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先生是忙碌的上班族,平時工作繁忙讓他沒時間喝水、上廁所,近日發現解尿不順、下腹部也常悶痛不適,經泌尿科醫師檢查後才發現原來是攝護腺炎惹禍。
攝護腺是男性獨有的腺體,若沒有妥善保養,過了40歲會讓攝護腺疾病找上門。究竟男人該如何提防攝護腺炎?出現哪些症狀要注意?《Hello健康》邀請義大醫療泌尿科主治醫師吳振宇帶您了解。
攝護腺炎依據原因可分成4大類
攝護腺炎(Prostatitis)也稱為前列腺炎,是男性常有的泌尿科疾病之一。台灣男性醫學會指出,大約在1800年代便有文獻提出過度自慰、反覆讓會陰部受傷會引起攝護腺發炎,而隨後的研究則發現,其它如包皮過長、泌尿道感染、尿液逆流與心理壓力皆為攝護腺發炎的危險因子。(延伸閱讀:早期無症狀難以發現!攝護腺癌的症狀與警訊有哪些?)
依據其致病原因,攝護腺炎主要可區分為以下4類:
急性細菌性攝護腺炎:最不常見的一種,多與下泌尿道感染有關,可以從病患的尿液培養出細菌,通常以大腸桿菌為主。 慢性細菌性攝護腺炎:因細菌感染所導致的發炎,從尿道上行感染後再由直腸細菌直接侵入,主要病原菌為大腸桿菌和革蘭氏菌。 慢性非細菌性攝護腺炎:可分為發炎性與非發炎性2種,是臨床上最常見的攝護腺發炎,病患可能因多種原因導致括約肌不正常收縮引起攝護腺內尿道壓力增加,造成尿液逆流進入腺體引起攝護腺發炎。 無症狀攝護腺炎:這類病患並不會有任何症狀,通常是因如精液分析或攝護腺切片檢查時,發現白血球與發炎細胞才得以斷定患者屬於無症狀攝護腺發炎,其確切致病原因尚不清楚。
攝護腺炎的症狀有哪些
吳振宇醫師表示,除無症狀的攝護腺炎外,其餘攝護腺炎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症狀: 急性細菌性攝護腺炎:常有頻尿、排尿困難、排尿疼痛,恥骨上方以及會陰部感到疼痛,也會出現發燒、疲倦、噁心等類似感冒的症狀。(推薦閱讀:尿不出來怎麼辦?認識攝護腺肥大的症狀、原因、治療) 慢性細菌性攝護腺炎:患者有泌尿道感染的病史,症狀與急性攝護腺炎類似,但較少有發燒,不過患者的不適症狀持續時間久且時好時壞。 慢性非細菌性攝護腺炎:鼠蹊部、會陰部、陰莖或睪丸會疼痛,射精時也會感到不舒服。
一旦確診為攝護腺炎時,醫師會根據種類的不同給予適合的治療方式: 藥物治療:視病人病況使用靜脈注射或口服抗生素治療。此外,也會搭配α腎上腺素阻斷劑,如Tamsulosin、Alfuzosin 、非類固醇消炎藥來減少膀胱頸、骨盆肌肉的收縮。(延伸閱讀:攝護腺肥大可靠吃藥改善?良性攝護腺肥大治療藥物介紹) 物理治療:緩解骨盆腔神經的不協調,以溫水坐浴、攝護腺按摩為主。 手術治療:吳振宇醫師強調,手術治療非標準治療,僅有極少數攝護腺炎症狀嚴重的病患,經藥物和物理治療無效後,可能需考慮手術刮除攝護腺,但必須由專業醫師評估其可行性。 飲食健康不憋尿 4撇步保養攝護腺
良好的生活型態有助預防攝護腺發炎,以下提供4種保養攝護腺的建議:
不要憋尿:長期憋尿可能造成攝護腺腫大或排尿困難,提高攝護腺發炎的風險。(推薦閱讀:再忙也別憋尿!你該知道的憋尿後果與改善方法) 飲食健康:避免過油、過鹹、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並減少飲酒量,多吃蔬菜水果攝取足夠纖維,促進排泄順暢。 作息規律搭配運動:充足的睡眠與運動習慣皆有助降低身心壓力,提升免疫力。 適當的性生活:定期排空精液有助維持攝護腺的健康,但建議行房前應戴好保險套,降低因細菌感染而導致攝護腺發炎或伴侶互相感染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