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 Q&A】糖尿病來不及問、不敢問的!專家全面解惑

【線上 Q&A】糖尿病來不及問、不敢問的!專家全面解惑

Q1:我的家人真的非常排斥吃藥,如果單靠控制飲食與運動,是否能有效地控制糖尿病呢?

血糖控制是靠胰臟的胰島細胞,若胰島細胞有缺失就會造成血糖無法在理想範圍內,而造成各種慢性病變。而糖尿病的問題在於血糖控制已經沒有靠山,所以若沒養成習慣依賴口服藥物或額外施打胰島素,幾乎是不可能控制的。

不過,糖尿病前期的族群,也就是餐前或平時血糖相對較正常人高,但是未達到糖尿病的診斷標準的這群人,餐前空腹血糖介在100~125mg/dL之間未達到126 mg/dL。這樣的族群,真的需要趕快改變自己的習慣,節制進食能量,定時間歇運動,就可以回復正常人的血糖標準。

呼籲已經有糖尿病診斷的病人朋友,如果已經有被醫師要求要接受糖尿病衛教,則定時量血糖和口服藥物都不能少,並做為日常生活的一部份。

養成好習慣,可以幫助預防晚年糖尿病控制不良,避免造成更多病變,維持自己與家人的生活品質。

Q2:什麼併發症是糖尿病患者最容易得到的?

末梢細微血管產生病變,導致血液供應不足,是糖尿病併發症多的主要原因。最常見的併發症有3種: 周邊末梢神經病變:患者會出現手麻腳麻症狀,嚴重會導致糖尿病足,如果惡化,下肢會逐漸失去知覺,連有傷口都不知道,造成愈來愈嚴重的軟組織感染。 眼部視網膜病變:因為視網膜就是微血管供應的構造,如果血糖控制不佳,病人晚期出現的慘況就是甚至連調整胰島素刻度,都不能精準配合,容易形成惡性循環。(推薦閱讀:糖尿病視網膜) 腎臟病變:腎臟血流與過濾尿液機制,是由腎絲球的小血管提供的功能,因此最常見的腎衰竭病因,其實大多是糖尿病控制不佳,導致腎絲球過濾產生缺失,並伴隨蛋白尿的情況。

Q3:在失智的老人身上常發現有糖尿病,請問糖尿病有可能對認知功能退化造成影響嗎?原因是什麼呢?

失智症未必是糖尿病造成,但糖尿病會對血管造成病變,會因此影響腦部血液供應,所以糖尿病控制不佳,當然也會是腦部慢性病變的病因之一,也就加重失智的風險了。

嚴重的糖尿病會干擾神經功能,除了末梢神經病變而導致手麻腳麻、糖尿病足、加重失智之外,病人步態的平穩也可能受到影響,增加更多發生意外的機率。(延伸閱讀:第三型糖尿病|阿茲海默症是大腦的糖尿病!?

Q4:長期吃降血糖的藥會不會對身體有不好的影響?副作用有哪些?

每個血糖藥都有它的副作用,所以依照病人病情與條件的不同,服用的藥物組合也不同,考量藥效強度和其副作用的不同,互相加成搭配。以最基礎的血糖藥雙胍類(Biguanide)藥物為例,本身最大禁忌症就是心臟腎臟不好的病人,尤其該藥物著名的副作用就是在腎衰竭的病人身上造成乳酸血症(Lacticemia)。

其他藥物也有心、肝、腎的各種禁忌症,尤其磺醯尿素類(Sulfonylureas)類的藥物很容易造成在病人的胃口突然改變,進食熱量不足而造成低血糖,也是臨床上常見危險狀況。

現在的糖尿病藥物已經有進步,副作用越來越少,如DPP4-inhibitor類,就看該國家該地區的醫療保險制度是否對於這些新藥物有所補助,成為病人的福音。 Q5:姜醫師您好,我的家族成員並沒有糖尿病的病史,但是我因為上班的關係,作息不正常加上又常喝咖啡,這樣會不會有機會得糖尿病?

造成糖尿病的原因中,遺傳佔很大一部份,但喝咖啡並不是原因之一,作息不正常也不能算是直接因子,而是在作息不正常後,很可能會導致不正常進餐,長期下來達到代謝症候群的生理病理標準(如肥胖、血壓、空腹血糖、血脂皆超出正常負擔範圍)而誘發糖尿病的發生。

Q6:醫師你好,如果我的 BMI 過重,是否比較容易得到糖尿病?

體重過重(BMI>24)及肥胖(BMI>27)、腹圍過大(男性的腰圍 ≧90cm、女性腰圍 ≧80cm),是糖尿病的高度危險因子,建議適度控制體重。另外比較新的觀點,相同體重中減少體脂肪比例,增加肌肉量,會讓糖尿病發生的機率更低。(延伸閱讀:糖尿病風險多,不是吃甜才會得!第二型糖尿病容易家族遺傳) Q7:家有長輩散步時摔跤,在網路上看過許多關於糖尿病患者的傷口特別難以照料,想知道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糖尿病因為相對高血糖,將很多血液蛋白成分糖化,免疫蛋白受抑制造成免疫缺失之外,凝血與修復功能亦不例外,這是造成傷口癒合差又感染風險極高的原因。

