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N1流感(豬流感)

H1N1流感(豬流感)

H1N1流感的定義

H1N1流感又稱為豬流感(Swine flu),為H1N1病毒所引起。在流感病毒中,H1N1病毒屬於較新的病毒株,其症狀都與一般流感(Influenza)相似。H1N1病毒源自於豬隻身上,但現在於流感季節時變為人傳人的流感病毒。雖然病毒還是會在豬隻間傳播,而且H1N1佑生豬流感,但人類不會因為吃到處理好且烹調好的豬肉食品而得H1N1流感。

這種大規模的流感是具傳染性的疾病,而且會在全球各地肆虐。首例人類感染H1N1的病例發生於2009年,當時因為H1N1疫情剛爆發而成為新的流感,各大媒體皆爭相報導寫成頭條新聞。 H1N1流感有多常見?

H1N1流感很常見,任何年齡層的人都可能會得H1N1,但是可以避免的,請與醫師討論以取得更多資訊。 H1N1流感的症狀

H1N1流感常見的症狀如下: 咳嗽 發燒 喉嚨痛 鼻塞、流鼻水 肌肉痠痛 頭痛 發冷 勞累 腹瀉 噁心、嘔吐

上述症狀和季節性流感的症狀很相似,H1N1像一般流感一樣會導致肺炎(Pneumonia)、肺部感染或其他呼吸道疾病,而且也可能讓氣喘(Asthma)和糖尿病(Diabetes)的病情更加重。本篇文章並未列出所有H1N1流感,若仍有疑慮,請向醫師諮詢。

什麼時候看醫師?

若有下列症狀,建議去醫院看診:

兒童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 皮膚泛藍。 沒有喝足夠的水。 睡覺醒不來或沒有反應。 易怒,不想被抱。 類似流感的症狀有好轉,但伴隨發燒而且咳嗽變嚴重。 發燒、起疹。

成人 呼吸困難或呼吸急促。 胸部或腹部疼痛或有壓力。 突然頭暈頭。 神智不清。 嚴重嘔吐或持續性嘔吐。 類似流感的症狀有好轉,但伴隨發燒而且咳嗽變嚴重。

H1N1流感的原因

H1N1是由流感病毒株引起,原本只在豬隻間傳播,但後來亦有人傳人的狀況,不過還是不會動物傳人,不像傷寒(Typhus)只會因為蝨子咬傷感染。H1N1屬於傳染性很強的流感,會經由人體的唾液和黏膜微粒傳播,傳播途徑如下: 打噴嚏。 咳嗽。 接觸被病菌汙染的表面後觸摸口鼻,如門把。 接觸紹感染的人。

H1N1潛伏期為7天,一般帶原者即使未出現任何症狀還是具傳染力,而小孩的潛伏期最長可達10天。 H1N1流感的風險因素

下列幾種類型的人被H1N1感染的風險較高: 65歲以上的老人。 5歲以下的孩童。 19歲以下而且長期服用阿斯匹靈(Aspirin)的年輕人。 免疫系統受損的人,如愛滋病患。 孕婦。 患有慢性病者,如氣喘、心臟病(Heart disease)、糖尿病或是神經肌肉疾病。 住在安養院或是長期照護中心的人。 H1N1流感的診斷與治療

本篇文章不代表任何醫療建議,請諮詢醫師以取得更多資訊。 如何診斷H1N1流感?

醫師會對患者進行液體採樣,醫師或護士可能會用棉花棒伸進鼻子或喉嚨採取樣本,接著將樣本送進實驗室分析,檢驗是否有H1N1特定的病毒。 如何治療H1N1流感?

大多數的H1N1病例無需服用藥物治療,除非已出現相關醫療併發症,否則還不需要就診。患者應該做的是嘗試減輕症狀,和避免將流感傳染給其他人。

目前有兩種適合治療H1N1的口服藥物,包括奧司他偉(Oseltamivir,商品名:特敏福 Tamiflu)和札那米爾(Zanamivir,商品名:瑞樂沙 Relenza) 。大多數病例無需服藥的原因是因為流感病毒會產生抗藥性,所以除非屬於可能會發病的高風險族群,否則一般健康的民眾即使得H1N1流感,都能靠自身抵抗力擊敗病毒。 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以下的生活模式與居家療法可能有助於對抗H1N1流感: 睡眠充足能增強免疫力。 多喝水以預防脫水,喝湯或果汁則能補足身體流失的養分。 服用市售止痛藥可減緩頭痛或喉嚨痛等症狀。 用肥皂勤洗手,或是常用乾洗手清潔。 不隨意觸碰口鼻和眼睛,因為病毒會在手機等表面存活。 生病的話應請假在家休息,避免傳染給他人。 在H1N1流行季節少去人多的地方。

若仍有任何問題,請與醫師討論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真菌性肺炎

真菌性肺炎的定義

真菌性肺炎(Fungal pneumonia)是由一種或多種的伺機性真菌造成的肺部感染疾病。

真菌感染的傳染方式為人類呼吸時吸入分生孢子,接著引起潛在的感染反應。要診斷出罹患真菌性肺炎有點困難,因為需要臨床、放射科、微生物等多方因素綜合起來,作為診斷依據。

