Triglyceride) 過高
  • 營養不良
  • 代謝症候群
  • 基因遺傳
  • 體重驟降
  • 某些藥物引起的副作用:例如阿斯匹靈 (Aspirin)、類固醇 (Steroids)、達適康錠 (Tamoxifen)、四環素 (Tetracycline)。
  • 糖尿病:如果您有體重超重或肥胖之問題,就更有可能會有脂肪肝。第二型糖尿病患者脂肪肝的風險也較高,因為胰島素抗性是第二型糖尿病最常見的病因,而胰島素阻抗 (Insulin resistance) 會造成脂肪更容易堆積在肝臟裡。

如何診斷脂肪肝?

如果醫師研判您可能有脂肪肝,需為您安排進一步的身體檢查才能確認,常見的診斷方式如下:

  • 血液檢測:透過血液檢測,醫師可能會發現您的肝酵素指數高於正常值。不過肝酵素指數過高並不一定等同於脂肪肝,還需要進一步的檢查才能確定造成肝臟發炎的原因。
  • 超音波檢查:在超音波照片中,肝臟堆積脂肪的部分會呈現白色。透過電腦斷層掃描 (CT) 或核磁共振 (MRI) 等成像檢查,醫師也能發現堆積在肝臟中的脂肪,不過如果有其他更嚴重的肝功能受損,則無法透過成像檢查得知。
  • 肝臟切片檢查:局部麻醉後,醫師會在肝臟插入細小的針,採樣肝臟組織後做進一步的檢查。只有透過肝臟切片檢查,才能確定您的肝臟是否囤積了過多脂肪,並且有助於醫師找出確切的病因。

如何消除脂肪肝?改善脂肪肝的飲食與運動

如果您的脂肪肝是因肥胖或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而引起,醫師可能還會建議您多運動,並且避免特定食物。減少每日攝取的卡路里不只能減重,也有助於維持肝臟的健康;少吃高熱量、含糖量高的食物,也能幫助您逆轉脂肪肝。您可以多吃新鮮的蔬果、全穀類食物等天然、健康的食物,少吃紅肉,改成從雞肉、魚肉等瘦肉攝取動物性蛋白質。

目前仍未有能治療脂肪肝的藥物或手術,不過醫師可能會提供您降低風險之建議,例如:

  • 減少或避免攝取酒精
  • 控管膽固醇指數
  • 減重
  • 控制血糖

以下生活習慣與居家療法可幫助你對抗脂肪肝:

  • 遵從醫師指示服用糖尿病或降膽固醇藥物。
  • 維持每天運動 30 分鐘的習慣,降低脂肪、維持健康體態。

若您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最妥善的照護。

便便學問大!從大便顏色形狀看健康狀況

大便的作用是將我們體內不需要的雜質和廢物給排出來,上完廁所後,有沒有注意過自己的糞便長什麼樣子?其實從大便的各種特徵如:顏色、形狀、大小等,可以稍微判斷出自己的健康狀態。如果大便出現了不尋常的樣貌,可能代表身體出了一些狀況。所以,平時就要好好照顧腸道,讓便便呈現正常的模樣,才能避免一些疾病找上門!

正常的大便特徵

大便裡大致包含了未消化完的食物、蛋白質、細菌、鹽分,以及腸道製造和排出的其他物質,正常的大便可以從以下四個面向來斷定: 顏色:一般來說是棕色,呈棕色的原因和膽紅素(Bilirubin)有關,膽紅素是紅血球分解後形成的色素。 形狀:因為腸道是長條型的,所以便便也應當跟著腸道,形成長條狀。 大小:不應該是一顆一顆的,而是數公分長的條狀物,粗細度適當,以能夠舒服地排出來為主。 軟硬度:硬度應介於軟和硬之間,太軟或太硬都不好。

7種大便型態

根據布里斯托大便分類法(Bristol Stool Scale),不同類型的大便有不同的樣貌,以2,000人為樣本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便便可大略分成7類: 堅硬且呈現一塊一塊的,看起來像堅果,很難排出來。這樣像顆粒一般的大便,代表了便祕。 條狀,像香腸一樣,但表面凹凸不平,這表示有輕微便祕。 像香腸一般的條狀,表面有裂痕,這是正常的大便。 像香腸或蛇一樣的條狀,表面光滑,這也是正常的大便。 小小的,一團一團的,但軟軟的,邊緣光滑平整,很容易排出來,這表示身體缺乏纖維。 蓬鬆狀、糊狀,邊緣粗糙,這個狀態代表輕微腹瀉。 完全呈液體狀,沒有固體狀,代表糞便在腸子內快速移動,沒有形成正常的糞便,這是腹瀉的狀況。