又加上末梢神經病變,所以糖尿病的病人腳部因為創傷產生傷口,是沒有知覺的,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意思是常常不知覺造成傷口又不容易好,感染門戶大開。

最好的方法是減少糖尿病長者足部創傷的機會,檢視居家環境與輔具,另外,傷口要勤用優碘消毒、紗布換藥。若傷口有滲漏的情形,未經臨床醫療人員同意,切勿濫用人工皮,這些都是在傷口癒合前,減少感染或惡化的撇步。

Q8:請問只有胖的人會得到糖尿病嗎?本身屬於吃不胖的體質,但算是很愛喝含糖飲料,心裡還是有點擔心。

其實不論胖瘦,都有機會得到糖尿病。臨床上,不少初次血糖失控的病人都是相當瘦的。

事實上,一般在確定沒有遺傳因素,以及從未歷經過發現血糖失控的情況之下,「吃不胖的體質」代表代謝還算佳,比較不用擔心糖尿病。

但是還是需要多注意,糖尿病在發生初期會有「多吃、多喝、多尿」的徵兆,病人的體重反而處於減輕的狀態,還比較得意自己身體較為苗條,忽略了這個警訊。 Q9:我罹患第一型糖尿病已20年了,最近被診斷多囊性卵巢,想懷孕生不了,做了兩次人工受孕也都流產,請問該怎麼做較適當?目前糖化血色素7.2,還有如果懷孕了小孩子會遺傳嗎?

糖化血色素僅是提供檢視個人是否長期穩定控制,與下一代狀況無關,不過您的測值仍算偏高,需要加強。另外,糖尿病有遺傳特性,尤其第一型糖尿病,會比別人提早經歷更多的血糖不穩與併發症,所以一旦懷孕,要有心理準備為孩子安排資源和做好的人生規劃。(延伸閱讀:糖尿病懷孕沒問題!血糖控制最重要

Q10:請問姜醫師,糖尿病是有機會根除的嗎?還是只能予以控制?

基本上,依據病患本身的健康狀況,維持良好飲食習慣避免代謝症候群,才有機會不靠藥物,回復到正常的狀況。其實與糖尿病共存未必是負擔,只要控制得當,也可與正常人的生活一樣,只是需要維持良好的生活習慣與型態,然而這也是一般人為了保持健康而需要培養的好習慣。 醫師的話

「糖尿病的照顧除了飲食、血糖控制,很多生活細節都要費心留意,患者也常常因此而焦慮、受苦。在我看過的病人中,糖尿病患實在不計其數。我也看過獨居病人因為視網膜病變,看不清針筒刻度,導致無法好好施打胰島素的情形,所以我相當清楚病友及親友照顧的辛苦,但是我要告訴所有糖尿病友,糖尿病不必是生命的負擔,我將藉這次機會,透過 Hello健康平台,幫助所有民眾解答關於糖尿病的疑問。」 - 整合醫學科 姜醫師

少量多餐對血糖才好嗎?吃什麼對糖尿病最有益

糖尿病患的飲食準則,就是好油、控糖、少鹽和高纖,這個飲食原則和傳統的觀念最大的不同是油脂的比例。新的飲食原則,並不需那麼精算各種營養素攝取了多少比例,而是哪類食物多一些或少一些,例如蔬菜多一些、醣類食物少一些、紅肉少一些、飽和脂肪少一些。

若飲食明顯過量且體型肥胖,整體食物攝取量除了蔬菜外,其他都該減少。當食物熱量攝取是恰當的,而某一類型食物減少些時,也就意味著相對地哪些食物該增加,才能維持營養與健康。(推薦閱讀:植物油還是動物油好?認識各種油脂

飲食控制過與不及皆不好

飲食療法不僅能減輕胰臟負擔,讓血糖較易趨於目標,還能維持身體的營養需求與健康。飲食內容應視個別需求與病情做調整:消瘦的人應增加總熱量;肥胖的人則進行總熱量控制;腎病變的人則要調整蛋白質攝取。(延伸閱讀:糖尿病不敢多吃蛋白質?控制體重保護腎臟這樣吃(圖片授權:達志影像)

糖尿病患的飲食控制過猶不及,不可過於嚴苛或輕忽,應該請教醫師與營養師,根據自己的身高、體重和病情做為計算基礎,攝取足夠並兼顧營養均衡。要能精算攝取熱量,需要營養師多次教導與反覆練習,才能減少誤差,即使由不同的營養師估算,也會有誤差。因此,學習辨識高熱量的食物、調整食物烹飪方式、閱讀食品標示、調整飲食習慣,從飲食習慣中找出對自己可行的方法,付諸行動才能得到效果。(延伸閱讀:糖尿病飲食只能與美食絕緣嗎?只要拿捏份量就沒問題!

