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肉僵硬不協調!小兒腦性麻痺怎解

肌肉僵硬不協調!小兒腦性麻痺怎解

腦性麻痺(Cerebral Palsy)是一種先天性疾病,該疾病會影響患者的肢體動作、肌肉張力或姿勢,發育中胚胎未成熟的腦部受到損傷時就會導致小兒腦性麻痺。

腦性麻痺的症狀有哪些

腦性麻痺的主要症狀如下: 肌肉過於僵硬或過於鬆弛 肌肉動作不協調 無意識或無法自控的動作 突然猛烈的動作 動作技能和語言能力發展遲緩 肢體不平衡 移動困難 唾液過多 吞嚥問題 餵食困難 無法達到特定動作 癲癇(Seizures)

腦性麻痺可能只會影響到四肢的一部分、身體單側或全身,由於腦性麻痺引起的腦部障礙並不會隨著年齡惡化,因此症狀也是,但病童的肌肉攣縮(Muscle contracture)和肌肉僵硬(Muscle stiffness)卻可能因為治療不當而惡化。腦性麻痺可能導致其他神經性的疾病,所以腦性麻痺患童也常會有以下病症:

視力和聽覺減損 智能不足 觸覺或痛覺感知失能 口腔疾病 精神疾病 尿失禁

何時該尋求醫療協助

若您的小孩出現以上任一症狀或任何發展問題,請儘速至小兒科就醫,腦性麻痺可以直接從孩童的表徵、症狀、病史以及理學檢查做確診,您也可以至兒童精神病學專科請專家做進一步的評估。1歲以下的嬰兒較難診斷腦性麻痺,因此醫師往往得等到病童出現發展遲緩的徵兆時才做出確診。 腦性麻痺的相關治療

雖然腦性麻痺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但接受治療可以幫助病童肢體運動及其他發展方面的問題,腦性麻痺病童可能會需要藥物、手術和其他輔具來改善肌肉功能。高、高維生素D及高磷的飲食對腦性麻痺病童有益,這些營養素都有助於強健骨骼,請向營養師尋求協助以確保您的小孩獲取足夠且正確的營養。

腦性麻痺兒童除了兒科醫師和營養師外,往往還需要一整個醫療團隊與專家協助,包含小兒神經專科醫師、整形外科醫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語言治療師、發展治療師、精神科醫師、休閒治療師、社工以及特殊教育老師等。

小頭症是什麼?媽媽可以這樣預防和治療

小頭症(Microcephaly,又稱小腦症) 是一種神經系統缺陷,會使寶寶的頭變得很小,發育不完全,腦部也會停止生長,是一種罕見的疾病。小頭症有可能發生在胎兒時期,不過也有可能發生在出生後前幾年。 造成小頭症的原因是什麼

此症狀的多數情況與實際成因目前並不清楚,目前普遍認為是基因缺陷影響腦部發育,而導致先天性小頭症。唐氏症及其他有基因缺陷的兒童,也是罹患小頭症的高風險族群。可能的成因包含: 基因問題導致先天性小頭症 環境因子導致後天性小頭症

若兒童在環境中接觸到的物質影響生長及發育,則會導致後天性小頭症。這些物質可能有: 病毒感染:德國麻疹(Rubella)、水痘(Chickenpox)或茲卡病毒(Zika)。 寄生蟲感染:弓漿蟲(Toxoplasmosis)、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 有毒化學物質,如鉛。 缺乏營養。 酒精及毒品。

其他可能導致後天性小頭症的原因包含: 新生兒出血或中風(Stroke) 出生後腦傷 出生後脊髓或腦缺陷 小頭症有哪些症狀

小頭症最明顯的症狀就是頭很小;輕微的小頭症會導致頭的外型很小,不會有其他嚴重的問題,雖然頭會持續成長,但是永遠不會和正常兒童的頭部一樣大。不過,有些小頭症兒童有學習障礙的問題,但是也有孩子的智力不會受到任何影響。另外即使您的孩子有智力方面的問題,未來也不會再惡化。其他症狀還包含: 平衡和統合障礙 坐姿、站姿、走路等動作發展遲緩 吞嚥困難及餵食問題 聽力受損 過動 癲癇(Seizure) 身形矮小 說話及視力問題