每個人的預後(Prognosis)狀況,也就是根據經驗所預測出的疾病發展情況,通常都與潛在疾病的症狀、嚴重程度,以及是否也影響到病患的免疫統等因素有關。

這種疾病不常見,但任何年齡層都可能罹病,其中男性罹患的機率比女性高。要降低罹患機率可以盡量避免此疾病的風險因子,請諮詢醫師,以獲更多資訊。 真菌性肺炎的症狀

真菌性肺炎的常見症狀如下: 發燒 乾咳 胸悶 呼吸困難(尤其是用力的時候) 咳血 淋巴結異常腫大與大支氣管阻塞 感染煙麴黴菌(Aspergillus)和念珠菌(Candida spp.)

除了肺部的症狀以外,因為免疫系統功能低下,還會有其他症狀出現,像是:腦膜腦炎(Meningoencephalitis)、腦膿瘍(Brain abscess)、皮膚病灶(Skin lesions)、眼內炎(Endophthalmitis),也會出現肝臟、腎臟、肌肉組織、呼吸道和鼻竇等問題,此外還有全身性敗血症(Systemic sepsis)進而影響到血液和骨髓。

本篇文章並未列出所有症狀,若仍有疑慮,請諮詢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若您有任何上述徵兆、症狀,或疑慮,可請教醫師。因為每個人的狀況都不盡相同,所以和醫師討論才能找出最適合您的治療方式。 真菌性肺炎的原因

目前真菌性感染會出現比較明顯的肺部症狀,如下: 組織漿菌症 (Histoplasmosis):因為吸入真菌孢子而感染 球黴菌症 (Coccidioidomycosis): 因為吸入真菌孢子而感染,又稱為裂谷熱(Valley fever)或聖華金熱(San Joaquin fever) 肺芽生黴菌病 (Pulmonary blastomycosis) 肺囊蟲肺炎 (Pneumocystis pneumonia):通常是發生在免疫功能低下的病患,如:愛滋病患 孢子絲菌病 (Sporotrichosis):這是一種淋巴皮膚疾病,但也會影響到肺臟。 隱球菌病(Cryptococcosis):真菌的酵母菌會潛在於土壤中,汙染土壤,接著經由空氣,進入到人類的呼吸道中感染肺部。 真菌性感染會造成侵入性肺部麴菌症(Invasive pulmonary aspergillosis) 在免疫系統功能低下的病患中,念珠菌(Candidiasis)肺部感染後,出現徵兆的狀況較罕見。

真菌性肺炎的風險因素

有許多風險因素會提高罹患真菌性肺炎,如下: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或淋巴癌(Lymphoma)患者進行骨髓破壞式化療(myeloablative chemotherapy) 骨髓或周邊血液幹細胞移植 進行免疫抑制療法時的固體器官移植 長時間接受皮質類固醇療法 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簡稱AIDS,俗稱愛滋病) 眾多原因而造成長時間嗜中性血球低下(Prolonged neutropenia) 先天性免疫不全症候群 (Congenital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s) 脾臟摘除後 (Postsplenectomy state) 遺傳的潛在特性

真菌性肺炎的診斷與治療

本篇文章不代表任何醫療建議,若有疑問,請諮詢醫師以獲更多資訊。

目前有許多方式診斷是否罹患真菌性肺炎,最簡單且便宜的方法就是取病患呼吸道中的液體,並培養真菌,但這種檢測並不靈敏,而且培養也很費時,這是一大缺點,因為根據數據顯示,越慢診斷出確診,真菌性肺炎的死亡率就越高。

另外一種是顯微鏡檢查,但速度也慢且結果不太精確,還有輔助的檢測方式是檢測抗原,這種方式雖然可以快很多,但比起前兩者檢測方式更不靈敏,也不準確。

除了上述以外,Myconostica公司的PCR檢測(A molecular test based on quantitative PCR 聚合酶連鎖反應量化分子檢測)主要是依據DNA檢測,這種檢測方式不僅最準確且靈敏,但僅限於檢測卡氏肺囊蟲(Pneumocystis jirovecii)和黃黴麴菌(Aspergillus)。

真菌性肺炎如何治療?