5種大便顏色

大便顏色和吃進肚的食物,以及大便所含的膽汁多寡有關,膽汁由肝臟製造用來分解脂肪,一開始膽汁是淡黃綠色的,當體內的色素給了膽汁顏色後,會進入消化系統,經化學作用轉成棕色。而以下5種顏色的大便,各代表了不同的情形:

綠色:一般來說,綠色或淡綠色的大便是正常的,可能是因為吃了綠色蔬菜如波菜或羽衣甘藍(或稱芥藍),或喝了有綠色物質的飲料或是補充鐵質。如果是因為腹瀉而有綠色大便的話,則可能是因為食物在腸道內移動太快,膽汁來不及轉成棕色所致。 黃色:餵母乳的嬰兒大便常常呈現黃色,但若是黃色的大便看起來油油的,而且很臭的話,那可能代表身體消化食物的功能並不是很好。 白色或淺色:服用一些治療腹瀉的藥物,如次水楊酸鉍(Bismuth Subsalicylate),可能導致大便呈現白色。另一種可能就是糞便裡缺少膽汁,肝炎會讓膽汁無法進入大便裡;而膽結石或腫瘤,則可能讓運送膽汁的導管堵塞。 黑色:出現黑色糞便可能和服用一些藥物、補給品,或是食物有關。次水楊酸鉍、補充鐵質的補給品、黑甘草藍莓等,吃完後的大便顏色可能是黑色。另一個較嚴重的可能,就是消化道上半部出血了,可能的原因包括潰瘍、胃酸逆流造成的食道潰傷、良性腫瘤、癌症等。 紅色或淡紅色:如果發現大便是紅色或淡紅色的話,先想想自己是否吃了紅色的食物如甜菜、番茄,或是喝了含紅色物質的飲料,若沒有的話,則顏色來源可能是血。若顏色是鮮紅色的話,血可能是來自消化道的下半部。造成此現象的原因包含良性腫瘤、癌症、結腸炎、結腸長息肉、大腸憩室炎(Diverticular Disease,結腸壁上的囊所造成的疾病)、痔瘡等等。 5招保持腸道健康

當大便的顏色或型態有異樣時,代表身體可能有狀況,健康出問題。因此,平常就要讓腸道保持在健康狀態,以下有五招維持腸道健康的方式: 吃足夠的纖維:50歲以下的女性,每天要攝取25克,男性則是38克;50歲以上的女性,每天攝取21克,男性30克。 多喝水:一天要喝約1,800~1,900毫升的水,攝取纖維時,也要保持身體的水分充足。 多運動:可以讓腸道運作更正常、緩解便祕情況;壓力是造成不正常便便的原因之一,運動則可以紓解壓力。 吃益生菌:這種益菌可以從膠囊,或是一些優格、飲料裡攝取到,益生菌可以舒緩便祕和感染性的腹瀉。 可服用氫氧化鎂(Magnesium Hydroxide):氫氧化鎂常用來治療便祕,不建議患腎功能衰竭的病人服用,但對大部分的人來說是安全的。

腸病毒疫苗價格、保護力、副作用、接種對象、常見QA一次看

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的腸病毒疫情週報指出,四月份為腸病毒的流行季節,4/7~4/13一週的就診人數達9,256人,不僅較上週多出20%,且高於近十年同期,已接近腸病毒流行的警戒值11,000人次。

腸病毒疫苗於2023年7月上市開打,許多父母擔心孩子的健康安危,均有意安排接種,但又對新疫苗有許多疑問,例如:腸病毒疫苗保護力高嗎?副作用會不會很嚴重?接種後,就再也不會得腸病毒嗎?《Hello健康》為您整理腸病毒疫苗的接種對象、價格及副作用,一次解答關於疫苗的各種常見疑問。 腸病毒疫苗是什麼?

腸病毒為一群病毒的總稱,包含小兒麻痺病毒、克沙奇病毒、伊科病毒及腸病毒等,每種病毒還可分為多種型別,總共有數百種之多;其中以「腸病毒71型」最容易導致併發症及重症,5歲以下幼兒為感染該型腸病毒的高危險群。

近期上市的腸病毒疫苗,即針對腸病毒71型;由於腸病毒71型的併發症嚴重,重症及死亡風險較高,接種疫苗有助降低感染風險,減少重症機率。 腸病毒71型感染症狀

感染腸病毒71型的幼兒,除了發燒之外,八至九成會出現手足口病,症狀包括口腔潰瘍,手部、足部與臀部出現紅色丘疹或水泡;其他患者則出現單純口腔潰瘍的疱疹性咽峽炎或發燒性疾病,例如咳嗽、鼻塞等呼吸道感染症狀。 腸病毒71型感染併發症

腸病毒71型併發重症的主要致病機制為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尤其腦幹部位,可能併發症包括: 腦幹腦炎 腦脊髓炎 腦膜炎 心肌炎 心臟衰竭 肺水腫 肺出血 急性肢體無力