如何治療小頭症

目前並沒有治療小頭症的方式,醫師只能提供治療發育,和預防癲癇的方法。小頭症病童會需要定期健康檢查以確保成長及發展步調有在軌道上。嚴重小頭症患者會需要終身治療,並需要控制症狀。這是因為某些症狀可能致命。透過終身治療,孩子的生活品質會比較好。其治療方式包括: 治療癲癇及過動等精神問題,以改善神經和肌肉功能。 語言治療。 物理治療及職能治療。 小頭症如何預防

先天性小頭症無法預防,不過懷孕婦女可透過下列步驟避免後天性小頭症:

擁有健康飲食計畫,吃良好的食物,補充產前維生素。 避免攝取酒精。 避免化學物質。 勤洗手。 定期治療所有疾病。 避免清理寵物的排泄物,因為這些東西是寄生蟲的溫床。 使用有標示懷孕期能安全操作的除蟲劑。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小孩幹嘛騙我?謊言可能是求助或善意

小孩6~8歲時,會因為多種發展上和情緒上的原因而說謊,例如有讓自己感到很重要的需求,或是希望不要傷到別人的感情。以下是小孩常見的謊言類別,他們說謊的原因,和大人可以採取的應對方法。

誇大事實或捏造故事

不論小孩看起來多成熟,他們仍可能會捏造一些故事。如果他們喜歡誇大或創造與事實不符的內容,可能代表小孩缺乏自信,需要有人給他一點鼓勵。他們也可能對要做好某件事感到壓力,或是覺得需要證明自己,讓特定小圈圈裡的人接受自己。

不管他們的故事背後有什麼理由,重點是不要嘲笑這些自吹自擂的小孩,不然他們的自信會比之前更低。家長應該展現對小孩本身的讚賞,稱讚他們合理的成就。面對他們的謊言,如果可以,請轉移對話內容,或冷靜地告訴他您知道他們所說的並非事實,但即便如此,您依然愛他。如果他們在您面前對別人說謊,請不要當眾拆穿他們,待您們獨處時,再耐心地解釋您知道他剛剛說的是事實就好了,才不會造成不愉快的後果。 為了掩飾犯下的錯

小孩為了不受罰而說謊的情況,會讓父母陷入兩難的局面。如果您懲罰承認犯錯的小孩,他們以後會寧願說謊不坦白;但如果您不懲罰他們,他們的行為就不會改正;而如果做錯事的小孩說了謊被您懲罰時,情況可能變得更加複雜。面對這些問題,重點在於取得寬容和嚴懲間之間的平衡,家長可以採取以下方法解決: 保持冷靜,不要帶情緒,把這個事件視為教小孩誠實的機會教育。 注意小孩說謊的動機,而不是謊言本身。 解釋說謊為何不對,裁定合理且不會太過嚴重的處置,但別忘了告訴他們父母不管怎樣都還是愛他的。

懶得解釋貪圖方便

小孩知道,跟父母說他們想聽的話,可以降低摩擦。「功課都寫完了。」、「有,我刷牙了。」等,這些謊話看似無害,但最好不要讓小孩養成這種應付的習慣,不然他們會覺得不誠實也沒關係。您發現小孩在說這類的謊言時,要讓他們知道說謊不好,告訴他們誠實的重要,並提醒他們說謊可能帶來的後果。 有時是善意的謊言

父母常對小孩很早學會社交性的謊言而感到驚訝,然而,善意的小謊有時可以避免讓人難堪,而且小孩懂得同理他人、不傷到別人也很重要。不過,家長需要確保小孩分得清善意的謊言和欺騙、惡意隱瞞之間的差別。

謊言可能是求救訊號

小孩可能會因為在學校或社交上被焦慮壓垮而說謊,雖然他們需要協助,但也可能不想讓父母對他們失望。如果您懷疑小孩因為上述的原因而有事瞞著您,您應該和小孩討論,鼓勵他們談談自己的焦慮,並考慮降低對小孩的期望,讓小孩在可控制的範圍內達到成就感,才能幫他們提升自信,減少說謊。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家有搗蛋鬼花招特多!父母應戰看這裡

孩子總是難搞,時而纏人耍叛逆,時而裝不識人,忽遠忽近的距離讓父母捉摸不定,難以管教,然而,身為稱職父母,別因為孩子的難搞就放棄教導他們,或許,您應該先了解他們可能用的招有哪些,再一一突破,便能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1. 瘋狂纏人好崩潰

