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宮頸原位癌是什麼?癌前病變因素與CIN

子宮頸原位癌是什麼?癌前病變因素與CIN

子宮頸癌是女性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不過在醫學上,子宮頸癌可分為「子宮頸癌前病變」以及「侵犯性癌症」兩階段。更明確的來說,子宮頸癌前病變是侵犯性癌症的前奏。子宮頸癌前病變所引發的上皮細胞異常增生,若不予以適當處置, 便有機會進展成子宮頸癌。 子宮頸癌分期中的第 0 期又稱為原位癌(Carcinoma in situ),以下帶你一起認識子宮頸原位癌。

子宮頸原位癌就是上皮內贅瘤?

子宮頸上皮內贅瘤,又稱為子宮頸上皮贅生瘤,或子宮頸上皮細胞嚴重性病變(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以下簡稱為 CIN)。CIN 的成因 90% 是源於人類乳突狀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以下簡稱 HPV)的感染。

子宮頸上皮贅生瘤並非一定會轉變成子宮頸癌。若 CIN 要發展成「侵犯性癌症」,也需要 5~10 年的時間。子宮頸表皮的上皮組織內發展出一些細胞過度的增生、細胞核變大,而且排列不整齊等等情形時,病理學家會把這些變化,以數字大小來表示嚴重的程度:

子宮頸上皮內贅瘤第一級 CIN1:輕度的上皮細胞病變,佔上皮層的下 1/3。 子宮頸上皮內贅瘤第二級 CIN2:中度的上皮細胞病變,佔上皮層的 2/3。 子宮頸上皮內贅瘤第三級 CIN3:重度的上皮病變,幾乎達整個上皮表面,也就是俗稱的子宮頸癌 0 期,或是子宮頸原位癌。

子宮頸癌前病變症狀

CIN 通常沒有症狀可循,異常細胞通常都是透過子宮頸抹片等檢查才能發現。 子宮頸癌前病變的治療方式

CIN 的標準治療方式是先做子宮頸圓錐狀切片手術(Cervical cone biopsy),醫師會切除子宮頸中央的一小塊圓錐組織,其實就是把子宮頸的外口以及上皮組織切除,之後也送去作病理切片,讓醫師判定其中有無侵犯性的子宮頸癌細胞。如果沒有的話,治癒率幾乎可達百分之百,以後只要以子宮頸抹片追蹤就行了。但如果從子宮頸切下的組織發現了癌細胞,再施行子宮切除手術(Hysterectomy),治癒率也是接近百分之百。若為生育而需要保留子宮,組織中有癌細胞的病友也只有五成的機率會再復發,到時再進行治療,仍然有很高的存活率。(延伸閱讀:子宮頸癌早期無症狀!復發與末期症狀有這些) 子宮頸癌前病變因素

CIN 通常是女性在性行為後感染 HPV 後發生的.我們人體的免疫系統能消滅多數 HPV 的株種,但其中的 HPV-16 和 HPV-18 卻較可能感染女性的生殖器官,並造成 CIN 的發生。

根據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Cleveland Clinic)的資料,75% 有性生活的女性都曾一度染有 HPV,其中約五成發生在 15~25 歲的女性身上,但多數感染都不會造成永久的問題。

我們目前仍不知為何有些女性在感染了 HPV 後會發展成 CIN,但某些高風險株種的 HPV 和感染時間的長短很可能就是關鍵因素。以下是可能造成 CIN 的風險因子:

年紀 抽菸 服用免疫抑制劑

其他可能會弱化免疫系統,導致 HPV 感染風險增加的因子: 擁有多重性伴侶 較早發生性行為 感染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 HIV)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Exit mobile version