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固醇藥膏副作用很多?6大迷思破解!正確皮膚擦法公開

類固醇藥膏副作用很多?6大迷思破解!正確皮膚擦法公開

類固醇藥膏是十分常見的外用藥物,儘管藥效優異卻伴隨惡名昭彰的副作用,許多人不是害怕使用,便是將類固醇藥膏當成萬用藥。

但你知道,某些皮膚問題使用類固醇藥膏,反而易使症狀加重嗎?然而,在符合規範的使用下,類固醇藥膏不僅副作用極低,還可快速改善症狀,減少藥劑吸收。

究竟我們該對類固醇抱有什麼態度?就讓《Hello健康》和你分享類固醇藥膏的副作用,教你如何使用類固醇藥膏(1天擦幾次、擦多少的量),以及解答類固醇藥膏常見6大迷思。

類固醇藥膏副作用

類固醇具備抗發炎、調節免疫的作用,而類固醇藥膏依據強度、劑型(如軟膏、乳膏等)則區分成許多種類,不同強度和劑型適用的疾病與部位皆不一樣。(延伸閱讀:類固醇藥膏強度分7級,皮膚癢該擦哪款?超詳細類固醇藥膏選用指南!)

常見的類固醇藥膏副作用如下: 皮膚損傷:長期使用皮膚會變薄、變紅,胯下、腋下、前臂和背部等部位則容易出現皮膚萎縮或紫斑。 臉部病灶:臉部顏色變紅,血管變得更加明顯,臉上容易出現青春痘和毛囊炎。 引發感染:若使用於黴菌、病毒感染之病症,可能因類固醇抑制人體免疫能力,而導致感染惡化。 體內吸收:若使用量過多,可能因皮膚吸收而影響全身系統,提高糖尿病、高血壓、肌肉不適及月亮臉等病症的風險。

由上述說明來看,類固醇藥膏確實存有多種副作用,但若使用方法正確,不僅可將類固醇藥膏副作用影響降到最低,更可在短時間內改善皮膚問題。

無論是治療過敏、風濕炎症、免疫和皮膚疾病,當免疫反應較強烈時,即可透過類固醇適時踩下煞車,讓症狀獲得更良好的控制。因此,在皮膚出現問題時,依據醫師指示以正確方法適量且定期地塗抹患部,才可盡速改善病況。

若使用不當或未按照醫囑定期使用,不僅可能吸收多餘的藥劑,病情也可能反覆發作,造成未來需要花費更多心力、時間與金錢來治療,也會增加身體負擔。 類固醇藥膏6大迷思 1.類固醇藥膏擦越厚越好?

類固醇藥膏使用上以可覆蓋患部為主,用量僅需薄薄一層。由於不同身體部位,藥劑的吸收能力也會不同,因此每個部位所需塗抹的分量也會不同。

讀者們可使用以下「指尖用量表」簡易估算塗抹分量:

FTU(Finger tip unit)意為指尖單位,意指將藥膏像擠牙膏一樣,擠在手指指尖上。1FTU所含藥膏量約0.5公克。 手掌兩面:1 FTU 腳掌兩面:2 FTU 胸部和腹部:7 FTU 背部和臀部:7 FTU 單條腿:6 FTU 單隻手臂:3 FTU 臉部和頸部:2.5 FTU

2.類固醇藥膏止癢效果不好,1天要擦好幾次?

一般而言,類固醇的作用是藉由讓皮膚消炎,進而逐漸達到止癢效果,並無立即性止癢功效,但部分類固醇藥膏會添加抗組織胺、薄荷或局部麻醉藥,以增強使用後的快速止癢效果。

若患者一天當中重複塗抹類固醇於同部位數次(超過建議次數),雖然會進一步舒緩患部或發癢處症狀,但也會提高藥劑吸收量與副作用,因此建議一日塗抹1~2次即可。

3.類固醇藥膏能治療所有皮膚問題?

在許多人的觀念中,類固醇藥膏是他們家中的「常備用藥」,只要皮膚搔癢不止,就會拿家人或家中未使用完畢的類固醇藥膏來塗抹。

但由於類固醇藥膏的強度可分為7級,未經醫師建議擅自塗抹,不僅未達到理想療效,甚至可能因過敏或藥效過強而引發其它症狀。因此建議先與醫師諮詢後再行使用。

有感染之虞者 應避免使用類固醇

黴菌感染皮膚病和開放性傷口千萬不要使用類固醇藥膏。舉凡香港腳、股癬、灰指甲皆為夏日常見的黴菌感染皮膚病,患者的典型症狀為圓圈型或環狀脫屑,並會出現水泡、紅、癢及脫皮等與濕疹類似的症狀。

由於類固醇具有免疫抑制功效,使用類固醇藥膏塗抹感染處,不僅無法殺死黴菌,更可能使病況惡化。而開放性傷口則可能因為類固醇而抑制傷口癒合,延後痊癒時間。

4.擦類固醇藥膏讓皮膚變薄,能不擦就不擦?

長期使用類固醇藥膏確實容易出現皮膚變薄、萎縮等副作用,也可能造成毛囊發炎、刺痛及感染,但若依照上述方式,根據醫師指示正確使用,副作用的風險極低。

若因擔憂副作用而未按時正常擦藥,導致病情惡化,以至未來反覆就醫或必須使用更強效的藥膏治療,反而得不償失。 5.很多地方都很癢,一次擦整片效果更好?

類固醇藥膏應使用於患部,塗抹面積過大,反而會讓皮膚吸收多餘藥劑,提高副作用風險。建議以上述FTU指尖單位用量表,依據不同部位,在患部上塗抹適量藥膏。 6.類固醇藥膏皮膚會變黑?