青少年最常見的操控招數之一就是纏人,藉著對爸媽的疲勞轟炸、不斷提出索求,藉以軟化爸媽的立場直到應允他們想要的。親子作家史黛西‧凱瑟(Stacy Kaiser)建議,家長應該創造自己的「好寶寶」清單,換句話說,就是只有當孩子做到爸媽要求的,他們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如此才能有效且公平地激勵孩子學習付出,並適當地得到回饋。 2. 孩子也可能說謊

孩子們因為害怕讓爸媽知道某些事情後,自己的期望會落空,因此藉著隱瞞一些真相,讓整個故事變得可信,而達到目的,然而,這會養成孩子說謊的習慣,隨著孩子長大,謊言將變得更加複雜,或甚至更糟,他們已經能自己編造故事。無論孩子闡述了什麼,雖然不必先入為主地懷疑,但仍需求證,一旦您發現他們在說謊,堅定地表達,說謊是絕對不能被接受的行為。 3. 企圖生氣耍叛逆

孩子可能會耍脾氣、說一些傷人以及故意違反規則來惹怒家長,這是當他們的要求被拒絕時常見的反應,請簡單扼要地告訴您的孩子,這個行為不受認可,而您也不會因此就答應他們的要求,您也可以開始限制他們使用電話、電視或跟朋友玩耍的時間。

4. 用受傷情緒勒索

家長並不願意看到孩子受傷或有壓力,這就是為什麼孩子會利用父母的弱點,孩子會假裝生悶氣、噘嘴或假裝很受傷來激起爸媽的同情和感動。 5. 製造誤會好為難

有些家長常常對於自己教養孩子的方式感到不安,擔心也許他們沒有做好家長的工作,孩子便會藉著塑造千萬個理由和情景來讓您誤解 ,如果您不按他們的意思做就是不好的父母,好好地跟他們理性溝通,讓他們充分解釋那些理由,並記得別輕易讓步。

6. 挑撥離間增衝突

孩子會利用您跟伴侶之間的不團結來引起糾紛,這樣他們就只要徵求其中一方的同意即可,而不是得過問雙方,這樣的把戲可能會造成您與伴侶的衝突,因此,請先跟您的伴侶溝通取得共識並設下界限,這樣無論孩子何時提出需求,他們都必須等到父母雙方都同意為止。

小孩不喜歡自己的性別!認識性別不安

性別不安(Gender Dysphoria)又稱性別焦慮,代表無法對天生的生理性別產生認同感。很多會性別不安的人也是跨性別者(Transgender),然而儘管跨性別不是身體疾病,也不屬於精神疾病,患者仍不可避免地感到壓力或沮喪,因為他們可能為此經常受到霸凌、排斥或汙名化。小孩通常要在學校或家裡,因為性別認同的問題經歷極度困擾或障礙,才有可能把性別不安的狀況診斷出來。

性別不安的臨床症狀

對自己出生時的生理性別有認同困擾。 感覺自己被囚禁在別人的身體裡。 表現出另一個性別的行為特徵,或呈現出對另一個性別特性的強烈喜愛。 渴望改變自己的性別。 對自身的性器官感到不自在或厭惡。 強烈希望擁有另一個性別的特徴。

性別不安的風險因素

至今尚未有確切對性別不安的原因解釋,大部分時候性別認同被歸類為社會問題,因為即使在現代社會,跨性別的人仍普遍被視為少數,他們不只要試圖尋找自己的性別認同感,還常常要面對試著融入社會的壓力,或時時處於被汙名化、排斥和霸凌的風險中。

性別不安的診斷方式

診斷條件包括長時間(至少6個月),有持續無法認同自己生理性別或性特徵的困擾,且程度已經嚴重到會影響正常生活。診斷性別不安時,醫師需排除雙性人(Intersex)及其他可能影響性發育的情況。 性別不安的治療方法

心理治療可以緩和性別不安所帶來的精神壓力,因為過程中可以學習如何認同自己的性別,以及面對壓力的方法。 性別不安的其他風險

性別認同帶來的的衝突感經常會為當事人帶來極大痛苦,尤其是青少年和小孩,因為他們很容易被霸凌或在社會中遭到排擠,並因此感到焦慮、沮喪,甚至容易依賴菸酒毒逃避現實,變成物質成癮。