治療真菌性肺炎一定會使用到抗真菌劑。醫師會根據特定已分離病原體或臨床上疑似的病原體,去選擇適合的抗真菌藥物。

目前有許多代的抗真菌藥物都有在販售,如一般的抗生素、Triazole類抗黴菌藥物、棘白菌素藥物(Echinocandins)等。雙性黴素B(Amphotericin B)比較不常使用,若使用時,通常會以微脂粒劑型來服用以減輕毒素。 真菌性肺炎的生活調整和居家療法

下列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或許能幫助您對抗真菌性肺炎: HIV病患每天都會使用預防性的抗真菌藥物治療,才能避免伺機性真菌病原體感染,尤其像是新型隱球菌(Cryptococcus neoformans)。 預防性的抗真菌劑也可能有益於移植患者。 目前也顯示氟可那挫(Fluconazole)藥物能讓移植患者預防侵入性真菌感染。 有可能罹患長時間嗜中性血球低下的病患應避免待在有盆栽、花朵的環境進行園藝、清潔、營建等工作,甚至是處理尚未烹調的蔬菜,因為這些都可能會增加病人受到真菌孢子感染的風險。

若您仍有任何疑問,請諮詢醫師,才能了解哪種方式最適合自身的狀況。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基本概念

流行性感冒或流感,是一種常見的呼吸道病毒感染。爆發快速且散播範圍廣泛。每年全球大約有5%~10%成人受感染,約20%~30%小孩受感染,全球每年約300~500萬人因感染併發重症,29萬~65萬人不治死亡。

流感通常病發突然,對多數人來說,病毒持續7~10天後消失,大部分的人都會痊癒,但流感的高風險族群像是老年人、幼童或免疫系統弱的人,病情會更嚴重,甚至可能死於併發症。

流行性感冒非常普遍,影響年齡範圍不限。好發於秋、冬兩季,成年人每年至少感染2~3次,孩童每年至少感染6~7次。但可透過減少接觸風險來控制,請和醫師討論相關資訊。 流行性感冒症狀

接觸流感病毒24~48小時後可能會出現流行性感冒症狀,症狀通常維持4~7天,但咳嗽可能持續超過兩週。以下是常見的流行性感冒症狀: 頭痛 高燒至40度 身體發冷 肌肉疼痛 虛弱、疲勞 鼻塞 喉嚨痛 持續性乾咳 呼吸不順 腹瀉、噁心及嘔吐 (多好發於兒童身上)

可能有些症狀未在上述提及,若對症狀有任何疑慮,都請諮詢醫師。

若您是併發症高危險群,一但出現流感症狀就請立即諮詢醫師。若感染後出現危險徵兆,如呼吸急促、呼吸困難、血痰、胸痛、意識改變、血壓低等,請儘速就醫,掌握治療的黃金時間,以降低重症及死亡風險。

第一時間注意到症狀,並於48小時內服用抗病毒藥物,可以減少疾病持續時間,並有助於預防更嚴重的疾病問題。 流行性感冒成因與感染途徑

流行性感冒是由病毒引起,主要分為A、B、C和D四類。只有A型及B型流感病毒可以引起季節性流感流行。

A型流感最常見,可感染人、豬、馬、禽鳥、哺乳動物,此型病毒較容易發生變異,會造成大流行,包括豬流感(H1N1)及甲型禽流感(H5N1、H7N9等,都屬A型流感。B型及C型僅感染人,只會發生微變,B型會造成地區性流行,而C型較不會使人類產生症狀。D型相較A、B和C型流感更罕見,且目前尚未發現傳人病例。

流感以飛沫和接觸為主要傳染途徑。感染者咳嗽或打噴,將帶有病毒的飛沫噴散至空氣中,若吸入瀰漫病毒的空氣,就會因此受感染。

流感病毒可病毒可短暫存活於物體表面,一旦接觸到感染的物體或動物,故可藉由手沾染病毒再接觸口、鼻或眼睛而感染。此外吃下感染動物的肉也會造成流感。 流行性感冒高風險族群

流行性感冒有很多罹病的風險因素,若經常接觸有病毒的環境或本身免疫系統弱,罹患流感的風險就更高。以下是罹患流感的風險因素: 年齡:5歲以下的孩童,尤其是2歲以下孩童和65歲以上老年人。 生活條件:居住在療養院、軍營或其他密閉單位設施。 免疫系統下降:接受癌症治療、服用抗排斥藥物或皮質類固醇,以及罹患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或愛滋病毒),這些都會讓免疫系統功能下降。免疫系統弱會更容易感染流感,增加罹患併發症的風險。 慢性疾病:氣喘、糖尿病或心臟方面等慢性問題,都會增加罹患流感併發症的風險。 懷孕:孕婦更容易罹患流感併發症,尤其是在懷孕第二期至第三期的時候。 肥胖:身高體重指數(Body Mass Index,簡稱BMI)高達40或更高的肥胖人士,會增加罹患流感併發症的風險。

流行性感冒的診斷與治療

在多數情況下,流感可透過症狀來自我診斷,例如高燒、疲倦或肌肉疼痛。但若想要確認是否感染流感,則可接受流感測試(或快速檢驗試劑和流感快篩試劑)。這種測試通常用於流感季節來控制病毒傳播。流感測試需要採用鼻水或血液作為樣本,醫師也可能會透過胸部X光來檢查是否出現肺炎併發症。

針對住院等免疫系統較弱的患者,以及併發症高風險族群,則需要進行流感檢驗。若已在社區中確認流感病情,醫療人員則會要求進行流感測試,確認診斷結果,並驗證抗病毒的可行治療方法。