少量多餐分量要計算好

新型糖尿病藥物的發展運用,包括由短效胰島素轉變成速效胰島素,讓補充的胰島素降糖的時間縮短在進食後的4小時內;腸泌胰素機轉的口服或注射藥物,這類藥物只在用餐時段刺激胰島素分泌,大幅地減少了胰島素相對過量所引起的低血糖。

過去少量多餐的建議,不再是糖尿病飲食的金科玉律,點心可以只在需要預防低血糖的狀況下才吃。在沒有營養師協助設計正餐與點心分量的情況下,少量多餐很容易使一天的總攝取過量;兩次進食時間過短,也較難運用血糖檢測的方式,調整藥物、食物與血糖間的平衡。

若進食點心或宵夜的習慣一時難以改變,就要慎選食物且不過量攝食,以免影響血糖與體重。合適的點心分量約只有正餐的1/3或1/4,如果選擇以泡麵當宵夜,就幾乎是吃了一份正餐,「點到為止」是取用點心的最佳原則。(推薦閱讀:糖尿病怎麼吃澱粉類?低醣減醣有配套

與糖尿病共存之道!延長第一型糖尿病壽命

「糖尿病會好嗎?」這是很多糖尿病患者所擔憂的心聲。第一型糖尿病多半發病於兒童或青少年時期,當被醫師確診罹患第一型糖尿病之後,相信患者和家人應該都很難在一時之間接受。

面對第一型糖尿病,除了要持續使用胰島素等藥物控制之外,也要注意心理和精神健康。《Hello健康》今天將介紹第一型糖尿病的平均壽命,以及與第一型糖尿病共存的心態、方法、注意事項。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平均壽命

根據英國糖尿病協會報告,估計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人,預期壽命可能會減少10年。但是根據過往的統計,第一型糖尿病的平均壽命較短,預期減少了20多年。不過近幾十年來對於糖尿病的照護越來越進步,讓第一型糖尿病壽命有大幅延長的現象。

美國匹茲堡大學(University of Pittsburgh)在2012年發布一項為期30年的研究,指出1965年以後出生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預期壽命為69歲。根據英國官方對近代新生兒的評估,男性的預估壽命平均為77歲,女性則為81歲。而目前年齡為65歲的人,男人的預期平均壽命為83歲,而女人的預期平均壽命為85歲。皆相差10年以內,並沒有差太多。

如何與第一型糖尿病共存 糖尿病患照顧好自己

就算罹患第一型糖尿病,也還是可以有正常的生活平衡。第一型糖尿病病患可以透過藥物、運動和營養計劃來治療,無論身處何處,都可以隨時從醫療人員、家人或其他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那裡獲得幫助,不用獨自一個人面對這項挑戰。(推薦閱讀:胰島素是什麼?人工胰島素的種類與注意事項)

照顧好自己可以減輕糖尿病的壓力,並幫助你應對病情。請好好遵循醫師所說的生活注意事項,記得飲食健康、多運動,並學習如何監測血糖值。 每晚保持充足的睡眠,花時間放鬆和享受生活也很重要。因為大腦和身體相連,因此在身體感覺良好時,精神和情感上也能更輕鬆地應對第一型糖尿病。 找到支持會更好

有良好的支持陪伴對於與第一型糖尿病共存來說很重要。花時間與親朋好友或與你信任的人交談,是解決糖尿病患者生活中的煩惱和困擾的好方法。雖然情緒支持看起來可能不太重要,但在糖尿病照護中,其實是具有相當的作用的,記得與其他糖尿病病友保持聯繫。(推薦閱讀:情緒這樣顧!糖尿病患者的心理變化) 學習管理壓力與心理健康

罹病的過程中一定會有許多精神壓力,如果感到憂鬱或焦慮時,請記得和朋友、家人談談,也可以找諮商師幫忙,因為精神健康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也請記得,罹患第一型糖尿病不是你的錯,身邊一定有資源和支持都可以幫助你。(同場加映:壓力大怎麼辦?認識壓力和焦慮、教你7招實用減壓) 利用 App 協助用藥和計算碳水化合物

管理第一型糖尿病可能具有挑戰性,但是新技術使其變得更容易了。 有許多新資源可用來幫助你管理第一型糖尿病,像是市面上有許多專為糖尿病患者設計的App可以幫助你計算碳水化合物,觀察血糖水平並追蹤飲食和運動的進度。(延伸閱讀:糖尿病一定要吃糙米嗎?低 GI 飲食這樣吃) 吸收更多第一型糖尿病的知識

正在第一型糖尿病共存的你,請記住要對自己保持耐心。 這世界上沒有人是完美的,相信自己每天都會做得更好,更有效的管理糖尿病。 持續了解有關第一型糖尿病的所有知識,也能幫助你更了解自己的狀況,也更能好好照顧自己。

多久回診一次?

建議每3~6個月至少看一次醫師,檢查治療效果如何。醫師會做一些檢查,以確保孩子的血糖是否得到控制。根據檢查結果,醫生可能會更改孩子的治療計劃。另外,胰島素劑量以及可能使用的胰島素類型可能會隨著時間而不同,使用胰島素的方式(注射或裝設胰島素泵)也可能會改變,在孩子成長和變化很大的青少年時期更是容易改變。

隨著年齡增加,需要吃的食物種類和量也會有所不同。但是,碳水化合物是影響血糖最主要的營養素,因此務必紀錄每餐吃下的碳水化合物含量,才能幫助定血糖,控制病情。

理解糖尿病患的情緒和心理變化!糖尿病友一起走出憂鬱

如同很多其他的慢性疾病,糖尿病(Diabetes)也會對患者造成心理及生理上的影響,對糖尿病患者而言,他們可能會經歷很多情緒上的變化,例如憂鬱、壓力、焦慮或其他因為生理狀況轉變所導致的情緒問題,而心理健康和生理上也會交互影響。因此,除了要幫助患者控制血糖之外,學習如何控制情緒也一樣重要。