小女生的生殖器創傷~流血過久請送醫

小女生的生殖器創傷,指的包含陰唇和陰道等部位的受傷。這種創傷通常都是由意外導致,有可能是瘀傷、腫脹及小切割傷等。雖然這些傷可能很快就會痊癒,但因為陰部非常敏感,又有充分的血液供應,就算只是小傷口,也能引發大量的出血。

生殖器創傷的類型

雖然小女生的生殖器很少有嚴重受傷的情況,但常見狀況有: 切割傷:這些小傷口通常很淺,且很快就會癒合。 瘀傷:陰唇的瘀傷及腫脹通常是源自於跨騎式傷害,一般也很快就會痊癒。 血管栓塞或血管瘤:陰脣流血可能會導致血管瘤;小血塊通常會自己消失,但大血塊可能就需要醫療協助,如引流。 陰道撕裂傷:症狀包含持續疼痛和流血,若有陰道撕裂傷,則代表情況非常嚴重,無論由什麼東西穿刺造成,都需要立刻安排檢查。 尿道受傷:尿道受傷並非由外傷引起,反而通常是因骨盆裂開而導致,症狀包括血尿及排尿困難。

什麼是跨騎式傷害?

當小女生從馬鞍型的物體上跌落,就會產生跨騎式傷害,常見的例子有玩遊樂設施、騎腳踏車、跨越圍籬等,都會導致外陰部瘀傷或小切割傷。而陰道和尿道因為被外陰唇保護,所以通常跨騎式傷害不會讓這兩個地方受傷。 居家護理輕微外陰部受傷 以無菌紗布直接壓迫患部,以治療輕微出血。 以肥皂及清水清洗患部5分鐘。 依照小孩的接受程度冰敷,以減少腫脹,但不要超過20分鐘。 依建議用量給予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或布洛芬(Ibuprofen),以緩減疼痛。

什麼時候應該尋求緊急醫療協助?

若有下列症狀,應立即叫救護車: 陰道出血 陰部流血超過10分鐘 大量失血,或因大量出血而昏倒 認為小孩的傷勢嚴重 因為被物體刺穿而導致受傷 有開放性傷口,需要縫合 排尿時疼痛、排尿困難、血尿 下體嚴重疼痛 受傷的小孩年齡小於1歲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學讀書寫字和算數後~小孩能力正常嗎

學習新知識對大腦的發展很重要,為了幫小孩安排最好的學習計劃,家長必須了解小孩在什麼階段,適合學習哪些東西。因此在這篇文章,我們要為大家介紹小孩適合開始學習,讀書寫字和算數的時間,以及他們的學習能力是否正常。

小孩適合在4歲開始學識字

爸媽最早在小孩4歲,就可以開始教他們認識簡單的國字了,也可以教他們認識注音或英文字母。兒童教育專家認為,小孩最初會在從上幼稚園到升小學二年級期間學習閱讀,但如果沒有家長或老師指導,他們可能會學不來,並會出現以下閱讀困難的徵兆: 看字看很慢。 用錯誤的發音念注音或國字。 一直忘記以前學過的字怎麼念。 8歲後還不會自己看書。 很容易把形或音不同,但相似的文字搞混。 看到字的時候不會念出來,只會盯著字看,然後用猜的。 常錯字連篇,寫字時會少或多一筆。 10歲時還無法理解故事書裡的情節,也說不出裡面有什麼角色。

若發現小孩有以上閱讀問題,請尋求老師等專業人員的協助,為小孩找到適合的學習方法。

學寫字前要先會閱讀

識字和寫字是兩個相輔相成的技能,要會寫字,首先就要會認字,所以通常有閱讀困難的小孩,也都會有寫字、寫作困難,並出現以下現象: 一年級的時候,看不懂自己寫的東西。 10歲時,還不能寫出一篇內容能讓人理解的小故事。 13歲時,還不會用正確的文法、文字、標點符號寫複雜的句子或文章,也不會用電腦打字、寫東西、查資料。

檢視小孩的算數能力

相較於學習閱讀寫字,每個小孩學算數的進展差距比較大,但家長還是能透過以下事項,確認小孩的數學能力是否正常:

1. 小孩10歲時,若還做不到下列事項,則代表他的算數能力可能低於正常: 不會數東西 不會看時間 不能理解不同單位之間的差別 不能分辨形狀的不同 連個位數或十位數的數字都無法加減乘除