人體皮膚若出現發炎情況(如青春痘、濕疹),黑色素細胞會因刺激而產生較多黑色素,長期下來色素便會在皮膚內累積與沉澱,導致膚色變深。(延伸閱讀:是痣還是瘤?黑色素瘤的類型、症狀與治療

然而,正處發炎期時,皮膚血管擴張造成皮膚變紅,因此看不到色素沉澱,但隨著類固醇藥膏逐漸發效,皮膚消炎,底下的色素沉澱便會頓時變得顯眼。

若有美白考量者,可詢問皮膚科醫師或藥師,有無相關藥物或雷射可淡化黑斑。

鼻塞、流鼻水?是感冒還是鼻子過敏?一分鐘看懂過敏和感冒差異

盧小妹妹最近每天晚上睡覺都張著嘴呼吸,鼻塞非常嚴重,早上起床又一直打噴嚏、流鼻水。劉媽媽心想:「明明前陣子感冒剛好,怎麼又突然出現感冒的症狀了」,一邊泡著維他命C給小朋友喝。

其實如流鼻水、鼻塞等疑似感冒症狀,卻也可能是台灣人好發疾病——過敏所導致。根據衛福部統計,國人因過敏而就醫者高達355萬人,其中0~15歲便佔21.8%。

究竟該如何分辨過敏與感冒?以下《Hello健康》為你說明過敏、感冒、鼻竇炎的差異,讓家有過敏兒或過敏患者,即早對症下藥,改善生活與健康狀態。

過敏性鼻炎、感冒、鼻竇炎的差異 1. 過敏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症狀與感冒初期症狀十分雷同,典型症狀包括透明水狀鼻涕、打噴嚏、鼻塞、鼻子癢、眼睛癢。如鼻涕倒流則會導致喉嚨乾癢,發出清喉嚨的聲音與慢性咳嗽,因此過敏性鼻炎也可能引發咳嗽。

過敏性鼻炎和感冒最顯著的差異在於「癢」。過敏性鼻炎大多伴隨著鼻子、眼睛、耳道深處、喉嚨等部位出現搔癢情形,因此在辨別症狀是否為過敏性鼻炎時,可注意上述部位是否發癢來作為判斷基準之一。

此外,過敏性鼻炎的患者有時也會出現過敏性結膜炎,造成結膜及眼瞼發癢、眼睛紅腫、流淚、畏光,並可能併發中耳積水。若因長期鼻塞而張口呼吸,喉嚨也會容易發炎。若你符合以上症狀,應及早就醫接受醫師的專業診斷及治療。 2. 感冒

感冒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所導致,又以鼻病毒(Rhinovirus)最為常見,初期症狀以鼻部症狀為主,如流鼻水、鼻塞、打噴嚏,後期則可能出現咳嗽、喉嚨痛、頭痛、發燒、身體痠痛及疲倦等症狀。

因此以初期症狀來看,感冒和過敏性鼻炎非常相似,不過感冒大多會於7~10天內緩解,過敏性鼻炎症狀則會依過敏的因素,如季節性、全年性、環境等多種因素持續不同時間,但整體來說持續時間皆較久,長至數週、數月皆有可能。(延伸閱讀:吹冷氣總打噴嚏?6 種夏季感冒並非流感

3. 鼻竇炎

多數急性鼻竇炎皆為濾過性病毒感染,但有時鼻竇也會因續發性細菌感染而形成急性鼻竇炎(僅0.5~2%),常見細菌有肺炎鏈球菌(20~34%),其次為流感嗜血桿菌(22~35%)、卡他莫拉菌(2~10%)。 (延伸閱讀:肺炎鏈球菌疫苗比一比!成分、副作用、公費施打條件報你知)

典型鼻竇炎的症狀包括兩頰或前額脹痛、咳嗽、黃鼻涕倒流、黃綠色膿鼻涕等,不同於過敏性鼻炎的透明水狀鼻涕。

鼻竇炎依發病時間可細分為: 急性:4週內痊癒 亞急性:病程大於4週而小於12週 復發性急性:1年發作4次以上 慢性:症狀持續12週以上

過敏性鼻炎、感冒、鼻竇炎治療方法

1. 過敏性鼻炎治療 透過居家觀察找出並遠離過敏原(塵螨、菸、黴菌、貓毛)。 藥物治療,如消炎藥、抗組織胺、類固醇鼻腔鼻噴劑等。 若病患合併鼻息肉或鼻道結構異常,如鼻中隔彎曲、慢性肥厚性下鼻甲、腺樣體肥大等,而且對藥物治療反應不佳,則可輔以手術治療鼻道阻塞問題。

2. 感冒治療

感冒的臨床治療大多以緩解症狀為主,醫生會依據症狀給予不同藥物,如咳嗽給予止咳藥、喉嚨痛給止痛消炎藥、發燒給退燒藥等,但要痊癒仍需透過病患自身免疫力來消滅病毒,因此感冒時需要多休息、多喝水,以利身體免疫系統運作。

一般來說,人在病毒感染(感冒)之後,身體會在5~7天產生抵抗力,若症狀輕微即使不需吃藥,感冒也會自行緩解,但若病症拖至2週以上,就須注意是否演變為扁桃腺發炎、鼻竇炎、中耳炎或甚至腦膜炎等,建議盡快就醫,以免延誤治療時機。 3. 鼻竇炎治療 急性病毒性鼻竇炎:使用藥物消炎止痛藥、鼻內類固醇噴劑、生理食鹽水沖鼻療法等緩解症狀,待患者免疫系統將病毒殺滅而痊癒。 急性細菌性鼻竇炎:與急性病毒性鼻竇炎採取相同療法,並加上廣效性抗生素,治療週期為10~14天。 慢性鼻竇炎:若鼻竇炎藥物治療長達3個月皆無效果,則屬慢性鼻竇炎,醫師會考慮以內視鏡手術介入治療,移除阻塞鼻竇的異生組織、鼻息肉,擴大鼻竇開口,提供鼻腔及鼻竇足夠的通氣與引流。