本文將為大家介紹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現的情緒變化,讓你幫助糖友度過心理上的難關,一同學習如何與糖尿病共存。(推薦閱讀:糖尿病友實例:錯誤習慣險失明!健檢、遵醫囑2大觀念與糖尿病共存

糖尿病嚴重影響情緒

很多被診斷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或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的患者都受情緒變化所苦,長期下來,無法控制的情緒也會影響著患者控制血糖的能力。研究指出血糖的劇烈起伏與情緒變化有明顯關聯,若血糖指數頻繁大幅起伏,將嚴重影響糖尿病患者的情緒。(同場加映:糖尿病血糖控制靠飲食!5個控糖撇步遠離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憂鬱

憂鬱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情緒困擾之一,然而研究人員也仍在鑽研憂鬱是否是誘發糖尿病的原因,或還有其他誘發因素。最近的研究顯示,很多科學家認為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會誘導一種造成憂鬱傾向的荷爾蒙分泌,且會使患者身體分泌胰島素的能力惡化;而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則必須接受胰島素不足或胰島素阻抗的治療,因此糖尿病患者可能會出現無力感、易怒、受挫、悲傷,而且也特別容易感覺疲憊。

糖尿病患者的自責

與第一型糖尿病患相比,第二型糖尿病患更常出現自責的心態,原因可能來自於許多第二型糖尿病患有體重過重、缺乏運動等問題,當得知罹患糖尿病時,他們可能會因為後悔之前的生活型態不佳感到懊悔。

然而,單純只是肥胖並不是罹患糖尿病的唯一原因;如第一型糖尿病是一種自體免疫性疾病(Autoimmune disease)就非飲食習慣或缺乏運動所造成;另一方面,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則經常被責備過去不健康的飲食習慣,但其實基因遺傳可能也是誘發糖尿病的主因。(推薦閱讀:糖尿病風險多,不是吃甜才會得!第二型糖尿病容易家族遺傳) 糖尿病患者的其他情緒問題

除了影響情緒外,糖尿病也會對患者的人際關係會帶來嚴重的影響,不管是憂鬱或焦慮都會使他們對於社交活動退縮,也會導致患者避免與其他人分享內心的想法。糖尿病是須終身控制,無法痊癒的慢性疾病,因此往往會使患者感到難以面對未來的人生,而糖尿病所帶來的併發症,例如視網膜病變、心臟病或因血糖控制不佳而面臨截肢,皆可能導致患者產生沮喪和憂慮等負面情緒。因此糖尿病患十分需要親友的支持與幫助,才能逐步學習與疾病共處,適當找人傾訴心中的不滿與煩惱,可以避免壓力累積過滿而爆發,導致糖尿病患甚至照護者皆感身心俱疲。(推薦閱讀:糖尿病照護者壓力不上身!7撇步保持心理健康

糖尿病照護者壓力不上身!7撇步保持心理健康

照料慢性病患者大小需求,照護者常常備感壓力。照顧糖尿病也相同,那是否有方法能幫助緩減照顧糖尿病患者,對心理健康造成的影響呢?就讓我們來一窺究竟吧。

照護者的壓力為何?

雖然目前少有關於照顧糖尿病患者,對心理健康影響的研究,但卻有不少聚焦於照護者壓力的研究報告。據研究顯示,照護者的壓力源自於照顧慢性病患者所需的強烈身體和情緒需求所造成,其中糖尿病就是一例。

照顧糖尿病患者不僅需規律地監測和記錄患者的血糖,確保患者按時服藥。此外,你還需要注意患者是否出現血糖過高或血糖過低的徵兆。 (推薦閱讀:糖尿病症狀與第一型糖尿病的治療方法)

若照顧對象為高齡糖尿病患者,照護的壓力可能就會更大。因為照護者還要負責為他們的打理外表、更衣沐浴和餵食。因此,糖尿病病患照護者們,為了你們的心理健康,請牢記以下的對策: 1. 自我進修

糖尿病對照護者心理健康的影響之一,就是讓他們感到自信不足。這是因為糖尿病是一種非常複雜的疾病,需要對血糖、胰島素治療和低血糖等觀念有深刻的瞭解。(推薦閱讀:胰島素注射衛教:注射部位、步驟與胰島素保存須知

因此,自我進修對於降低照護糖尿病患者而造成的心理健康影響就極其重要,並可由以下幾個原因來闡明: 能帶給你照顧、應對病況時所需的自信。 學到何時可以不插手,尤其是當患者還可自理時。 找到能更有效幫助患者的產品。

2. 制定健康的目標

在照顧糖尿病患者的同時,照護者也應要注意自己的健康。設立目標確保能有充足睡眠、均衡飲食和攝取足夠的水分等,來幫助你維持健康。(推薦閱讀:糖尿病控血糖這樣食堅果!2種控糖料理自己動手做

舉例來說,把每晚同一時間上床睡覺作為你的目標。你也可以使用有刻度的水瓶來記錄水分的攝取。像這樣的日常小事看起來好像沒什麼了不起的,但如果你規律地執行,這些習慣就能讓你更健康,在壓力的影響下也不會那麼脆弱。

3. 認清底線 做能做之事

照護者常常會因為不能替糖尿病患者事事包辦,而感到內疚。然而,這就是照護的現實:你真的不可能事事包辦!

