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囊癌是膽道系統最常見的癌症,但初期因病灶小、病徵不明顯,常因其他疾病或篩檢時才發現,且末期致死率高,堪稱無聲無息的殺手。發生膽囊癌的原因至今不明,《Hello健康》帶您一同了解膽囊癌症狀為何?哪些高風險族群要特別注意?以及如何治療?
什麼是膽囊癌?
膽囊位於肝臟下方,主要擔任肝臟所分泌膽汁的儲存庫;當食物進入胃腸後,膽囊會收縮,使膽汁進入總膽管,再流入十二指腸中,幫助脂肪消化。
膽囊癌(Gallbladder Cancer)以腺癌約占 90%最常見,其他少數可能為表皮樣癌、淋巴瘤或肉瘤等;原發性膽囊癌早期多無臨床症狀及表徵,若有症狀也以膽結石、慢性膽囊炎、膽囊息肉,甚至膽蓄膿表現,因此膽囊癌的早期篩檢率極低,僅不到百分之十。 膽囊癌為何早期難以發現?
早期膽囊癌(Gallbladder Cancer)無絲毫臨床症狀及表徵;根據統計,三分之二的膽囊癌罹患者的臨床症狀及表徵,或許與膽結石以及慢性膽囊炎極為相似,因此常被誤診為「膽結石」或「慢性膽囊炎」。
由於膽囊癌本身也常上述疾病症狀表現出來後,經檢查才發現,但此時其癌細胞可能已浸潤到膽囊臂,甚至早期即轉移到鄰近的淋巴結或器官如胰臟、肝臟,甚或侵犯到膽囊管,因此等發現病情後的預後較差。 膽囊癌症狀有哪些?
如上述所提到,膽囊癌的症狀不具特異性,當病人出現症狀時,大部分都被當成膽結石、慢性膽囊炎做治療,若你有下列症狀時,建議仍應注意一下: 上腹部持續疼痛 食慾不振 消化不良 腹瀉 噁心 體重持續降低 黃疸 右上腹部有腫塊
需要注意的是,早期膽囊癌局限於黏膜層或肌肉層,很少有症狀發生;但末期時,病人會出現黃疸、血性腹水及膽囊腫大,此時可能已是膽囊癌末期了,因此死亡率極高,5年存活率可能不到1成。 膽囊癌的高風險族群為何?
膽囊癌被視為老年人的疾病,以55至70歲間最多;因確切成因不明,因此,建議若您是以下族群,仍須特別注意罹患膽囊癌的風險: 中高年齡族群(70~75歲) 中年婦女(大於45歲) 吸菸者 體重較重、肥胖者 有10年膽結石(尤其是結石直徑大於3公分以上)並合併慢性膽囊炎的病史者 持續性無法忍受的上腹部疼痛症狀者 右上腹疼痛及腹脹而合併腫塊甚至貧血者 超音波掃描影像呈現膽囊壁增厚(正常在3釐米內)而表面不規則者 腹部X光攝影檢查發現膽囊呈現鈣化
如何診斷膽囊癌?
臨床上,醫師若觸診發現右上腹或右肋骨下緣有腫塊或不明原因的淋巴結,就得考慮是否罹患膽道系統疾病;若患者出現黃疸,且合併有發燒症狀,更要留意肝膽疾病。
至於一般的抽血檢查,可能要等到病灶影響膽管、侵犯腹腔或引致阻塞造成黃疸、發燒等,才會檢查出異常。其他如膽紅素及鹼性磷酸酵素上升,因其他疾病也會有雷同的異常,特異性不高,並不能做為膽囊癌唯一的證據。
前面提及膽囊癌較難診斷或經常誤判,因此, 超音波掃描是診斷膽囊癌最佳工具,多數情況都可清楚觀察到膽囊的變化。電腦斷層掃描也可以觀察膽囊內之低緻密度腫瘤。 為何膽囊癌的存活率偏低?
若晚期才發現膽囊癌,癌細胞已經由淋巴擴散轉移至肝臟或其它器官,不僅難以透過手術切除,更可能因腫瘤過大,阻礙膽汁排房,併發嚴重黃疸症狀。即使進行手術,預後情況不佳,術
後 5 年存活率僅 5%左右。治療膽囊癌可以分成下列2種方法: 手術治療:以切除膽囊為主,對於早期就發現的病人來說,預後效果較佳。若腫瘤已經侵犯到肝臟、膽道或是附近淋巴,則需要考慮將這些器官部分切除,此類的病人通常都是末期,術後的存活率偏低。 化學治療:對於無法動手術者或是手術無法根除的腫瘤組織,可以利用化學療法來治療,不過,對於膽囊癌的治療功效有限。有效比例僅約10-20%。
有辦法預防膽囊癌嗎?
膽囊癌看似無聲無息,等發現症狀後,手術後存活率也偏低,那究竟有無方法可以預防?目前最有效的預防方式,就是發現以下疾病時,建議進行手術切除膽囊: 膽囊炎 膽結石 磁化膽囊 膽胰管合流異常
此外,若是罹患潰瘍性大腸炎,應定期以超音波掃描追蹤;若膽囊內有息肉或息肉樣病變,更應定期追蹤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