2. 小孩13歲時,若還做不到下列事項,也代表他的算數能力可能低於正常: 無法進行需要多道算式的演算 沒有基本的度量衡和百分比概念

不過,就算小孩在應該的時間還達不到正常的學習標準,並不代表小孩真的就有什麼障礙或心理問題,有可能只是他沒有得到良好、有效的教育,請家長多方嘗試,並諮詢專業人員的意見。

學步期兒童便祕常見!父母別慌這麼做

便祕(Constipation)是學步期兒童最常見的問題,恐會影響小孩的消化系統,造成身體吸收、新陳代謝的負面影響。

什麼是便祕?

便祕是任何年齡都很常見的疾病,身體有便祕時,表示體內腸道蠕動變慢、變差,或是比平常的蠕動次數減少許多。若糞便累積在體內,在腸道會滯留比較久,變得更堅硬、乾燥,導致排便困難。 學步期兒童為什麼會便祕

學步期兒童會便祕有很多原因,如果高纖維食物如:水果、蔬菜等攝取量不足,就可能會便祕。另一個可能原因是,小孩喝水不足,或是牛奶喝過量。有時候,則因為生病導致胃口變差,進食狀況不佳,也會造成便祕。如果您的孩子有便祕,請不用過於擔心,因為學步期兒童偶爾有便祕是很常見的。不過如果小孩便祕超過2星期以上,恐為慢性便祕。有這種情況,請您立即帶孩子去看小兒科醫師。 學步期兒童便祕有哪些症狀

如果小孩有便祕,他們排便時會感到很不舒服,便祕時間愈久,痛苦程度愈強烈。請您也要留意,小孩恐因為便祕會伴隨出現的其他症狀,如:

噁心、嘔吐 胃痛 沒有食慾 變得任性、古怪 排便時,會哭鬧、大吼大叫 不想上廁所

學步期兒童便祕如何治療

增加小孩纖維的攝取量:讓他們吃大量的水果、蔬菜,如:香蕉或木瓜,對治療便祕很有幫助。您可以每天讓您的孩子吃香蕉或木瓜,舒緩他們身體不適。 請多喝水:為了讓小孩的糞便變得較為柔軟,要增加他們液體飲用量,尤其是要多喝水,多鼓勵小孩,每天除了牛奶外,至少要喝1公升的液體。 多陪小孩去運動:多鼓勵小孩每天要規律運動,幫助身體血液循環、腸道蠕動。 按摩小孩的胃部:最佳按摩位置是胃部左側,肚臍下方3指寬的地方。按摩時,請用您的手指輕柔、力道均勻按壓。 避免讓小孩服用致便祕的藥物:包括:高劑量的鐵補充劑,或舒緩疼痛的麻醉藥。 諮詢醫師:如果小孩進食狀況不佳,或是有血便的情形,請帶他去看醫師。

Hello Health Group 並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孩子在跟空氣講話?幻想朋友這樣處理

相信許多家長都目睹過孩子和看不見的朋友聊天,有時甚至還和他們玩在一起。或許很多人會認為這不是正常的現象,想馬上帶孩子做心理輔導,但父母其實不用著急或擔心,因為您的小孩有一個幻想朋友,其實是正常的現象。

幻想朋友只是童年的一部分

研究證實,2歲半的孩子擁有幻想朋友是一種心理現象,但此舉超出了醫學專業領域能夠解釋的範圍。這些看不見的朋友可以是您孩子已經認識的人、故事書或電視中的角色,也可能純粹來自孩子的想像力。目前,兒童發展專家仍在爭論幻想朋友對兒童的影響,有些人認為這種情況是一種嚴重的精神病,但另一些人並不覺得這對學齡前的兒童有任何影響。

為什麼孩子需要幻想朋友

每天晚上睡前為小孩讀的童話故事,都可能變成他們頭腦發揮想像力的材料。孩子可以透過想像力認識新朋友,進一步欣賞故事中出現的角色。這些幻想的朋友,也可以反映出孩子的內心世界,例如個人喜好和焦慮的心理。

與沒有幻想朋友的孩子相比,多項研究指出,常跟幻想朋友對話的孩子,可能會有較好的語言技能、記憶力、以及應對挑戰和適應新環境的能力。

如何與幻想朋友打交道

父母應該要接受孩子幻想朋友的存在,若不願意,那麼這位朋友就可能會停留更久。所以若是想要孩子遠離幻想朋友,可以幫助他得到其他同儕陪伴,這樣他很快就會逐漸擺脫這位看不見的友人。