多數罹患流感病患的患者,通常不需要醫師治療,在家中也可以自我治療,而最好的治療方法就是好好休息。

您可購買某些不含阿斯匹靈(Non-aspirin)的非處方藥物,例如: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商品名:普拿疼)或布洛芬(ibuprofen,非類固醇消炎藥)可用來治療止痛;止咳糖漿可用於控制喉嚨痛與咳嗽;解除充血劑(decongestants)可用來治療鼻塞。

多數人誤以為抗生素可以治療流感,但使用抗生素不會讓病情好轉,反而會增加對抗生素產生抗體的風險。若有任何不適症狀,請與醫師討論治療特殊症狀的最佳藥物。 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某些非藥物治療方法也能有助於舒緩流感造成的不適,包括: 補充大量水分,這可避免身體脫水而引起發燒。 洗熱水澡來放鬆肌肉,消除肌肉痠痛。 在家中放置加濕器有助呼吸順暢。 用溫鹽水或漱口水漱口可以緩解喉嚨痛。

為避免感染流感以及傳播給他人,以下是建議事項:  接種流感疫苗,增加對病毒的免疫力。 避免分享個人使用物品。 勤用肥皂洗手,尤其是在碰觸臉部或碰觸其他公共物品前後更需要洗手。 出門戴口罩,對著手肘處打噴嚏或咳嗽。

若有任何疑問,都請諮詢醫師,尋求最佳的解決方法。

氣喘能愛愛?伴侶享性福5招現學

性生活是生活重要的一部分,然而,氣喘(Asthma)病人可能不由得會猜想,自己的健康或症狀會不會把美好性生活搞砸,如果病人有這樣的想法,那麼趕快下去,這篇文章會為您找到解答。

氣喘在性行為時的潛在狀況

氣喘病人,其呼吸道會狹窄並腫起,讓人難以正常呼吸,當患有氣喘時,可能會出現喘鳴、咳嗽、胸悶或呼吸短促等現象,因此,放到性生活來說,發生性行為的時候,病人可能會發出較大的喘鳴聲,可能會覺得呼吸困難,或感覺氣體無法從肺部排出,此時要停止性行為,並使用藥物。

除此之外,病人可能會因為呼吸問題,難以幫另一半口交,有些人甚至還對乳膠保險套,以及精液有過敏的症狀。另外,病人和伴侶可能會受情緒問題所苦,病人可能覺得難為情、不適,或感到壓力、覺得自己是伴侶的負擔,甚至覺得伴侶不再愛你,同時伴侶也會覺得無助,認為自己幫不上忙,這些狀況可能形成感情上的擔憂。 與伴侶坦承氣喘事實

每當開始與新的伴侶約會時,記得告知對方自己有氣喘,因為一開始就坦承,能讓對方先有心理準備,也好在後續幫助病人。

在必要時使用氣喘吸入劑,病人會比較安心自在。 伴侶知道吸入劑的放置位置,也知道何時該就醫。 伴侶可以協助避開氣喘誘發因子,並細心照顧病人。 若病人因為氣喘症狀而無法外出或進行性行為,伴侶能因此理解。

享受性福的5個建議

即使身為氣喘病人,您仍然可以享受性行為,以下是幾點小提醒: 伴侶了解您氣喘狀況:試想一下雙方在進行性行為的時候,病人突然氣喘發作,伴侶想必會措手不及?因此,誠如上述,除了要告知伴侶自己氣喘的事實之外,也要提醒氣喘吸入劑的擺放位置,以及該如何使用等資訊。 不必難為情:氣喘病人不需要因為健康狀況,而有心理障礙。 諮詢專業醫師:如果生心理都存在困難處,不妨尋求醫師或心理師的幫忙,和他們敞開心胸,大方討論氣喘病人該如何進行性生活,以及伴侶關係經營等問題,或許他們能幫助病人放鬆,紓解壓力。 記下氣喘症狀和誘發因子:酒精、異味,或乳膠可能會引發氣喘,若病人開始喘鳴、咳嗽,或在性交中呼吸急促,可能是因為沒好好控制氣喘,因此,務必記下這些狀況,可以和醫師及伴侶討論,如何學習控制這些問題。 遵照醫師建議行事:為了減少氣喘發作風險,並按照醫師指示用藥、確認吸入劑、恪遵治療計畫,並定期回診。

氣喘養寵物~7個撇步疼愛牠保護自己

在家裡豢養貓狗等小寵物,是許多動物愛好者最嚮往的事情,然而,養了寵物後,才發現原來自己,或家人患有氣喘(Asthma),這該怎麼辦?建議不妨參考以下的7個小撇步,幫助氣喘病人或親友們面對寵物這個問題。

1. 屋裡勤打掃

平時要保持屋裡環境清潔,可以多使用附有高效率粒子空氣濾網(High Efficiency Particulate Air,HEPA),或有中央吸塵系統的吸塵器,能有助於將空氣微粒汙染物,例如:塵蟎(Dust Mites)、黴菌孢子(Mold Spores)、花粉(Pollen),以及寵物皮屑(Pet Dander)排至屋外。此外,若在臥室使用附有HEPA濾網的吸塵器,記得勤換濾網,減少空氣中的動物皮屑,並且要定期更換床單,若家裡是硬質地板,例如磚頭、木頭,請用水擦洗地板。 2. 多洗手

