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心臟協會(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簡稱AHA)資料顯示,主動脈瓣狹窄(Aortic valve stenosis)是一種普遍且嚴重的瓣膜問題,其風險族群並不侷限於老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先天心臟缺陷與瓣膜鈣化也都可能是因素之一。《Hello健康》帶您了解何謂主動脈瓣狹窄?9大風險因子為何?以及其症狀與治療方式。
什麼是主動脈瓣狹窄?
主動脈瓣為人體4大心臟瓣膜之一,位於左心室與主動脈之間,所承受的血流壓力與強度也是所有瓣膜裡最大的,因為要送到身體各處的含氧血,皆得透過主動脈輸送。
所謂的主動脈瓣狹窄,指的正是心臟的主動脈瓣(Aortic valve)變窄或阻塞。變窄的瓣膜會阻礙血液的流動,限制了心臟每次泵送出的血液量,導致心臟必須更加費力,才能彌補缺少的部分。一旦時間久了,或是狹窄狀況變得更加嚴重,患者便可能出現心臟衰竭(Heart failure)或其他心臟問題。(延伸閱讀:呼吸困難、下肢水腫竟是心臟無力!心臟衰竭7大前兆愛注意) 主動脈瓣狹窄成因 先天心臟缺陷
正常的主動脈瓣應該由3片瓣葉構成,若主動脈瓣只有2片(Bicuspid),甚至極少數人只有1片(Unicuspid)或是4片(Quadricuspid),都屬於先天心臟缺陷;當患者年紀小時,可能不會出現不良反應,但隨著年齡增長至成年後,主動脈瓣出現閉鎖不全、狹窄的風險就會增加。 主動脈瓣鈣化
在先進國家,隨年齡增加的主動脈瓣鈣化,是造成主動脈狹窄最主要的原因;在65-70歲族群中,約佔50%以上。
所謂「鈣化」,指的就是鈣質的堆積,人體的骨頭和血液中都含有鈣質,因此血液在體內流動的過程中,也會將鈣質帶到各個器官和血管。一般來說,年紀愈大,除了血管內的沉積鈣質變多,堆積瓣膜上的鈣質也會增加,這也是為什麼主動脈瓣鈣化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堆積在主動脈瓣的鈣質愈多,會讓瓣膜變硬,最終變得狹窄。
除了老化外,有瓣膜缺陷(瓣葉較少)或是粥狀動脈硬化,也會比一般人有更高機率發生主動脈瓣狹窄。 風濕熱
在已開發國家,風溼熱引起的主動脈狹窄已逐年下降至低於10%;由鏈球菌咽喉炎所引發的風濕熱(Rheumatic fever)可能傷害主動脈瓣並留下疤痕;這些疤痕組織不僅可能讓主動脈瓣變得狹窄,其粗糙的表面更易於鈣質的堆積,提高瓣膜鈣化風險。 主動脈瓣狹窄症狀
主動脈瓣狹窄初期可能無症狀,潛伏期甚至能持續數年;即使是輕度到中度的主動脈狹窄,一般也可能沒有症狀,所以主動脈狹窄患者千萬不要以為沒症狀就沒關係;特別是當出現症狀時,病症常已到了嚴重的地步,不僅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主動脈瓣狹窄的3大主要症狀是意識喪失(Loss of consciousness)、心絞痛及胸悶,其中包括活動時胸悶、心臟衰竭時的躺平胸悶,或半夜胸悶及腳腫等症狀。
主要症狀包含如下: 胸痛(心絞痛):主動脈狹窄一旦合併心絞痛症狀,如沒有接受置換手術,5年內死亡率高達50%。主動脈狹窄導致左心室必須更加費力,久而久之左心室肥厚(Hypertrophy),進而導致左心室應變勞損(Ventricular strain),心電圖顯現ST段下降(ST segment depression)及倒T波,此時表示已有心內膜下局部缺血(Subendocardial ischemia)。 活動時,胸口感覺有重物壓迫。 呼吸困難、急促(尤其在運動時) 疲勞(運動後更明顯) 心悸 兒童患者的食慾不振、體重不足。 下肢腫脹(主動脈瓣引發心臟衰竭造成) 心雜音 昏厥(Syncope )或暈倒(Fainting):主動脈狹窄一旦合併有昏厥症狀,如沒有接受置換手術則3年內死亡率高達50%。為了避免主動脈狹窄引起昏厥的風險,若在使用會導致周邊血管擴張的藥物,如硝酸甘油(Nnitroglycerin)、硝酸鹽(Nitrates), ACE inhibitors, Terazosin (Hytrin)和Hydralazine等,必須特別注意可能導致低血壓及昏厥的風險。
什麼時候應該就醫?