吸鼻器推薦哪一種?電動吸鼻器差異?5種吸鼻器優缺一次看

「醫生,我的寶寶一直流鼻涕、睡覺鼻塞該怎麼辦?」

許多新手父母在養育嬰兒時,都曾面臨過這個問題。不同於成人能自行擤鼻涕,且對不適症狀的忍受度較高,嬰幼兒若流鼻水、鼻塞,往往需要父母的協助,例如使用吸鼻器清除孩子鼻腔過剩的鼻涕。

但坊間吸鼻器五花八門,到底哪一種比較安全呢?《Hello健康》為你介紹市售吸鼻器種類、各類吸鼻器的優缺點及注意事項。 吸鼻器功用?嬰兒一定要用吸鼻器嗎?

無論是感冒或過敏所引起的鼻涕,一旦數量過多堵塞鼻腔,便容易引起感染和發炎,造成急性鼻竇炎(症狀超過28天則為慢性鼻竇炎),出現黃綠色膿鼻涕、鼻塞及咳嗽等症狀。(推薦閱讀:寶寶咳嗽咳不停?新手爸媽必看的咳嗽主因)

而且幼兒因耳咽管較為短平,纖毛組織與肌肉開關能力不夠成熟,鼻腔及鼻咽腔的分泌物容易逆流至中耳,在感冒或鼻竇炎時,較容易引起急性中耳炎,併發耳痛、耳鳴、聽力不清楚與發燒等症狀,因此即時幫助幼兒去除鼻腔鼻涕非常重要。

一般而言,幼兒在1歲半之前,皆需讓成人協助去除鼻涕;到1歲半至2歲後,父母便可以開始教導孩子擤鼻涕的技巧。(延伸閱讀:小孩睡覺鼻塞習慣用口呼吸,長期下來小心暴牙、咬合不正!) 吸鼻器分兩種

吸鼻器主要是利用負壓原理,將鼻涕從鼻腔吸出來。依據產生負壓的方式不同,吸鼻器可分為人工及電動2種。

電動吸鼻器

市售電動式吸鼻器價格普遍超過千元,依據用電方式不同,可分為電池式吸鼻器與插電式吸鼻器等2種: 1.電池式吸鼻器

體積較小,大小較耳溫槍大一些,吸力較插電式吸鼻器弱,但方便攜帶與收納,而且噪音較小,較不易嚇到寶寶,讓寶寶對吸鼻涕產生抗拒。

2.插電式吸鼻器

負壓大、吸鼻涕效果佳,但缺點是吸力太強,若控制不慎容易造成鼻黏膜受傷。雖然部分市售插電式吸鼻器可依據年紀和鼻塞程度調整吸力,但若其吸頭較為精巧、與鼻腔密合度較高,負壓過高時,壓力無法自鼻腔外排,便會對鼻黏膜造成傷害,導致流鼻血、鼻黏膜發炎腫脹,甚至加重鼻塞症狀,因此使用時需小心控制吸力強度。(延伸閱讀:嬰兒鼻塞睡不著好心疼! 帶你了解寶寶鼻塞原因及舒緩方法)

此外,插電式吸鼻器噪音也比較大,寶寶易感到害怕而抗拒吸鼻,因此建議可選購擁有背景音樂的機型,讓寶寶習慣機器的聲音,降低排斥感。 人工吸鼻器

人工吸鼻器依據操作方式不同,可分為以下3種類型: 1.手動式吸鼻器

設計較為陽春、簡單的吸鼻器,體積小、方便攜帶,而且價格便宜,約百元上下。主要是藉由吸球來產生負壓,但吸力較弱且不容易消毒清洗,反覆使用易有衛生問題。

現今市面上有販售幫浦式手動吸鼻器,價格較高,吸力強,也方便拆卸清洗,使用上較為方便,缺點是使用者需一手拿著吸頭,一手操作幫浦,無法騰出手固定孩子。

2.口吸式吸鼻器

又稱嘴吸式吸鼻器,價格較傳統吸球吸鼻器(手動式吸鼻器)高,約落在100~600元之間,吸力取決於使用者的肺活量,若肺活量較差,吸力自然不好,而且使用者容易在吸氣過程中,吸入幼童的病毒與細菌,造成交叉感染而一同患病。

3.腳踏式吸鼻器

在3種人工吸鼻器中價格最高,通常超過千元,體積也最大。因利用腳踏方式產生負壓,所以吸力比較強,使用者亦可以空出雙手,固定孩子與吸頭位置。但因重量與體積之故,腳踏式吸鼻器較適何在家中使用,不適合攜帶外出。 吸鼻器推薦哪一種?5種吸鼻器優缺一次看

手動吸鼻器:最便宜、吸力小、不易清潔 口吸式吸鼻器:吸力受肺活量影響,有病菌傳染風險 腳踏式吸鼻器:最貴的人工吸鼻器,吸力中,但不方便攜帶 電池式吸鼻器:省力、價格高、吸力中、噪音小、方便攜帶 插電式吸鼻器:省力、價格高、吸力強、噪音大,易造成孩童抗拒

為什麼會過敏?認識過敏原因,向過敏說Bye Bye!

