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內膜異位症導致不孕的機率高達3成,令許多備孕媽媽聞「病」色變;究竟子宮內膜異位有何症狀?形成原因為何?該如何治療?《Hello健康》一次為您說明!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什麼?形成原因說明
簡單來說,「子宮內膜異位症」就是本應長在子宮腔內的子宮內膜組織,跑到子宮以外的部位包括卵巢、骨盆腔等。若子宮內膜異位至卵巢內生長,即為所謂的「巧克力囊腫」;異位在子宮肌肉層中,則為「子宮肌腺症(Adenomyosis)」。
當女性在月經週期裡受荷爾蒙影響,子宮內膜會因而增厚,若卵子與精子成功結合,受精卵就會在子宮內膜著床、成為胚胎生長。若未受孕或著床失敗,子宮內膜就會以經血的型態排出體外。
經血本該由子宮頸從陰道排出,但也有少許會順著輸卵管逆流而上,流至腹腔與骨盆腔內,也就是所謂的「經血逆流」。所幸大部分的經血逆流可被身體吸收或排出,但有些人卻沒那麼順利,而逆流經血所含的子宮內膜細胞,就會在其附著處生長,形成「子宮內膜異位症」。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症狀
每次月經來潮,子宮內膜異位處的慢性發炎可能會讓經痛加劇,或衍伸出以下症狀:
經痛:可能於月經來潮前1~2週開始出現。約70%的女性曾有過經痛,經痛者的下腹部通常有下墜感,伴隨腰酸背痛、腹瀉、暈眩等症狀,甚至有極少數人可能因經痛而引發休克。 不孕:異位的內膜組織造成卵巢、輸卵管發炎以及沾黏,無法順利排出及輸送卵子,便可能導致不孕。統計發現有30~50%不孕症病人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症。 性交後疼痛:約有25~40%的子宮內膜異位症病人,性交後會出現疼痛或有點狀出血的情形。 骨盆疼痛:內膜組織若在骨盆腔出現發炎或沾黏情形,則可能導致骨盆疼痛發生。大約有25%患者有此症狀。
除了骨盆疼痛以外,病灶若發生在膀胱,則可能會造成頻尿或經期排出血尿。如果你有經期異常疼痛或出血的症狀,建議就醫諮詢,由醫師判斷是否需進一步檢查。 子宮內膜異位症如何診斷?
子宮內膜異位患者的主訴通常是經痛或下腹痛,而醫師主要會透過下列方式診斷:
觸診:採直腸、陰道內診或腹部觸診。 超音波檢查:確認骨盆腔囊腫位置。 抽血檢查:檢驗Ca-125抗原濃度的數值。若組織受損或異常增生時,Ca-125的濃度就會增加。 腹腔鏡檢查:透過內視鏡直接檢查腹腔,能夠最清楚的觀察內膜異位的大小與形狀。
子宮內膜異位症會好嗎?開刀有哪些後遺症?
拜現代醫療發展之賜,子宮內膜異位並非絕症,只要病患配合治療並多多休息,仍有順利懷孕的機會。以下簡單介紹藥物和手術的治療原則。
藥物治療的重點在於抑制子宮內膜異位組織生長,並減少病人的痛楚。醫師可能會使用荷爾蒙口服藥或針劑,抑制子宮內膜異位組織生長,並且搭配非類固醇類消炎藥(NSAID)等止痛藥物減輕疼痛。
不過小港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劉奕吟補充,有些患者使用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無效,導致腫瘤持續長大,或是有懷孕需求,卻遲遲無法受孕,則應考慮採手術治療。
手術治療主要分為傳統開腹手術和內視鏡手術,由於內視鏡手術有著傷口小、復原快的優點,已經成為目前主流手術方式。醫師會透過內視鏡找出病灶,藉由挖除或電燒的方式移除內膜異位組織。
視病況的嚴重程度與患者需求,治療的方式也會有所差異,除了單純將內膜異位組織清除外,比如子宮有嚴重肌腺症的的患者,若無生育考量,可考慮切除子宮;有嚴重痛經的病患,則可視情況切除主管子宮痛覺的「薦前神經」或是「子宮薦椎韌帶」。
劉醫師也特別提醒,子宮內膜異位症在停經之前,受荷爾蒙刺激影響,復發機率約有10~30%,因此術後建議搭配藥物治療以預防復發。
總而言之,子宮內膜異位的治療方式繁多。醫生會根據患者症狀、年紀及生育需求選擇個人化的治療方式。若你懷疑自己有子宮內膜異位的症狀,請盡早就醫診斷,愈早發現,治療成功率愈高。(延伸閱讀:造成不孕症的5原因~透過3種食物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