腸病毒71型疫苗價格、保護力及副作用

目前衛生福利部疾管署核准上市的腸病毒71型疫苗有兩個廠牌,分別為國光(由旗下安特羅生技研發)及高端,以下介紹兩支疫苗的接種年齡、次數、保護力及價格: 國光/安特羅疫苗 接種對象:2個月以上,6歲以下嬰幼兒 接種次數:2劑 兩劑間隔時間:28天 保護力:目前僅血清保護率達標(98.31%),須執行確定性試驗證明臨床效益 價格:$3600~4000元 國光/安特羅疫苗副作用及發生比例

不良事件 注射後7天內的發生比例 局部性 疼痛 21.5% 壓痛 17.5% 發紅 13.4% 腫脹 7.3% 瘀青 3.8% 全身性 發燒(≧38度) 10.3% 噁心、嘔吐 6.5% 腹瀉 6.8% 食慾降低 12.5% 疲勞 10.7%

高端腸病毒疫苗 接種對象:2個月以上,6歲以下的嬰幼兒 接種次數:2個月以上至2歲嬰幼兒為2+1劑;2歲至6歲兒童為2劑 兩劑間隔時間:兩劑間隔56天,接種第1劑時未滿2歲,建議於第1劑後1年接種追加劑。 保護力:96.8% 價格:預計為$4300元 高端疫苗副作用及發生比例

不良事件 注射後7天內的發生比例 局部性 疼痛 23.3% 腫脹 12.1% 發紅 11.2% 硬節 6.7% 瘀青 4% 全身性 發熱 23.1% 煩躁不安 20.4% 食慾減退 18.9% 嗜睡 12.4% 腹瀉 11.7% 噁心、嘔吐 10% 皮疹 5.7% 四肢活動受限 5.5%

腸病毒71型疫苗比一比

廠牌 國光/安特羅 高端 接種對象 2個月以上,6歲以下嬰幼兒 2個月以上,6歲以下嬰幼兒 接種次數 2劑 2個月以上至2歲嬰幼兒為2+1劑;2歲至6歲兒童為2劑 兩劑間隔時間 28天 兩劑間隔56天,接種第1劑時未滿2歲,須於第1劑後1年接種追加劑。 保護力 目前僅血清保護率達標(98.31%),須執行確定性試驗證明臨床效益 96.8% 副作用 局部疼痛或發紅、發燒及食慾降低 局部疼痛、發燒、煩躁不安及食慾減退 價格 3600~4000元 尚未公佈 疫苗仿單 安拓伏腸病毒71型疫苗 ⾼端腸病毒71型疫苗

腸病毒疫苗常見Q&A 1.該讓小孩打腸病毒疫苗嗎?

眾多腸病毒型別中,以腸病毒71型的併發症最為嚴重,重症風險最高;施打疫苗雖只能預防腸病毒71型,但可有效避免幼兒感染該病毒後,導致重症或死亡的風險,家長們可綜合各面向考量,決定是否讓孩子施打。 2.接種腸病毒71型疫苗後,還會得腸病毒嗎?

腸病毒型別有數百種,感染腸病毒時,患者可能感染任何一種型別的腸病毒,因此接種腸病毒71型疫苗,還是可能感染其他型別的腸病毒。 3.腸病毒71型疫苗價格多少?有公費疫苗嗎?

國光/安特羅腸病毒疫苗的單劑價格為$3600~4000元,完整接種兩劑的價格約需$8000元;高端腸病毒疫苗的價格尚未公佈,但預計單劑價格也會落在$4000元上下。

由於腸病毒71型疫苗只能預防該型別的腸病毒,近年國內腸病毒71型也較少見,所以目前衛福部規劃以自費為主。

病毒性腸胃炎

病毒性腸胃炎的定義

病毒性腸胃炎(Viral gastroenteritis),俗稱腸胃型感冒(Stomach flu)是一種腸道感染,通常伴隨著水性腹瀉、腹痛、噁心、嘔吐,有時還有發燒等症狀。若是嬰兒、老人或是免疫系統受損的人得到病毒性腸胃炎,嚴重的個案可能會死亡。(推薦閱讀:腸病毒症狀初期?潛伏期幾天?多久會好?大人兒童差異?)