台灣氣候炎熱潮濕且空汙嚴重,不少人自幼便是過敏體質,患有過敏性鼻炎、氣喘、異位性皮膚炎或過敏性結膜炎等疾病。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過敏人口每年都有持續增長的趨勢,單一年度就有超過350萬人因過敏而就醫,平均每十萬人就有1萬5千人就診;究竟是何種原因讓人過敏?過敏是否可以預防或根治?讓《Hello健康》帶你了解過敏成因與應對方法。

過敏反應的形成原因

過敏反應會因為接觸到特定的物質而誘發,而誘發過敏的過程主要可分為2個階段: 當身體與這些過敏原接觸時,免疫系統會將這些物質視為外來者,提高體內的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 IgE)數量,以抵抗外來入侵。這些免疫球蛋白E會黏附在肥大細胞上,但此時仍不會發生過敏反應。 當人體再次與相同的過敏原接觸時,已帶有免疫球蛋白E的肥大細胞會受刺激,而釋放組織胺,引發紅腫、發癢、黏液增多等過敏現象。

什麼是免疫球蛋白E?

免疫球蛋白E是被視為抗體的蛋白質,也是引發過敏的媒介。若人體接觸到過敏原,免疫系統會為了對抗過敏原而產生大量的免疫球蛋白,這些免疫蛋白會留在體內,於下次碰上過敏原時便會產生過敏反應。每一種過敏原都能與免疫蛋白結合,例如與花粉結合的免疫蛋白,也只會對花粉有過敏反應;換言之,不同的過敏原擁有不同的免疫蛋白,這也是為何過敏原檢測的項目繁多。 花粉症是許多日本人皆患有的過敏症狀。 有哪些的常見過敏原與症狀?

過敏反應可能影響氣管、鼻竇、鼻腔、皮膚,有些人過敏時症狀輕微,有些人則嚴重到可能出現生命危險。依據過敏原的不同,患者可能出現的過敏症狀也會有所差異:

花粉過敏:打噴嚏、鼻子會有搔癢感、流鼻水、眼睛會流淚紅腫。(延伸閱讀:花粉過敏好難受!快看醫師免得引起感染) 食物過敏:諸如花生堅果類、雞蛋、海鮮和麩質食物,容易引發過敏並造成嘴巴刺痛、喉嚨或是嘴唇腫脹、長紅疹、呼吸短促。 被昆蟲叮咬的過敏:被叮咬的地方會紅腫刺痛、全身搔癢、長紅疹、咳嗽、胸部有壓迫感或呼吸短促。 藥物過敏:常見藥物過敏如盤尼西林、止痛消炎藥,患者可能出現紅疹、皮膚癢、臉部水腫或呼吸短促等症狀。(延伸閱讀:不小心吃錯藥!藥物過敏的治療與診斷) 其他環境過敏原:如塵螨、動物毛屑(貓、狗)、清潔劑、黴菌。若吸入可能引發鼻子搔癢、流鼻水或眼睛流淚;接觸則會引發皮膚紅腫和發癢等症狀。 異位性皮膚炎:皮膚發癢紅腫,形成片狀或塊狀皮屑。

嚴重過敏恐引發過敏性休克

大多數的過敏雖然會造成些微不適,但並不致危及生命。然而,少部分患者可能因食物或遭昆蟲叮咬,引發激烈過敏反應導致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以下為過敏性休克患者可能出現的症狀:

失去意識 血壓下降 呼吸急促 頭暈 噁心、嘔吐 心跳加速

不知道對什麼過敏?過敏原檢測揪元兇

過敏原有很多種,若要查清自己對何種物質過敏,則可考慮做過敏原檢測。過敏原檢測主要針對食物過敏或接觸型過敏的病患,如因食用特定食物而出現過敏,或皮膚碰觸某些物質出現過敏;鼻子過敏病患的過敏原多為塵螨、灰塵及動物皮屑,過敏原因大同小異,因此檢測實質意義不大。

過敏原檢測可分為2種,其一是透過抽血檢查免疫球蛋白E的濃度,另一種則是將過敏原以貼布或注射等方式,觀察皮膚有無出現紅腫反應。

然而,檢測結果並非百分之百反應身體的真實狀況,尤其在食物過敏的檢測上更難以斷定;有些人抽血時得知自己對海鮮過敏,但卻從未因吃海鮮而引發任何過敏症狀,原因可能與部分食物過敏需免疫蛋白達到一定的濃度才會引發症狀。 以過敏原貼布覆蓋患者的皮膚,可直接觀察該處有無出現過敏反應。 過敏原檢測分為急性與慢性

坊間的過敏原檢測可以分成急性與慢性這2種,一般人較熟悉的是急性過敏原檢測,這種檢測是針對IgE免疫球蛋白,以吸入性過敏原為主,如塵螨、黴菌、花粉、動物皮毛等。

慢性過敏原則是以食物為主,與急性過敏源檢測不同的是,慢性過敏原檢測是測量免疫球蛋白G(IgG)。不過免疫球蛋白G是正常免疫反應,不管吃什麼食物都會產生免疫球蛋白G,因此最正確的檢測還是要透過IgE免疫球蛋白。 如何預防過敏?