多使用肥皂洗手,特別是觸摸過寵物之後,能去除黏在手裡的寵物皮屑、灰塵以及其他過敏原,維持好的衛生習慣,也可以減少感染的機會。另外,接觸寵物時,或許會需要使用口罩來掩蓋口鼻,預先使用鼻噴劑(Nasal Spray)也能幫助狀況。 3. 寵物理毛交給別人

寵物們需要常常洗澡及刷毛,可以詢問獸醫要如何妥善進行這項工作,理想情況下是讓其他非氣喘病人來幫忙清洗寵物並理毛,又或者帶寵物到寵物美容,讓專業的員工幫寵物梳整乾淨。另外,其他寵物用品,例如玩具、籠子記得要打掃,就算不是氣喘病人,但保持好寵物用品的乾淨,才能保護家人和寵物們的健康。

4. 寵物有單獨的空間

由於寵物會到處製造皮屑,而皮屑容易沾黏上四周各處,因此,建議讓寵物有單獨的空間,讓臥室成為無寵物空間,將有助於大幅減少過敏原,但如果寵物大多數的時間都待在室外,也要確定外面的小窩是否安全、乾淨、溫暖。 5. 讓寵物遠離地毯及軟墊家具

地毯和有軟墊的家具,例如:沙發,很容易吸附寵物的皮屑,平時可能需要使用吸塵器來清理,或使用特殊的防過敏原防護罩。

6. 諮詢醫療專家

關於如何與寵物們生活在一起,不妨諮詢醫師或其他醫療專業人員的意見,若在接觸寵物後出現氣喘症狀,甚至有可能會氣喘發作,應在症狀出現時,盡快聯絡醫師,而醫師會幫忙確認寵物過敏原(Pet Allergens)的情況,以及該如何減少暴露其中。

天氣冷會感冒?真正的隱形元凶就是它

一般我們都認為天氣冷外出或天氣多變化時容易讓人感冒,然而,氣溫低並非直接造成感冒的因素,真的致病元凶另有他者,讓我們看看專家們怎麼說,本文將幫助您破解迷思並讓您更了解天氣冷與感冒盛行之間的關聯。

感冒的迷思:誰才是致病元凶?

實際上,病毒才是讓您生病的主因,而不是冷天氣的緣故,當您接觸到鼻病毒(Rhinoviruses)或遭流感病毒感染時才會發病,鼻病毒的盛行高峰是春秋兩季,流感高峰則是在冬天。

另一方面,天氣冷會刺激免疫系統,美國陸軍環境醫學研究所(America Army Research Institute of Environmental Medicine)研究指出,像是冬天不穿外套或圍巾外出時,免疫系統對天氣冷的反應,研究人員發現低溫確實會刺激免疫系統作用,尤其是人體天然「減充血劑」- 去甲腎上腺素(Norepinephrine)分泌增加。 體溫低減緩免疫力 病毒趁虛而入

除此之外,體溫低也是增加感冒的風險因素;當人體溫低處於異於平常的狀態下時容易造成感冒,人體低溫會壓制免疫系統,導致免疫系統無法有效對抗鼻病毒。況且,當冬天外出時,血管會收縮,尤其是皮膚表層的血管收縮,例如鼻子內的血管,鼻內血管收縮會使鼻腔變乾,導致鼻腔過濾病毒的功能降低,當又回到室內溫度時,血管再度舒張,但鼻塞變嚴重了,您必須用嘴巴呼吸,室內乾燥的空氣與鼻腔過濾病毒的功能弱化,就促成了鼻粘液中的病毒引發感冒的機會。

冬天久待室內 病毒容易傳播

冷空氣或許是間接促成感冒的原因,當天氣變冷時,人們傾向於待在室內較溫暖的地方,室內密閉的空間也成了傳染病菌的環境,畢竟室內開暖氣的中央空調更是感冒或流感病毒散播的好途徑。戶外的乾空氣或許也是流感爆發傳染的管道,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指出,流感病毒能夠在乾冷的空氣中存活並散播,但在接近零度的冬天,病毒覆膜更強,導致病毒更有活性、適應力強,也就更容易傳染。

照顧COPD家人有方~快記下4大重點

如果看到親友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正為健康奮鬥,往往會十分不捨,身為病人的親友,只能盡力照顧,設法維持病人的生活品質、減輕其對抗疾患的壓力,然而,無論在處理病人生理或心理,這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以下是照顧病人的4大重點,請多參考:

1.了解COPD相關知識

知道愈多疾病的相關知識,便能更有助於病人的生活起居,不妨透過專業醫療媒體或書籍,汲取新知,此外,陪伴病人就醫也是學習的好機會,同時促進與病人的好感情。或許在平常時,就能在筆記本記下病人的一些狀況,或者照護上的疑問,在回診時,一同諮詢醫師,統整答案。