當發現有上述症狀時,建議應即就醫進行相關檢查,特別是心臟病高風險族群,早期診斷,可以降低主動脈瓣狹窄引起其他併發症的風險。(推薦閱讀:長期抽菸、過度飲酒要小心!心血管疾病10大危險因子一次看) 形成主動脈瓣狹窄的9大風險因子
如果符合下列情況,罹患主動脈班狹窄的風險將提高: 老人 先天性心臟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風濕性心臟病(Reumatic heart disease) 胸部曾接受過放射治療 糖尿病(Diabetes) 高膽固醇(推薦閱讀:沒症狀才要怕!高膽固醇血症幾乎無症狀!肥胖、抽菸者快驗血脂,怕膽固醇超標9要這樣吃) 高血壓(Hypertension) 慢性腎病 主動脈瓣狹窄併發症
心臟衰竭:主動脈狹窄引起的心臟衰竭是合併左心室肥厚及纖維化,所以兼具收縮功能障礙(Systolic dysfunction,即射出分率EF降低)及舒張功能障礙(Diastolic dysfunction,即左心室充盈壓力 Filling pressure上升)。主動脈狹窄一旦合併心臟衰竭,預後非常不好,如沒有接受置換手術則2內死亡率高達50%。 中風 心臟感染(例如:心內膜炎) 心律不整(Arrhythmia) 血栓 出血
主動脈瓣狹窄的診斷方法
有的主動脈瓣狹窄患者可能只有體力下降,但並未出現其他明顯症狀,因此進行確實透徹的診斷和檢查非常重要。
按照美國梅約醫學院(Mayo Medical School)的研究,醫師或心臟病專家會先檢測病人的心雜音,再以經胸壁心臟超音波(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簡稱TTE)進一步檢測脈瓣狀態、鈣化程度,以及左心室的運作狀況,也是評估主動脈狹窄最佳非侵入性的檢查方式之一。(推薦閱讀:心臟不適要做心電圖還是X光?一次了解各類心臟檢查項目)
依病人病症不同,醫師可能也會考慮其他診斷方法如下: 心電圖(Electrocardiography,簡稱 ECG、EKG):可見左心室肥厚、左心室應變勞損,也可能影響心臟內電傳導系統,特別是左支傳導阻滯(LBBB)。 心臟電腦斷層造影(Cardiac CT scan) 心臟磁振造影(Cardiac MRI) 經食道心臟超音波(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簡稱TEE) 胸部X光 運動心電圖 心導管(Cardiac Catheterization):心導管提供主動脈狹窄確切的診斷,而且提供嚴重程度,可作為手術的依據。主動脈面積小於1.0平方公分(正常3.0平方公分),左心室和主動脈之間的壓力差大於40mmHg,都視為嚴重的主動脈狹窄。 主動脈瓣狹窄的治療方法
若為無症狀或症狀較輕,醫師可能會建議定時回診檢查即可。其他症狀較明顯的患者可能需要透過藥物或手術進行治療。 藥物
藥物其實無法改善主動脈瓣狹窄,但是可以治療其他心臟病和併發症。舉例來說,如果是因風濕熱而引起主動脈狹窄,便可使用抗生素治療。
若是主動脈瓣狹窄引起心臟衰竭,則可能會使用利尿劑和毛地黃,使用血管收縮素轉化酶抑制劑(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Inhibitors,簡稱 ACEI)則須小心使用。心絞痛一般使用乙型阻斷劑(β-blocker)及/或鈣離子阻斷劑。硝酸鹽(Nitrate)由於怕會引起嚴重低血壓,所以是禁忌。
手術
如果患者主動脈瓣狹窄情況嚴重,醫師便可能考慮以手術修補或置換人工瓣膜,手術方式大概有以下幾種: 傳統手術(開心手術):手術會在患者心臟停跳,連接體外循環機的狀況下,透過將患者的胸骨鋸開,對心臟瓣膜直接進行修補或置換。這種手術的風險較高,患者術後的恢復時間也較長。 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手術(Transcatheter aortic valve implantation,簡稱TAVI或稱TAVR):導管手術的一種。透過將導管由腹股溝或手臂插入,經血管到達心臟,再將導管上頭,固定於支架的人工心臟瓣膜直接置入即完成。此外,若是有瓣膜閉鎖不全的問題,也可以透過此手術放置瓣膜夾改善。此手術適用於不適合傳統開心手術的患者,特別是對於75歲以上長者來說,是不錯的選擇。(推薦閱讀:舒張壓異常低會怎樣?頭暈易疲倦恐為主動脈瓣膜閉鎖不全前兆!) 主動脈瓣氣球擴張術(Balloon valvuloplasty):其實與TAVI的執行方式類似,都是利用導管執行。氣球擴張術是透過將導管上攜帶的氣球擴張,讓狹窄的瓣膜能夠被撐大,以改善症狀。此方式對於兒童或嬰兒的治療效果較好,對於成年人通常只有暫時性的效果。
無論使用哪種方式,若決定置換人工瓣膜,根據患者的體況與要求,醫師會選擇生物瓣膜或機械瓣膜,取代患者已狹窄的主動脈瓣。
對於不是因先天心臟缺陷而患病的人而言,你有以下3種方式可以預防主動脈狹窄: 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咳嗽或打噴嚏遮擋口鼻、遠離有感冒症狀的人、定時更換牙刷,可以降低你發生風濕熱的機會。 照顧好口腔健康:蛀牙、牙周病、牙齦出血會提高細菌進入你血液當中,引發心臟感染風險,而這可能導致主動脈瓣受損。 健康的生活型態:規律運動、不抽菸、少喝酒、健康飲食可以降低血管粥狀硬化的風險,血管硬化後的鈣化機率會增加,也會連帶提高主動脈瓣鈣化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