如果您的孩子一直堅持與這位朋友溝通,並常常假借幻想朋友的名義來發表意見,您可以要求他們以第一人稱溝通,要他們說「我覺得…」,而不是「他說…」。

此外,您可以鼓勵孩子為看不見的朋友做事,例如:開門或整理床鋪,藉此趁機提高他們的生活技能。有時,孩子也可能會弄亂他們的房間,並責怪幻想朋友,但請不要生氣並立即責罵他們,而是應說明幻想朋友無法為他們收拾善後,所以他們要負責清理。

不過要注意的是,如果您認為小孩可能是由於創傷或不愉快的事件,而創造幻想朋友,那就應聯繫兒童心理學家或社工輔導員尋求幫助。

語氣冷靜堅定~出門不發飆也能管小孩

您是否看過父母在公共場合嚴厲地責罵小孩?不管是誰,看到這一幕想必都覺得這是一個尷尬的景象。但是如果真的必須在公開場合教育小孩失控的行為,下列提供10個小技巧,能讓您在不尷尬的情況下教導小孩什麼是正確的行為。

1. 帶小孩逃離案發現場

當小孩出門時不乖,請趕快找個安靜的地方,把小孩帶過去,離開案發現場,這樣才能減少與小孩對話的摩擦,並避免其他人造成騷動。小孩發脾氣時,常常會對抗父母,把他帶離案發現場,可以不讓您因當眾教育失敗,而使自己的信心受損。

2. 控制心中的憤怒

提醒自己,這是一個教育小孩的好機會。當他們犯錯時,通常是因為他們不了解自己的行為,這時候請父母控制心中的憤怒,避免在公共場合對小孩大吼大叫。 3. 使用堅定不憤怒的語氣

教訓他們時不要語帶憤怒,但要保持語氣的堅定,可以讓小孩知道他們的行為現在並不恰當,而且是錯誤的。許多父母發現使用低沉的聲音,或者直接保持安靜時,效果反而更好。對許多小孩來說,這種語氣代表爸媽已經不開心了,因此無論他們正在做什麼,都有嚇阻的功能。 4. 運用大人的智慧回應

沒有一種答案可以讓所有人都接受,因此您的回應必須針對小孩的個性以及行為而有所不同。例如有些小孩,在大人溫柔冷靜地跟他們講道理時,會較有反應,有些小孩,則需要大人直接而減短地告訴他們哪裡不對。 5. 給小孩冷靜的時間

每個人情緒起伏時,總是需要時間冷靜,小孩當然也一樣。父母給予小孩時間冷靜時,他們可以利用這段時間來反思自己的行為。 6. 管理您賦予小孩的特權

對年紀較大的小孩,有時可以透過剝奪他們的特權來教導他們。父母可以先列出自己賦予小孩的特權,例如:看電視的時間、吃甜點的時間、參加課外活動的機會等。透過這種管理方式,可以讓小孩了解,若不遵守規定,或者無理取鬧,那麼平時享有的歡樂時光,可能就會一去不返。 7. 在家加強紀律教育

也許您家裡的青少年兒女很容易被手機綁架,或特別喜歡在電視上看體育比賽,這時候家長可以設定一個規定,強制他們必須要在時間內結束,並沒有任何通融的空間。不過教育時,請選擇您可以輕鬆實施紀律的項目進行。 8. 借助第三方幫忙

如果小孩不聽您的話,也許他們會聽別人的話。可以讓伴侶或其他家庭成員與小孩交談,他們可能可以為小孩提供不一樣的觀點,說不定無理取鬧的事情,馬上就解決了。 9. 開一場家庭會議

召開家庭會議,並制定一些基本規則,可以讓小孩清楚地知道,往後他們若是在外時行為不當,會有什麼樣的後果在家等著他。 10. 維持一致性是關鍵

大多數的小孩通常會測試家長的底線至少1個星期,有時候甚至更久,因此家長的教育要堅持下去,才有辦法達到效果。若您一下就被小孩打動,那他們可能會發現您不是真的在生氣,反而會變本加厲。

Hello Health Group 不提供醫療建議,診斷或治療。

Exit mobile 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