病毒性腸胃炎非常普遍,任何年齡層的人都可能會得到,但是是有方法降低得的機率,請與醫師討論以獲更多資訊。 病毒性腸胃炎的症狀

下列為常見的病毒性腸胃炎症狀: 通常為水樣便(非血便,若有血便代表可能感染的症狀很嚴重)。 腹部絞痛。 噁心、嘔吐。 有時會肌肉痠痛或頭痛。 輕微發燒。

本篇文章並未列出所有腸胃炎的症狀,若仍有疑慮請詢問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若有下列症狀就建議就醫: 持續 24 小時以上都無法控制腹瀉流失水分。 嘔吐症狀超過兩天,或是有吐血的情況。 全身脫水:脫水的症狀包括嚴重的口乾舌燥、尿液呈深黃色或是幾乎沒有尿液、全身非常虛弱、頭暈、眼花撩亂等。 腸胃道出血。 成人高燒超過 40°C,小孩超過 39°C。(推薦閱讀:破解小孩發燒8迷思~千萬別洗冷水澡) 病毒性腸胃炎的原因

最常得到病毒性腸胃炎的原因,是與感染的病患有接觸,或是吃到受汙染的食物或水。有許多病毒都會造成腸胃炎的症狀,如:諾羅病毒(Noroviruses)、輪狀病毒(Rotavirus)等。(推薦閱讀:盲腸炎還是闌尾炎?了解原因症狀,別怕開刀

病毒性腸胃炎的風險因素

下列為可能使人得腸胃炎的風險因素: 年幼的孩童:還在托兒中心的小孩會因為免疫系統還不夠強,所以特別容易受感染。 老人:老人的免疫系統會隨年齡慢慢變差,尤其像安養院內的老人,會因為群居更容易感染。 密集居住:任何密閉而且群聚處,都可能會是病毒性腸胃傳染之處。 免疫系統較弱的人:所有免疫系統較弱的人,得病毒性腸胃炎的風險也較高 ,如HIV感染者和愛滋病患者、接受化療的癌症病患等。

病毒性腸胃炎的診斷與治療

本篇文章不代表任何醫療建議,請諮詢醫師以獲更多資訊。 如何診斷腸胃炎?

醫師會依據患者的症狀進行檢查,來判斷是否得了病毒性腸胃炎,有時也會問患者居住的社區是否也有人也得腸胃炎。醫師也可能會進行糞便快篩,檢測是否有輪狀病毒、諾羅病毒、細菌感染或寄生蟲。 如何治療腸胃炎?

目前針對病毒性腸胃炎並沒有確切的治療方式,因為服用抗生素對殺死病毒沒有太大的效果,而且過度服用抗生素還會導致某些細菌產生抗藥性。所以一般而言,一開始的治療方式都是採自我照護的居家療法。

病毒性腸胃炎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以下的生活模式與居家療法可能有助於對抗病毒性腸胃炎: 選擇較清淡的液體進食,像是喝水或是清湯,請避免飲用含咖啡因的飲品或是飲酒。 選擇較好消化的食物,像是蘇打餅乾、白吐司、香蕉、米飯或雞肉。若吃完仍有噁心感,請不要再進食。 在病情沒有好轉之前,不要進食,尤其是乳製品、含咖啡因或酒精的食物、尼古丁、高油或高度加工的食品。 一定要多休息,因為生病和脫水的狀況會讓人疲憊不堪。

若仍有任何問題,請與醫師討論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天氣熱常拉肚子?夏季4大腸胃病:除了腸病毒還有「這致命疾病」

許多人都會趁著暑假出門遊玩,但是台灣高溫又潮濕的氣候,也容易潛藏某些疾病風險。夏天常發生的疾病,除了蚊蟲滋生所造成的蟲媒傳染病,還有病菌造成的腸道傳染病,例如桿菌性痢疾、傷寒、副傷寒及細菌性腸胃炎、腸病毒等,本文將介紹這些疾病的症狀及如何預防。(推薦閱讀:病毒型腸胃炎)

1.腸病毒

腸病毒(Enteroviruses)屬於小RNA病毒科(Picornaviridae),為一群病毒的總稱。腸病毒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臺灣地處亞熱帶,全年都有感染個案發生,一般腸病毒感染主要常見症狀為手足口病或皰疹性咽呷炎(Herpangina)。腸病毒的主要傳染途徑多是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接觸到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也可能感染。此外,新生兒可能透過胎盤、孕婦分娩過程或出生後直接接觸等途徑感染腸病毒,潛伏期約2~10天會出現症狀。

症狀

症狀包含發高燒、流鼻水、打噴嚏、咳嗽和全身疼痛。 預防方法 堅持正確洗手五步驟:濕、搓(至少20秒)、沖、捧、擦。 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提昇免疫力。 新生兒及嬰兒多餵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在接觸或哺育新生兒前要用肥皂洗手,必要時務必更衣、戴口罩,也盡量避免太多人接觸新生兒。 兒童玩具,特別是毛絨玩具要經常清洗、消毒,清洗後可以放在乾燥的環境曬曬太陽。

延伸閱讀:勤洗手遠離腸病毒:認識腸病毒和預防方法

2.細菌性腸胃炎

常引起細菌性腸胃炎(Bacterial Gastroenteritis)的致病菌有腸炎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沙門氏桿菌(Salmonella)、病原性大腸桿菌(Entero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金黃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仙人掌桿菌(Bacillus cereus,蠟樣芽孢桿菌)及霍亂弧菌(Vibrio cholerae)等。 症狀