因此,照護者必須要能夠: 把大目標拆分為數個小事項 按優先順序排定事項 首先完成最重要的事項 接受自己無法所有事項,但至少最重要事項一定能完成 4. 尋求外援

若你有家人為糖尿病患者,除了親自提供照護外,也應尋求其他家族成員的幫助,一起分擔事務,減少單一照護者面臨過大的身心靈壓力。(延伸閱讀:在家看診就好?認識遠距醫療與照護的功能

你可以尋求協助的範例為下: 預約醫療 日用品購物 支付帳單 準備餐點 5. 找時間休息

適當休息有助你降低因為照顧糖尿患者所帶來的心理影響。專家表示,即便僅給自己30分鐘的「喘息」時間,對照護者的心理健康也是十分有益。

以下是如何好好喘口氣的小撇步:

切記休息非奢侈,而是及其必要的。當你「充飽電了」,才能夠照顧好患者。 每天給自己空出1~2小時的「安靜時光」。 如果真的忙翻了,盡量空出數個30分鐘的時段來休息。 請糖尿病患者的親友多花些時間陪陪他們。當他們在享受彼此的陪伴時,你可以做些讓自己放鬆的事。

6. 注意筋疲力竭徵兆

當你已經精疲力竭的時候,再繼續硬撐反而對你的心理健康有害,甚至提高你在照顧糖尿病患者時出錯的風險。

若你出現以下筋疲力竭徵兆,切記要緩一緩,適時休息並請求他人的協助,千萬別再照顧別人的同時,也把自己的健康賠了進去: 為小事不開心 生活中找不到樂趣 經常感到憤怒或無助 感覺極度疲憊 難以集中注意力 痼疾發作卻比往常病得更重 吃得太少或吃得太多 難以入眠 與親友疏離 感覺自己必須逃開這一切

7. 自我照護為重

除了好好休息與尋求外援之外,把照顧自己視優先要處理的事情,也能夠減低照顧糖尿病患者對心理健康的影響。你可以: 想想你所感恩的人、事、物。 培養一個新的嗜好,或者重拾喜愛的舊嗜好。 照顧好其他人際關係。花時間和你的家人、朋友、親戚在一起。 接受自己的負面情緒。感到憤怒和沮喪非常正常,且並不代表你對患者照顧不周。 找到健康的方法來處理負面情緒,例如做瑜伽、冥想、腹式呼吸練習。 加入照護者支持團體,即便是網路社團也無妨。

最後提醒:當壓力變得太大的時候,請立即找醫生諮詢,談談你的想法和感受。(推薦閱讀:理解糖尿病患的情緒和心理變化!糖尿病友一起走出憂鬱

糖尿病友實例:錯誤習慣險失明!健檢、遵醫囑2大觀念與糖尿病共存

根據福利衛生部統計處指出,「糖尿病」已躍升為國內10大死因排行第5名,由於糖尿病屬於一旦罹患,終其一生都需靠藥物、飲食控制與運動控制治療以降低風險的疾病,吃藥也無法逆轉,加上近年糖尿病患者屢創新高,相當於每10人中就有一位罹患糖尿病的驚人成長率,稍有不慎,恐怕就因錯誤習慣而併發截肢、失明甚至死亡的風險。

Hello健康》與柳營奇美醫院內分泌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黃南豪,就攜手透過各糖尿病友的實際案例,歸納出最容易被輕忽的錯誤習慣,以及應具備哪2大觀念,才能與糖尿病共存共處一輩子,讓病患和醫師一起告訴你。 糖尿病友錯誤習慣:輕忽病症、送醫才知糖尿病  

小霓(化名)是個正值二八年華的少女,青春無敵的她,卻無法像正常少女般過得多彩多姿;平常總覺得身體累卻沒有正視病症上身的過程長達數月,直到有一次打工時不小心暈倒送醫才發現,原來自己得了「第二型糖尿病」,已是必須開始以藥物治療的狀態,自此糖尿病纏身。直到此時小霓才體悟到,自己已從此失去了同齡少女們能快樂無憂、飲食玩樂的人生體驗。

黃南豪醫師表示,會產生糖尿病的病因之多,其中最常見的是因老化、免疫系統失常或其他疾病,造成胰臟胰島細胞壞死,導致身體沒有分泌「足夠」的胰島素,或在肥胖、特定飲食過度等原因,使身體對於胰島素敏感性下降,無法有效作用,而讓身體一直處於高血糖的危險狀態。(推薦閱讀:糖尿病年輕化,認識兒童及青少年第二型糖尿病)

病患小霓的症狀則是普遍稱為「第二型糖尿病」的類型,也是最常發生的糖尿病型態。除了過去是老年人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近年來在40歲前的青壯年人口發生率也逐漸上升。黃南豪醫師進一步指出,第二型糖尿病雖有大眾認知的多喝、多尿、體重減輕、傷口不易癒合、視力模糊等症狀,但有時初期症狀較輕微,甚至沒有任何症狀,並不容易察覺,因此更需民眾對自身狀況多加留意。 觀念1:健檢有助辨識病況  輕忽不治恐截肢