過敏雖然對身體的傷害不像疾病明顯,但常常流鼻水或是眼睛紅腫也讓許多人相當困擾,甚至大大影響生活品質。《Hello健康》也提供以下4項建議,幫助你預防並減少過敏的發生次數,提高日常生活品質: 避免過敏原、保持環境整潔:保持環境乾燥整潔有助減少灰塵、寵物毛髮、塵螨、黴菌等過敏原的數量,降低過敏發作頻率。 有藥物過敏請告知:若曾有服用藥物後發生過敏的情形,應確實記錄下來,以利日後就醫或領藥時告知醫師或藥師,避免再次引發藥物過敏。 紀錄日常飲食、活動:有些人長期處於過敏反應,但卻無從得知究竟是對哪些物質過敏,建議可透過紀錄日常飲食或活動概況,從生活細節中揪出引發過敏原的主要原因。 透過藥物進行長期控制:多數過敏症狀皆會因不同時間(如季節、日夜)、環境等因素而反覆復發,透過長期使用類固醇鼻噴劑、類固醇吸入器等藥物,可穩定控制過敏症狀,降低過敏反應的頻率及嚴重度。(延伸閱讀:過敏藥有哪些?盤點5大常用過敏藥效,這種類固醇副作用大

甲醛是什麼味道?甲醛含量過高恐過敏、中毒!5招除甲醛

有過敏體質者最怕不知道過敏原,而無法預防,只能任由過敏症狀發作,而在居家環境中,甲醛是十分常見且危險的致敏因子。甲醛無色且應用於各種生活用品之中,舉凡家具、衣物、餐具都可見到其身影,一旦吸入或接觸高濃度的甲醛,便可能導致過敏性鼻炎、接觸性皮膚炎,若長期暴露甚至會導致罹癌。

究竟我們該如何遠離甲醛的危害?就由《Hello健康》向你說明何謂甲醛、哪些東西含有甲醛,以及該如何減少環境的甲醛濃度,以避免長期暴露而對人體造成諸多負面影響。 甲醛是什麼?有味道嗎?

甲醛(Formaldehyde)為無色、具特殊氣味且刺鼻的易燃性氣體,受國際癌症研究中心(The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IARC)歸類為第1類致癌物。

甲醛具有多種重要用途,例如可作為防腐劑用於合成板材或塗料,提升家具使用壽命,或是做為固定劑,提升衣物或織毯的抗皺、防縮性。事實上,動植物和人體本身也會因代謝反應而產生少量甲醛。 哪些東西含有甲醛?

甲醛廣泛應用於家具或裝修材料之中,但其實生活中許多物品皆含有甲醛,下為可能含有甲醛的物品列表:

室內裝潢相關用品 黏膠、漿糊、橡膠接合劑 木製家具、防鏽用品 裝修材料,如人造板材、塑料地板、化纖材料及地毯等 油漆、亮光漆、上漆物品、防蝕塗料及乳狀塗料(延伸閱讀:油漆沾到皮膚洗不掉?3個撇步這樣做

生活相關用品 衛浴用品,如牙膏、漱口水、除臭劑、洗髮精、潤絲精及沐浴用品等 化粧品、指甲油、美髮用品 經甲醛樹脂處理之衣物,如標有抗皺、防水、防蠹、防黴、防汗處理及防縮水之毛製品 清潔及消毒用品,如家用清潔液、清香劑、消毒劑,以及磨光和打亮用品 感光紙、安定劑、顯影劑

餐飲相關用品及食物 非法加入甲醛作為漂白劑和防腐劑之食物,如腐竹、米粉、牛肚及鳳爪等 以三聚氰胺及甲醛製成的美耐皿餐具,如路邊攤常用的筷子、盤子 農業用燻蒸消毒器,應用於蔬菜、農地作物、種子及根部處理

甲醛濃度過高恐過敏、中毒

一般而言,室內甲醛濃度多落在0.02~4ppm,室外(都市地區)則是0.001~0.02ppm,而人體僅吸入0.1~0.5ppm的甲醛,便會刺激鼻子和眼睛,造成神經影響。

一旦吸入或接觸高濃度的甲醛,則可能會引發下列病症: 1. 吸入高濃度甲醛

可能的暴露途徑:處於含有高甲醛濃度的新裝潢房屋、使用含有甲醛的家具或各種用品,或因工作需求,待於處理甲醛相關製品的工廠。

短期接觸症狀: 過敏性鼻炎 氣喘 眼睛不適、刺激或流淚(延伸閱讀:連假追劇眼睛痛?護眼睛吃這些!護眼5寶告別惡視力) 嗅覺異常 肺功能異常 肝功能異常 免疫功能異常

長期接觸症狀: 慢性呼吸道疾病 鼻咽癌、鼻腔癌、鼻竇癌 大腸癌 腦瘤 月經紊亂 基因毒性

2.接觸高濃度甲醛

可能的暴露途徑:直接碰觸或使用含有高甲醛濃度的用品,如家具、衣服、化妝品及清潔用品。

短期接觸症狀多為接觸性皮膚炎,並會出現以下病徵: 皮膚發癢 皮膚紅腫 丘疹 水泡 水泡破裂乾燥後,則會出現結痂、掉屑、色素沉澱等現象 除甲醛怎麼做?

甲醛濃度高時氣味刺鼻,但濃度低時卻不易察覺,而且每個人的嗅覺敏銳度皆不相同,即使環境中的甲醛超標,也可能誤將甲醛味道當作其它氣味。

因此,除以氣味判斷外,民眾更應降低環境中的甲醛濃度及減少使用高濃度甲醛相關用品,以下提供5點除甲醛建議: 通風是最有效的方式,新裝潢及新購家具的房間建議開窗及使用電扇,維持室內空氣對流與通風。 新衣服皆洗過再穿,避免發生接觸性皮膚炎。 盡量避免使用美耐皿餐具或食用來路不明的食物。 使用具備醫療級濾網材質的空氣清淨機,有助降低室內環境的甲醛濃度。 選擇低甲醛的綠建材或家具。

長時間戴口罩,臉過敏很癢、長濕疹?3招緩解皮膚問題

受疫情影響,許多人都會長時間配戴口罩,並因此出現臉很癢、過敏等狀況,現在即使疫情退燒,仍有不少人出門習慣戴口罩,究竟口罩怎麼戴才不會出問題呢?《Hello健康》為您說明長時間戴口罩的3大皮膚問題及緩解方法。

臉過敏發癢、長濕疹?長時間戴口罩的3大問題!

