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視、鬥雞眼原因?矯正斜視不能拖,滿3歲要視力檢查

斜視、鬥雞眼原因?矯正斜視不能拖,滿3歲要視力檢查

正常人的雙眼自嬰兒時期(約3~6個月)就能互相配合運用,無論朝任何方向注視物體,雙眼都能同時自動焦距到正確位置,使大腦獲得正確的影像組合。然而,約有2%小孩的眼睛無法正常調節,導致斜視。

Hello健康》為您說明斜視的原因,介紹內斜視與外斜視等各種斜視種類,以及斜視的矯正與手術方式。

斜視、鬥雞眼原因?

人類眼睛周圍有眼外肌(Extraocular muscles),可幫助控制眼球活動。若眼外肌的肌肉控制失常,便導致斜視(Strabismus)。

基因遺傳是斜視好發於幼兒的主要原因,而腦性麻痺(Cerebral palsy)、水腦症(Hydrocephalus)或唐氏症(Down’s syndrome)等會影響腦部功能的疾病可能影響大腦負責控制眼部的肌肉,也會提高斜視的機率。此外,嚴重的兒童遠視也可能因眼睛調節過度,導致眼球內旋而引發內斜視。

在幼童時期的斜視容易演變為兒童弱視(Amblyopia),因為大腦同時接收斜視眼的影像和正視眼的影像,使兩種影像相疊而形成複視。隨著時間演進,大腦會自動忽略斜視眼所提供的影像,逐漸喪失眼睛機能,引發斜視性弱視。(延伸閱讀:兒童弱視5大原因說明!矯正弱視要趁早,小孩弱視注意5特徵、症狀

眼睛突然斜視?

成年後的斜視才多是因外傷或疾病所引起,例如糖尿病(Diabetes)、中風或甲狀腺亢進(Hyperthyroidism)等。值得一提的是,成人斜視的複視通常比幼童嚴重,因為成人的眼睛已經習慣接受兩眼的影像,無法忽略斜視眼所看到的畫面。

斜視分4種:內外斜視、上下斜視

斜視指用兩眼視物時,無法共同對焦在物體上,例如有右眼斜視的人,在看正前方的物體時,左眼可以正確對焦,但右眼卻會偏向其他地方。

斜視的症狀包含眼位不正、習慣偏頭看物或缺乏立體感和疊影,而依據斜視方向可分為以下4種類型;而4種斜視類型中,以內斜視的發生機率最高: 內斜視:斜視眼朝向鼻樑 外斜視:斜視眼朝向耳朵方向 上斜視:斜視眼朝上 下斜視:斜視眼朝下

此外,斜視也可以依據症狀持續時間,分成以下2類: 顯示斜視:又稱真性斜視、持續性斜視,指眼位永久不正。 隱性斜視:又稱間歇性斜視,指眼位暫時偏移。這類患者不會一直斜視,通常在疲倦或精神不佳時才會出現,且只要認真視物,眼位即能恢復正常。

在幼童眼睛發展過程中,有時候會出現間歇性外斜視,這也是最常見的間歇性斜視類型,隨著年紀增長,該症狀有可能加重,甚至轉變成持續性斜視,因此定期視力檢查十分重要。 嬰兒有鬥雞眼?認識假性斜視

嬰兒出生後,隨著視力逐漸發展,有些家長會覺得小孩看東西時眼睛斜斜的,好像斜視。這是因為嬰兒的鼻樑較寬、鼻子扁平,加上內眥贅皮的影響,使眼白看起來比較少,造成外觀上有一種眼球隔著鼻樑鬥在一起的感覺,也就是俗稱的鬥雞眼。這種情況多會在嬰兒期至2~3歲、鼻樑隆起後自行消失,因此稱為「假性斜視」。(延伸閱讀:新生兒多久看得到?0~12個月嬰兒視力發展超詳解!9招幫助寶寶視力發展

然而,因為嬰兒常有假性斜視,部分長輩會認為小孩斜視會自行改善,造成小孩斜視到5、6歲了仍未就醫,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建議兒童滿3歲時,父母要帶小孩赴眼科接受完整的視力檢查。一旦兒童滿7~8歲,眼睛機能多已發展成熟,此時才要矯正斜視是非常困難的,而且也可能已有弱視問題。

斜視矯正與手術

斜視雖然無法預防,但能透過幼兒期的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來矯正眼位,避免演變為弱視。

斜視的治療可分為手術與非手術等兩種,依據不同病況所採取的治療方式不同,但多數情況下,醫師會綜合使用各種療法,也是手術合併非手術治療,以達最佳的治療效果,而且手術次數也可能超過1次以上。以下列舉3種矯正或治療斜視的方式: 眼鏡:斜視的配鏡矯正可分成一般遠視和近視戴的眼鏡,以及專門矯正斜視的稜鏡鏡片,兩者差別是一般眼鏡的凸透鏡和凹透鏡影響的是屈光度,而稜鏡鏡片則可以修正眼位不正。若是遠視所造成的斜視可配戴遠視眼鏡改善,而加裝稜鏡鏡片則能矯正輕度斜視。 眼睛訓練:透過醫師提供一些提升眼睛訓練動作,改善眼睛會聚力不足的問題,例如幼童常見的間歇性外斜視。若接受完整的眼睛訓練,有機會矯正斜視,不用接受手術治療。 眼外肌手術:前面提過眼外肌是控制眼球移動的重要肌肉,若患者為內斜視,可能是因為內側肌肉力量過大,或是外側力量過小所致,而眼外肌手術就是透過加強或放鬆肌肉張力來治療斜視。一般而言,先天性內斜視、上斜視和下斜視通常需要手術治療,而且最佳的治療時機是3歲以前。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