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段感情中,有時後總是會遇到讓人摸不著頭緒的行為,有人說這是「為愛瘋狂」但也有可能只是心理疾病的徵狀。本文將為您介紹和愛情相關的四個精神疾病、症狀和治療方式。
1. 愛情強迫症(Obsessive love disorder,簡稱OLD)
許多熱戀期的情侶,都喜歡時不時在社群網站上放閃,常常膩在一起,然而,如果有一天對方突然出現整天查勤、疑神疑鬼,並無時無刻都想看到對方,甚至會因為戀愛,無法維持和家人朋友的關係,而造成另一半莫大的壓力;這樣子的保護慾、控制慾或占有慾太強,很可能是因為得了愛情強迫症,而超越了界限。愛情強迫症其實並不常見,不過會伴隨其他心理疾病,例如B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一同出現。愛情強迫症的症狀包含: 對另一半有強烈的迷戀。 想要完全佔有另一半,且付諸行動。 過度保護另一半。 容易忌妒另一半與其他人交際來往。 自尊心非常低。 不喜歡被拒絕,所以如果在一段關係破裂之後,可能還會持續傳訊息、打電話給原本的伴侶。
治療愛情強迫症需要配合藥物和心理治療,藥物例如抗憂鬱劑、抗焦慮劑、抗精神病藥劑及情緒穩定劑等。另外,因為極有可能是童年的創傷,或是依附障礙(Attachment disorder)導致愛情強迫症,所以心理治療大多會建議家人陪同。治療的方式包含:
認知行為療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辯證行為治療(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遊戲治療法(Play therapy) 談話治療(Talk therapy) 2. 依附障礙(Attachment disorder)
雖然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5)還未承認發生在成人身上的依附障礙,但依然有許多心理醫師認為,孩子在18個月大時所呈現的依附型態(Attachment Styles),除了可能影響到往後的人際關係,也會影響到談戀愛的方式。造成兒童依附障礙的原因有下列這幾種: 情感忽視(Childhood Emotional Neglect, CEN) 家暴、虐待 6個月大至3歲期間和照顧者分離 照顧者不固定
倘若在嬰兒時期,小嬰兒沒有和照顧者建立起良好的關係,可能會因為依附型態發展不齊全,而變成依戀障礙。而依戀障礙的患者可能有以下2種戀愛模式:
避免過度親密的關係:自我倚賴(Compulsive self-reliance)、缺乏信任感、易怒、害怕親密接觸。 極易焦慮並四處討好人:固執、缺乏安全感、容易忌妒、佔有慾強。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依附類型還是有健全發展的機會,所以如果有依戀型障礙的人,可以透過諮商,或是和擁有健全依附型態的人交往,獲得改善。 3. 關係強迫症(Relationship OCD,簡稱ROCD)
關係強迫症分成兩種形式:
關係型(relationship-centered):即使跟對方相處很愉快,但依然反覆懷疑自己是不是跟「對的人」在一起,懷疑自己感情的真實性,並且會極力想找出證據,證明自己做出對的決定。 伴侶型(partner-focused):過度在意伴侶的外表、行為、個性,且不斷地跟別人比較。
關係強迫症的症狀,有時會和個人問題(例如:焦慮、情緒)又或是情侶之間的問題,例如:性功能障礙有關。關係強迫症的症狀也可能和其他類型強迫症的症狀同時發作,因此大多會採取認知行為治療。 4. 情愛妄想(Erotomania)
除了情侶之間的感情之外,也許我們平常會聽到有些粉絲自稱是「某某老婆」,如果只是粉絲開開玩笑,倒還無傷大雅,但根據DSM-5的定義,如果某個人過度妄想和另一個社會經濟地位高的人,或是和名人談戀愛,那有可能就是得了情愛妄想,也就是大家俗稱的的被愛妄想症,屬於妄想症(Delusional disorder)的其中一種。
其中,女生患上情愛妄想症的比例比男生高,但不代表男性不會有情愛妄想症。1981年行刺美國雷根總統的小約翰欣克利(John Hinckley, Jr.)就是知名的案例,當時欣克利瘋狂迷戀好萊塢女星茱蒂佛斯特(Jodie Foster),聲稱刺殺雷根總統是為了引起茱蒂佛斯特對他的注意。要治好情愛妄想症並不是不可能,除了服用藥物,還需要加強社交能力訓練、幫助他們認清現實,但如果嚴重到影響人身安全,就需要接受住院治療,讓患者遠離任何「可能愛上」的人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