1.「接觸性皮膚炎」會讓臉過敏發癢、長濕疹

接觸性皮膚炎的主要病徵為皮膚乾癢、發紅、紅疹、脫皮及龜裂,其病因為皮膚接觸刺激性物質而導致過敏反應。

舉凡防疫常用的酒精、次氯酸水、乾洗手,甚至肥皂、洗手乳皆為刺激性物質,例如在口罩上直接噴灑酒精,或是使用上述抗菌液體清潔雙手,在液體並未徹底洗淨或揮發時,便用雙手碰觸臉部,此種情形加上口罩長時間配戴於臉部,與臉部皮膚反覆摩擦,便容易導致接觸性皮膚炎。

因此,建議民眾避免於口罩噴灑酒精後馬上配戴,若手部有使用清潔液體進行消毒,也務必於液體徹底洗淨或揮發後再碰觸臉部。

平時亦需注重臉部保濕,使用成分單純、無香精香料的保濕產品,並避免於乾癢時搔抓臉部,以防皮膚炎惡化。(延伸閱讀:長濕疹原因有哪些?症狀不只發癢、紅腫,教你4妙招改善濕疹

2.臉上突然一塊紅紅的?恐是酒糟性皮膚炎

酒糟性皮膚炎為一種慢性、反覆發作的紅腫皮膚病,好發於女性與皮膚白皙者,初期症狀為臉部中央出現持續性紅斑與血管擴張,嚴重則可能出現丘疹或膿疱。

酒糟性皮膚炎容易因皮膚悶熱而引起,因此酒糟性皮膚炎患者若長時間配戴口罩,往往會不斷經歷紅斑反覆發作。

建議酒糟病患應安排空檔脫下口罩,讓皮膚散熱,並於返家後盡快將口罩脫下,避免接觸刺激性物質。此外,也應避免飲酒、飲用熱飲、抽菸或辛辣食物等易引發酒糟性皮膚炎的飲食習慣,並避免在高溫或寒冷的環境久待。 3. 痤瘡(青春痘、粉刺)

痤瘡又稱青春痘、毛囊炎、粉刺,為相當常見的皮膚疾病,主要因毛孔皮脂堆積、細菌增生而形成,其表現包含粉刺(黑頭粉刺、白頭粉刺)、丘疹(發炎後的粉刺)或膿皰(含膿的痘痘)等形式。(延伸閱讀:長痘痘怎麼辦?教你4招跟滿臉青春痘說再見!

臉部長時間配戴口罩,容易皮膚悶熱、油脂分泌,進而阻塞毛孔。若於戴口罩之前,在臉上使用過油、過厚或成分複雜的美妝及保養品,痤瘡生成的機率更會加倍。

建議民眾返家後盡快將口罩取下、適時給臉部皮膚散熱的空檔,並盡量減少化妝或使用低敏、抗發炎的臉部保養品。此外,壓力、生活習慣及內分泌等因素皆會導致痤瘡形成,因此建議每日維持充足睡眠,盡量不要熬夜且避免食用油炸或辛辣食物,多攝取蔬菜和水果等健康食品。

口罩壓條未密合 熱氣熏眼恐致乾眼症

口罩配戴過久不僅會對皮膚造成不良影響,若無將口罩上方的鼻樑膠條確實壓緊,呼吸的熱氣會從口罩上方溢散至眼睛。

由於眼睛表面含有一層淚液,在角膜及結膜上形成淚膜,當口罩的熱氣不斷吹上眼睛,便容易使角膜的淚膜快速蒸發,無法正常維持眼球表面濕潤,其實長期下來可能引發乾眼症。 口罩應每日替換 有助預防過敏性鼻炎

若反覆使用相同口罩,口罩內層的靜電過濾層容易因長時間沾附口水,而導致纖維變大、阻隔效果下降,進而黏附更多懸浮粒子,導致過敏性鼻炎,因此建議每日更換口罩,若需重複使用,也建議於口罩潮濕、破損或出現異味時盡快更換。

夏天曬太陽皮膚發癢、起紅疹?小心紫外線引發光過敏!6大症狀你中了嗎

隨著天氣步入春夏,有些人皮膚便開始發癢、起紅疹,而且氣溫愈高,症狀就愈嚴重,彷彿只要一照到太陽,皮膚就開始作怪,其實這很有可能是「光敏感」。《Hello健康》為你介紹何為光敏感、光敏感的種類、症狀及治療方法。

光敏感是什麼?是曬太陽的關係嗎?

光敏感是指皮膚對陽光中的紫外線出現過敏現象。紫外線可概分為UVA、UVB及UVC3種,其中UVA為長波紫外線(波長320~400nm),照射到皮膚後,可穿透至皮膚真皮層,是造成皮膚癌、引起光老化及光敏感的主因。(延伸閱讀:日曬機恐致癌!太陽紫外線對人體的傷害

一般而言,遭日曬而出現光過敏者為大宗,但也有少數人可對人造燈具及室內光源產生過敏,如日光燈、鹵素燈等室內常用燈具,仍會產生紫外線。 曬太陽皮膚癢又起疹子?光敏感症狀一次看

光敏感常見的症狀如下:

紅腫 出疹子 發癢 水泡 斑點、斑塊 嚴重者甚至會脫皮

由於是紫外線造成皮膚出現過敏反應,因此光敏感多出現於身體容易照到陽光之處,如臉部、頸部及四肢等部位,而一般皮膚過敏則會出現於身體各個部位,且通常會出現類似於蕁麻疹的疹子,不會有脫皮現象。

