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兒福聯盟的性教育知識調查報告指出,有高達1/4的家庭從未與孩童談論過「性知識」,更有高達近7成的父母,從未和小孩談論過「性行為」議題,可見台灣家庭性教育仍處於親子溝通間的灰色地帶。
另外,此項調查中也發現,台灣家長傾向於跟女孩談論性知識內容,這可能與傳統上父母對於女兒身體的保護意識較兒子來得高有關,才會投入較多的心力,與女孩討論正確的性知識。
為了及早建立孩子的身體權意識,培養其保護自身的能力,《Hello健康》以下將介紹各年齡層的孩子適合的性教育溝通和內容,提供各位爸媽參考。 性知識不用教,孩子長大就會知道?
在教育小孩的過程中,許多父母可能都會對性教育話題感到尷尬,而不知如何啟齒,然而,替孩子建立正確的性知識與觀念,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千萬別覺得等他們大了自然就會知道,應該要從小就開始建立。
如果孩子未能從小接受正確的性教育,便可能自行尋求網路資源,從中了解性知識。然而,如今社群媒體充斥著各種五花八門的假訊息,極有可能會不小心讓小孩接受錯誤的性知識。因此,建議家長應扮演監督及過濾資訊的角色,根據孩子的發展、需求與認知能力,替小孩選擇適當的性教育資訊。
父母若能以坦然且開放的態度,與小孩談論正確的性知識,不僅能鼓勵孩子說出自己的想法,還能建立互信的親子關係,所以建議各位爸媽,可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分成4階段進行性教育: 2~5歲的小孩:建立身體權意識和判斷觸摸底線
這個階段的小孩,對自己和別人的身體會開始感到好奇,教育這階段的孩子,最重要的觀念就是「底線」。
在摸別人或被別人摸時,哪些舉動算是可以接受,哪些又是超出界線,並告訴孩子,不應該碰別人或讓別人碰他們的生殖器。父母們不妨透過搔癢遊戲,或是實際上藉由肢體示範做舉例,幫助他們建立清楚的觀念,好好認識自己的身體,並學會保護自己,不受他人侵犯。
另外,這階段的小孩可能也會好奇寶寶是如何出生的,如果父母被問到這題,不妨可用簡單的方式,跟孩子說明受孕和生產的過程,例如成年的男女有精子和卵子等,但解釋的詳細程度,可依孩子的理解程度而定,最好再可找1本介紹身體的童書搭配講解。 6~8歲的小孩:如何看待媒體上的色情資訊
小朋友也許在學會看電視或用電腦後,意外看到一些和情色有關的話題或廣告,若他們有疑問,父母們也可以淡定地解釋,這些類型的網站是關於成年人的行為,以及是大人會做的事情,並不需要將這些內容視為負面行為,而拒絕向孩子解釋。
另外,父母也可提早和這階段的孩子,提到青春期會出現的性徵變化,介紹時最好利用圖畫書,讓他們更能理解。
9~12歲的小孩:性別議題與安全性行為的方法
爸媽可與這階段的孩子,談論關於性別印象和性別歧視等議題,不妨以報章雜誌上的報導,甚至是認識的人事物作為例子。而孩子到11歲時,爸媽們可以開始談談安全性行為的方法,雖然您可能會覺得談這話題還太早,但建議最好還是提早讓小孩有正確的概念。
研究指出,青少年在知道風險狀況時,會做出更好的選擇,所以父母們應該跟孩子解釋有哪些不同的避孕方式,並告訴他們有關性的基礎知識。(推薦閱讀:不要害怕!危險性行為後4步驟救自己) 青少年時期:引導孩子開口談性的煩惱
若在小孩年紀還小時,就已有和孩子談論有關基礎性知識與安全性行為的議題,等到孩子長大後,成為青少年,便會更願意與父母談論此類話題。
對青少年時期的小孩,父母們務必大方且樂意地引導他們,幫他們解決與性有關的煩惱。若他們不想談論,父母不妨可分享自己過去的經驗,讓小孩更有意願說出口。而在談論時,請務必尊重和鼓勵孩子,避免一味地批判或譴責,之後孩子才會更願意和你大方地討論相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