黃南豪醫師指出,其實不少患者是透過健檢或是因其他疾病至門診就醫時,意外發現自己是糖尿病患者,進而得以接受進一步治療。所謂糖尿病確診,必須有2次空腹8小時的血漿血糖≧126 mg/dL,口服75克葡萄糖後耐受測試2小時的血漿血糖大於等於200 mg/dL,或糖化血色素(HbA1c)大於等於6.5%的結果來斷定。黃南豪醫師表示,血糖若不控制得宜,雖然非立即致命,但長期高血糖在體內累積的結果,會提高腎衰竭、腦中風、心肌梗塞、截肢、神經病變或視網膜病變的併發症風險,

據初步估計,國內每年約有一萬例以上的截肢病例中,因糖尿病而截肢者就占了一半以上;衛福部糖尿病相關報告中亦提出,糖尿病人一生當中,約有高達25%的機會發生足部潰瘍,而容易導致截肢。因此治療有其必要性。(你也想知道:糖尿病最常見的4大神經病變) 糖尿病友錯誤習慣:飲食習慣不佳、自行停藥險沒命

在科技公司上班的Dan罹患糖尿病已約5年,只要狀況好他就經常自行停藥,另一方面,Dan並不因罹患糖尿病而改變飲食習慣;由於獨身獨居不開伙,平時Dan不僅以外食為主,餐餐並都配上一杯手搖飲,直到Dan近期感覺左眼常有黑影閃現,一開始以為是太累了,然而一個月後情況卻沒有改善,身體也越來越不舒服才趕緊就醫,才發現險釀大禍!

經檢查後得知,Dan的症狀為「糖尿病視網膜病變」,因為眼球後方的視網膜微血管已受損,所以才會出現視力相關症狀,而且若再晚點就醫,就會有很大的失明風險。(你也想知道:糖尿病友的外食技巧)

黃南豪醫師解釋,糖尿病引起的視網膜病變有可能引發失明危機,尤其在門診中,常見病人會在視力模糊或看不清楚才來求診,卻已經惡化成增殖性視網膜病變或是玻璃體出血,只能接受手術回復部份視力。其實若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多數病患仍能避免手術,並使視力維持在較好的狀況。

黃南豪醫師提醒,「糖尿病視網膜病變」是糖尿病常見的併發症,乃是因長期缺氧造成的微細血管病變,致使視網膜功能變差、異常新生血管增生,若置之不理,經常會導致視網膜積水與出血,嚴重影響視力;此類併發症尤其好發於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身上,但即便糖尿病況控制穩定,在病程隨著時間推移下,最後仍有可能引發病變。而糖尿病患應養成定期做眼科檢查的習慣,而不是等視力不好再就醫。 觀念2:遵循醫囑用藥 定期追蹤降風險

黃南豪醫師強調,糖尿病的血糖控制目標一般是糖化血色素小於7%,以減少心血管併發症的風險。而根據2020的糖尿病臨床照護指引,糖化血色素小於7.5%,可使用單一降血糖藥物治療;如果糖化血色素超過7.5%,應評估心腎風險及共病,加上不同機轉的降血糖藥物,建議使用2種以上降血糖藥物治療。(你也想知道:三餐老是在外?控血糖這樣做也能很簡單)

由此可知,當糖尿病患自行停藥時可說是相當危險的行為。黃南豪醫師表示:「糖尿病患的血糖控制除了基本的飲食及生活形態調整之外,藥物也佔了很重要的部分!」因糖尿病屬於需長期用藥的慢性疾病,醫師會視病患個別情況調整藥物,因此無論減藥或停藥,都應與醫師討論過後才能進行。倘若擅自減藥或停藥,可能將導致血糖大幅波動,造成心血管疾病或其他嚴重後果。

黃南豪醫師建議,就算糖尿病患在醫師評估後不須使用藥物治療,還是應維持健康的生活飲食習慣,並保持每3~6個月定期追蹤檢查血糖狀況,來降低引發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推薦閱讀:預防糖尿病併發症,這10招預防勝於治療)

持續運動超重要!第一型糖尿病必知運動注意事項

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原名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簡稱IDDM),好發於兒童和青少年。患者因體內胰島素不足,必須接受胰島素治療才能控制血糖,否則容易引發糖尿病酮酸中毒(又稱糖尿病酮酸症,Diabetic ketoacidosis,簡稱DKA)等併發症。

而運動在治療第一型糖尿病的過程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除了可以幫助維持身形和促進健康之外,對糖尿病患者而言,最大的好處就是幫助控制糖尿病的狀況和避免造成長期的併發症。究竟第一型糖尿病患運動 運動如何幫助治療第一型糖尿病?