2. 整理好生活清單

如果覺得平衡職場和家庭,還得兼顧病人的生活很慌亂,不妨先觀察自己平常作息,記下應做事項,並整理成清單,這能幫助您每天執行事項、追蹤進度的好方法。舉例來說,光「和病人確認用藥」這件事情,就得紀錄已服的藥物、用藥時間、身體有沒有什麼異狀等,可以提醒病人告知醫師。最重要的是,若病人還有抽菸,應注意其抽的量,假設他願意嘗試戒菸,也記得留意戒斷症狀,可給予鼓勵並陪伴病人參加團體互助課程。

3. 細心守候別不耐煩

疼痛不適會讓病人感到煩躁、無奈和生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症狀包括氣喘、咳嗽有痰等,發作時感覺很痛苦,導致病人想發脾氣。因此,親友們則相對要保持冷静,不需要因為病人發脾氣,自己也跟著焦躁起來。多給病人一點時間舒緩下來,或許你們可以討論彼此的感受,紓解壓力,別放大情緒化的反應。 4. 突發徵兆請就醫

症狀持續惡化後,慢性阻塞性肺病發作的機率會大幅增加。因此,親友也需要一同注意這些徵兆,並設法防範。若身邊的病人出現下列情況,請立即就醫:

出現呼吸不過來的現象 咳得比平常厲害,甚至引發胸痛 呼吸道痰變多、黏稠,顏色改變 手腳積水腫大 肌肉痙攣 疲倦沒精神、虛弱無力 呼吸急促伴隨睡眠困難

8招撇步!COPD患者也能一起享受旅行

當您今天罹患了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那麼你的免疫力會比平常人更低,甚至有時候會讓您再外出時,造成許多麻煩。因此,罹患此病的患者許多人都不願意去外出旅遊。但其實,只要您準備妥當,那麼您也可以跟沒患病的人一樣,享受戶外旅行的好美。下列要介紹給您8項,儘管罹患了COPD,仍然可以外出的撇步!

1. 諮詢醫師的意見

出外旅行前,可以和醫師討論旅遊計劃,讓醫師評估您應付旅程的能力及所需的協助,並聽從醫師得建議做好行前準備。

2. 接種疫苗

因為免疫力低的關係,因此在外出前會建議您接種最新的疫苗,尤其是用來預防肺炎的流感疫苗、肺炎鍊球菌結合型疫苗(Pneumococcal conjugate,PCV13),及其他可能需要的成人疫苗。 肺阻病患者罹患肺炎的機率比一般人高,萬一感染,可能會嚴重到需要花時間住院,打斷您的旅行計畫。因此施打疫苗對您來說是很重要的。

3. 檢查您的設備

請您的醫師和您一起檢查您為旅行時準備的設備,如旅行用攜帶式氧氣濃縮瓶,並測試各項功能以預防可能會發生的故障風險。切記!也請您和陪同旅行的同伴親自操作測試,以保證您的設備沒有使用上的問題。 4. 慎選目的地

和醫師討論您想要去的地方,並評估合適的地點,是病人安全旅行的關鍵。如果您想徒步越野、遠足或爬山,應該要考量高海拔地區氧氣稀薄,有可能會導致呼吸困難或低血氧症(Hypoxemia/ Low blood oxygen)的機率增加。因此,原本在家中可自行呼吸的肺阻病患者,一到了高海拔地區可能需要使用壓縮氧來補充氧氣。

5. 做好天氣變化的準備

出門旅行前查看天氣預報很重要,尤其是罹患慢性阻塞性肺病的患者,請您避開有可能發生嚴重氣候變化的地區,或氣候不穩定的季節出門。若您自行開車旅行,或搭車外出,應該要關閉窗戶並使用車內循環空調,尤其是在霧霾的環境或交通堵塞時,更應避開會刺激肺部的廢氣。

6. 查詢航空公司規定

根據航空空司的,您自己的氧氣壓縮罐或液態氧,通常不允許乘客在飛機上使用,因此,在您上飛機之前,請您向設備的製造商諮詢,取得專為飛行設計,並且經航空規定及航空公司認可使用的款式。請注意,您通常得在航班起飛時間至少48小時前通知航空公司,您會自行攜帶自用氧氣設備。 7. 搭乘火車或巴士的事前安排

不同的鐵路公司,對於乘客能使用旅行用的攜帶式氧氣設備規定都不同。因此,您最好在預約時或搭乘時間至少12個小時前與鐵路公司確認。同樣的建議也適用於搭乘巴士旅行時。為了防止這些不同公司的規定,請向您的巴士或鐵路公司詢問及確認。 8. 作好應變措施,以防萬一

長途旅行的人,請事先留意路線中有無合格氧氣瓶供應商。這樣可以避免萬一器材故障、電池用光或醫藥用量不足,才能有應變能力。

傷風感冒

傷風感冒的定義

若病毒侵襲鼻腔及喉嚨(上呼吸道),那麼這個症狀則被稱為傷風感冒(Common cold),有許多種病毒都可能引起傷風感冒,雖然傷風感冒症狀會使人體非常不舒服,但大都對身體無害。