症狀會持續3至7天,除了上吐下瀉外,也可能合併發燒;若是由食物中毒所引起的腸胃炎,症狀則會持續1~3天。 預防方法 經常洗手,尤其是進食前,如廁後。 避免生食生魚片、生蠔等海鮮,若要食用,需注意新鮮及適當冷藏。 選購水洗蛋,少吃半熟的蛋。 避免食用隔餐食物。 避免飲用未煮沸水,及不合格之礦泉水。 常前往開發中國家,為預防旅行者腹瀉,可攜帶鉍鹽(次碳酸鉍錠,有抑制小腸分泌及抗菌作用)。

3.桿菌性痢疾

桿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是由志賀桿病菌(Shigellosis)感染所引起的急性腸道疾病。 症狀

感染後常見症狀如腹瀉(每天 8~10 次以上)、發燒、噁心、嘔吐及腹痛等症狀,桿菌性痢疾感染常發生在擁擠或是可能接觸排泄物的地方,例如:監獄、托兒所、療養院等,另外,在自來水不普及、環境衛生條件較差的地方,或食用汙染的水源或食物等都特別容易引起流行。 預防方法

若要預防桿菌性痢疾,最好的方法就是注重手部衛生,養成勤洗手的習慣,在用餐、如廁或更換尿布後,以及接觸病人後和接觸食物前,都要確實用肥皂和清水洗手,並且要建立好完善的沖水式馬桶的廁所,廁所內要有阻絕或消滅蒼蠅的裝置,充分供應衛生紙及設置洗手臺,水源或蓄水設施與污染源(如化糞池)應距離 15 公尺以上,供水系統的原水必須淨化處理並加氯消毒。 4.傷寒及副傷寒

傷寒及副傷寒(Typhoid Fever and Paratyphoid Fever)都是細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病原菌分別為傷寒桿菌及副傷寒桿菌,多數發生在自來水不普及或環境衛生較差的地區。感染的途徑多是因為吃到患者、帶菌者糞便或尿液所污染的食物、水。食物如貝類、水果、蔬菜都可能遭受汙染而成為傳染媒介,帶菌者處理食物也可能會污染食品。除此之外,蒼蠅也可能散布病菌。

症狀

感染傷寒或副傷寒後會出現持續性發燒、頭痛、厭食、腹痛、身軀出現紅疹、咳嗽、便秘或腹瀉等。傷寒若不治療,可能會造成小腸出血或穿孔;副傷寒之症狀較輕,死亡率也較低。(推薦閱讀:超級傷寒首例!病毒抗藥性強且會致命) 預防方法

食物要充分煮熟,並以熱食為宜;不吃生食,不食用路邊攤食品,飲水煮沸或使用瓶裝之礦泉水,並保持良好衛生習慣,飯前及便後一定要澈底洗手,才能有效防範感染。

疾管署提醒如欲前往傷寒流行疫區旅遊、經商或探親的民眾,可考慮接種傷寒疫苗,並於出國前向旅遊醫學門診醫師諮詢。

預防傷寒、副傷寒、細菌性腸胃炎和腸病毒的最重要方式,就是養成正確使用肥皂洗手的習慣,特別是飯前飯後、用餐前及上廁所後;飲用水須加氯消毒或煮沸處理,避免飲用生水;盡量選用熟食,甲殼類海鮮建議蒸煮 10 分鐘以上才食用,食物最好冷藏保存,尤其沙拉或冷盤;廚房和餐廳等烹煮食物的地方,也要要經常清除垃圾,廁所加裝紗窗,避免蒼蠅孳生;如果育有新生兒,特別注意兒童玩具要經常清洗、消毒。

勤洗手遠離腸病毒:認識腸病毒和預防方法

3~10月是腸病毒(Enterovirus)肆虐的季節,還記得就讀小學時,學校經常宣導「天天勤洗手,腸病毒遠離我」的口訣,但或許你不知道,腸病毒其實是一群病毒的總稱,屬於幼兒常見疾病,包含小兒麻痺病毒(Poliovirus)、克沙奇病毒(Coxsackievirus)、伊科病毒(Echovirus)及腸病毒68型後等60餘型。本文將介紹腸病毒的傳染途徑、症狀及預防方法。

腸病毒傳染途徑與潛伏期

在臺灣,腸病毒的高峰通常是五月底至六月中,而九月開學季也有一波。腸病毒只會由人傳人,主要經由腸胃道(糞口、水或食物污染)或呼吸道(飛沫、咳嗽或打噴嚏)傳染,也可能經由接觸病人皮膚水泡的液體而感染,此外,新生兒則可能透過胎盤、孕婦分娩過程或產後接觸等途徑感染。感染腸病毒後,約二到十天會開始出現症狀,但在發病前數天,喉部與糞便就可發現病毒且具有傳染力,通常以發病後一週內的傳染力最強。感染腸病毒痊癒之後,只會對這次感染的型別免疫,還是有機會再得到其他類型的腸病毒。