光敏感其實有2種:光過敏、光毒性

依據其臨床症狀和成因,光敏感可細分為光毒性(Phototoxic)及光過敏(Photoallergic)等2種類型: 1. 光過敏

光過敏,又稱日光性皮膚炎,為一種遲發性過敏反應,因紫外線照射而改變化學物質的結構,進而引發皮膚的過敏反應。

此反應可能於曝曬後24~48小時內顯現,第1次接觸通常沒反應,但再次接觸紫外線後,便會出現皮膚發炎、搔癢等症狀,且亦可能影響到未曝曬的部位,不過通常不會留下色素沉澱 。 2. 光毒性

光毒性指皮膚接觸到含量可達閾值濃度的感光物質(如呋喃香豆素)後,因曝曬於紫外線中而造成皮膚組織細胞的損傷。

此反應可於接觸紫外線數分鐘至數小時內顯現,患病侷限於遭曝曬處,症狀類似曬傷,可能出現紅斑及水泡,且易留下不同程度的色素沉澱。 為什麼皮膚會對紫外線過敏?

造成光敏感的原因,一般可分為以下4類:

體質:個人體質對紫外線異常敏感。 疾病引起:因患有一般常見的皮膚疾病,如青春痘、酒糟鼻、異位性皮膚炎、日光性蕁麻疹與紅斑性狼瘡,或柯凱因氏症候群(Cockayne Syndrome)、布隆氏症候群(Bloom Syndrome)等特殊疾病而對紫外線敏感。 藥物引起:因使用光敏感性藥物(意即使皮膚對紫外線異常敏感的藥物)而導致光過敏或光中毒。 一般常見的光敏感性藥物包括:A酸(Retin-A)、利尿劑(Hydroc-hlorothiazide)、鎮靜劑(Chloropro-mazine)、口服抗生素四環黴素、降血糖藥(Chlorpropamide)、非類固醇消炎藥(Piroxicam、Naproxen)。 食物引起:諸如檸檬、橘子、葡萄柚、九層塔、芹菜等,皆內含感光物質,易曬傷者應避免過度食用或將其汁液塗抹於肌膚,有助預防皮膚光敏感反應

曬傷一粒一粒怎麼辦?光敏感的治療解說

無論致病原因為何,當出現光過敏或光中毒的情況時,首先應盡可能減少肌膚照到陽光的機會,如減少外出、穿著完整防曬衣物、塗抹防曬乳,以避免病症惡化。

若是因藥物造成光敏感,則需停止使用藥物。倘若因其他疾病的治病需要而無法停用藥物時,則可詢問醫師使否減量或改用其他藥物。

光毒性通常呈現曬傷的症狀,故可給予冷敷、潤膚液及口服止痛藥治療,且應避免給予局部麻醉止痛藥物,避免發生接觸性過敏。

光過敏則可以治療接觸性過敏的方式處理,使用類固醇藥膏以減少搔癢感、降低發炎反應,並可視病況嚴重程度,給予口服類固醇治療。

去過敏原飲食~幫您找出問題食物

有時您吃了一頓大餐之後,隔天會覺得想吐、不太舒服,或者是根本不需要等到隔天,就產生過敏反應了。有時需要使用食物排除療法(Elimination diet),去除過敏原飲食,確認是哪裡出了差錯。

什麼是去過敏原飲食?

去過敏原飲食能幫助您,在第一時間找出引發問題的食物。一旦開始進行去過敏原飲食,可能會需要醫師協助,來確認沒有缺少任何必需營養素。請謹記,若有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或嚴重過敏反應,就不建議採用去過敏原飲食的方法,因為這樣可能會導致一些極端反應。請向醫師諮詢去過敏原飲食相關資訊,試著盡快找出引發過敏的食物。

如何進行去過敏原飲食?

首先要將可疑的食物,移出日常飲食,可疑的食物指的是可能導致過敏的食物。一般人通常會對奶、蛋、堅果、小麥或黃豆過敏,停止食用您認為會引發症狀的食物,請養成閱讀食品標籤的習慣,來確認內容物有什麼。若外出用餐,可詢問廚師料理食物的方式。最好是隨身有一張清單,可隨時記下所有吃進肚子裡的食物,好追蹤飲食內容。

去過敏原飲食需要花一些時間,來得到結果。一段時間過後,您可再次食用可疑的食物,但是要慢慢來,這樣有助於察覺到底哪一種食物會引發症狀,並在記事本裡將相關的症狀記錄下來。接下來,一次一種,排除有問題的食物,記得留意記事本,來觀察症狀是否趨於平緩。

您仍然可能會對特定食物產生反應,這是因為您對這些食物比較敏感,而非對這些食物過敏。去過敏原飲食,可能可以幫助您處理這樣的狀況。更重要的是,現在您知道應該要避免哪些食物。

整體療程大約2~4週的時間,之後您會更了解自己的身體,並且能調整合適自己的飲食。為了更安全和更好的結果,建議在醫師監督下,進行去過敏原飲食。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皮膚紅 眼睛癢很煩~找出過敏原有解

過敏是對能進入或接觸到身體的物質產生高度敏感的免疫系統反應。這些物質可能是食物、飲料、寵物毛髮、花粉或蜂毒。過敏原是會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能在食物、飲料甚至環境中發現。若醫師覺得您可能有過敏,他們會希望您做過敏原檢查。在本文中,我們會看到關於過敏原檢查的須知。

過敏類型有幾種?