傷風感冒有多常見

傷風感冒非常常見,6歲以下的兒童罹患機率較高,即便如此,健康的成人1年內可能出現2~3次傷風感冒。只要多加留意,就能降低風險。若需要進一步資訊,請與醫師討論。 傷風感冒的症狀

傷風感冒的症狀包含: 流鼻水、鼻塞 喉嚨痛 咳嗽 打噴嚏 腫脹 身體輕微疼痛或頭痛 低燒 身體不適

傷風感冒的鼻涕可能變得更濃稠,呈現黃色或綠色。不過,這不代表一定就是細菌感染。上述並未列出所有症狀,若有任何疑慮,請聯繫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成人: 發燒超過攝氏38.5度 發燒持續5天以上 反覆發燒 呼吸不順 喘氣 嚴重喉嚨痛、頭痛或鼻竇炎

兒童: 新生兒連續12週以上高燒超過攝氏38度 任何年齡的孩子的發燒或持續發燒超過2天 症狀無改善或惡化 嚴重症狀,如頭痛、咳嗽 喘氣 耳朵痛 極度難搞(情緒不穩) 不尋常的嗜睡 食慾低下

若上述症狀有任何疫問,請與醫師討論。每個人的身體反應都不太一樣,請諮詢醫師,已獲得最妥善的照顧。 傷風感冒的原因

多種類型的病毒都會導致傷風感冒,不過,多數都由鼻病毒(Rhinovirus)引起。傷風感冒具傳染性,病毒會透過嘴巴、眼睛或鼻子進入體內,也可能以飛沫的方式傳染,如咳嗽、打噴嚏或說話時散布出去。病毒也能夠透過近身接觸或接觸遭汙染的東西傳播,若碰到汙染物或處於病毒環境,接著又摸眼睛、鼻子或嘴巴,如此一來就可能得到傷風感冒。 傷風感冒的風險因素

下列是傷風感冒的風險因素: 年紀:不到6歲的兒童患病機率提高,尤其是在托兒中心的孩子。 較弱的免疫系統:慢性疾病或其他狀況導致免疫系統較弱者風險較高。 季節: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秋冬季較容易感冒;但不是只有秋冬才會感冒,一年之中的任何時間都可能感冒。 吸菸:若有吸菸習慣,感冒機率提高。 暴露在人群中:若常在人多的地方,更高的機率暴露在傷風感冒病毒中。 傷風感冒的診斷及治療

下列資訊無法取代正規醫療,請諮詢您的醫師,以獲得更多資訊。 如何診斷傷風感冒

大多數的傷風感冒可以透過症狀來確診。若您的醫師懷疑細菌感染或罹患其他疾病,可能會要求您進行其它檢驗來確認。 如何治療傷風感冒

目前還沒出現能有效對抗病毒的藥物來治療傷風感冒,因此醫師會使用下列緩解症狀的其他替代方法:

止痛藥

很多人會選擇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或其他輕度止痛藥來治療發燒、喉嚨痛及頭痛。不過,使用乙醯胺酚的時間愈短愈好。若是醫師開立了阿斯匹靈(Aspirin),但兒童或青少年感染水痘或流感症狀尚未康復時,請勿給兒童及青少年服用,因為阿斯匹靈可能導致雷氏症候群(Reye’s Syndrome),這是一種罕見但可能致命的病症。

可考慮使用專為嬰兒或兒童設計的非處方止痛藥來緩解症狀,如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或布洛芬(Ibuprofen)。

去充血鼻噴劑

成人可使用去充血滴劑或鼻噴劑,最多使用5天,長時間使用會出現反彈現象。6歲以下的兒童使用時不應該和去沖洗滴劑或任何鼻噴劑一起使用。

咳嗽糖漿

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和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強烈建議不要給4歲以下的兒童服用非處方止咳藥和感冒藥。目前尚未有研究證實這些藥品對兒童有益且安全。

若給年紀較大的孩子服用咳嗽或感冒藥,請按藥品標示的說明服用。不要一次給孩子2種同成分的藥品,如抗組織胺、去充血劑或止痛藥。同一成分的藥物服用過多可能導致意外用藥過量。服用任何藥物前,請先諮詢醫師。 傷風感冒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下列生活調整或居家療法能幫助改善傷風感冒: 常洗手:避免病毒散播。 健康飲食:確保飲食含有多種營養素,如深綠色、紅色及黃色蔬果。確保含有瘦肉蛋白質、好的脂肪及複合式碳水化合物(Complex carbohydrates),好讓免疫系統處於最佳狀態。 戒菸:香菸會降低身體抵抗感冒的能力。 戒酒:酗酒者容易因感冒引起併發症。

若您有任何疑慮,請諮詢醫師,以獲得最妥善的照護。

化學性肺炎

化學性肺炎的定義

化學性肺炎(Chemical pneumonia)是一種不常見的肺部刺激。 化學性肺炎有多常見?