(同場加映:冬天狂腹瀉嘔吐?諾羅病毒來襲要小心)

腸病毒症狀及併發症

雖然說腸病毒是幼兒常見疾病,但並不代表成人不會感染,只是感染的症狀比較輕微,症狀包含發高燒、流鼻水、打噴嚏、咳嗽和全身疼痛。腸病毒的病毒型別,以及感染後較常見的臨床症狀分別如下:

小兒麻痺病毒:台灣因為有疫苗接種,所以小兒麻痺病毒已經根除。 腸病毒71型:五歲以下幼兒為重症高危險群,常見的症狀是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特徵為發燒及身體出現小水泡,主要分布於口腔黏膜及舌頭,或是軟顎、牙齦和嘴唇,四肢則是手掌及腳掌、手指及腳趾,都有可能起水泡。 腸病毒D68型:幼兒感染後亦可能引起嚴重的呼吸道或神經系統症狀。 克沙奇A型病毒:疱疹性咽峽炎(Herpangina),症狀包含突發性發燒、嘔吐及咽峽部出現小水泡或潰瘍。 克沙奇B型病毒:流行性肌肋痛,特徵為胸部突發陣發性疼痛,且持續數分鐘到數小時,合併發燒、頭痛,以及短暫噁心、嘔吐和腹瀉。嚴重時可能引發嬰兒急性心肌炎及成人心包膜炎,特徵為突發性呼吸困難、蒼白和嘔吐,心跳過快則很快地會演變成心衰竭、休克甚至死亡。 伊科病毒(Echovirus):主要威脅新生兒,初期症狀包括發燒、食慾不佳、活動力下降、躁動不安、皮膚出現紅疹、腹瀉或嘔吐,嚴重時可引發心肌炎(Myocarditis)、肝炎(Hepatitis)、腦炎(Encephalitis)、新生兒敗血症等,可能致命。

如果幼兒感染腸病毒後的七天內出現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肌躍型抽搐(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症狀,就可能是腸病毒重症,須立即送到大醫院就醫。

(查看「腸病毒重症醫療網」責任醫院名單) 腸病毒的預防方法

腸病毒並沒有特製的藥物或疫苗,只能採取支持療法,如退燒、止咳、打點滴等,所以想要預防腸病毒,只能靠個人衛生保健和環境消毒。腸病毒適合在濕、熱的環境下生存與傳播,室溫可存活數天,4℃可存活數週,冷凍下可存活數個月以上,但在50℃以上的環境,很快就會失去活性,所以乾燥的環境、食物經過加熱處理,或將內衣褲浸泡熱水,都可減少腸病毒傳播。台灣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提供以下注意事項,可以預防腸病毒: 堅持正確洗手五步驟:濕、搓(至少20秒)、沖、捧、擦。 均衡飲食、適度運動及充足睡眠,提昇免疫力。 新生兒及嬰兒多餵母乳,以提高抵抗力。 生病時,應儘速就醫,請假在家多休息。 注意居家環境的衛生清潔及通風。 避免出入人潮擁擠,空氣不流通的公共場所。 儘量不要與疑似病患接觸,尤其是孕婦、新生兒及幼童。 在接觸或哺育新生兒前要用肥皂洗手,必要時務必更衣、戴口罩,也盡量避免太多人接觸新生兒。 兒童玩具,特別是毛絨玩具要經常清洗、消毒,清洗後可以放在乾燥的環境曬曬太陽。

脹氣怎麼辦?速懂消脹氣最快方法、食物,立即解決胃脹氣!

多數人都了解脹氣的不舒服,除了肚子腫脹、不停打嗝或放屁外,有時還伴隨著腸胃絞痛或悶痛;究竟胃脹氣該怎麼辦?吃什麼才能消脹氣?《Hello健康》為您介紹3個消脹氣方法,以及消脹氣可以吃的4種食物,幫助您立即解決脹氣困擾。

胃脹氣怎麼辦?少吃7大脹氣食物

脹氣的體質因人而異,若您是經常脹氣的人,建議少吃下列7種產氣食物: 豆類:豆干、豆腐、豆漿、大豆、豌豆、紅豆、綠豆 根莖類:地瓜、芋頭、馬鈴薯、南瓜、玉米、山藥、糯米 十字花科蔬菜:綠白花椰菜、紅白蘿蔔、高麗菜、青椒、洋蔥、小白菜、大白菜、蘆荀 高油及高熱量食物:速食、鹹酥雞、蛋糕、餅乾 奶類及乳製品:牛奶、調味乳或其他乳製品 碳酸飲料:汽水、啤酒、氣泡水 經過發酵的食物:麵包、饅頭