對於無法自行分泌胰島素的第一型糖尿病患者而言,運動有助提高胰島素敏感性,進而減少每日胰島素的注射需求量,同時仍能維持血糖水平。若兒童罹患第一型糖尿病,應多多運動,不僅能幫助控制病情,也有利於孩子消耗多餘脂肪,維持健康體重。(推薦閱讀:孩子確診第一型糖尿病怎麼辦!父母須知看這裡

此外,運動還有助降低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罹患長期併發症的風險,尤其是心臟問題。 因為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很容易因高血糖而傷害血管內皮細胞,進而導致動脈硬化(Arteriosclerosis)、動脈血管壁變厚,進而增加心肌梗塞的風險。透過運動可保持心臟健康和強壯,並能維持體內高密度脂蛋白 (HDL,又稱好膽固醇)的水平,有助預防動脈硬化。

無論罹患哪種類型的糖尿病,定期運動對整體健康和保健都很重要。運動的好處包含讓精力更充沛、幫助維持體重、降血壓,建立精瘦且更結實和強健的肌肉和骨骼。 第一型糖尿病運動前注意事項

如果你目前沒有運動的習慣,請在開始之前先尋求醫療方面的意見。尤其如果患有第一型糖尿病的成年患者,則應該進行全面性的身體檢查,確認適合的運動有哪些。(推薦閱讀:糖尿病運動好處多!運動前中後血糖飲食勤注意

運動會影響的血糖水平,像是較長時間的中低強度運動,會讓血糖緩慢下降,而跑步或踢足球等高強度心肺運動則會造成血糖上升。因此在運動時,需要採取一些額外的步驟,來確保安全地進行運動: 運動前與運動中檢查血糖水平,並依此安排飲食與調整胰島素劑量。 記錄你運動時的血糖值與飲食,與醫師或營養師分享紀錄,討論如何調整胰島素、口服藥物和飲食內容。 若運動前血糖就過低,請先吃點碳水化合物或引用果汁等能快速幫助血糖提升的食品。 若運動前血糖超過 250mg/dL 且有酮酸產生,或血糖高於 300mg/dL,請等到血糖下降後再從事運動。 運動後持續監視血糖值變動,你可能會因此需要再睡前吃點碳水化合物或降低胰島素劑量。(推薦閱讀:澱粉、碳水化合物這樣吃!控血糖5招遠離肥胖和糖尿病) 運動期間多喝水。

(預防糖尿病併發症該怎麼做?請見:糖友控好血糖很重要!預防糖尿病併發症就靠這10招

假設你已有動脈血管硬化或高血壓,在開始規律運動前,應該諮詢醫師,檢查心血管狀況與其他糖尿病相關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或神經病變的情形,以便擬定適合你自己且安全的運動方式,避免造成身體過度負荷。 若為本身沒有規律運動習慣,請記得循序漸進的增加強度和運動時間,才能讓身體逐漸習慣並享受運動的好處,切勿一股腦地從事超出身體負荷的運動強度,反而容易造成反效果。 然而,相較於成人患者,想紀錄第一型糖尿病兒童的運動量相對困難。除了體育課之外,小孩也可能會選擇騎腳踏車去買東西再繞回家,或是在回家路上奔跑,所以很難確認是否需要額外補充碳水化合物,以防止血糖過低。建議可以根據孩子的身高體型和年齡,維持每30分鐘就攝取5~15克的碳水化合物,並且需經常監測血糖值。(推薦閱讀:在家血糖檢測:血糖機操作步驟、測血糖的前後須知)

適合糖尿病者運動有哪些?

建議有氧運動、重量訓練兩種運動都可以輪流做,確保持續運動的最佳方法就是將其結合起來,選擇你最喜歡的綜合性運動,加入一些社團或比賽也不錯。如果你喜歡跑步,不妨參加比賽,有明確的挑戰和目標。或者找個運動夥伴,會更容易執行。

請持續找時間並激勵自己維持運動習慣,盡量保持活動量,因為要長期維持運動才能有效促進健康。對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而言,運動和使用胰島素一樣重要,且運動還可幫助你避免嚴重糖尿病的長期併發症,例如心臟疾病、神經疾病或腎臟病。

第1.5型糖尿病(LADA)

你可能聽過第一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和第二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但是你知道還有第1.5型糖尿病嗎?它的全名為潛伏性成人自體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以下內文簡稱LADA),而由於含有第一型糖尿病和第二型糖尿病兩種不同的特徵,所以也稱為第1.5型糖尿病。以下就帶你一起來認識。

什麼是第1.5型糖尿病?

LADA是第一型糖尿病的一種形式。根據歐洲Action LADA 組織的行動研究長大衛萊斯理(David Leslie)教授的定義,LADA為30~50歲者最初被診斷為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且患者具有穀醯酸脫羧脢自體抗體(或稱麩胺酸脫羧酶自體抗體,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 autoantibody,簡稱GAD-Ab)。 第1.5型糖尿病的成因

因為LADA與第一型糖尿病相似,在了解LADA之前,我們要先知道,第一型糖尿病的患者,源自患者胰臟中負責分泌胰島素的β細胞被自體免疫系統破壞,導致胰島素不足,被稱為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簡稱 IDDM)。(推薦閱讀:第一型糖尿病)

LADA也同屬於自體免疫問題所導致的疾病,同樣是因為β細胞逐漸被攻擊損壞,無法正常製造胰島素,但與第一型糖尿病不同的是,第一型糖尿病因為β細胞快速受損,因此發病年齡多半在兒童和青少年時期,而LADA患者的β細胞受損發展較為緩慢,發病時間多半在成年後,因此LADA可能會被醫師誤診為同樣是於成年發病的第二型糖尿病。

第1.5型糖尿病誤診

LADA被誤診為第二型糖尿病的情況其實很常見。英國的全球糖尿病社區網站(The global diabetes community)指出,實際上大約15~20%的第二型糖尿病患者可能是LADA。因為LADA患者是因為自體免疫問題造成β細胞損壞,本身不太會有胰島素阻抗現象,因此降低胰島素阻抗的藥物用在LADA患者身上的效果並不佳。(推薦閱讀:第二型糖尿病) (認識糖尿病常見成因——胰島素阻抗症狀不明顯、無徵兆!靠飲食運動逆轉勝) 第1.5型糖尿病有多常見?