請洽詢您的醫師,以獲取更多資訊。 化學性肺炎的症狀

化學性肺炎的症狀變化甚大,有許多因素可以左右此病的嚴重性,舉例來說,暴露在大型露天泳池的氯中,有些人會咳嗽、眼睛感到灼熱;而有些人會因為暴露在小房間內的高濃度氯之中,導致呼吸衰竭甚至死亡。此外,化學性肺炎可能還會有以下症狀: 乾咳 噁心或胃痛 胸痛 呼吸短促 鼻子、眼睛、嘴脣、口腔、喉嚨、皮膚有灼燒感。 產生清鼻涕,或有黃色、綠色鼻涕的濕咳。 咳出泡沫性痰,咳出來的痰或唾液中含有粉紅色泡沫狀物質。 呼吸疼痛或胸膜炎(Pleuritis,包覆肺部的外組織發炎)。 頭痛 出現流感症狀 感到虛弱或病懨懨 譫妄(Delirium)或無定向感 脈膊快速 皮膚或嘴脣發白或發紫 大量出汗 思考能力改變 失去意識 眼睛或舌頭腫脹 聲音沙啞或低沉 身體其他部位有化學氣味 發燒

可能有些症狀未列於上表,如果您有任何症狀上的疑慮,請洽詢醫師。

什麼時候該看醫師?

如果您有上述任一徵兆或症狀或疑問的話,請洽詢醫師,每個人的身體作用不同,務必與醫師討論最適合您自身狀況的作法。 化學性肺炎的原因

造成肺炎(Pneumonia)的一般原因是細菌或病毒,化學性肺炎則是由於中毒或毒素引起的肺部組織發炎。有許多物質可能會引起化學性肺炎,其中包括液體、氣體、粉塵或煙塵等小分子,或統稱懸浮微粒。有些化學物質只會傷害肺部,但是有些有毒物質也會影響肺以外的其他器官,並造成嚴重的傷害或死亡。

吸入性肺炎(Aspiration pneumonia)是化學性肺炎的另一種表現方式,意味著將口腔分泌物或胃裡的內容物吸進肺中,並由胃酸和酵素對肺組織造成毒性影響,而引起發炎。胃中或口中的細菌,也可能會進一步引起細菌性肺炎(Bacterial pneumonia)。 化學性肺炎的風險因素

影響化學性肺炎的症狀嚴重程度因素如下: 化學物質的種類、強度和型態(氣態、固態、液態)。 暴露環境(室內、室外、炎熱、 寒冷等)。 暴露時間 身上有的保護措施 既有的健康狀況 年齡

請洽詢您的醫師,以獲取更多資訊。 化學性肺炎的診斷與治療

本文所提供資訊不能代替醫療建議,請務必尋求專業醫師的診斷與治療。 化學性肺炎的診斷

化學性肺炎的診斷和治療,會隨著症狀而變。醫師會需要取得患者完整的病史,包括暴露的時間長度、暴露區域、化學物的形態和濃度、其他藥物問題、症狀嚴重程度等。

多數情況下,醫師會詢問當地毒物控制專家的意見,並確認醫務人員自己不會在救命時暴露於危險之中。接著,醫師會辦別導致中毒的化學物質,並思考該化學物質對肺部和身體其他部位的影響。

除了詳細檢查生命徵象(心率、血壓、呼吸頻率、體溫、血氧濃度等),醫師也會檢視眼睛、鼻子、喉嚨、皮膚、心臟、肺、腹部等位置,再採取治療。 化學性肺炎的治療

一般常見的化學性肺炎症狀都不會太嚴重,但有時候,情況嚴重的話會需要就醫急救,如人工呼吸器、進階心臟維生等複雜的醫學療程。此外,許多化學性肺炎者的治療大多是觀察,因為有時候症狀會隨著時間發展,在短短數小時之內不一定能得知傷害的全貌。可能採用的治療方法包括: 打點滴 使用輸氧面罩或輸氧管 用藥物治療呼吸,開啟呼吸道 打針或口服類固醇藥物 口服非類固醇消炎藥物 打針或口服止痛藥 使用人工呼吸器協助呼吸 使用預防性抗生素(偶爾採用)

化學性肺炎的生活調整與居家療法

所謂預防勝於治療,居家照護是化學性肺炎的醫療管理中,最重要的面向之一,下列的生活方式和居家療法,可幫助您應對化學性肺炎: 迅速把自己和他人帶離會暴露於化學物質中的區域,一旦離開該區域,則應進行除污作業,如換下身上的衣物並淋浴。 警示相關權責單位環境中有化學汙染的問題,以避免造成進一步傷害,醫學評估可能包含當地警力、消防機關、緊急醫療服務、危險物處理人員等。 辨識化學物質,並阻止進一步擴散。

如果有任何疑問,請諮詢醫師,以瞭解最適合的解決方案。

Hello Health Group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