胃脹氣可以吃什麼? 4大消脹氣食物 藜麥、燕麥:藜麥和燕麥都富含纖維,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減少食物在腸胃停留及發酵的時間。 鳳梨鳳梨所含有的鳳梨酵素,能夠適應腸胃道不同的酸鹼值,幫助分解食物的蛋白質,促進消化及排氣。 西瓜、芹菜、黃瓜:脹氣有部分是因為便秘、食物在腸道停留過久所致;西瓜、芹菜和黃瓜皆含有纖維及豐富水分,可改善便秘問題,而且熱量低、負擔少。 含有一種蛋白酶,可幫助分解蛋白質,並具有促進排氣、舒緩噁心的功效。 喝什麼可以消脹氣?

綠茶綠茶能夠緩解腸胃不適、促進腸道蠕動,並含有抗氧化劑,對於維持身體健康有正面幫助。 水:雖然脹氣時喝水似乎會讓肚子更脹,但「水分」是腸胃消化及蠕動的重要成分,因此建議每天都還是要攝取「體重 x 30~40ml」的飲水量;一位60公斤的成人,每日的理想飲水量為1800~2400ml。(延伸閱讀:一天喝水量上限多少?怎麼計算正確飲水量?每天多喝水8大好處)

消脹氣最快3方法,立即解決胃脹氣! 起身走動、散步:在家四處走動、伸展,或是吃完晚餐後外出散步,都有助於消化、消除脹氣。(延伸閱讀:飯前運動還是飯後運動?一表看懂吃飽飯後多久可以運動!) 按摩腹部:在飯後30分鐘至1個小時,順時鐘輕柔按摩腹部外圍,可促進腸胃蠕動。 抱腿排氣:平躺於地面上,抬起一腳並用雙手環抱膝蓋約30秒,接著換另一隻腳,如此反覆約3~6組,幫助腸道排氣。

容易胃脹氣的6種生活習慣

吃東西又快又急,沒咬幾口就吞下 每一餐的食物份量都偏多 習慣邊吃東西邊講話 常吃口香糖 習慣用吸管喝飲料 經常吞口水

黑便:原因、症狀、診斷、治療、改善方式

黑便的定義與相關症狀

黑便是指糞便呈現黑紅色或黑色,伴隨有腐臭味的黑便或瀝青便可能是上消化道出現問題的癥兆,不過,大部分黑便的產生原因都只是因為吃了黑色食物或鐵質攝取。

黑便有多常見?

黑便十分常見,任何年齡層的人都可能發作,不過只要避開危險因子,就能有效降低發作的風險。 黑便有哪些症狀

黑便的相關徵兆及症狀:

吐血 暈眩 頭暈

黑便的原因

常見造成黑便的原因只是因為攝取了富含鐵質的食物,例如菠菜藍莓甘草糖,食用鐵質補充品或其他含有鉍(Bismuth)的藥物,而影響食道或胃部以上消化道的疾病會造成出血,這些內出血進入消化系統後形成的潛血反應檢查就會導致黑便,例如:嚴重食道炎(Severe esophagitis)、食道內膜發炎 (Inflammation of esophageal inner lining)、食道潰瘍(Esophageal ulcers)、黏膜層潰瘍(Ulcerations of mucosa)、食道靜脈曲張(Esophageal varices)。 服用藥物或止痛藥造成的胃壁黏膜發炎或胃潰瘍等胃炎(Gastritis)也會導致出血,而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的出血經常會有小量的血液通過消化道而造成黑便。 食道癌、胃癌及其他上消化道系統、結腸或直腸的癌症出血。 其他胃腸道疾病例如憩室炎(Diverticulitis)、結腸炎(Colitis)、腸炎(Enteritis),克隆氏症(Crohn’s disease)及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 colitis)等腸道炎症都會使糞便顏色變黑。 消化道血管的異常或影響血管的病變都會造成出血,同樣地,任何食道、胃部損傷或刺激不適導致的出血也會引起黑便。 緊急腸道病症,例如:壞死性小腸結腸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則會引起嚴重發炎及腸黏膜壞死而且也是黑便的成因、腸套疊(Intussusception) 是潛在致命疾病之一,因為近端的腸子套入遠端的腸子內,造成腸子的阻塞,進而形成黑便。 放射線治療(Radiation therapy)所影響的部位與消化道有關時也會造成黑便,有些狀況下,因血型不符輸血導致的不良反應,血管的過敏反應引起血管稠化及出血,稱為血管炎(Vasculitis)。 少見的細菌感染,例如炭疽桿菌(Anthrax)等緊急病症都會引發出血和黑便。

