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運動可說是是萬病之源,尤其是現代社會的坐式生活,不僅會助長肥胖問題,同時也提高各種慢性病的發生機率,例如心臟病。
對於已經患有心臟病的人來說,雖然在運動上可能會比起一般人更容易遇到困難,或是有特殊注意事項,不過這些都不足以掩蓋運動的重要性。《Hello健康》將介紹適合心臟病患的運動方式,讓我們一起動得健康、活得快樂。
心臟病患為什麼要運動?
常見造成心臟病的原因不外乎高血壓,或是動脈粥狀硬化。藉由運動,心臟的肌肉可以受到鍛鍊,幫助控制血壓水平,並且提升心肺功能協助改善胸痛症狀。不僅如此,人體內的高密度脂蛋白 (HDL,又稱好膽固醇)量也能因運動而獲得些微的提升。(你知道膽固醇也有分好壞嗎?請看:吃蛋擔心膽固醇過高?帶你破除膽固醇迷思)
此外,運動也能夠幫助人體消耗熱量、控制體重,避免因肥胖而提高罹患心臟病的風險。根據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的一項研究還發現,接受運動計畫的冠心病患者,死亡率與發病率降低了20~25%。而除了冠心病之外,該研究也指出心臟衰竭患者也能從運動中獲得益處。
心臟病患該怎麼運動?
一般來說,心臟病患者如果因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等疾病或症狀而接受手術治療,需要透過復健科醫師擬定心臟復健計畫,幫助患者改善心臟機能,維護心血管健康。
這項計畫內容包含運動訓練計畫、心臟健康衛教以及幫助患者排解壓力。醫師可能會先利用心肺運動功能檢查(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簡稱 CPET)評估患者的心肺能力,以便擬定適合的訓練方式。
如果心臟病患者並未因心臟疾病而接受手術,或未出現心肌梗塞等急性症狀,則建議先與醫師討論適合的運動方式,但不需要接受心臟復健。(同場加映:心血管疾病很要命!10 招教你護心臟) 心臟病患的運動守則
運動頻率:建議心臟病患者1週運動3~5次,每次運動時間約在30~60分鐘之內。 運動強度:感覺有點喘,不能唱歌,但仍能夠講話。 運動心率:建議達到目標心率。計算公式為60~80%× (最大心率-安靜心率)+安靜心率,得出的結果範圍即為目標心率。以最大心率和安靜心率分別為160bpm和60bpm為例,則目標心率落在120bpm~140bpm之間。由於每個人的身體狀況不同,計算結果僅供參考。如果你發現自己無法達到目標心率,或者對自己的心肺狀況有所疑問,建議與醫師諮詢。 運動時出現不適症狀:如果你在運動過程中,發現自己有以下症狀,請停止運動並休息觀察身體狀況,若情況遲遲沒有好轉或惡化,請立刻就診治療: 胸悶或胸痛 手臂痛 下巴痛 背痛 頭暈 呼吸急促或呼吸困難 大量冒冷汗 極度疲倦 噁心想吐 心跳異常(心律不整)
服用硝化甘油含片注意事項:有些人可能會隨身攜帶硝化甘油含片,在心絞痛時使用,不過若誤判症狀,使用硝化甘油反而延誤治療。建議患者與醫師溝通,了解有無自備硝化甘油舌下錠的需求。 建議避免在天氣過熱或寒冷時在戶外運動,這樣容易帶給心臟過多壓力。
以大方向來看,以大肌肉群為主、有氧運動是比較適合心臟病患者從事的運動類型,包含散步、快走、慢跑、游泳或騎自行車,盡量避免無氧性較高的運動,如重訓、短跑。心臟病患的運動課程建議參考以下:
暖身時間5~10分鐘 運動時間30~60分鐘 緩和時間5~10分鐘
足夠的暖身可以幫助身體進入運動狀態,減少抽筋或拉傷發生的機會。運動後不要馬上一屁股坐下,做些緩和動作讓身體能逐漸降低心跳和血壓。運動習慣的養成並非一蹴可及,若患者本身沒有運動習慣,一開始可能就要連續運動30分鐘可能會有困難,建議可以從每次10分鐘開始,一天運動3次就能達到30分鐘的建議運動量。
只要保持運動習慣,心肺能力也會逐漸提升,讓你在運動時可以更加游刃有餘。但別忘了定期回診追蹤心臟病況,與醫師討論自己的運動狀況,如此更能有效掌握病情並降低心臟病復發的可能性。(同場加映:對心臟好的食物有哪些?4大最強護心食材報你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