根據英國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 Prospective Diabetes Study),LADA的特異性抗體存在於6~10%的糖尿病病例中。在35歲以下確診罹患糖尿病患者中,估計有25%為LADA患者。

第1.5型糖尿病的症狀

雖然在成年發病,但和第二型糖尿病不同的是,LADA 的患者通常沒有過胖或過重的問題,因此無法從外觀上判斷否有可能罹患了LADA。

LADA的初期症狀包括: 一直感到疲倦或飯後容易疲倦 頭暈 飯後不久就餓

隨著時間,LADA患者製造胰島素的能力會逐漸下降,可能出現以下症狀:

喝多 多尿 視線模糊 神經刺痛 神經麻痺(恐怕是神經病變的徵兆)

即早發現LADA很重要,若在發病晚期才診斷出LADA ,會增加糖尿病併發症的風險。(推薦閱讀:糖尿病常見併發症…認識4種神經病變) 第1.5型糖尿病的風險族群

影響第一型糖尿病及LADA 最重要的基因,是位於第6對染色體上的人類白血球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簡稱HLA)基因,而通常發病的年齡為30歲以上。 第1.5型糖尿病的診斷與治療

診斷LADA必須同時符合3項條件: 年齡:多於成年人發病 ,確診的年齡從25~40歲都有,而目前大多數歐盟國家採用的是30歲。 自體抗體:具有和糖尿病相關的自體抗體,這項是判別LADA與第二型糖尿病的差別,自體抗體(ICA)、穀醯酸脫羧脢自體抗體、胰島素自體抗體(Insulin autoantibody,簡稱IAA)和酪氨酸類磷酸酶(Tyrosine Phosphatase-like)的胰島素瘤抗原-2自體抗體(Insulinomantigen-2 autoantibody,簡稱IA-2A)等,都是自體免疫機轉相關的糖尿病常見的自體抗體。 胰島素依賴:從診斷出糖尿病後,經過一段時期才會進展為胰島素依賴。這是判別LADA與第一型糖尿病的差別,目前認為至少要超過6個月的時間。

糖尿病運動好處多!運動前中後血糖飲食勤注意

運動和體能訓練對每個人都有好處,而糖尿病患者或過度肥胖者更是如此。運動有助於控制血糖、改善心臟和肌肉機能,並降低體重。不過血糖在運動過程中會逐漸降低,因此在運動當中和運動前後,都有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運動對糖尿病患的好處

強化骨骼及肌肉(推薦閱讀:趁早開始重訓:強健骨頭防骨質疏鬆) 降低罹患心臟病和癌症的風險 提高肢體協調、平衡感、支撐力、肌力與耐力 協助胰島素在體內發揮作用,讓血糖維持在健康範圍內。 消耗熱量,讓患者達到或保持理想體重。 緩解緊張和壓力,放鬆身體,振奮心情。(推薦閱讀:什麼是正念?深呼吸放鬆,一起認識正念十大好處) 從運動中學習團隊合作、養成良好生活習慣、提升競爭力並訓練勇氣。

生活型態改變、增加運動量,對某些人來說可能會很困難。但一旦開始感受到運動的好處,大部分人就會愛上它。

糖尿病運動注意事項

食物中所含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質,是人體維持正常機能的能量來源。其中,碳水化合物會以肝醣的形式儲存於體內,當運動時身體需要能量,肝醣就會分解成葡萄糖,以供身體使用,而無論從事哪種型式的運動,葡萄糖都會是主要的能量來源。

因此,糖尿病患為了好好控制血糖,請避免運動前讓血糖突然飆高或降低,保持飲食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及脂肪的均衡,才能避免血糖不穩的狀況發生。(同場加映:澱粉、碳水化合物這樣吃!控血糖5招遠離肥胖和糖尿病

 運動前的準備 與醫師討論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方式及時間。 記錄碳水化合物的攝取,以及藥物的服用劑量,以便於運動後觀察血糖的變動狀況。 測血糖,除了用於確保你當下的健康狀況適合運動,也可以用於檢視運動對血糖的影響。 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需要留意尿液或血液中是否出現酮體,有的話會相當危險,因為若變成糖尿病酮酸中毒(Diabetic ketoacidosis,簡稱 DKA),就有可能危及生命。 保持飲食均衡,不要讓血糖過高或過低。

 運動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每隔15~30分鐘測一次血糖,確保血糖有維持在安全範圍內。 為了防止血糖過低,請隨時補充能量,可吃燕麥棒、花生醬餅乾或乳酪等健康零食。血糖過低的現象如發抖、視線模糊、冒冷汗。 隨時補充水分,否則脫水會讓血糖飆升。  運動結束後要做的事

運動結束後要持續補充水分,並補充均衡的營養。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在運動過後的48小時,有可能會因控制不好而驟然降低。因此即使從事中等強度的運動,仍建議在運動過後規律地監控血糖。(延伸閱讀:學習與糖尿病共存!延長第一型糖尿病壽命)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