以上是例舉造成黑便的常見原因,請諮詢您的醫師做更精確的診斷。 黑便的症狀

若有以下情形,請立即去看醫師: 有消化道出血病史 黑便伴有腐臭味 持續黑便 吐血 頭暈或眩暈 血便

若您有疑慮或出現上述症狀,請諮詢您的醫師。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太一樣,最好與醫師討論,才能獲得最妥善的治療。 改善黑便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下列生活調整及居家療法可能有助於改善黑便: 依據美國癌症協會(American Cancer Society)建議,有痔瘡(Hemorrhoids)的癌症患者,在醫師指示下使用軟便劑可使排便順暢及減少排便出血,坐浴也能有效緩解痔瘡疼痛並避免出血。 降低攝取高熱量、高脂肪食物、避免油炸、辛辣食物,戒菸、限制酒精攝取、避免刺激胃黏膜的飲食習慣,多攝取蔬果、高纖維食物,多喝水、養成規律運動等生活習慣的調整都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健康。

若您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最妥善的照護。

大便失禁:定義、原因、症狀、治療、改善方法

大便失禁的定義

大便失禁是一種排便不正常的情況,主要是因為,人們在正常的情況下,都能夠定期的排便,但對於腸道控制出問題的人來說,半夜失禁的狀況則是一件常見的事。

人們進食後,腸道內會產生,混和未消化的食物、細菌、黏液等固體型態的死細胞,稱為糞便。而糞便通過腸道,經過直腸,最後從肛門排出,整個過程稱為排便。若過程中發生問題,尤其是您無法控制何時排便,可能就會導致大便失禁,而且這種情形通常讓人尷尬不已。不過,幸運的是,大便失禁不是一種嚴重的疾病,並有方法可以治療。 大便失禁有多常見?

這種情形十分常見,任何年齡層的人都可能發作,不過只要避開危險因子,就能有效降低發作的風險。 大便失禁的症狀

大便失禁的症狀十分明顯,就是您的排泄物不受控制而排出。大便失禁有可能跟其他疾病同時發生,例如:腹瀉或便秘,若您有發生上述2種症狀,請您多留意,因為您可能有大便失禁的風險。一旦此症狀影響您的日常生活,請去看醫師。千萬不要過度相信自己的直覺會沒事,因為一旦肛門括約肌(Anal sphincters)無法控制,事情將會變得十分棘手。 什麼時候應該去看醫師?

若您出現未列於上述的症狀或有任何疑慮,請諮詢您的醫師。每個人的狀況都不太一樣,最好與醫師討論,才能獲得最妥善的治療。 大便失禁的原因

肛門括約肌受損,是最本症狀發生最常見的原因。肛門括約肌是掌管肛門周圍的肌肉,因此若您的括約肌或神經受損,就會失去控制排便的能力,導致糞便意外外洩,最糟的情形可能會完全失去控制。

而其他因素會導致大便失禁,就是腹瀉或便秘,它們是兩種常見的腸道症狀。而您的腸道發炎,有時候也是造成此症狀的原因之一。上述提到的相關疾病,都會影響消化道功能,且造成您的神經損傷,並導致肌肉無法自主收縮。另外,晚期的阿茲海默症也會影響您腸子的蠕動能力,並導致大便失禁的症狀出現。 大便失禁的風險因素

大部分的人這一生中,都有可能罹患大便失禁的風險,特別是伴隨著便祕或腹瀉。且自然產的女性,罹患失禁的風險更是比別人多了一倍。除此之外,老年人大便失禁的風險也比較高,因為隨著老化,腸道相關的症狀也更容易出現。 大便失禁的診斷及治療

以下資訊並非醫療診斷,想要有進一步的資訊,請隨時諮詢您的醫師。 如何診斷大便失禁?

醫師首先會進行身體檢查,確認造成您失禁的原因。探肛檢查是用來檢測您括約肌的收縮能力,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測試,如糞便測試及內視鏡檢查。內視鏡檢查是將一根管子插入肛門,檢查是否有潛在的消化道疾病,若醫師懷疑您有神經受損,則可能會進行神經學檢查。有時,醫師甚至會使用超音波來確認您的肛門及直腸壁是否有問題。 如何治療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的治療方法取決於您病情的嚴重程度,從非手術至手術的治療都有可能。

非手術的治療包含服用藥物、改變飲食習慣、多喝水、特定運動來訓練腸道等。 若一般的治療手段無法解決,則需要進行手術或其他侵入性的治療方法。

改善大便失禁的生活調整及居家療法

下列生活調整及居家療法可能有助於改善大便失禁: 練習凱格爾運動。 藉由紀錄飲食內容來改變飲食習慣,攝取足夠的纖維及多喝水。 若您患有大便失禁,可參考下列實用小技巧:

出門前上廁所。 若您無法控制,可穿著寬防漏內褲或護墊。 攜帶替換衣物。 熟知您周遭的公共廁所。 服用藥物以減少異味產生。

若您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最妥善的照護。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