過敏有三種主要類型: 1.吸入性過敏(Inhaled Allergies)

是最常見的過敏類型。然而,許多人患有吸入性過敏,但一年中只在特定季節有過敏症狀,而花粉、草和黴菌則是三大季節性過敏誘發因子,其中花粉症是最常見的吸入性過敏症狀。

2.食入性過敏(Ingested Allergies)

也稱作食物性過敏(Food Allergies),這些過敏大部分由牛奶、堅果、蛋和水果引起。 3.接觸性過敏(Contact Allergies)

過敏原碰觸到病患皮膚時會發生接觸性過敏。

可能過敏的身體部位

根據過敏類型不同,以及過敏原是藉由哪個部分進入人體,會產生不同症狀。 鼻子、眼睛和喉嚨

當吸入過敏原,例如花粉時,您可能會打噴嚏、流鼻水、流眼淚、眼睛癢,以及喉嚨痛。 肺部和胸腔

氣喘(Asthma)是一種會引起支氣管腫起和收縮的慢性發炎缺陷。氣喘發作可能有很多成因,諸如呼吸道發炎、情緒反應、藥物過敏,以及其他過敏原例如塵螨、柴油甚至冷空氣。 腸胃

最嚴重的食入性過敏症狀會傷害腸胃,例如腹部筋孿、嘔吐、下痢。 皮膚

有些接觸性過敏的症狀可能包含皮膚發紅、發癢、腫起、脫屑(scaling)及起泡(blistering),雖然症狀讓人厭煩,但是接觸性過敏很少有危險性。 過敏原檢查的方式 皮膚測試

做皮膚測試時,醫師會將一點點過敏原,例如花粉或食物放在皮膚上,並稍微刮起或穿刺皮膚,常見的受測部位,例如前臂或背後皮膚都有可能。接著醫師會等待十五分鐘,看看是否變紅、產生斑點,來判斷有沒有過敏。 抽血檢查

做完皮膚測試後,若您產生過敏反應,醫生可能會要求進一步抽血,透過實驗室的血液檢驗,看看有沒有抵抗特殊過敏原的抗體存在,這個方法在偵測主要過敏原抗體很有效。 食物過敏測試

為了診斷食物過敏,醫生通常會結合皮膚測試和抽血,若兩者皆有,便不需要做更進一步的測試,然而若結果仍然不明確,則可能執行食物挑戰(Food Challenge)的測試;在測試期間,醫師一邊逐量增加潛在的食物過敏原給病患攝取,同時觀察症狀,但這樣的測試可能會有風險,因為食物過敏會引起某些人的嚴重反應,因此須由過敏專科醫師施行較為洽當。 過敏原檢查後續有任何風險嗎?

任何醫學檢驗都存在某些風險。

皮膚測試時,測試部位可能發癢或腫起。 抽血時,下針處可能會疼痛或流血,少數人也可能在驗血時暈倒。 食物過敏測試者可能感到不適,最糟的情況包括過敏性休克(Anaphylaxis)。 測驗結果和治療

若醫師確認病人有過敏,會依據個人的過敏情況,執行層面不等的治療方式,並提供生活上的建議,例如作息、飲食、環境清潔等讓病人遵照參考。

濕疹和食物過敏有關?測了才知道

異位性皮膚炎(Atopic dermatitis),或稱異位性濕疹(Atopic eczema),是一種讓皮膚變紅發癢的症狀。在兒童中常見,但是任何年齡都有可能發作。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長期(慢性)疾病,會週期性地變嚴重,接著漸趨和緩,也可能伴隨著氣喘(Asthma)和花粉熱(Hay fever)。

濕疹和食物過敏的關係

異位性濕疹有時會因食物過敏原而引起,特別是一歲時。有些針對患有異位性濕疹的兒童和青少年的研究發現,1/3~2/3的患者有食物過敏,但這並不代表食物過敏是濕疹的原因。因此移除食物,也無法讓濕疹痊癒,但對於病童會過敏的食物,可能可以防止症狀立即發作,例如蕁麻疹(Urticaria)、腫起、呼吸困難等。

有些小嬰兒有嚴重濕疹,移除特定食物或許可以將濕疹控制得更好,但這應該在醫療專業人員,配合經認證的執業營養師的監督下進行。若皮膚狀況有改善,接著會一次引入一種食物(Food challenges,食物激發試驗),來確定這種食物是否會引起溼疹發作。若2週內去過敏原飲食(Elimination diet)沒有進展,代表食物可能不是問題所在。 有濕疹應避開哪些食物?

食物過敏和導致濕疹的食物,可以產生很典型的連結: 乳製品 蛋 堅果和種子 黃豆製品 小麥 魚

怎知食物使濕疹變嚴重了?

在某些情況下,會發生立即食物過敏現象。在吃完誘發過敏的食物後,2小時內症狀就會發作。吃完誘發過敏的食物後,短時間內發癢和搔抓的情況會惡化。常見的徵兆是嘴巴周圍發紅、腫起和刺痛。

另外,可能發生的皮膚症狀就是蕁麻疹。在這種情況下,發癢、充滿液體的小水泡會出現在皮膚上,和被蕁麻刺到的情況類似。其他可能發生的狀況,還包括腹痛、嘔吐、喘鳴、眼睛發癢和打噴嚏。

某些情況下可能會發生食物過敏延遲,症狀在吃完誘發過敏的食物,6~24小時後才會顯現,症狀包含發癢和濕疹,有時會出現腹痛和下痢。

若您懷疑某種食物使濕疹惡化,應就醫。醫師可能會要求您寫4~6週的日誌,目的是為了記錄所有症狀,和吃過的所有食物,這可以幫助辨認一種以上的可疑食物。醫師有幾種測驗方式能診斷食物過敏,包含皮膚點刺測驗(Skin prick test)和血液檢查。然而,食物挑戰是唯一一個醫師能確認某食物是否為濕疹誘發因子的方式。確診食物過敏需要看過敏專科醫師,一般不建議在未經確認過敏之前,就排除特定食物。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