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每個人內心可能都會有暗自自卑的地方,即使是蔡依林這麼紅的歌手也會。她的其中一首歌《怪美的》,MV以自黑的方式呈現過去的減肥史,更坦言自己缺乏自信。
然而,當人在長時間缺乏自信,甚至產生憂鬱情緒時,極有可能會轉為自卑情結(Inferiority complex),開始變得容易在乎別人的看法與認同,還會因一件小事,而難過好幾週。
究竟為何會產生自卑?如果有自卑情結可能會出現哪些症狀?又可透過何種方法增強自信心?就讓《Hello健康》帶你一起了解,學會如何不被自卑感綁架。 自卑源自於過去經歷
奧地利心理學家阿爾弗雷德.阿德勒(Alfred Adler)把自卑情結分為2種:
原生自卑(Primary inferiority):指的是在孩童時期,尤其是常常被拿來和其他人比較的小孩,會讓他們覺得自己很沒用,成年後形成自卑感。(推薦閱讀:別再比較了!低自尊父母有低自尊小孩) 次生自卑(Secondary inferiority):是指成人後,為了掩蓋小時候的不足,而設立了某個目標,但卻無法達成,進而產生自卑感。
不同於阿德勒,現今的心理學者大多以低自尊(Low Self-esteem)來統稱自卑感或自卑情結等現象。
自卑情結的8大症狀
適當的自卑有時會是讓人進步的動力,但是過度的自卑,有可能讓人變得脆弱,進而影響到身體健康。要如何判斷一個人是否有自卑情結,可以參考以下8種特徵: 不斷需要他人的認同:有可能是因為小時候缺少爸媽的肯定,所以長大後就特別希望能獲得別人的讚賞,或是在做每一件事情前,都要問過別人的意見。 太過在乎別人的看法:我們多少會在乎別人的看法,或是因為負面的評價,而傷心難過,但是,如果太在乎每一件枝微末節的小事,讓自己承受過多壓力,那有可能是自卑情結。 把自己的需求擺在最後:有的人把自己的需求擺在最後,好像自己一文不值,但是時間一久,可能會讓自己感到憤怒或怨恨。 無法承受太具體的批評:有時候具建設性的意見可以讓人進步,但是有自卑情結的人,即使只是一件小事,都可能讓他們心情低落好幾個星期。 過度渴望奉承:小小的奉承的確能讓人心情愉悅,但有的人會到「沒有得到誇獎就不想做事」的程度,就有些嚴重了。 容易拖延:因為擔心自己沒辦法把事情做好,所以有自卑情結的人會一直拖延進度。(延伸閱讀:做事拖延有好有壞!專家研究這麼說) 與社會脫節:有自卑情結的人,覺得別人會因為自己不夠好,所以會避免與人交流。 喜歡挑別人錯誤:因為覺得自己有許多不足,轉而點出別人的錯誤,轉移其他人的注意力。
產生自卑情結的原因可能包括經歷過家暴、霸凌、情感忽視(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 CEN)或創傷事件,嚴重時也可能會併發憂鬱症(Depression,又稱抑鬱症)、B型人格疾患(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BPD)或是焦慮症(Anxiety)。
而治療自卑情結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心理治療,透過談話可重新導正患者的負面想法。然而,除了受自卑情結所苦的人之外,一般容易自卑的人,也可以嘗試以下13種方法增加自信心: 條列出自己的優點和成就,放在顯眼又安全的位置,可以時刻提醒自己。 時刻提醒自己是個特別的人,雖然有些缺點,但是對自己要抱持正向想法。 多花一些時間整理自己的儀容,多學著打扮自己。 均衡飲食、規律運動和充足睡眠,健康的生活可以提升自信心。 少給自己一些壓力。 保持居住空間乾淨舒適,也可以做些小裝飾。 多做一些喜歡的事。 休閒時間從事藝術活動,例如藝術、音樂、詩歌,或是唱歌跳舞等可以表達自我的活動。 訂下小目標,並且是一定可以達成的目標,增加成就感。 一步步完成一直拖著不做的事情。 學著對人友善,替別人做一些小事。 多和關係好的家人朋友聚在一起。 遠離會傷及自尊的人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